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4页 共5页 高二 12 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吕氏

春秋·去私》中“

墨者必须服从巨子(

)

导A.

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

方 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

决 3.下列评价与《战争与和平》不相符的是

①时代的史诗

②近代的《伊利亚特》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④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 .战神山议事会

B .四百人议事会

C .公民法庭

D .公民大会

5.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之一,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商鞅变法发

生 在下列哪个时段 ( )

A .公元前 4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4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4 世纪中期

D .公元前 3 世纪中

期 6.战国时期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 .秦孝公

B .秦惠文王

C .秦昭襄王

D .秦王嬴政

7.商鞅变法内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下列哪个属于政治措施()

A.实行军功爵制B.奖励耕织C.严格刑罚D.统一度量衡、货

币8.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的拓跋部发源于我国的哪一个地区()

A.西域地区B.滇川一带C.北方大漠D.东北大兴安岭北段

9.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这次改革的实际决策者冯太后是哪个民

族( )

A.鲜卑族B.汉族 C.女真族D.蒙古族

10.王兴祖是汉代的一名太学生,性格刚直不阿,在其一生中可能( ) A.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B C.抨击高官的贪污行为 D.兴办冶铁业发财致富

11.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土地制度,即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缴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创立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朝武则天时期

D.北宋王安石变法

1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下列哪一种局面( )

A.积贫积弱B.战乱纷争C.政局动荡D.财政困

难1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是( )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和募役法D.均输法和市易

法14.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发展

15.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两个著名的领导人物,他们的共同

点( )

《基督教原理》B.先定论

《九十五条论纲》D.因信称义

16.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也进行了宗教改革,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哪个法

案( )

第4页共5页

第4页 共5页

《权利法案》 17.在 16 世纪的英国,下列哪个君主首先宣布与教皇决裂 (

) A .亨利七世 B .亨利八世 C .伊丽莎白一世 D .伊丽莎白二世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 教伦

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这就是为什么儒学……虽然于变革动 荡

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

新社会秩序巩固

后又

被捧

上独

尊地

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存天理,灭人欲”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19.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领导这次改革的是哪一位

人物 ( )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尼古拉二

世 20. 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你认为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

A .农民通过购买获得的土地完全归农民所有

B .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C .改革后不久俄国曾发生过严重的农民暴动

D .在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无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 21.1517年推翻了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是下列哪一个帝国( )

A .罗马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俄罗斯帝

国 22.下列哪一次改革和中国近代发生的洋务运动最为接近 (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23.袁隆平培育的杂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农业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③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④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已经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第4页 共5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下列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 ) A .农民阶级 B .地

25.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是从哪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 )

A .农民阶级

B .武士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地主阶

级 26.下列哪个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 )

A .废藩置县

B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C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 .颁布“解负令”

27.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

方情况和各种学说,涌现出一些优秀思想家,其中被称作“东方的伏尔泰”的是 ( ) A .福泽谕吉

B .吉2

8

.1889 年日本颁布的《大日本帝国C

《人

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9.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

共同点是 ( ) A .迁都洛阳 B .移风易俗

C .奖励耕战

D .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3

0.谭其骧在 1994

A

.三

个代表 ““四美” C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 .三个面向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元前 7 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雅典

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但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 参

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 化社

会矛盾。至公元前 7 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 农

民愤愤不平,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 族政

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第4页 共5页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及特点(10 分)

(2)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意义?(10 分)

3

2

(2

)

答问

题———谭嗣同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背景(10 分)

第4页 共5页

(2) 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10 分)

历史月考答案

1-5 CBADC

6-10 ACDBC

11-15 BACCD

16-20 BBDCA

21-25 CCADB

26-30 DABDC

3

1

.(1)必要性: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2) 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摆脱了沦为 奴隶的命运,为雅典民

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5;其 政32.(1) 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甲午战败造成的强烈冲击,使国人认 识到救亡图存迫在眉

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2)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如戊戌政变;维新派力 量弱小,不掌握实际权力

有实

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4页 共5页 高二 12 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吕氏 春秋·去私》中“ 墨者必须服从巨子( 墨 家 领 袖 ) 的 领 导A. 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 方 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 决 3.下列评价与《战争与和平》不相符的是 ①时代的史诗 ②近代的《伊利亚特》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④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 .战神山议事会 B .四百人议事会 C .公民法庭 D .公民大会 5.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之一,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商鞅变法发 生 在下列哪个时段 ( ) A .公元前 4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4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4 世纪中期 D .公元前 3 世纪中 期 6.战国时期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 .秦孝公 B .秦惠文王 C .秦昭襄王 D .秦王嬴政

7.商鞅变法内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下列哪个属于政治措施() A.实行军功爵制B.奖励耕织C.严格刑罚D.统一度量衡、货 币8.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的拓跋部发源于我国的哪一个地区() A.西域地区B.滇川一带C.北方大漠D.东北大兴安岭北段 9.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这次改革的实际决策者冯太后是哪个民 族( ) A.鲜卑族B.汉族 C.女真族D.蒙古族 10.王兴祖是汉代的一名太学生,性格刚直不阿,在其一生中可能( ) A.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B C.抨击高官的贪污行为 D.兴办冶铁业发财致富 11.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土地制度,即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缴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创立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朝武则天时期 D.北宋王安石变法 1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下列哪一种局面( ) A.积贫积弱B.战乱纷争C.政局动荡D.财政困 难1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是( )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和募役法D.均输法和市易 法14.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发展 15.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两个著名的领导人物,他们的共同 点( ) 《基督教原理》B.先定论 《九十五条论纲》D.因信称义 16.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也进行了宗教改革,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哪个法 案( ) 第4页共5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青阳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吴小清审题人:汪祥高 一、单项选择题(2×24=48分) 1、李日华作画“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需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格外诡”。可见,其画作() A、突出个人情感和意境 B、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C、反映了市民阶层需求 D、融入了佛道思想 2、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进化论与自由公平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弃旧谋新的世界性潮流。谭嗣同依据西学,以“破中外之见”来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之辩。这可反映出() A、自由公平观是近代世界潮流 B、科学进展推动思想进步解放 C、民主制度逐步为国人所认同 D、科学理性精神冲击传统思维 3、“当时的西欧,除意大利外,还有尼德兰、英国等地也消灭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并没有如意大利那样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假如只强调经济因素,是无法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依据材料观点,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祥地还由于其() A、领先建立中心集权国家 B、天主教势力的日益衰落 C、地处东西方贸易的枢纽 D、古代文化传统传承较为完整 4、卢梭指出:“公共的力气,必需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气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头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中交通工具。”卢梭强调() A、政府人员应是人民的公仆 B、成立代表公共意志的政府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的法律 D、国家主权应高于公共意志 5、湖南高校朱汉民教授指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一方面通过阐释、利用、发挥《四书》思想资料建构其理学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辑合、训解《四书》,使《四书》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四书》最终超过《五经》,成为儒学经典体系的核心。这说明宋代儒学的复兴() A、直接从先秦儒学中涤取养分 B、将《五经》排解出儒学经典 C、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进展 D、是《四书》进展为儒学经典 6、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期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A、留意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7、启蒙运动者认为应当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儒家学说以“道”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提倡理性主义的基原来源。这说明儒家思想() A、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B、是反对迷信的科学理论 C、在启蒙运动期间传入西方 D、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近代某著作中写道:“特创造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著作旨在() A、制造变法依据 B、颠覆孔孟学说 C、引介西方理论 D、揭露历史真相 9、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认为,“西洋文化我们当然不能满足,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他的效果人人都是知道的,我们但有一毫一忽羞恶心,也不至以此自夸。”该主见有助于()A、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日渐成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D、理性生疏东西方文化 10、林则徐在鸦片战斗初期提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总体策略。由此推断其() A、在战略预备上重视主动进攻 B、受到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 C、在战略方向上海防塞防并重 D、对西方社会生疏格外深化 11、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消灭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进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1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化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4、15 至 16 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进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师莹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河北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广西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 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4.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 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5.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劝上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6.“(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全国所有地区都设置了行省 7.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8.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联邦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这里的“人”指的是A.雅典奴隶B.雅典妇女 C.雅典奴隶主贵族D.雅典公民 10.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A、宣告英国君主制度的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2分共66分 1.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文中说:“在政治经济史的意义上,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该观点认为科举制 A.切断了世族繁衍的制度基础B.改变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C.是历代政府选官的唯一途径D.让世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3. 毛泽东说:“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最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是 A.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B.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D.反围剿失利和红军长征 4.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那时上海已经陷落,国民党军队正向南京败退,完全溃不成军。这些轻易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胃口,东京政府于12月22日提出一套新的更加苛刻的要求。蒋政府对这些要求不予答复,于是东京在1938年1月宣布它决心‘消灭’国民政府”。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B.国民政府不懂国际惯例导致日本侵华C.日本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中国问题D.国民政府坚持抗战符合中华民族利益5.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 6.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 7.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此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五四运动 8.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9.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外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12月阶段检测 高二历史2022.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公众号高中僧试题下载 1.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 对上表所反映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分封制使周文化扩展至黄河流域 B.秦汉有些县渊源于先秦的封国国名 C.春秋战国时列国已经出现郡县制 D.县是古代最低层级的地方治理单位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关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搭配对应错误的是 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由此可知 A.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增强的趋势 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全部征收货币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4.下表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元明清时期 A.常平仓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 B.义仓和社仓的设置已较为普遍 C.都城是救灾备荒的唯一重点 D.社会救济仍然依赖于封建政府 5.明朝万历年间的《歙志》(安徽省歙县)记载:“成、弘以前,民间重土著,勤穑事,敦愿让,崇节俭。而今家弦户诵,夤缘(攀附)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当地甚至出现一些士大夫纷纷外出经商的现象,“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材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经世致用思想广泛流行 6.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包米”。这些做法表明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7.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 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A.有助于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B.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D.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考试范围: 必修一第一单元、必修三: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汉开头,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头,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 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大事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心管理地方的程度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进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2.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看丢失劳动力者的“膳田”、 “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动身点 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进展完善 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3.有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 南朝,北朝》中指出:“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 我认为那就是: 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 五胡。什么有了? 南北。”这说明( ) 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逝 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国家分裂严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展进程 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逝的根源 4.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 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精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维承制 B.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带有宗法颜色的君主专制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5.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淌的, 个人有可能凭才力转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布满了生气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淌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淌的根本缘由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淌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心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6.战国时期,官官吏享有酬劳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 石、盆、斗、斛等。如“官史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进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7.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 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心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 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项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9.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学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2020 届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 1. 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要把不符合周礼所规定的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就能“名正 言顺”,天下太平了。该观点() A. 符合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向 B. 说明孔子竭力赞同政治改革 C. 揭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弊端 D. 包含着构建有序的统一思想 2.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 A.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B.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C.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3.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理学的“论”() A.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B.以丰富儒家思想内涵为核心目的 C. 以完成儒学哲学化为基本出发点D.以压抑人欲为最终归宿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5.《上清帝第四书》指出,“窃以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夫以不更化则危亡之急如此,能更化则强盛之效如彼,言之岂不易哉?请以土耳其、日本言之。”这反映出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论证以变法图自强的必要性B.批判革命党人主张的荒谬性 ·1 / 6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二)历史试题(Word版)

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十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孔子的弟子曾子生活清贫,常着破衣躬亲耕作。相传,鲁国国君为旌表他的德行,派人 传令将一座城镇的租税封赠给他。但曾子推辞不受,并做出了“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的解释。这一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A. 自强不息 B. 和而不同 C. 有容乃大 D. 天人 合一 2.1860年,曾国藩在回复清廷关于“借洋兵助剿”及“采米云津”的上谕时,提出:“目 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据此可知,曾国藩的意图是() A. 兴办洋务,鼓吹西学东渐 B. 变革制度,应对内忧外患 C. 借师助剿,镇压农民战争 D. 仿制西器,维护统治秩序 3.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 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 对此理解合理的有() ①东方传统文化可以适应现代生活 ②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强 ③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习俗的演化 ④中越两国节日文化存在双向交融 ⑤越南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4.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A.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 人类文明的交融性 C. 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D. 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5.古典时期的希腊雕塑多以英雄、运动员为塑造对象,艺术家们乐于“还原”他们非常健 美的体魄,这一时期对男性阳刚之美的推崇,甚至导致了女神题材的边缘化。这表明古典时期的希腊() A. 雕塑艺术崇尚人神同性 B. 民主氛围孕育艺术精品 C. 城邦体育活动受到重视 D. 艺术创作凸显人本情怀 6.佛教产生之后,因主张“众生平等”而受到底层人民的欢迎,同时得到了孔雀王朝的大 力支持,于是兴盛起来。此后,印度教因广泛吸收和消化了各地的多神信仰逐渐兴起,并得到笈多王朝支持,从而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这一变化说明() A. 宗教地位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 B. 印度教教义相比佛教更为系统 C. 宗教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态度 D. 印度教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更大 7.有学者认为,靖康之乱后的北方人口南迁是我国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浪潮之一, 且它的规模最大,距近现代时间较短,对近现代中国的族群分布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文化上看,该观点的依据应包括() A. 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B. 促成了客家文化的形成 C. 南方开始受中原文化熏陶 D. 实现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8.近代上海移民85%以上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国内移民中排在第一的是江苏,第二是 浙江,然后是福建、安徽、广东等。此外还有国际移民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超过15万人。这反映了近代上海() A. 生活习俗西化 B. 沦为半殖民地 C. 社会分化严重 D. 文化 包容性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选修)+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题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史讪〉记载,西周中后期鲁武公与其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宜王喜爱公子戏, 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一做法 A.破坏了西周宗法制度 B.表明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 C.强化了周王专制权力 D.导致了贵族统治秩序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及所学知识可得,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宣王仅由于喜爱公子戏, 就强令鲁庄公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表明周天子的行为公然破坏周礼,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周天子的权力增强,排除C项;“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2.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曰本传播了唐文化;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 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A.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每岁军用日增”可归纳出国家财政困难;根据材料“强夺民户 宅田,不可胜数”可归纳出社会矛盾尖锐。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改变r过 去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简化了税 目和手续。 【小问2详解】 趋势:根据材料''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愎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概括出由人丁为主转向田亩为主(舍人丁而税地市);根据材料“地丁银”“方田均税法倾向了私家田产‘‘可概括出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税征收的发展趋势还有由不定时转向定时,如两税法分夏秋两季定时征收赋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确立民户的土地私有权、国家对人丁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反映了古人的粮食安全观。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还指出 “朱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并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朱”政策。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也"。由此形成了对粮食生产尤为关注的良好传统,故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存量可以保证国家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最低的生活需求,但灾荒年份难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饥荒,的发生和蔓延。 一一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美国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给参加农产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为期10个月的短期贷款,到期时如果粮食市场价格高于贷款额,农民可将粮食出售然后偿还贷款及利息;如果粮食市场价格低于贷款额,农民则不必归还贷款,而是将粮食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且,对按政府计划减少播种而积的农民提供补贴。 在19745万公顷的广表耕地之上,美国农业形成了产业发展商品化、生产分工专门化、生产方式高新技术化等特点,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样板。纵观美国农业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显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一摘编自《美国是如何炼成“粮食帝国”的》(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维护粮食安全举措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农业政策效果差异并分析原 因。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凤城一中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道”。道制是秦汉政府适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风俗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道制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制度和文化的延续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 2、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中央集权制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3、雷海宗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与两个“大崩溃”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D.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4、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有监察地方,如十道采访处置使;搜括逃户,如括户使、劝农使;整顿漕运,如江淮河南转运使;军事边防,如节度使、经略使等。使职差遣制度的出现 A.保障了地方行政有序运行B.完善了中央机构 C.削弱了对地方行政的管理D.提高了行政效率

5、学者阎步克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131个案例中,除去作为绥抚手段被察的蜀吴人士,高官贵戚子弟、中级官僚子弟和下层士人比例分别为24.2%、29.7%、 46.1%,下层士人几占半数。这表明 A.察举制度日趋完善 B.下层士人政治地位重要 C.门阀政治开始兴起 D.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 6、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资格包括: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毕业;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曾任委任官三年以上者。这表明 A.北洋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B. 国民政府选官制更加公平开放 C. 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 D. 留学毕业选官与学堂选官并举 7、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这体现了唐朝 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8、1934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1940年,在政权的人员分配方面,毛泽东指出“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一变化旨在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2010年春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旬邑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国民党政府在头十年的统治中,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发展快速,但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交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农民被剥削到了极限。以上现象说明() A. 农业问题被国民政府忽视了 B. 政府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C. 现代化的实现关键不在农业 D. 国民党政府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府 2.有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 A. 佛教逐渐儒学化发展 B. 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 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D. 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 3.瞿秋白在游记中描写1923年的苏联:街上的电车“现在已经开行得很多了,也有一二辆新造的”“许多大商铺,大半国立的、市立的、工人协作社创办的比较堂皇些”。这反映了此时苏联( ) A. 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发展 B. 公有制经济垄断市场经营 C. 工业化模式制约经济发展 D. 社会主义优越性日渐明显 4.阅读黄埔军校课程设置表,结合所学下列关于黄埔军校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校为出师北伐而筹建②周恩来曾担任政治部主任 ③该校设置于上海黄浦江畔④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5.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

【KS5U发布】辽宁省沈阳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沈阳二中2022—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 高二(16届)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二历史组审校人:高二历史组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60分) 1.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同学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 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铺张,穿得简洁,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 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疼惜体肤, 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训练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4.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学问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夫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责怪 5.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 心外……”,王守仁这样说的依据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天下惟理 C.天下惟器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6.韩非子主见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颜色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 7.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制造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进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有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试验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化的进展趋势是( ) A.渐渐平民化 B.渐渐贵族化 C.渐渐宗教化 D.渐渐奇怪化 9.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争辩,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状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了解到北 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富强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10.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进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1.《贞观长歌》是我国当代出名电视剧,塑造了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开国功臣魏征、房玄龄等杰出人物形象。下列有关虚拟景象,有可能毁灭在该电视剧中的是() A.唐太宗聚精会神阅读《西游记》 B.御书房里悬挂着《清明上河图》 C.宰相房玄龄用楷书撰写政事奏折 D.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 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一位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 “规律学”等,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13.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 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4.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假如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简洁的历史大事或现象加以归纳概 括,其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化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1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 福。”这句话可能出自于( ) A.亚里士多德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康德 16.1967年马丁•路德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目的是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A.下层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学问阶层 17.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进展过程中,总是不行避开的、必定的有确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 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那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18.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格外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秀丽、最古老、最宽敞、人 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污辱理性和曲解”。 这足以说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19.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气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 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照旧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表明他主见() A.以法治疼惜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0.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是 (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2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受到很大限制,而周天子的分封使得周王朝对诸侯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和行政建制上的保证措施,周天子与诸侯间形成的是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周天子实现了高度中央集权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大同小异 2.伯里克利曾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 A.是开放又真正广泛的民主 B.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C.具有一定的精英政治特征 D.本质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一致 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据此可知,作者主张 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C.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D.开启民智建立民族国家 4.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虽然汉代诸帝要求公卿大夫或“两千石”举孝廉,但这一制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步骤却是地方官吏在自己的辖区内首先经过“乡举里选”发现、选取、考察人才,然后才推荐给上级。所谓“乡举者,博问乡里而举之也”。据此可知察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 C.具有一定公平性 D.沦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5.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所考专业科目中,每科试题为二至三道。下列表格选取了每科项目中的一道题。据此可知,当时文官考试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2届12月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2.郭沫若说:“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家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他意在强调A.儒学一直是官方正统思想 B.儒学日益僵化退出了历史舞台 C.注疏者主观解释儒学精神 D.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变成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材料表明理学 A.溶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已上升到哲理化高度 C.冲破了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 D.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4.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6.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B.救国道路的探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C.国人对西学持完全否定态度 D.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7.郭嵩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