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经济学试题

教育经济学试题

教育经济学试题
教育经济学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经济学

17.教育的社会需求

18.教育结构

19.教育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劳动的性质。从教育劳动具有劳务性或服务性这一特别使用价值角度,可以说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

4.★C【解析】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第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正确答案是C。关于“人力资本”这一知识点历年来必考,是考查重点。

5.B【解析】选项A具有迷惑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经合组织”不仅是国际权威机构,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计量指标体系,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概念确定的标志。选项A提出“后工业经济”,选项B提出“信息经济”,选项C提出“高技术经济”。

7.B【解析】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人才和劳动力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成为链接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答案A、C、D阐述的都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不是纽带。

8.D【解析】教育结构受制于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A、B、C选项的内容。但从根本上讲,教育解雇主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

9.★C【解析】教育投资不能直接同物质生产资料结合,说明的是其间接性特点。正确答案是C。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10. A【解析】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A。

Il. C【解析】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国家化,国家或政府成为最主要的投资者,居主体地位。

12.B【解析】要分析各种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进行量化处理,首先必须考察教育成本,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才能体现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B【解析】实算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按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实际也比较科学,正确答案是B。选项A用来研究分析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14.B【解析】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规模适度稳定型,不需要再做调整,属于教育规模的理想状态。

15. D【解析】四个选项中,公式正确的是C和D。选项C是劳动简化比的公式,选项D才是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的计算公式。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2004、2006年皆考查过,有隔年考查的趋势,是重点题)17.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8.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19.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或称教育私人收益,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

三、简答题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经济增强发生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教育的类别、层次、专业结构及各级各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2)通过学费调节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由于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作为教育成本补偿,因此,学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教育的供给和需求。

(3)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是有限的;只有教育市场发育成熟后,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指标有:

(1)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具体指标数据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等。

(2)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其增长率。这主要反映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该年龄组人口每年平均入学人口,即每年平均增长率,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速度。

(3)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以每1万或每10万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反映其发展规模;以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反映其发展速度。

(4)成年人口当中的扫盲率以及职工、农民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和各种培训的增长率等。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答: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提出。其优点在于:(1)各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的主体都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总量,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

(2)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与扩大学生就学、就业密切相关,因为没有选择权就不可能分担教育成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和家长享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的成本意识。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答:(1)教师工资必须由财政拨款来保证。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必然导致各校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是学校自筹。

(2)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事实上存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如果教师工资过低,则会导致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

(3)确定教师工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必须保证教师实际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论述题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答:(1)舒尔茨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三、用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②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应及其效率,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③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类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④教育也是使个人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2)丹尼森的主要观点认为:

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与舒尔茨相同处外,还有突出的贡献和区别于舒尔茨的一些观点。被称为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他与舒尔茨在理论上主要区别有:

①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③“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组成部分。

④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3)贝克尔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教育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教育未来的经济收益。

②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③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④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⑤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⑥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确定,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历年来都是考查的重点热点问题,尤其是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更是核心考点。解答此题,需要对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综合的把握。按照题目要求,提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两位人物的观点进行阐述,并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论述。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答: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有利于调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育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果。

(1)在教育投资的预算管理上,应逐步实施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保证教育投资足额到位。

(2)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定员定额制度。定员是确定人员编制,其基本依据是学校业务量大小,体制人员同业务量的比例关系。定额是由财政和教育部门为学校规定的支出限额。定员定额是确定学校预算支出的基础,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3)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和经济核算制。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将学校后勤服务的单位实行半企业化或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制。

【解析】学校的教育投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采用何种投资管理体制,如何管理教育投资,也是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解答此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清楚要点的基础之上,联系社会实践进行补充说明。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成理,亦可以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3.首先阐释“人力资本”特定含义的是( )

A.舒尔茨

B.贝克尔

C.沃尔什

D.丹尼森来源:考试大

4.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B.精神生活的需求

C.物质生活需求

D.社会地位需求

5.★我国教育供求关系有两个主要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 ) A.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矛盾采集者退散

C.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D.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

6.提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托夫勒

D.奈斯比特

7.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

B.提高人才专业化水平采集者退散

C.提高劳动力报酬

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

8.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构成部分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和()A.国家投资

B.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采集者退散

D.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

9.义务教育发展规模指标的公式是()

1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资料分析计量,1983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 )

A.5.7% B.6.1010

C.4.0%

D.5.0%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财力构成中的公用消费部分的是()

A.职工福利费

B.奖金

C.工资采集者退散

D.业务费

12.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不包括()

A.教师利用率

B.教师平均课时数采集者退散

C.教师平均课程门数

D.教师平均班级数

13.★某些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不能因需求不足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体现了教育资源的()

A.有限性

B.适当性

C.整体性

D.不可分性

14.沃尔什的教育收益计算法,称为()

A.余数分析方法

B.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C.现值折算法

D.“费用——效率”分析计算法

15.师资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

A.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

B.逐步建立起教师劳动力市场

C.建立健全的社会激励机制

D.建立健全的社会竞争机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投资

17.教育级别结构

18.义务教育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19.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

20.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概述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作用。

22.舒尔茨认为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考试大论坛

23.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4.概述我国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使用的分配与使用情况。

25.简述我国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针对我国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存在的问题,论述如何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

27.论述中国生均教育投资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的萌芽。教育经济学首先产生于西方社会,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因此答案是A。

2.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论述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3.A【解析】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人力资本”概念由他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沃尔什是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的人。正确答案是A。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4.A【解析】人的需求涉及许多方面,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受教育后个人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的需求、社会地位需求。选项A属于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

5.★D【解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体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供给与教育结构需求间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 【解析】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选项C托夫勒、D奈斯比特论述的是“知识经济”的概念。

7.D 【解析】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表现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选项A、B、C过于片面化。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8.B【解析】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由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选项A、C、D是从投资主体角度来说的。

9.A【解析】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普及率高低是发展规模指标,实施义务教育人口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选项A是正确的。

10.★A【解析】世界平均水平为5.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6.1%,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0%,亚洲各国平均水平为5.0%。正确答案是A。选项C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4年、2008年的真题中都考查过。

11.D【解析】教育财力构成,一般由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组成。选项A、B、C都属于个人消费,选项D属于公用消费。

12. A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包括:教师平均课时数、教师平均课程门数、就是平均班级数。选项A教师利用率是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的分项指标之一。

13.★D【解析】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体现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可分性。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考查热点:2004年、2006年分别以论述题的形式给予考查,2007年以简答题形式给予考查,2008年以选择题的形式给予考查。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14.C【解析】余数分析方法是舒尔茨提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丹尼森提出的,“费用——效率”分析计算法是萨卡罗普洛斯。现值折算法是沃尔什提出的,正确答案是C。

15.A【解析】一个学校办得好坏,教师劳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为正确答案。选项B、C、D是建立新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投资即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其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17.教育级别结构也可称教育程度结构。主要指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目前我国的教育级别结构一般分为四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

18.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为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所必须,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也称强迫教育、免费教育或普及义务教育。

19.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是指教育活动物化劳动的占有和消耗程度。它是教育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

20.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做出数量上的对比。通俗地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以后,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额,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三、简答题

21.概述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作用。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答:教育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继承性。传递、积累和借鉴前人科学成果,是科学本身发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2)教育具有把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职业技术学校和工艺学,是使科学变为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把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进行传递的,同时在传递过程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所以说,教育是科学知识传递和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通过教育可以大大缩短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

22.舒尔茨认为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答: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工资的差别主要由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能够提高个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收入分配不平衡状态;

(2)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舒尔茨认为,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长,随着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社会个人收入不平衡状况将趋于减少;

(3)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使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舒尔茨指出,在国民经济收入中,依靠财产收入的比重已相对下降,依靠劳动收入的比重在相对增加,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增加。

23.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来源:考试大

答: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是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或称纽带。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人才和劳动力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

(2)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内在联系,表现在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作用则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3)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还有其深层次的联系。这种深层次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教育对人才和劳动力价值的作用反映出来的。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

24.概述我国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使用的分配与使用情况。

答:按教育事业经费用途安排分配和使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1)教育人员经费。这是构成教育人员经费的主要部分。还包括人员补助工资、人员福利费、教育人员离退休费用、学生助学金和奖学金。

(2)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杂用费、差额补助费等。

(3)教育科学研究经费。主要用于中等、高等学校结合教学开展的科学研究费用,也包括教育

部门所属独立的研究机构费用。

25.简述我国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答: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的分析,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匡算法。匡算法就是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和生均预算外用于培养费的总和。其中生均预算外培养费在逐年增加。之所以称其为匡算法,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剔除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没有对当年的教育设备购置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也没有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等。

(2)实算法。这种方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按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这种计量大学生教育社会直接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实际些,也比较科学些。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四、论述题

26.针对我国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存在的问题,论述如何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答: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不仅制约着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而且要求教育专业结构和类别结构与之相适应;为它服务。目前我国在处理两者关系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随着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排列顺序与教育系统的专业结构排列顺序有矛盾。考试大论坛

(2)教育系统内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严重影响着对外部产业结构的适应能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理工科与文科比例失调;农、林、政法、商业、金融、财会、管理等专业和类别比例过小,不仅学校网点少,而且专业网点也少。

(3)此外,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还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学科陈旧,新兴专业和学科薄弱等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比例失调情况,在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中应该进行这样几项工作:(1)依据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产业结构变革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专业学科体系结构的科学预测,尽快建立起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变革需要的专业学科体系。

(2)依据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的需要,逐步调整和改革目前教育的类别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步建立起与农轻重产业结构相适应,重点向战略重点部门输送人才的专业学科体系和结构。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3)打破传统的专业模式,增加新兴的专业学科,使学科结构、课程内容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力争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充实到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去。

【解析】解答此论述题,首先需要阐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的策略和方法。需要结合实践进行展开论证,要求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27.论述中国生均教育投资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的原因。

答:中国大中小学生均经费与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状态,大中小学生均经费差别相当大,具体为1:6:66.5。而发达国家或亚洲发展中国家,都不像中国有这样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很长时间内忽视对小学教育的投资,长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格局不能解决。教育投资比例直接影响着生均经费,所以必然出现小学生均经费大大低于大学生均经费。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2)中国人口年龄构成轻,属轻型结构,义务教育和成人初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过大,普及初等教育人口数量多,在有限教育投资总额度内,平均水平必然低下。

(3)中国教育投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由国家包起来的体制还没有根本

解决。

(4)还有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等。

【解析】与国际进行比较,才能够发现自己的差距。中国生均教育投资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需要从历史的、人口、体制还有物价等角度进行阐述。论述题的回答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扩展论述。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学科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B.保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原则

2.从数量上研究确立计算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包括()

A.劳动价值学说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

C.按劳分配原则

D.劳动简化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

A.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

B.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考试大论坛

C.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D.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

4.★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5.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B.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C.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D.教育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采集者退散

6.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 ) A.多效性产业

B.第三产业

C.专业性产业

D.独立性产业

7.需要着重考虑中等教育学校网点结构和布局,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并使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的地区是()

A.城市、沿海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发达地区

B.经济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

C.经济发展中地区

D.贫困地区

8.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的是()

A.公务费采集者退散

B.业务费

C.设备购置费

D.人员补助工资

9.教育投资相对量与经济指标增长相比,发展趋势是()

A.相对迟缓

B.相对滞后

C.超前速度增长

D.平行速度增长

10.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

A.地方政府

B.国家或中央政府

C.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11.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是()A.教育物质成本

B.教育社会成本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C.教育直接成本

D.教育间接成本

12.计算升学率的公式是()

13.学校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A.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

B.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C.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结构来源:考试大

D.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14.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教师比的提高而()A.呈下降趋势

B.呈上升趋势

C.呈稳定趋势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D.呈起伏趋势

15.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或受某种级别类教育的依据是()

A.教育个人收益

B.教育经济效率

C.教育社会效益

D.教育经济投资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经济效率

17.★人力资本

18.教育的个人需求来源:考试大

19.教育投资结构

20.教育机会成本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2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2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采集者退散

2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中丹尼森的主要观点与舒尔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7.论述中国教育投资历史经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其原则包括三点: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因此,答案B是错误的。

2.D【解析】马克思对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定性分析,为其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以及按劳分配的原则等,都为从数量上研究确立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答案D不属于。来源:考试大3.C【解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这一理论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等人只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看不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的质量。选项D具有一定迷惑性.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但不是出发点。正确答案是C。

4.★A【解析】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是政府调节的主要根据。因此,答案是A。

5.D【解析】现代教育是科学技术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但是,并不能说可以“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基础性、间接性和多效性。答案B说明的是教育的产业划分。正确答案是A。

7.A【解析】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结构主要划分为三类,即A、B、C三类地区。每个地区其经济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各地区教育布局结构各具特色。其中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应着重考虑中等教育。

8.D【解析】人员补助工资属于教育人员经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因此,答案是D。www.E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9.C(【解析】教育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快于各项国民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因此发展趋势是超前速度增长。

10.B【解析】义务教育投资有不同的来源: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于国家或中央政府,选项B 为正确答案;选项C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选项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国家的来源。

11.D【解析】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既属于教育个人成本,又属于教育间接成本,因此正确答案是D。

12.B【解析】升学率的计算,是考入上级学校学生数与本年度入学总人数的比值,正确答案是B。

13.A【解析】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关系着教育投资的宏观使用效率,也制约着教育投资的微观使用效率。是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

14.A【解析】当学校规模小、学生教师比低时,生均成本就高;当规模扩大,学生教师比

提高时,生均成本低。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15. A【解析】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个人”,因此选项中应该也从个人角度出发。教育个人收益是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的依据。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效率即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效率等。其含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采集者退散

17.★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8.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9.教育投资结构也称教育投资内部比例。这主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

20.教育机会成本即教育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也叫“择~成本”。它由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

2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答:(1)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一般人类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耗费,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2)所谓复杂劳动则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劳动称之为复杂劳动。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他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的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训练有学识劳动者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必然有较高的价值。

2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劳动力再生产包括人的自然成长过程和对人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因为,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一般生产条件即客观因素;二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劳动速度等即主观因素。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的作用;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一、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管理者队伍;二、可以提高管理者素质。三、可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2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答: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

(1)教育总投资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教育中分配的比例;

(2)各级各等教育中教育事业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配的比例;

(3)教育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个人部分)与公用经费(公用部分)比例构成;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投资的分配比例。

2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来源:考试大

答:美国科恩关于计量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的基本思路为:

(1)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其中教育投入分为学校投入和非学校投入。学校投入较易控制,包括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非学校投入一般难以控制,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教育产出分为四大类: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社会态度、学校咨询作用等。

(2)用生产函数描述了教育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生产函数形式为:f(Q,x/s) =0(Q 为教育产出,X为学校投入,S为非学校投入)

(3)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教师工资、学校图书、学生家庭背景,以及种族等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令人满意。

2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1)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独立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学生。教师必须进行独立的艰苦劳动,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作用。自主性体现在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具有高度的劳动自觉性和事业心。来源:考试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对象、教师自身素质、教师所担负的教育任务、教师劳动的工作量四个方面。创造性体现在: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学过程的艺术;因材施教的艺术等方面。

(3)教师劳动的迟效性和长效性。迟效性体现在教师劳动是见效缓慢而效用长久的劳动。教师劳动的实际经济效果,一般要在学生离开学校,在其岗位上实践才能表现出来。长效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劳动者一生中都会发生效用。

四、论述题

26.★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中丹尼森的主要观点与舒尔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了与舒尔茨相同处外,还有突出的贡献区别于舒尔茨。他在人力资本数量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被称为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他与舒尔茨在理论上主要区别有:来源:考试大

(1)舒尔茨把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丹尼森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2)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3)“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组成部分。所谓人的“知识增进”,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质量和毕业后自学、进修所获得的知识;人的知识扩大的存量;知识应用延续时间的减少等;

(4)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他认为各级教育程度就业者的工资差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差别,并非由教育因素起作用的,教育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人力资本中起作用,因为,除教育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如天赋、才能、工作经济等因素。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历年来都是考查的热点。分析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丹尼森和舒尔茨的区别,首先需要掌握丹尼森和舒尔茨主要观点,然后将二者做一个比较,阐述清楚相同点与不同点。如果能对二人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会增色不少。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27.论述中国教育投资历史经验。

答:我国教育投资同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比例关系,经过历史分析,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同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同时在不同历史时期波动太大。其中1978年至1987年20年间波动的幅度最大。

(2)历史上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速度太少、太慢,造成目前教育投资欠账局面,使得教育事业发展处于积重难返的境地。

(3)在一个时期内教育者人均教育费用不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多少不等,或多或少,有的时期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l)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可能性;

(2)多年来“左”的思潮的影响,轻视甚至忽视教育事业,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综合平衡得不好。来源:考试大

(3)由于教育事业本身,在一个时期内只追求高速度,不注重办教育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解析】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中国十分重视教育。对那一个时期的教育投资进行经验总结,需要进行历史的分析。首先阐述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从投资总量、速度、思潮等方面进行论述,然后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即可。考试大收集整理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卷 _江苏教育学院高校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7.5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 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 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A.人力资本理论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D.劳动生产理论 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A.人力投资B.物力投资C.生产投资D.教育投资 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D.物质生活需求 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 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 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北京师范大学913教育经济学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北京师范大学913教育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什么是教育效率?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什么是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有哪些表现? 三、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越高"的现象。 四、为什么说教育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资本市场?这对私人教育投资有何影响? 六、近年来许多中小学聘用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当老师。根据教育生产函数理论设计一个实证研究方案研究教师学历水平与学生成绩间的关系。要求定量准确估计这一影响,会遇到哪些方法上的问题?如何解决? 七、教育财政公平的含义?我国不公平的表现有哪些?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5784971.html,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7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的()。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答案】A 【解析】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形成于60年代。本题是对教育经济学产生历史时间的考查,应该记忆。 2.教育经济学在20世纪( )转入发展期。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答案】C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时期,教育经济学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独立学科,各国都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使得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有了

一定的地位。 3.1962年出版并正式采用《教育经济学》名称著作的作者是()。 A.苏尔茨 B.丹尼森 C.贝克尔 D.韦锥 【答案】D 【解析】英国的教育经济学家韦锥于1962年出版并首次正式采用《教育经济学》名称著作,曾一度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4.《教育经济学选读》(Ⅱ)、《教育经济学注》(新版)、《教育经济学导论》的作者是()。 A.希恩 B.科斯塔年 C.布劳格 D.韦锥 【答案】C 【解析】以上的几篇著作都是布劳格完成的,本题是对教育经济学著作体系的考核,具有代表性的应该记忆。 5.教育经济学首先产生于( )。

A.东方国家 B.西方社会 C.欧洲国家 D.北美国家 【答案】B 【解析】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于西方社会,在世界学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它是现代经济和现代教育的产物。它在西方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6.教育经济学在20世纪( )引进中国。 A.5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答案】C 【解析】1980年11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第一次访问中国并作学术报告,介绍了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此后一些大学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学者陆续发表文章,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评述、简介和推广,大大促进了学科的研究工作。 7.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前苏联斯特鲁米林于()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 A.1924

2018年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经济学》试题(A卷答案)

经济学试卷及参考答案(A卷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5分×30=45分) ( B )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 A )2.关注“应该是什么” A.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宏观经济学 ( C )3.假定需求表中D1, D2, D3, D4的弹性系数分别是2.3, 0.4, 1.27, 0.77, 哪种情况在价格提高后将导致收益的增加 A. D1, D3 B. D3, D4 C. D2, D4 D. D1 ( D ) 4.下列会引起牛排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情况为 A. 牛排价格从每镑3 美元上升到3.5 美元 B. 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医生说多吃牛排有损健康 D. 猪肉价格从每镑2.8美元下降到2.5美元 ( C ) 5.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A. 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 与横轴平行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 B ) 6.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最关键区别是 A. 产品的差异程度 B. 市场当中的厂商数量 C. 行业进出的难易程度 D. 以上都不是 ( A ) 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平均产量递增 B. 平均产量递减 C. 平均产量不变 D. 以上都不是

( D )8. 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 A.减少生产 B.增加生产 C.提高价格 D.停止生产 ( D )9.卡特尔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单个成员可能采取欺骗行为A.使自己的价格小于协议价格 B.使自己的价格大于协议价格 C.使产量大于配额 D.A、C E.B、C ( C )10. 对劣等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是: A.E<1 B.E=0 C.E<0 D.E>0 ( A )11.GDP帐户将反映以下哪种交易 A.卖掉去年的存货所得的5万元 B.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C.用作炼钢的煤炭 D.以上都是 ( A ) 12.如果经济运行处于AD-AS模型中的短期段,则总需求的增加会 A.使物价水平上升,但不提高实际的国民收入 B.提高实际的国民收入,但不使物价水平上升 C.实际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都不会上升 D.实际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都会上升 ( C ) 13.当通货膨胀不可预期时,受益的一方是 A.债权人 B.储户 C.雇主 D.纳税人 ( A ) 14.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央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 C ) 15.以下那一项是经济衰退期的典型特征 A.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 B.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 C.高失业率与投资下降 D.高通货膨胀率与投资下降 ( D )16. 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 B )17.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是由于 A.产品差异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收益最大化 D.利润最大化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09年至12年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 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创办的全国性教育经济学的学术刊物是【】 A.《教育经济研究》 B.《教育与经济》 C.《经济与教育》 D.《教育与经济研究》 2.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之间的关系是【】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正弦比例关系D.余弦比例关系 3.舒尔茨认为,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劳动、金钱以及时间的能力是【】 A.处理时间的能力 B.处理劳动条件的能力 C.处理金钱的能力 D.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 4.在影响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动因中,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审美水平的需求是 【】 A.社会地位需求 B.审美生活需求 C.精神生活需求 D.求知生活需求5.与工业经济不同,衡量知识经济的效率标准是【】 A.劳动生产率 B.知识生产率 C.资金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 6.目前,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中,特殊培训所需的费用来自于【】 A.工厂 B.职工本人 C.工厂和职工本人 D.国家拨款 7.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是【】 A.升学 B.就业 C.科研 D.管理 8.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国防经费支出属于【】 A.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B.非生产性基本建殴投资 C.社会消费 D.补偿消费 9.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富态指标 D.势态指标 10.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 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 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 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11.教育成本中,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是【】 A.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B.教育个人间接成本 C.教育社会直接成本 D.教育社会问接成本 12.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实用性指标体系的我国学者是【】 A.刘道玉 B.韩礼 C.厉以宁 D.文达 13.教育规模的理想类型是【】 A.规模过大成长型 B.规模适度萎缩型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适度稳定型

教育经济学试题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A.《人力资本观》 B.《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C.《美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和我们的选择》 D.《教育经济学》 2.马克思“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这一科学论断概括说明了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C.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发展 D.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A.人力投资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4.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 A.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C.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D.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矛盾 5.“经合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正式使用“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三个标志不包括 A.有了初步计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 B.“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50%以上 C.是对近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勾画 D.“经合组织”是国际权威机构 6.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永久地发挥效用,即使是在工作岗位接受再培训,原有的教育功能,也仍然是基础,仍然发挥着作用,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7.下列各项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动态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 A.私人 B.国家或中央政府 C.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9.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由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______年提出。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10.实现师资优化组合,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 A.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 B.逐步建立起教师劳动力市场 C.建立健全的社会激励机制 D.建立健全的社会竞争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属于教育经济学形成时期的主要特点的是 A.有了论文及专著,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有了数量化的计算方法,但还没有使用“教育经济学”名称 B.有了评价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著作 C.有了这门学科理论基础的专门著作 D.有了较为详细的计算方法的著作及评价 E.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选编书目和资料 12.西方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的主要包括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

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1001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1001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箕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 A.部门经济学 B.新兴教育学科 C.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 D.多学科交叉学科 2.一般较为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中占【】 A.20%-30% B. 30%-40% C.40%-60% D.60%-70% 3.着重对雇主在劳动力市场内如何挑选工人进行研究的人力资本理论是【】 A.社会化理论 B.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市场分配理论

4.大多数人对教育需求的基本动因是【】 A.社会地位需求 B.物质生活需求 C.精神生活需求 D.科技生活需求5.与工业时代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是【】 A.岗位工资制 B.业绩付酬制 C.市场分配制 D.学位分配制 6.教育软市场理论认为,教育市场的框架至少应包括教育劳务市场、教育物质市场和【】 A.教育精神市场 B. 教育心理市场 C.教育科技市场 D.教育产、品市场7.美国设立的初级学院的学制为【】 A.1-2年 B.2-3年 C.3-4年 D.4-5年 8.教育投资不会直接生产社会物质财富,这反映了教育投资的特点是【】 A.周期长 B.弹性大 C.间接性D.长效性 9.在教育经费计算口径中,学生家长和个人交纳的学杂费和其它费用,属于【】 A.衡定口径 B.发展口径 C.大口径

经济学试题B卷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下面空格里,否则不计分。) 1、当我们选择了某种行动时,所放弃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的价值就是这种行动的()。 2、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种物品的价格越高,()就越小。 3、我们把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绘制成一条曲线,叫()。 4、()线说明了在收入与物品价格既定时,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5、经济学家假设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唯一目标是()最大化。 6、对于一垄断企业来说,平均收益曲线是()曲线。 7、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8、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必然()。(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9、有大量企业生产相似但略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相互竞争的市场结构称为()。 10、生产要素可以分为三类。人类的脑力与体力资源是劳动,生产中所用的制成品(设备等)称为资本,自然资源称为()。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5分。请将选定的答案填在试卷开头对应的地方,否则不计分) 1、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2、实证表述是关于现在是什么的,规范表述的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 3、供给规律意味着供给曲线将向右下方倾斜。() 4、假定炼钢用的铁矿价格会大幅度下降,那么,钢材的均衡价格将下降,交易量将增加。() 5、水平的需求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 6、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7、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要使其边际效用最大化。() 8、无差异曲线越高(即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9、短期是至少一种投入量固定,一种投入量可变的时期。() 10、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11、等产量线是用同样数量劳动与资本所生产的不同产量。() 12、在最低成本技术时,用于一种投入的每元支出的边际产量等于用于其他所有投入的每元支出的边际产量。 1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没有一个企业能对物品的市场价格有任何重要的影响。() 14、在长期中完全竞争的企业可能有经济亏损,但在短期中不会。() 15、厂商(企业)是把居民户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组织。()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10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451)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 【 】 A .1960年 B .1980年 C .1983年 D .1984年 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 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 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 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 】 A .生产劳动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社会再生产理论 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 】 A .成正比例关系 B .成反比例关系 C .成级数关系 D .无相关关系 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 【 】 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 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 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 【 】 A .教育投资 B .教育投资效率 C .教育成本 D .教育投资效益 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 【 】 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 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 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D .教育是私人产品 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 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 】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 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 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 【 】 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 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填空题 1.运输经济学是的一个分支。 2.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 3.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 4.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5.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 6.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密集型经济。 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原则。 8.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两个领域。 9.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的过程。 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需求。 11.杜能的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12.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13.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 14.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 15.运价只有价格一种形式。 16.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17.垄断和是运输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18.飞机的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小型飞机 19.运输成本是随的变化而递远递减的 20.当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E│>1时,称之为需求弹性。 21.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型经济。 22. 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 23.许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从供需适应型到型的转变。 24.就客运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方面 的差别是驱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25.城市化是一种过程,它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26.运价的形成机制取决于。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D1、下列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A] 由于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 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D] 提倡汽车文明是盲目向西方学习,不适合我国国情 A2、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了,该商品为()。 [A] 低档商品[B] 互补商品[C] 替代商品[D] 一般商品 C3、政府 规定最低价格,有可能导致()。 [A] 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B] 供给不足现象消失 [C] 供过于求现象加剧[D] 供不应求现象加剧 A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 企业数量很少[B] 进出该行业容易 [C] 存在产品差别[D]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B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 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 劳动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供给不仅不 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 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B1、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净值[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A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 C3、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A] 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 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 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 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D4、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之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 )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B.精神生活的需求 C.物质生活需求 D.社会地位需求 2.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B )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C)决定的。? A.教育体制 B.教育需求 C.教育供给 D.教育结构 4.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 B) A.供大于求 B.供小于求 C.供求平衡 D.供过于求 5.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B )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6.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D )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 力水平制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7.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D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8.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 )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9.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C )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 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10.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 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11.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D ) 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大趋势》 ,福莱斯《高技术社会》“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二、简答题 1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答: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而教育供求的非均衡是常态,正是这种非均衡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矛盾和非均衡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经济与教育自身的发展,因此,需要对教育的供求矛盾进行调节。调节的方式也有多种:(1)市场调节。就是用学费这一“教育价格”进行调节。学费与教育供求呈现反方向变动,学费上升,教育需求减少,教育供给增加;反之,亦然。市场调节的问题在于,教育并不是商品,学费也不是教育商品的价格,如果由市场调节供求,将导致教育商品化,背离教育作为育人的宗旨和非赢利机构的性质,导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过量与不足,教育机会的不均等。(2)政府调节。政府调节的根据在于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从宏观上管理教育是政

国考 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1999-2010)

周六将红宝书翻看一遍,想感想写下来,希望有助于大家选择资料,准备国考。感谢于佳美女借我红宝书。 另外,特别鸣谢洪美女在刚刚结束题库考试时,对还处于休息状态的我,频频施加考试压力。世界上很少有这么讨厌的人。我很“幸运”。 国考综合的资料主要有两份,一份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的大厚本浅绿色的“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我手里的是第四版),另一份是“红宝书”"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精要及重点题库汇编"吉林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大纲的第四版和红宝书第六版对应。大纲上分西方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国际经济、财政学、货币银行,五个部分。红宝书章节与之对应。 大纲里面有每章的考点讲解和对应的样题(样题无答案)。红宝书就是把大纲上的样题挑出来,加上答案。 综合考试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内容比较多,而且繁杂。以前有一个说法,只要把历年真题都背下来,肯定能过。因为考点就那么多,肯定多数是重复的题型。但是10年是个例外,出现了很多新的考点和题目,现在不知道10年只是个个案,还是大纲被做了修改。所以,建议你不能只背真题,还是看大纲有保障。 同时,也不建议只看红宝书,因为上面只有题,没有讲解,不容易理解考点。考试的时候,有一部分题类似样题(注意,只是类似),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类似样题,这些题需要自己结合考点理解来进行回答。 我还是建议按照大纲上的讲解复习考点,对大纲里的内容要尽可能熟悉。然后按照红宝书熟悉答案范围,这两本最好结合起来看。最后拿真题熟悉题型。(看到此处,大声朗诵“××同学,玉树凌风,风流倜傥”保你满分。至于是哪位同学呢?仔细看货银题库资料的同学才能知道。) 另外,对于手勤一点的同学,不建议花钱买了红宝书。现在有红宝书的电子版。打印出来就行了(请务必使用双面小字号打印,节省资源)。 认真复习社会主义经济的大答题和西经的计算题,这两部分历来占40分(只有一次出现过偏差,09年出得是社会主义和货币银行的大答题)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西经计算+社经题+货银题,这3部分能占到55分以上 国考综合题型及分数分布: 单项选择 8×2 名解 4×3 简答 4×8 论述 1×20 计算 1×20 (09年非常特殊,没有计算,除了两道论述)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 B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C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 A 20 世纪60 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 C 20 世纪70 年代 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 A 格罗斯曼 B 施蒂格利兹 C 莫里斯 4 .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 )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A .乌家培 B .张守一 C .银路 6 .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 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 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 7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 A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 B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 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8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 A .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 C .信息不完全 9 .委托代理关系是() A .一种普遍关系 B .仅指经济领域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 10 .道德风险属于() A .外生不确定性 B .内生不确定性 C .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 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 1 .信息经济学 2 .道德风险 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5 .市场信号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柠檬” 理论的柠檬是指() A .旧货 B .二手货 C .次品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B .斯彭斯 C .莫里斯 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 A .波拉特 B .马克卢普 C .阿罗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 ) A. 伯顿 B .卢卡纳尔顿 C .赖利 5 .信息经济学是()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 B .信息产业经济学 C .研究经济活动`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6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 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 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8 .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 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 9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 A .居于信息优势方 B .居于信息劣势方 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考核科目教育经济学2017—2018学年春学期2015级公管专业(类)课程类别选修课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别A 注:1.学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2.学生答卷用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因教学需要除外)3.学生答卷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一)人力资本 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二)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向接成本。 (三)知识经济 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 (四)教育投资 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五)教育经济效益 指教育领域内的的劳动消耗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通俗的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后,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数,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C(一)下列哪项是知识资本的基础 A、市场资本 B、知识产权资本 C、人力资本 D、基础结构资本 B(二)下列哪项不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