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大学毕设论文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大学毕设论文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大学毕设论文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大学毕设论文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RTK技术的发展,定位原理,RTK测量的特点,及基本工作条件。结合地形图测量的特点,利用RTK测量地形图,可以快速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RTK技术应用于公路测量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针对RTK地形测量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本文提出若干解决办法及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 GPS RTK 地形测图公路测量

目录

GPS-RTK技术及RTK在地形测量、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i)

绪论 (1)

1 定位原理 (3)

1.1 GPS基本定位原理 (3)

1.2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3)

2 RTK (6)

2.1 什么是RTK (6)

2.2 RTK的基本工作条件 (6)

2.3 RTK 技术优点 (7)

2.4 RTK接收机 (7)

2.4.1 GG-RTK接收机(GPS+GLONASS) (7)

2.4.2 GPS测量系统 9800天王星双频RTK (8)

3 误差及精度分析 (10)

3.1 RTK精度 (10)

3.2 RTK误差 (10)

3.2.1 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11)

3.2.2 多径误差 (11)

3.2.3 信号干扰 (11)

4 RTK内业预处理 (12)

4.1 控制网优化设计 (12)

4.1.1 精度指标 (12)

4.1.2 图形设计原则 (12)

4.1.3 采用三角网 (13)

4.1.4 基准设计 (13)

4.2 坐标参数及转换 (13)

4.3 参考站 (14)

5 野外作业 (15)

5.1 踏勘选点 (15)

5.2 观测工作计划 (16)

5.2.1 观测计划的拟定主要依据 (16)

5.3 仪器配置与检验 (18)

5.3.1 配置要求 (18)

5.3.2 检验仪器 (18)

5.4 观测工作 (18)

5.4.1 天线安置 (18)

5.4.2 观测工作 (19)

5.4.3 观测记录 (19)

6 RTK技术在公路上的应用 (22)

6.1 RTK技术的应用情况 (22)

6.2 RTK技术的静态定位 (22)

6.3 RTK技术的动态定位 (22)

7 GPS RTK技术应用实例 (22)

7.1 测量方法与步骤 (23)

7.2 基准站设置 (25)

7.3 坐标转换参数的确定 (25)

7.4 分项测量 (25)

7.4.1 定线放样 (25)

7.4.2 带状地形图测绘 (25)

8 观测中的问题及建议 (26)

8.1 电量不足问题 (26)

8.2 天空环境影响 (26)

8.3 部分遮挡影响 (26)

9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绪论

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形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现在采用RTK时,仅需一人

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形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二秒种,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采用RTK配合电子手簿可以测设各种地形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十年代末,原苏联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科学家在对其跟踪研究中,发现了多普勒频移现象,并利用该原理促成了多普勒卫星导航定位系统TRANSIT 的建成,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导航定位史上的一次飞跃,我国也曾引进了多台多普勒接收机,应用于海岛联测、地球勘探等领域。但由于多普勒卫星轨道高度低、信号载波频率低,轨道精度难以提高,使得定位精度较低,难以满足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的要求,更不可能用于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为了提高卫星定位的精度,美国从1973年开始筹建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进行了方案论证、系统试验阶段后,于1989年开始发射正式工作卫星,并于1994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地面高度为20000余公里,轨道倾角为55度,扁心率约为0,周期约为12小时,卫星向地面发射两个波段的载波信号,载波信号频率分别为1575.442兆赫兹(L1波段)和1227.6兆赫兹(L2波段),卫星上安装了精度很高的原子钟,以确保频率的稳定性,在载波上调制有表示卫星位置的广播星历,用于测距的C/A码和P码,以及其它系统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向任意多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全天候的、连续的、实时的三维测速、三维定位和

授时。

GPS系统的控制部分由设在美国本上的5个监控站组成,这些站不间断地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将计算和预报的信息由注入站对卫星信息更新。

GPS系统的用户是非常隐蔽的,它是一种单程系统,用户只接收而不必发射信号,因此用户的数量也是不受限制的。虽然GPS系统一开始是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但很快在民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类GPS接收机和处理软件纷纷涌现出来。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接收机主要有R0GUE、ASHTECH、TRIMBLE、LEICA、S0KKIA、T0PC0F等。能对两个频率进行观测的接收机称为双频接收机,只能对一个频率进行观测的接收机成为单频接收机,他们在精度和价格上均有较大区别。

对于测绘界的用户而言,GPS已在测绘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范围数公

里至几千公里的控制网或形变监测网,精度从百米至毫米级的定位,一般都将GPS作为首选手段,随着RTK技术的日趋成熟,GPS已开始向分米乃至厘米级的放样、高精度动态定位等领域渗透。

国际GPS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服务IGS自1992年起,已在全球建立了多个数据存储及处理中心,和百余个常年观测的台站,我国也设立了上海余山、武汉、西安、拉萨、台湾等多个常年观测台站,这些台站的观测数据每天通过INTERNET网传向美国的数据存储中心,IGS还几乎实时地综合各数据处理中心的结果,并参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全球坐标参考系维护及地球自转参数的发布。使用者也可免费从INTERNET网上取得观测数据及精密星历等产品。

GPS系统的实时导航定位精度很高,美国在1992年起实行了所谓的SA政策,即降低广播星历中卫星位置的精度,降低星钟改正数的精度,对卫星基准频率加上高频的抖动(使伪距和相位的量测精度降低),后又实行了A-S政策,即将P码改变成为Y码,即对精密伪距测量进一步限制,而美国军方和特许用户不受这些政策的影响,但美国为了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这些政策终将被取消。

现在专家正致力于研究网络RTK,网络RTK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卫星定位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又称为多基准站RTK。与常规(即单基准站)RTK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覆盖面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可实时提供厘米级的定位,如初步建成的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

位服务系统。

1 定位原理

1.1 GPS基本定位原理

GPS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

●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 地面支撑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 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

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机硬件一般由主机、天线和电源组

成。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

接收这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1.2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GPS RTK就是实施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属于相对定位技术中的一种。基本原理

是将已知坐标点上的观测值与已知坐标等,通过数据连实时传送到同步观测的另一运动

点上,利用两点之数据的相关性对未知点坐标进行改正后,使未知点获得满意的定位结果。实践证明,点的平面定位精度已达到了厘米级。整个系统由一个参考站,一个以上流动站,一个以上电台中继站及数据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参考站、流动站同时接收4颗以上的相同卫星(初始化需5颗),设立在已知点上的参考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及控制器中输入的WGS-84系参考坐标,借助于电台数据链实时的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将本机接收到的卫星信息和参考站发来的信号,现场实时处理出WGS-84系坐标,并根据转换参数及投影方法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平面坐标和海拔高程。

图1-2 RTK工作原理

图1-3 RTK定位示意图

在图1-3中是以地面观测站为基准站,安置在其上的接收机固定不动,而另一台接收机的位置是运动的(观测者背着流动接收机),于任一历元t ,从运动点)(t T i 至所测卫星

j s 的几何距离可写为:

)()()(t t t i j j i ρρρ-= (1-2)

其中,)(t j ρ——在协议地球参考坐标中,所测卫星的j s 的瞬时为止向量;

)(t i ρ——在同一参考系中,运动点)(t i T 的瞬时位置向量。

测相伪距的观测方程可写为:

()()()[]()()()t t t N t t t t c t t j T i j IP i j i j i j i j i ???+?+--+=0)(λδδρλ? (1-3)

如果周未知数)(0t N j i 已经确定,那么上式便可改写为:

j T i j IP i j i j i j

i t t t t t c t r **)()]()([)(?+?+-+=δδρ (1-4)

其中

()0~)()(t N t t r j i j i j i

λλ?+=

由此,若忽略大气折射残差的影响,则可得单差观测方程:

[]

)()()()(12~t t c t t t r j j j

?+-=?ρρ (1-5)

其中 )()(~~~t r t r r j

j j -=?

)()()(12t t t t t t δδ-=?

如果采用双差模型

[]

)()()()()(1212~

t t t t t r j j k k

k

ρρρρ+--=?? (1-6)

其中

)()()(~~~t r t r t r j

k k ?-?=??

求出时间和相位,即可确定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准时位置。基准站位置已知,通

过内置软件自动结算,即可显示出当前坐标。此技术应用到GPS定位中,即载波相位RTK技术。

2 RTK

2.1 什么是RTK

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

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time kinematic)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未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精度分布不均匀,而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如果把RTK用于公路控制测量、电子线路控制测量、水利工程控制测量、大地测量、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强度、节省费用,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测一个控制点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内就可完成。

2.2 RTK的基本工作条件

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GPS卫星信号。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基准站和移动站要连续接收GPS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否则RTK须重新初始化。2.3 RTK 技术优点

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坐标,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省了外业费用,提高了劳动效率。

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Array

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4KM),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如Ashtech的Z-X RTK的点位精度可由于优于2.5 cm。

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PT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由于地形复杂、地物障碍而造成的难通视地区,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它也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作业。使测量工作变得更容易更轻松。

RTK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RTK可胜任各种测绘内、外业。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使辅助测量工作极大减少,减少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操作简便,容易使用,数据处理能力强。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或进行坐标放样。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

2.4 RTK接收机

2.4.1 GG-RTK接收机(GPS+GLONASS)

Ashtech GG-RTK接收机是第一台使用双卫星系统的厘米级实时动态测量(RTK)接收机。先进的GG-RTK系统可用于那些遮挡比较严重、接收到的GPS卫星少于五颗的地

区,如露天矿区和城市。

初始化时间短:进行RTK 初始化时,接收机要计算天线至卫星的载波相位波长整周数处理。在整周数确定之前的定位解是浮点解,整周数固定后的解是固定解。由于使用双卫星系统,GG-RTK 便能在那些只使用GPS 的其他接收机无法固定整周数。跟踪的卫星数越多,固定整周数越快,当可以所顶14颗或更多卫星时,初始化仅需几秒钟。初始化是自动进行的,初始化期间,不需要接收机静止,也不需要任何输入。

多功能基准站:一个GG-RTK 基准站可以同时播发GPS 和GLONASS 的差分改正,还可以播发RTK 数据的差分改正。因此只使用一个GG-RTK 基准站便能为多台各种组合的差分流动站(DGPS ,差分GPS+GLONASS )、RTK 导航、RTK 测量和后处理测量)提供差分改正。GG-RTK 使用国际通用的RTCM 标准,所以如果购买了其他的型号的流

动站,GG-RTK 仍能作为基准站使用。内置电台:进行RTK 作业时基准站和流动站需要数据链来建立通讯。GG-RTK 可以选择内置扩频电台,其工作频率为902~928兆赫。

2.4.2 GPS 测量系统 9800天王星 双频RTK

新9800天王星双频RTK 是南方公司最新推出的新一代高度集成一体化的双频GPS 产品,不但继承了以前RTK 产品的所有优点,同时增加了薄膜接触式开关按钮、卫星健康状态和数据链接收发射状态指示器,直接即可对卫星情况和数据链进行适时的监控,其性能可靠、耐用的主机锂电池,另外,主机新增液晶显示,基准站可免手薄,直接操作启动,使RTK 9800更加轻巧便于携带,更加适合野外作业,全中文的手簿软件,更适合中国国情。

3 误差及精度分析

3.1 RTK精度

RTK技术采用求差法降低了载波相位测量改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接收机钟差和卫星改正后的残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一般系统标称精度为 1 cm + 2 ppm。工程实践和研究均证明RTK能达到厘米级精度。

RTK的平面精度:通过对徕卡350RTK的研究表明:A、数据链信号接收半径超过15公里,但RTK测量结果只在4公里的范围内保持了较高精度(用全站仪检查其中误差Array

在5cm以内),4公里以外的测量结果误差明显增大,测量结果不可靠。B、接收到的卫星数目越少,测量结果标准差越大,但只要能接收到5颗以上卫星,得出的固定解就能达到仪器标称精度。

RTK的测高精度:为检验Trimble4000SSE(OTF)(标称精度为垂直20 mm + 2 ppm),通过292个点的观测误差分析,得出。

(1)高程观测平均值为93.895 m,标准差为8 mm。最大值为93.921 m,最小值为93.866 m,有97%的数据中误差小于20 mm。即RTK的固定解能达到仪器标称精度。

(2)当VDOP<2时,观测结果最优,当VDOP>4时,标准差明显增大,但仍优于标称精度,可见卫星分布对高程精度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3)当接收卫星数目超过6颗时,标准差变化不显著,当接收卫星数目为5颗时,标准差明显增大,但仍优于标称精度。

(4)可见,只要接收卫星数目超过5颗,VDOP<4,能得出固定解,这种RTK就能达到测高标称精度。

(5)北京一家公司在2000年对ASHTECH轨迹GPSRTK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TK测得的X、Y平面坐标同精确值之差的平均值为4-9 mm;高程同精确值之差的平均值,边长小于5 km时约13 mm,边长10KM时约37 mm;距离同精确值之差的平均值为3 mm。

3.2 RTK误差

RTK定位的误差来源于测站和距离两方面。

3.2.1 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天线的机械中心和电子相位中心一般不重合。而电子中心相位是变化的,他取决于

接收信号的频率、方位角和高度角。因此不仅需要测量电子相位中心的平均位置相对于

天线机械中心的变化,而且要定义整个可见天球的相位中心的变化。忽视相位中心的变化,可使点位坐标的误差一般达到3 cm,最大可达5 cm。

3.2.2 多径误差

多经误差取决于天线之周围的环境。多经误差一般为 5 cm。高反射环境下可达19 cm。多经误差的周期一般为5~20分钟,这对RTK的移动站是个严重的问题。此外L1和Array

L2的相位中心的变幅可达6 cm。目前的问题是很难将多经误差和天线相位中心误差的变化分开。

3.2.3 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主要是电磁波> IV气象因素据研究,快速运动的气象峰面也能导致观测坐标变化达到10~20 mm。同距离有关的误差主要是轨道误差(1 ppm),电离层误差,对流误差(3 ppm)。

由上述误差可知在地形测量中是能满足要求的。而且在选点和操作过程中要对误差进行克服改正。研究表明,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是RTK系统能否实时准确定位的观念。确定整州模糊度的时间和可靠性取决于四个因素:单频机和双频机、所测星数、至基地站的距离、RTK软件质量。

在不能满足准光学通视的条件下,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事先在测区制高点布测GPS控制点,作为今后的基地站。

2)缩短各点到基地站的距离,使其能光学通视。

3)提高基地站天线的架设高度。

4)有地形、地物遮挡时,另增设中继站。

但是,这些措施在外业将增加很多困难。因此,采用RTK技术要求厘米级定位精度

时,国际上一般都限定移动站到基地站的距离为几公里。

4 RTK 内业预处理

4.1 控制网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精度指标的合理确定,网的图形设计和基准设计,目的是满足网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各方面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完美结合。

4.1.1 精度指标

控制网的精度指标通常均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形式为

(4-1)

其中,σ——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误差(mm );

0a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常量误差(mm ); 0b ——比例误差(ppm 或610-);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4.1.2 图形设计原则

(1)GPS 网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 (2)网间相邻点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点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不足是应联测且在网中应分布均匀,以利于可靠的确定GPS 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于水准点相重合。 (5)选点视野开阔,便于联测,利于搬站。

[

]

2

/12020

)

*(D b a +=σ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孙文磊 年级:201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高润喜 完成日期:2014年5月1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 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4.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4.2.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

第五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5.1 地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15mm 5.1.1 竖向贯通误差的预算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5.2.1 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 5.2.2 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5.2.3 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各项限差及内业计算的计算要求5.2.4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 第六章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6.5 隧洞进出口点的设计高程、个100 整数桩的设计高程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总结 第一章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2)DS3 水准仪 (3)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RTK测量1

RTK测量 一、RTK的技术概述: 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 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S 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 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 图1 RTK作业模式示意图

二、RTK日常检验与维护: RTK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有损坏的可能,一般的检验步骤如下: 1、将基站架设在空旷无干扰的场地。 2、移动站开机,连接到基站,手薄显示固定解。 3、移动站架设在一个已知点上,然后校正仪器。 4、将移动站移动到另外一个已知点,测得此已知点的坐标、高程,与该点的已知坐标和高程对比,得到其误差。 5、如果误差较大,则再次校正、测量、对比,通过第二验证,误差还未达到规范要求内,证明仪器有损坏,应立即将仪器送到专业的测绘公司修理、校正,校正好以后再继续使用。 三、RTK静态测量: 1、RTK静态测量主要用于导线测量和导线复测,使用RTK进行导线测量比传统全站仪、经纬仪导线测量有以下优点: 通视要求低。全站仪等仪器在导线测量中,导线点间必须良好通视,人为误差较大等。测站距离远。RTK静态测量模式,在15 km 范围内,其定位精度可达1~2 cm。测量效率高。RTK静态测量模式时,三台仪器每站测量一点,四台仪器每站测量两点,以此类推,提高了测量效率。 2、RTK静态测量的步骤如下: ①导线点的布设。RTK导线点布设,导线点附近应无高压线、信号塔等电磁干扰。导线点间距应相等,差距不能过大。导线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以正三角形最好,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宜大于120°,不宜小于30°。 ②测量过程。A将仪器架设在已知导线点上(至少三台仪器、三个已知导线

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论文

论地形\地籍的测量技术 摘要:测绘工作中的地形测图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gps、rtk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本文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测绘;gps、rtk技术;应用 abstract: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in the mapping work is provide topographic maps of different scales for the cities, mining area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proje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gps, rtk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to establish on the basis of real-tim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on the use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terrain and cadastral survey.key words: mapping; gps rt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1.1概述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测量错误与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和企业效益。其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1.1轴线定位错误 轴线定位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会随之出现偏差,相应的规划布局和前期的设计工作都失去意义,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单根桩定位错误 由于桩基础测量定位的过程繁琐,实践当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单根桩定位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错误。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这种错误,对于基础开挖前的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通常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基础开挖后发生的单根桩位定位措施很难补救和处理。 1.3测量放样错误 有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测量放样错误,主要包括: (1)没有复核或正确理解红线交点和设计图纸尺寸。没有依据图纸上的建筑尺寸复核所交的红线点,因需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坐标定位红线放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类错误。 (2)没有正确理解图纸。连体大型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相连接的

工程经常出现图纸理解错误问题。一般建筑设计通常分成几张图纸出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错误经常出现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3)标错施工桩位表编号图中的尺寸。设计基础平民图桩位的出图通常有桩基础施工单位编号进行,在当前的cad绘图中经常出现编号图尺寸标错,如果改正不及时施工测量也会发生错误。 (4)现场放样的过程中计算出现错误及尺寸拉错。天气、场地、其他因素都会对桩基基础施工造成影响,因此经常在施工前才开始实时测量定位所定位的桩位,计算错误、尺寸拉错、计算书写错误经常出现。 (5)因计算器、仪器等测量设备造成的错误。实践中一些单位使用的仪器经常存在有误差或者不准的情况,进而造成测量错误。还有一些测量错误是由于计算器没有进行校核、功能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基础工程测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在地面上测设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据此进行测量,是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过程。 2.2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 为了促进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工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资料在作业前对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进行编制。 (1)对定位轴线进行确定。通常将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的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这样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实测操作;外形不规则、平面呈弧形的复杂建筑物的定位主

RTK测量的步骤资料讲解

R T K测量的步骤

RTK测量的前期步骤: ●第一步:架设基准站,把基准站的机头架设在三脚架上,然后把发射天 线、电台和电瓶连接好,打开主机电源,机头的基准站状态是红灯在中间的灯上,然后看电台的发射信号灯是否正常,查看电台的电台通道(手簿上的电台通道必须要和电台的电台通道一直才可以接收到信号达到固定解),若电台正常发射电台信号表明基准站架设完成。 ●第二步:手簿要和移动站连接,打开移动站和手簿,点开手簿蓝牙,收索 移动站串号与移动站配对(记清楚配对的com口是多少),然后打开工程之星,配置里面的com口设置和蓝牙里面的必须一样,点连接或确定连接到移动站,看是否收到电台信号(在电台信号一致的情况下),若移动站达到固定解表明移动站设置完毕 ●第三步:新建工程文件(若还是用上次的工程这不必新建,只需打开以前 的工程即可,看软件的左上方的工程名字),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必须和设计单位的坐标系要一致),填好正确的当地工作地点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 ●第四步:做转换参数,在移动站固定解的状态下采集多个控制点坐标,然 后点”配置”里面的求转换参数,把控制点的已知坐标输入和刚刚采集的点的坐标一一对应输入手簿里面,在精度都可以的情况下,点击计算——保存——应用,找一个控制点检验一下没有问题即可开始工作。以后在同一地点工作即可打开相应的参数文件,做一个点校正即可(注意:基准站每关机一次就必须做一次点校正)。检查无误即可进行后续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

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5-7公里以内。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平移、Y 平移、旋转角和比例。,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主界面——输入——求转换参数——增加——输入控制点已知坐标点名,XY高程——确定——从坐标管理库选点——坐标库中找对应采集过的控制点,选中——确定——确认,如上增加个个控制点,最后点击保存——输入文件名——Ok——应用——是) 后续的点校核(点校正或矫正向导),把移动站立在已知的控制点上,把控制点的坐标和移动站的杆高输入后点击矫正按钮——确定即可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摘要:随着GPS RTK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RTK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文章阐述了RTK的作业原理,规范RTK的作业方法,提出在今后的地形测量中运用RTK测量技术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GPS-RTK;地形测量;应用总结 1 引言 目前,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它因为操作简单,实时定位精度高而广泛应用于很多测量单位。而传统的测量主要以布设导线和极坐标的形式,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测区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耗时费工,并受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随着RTK 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测量模式,GPS RTK测量技术的发展是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它具有操作简单,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误差不累计不传播,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不受通视条件限制等优点。在地形测量中,RTK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2 RTK技术概述 2.1 RTK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RTK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GPS-RTK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突破。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的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察,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的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接收机实时的解算整周模糊度,并得出用户接受机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在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坐标差△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RTK定位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卫星信号接受系统,在测量中应至少包含1个基准站接收机,若干个流动站接收机;(2)数据传输系统;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1、GPS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单点导航定位与相对测地定位是GPS应用的两个方面;对常规测量而言相对测地定位是主要的应用方式。 相对测地定位是利用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实现高精度测量,其原理是采用载波相位测量局域差分法:在接收机之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和卫星观测历元之间求二次差,通过两次差分计算解算出待定基线的长度;求解整周模糊度是其关键技术,根据算法模型,设计了静态、快速静态以及RTK等作业模式。静态作业模式主要用于地壳变形观测、国家大地测量、大坝变形观测等高精度测量;快速静态测量以其高效的作业效率与厘米级精度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工程测量;而RTK测量以其快速实时,厘米级精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如碎部测量)与工程放样中。RTK技术代表着GPS相对测地定位应用的主流。 GPS测地型接收设备是实现测地定位的基本条件,接收机有单

输入等中间环节,是公路勘测设计“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影响高等级公路设计技术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公路勘测中虽已采用电子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但常规测量方法受横向通视和作业条件的限制,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大大延长了设计周期。勘测技术的进步在于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引入GPS技术应当是首选。当前,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建立沿线总体控制测理,为勘测阶段测绘带状地形图,路线平面、纵面测量提供依据;在施工阶段为桥梁,隧道建立施工控制网,这仅仅是GPS在公路测量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其实,公路测量的技术潜力蕴于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应用之中,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下面就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作简单的介绍。 3、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3.1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无论静态定位,还是准动态定位等定位模式,由于数据处理滞后,所以无法实时解算出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这就难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质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

GPS-RTK技术在道路横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GPS-RTK技术在道路横断面测量中 的应用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二○一五年五月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全球定位系统GPS-RTK技术及南方CASS地形图成图软件和纬地公路设计软件联合用于公路断面测量的方内容,提出了利用上述硬件和软件结合进行内外业一体化的公路断面测量方法。 论文简要介绍了GPS系统的组成、主要工作特点以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GPS-RTK的工作原理、外业测量的过程、以及在公路工程断面测量中应用的优势;论文介绍了南方CASS地形图成图软件地表模型的建立和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纬地公路设计软件的线路设计和数模建立以及断面图绘制的方法。 论文通过庄盖高速公路2标段的断面测量实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利用GPS-RTK及南方CASS软件和纬地软件相结合的一体化公路断面测量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达到了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目的,断面数据精度也得到了提高,为快速进行断面测量和地面土方计算提供了解决方案。论文还论述了GPS-RTK与常规水准仪相结合,解决现状测区高程拟合的问题。 关键词: GPS-RTK;公路断面测量;GPS控制网;南方CASS;纬地软件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ntent of highway projects, the main research will be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TK technology for the road section survey, and with latitude in the South CASS software and graphics within the industry to calculate Earthwork. An outline of the GPS system,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in features and the statu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discusses the GPS-RTK cross-section measur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advantages;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positioning,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GPS- RTK surveying outside the process: systematic study of latitude in the South CASS with software use. Papers with CASS and latitude to the south of software us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road GPS RTK operation mod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e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PS RTK technology road measurements (including road surface, profile, cross section) the entire process, and highlights South CASS combining with the latitude to the process of drawing cross-section and earthwork calculations. GPS RTK paper discusses the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water level to solve specific engineering problems, CASS and the latitude of the South proposed to combine the concept drawing, saving time. Key words:GPS-RTK;Road section survey;GPS Control Network;South CASS;Hintsoft

地形测量中GPS RTK技术的方法分析

地形测量中GPS RTK技术地方法分析 摘要:在不断进步地科学技术下,现代越来越多地应用科学地形 测量地技术. gps rtk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在布置设计数量比较大 地控制点地过程中,只需要在测量区域内布置并设计基准控制点即可,如此就能够迅速地测量出该地地形地貌等特点,并且精确测量 出各地物地点坐标,接着就可以按照相关地测图软件将相应地电子 地形图进行具体地编辑.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形测量中gps?rtk 技术地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形测量;gps rtk技术;方法分析 abstract: in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more and more applied science terrai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gps rtk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in layout design of the volume control points in the process, only need to be inside decorate and measurement area design control points can benchmark, and so can rapidly measured the topograph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all the points out that coordinate, then can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mapping software will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topographic map specific edit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rrain in the measurement of gps? rtk technology methods are discussed.

RTK操作步骤

RTK操作规程 一、基准站安装: 1、对中整平:找到控制点(也可以任意架站在未知点上),架好三脚架,安装基座,然后对中整平。 2、安装GPS基准站主机:从仪器箱中取出主机,开机,先检查主机是否是外挂基准站,如不是就先设置成外挂基准站。拧上天线连接头,把主机安装在基座上,拧紧螺丝。 (设置基准站模式:双击F1,会有“基准站”、“移动站”和“静态”语音提示,选择“基准站”,按电源键确定。) 3、连接电台:取出“主机至电台”的电缆,把电缆一头接口(电缆两端头通用)插在GPS主机上(红点对红点)。将电缆另一头接口插在电台上。 4、安装、连接电台发射天线:在基准站旁边架设一个对中杆(或者三脚架),将两根连接好的棍式天线固定在对中杆(或者三脚架)上,用天线电缆连接发射天线和电台,电台连接电源,然后电台开机。 5、量取仪器高:在互为120度的3个方向上分别量取1次仪器高,共3次,读取至毫米,取平均值。(如果基准站任意架设在未知点,则不必量取仪器高) 注意: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b、无电磁波干扰(200米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无高压线); c、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外挂UHF电台基准站示意图 二、基准站参数设置:

1、打开手簿软件:打开GPS手簿,选择打开手簿桌面上的【Hi-RTK道路版】软件。 2、新建项目:点击软件主界面上的【项目】,点击【新建】,输入项目名称“”,点确定。 3、设置坐标系统参数:新建项目名后,点击【项目信息】再选择【坐标系统】,在【椭球】界面里,源椭球设置为“WGS84”,当地椭球设置为“54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系情况决定)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精品文档一、绪论 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绘制了水平很高的“地形图”。随着历史的改革,测绘技术已拓展成为一门庞大的、系统的多分支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技术体系的转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 精品文档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 为测站,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并定向,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线,这并在点旁注记高程。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或测距经纬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样逐站边测边绘,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仪)图。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形电子全站GPS接收机、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具体讲就是,信息的测图工作,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变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原理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及数字处理方法,与传统白纸测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它主要有而是技术本质的飞跃。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以下几个特点: 、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作业,并且 1 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一个测区可一次性整体布网、整体 2图根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纸测图大大减少,平差,控制网可以是任意混合,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这种格式能被数字测图软件所识别,、碎部点的记录要求具有特定的格式,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

RTK测量的步骤

RTK测量的前期步骤: ●第一步:架设基准站,把基准站的机头架设在三脚架上,然后把发射天线、 电台和电瓶连接好,打开主机电源,机头的基准站状态是红灯在中间的灯上,然后看电台的发射信号灯是否正常,查看电台的电台通道(手簿上的电台通道必须要和电台的电台通道一直才可以接收到信号达到固定解),若电台正常发射电台信号表明基准站架设完成。 ●第二步:手簿要和移动站连接,打开移动站和手簿,点开手簿蓝牙,收索移 动站串号与移动站配对(记清楚配对的com口是多少),然后打开工程之星,配置里面的com口设置和蓝牙里面的必须一样,点连接或确定连接到移动站,看是否收到电台信号(在电台信号一致的情况下),若移动站达到固定解表明移动站设置完毕 ●第三步:新建工程文件(若还是用上次的工程这不必新建,只需打开以前的 工程即可,看软件的左上方的工程名字),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必须和设计单位的坐标系要一致),填好正确的当地工作地点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 ●第四步:做转换参数,在移动站固定解的状态下采集多个控制点坐标,然后 点”配置”里面的求转换参数,把控制点的已知坐标输入和刚刚采集的点的坐标一一对应输入手簿里面,在精度都可以的情况下,点击计算——保存——应用,找一个控制点检验一下没有问题即可开始工作。以后在同一地点工作即可打开相应的参数文件,做一个点校正即可(注意:基准站每关机一次就必须做一次点校正)。检查无误即可进行后续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5-7公里以内。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平移、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主界面——输入——求转换参数——增加——输入控制点已知坐标点名,XY高程——确定——从坐标管理库选点——坐标库中找对应采集过的控制点,选中——确定——确认,如上增加个个控制点,最后点击保存——输入文件名——Ok——应用——是) ●后续的点校核(点校正或矫正向导),把移动站立在已知的控制点上,把控 制点的坐标和移动站的杆高输入后点击矫正按钮——确定即可

专科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超级好用

经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作业题目工程测量 学生姓名:熊涛 年级:7145 专业:基础工程 形式:业余 指导教师:史磊 完成日期:2016年2月25日

工程测量概述 工程测量地位和研究领域应用 工程测量的定义 当代人对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 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工程测量仪器 工程测量仪器可分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中常规的光学经纬仪、光

学水准仪和电磁波测距仪将逐渐被电子全测仪、电子水准仪所替代。电脑型全站仪配合丰富的软件,向全能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带电动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的全站仪结合激光、通讯及CCD技术,可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被称作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可自动寻找并精确照准目标,在1 s完成一目标点的观测,像机器人一样对成百上千个目标作持续和重复观测,可广泛用于变形监测和施工测量。GPS 接收机已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将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连接在一起,称超全站仪或超测量机器人。它将GPS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与全站仪灵活的3维极坐标测量技术完美结合,可实现无控制网的各种工程测量。 专用仪器是工程测量学仪器发展最活跃的,主要应用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其中,包括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结合式的仪器或测量系统。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用于建立水平的或竖直的基准线或基准面,测量目标点相对于基准线(或基准面)的偏距(垂距),称为基准线测量或准直测量。这方面的仪器有正、倒锤与垂线观测仪,金属丝引线,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在距离测量方面,包括中长距离(数十米至数公里)、短距离(数米至数十米)和微距离(毫米至数米)及其变化量的精密测量。以ME5000为代表的精密激光测距仪和TERRAMETER LDM2双频激光测距仪,中长距离测量精度可达亚毫米级;可喜的是,许多短距离、微距离测量都实现了测量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铟瓦线尺测距仪DISTINVAR,应变仪DISTERMETER ISETH,石英伸缩仪,各种光学应变计,位移与振动激光快速遥测仪等。采用多谱勒效应的双频激光干涉仪,能在数十米围达到0.01μm的计量精度,成为重要的长度检校和精密测量设备;采用CCD线列传感器测量微距离可达到百分之几微米的精度,它们使距离测量精度从毫米、微米级进入到纳米级世界。 高程测量方面,最显著的发展应数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测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可同时获取数十乃至数百个监测点的高程,具有高精度、遥测、自动化、可移动和持续测量等特点。两容器间的距离可达数十公里,如用于跨河与跨海峡的水准测量;通过一种压力传感器,允许两容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测量平差理论及在检测中的应用指导教师:赫晓慧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张浩学号: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院(系):佛罗里达国际学院 完成时间: 2013年4月19号 2013年 4 月 19 日

目录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1 1 1 1 2 2 4 4 5 5 7 8 9 摘要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测绘学科中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入测量平差理论求得观测量的最可靠结果并检验测量成果的精度.论文以村庄居民地为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因为即使经过对已确定的 系统误差的修正,仍只是测量值的一个估计值。测量平差的任务就是对在一些带有偶然 误差的观测值,按最小二乘原理,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不符值,合理地配赋误差,求出 未知量的最可靠值。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测量平差测量不确定因素误差分类 Abstract Measuring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various kind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discipline in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measurement adjustment of observation of the most reliable results and test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As the research papers on village residents,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results. Because even after the established system error correction, is still only an estimate of measurement value of. Task of measuring adjustment is in some observations with accidental error, according to the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eliminat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observed value, reasonable assignment of match error, the most reliable values of an unknown quantity. Reasonable use of method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Key Words:survey adjustment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 Error classification 1 绪论 测量平差理论的发展 经典平差理论的发展 主要介绍高斯创立最小二乘原理和马尔可夫创立高斯-马尔可夫平差模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近代平差理论的发展

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3.RTK技术在道路中桩放样中的应用 3.1 RTK中的道路线形设计 3.1.1 工程之星软件 本章我们以南方S370手簿为例进行RTK手簿道路线形设计。打开手簿中的工程之星软件,该软件主界面窗口分为六个主菜单栏和状态栏。菜单栏集成着所有菜单命令,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工程、输入、配置、测量、工具、关于。软件主界面窗口如图: 图6 工程之星软件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我们主要利用“输入”菜单里的道路设计功能进行道路设计。 3.1.2 工程之星软件中的道路设计 软件中道路平面设计分为两种方式:元素模式和交点模式。如图:

图7 道路设计 1 元素法 元素法包括四种元素:点、直线、圆曲、缓曲。

图8 元素法设计界面 (1)各元素需要输入的数据 点:第一个元素必须是点,且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后面的元素均不能为点。输入点时,需要输入点的北坐标和东坐标。 直线:第二个元素必须是直线,长度可以为零,但必须输入方位角。不是第二个元素的直线,不知道方位角可以不用输入,软件会自动计算。 缓曲:缓曲只需输入缓曲长。 圆曲:圆曲需要输入半径和长度。且左偏时(转角为左转),输入半径时需要加负号。 (2)元素法输入的规则 标准的元素法输入规则是:点——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直线——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按此规则循环依次输入。 以上是标准的输入规则,上已述及,按单元线来划分的话,有直线、圆曲线和综合曲线,如果只是圆曲线的话,就是只有直圆直,综合曲线才是直缓圆缓直。 不过实际道路设计中,还存在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的特殊情况。 (3)各元素输入时的规定 ①.第一个元素必须是点,且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后面的元素均不能为点。 ②.第二个元素必须是直线,长度可以为零,但必须输入方位角。 ③.不是第二个元素的直线,不知道方位角可以不用输入,软件会自动计算。 ④.输入时建议以直线元素结束, 没有输入零直线,软件会自动增加一个零直线结束。 ⑤.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必须使用元素法。[当然卵形曲线和回头曲线属于特殊曲线,正常的道路设计,常规曲线(直缓圆缓圆直)的情况还是居多的。] ⑥.工程之星道路设计,不允许出现“圆圆”的情况。 ⑦.直曲表中,中间的“曲线间直线长”为零,即道路设计中出现零直线。 2.交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