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地利用分类(“二调”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

《土地利用分类(“二调”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

《土地利用分类(“二调”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
《土地利用分类(“二调”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

表C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对照表

表C2.《土地利用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对应关系表

表C3.《“二调”土地利用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分类转换表

行政法学(第2版)_在线作业_2

行政法学(第2版)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5分)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行政法是宪法统领下的三大部门法之一,有学者将其称为“动态的宪法” ? B. 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在我国各部门法中占领先地位 ? C. 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常交织并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中? D. 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统一的行政法典 2.(5分)下列行政机关中,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是()。 ? A. 国务院研究室 ? B.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C. 北京市人民政府 ? D.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3.(5分)下列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务院办公厅负责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B. 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 ? C. 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 ? D. 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4.(5分)甲、乙两村因林地权属问题产生纠纷,乡政府以政府6号文的形式对林地使用权作出认定。根据行政行为理论,该文件属于()。 ? A. 抽象行政行为 ? B. 具体行政行为 ? C. 内部行政行为 ? D. 行政调解行为 5.(5分)下列法律、法规中,不属于行政组织法的是()。 ? A.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 B. 《国务院组织法》 ?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 D. 《公务员法》 6.(5分)2017年8月,T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位于郊区的城北县爆发山洪、泥石流,受灾严重。在灾后救助过程中,城北县政府根据灾民是否拥有T市户口发放赈灾物资,结果使许多受灾的外来农民工没能领到帐篷。请问,县政府的赈灾行为违反了行政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 A. 合理行政 ? B. 程序正当 ? C. 诚实守信 ? D. 权责统一 7.(5分)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是()。

事务类应用文写作专题

私人事务类应用文写作 (一)专用书信 专用书信包括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推荐信、贺信、介绍信、申请书、倡议书、检讨书、求职书、聘书等等。这些文体得格式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只就是用途不同,因而在内容、措词方面有些差异。 介绍信 介绍信就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得人员与其她单位或个人联系工作、了解情况、洽谈业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用得一种专用书信。介绍信包括铅印成文不留存根得印刷介绍信;铅印成文带存根得印刷介绍信;用一般公文纸写得书信式介绍信。 介绍信一般应包括称谓、被介绍者简况、事由、署名日期与有效期等一些内容。具体到不同形式得介绍信得写法,其格式内容也略有差异。 手写式介绍信包括标题、称谓、正文、敬语、署名等五部分。 介绍信得内容要写明如下几点: (1)要说明被介绍者得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务等。如被介绍者不就是只有一人还需注明人数。其中,政治面貌与被介绍者得年龄有时可以省略。 (2)写明要接洽或联系得事项,以及向接洽单位或个人所提出得希望与要求等。 (3)要在正文得最后注明本介绍信得使用期限。 【示例】 ××公司负责同志: 今介绍我所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陈×、余×二位同志前往贵公司洽谈有关合作得具体事宜,请予接待。

此致 敬礼! ××实用技术研(盖公章) ××年×月×日 推荐信 推荐信就是向朋友或有关人员推荐人员得信函。推荐信一般要先叙述友谊,再讲述被推荐人得情况。最后表示要求与祝愿。 【示例】 光平兄: 半个月未晤面,近来生活如何?现有雅萍女士,就是我女儿中学得同学,曾在星城电脑培训班毕业。从事打字工作两年有余,技术熟练,踏实肯干。最近从S市调来,还没有找到工作。听说您处需打字员,特来函介绍,务请尽量聘用。如果能使她得到一安身得地方,那我将感同身受。 祝 商祺 小弟张丰上 12月18日

国家公务员级别

正国家级: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副国家级: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政治局常委(国家级正职)>政治局委员(国家级副职)>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中央候补委员 委员长比总理和副主席高,因为总理和副主席由全国人大任命或是选举产生。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公共基础知识》对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复习起来往往难以抓住核心、提纲挈领。而变幻莫测的考题经常使得很多考生陷入了漫无目的的题海漂流当中。 《行测》涵盖数学、图形、逻辑、言语、常识、图表等内容,从政府机关的工作特点和职位出发来命制试题。在没有专门复习的情况下,考查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考场上,甚或很多裸考者不见其身影,而全面备考的人又很难脱颖而出,正如此,就需要锻炼“一”种能力──答对题的能力。 言语理解──听懂人民呼声,领导指示,同事交流 逻辑推理──良好的思维首先能很好地自我管理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图表资料──看报告、读数据、了解走势更好地决策 数量关系──良好的数算和数学敏感性体现应变思维能力 常识判断──较好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具体行政行为)【圣才出品】

第13章具体行政行为 一、概念题 1.具体行政行为 答:具体行政行为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和具体化,属于某个个人或组织,或者某一具体社会事项。 2.抽象行政行为 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 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①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为对象。②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后及力,它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③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发布等一系列程序。④不可诉性。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3.裁量行政行为(武大2009年研) 答:裁量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具有灵活性的具体行政行为。与之相对的是羁束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和裁量行政行为的分类,对分析和认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法律适用上,羁束行政行为只存在合法性问题,而裁量行政行为不仅存在合法性问题而且还存在公正性问题。 4.具体政行为(行政决定)的确定力(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具体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已生效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的确定力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形式确定力,即不可争力,是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一种法律效力,除无效行政行为外,在复议或诉讼期限届满后相对人不能再要求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实质确定力即“一事不再理”,是指行政主体不得任意改变自己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答: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服从。行政行为的拘束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行政主体的拘束力;②对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6.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答: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二、简答题

对报业的经济学分析

对报业的经济学分析 马世军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企业如何选择能够将自己的独特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企业战略一般始于经营什么、顾客是谁、如何盈利等最根本的分析。在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报纸盈利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遵守传播规律,服务好读者,就不愁没有钱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新媒体越来越成熟和普及,对传统媒体形成了严重冲击。 报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很有必要进行经济学意义的分析,以商业视角对报业生产方式进行梳理和评估,找出报业的经济价值所在。 报业的经营业务和顾客 企业经营的业务决定了它的顾客群体。企业定义业务一般有三种根据:一是销售的产品,二是满足顾客的功能,三是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报业销售的产品是报纸,能够满足顾客的信息需求,其核心竞争力是报纸的品牌影响力,这是报界的共识。但这样的定义还远远不够。从经济本质上来说,报业与广播、电视以及新闻门户等是相同的,都存在两次销售的过程,第一次提供的是内容服务,第二次提供的是广告服务。在我国,内容服务一直沿袭低价或免费的惯例,媒体的主要盈利点是广告服务。也就是说,传媒业的主要业务是建立在内容服务基础上的广告服务。媒体的影响力决定着受众群体的规模和支付能力,是衡量内容服务和广告服务优劣的标尺,因此也是报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报业的特殊性在于,内容以自采为主,以新闻纸为载体和渠道,更加讲究版面语言和舆论导向,服务过程相对于新媒体有一定的时滞。而新媒体的信息以大量转载为主,加工过程简单但能够提供声光电的综合效果以及超链接,而且可以实现即时交互传播。这使得新媒体更像一个平台,除了内容,还可以同时提供在线娱乐、购物、搜索等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服务。不同的内容服务方式让顾客产生不同的消费体验,形成了不同的顾客群体。 大多数企业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顾客群体,以增加自己的产品销售数量。但因为机会成本的存在,企业不可能网罗到所有的顾客。这要求企业尽量准确地定义自己的目标顾客,分清哪里是市场边界。根据业务的分类,传媒业的顾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内容使用者,即内容顾客;二是广告主,即广告顾客。内容顾客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机构和普通读者两大类。对报业来说,普通读者包括订户和零售客户,还包括新闻网站的网民和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内容的读者;机构主要是指协议或免费转载报纸内容的新媒体,他们获得内容后进行二次开发以获取经济利益。由于我国媒体的特殊属性,政府部门也可以划入报纸内容顾客的范畴。

《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1、行政与行政法,行政法的概念、特征? 2、行政法的法律渊源及效力等级?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内容,什么是法律保留原则? 4、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它有什么特点?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 5、行政主体及其种类?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有什么区别? 6、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消灭?其法律后果的承担原则? 7、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的联系与区别?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 8、行政机关与受行政委托组织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联系? 9、行政职权及特征、种类?固有行政职权和非固有行政职权的区别? 10、什么是行政权限?如何来确定行政管辖权?确定级别管辖权所主要依据的几个标准?在现实中通过那些途径解决行政管辖权的争议? 11、什么是职务协助?职务协助的情形和不予协助的情形?职务协助与行政委托的区别? 12、行政行为、特征、分类,行政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3、行政行为生效时间和法律效力? 14、抽象行政行为的涵义、特征和种类? 15、行政立法的权限划分?有关行政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 16、什么是具体行政行为?其主要包括那些模式? 17、什么是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和行政许可的种类及程序? 18、什么是行政征收、行政征用?二者有何区别? 19、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具体方式及其一般程序? 20、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的一般程序和代履行的程序? 21、什么是行政裁决?行政裁决的种类? 22、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种类、具体方式及其基本原则? 23、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种类和处罚设定的情况? 24、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的适用条件及具体环节、步骤? 25、行政处罚的执行原则和强制执行? 26、什么是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和行政赔偿的范围? 27、行政不作为违法赔偿的范围?行政不作为违法赔偿的构成条件? 28、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29、行政赔偿申请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30、行政赔偿请求程序及请求时效? 31、行政赔偿提起诉讼的条件、方式?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审理的特殊规则和程序?3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33、行政复议参加人的具体情况? 34、行政复议机关及其管辖?行政复议程序?35、行政诉讼及其特有原则?36、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及其管辖及诉讼时效? 37、什么是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制度的内容? 38、行政职权滥用与行政失职。 39、行政诉讼及其原则、范围、程序 40、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与质证?

行政法重点整理

行政法重点整理 1.行政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行政关系的特征:a.行政行为的主体一方为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有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方能成立 c.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 . 行政行为的性质:第一,行政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第二,行政关系是一种权力服从性质的关系。 2.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面是3条扩展 含义) 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行政法是规范承担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权力 行使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律。 行政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和建立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 的行为法律程序 3.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与行政法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宪法包 含着更多行政法规范和重要的行政法原则。 宪法包括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是:1.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2.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3.关于行政管理活动基本 原则的规范。4.关于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 个人劳动者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的的规范。 法律: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的规范性文件整 体上具有行政法的性质,有的规范性文件部分具有行政法的性质。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 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和行政救济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依法行政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指法律处于优越于行政活动的地位。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方面,只 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1宪法意义上的保留:是指在国家法律体系内,一些重大的事项只能由国家人 民代表机关以正式法律的形式规定,而不能由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代 为规定。 2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针对的是行政机关实施 的除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外的其他行政活动。他包括 以下内容。第一,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任何行政职权 的行使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第二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统一

行业分析报告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报告

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市场概况 基本类型 泛经济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传统的经济类报刊,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刊。一般来说,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报道角度往往着眼于政治,多以 经济政策宣传为主。 如《经济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 证券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专注于证券、期货等领域的财经报刊,该类报刊提供的信息与读 者的投资机会及投资成败紧密联结在一起。 如《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 行业依托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依托于某特定行业的财经类报刊,以行业信息资源为立足点,能 够成为读者判断一个经济现象,研究一个经济问题的重要参照。 如《中国产经新闻》、《中国贸易报》等。 新财经报刊 主要指办刊时间不长,同时关注故事、背景、观点三要素的财经报刊。 处理新闻和信息时更敢于描述、提供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提供原创 新闻的号召下追求发现市场机会和报道财经内幕。 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福布斯》等。 重要事件 2003年3月,《福布斯》中文版在中国问世,是继1986年《商业周刊》 和1999年《财富》杂志推出中文版后第三本有国际影响的财经杂志推出

中文版。 2003年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外资可以正式在中国开展书报分销业务。 2003年10月,《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获得了由美国MPR组织并颁发的“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表明了当代财经报刊的媒体监督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认同。 2004年1月5日,《经济日报·农村版》正式创刊。这是第一份以农村读者为服务对象的财经报刊。该刊面向广大农村地区,以报道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等内容为主。

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地主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1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某个组织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是行政主体。 2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3并不是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性质不同;产生的依据不同;行为的后果不同。 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 提成申请的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政的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 行政行为的内容 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行政立法的程序是什么? 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发布与备案。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性质不同,目的不同,原则不同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来源:甘立海的日志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 四、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徐某独自一人从江西到福建泉洲市下属某县一制衣厂打工,原定10月19日返乡参加入伍的体检,并经其10月13日打电话回家里确认。不料,徐某于15日乘上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后便音信全无,其所在制衣厂老板于15日晚给徐某家里打了电话,确认徐某未到后打电话报警。制衣厂所在县的公安分局经举报在距离该厂3里远的一处河道边发现了徐某的尸体,在未贴认尸公告、未找法医鉴定的情况下将死因定性为自然死亡,将尸体定性为无名尸体并焚毁。但死者父母于尸体发现前接到自家亲戚从制衣厂打来的电话称:“徐某浑身是血怕活不长了。”很多人都知道,徐某与制衣厂老板长期来一直有矛盾且当地公安局长和制衣厂老板是本家。死者父母再给那位亲戚打电话时,那位亲戚什么也不肯说了。于是,死者父母便怀疑公安局对尸体进行的处置有毁灭证据之嫌,欲将公安局告上法庭。 简要评析:本案从尸体的发现经过、公安局对尸体的处置行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反应来看,都有颇多疑点,但这些随着证据的消灭,从事实上以及法律上都无法查

知,所以这些都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本文将从分析公安局的行为性质入手,对自由裁量这一行政法上无法解决的悖论做出一些探讨。包括:行政自由裁量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法律控制、法律救济四个问题。 一、对公安局行为的定性 公安局的行为显然是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在未请法医的情况下将尸体焚烧的行为究竟是违法的行为还是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呢?这是看到这个案件首先需要辨析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违法行政行为什么又是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违法行政行为是不符合合法行政行为构成要件的行政行为。这些要件包括:一是行政行为主体合法;二是行为权限合法;三是行为内容合法;四是行为程序合法;五是行为形式合法。 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所以行为主体满足了法律要求。《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依据此条,公安局验尸行为权限、

经济类知识竞赛试题

知识竞赛试题 1.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C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B.劳动具有谋生的性质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A) A.企业 B.国家 C.企业和国家 D.以上都不对 3. 我国于(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使我国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预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同时也使我们面对严峻挑战。 A,2002年11月11日 B,2002年12月31日 C,2001年11月11日 D,2001年12月31日 4. 在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查方式方法是(A)。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D)为基础和前提。 A.利益均等 B.利益最大化 C.相互促进 D.自力更生 6.税收是国家凭借其(C)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7.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D)。 A.课税对象 B.征税对象 C.征收主体 D.负税人 8.下列各项中,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总结是(A )。 A.决算 B.下年度政府预算 C.财政收支计划 D.审计报告 9.典型的代用货币是(C )。 A.辅币 B.银行存款 C.银行券 D.现金 10.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C )。 A.生产组织形式 B.利益协调方式 C.资本组织形式 D.基本管理制度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D )作用的经济体制。 A.统治性 B.决定性 C.辅助性 D.基础性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C )。 A.利益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从而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 (3)行政救济关系。即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做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救济主体,是指法律授权其受理行政相对人申诉、控告、检举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信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以及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4)内部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行政职权的组织的关系等等。在上述四种行政关系中,行政管理关系是最基本的行政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是由行政管理关系派生的关系,而内部行政关系则是从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一种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行政主体单方面内部的关系。 2.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其活动领域已不限于外交如国防、治安、税收等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决定了各个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均需要行政法调整,现代行政法适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3.行政法的分类 (1)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规范可分为下述三大类:①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规范,其中职权、职责规范是行政组织法规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中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②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③关于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即监督主体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监察、行政审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规范。这一类规范数量虽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

应用文的分类

篇一:应用文分类 应用文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般性应用文。这类应用文包括以下几种:书信、启事、会议记录、读书笔记、说明书等。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文件类应用文,如布告、通告、批复、指示、决定、命令、请示、公函等。这类应用文往往庄重严肃,适用于特定的场合。事务性应用文。事务性应用文一般包括请柬、调查报告、规章制度及各种鉴定等,这是在处理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根据各种应用文本身的特点,可将应用文分为以下几类: 1、便条契据类 便条契据类应用文是当事人双方在事务交流中,由一方出具给对方作为凭证或说明某些问题的一种常见应用文。这类应用文通常短小精悍,可随时使用,具有法律效力。 便条契据类应用文可分为以下几种:借据、欠条、收条、领条、请假条、便条、托事条、崔托条、馈赠条、留言条等。 2、礼仪类 这是一类适用于社交场合的应用文,它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促进双方之间关系的发展,同时它又是人们文明交流的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把握好分寸,恰如其分地把握双方的关系。礼仪类应用文是人们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应用文。 礼仪类应用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常用的文体:请柬、欢迎词、 祝词、欢送词、邀请信、题词、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贺信、贺电、赠言等。 3、启事类 启事类应用文是指那些可以公开张贴在公共场合或通过媒介公开播放、刊登的广而告之的一类事务性应用文。 4、申请书类 申请书类应用文应属于专用书信类的一种,其使用较为特殊,具有自身非常突出的特点,即请示性。 申请书类的应用文包括入学申请书、入党入团申请书、住房申请书、困难补助申请书、辞职类申请书。 5、专用书信类 专用书信是具有书信的格式、发文的对象或者使用目的的书信。这类书信可以分许多种,如咨询信、介绍信、推荐信、求职信、聘书、履历、说明书、报捷书、保证书、倡议书、建议书、悔过书等。 6、家书情书类 在人们的交往中,书信往来应该是最频繁的交流方式。自古至今,朋友之间互致问候、表达关心,或者情人之间互致相思、表达爱慕均使用书信这种形式。伟人名士的家书、情书也往往会给别人或后人

行政法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政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 1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1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化。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1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5、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6、首长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17、委员会制: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委员会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负责制。 18、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纵向分为基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9、职能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20、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1、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法律行为。

应用文的种类有哪些

篇一: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的种类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 (三)按使用领域划分 1、行政类应用文 2、司法类应用文 3、外交类应用文 4、经济类应用文 5、科技类应用文 6、教学类应用文 7、新闻类应用文 8、日常生活应用文 篇二:应用文分类 应用文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般性应用文。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文件类应用文,如布告、通告、批复、指示、决定、命令、请示、公函等。这类应用文往往庄重严肃,适用于特定的场合。事务性应用文。 1、便条契据类 便条契据类应用文是当事人双方在事务交流中,由一方出具给对方作为凭证或说明某些问题的一种常见应用文。 2、礼仪类 这是一类适用于社交场合的应用文,它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促进双方之间关系的发展,同时它又是人们文明交流

的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把握好分寸,恰如其分地把握双方的关系。 礼仪类应用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常用的文体:请柬、欢迎词、 3、启事类 4、申请书类 5、专用书信类 专用书信是具有书信的格式、发文的对象或者使用目的的书信。 6、家书情书类 在人们的交往中,书信往来应该是最频繁的交流方式。自古至今,朋友之间互致问候、表达关心,或者情人之间互致相思、表达爱慕均使用书信这种形式。 书信主要包括:写给长辈的信、写给晚辈的信、写给兄弟姐妹 7、讣告悼词类 这是以致悼死者为主的一类应用文。其中有些问题只适用于特殊的任务和特定的场合,有些则广泛地应用于民间。 8、经济文书 9、宣传应用文 10、新闻应用文 新闻应用文是一种贴近现实的、实效性强的实用文体,主要包括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经验消息、人物消息、简明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具通讯、风貌通讯、特定、专访、新闻言论、 11、史传类应用文 12、英语应用文 篇三:应用文的种类是很多的 应用文的种类是很多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文件类应用文。如布告、通告、批复、指示、决定、命令、请示、公函等。 事务性应用文,事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 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 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

《浙江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省内尤其是主要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三类为地市级党报,如《北京日报》、《广州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各地区或县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党报作为我国舆论宣传的工具、党和国家的喉舌,因此具有报道方针严谨,特点稳定等特点,在新闻内容上把关严格,在新闻编辑上形式较为单一,变化不大,虽然如此,一直以来党报作为机关报都在报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其发行量也具有一定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报业竞争中,党报的力量仍然处于稳健地位。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专业报力量的壮大,党报如果不进行创新,其弊端会日益突显。因此党报为扩大发行量,确保自己在报业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开始寻求创新之路。如一些党报开辟固定的专版来吸引读者,如体育专版、娱乐专版和消费专版,并且在版面编辑上更为活泼生动,这样,既能保证党政新闻占有一定分量,保证党报的政治宣传作用,同时也使报纸更为人性化和大众化,促进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2)都市报异军突起 我国都市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之后就飞速发展,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发展至今已经历十年时间。正式都市报的出现,才使得我国报业市场发展了新的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它彻底打破了党报的垄断地位,促进我国报业市场真正走向市场。所谓都市报,指的是体现城市(都市)生活的报纸,因此晚报、早报都属于都市报的范畴,从狭义角度来而言,都市报指的是坚持正确舆论指导下,以都市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信息为主要传播特征的报纸,在内容上注重服务意识,着眼于对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在形式上采用平易近人、通俗生动的编辑和报道风格,以客观真实和社会责任为报道规范;在运作上遵循市场化发展规律开拓创新,并在发行和广告上有所作为;

【行政类文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 与大陆法系相比,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晚,英国直到()世纪之后才逐步对行政法进行研究 18 19 20 17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17 2. 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管理的国有小砖厂出售。小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下列哪一个: A.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B.市经济贸易局 C.市人民政府 D.区人民政府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C.市人民政府 3. 8.人民法院的裁定主要用于解决本案的___。 A.实体问题 B.程序问题 C.特殊事项问题 D.法院内部问题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B.程序问题

4. 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以( )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县技术监督局 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县人民政府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县技术监督局 5.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许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申请人、被许可人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D.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6. 下列哪项是非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 ) 不可诉性 准立法性 行政性 执行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执行性 7. 行政处罚中的警告属于( )

限制权利的处罚 剥夺权利的处罚 科以义务的处罚 影响声誉的处罚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影响声誉的处罚 8. 行政指导以其功能为标难,可分为管制性、调整型和( )行政指导。 个别性 贸易性 促进性 教育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促进性 9. 行政行为一旦作出非依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不得变更,这是行政行为()的要求。 公定力 确定力 拘束力 执行力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公定力 10.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6个月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 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 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 :四级至八级 (四) :六级至十级 (五) 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六) 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七) 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八) 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九) :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十) :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一) 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二) 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三) 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四) 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五) 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六) 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七) 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 (八) 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的级别()分为:、、、、、、、、、,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中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 等级行政级别代表政府职务对应军队级别 1国家级正职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 2-4国家级副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 4-8省部级正职省、直辖市、自治区正职 国务院部委部长或主任 大军区、军兵种正职 6-10省部级副职省、直辖市、自治区副职 国务院部委副职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局长 正军级 8-13厅局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 #非领导职务:巡视员 正师级 10-15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副职地级市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巡视员 副师级 12-18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正职地级市局、区、县正职 #非领导职务:调研员 正团级 14-20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副职地级市局、区、县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 副团级 16-22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局长 #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 正营级 17-24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副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副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副局长 #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 副营级 18-26科员级科员连级19-27办事员级办事员排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