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3

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P4

3、思想道德与法律P7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P8

4、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P11 (“四个方面”战略布局)

6、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13

7、本课的学习内容P15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P17-18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18

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22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3-24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25-27

7、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8-31(艰苦奋斗)

8、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P32-33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P37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0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P41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43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4-45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6-47

7、国的内涵P44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P48-5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

祖国统一)

9、做忠诚的爱国者P52-56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P56)

10、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7-6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理解P66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P66

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P66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P67-71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5、正确认识人生矛盾P71-73

6、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P73-76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

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P75 特征P76)

7、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P77

8、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P78-79

9、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P79-80

10、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81

1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P83

☆※心理学(最后附上)

1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P84-87

四个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P87-88

1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P89-90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P92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P93-94

3、道德的历史发展P95 “曲折上升”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4、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P96-97

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P97-100

6、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100-101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

7、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P102-105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P106-107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

8、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①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P108每段第一句话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P109-112

③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P113-115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社会公德部分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P117-119 (特征)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19-120

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P121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P121-122

职业道德部分

5、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P123-124

6、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P125-127

7、自觉遵守职业道德P127-128

家庭美德部分

8、恋爱、婚姻中的道德规范P129-132

9、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P132-135

10、弘扬家庭美德P135-136

个人品德部分

11、个人品德的定义、特点及作用P136-137

1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P137-138

13、追求崇高道德境界P139-140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1、法律的含义P143

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P144-145

3、法律的产生与发展P145-146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P147-148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P148-149

6、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P149-150

7、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150-152 (“依法办事”P152)

8、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153-154

9、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155

10、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P156-157

1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P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2、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P162-163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及内容P164-166

1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P167-169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P172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P174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P175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P176-177 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本质区别的体现四个方面P177

5、依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四条)及其与人治思维的区别(四条)P178-179

6、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P179-182

7、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P183-184

8、最终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P185-186 基本要求P187-188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意义)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P191-192

2、法律权利的分类P192-193

3、法律权利与人权相互关系P193-194

4、法律义务:含义、履行的表现形式(两种)P194 特点(四点)P195

5、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96-197

6、政治权利与义务(选举、表达、民主管理、监督)P198-203

7、人身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安全、通信自由)

P205-207

8、财产权利与义务(私有财产、继承)P208

9、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劳动、休息、社会保障、物质帮助)P209-211

10、宗教信仰文化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文化教育)P212-214

11、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依法行使权力P215-216

依法救济权利P216-217 尊重他人权利P218-219

依法履行义务P220-221

12、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P221

13、未能依法履行义务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刑事)P222

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勤于学习、敏与求知,打下坚定的知识和理论功底;

2、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

4、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心理学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概念: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的内容:①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②个性心理:⑴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等;

⑵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3、分类:①胆汁质:直率热情,果断勇敢;暴躁冲动,意感情用事;具有外倾

性;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喜欢交往;灵活易适应环境,兴趣容易转移,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③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动作迟缓,比较刻板,具有内倾性;④抑郁质: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敏感,具有内倾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对个体: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快乐生活;

2、对社会: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个体的和谐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IQ100左右);

2、情绪良好:乐观稳定,反应适度,控制调节,高级情感;

3、意志坚强:自主性,坚韧性,果断性;

4、人际关系和谐:交往态度,交往能力;

5、认知客观:自我意识正确偏执,死心眼,不灵活,自卑自恋(自我意识

不健全);

6、人格统一:超我,自我,本我;

7、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协调。

民法

一、民法概述

1、定义: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2、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

※3、民事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

①公民(自然人)的概念:公民是指基于自然状态出生而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相对于法人而言)【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可以成为我国的民事主体】

②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条件: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民事权利能力(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1、概念: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死亡或宣告死亡)。

※三、民事行为能力

1、定义:公民以自己的行为参与(独立实施)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2、划分:以年龄、智力状况划分为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正常;16-18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18周岁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下;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四、监护制度

1、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由其监护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2、监护人的规定:父母、配偶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或由民政部门承担)※※

3、监护行为要求:代替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民事活动,保护其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4、监护人所做的危害被监护人权益的行为或对被监护人不利的行为都是无效的。

五、民事法律行为

1、概念: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而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2、成立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行为人意思表示要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3、无效民事行为:①行为人不合格;②一方以欺诈、欺骗等手段或乘人之危实施的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情况下所做的违法行为。

4、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有效性认定:

①纯获利益的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行为;②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如购贵重物品,一般认定为效力待定,若其监护人不反对就有效。

六、民事权利

概念:民事主体所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物权、债券、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例:债的发生依据:合同、侵权行为。

人身权分类:人格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生命权、身体健康权)身份权(夫妻身份权、监护权、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

※诉讼时效

一、定义: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归于消灭的时效制度。

※※二、种类:1、一般诉讼时效:两年;2、特殊诉讼时效:①一年: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产被丢失或损毁的②四年:《合同法》中某些规定③长期:最长20年

三、计算:1、时效开始: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中止事由:如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遭到绑架等人身自由受限的情形。

4、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5、新诉讼时效的开始: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债券依然存在,债务人自愿履行义务的,债权人有权接受,时效另行开始重新计算。

婚姻法

一、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结婚(离婚)自由;

2、一夫一妻:禁止重婚,不承认同性婚姻;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罪: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

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老人、儿童合法权益;

5、实行计划生育;

6、夫妻相互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二、结婚

1、条件:①必备条件:⑴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⑵达到法定婚龄男:22 女:20 ⑶符合一夫一妻原则(未婚|离婚|丧偶)注:民族自治区人大可根据当地民族实际情况制定变通规定,如早婚,一夫(妻)多妻(夫)。

②禁止条件:⑴血亲关系:直系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直系:生育被生育关系;旁系:同源血亲,兄弟姐妹,父母为一代血亲,亲兄弟姐妹为二代血亲)

某些少数民族有近期结婚

⑵疾病: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如性病、严重精神疾病、重症智力低下尚未治愈等。

2、程序

①申请(本人亲自);证件:户籍证明、身份证;机关:⑴城市:街道办事处或民政部门

⑵农村:人民政府;②审查:是否符合条件③登记

三、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均为自始无效)

1、无效婚姻:违反几项禁止规定,如重婚、未达到法定婚龄等;

2、可撤销婚姻:胁迫结婚(时效一年,自登记之日起)

四、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①人身关系: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相互扶持的义务等

※※②财产关系: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ⅰ工资奖金ⅱ生产经营的收益ⅲ知识产权的收益ⅳ继承或赠与的财产ⅴ其他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⑵夫妻一方财产;ⅰ一方的婚前财产ⅱ一方因身体受伤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ⅲ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ⅳ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ⅴ其他当归一方的财产

⑶约定财产: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谁所有(或共有),约定必须以书面形式。

2、父母子女关系

①分类:⑴自然血亲(不可解除):婚生父母子女、非婚生父母子女;

⑵拟制血亲(可解除):养父母子女、继父母子女。

注:非婚生父母子女与婚生父母子女权利完全相同。

②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⑴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⑵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⑶双方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3、其他关系---祖孙、兄弟姐妹间(义务是有条件的不存在什么权利)

①一方的法定义务人不存在②另一方有负担能力

五、离婚

1、原则:①保障离婚自由;②反对轻率离婚;③给无过错方适当补偿。

2、程序:根据是否双方皆自愿,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①协议离婚(行政离婚):婚姻登记机关;

⑴允许条件:双方皆自愿;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完全一致意见;⑵禁止条件:一方为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登记的“事实”婚姻。

②诉讼离婚(民事案件)

⑴允许条件:一方不同意离婚;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⑵程序:ⅰ调解,应当调解(坚决不能省略这一步)调解书一经下达,即时生效,六个月内无新事实、新理由,不可上诉;ⅱ判决:若调解不成,则由法官判决,判决书送达15天内,不服可上诉二审。

3、应判离婚的情形:①重婚②与他人同居两年以上③实施家庭暴力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无论哪一方提出离婚,若调解不成,存在上述情况之一的都应判决离婚。

4、诉讼离婚的两项特殊规定

①军婚:须征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1年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自提或女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5、离婚的法律后果

①子女抚养:直接抚养人原则上夫妻协商,协商不成的,根据子女的年龄(两岁以内的判给母亲,十岁以上的征求子女意见)、双方经济、生活环境、生育能力等由法院判定,判定应遵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

血亲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方仍有抚养、教育、探视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直接抚养人应积极配合。

②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协商解决不成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③债务清偿: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继承法

一、概念和原则

1、概念:公民死后依法或依其生前所立的合法遗嘱,将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

2、原则:①继承权男女平等;②养老育幼;③互谅互让,和睦团结;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二、遗产

1、定义:死者的个人合法财产

2、范围:包括财产、债权、(债务:先还债,再继承)

当消极遗产≤积极遗产时,用全部积极遗产去偿还,其余的,人死债灭。

三、继承

1、从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开始,当不知死亡先后或同时死亡是,推定无继承人的先死,若都有继承人,则推定长辈先死。

2、形式:①法定继承;②遗嘱继承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⑴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留下遗嘱的;⑵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

或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⑶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⑷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⑸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⑹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3、范围和顺序

①范围:近亲属、儿媳、女婿原则上无法定继承权,但丧偶的并且尽了赡养义务的除外

②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姊妹、(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人)无顺序之分

4、遗嘱实现的有效条件:①立遗嘱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②本人真实的意思表示;③内容、形式合法;④遵循养老育幼的原则。

?形式有效的条件:⑴公证:不能代理;⑵自书;⑶代书;⑷录音;⑸口头

有公证的,公证有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课后学习思考答案

序章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 2.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P17) 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长成材中给大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2.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大学生以鼓舞和支持。3.当身处优越环境时,它对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提醒作用。4.它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它提醒我们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态度,才能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 3、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4) 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5)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思修说课稿绪论第一节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叫王亚夫,来自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绪论的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国家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生迈进大学的校门,意味着告别了紧张的中学时代。人生历程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将跨入新的阶段。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觉得自己经过多年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现在目标达到,就可以彻底放松了的错误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较好的完成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完美转变,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时:3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涉及到“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四个方面。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大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和对如何养成优良学风的理解。 (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理解并掌握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2、初步培养新的学习理念; 3、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一、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

思修2016版绪论课件_1946

思修2016版绪论课件 篇一:2015版《思修》绪论教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新课导入:同学们是否有观看9月3日上午的阅兵仪式和9月4日晚上中央1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主要讲了哪几个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有何感谢和体会?-----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进入新课。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思考:1、你想在《思政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什么?2、未来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说一说:是否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呢?请各位同学就近结合讨论,来到大学之后的感受和有哪些不适应,然后咱们一块来分析一下大家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总体有如下一些表现: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空虚感、迷茫感、

失落感、被动感等等。 思考:1、你们所理解的“大学”是什么?2、你们想像中的“大学生活” 是什么样的?3、你们打算怎样度过宝贵的大学三年生活?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1、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什么是高职教育?如何看待高职院校?说一说: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之上实施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领域各具体岗位培养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 如果现实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落差,应该调试自我,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2)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3)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4)张扬个性,尊重他人。做事要先做人,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提问:大学相比以往的中学学习,有了哪些变化? 主要通过学生发言,总结大学生活的变化。 (二)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标准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_(完美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1、大学生活的变化 ①学习要求②生活环境③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①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 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 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字方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特征 ①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④理想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 ⑤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知识的稳定性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二、理想信念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④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⑤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⑥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使命的实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基础》课(2015年修订版)思修部分教材解读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论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教材解读 武汉大学沈壮海 我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修订背景、修订过程、新增内容、建议思考。 第一部分:修订背景 概括而言,修订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定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敏锐把握,及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二、青年成长的新特点 当前的青少年(即将进入高校或已经进入高校的青少年)呈现出一系列的成长特点,向教育者提出了应当客观面对的一系列教育新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三、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这些新的论断、要求和部署,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之中。从本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来看,尤其需要关注并在教材与教学中予以充分反映的,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并阐述了“中国梦”的问题。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等问题。关于中国梦的论述,还体现于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与答问中。这些讲话说明,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志向,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需要在直接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对思想道德修养为教学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予以鲜明而具体的贯穿、体现。 (二)关于“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弘扬路径等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其理论要点,主要包括: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3 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P4 3、思想道德与法律P7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P8 4、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P11 (“四个方面”战略布局) 6、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13 7、本课的学习内容P15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P17-18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P18 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22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3-24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25-27 7、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8-31(艰苦奋斗) 8、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P32-33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P37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0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P41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43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4-45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6-47 7、国的内涵P44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P48-5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 祖国统一) 9、做忠诚的爱国者P52-56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P56) 10、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57-6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理解P66

思修课后题答案(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3.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行为,一发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1.重要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4.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5.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或有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的基础之上。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Part 1. 前五章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修绪论试题与答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不可用以下哪条表述?( D ) A.是一门公共必修课B.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C.是一门理论课程 D.是一门专业课 2.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 C )。 A.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才 B.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全面发展的人才 3.下列不属于大学学习特点的是:( C ) A.学习容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B.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C.学习途径的单一性 D.学习方法的创新性 4.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B ) A.人才的文化素质 B.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C.人才的身心素质 D.人才的专业素质 5.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建设和谐社会 D.建设小康社会 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C ) A.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B.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C.拥有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学习社会道德规,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 7.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 )。 A.德B.智 C.体 D.美 8.( B )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全面学习 B.创新学习 C.终身学习 D.自主学习 9.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C )。 A.理想远大B.勇于创新 C.德才兼备 D.视野开阔 10.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是( D )。 A.社会主义荣辱观B.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和谐社会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人们自我修养的正确途径是( C )。 A.坐而论道 B.闭门思过 C.躬行实践 D.合理宣泄 12.我国现代社会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根本目标是( B )。 A.做到慎独 B.做“四有”新人 C.做到知足常乐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容的是( D )。 A.热爱祖国 B.遵纪守法C.艰苦奋斗D.知行统一14.“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 C ) 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要( C ) A.认真读书,求得真知 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C.常思己过,有则改之 D.学习榜样,积极进权 16.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 D )。 A.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B.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 力 D.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17.当代中国大学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 D )。

2015版《思修》绪论教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新课导入:同学们是否有观看9月3日上午的阅兵仪式和9月4日晚上中央1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主要讲了哪几个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有何感谢和体会?-----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进入新课。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思考:1、你想在《思政开学第一课》中学到什么?2、未来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说一说:是否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呢?请各位同学就近结合讨论,来到大学之后的感受和有哪些不适应,然后咱们一块来分析一下大家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什么。 总体有如下一些表现: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空虚感、迷茫感、失落感、被动感等等。 思考:1、你们所理解的“大学”是什么?2、你们想像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3、你们打算怎样度过宝贵的大学三年生活?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1、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什么是高职教育?如何看待高职院校?说一说: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之上实施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领域各具体岗位培养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 如果现实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落差,应该调试自我,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2)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3)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答案

绪论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 2.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P17) 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长成材中给大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2.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大学生以鼓舞和支持。3.当身处优越环境时,它对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提醒作用。4.它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它提醒我们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态度,才能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 3、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4) 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P55)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

大一思修复习重点(笔记)2015修订版

2014/1/6 回归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六、第五章 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3、法律的一般含义:①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4、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制法律(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只存在习惯) 5、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大陆系法律和英法系法律。大陆系法律又称罗马系法律、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称。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系法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法律制度均属于英美法系。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①法律制定 ②法律遵守 ③法律执行④法律适用 8、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9、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10、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㈠特征:①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②效力上宪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③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1/5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多数通过。 ㈡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罪刑法定原则③人民主权原则④法治原则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11、执法公正的要求:①合法合理原则②及时高效原则③程序公正原则 12、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2个方面。 ①实体公正: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②程序公正: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 1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2)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3)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社会承受能力、法律界限) 1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①结构上相关关系②总量上等值关系③功能上互补关系

思修与法律2015修订版答案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 2.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P6)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P8) 4.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P9) 5.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6.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P12) 意义:1.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 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4.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课后思考题 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P17) 1.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在成长成材中给大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2.当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大学生以鼓舞和支持。 3.当身处优越环境时,它对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提醒作用。 4.它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总之,它提醒我们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不好态度,才能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二、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P21)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中的地位。(P2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由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灵魂”贯穿于该体系的每个领域和层面,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完整严密的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 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其次,个人理想不

思修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大学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多交一些新朋友 B 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 C 学会赶时髦 D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 A 严谨 B 勤奋 C 求实 D 创新 3 、当代大学生在确立成才目标的时候,必须明确()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 德 B 智 C体 D 美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选题: 1 、大学生在大学里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主要有()理念 A 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 D 终身学习 2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对比,具有以下变化() A 学习要求变化 B生活环境变化 C 社会活动变化 D 生活方式变化 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包括()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4、在大学阶段,必须培养优良学风,即() 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6、人的基本素质有两种,包括() A 思想道德素质 B 政治素质 C 心理素质 D 法律素质 7、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是() A 道德 B 意识 C 法律 D 法制 三、判断题 1、告别中学时代,进入大学阶段,这说明人生的奋斗目标已经完成了,可以享受人生了。(错) 2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 3、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对) 4 、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核心价值体系。(错) 5、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锻炼。(对) 6、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 四、简答题 1 、大学生在新的大学生活中应塑造什么样的新形象? 树立振兴中华、勇于奉献的形象。 树立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形象。 树立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形象。 树立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形象。 树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形象。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意义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