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doc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doc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doc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doc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误区警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对阿伏加德罗常数命题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陷阱一: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是指问题设置的前提(外界因素),常表现为温度和压强。如标准状况,常温常压,温度为25℃、压强为1.01105 Pa 等。若后面设置的量为物质的体积,则需要考虑所

给物质是否为气体、是否为标准状况;若后面所给的量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不需要考虑

物质所处环境是否为标准状况。

22.4L mol 1是在标准状况(0℃,1.01105 Pa )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常有意在

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从而使同学们误入陷阱。

例 1:①常温常压下, 11.2L 氧气所含的氧原子个数为N A。②在25℃、1.01105 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氮原子个数为N A。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11.2L 氧气为 0.5mol ,其所含原子数为N A,而常温常压(25℃、

1.01 105 Pa )下,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其所含的原子个数必小于N A,故叙

述错误。②叙述也错误,分析方法同上。

陷阱二:物质状态

22.4L mol 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

固态物质如 CCl 4、水、溴、 SO3等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误入陷阱。

例 2:①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 A。②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

1

。③标准状况下, 11.2L SO3中含1.5N A个氧原子。

数为N A

22.4

解析:①、②题中的四氯化碳、水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液体,③题中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故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陷阱三:物质变化

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

况,若不注意挖掘隐含的变化往往就会误入陷阱。

例 3:①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②常温常压下,1mol NO 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 N A个 NO3 。③62g Na2 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 2数目为 N A。④在铜与硫的反应中, 1mol 铜失去的电子数为 2N A。

解析:① 2.4g Mg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据 Mg 2e Mg 2,可知2.4g Mg变为 Mg 2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 A ,故叙述错误。②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 2 H 2 O 2HNO 3 NO 可知,1mol NO 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 2 mol NO 3,即为2

N A

3 3

个 NO3,故叙述错误。③Na 2O 溶于水后发生反应Na 2 O H 2 O 2NaOH

,所得溶液中不

含 O 2 ,故叙述错误。④ Cu 与 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S 高温

Cu 2S ,Cu的化合价由0

升为 +1,2mol Cu失去2N A个电子转变为Cu ,则 1mol Cu 失去的电子数为N A,故叙述错误。

陷阱四:单质组成

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 等稀有气体)、三原子分子(如 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同学们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例 4:①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O3)中含N A个氧原子。② 10g 氖气所含原子个数

为 N A。③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解析:①臭氧( O3)为三原子分子, n(O) 3n(O3 ) 1.5mol ,即11.2L O3中含有 1.5 N A 个氧原子,故叙述错误。②氖气(Ne)为单原子分子,10g Ne 为 0.5mol ,所含原子个数为0.5mol N A,故叙述错误。③因为组成气体单质的原子数目不同,故叙述错误。若说成“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则正确。

陷阱五:粒子数目

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 粒子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的数目。命题者

往往通过 N 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

例5:① 53g 碳酸钠中含N A个CO23。② 1L 1mol L1的氯化氢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

子数为 N A。

解析:① 53g Na2 CO 3的物质的量为 53g 106g mol 10.5mol ,即53g Na 2 CO 3中

含0.5N A个 CO 23,故叙述错误。②氯化氢溶液中无氯化氢分子,因氯化氢分子在水分子

作用下全部电离成 H 和 Cl ,故叙述错误。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一、考点分析 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 (一)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 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计算题 1、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 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 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 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 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 (2)摩尔守恒法 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 nHNO3=nCu(NO3)2 + nNO2+nNO =nCu×2 + n总气体

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强化训练(解析版)

阿伏加德罗常数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5分) 1.(2020高考全国3卷9)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 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 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 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则每个N2分子含有(14-7)×2=14个中子,1mol该氮气含有14N A个中子,不是7N A,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错误;B.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错误; C.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 12g 12g/mol =1molC原子, 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个,故C正确;D.1molNaCl中含有28N A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2020高考浙江1月选考20)设[aX+bY]为a个X微粒和b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 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H2(g)+1 2 O2(g)=H2O(l) ΔH=-286 kJ·mol?1,则每1 mol [H2(g)+ 1 2 O2(g)]生成1 mol [H2O(l)]放热 286 kJ B.Cr2O72-+ne?+14H+=2Cr3++7H2O,则每生成1 mol Cr3+转移电子数为3N A C.Al3++4OH?=[Al(OH)4]?,说明1 mol Al(OH)3电离出H+数为N A D.1 mol CO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n(CO32-)+n(HCO3-)+n(H2CO3)=1 mol 【答案】C 【解析】A项、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1 mol [H2(g)+1 2 O2(g)]生成1 mol [H2O(l)]放热286 kJ,故A正确;B项、由铬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2 mol Cr3+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1 mol Cr3+转移电子数为3N A,故B正确;C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1 mol Al(OH)3电离出H+数小于N A,故C错误;D项、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1 mol CO2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化学选择题备考策略与方法指导 2

13 元素周期律 与元素周期 表——元素 推断 化学实验方 案的评价 溶液中的离 子平衡—— 离子浓度、 平衡常数 溶液中的离 子平衡—— 稀释曲线的 理解 化学实验的 操作、现象 与结论 一、有关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类选择题 1.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物。受PM2.5污染的空气不一定是胶体。 2.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 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一氧化碳等。 3 环境问题污染物 酸雨SO 2 (主要)及NO x 光化学烟雾NO x及碳氢化合物 臭氧层空洞氟氯代烃及NO x 水体富营养化含氮、磷的化合物 温室效应CO 2及H 2 O、CH 4 等烃类化合物 白色污染有机难降解塑料 废电池重金属盐 4.STSE 5.解答STSE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回归生活:掌握蛋白质的盐析与 变性,维生素C的还原性,聚乙烯和聚氯 乙烯的区别。 (2)了解环保知识:酸雨是指pH<5.6的 降水而非pH<7的降水;CO 2 既不会导致 酸雨,也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是引起“温 室效应”的气体。 (3)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氯 水的性质、漂白粉的作用、明矾净水原 理、纯碱的工业制备等。 6、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3

高考化学专题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B .18 g 的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C .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 D .1 L 1mol·Lˉ1的NH 4Cl 溶液中NH 4+和Cl ?的数目均为1N A 7.[2017浙江11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含0.2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 N A B .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L ,溶液中含H +的数目小于0.001 N A C .任意条件下,1 mol 苯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一定为6 N A D .a mol 的R 2+(R 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的核外电子数为a (A-N-2)N A 8.[2017浙江4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 A B .1 L 0.1 mol·L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 C .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 A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1.O 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 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O 3 2 +[O] ΔH >0 平衡常数为K 1; 反应② [O]+O 3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2; 总反应:2O 3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总反应K 减小 B .K =K 1+K 2 C .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 .压强增大,K 2减小 解析:选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 增大,A 项错误;K 1= c 2 c c 3 、 K 2= c 2 2 c c 3 、K =c 3 2c 2 3 =K 1·K 2,B 项错误;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②平衡向左移动,c ([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 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错误。 2.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 2COONH 4 3 (g)+CO 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 数(-lg K )值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 >0 B .NH 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A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 (A)的值为10-2.294 D .30 ℃时,B 点对应状态的v 正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高中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测试题(共15小题)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N A B.1 mol乙烷分子含有8 N A个共价键 C.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 D.在1 L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总数大于N A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 D.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 E.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 A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 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H2和Cl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D.标准状况下,铝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 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 C.) D.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 N A E.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 子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D.将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个Fe3+ 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 B.常温下,10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N A C., D.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 g E. 3.4 g NH3中含N-H键的数目为 7 .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C. 1 L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n 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 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离子的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题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帮助 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步骤1: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步骤2: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 (2)常见离子还原性:I->Fe2+>Br- 步骤3: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程式。 题型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帮助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步骤3: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题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帮助 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关键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防止出差错。一般书写量不足的物质发生的离子反应,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步骤一:审清题目,明确有哪些离子参加反应,哪种反应物用量不足。涉及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还要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步骤二:按照不足量的反应物离子配比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三: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最后检查气体、沉淀符号、反应条件等。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在理科综合的科目中,化学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理科考生,即便不能凭化 学提分、增彩,也绝对不能让化学成为自己的'软肋'".从分值的分布来看,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理、化、生满足6:5:4的比例;从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看,化学的难度系数比物理要偏低,也就是说,化学的得分相对于物理来讲要容易些;从 题型的设计以及考查知识点的连续性来看,化学学科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想向同学们传达这样的意思:要让化学成为水桶原理中最长的 那块木板,因为化学成绩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讲,化学学科绝对不 能称为你的"软肋".接下来我们就高考化学复习方法对同学们提一些具体的建议:那就是,"重基础,重概念,重方法,重规范,重精炼。"重基础,要烂熟于心从最近几年 高考理科综合的化学试题来看,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按照高考说明的要求,并没有出现 偏题,怪题,难题,考查的大多是平时反复练习的基础知识。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考生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复习要点,即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对每一单元的基础知识要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灵活运用,对化学原理的适用条件要进一步明确。化 学方程式、物质的常见性质要烂熟于心,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了,才能在下一步的 复习中如鱼得水,再攀新高。 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通 过第一轮的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 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 机反应类型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 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

202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练专题2 阿伏加德罗常数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精练 专题2阿伏加德罗常数 1.(2019·衡中同卷综合一)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4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中所含原子的总数目为2N A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置换出铜原子的数目为0.1N A D.1 mol铜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2019·四川名校联考)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2-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B.0 ℃、101 kPa时,22.4 L 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 A C.25 ℃时,向1 L 0.5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至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0.5N A D.将足量的Cu与50 mL 18 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9N A 3.(2019·四川三市联考)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0.2N A B.完全燃烧乙酸、葡萄糖混合物6.0 g,消耗的O2数目为0.2N A C.在常温下,1 m3 pH=4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1N A D.2.24 L Cl2完全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HCl数目为0.1N A 4.(2019·成都第一次诊断)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2N A B.46 g CH3CH2OH含C-H键数目为6N A C.4.6 g Na与含0.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2.24 L CH4和0.5 mol Cl2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氯原子数为N A 5.(2019·成都石室中学模拟)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1.12 L O2充分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1N A B.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 A C.1 mol K2S与K2S2的混合物中含离子总数为3N A D.25 ℃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 A 6.(2019·济宁市高考模拟)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3.36L的NO气体,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为0.6N A B.常温下,1L 0.5mol·L-1的Na2CO3溶液与1 L 0.5mol·L-1的Na2S溶液中阳离子数

高考化学选择专题练习经典总结带答案

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物浓度 结构和组 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3、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仪器 4、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 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 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 Fe(OH)3+ Ba SO4 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5、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6、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7、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3.某温度下H2(g)+I2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 C.0.54mol·L-1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 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 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3(g)+HI(g), 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 NH3的浓度为( ) A.3.5mol·L-1 B.4mol·L-1 C.4.5mol·L-1D.5mol·L-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 D.50% 12.已知CO(g)+H22(g)+H2(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50℃时K=1。 (1)若温度升高到900°C,达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1,c(H2O)=0.03mol·L-1,c(CO2)=0.01mol·L-1,c(H2)=0.05mol·L-1。则反应开始时,H2O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完整word)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 相关知识点: 1、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即:n=N/N A 。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在这里,采用6.02×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即:c B =n B /V。 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解题指导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2、考查方法: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上述有关概念。 涉及的物质主要有:Cl 2、O 2 、N 2 、H 2 、稀有气体、金属Na、Mg、氢化物、有机物 等。 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 考生,如H 2O、SO 3 、已烷、辛烷、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 2、N 2 、O 2 、H 2 为 双原子分子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