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丹寨芒筒芦笙文化刍议

丹寨芒筒芦笙文化刍议

丹寨芒筒芦笙文化刍议

潘广淑(水族)

芦笙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芦笙文化是传承在少数民族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芒筒芦笙是芦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占着极其突出的位置。研究芦笙文化必然要涉及研究芒筒芦笙文化,探讨芒筒芦笙及其文化现象,对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长期生活在丹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耳闻目睹了芒筒芦笙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现象,深深地被芒筒芦笙文化的魅力感染,对芒筒芦笙文化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搜集和研究流传在民间的芒筒芦笙文化资料,又查阅许多有关芦笙文化历史典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逐步领悟到了芒筒芦笙文化魅力的真谛。在此就芒筒芦笙文化谈点粗浅见解,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1.1.从民族语言学角度来说,芒筒芦笙这个词是由芦笙和芒筒两个词组成的,是根据苗语或水语语义翻译而来的。芦笙,苗语称为“给”(Gix)(黔东南苗语方言丹寨土语,下同),水语称为“印”(jen42)(国际音标标注的语音是黔东南丹寨县龙泉镇高寨水族水语方言,下同);芒筒,苗语称为“懂”(Diongx),水语称为“蹈”(tauo55)。按照苗语或水语语法规则,苗语称芒筒芦笙为“给懂”(G ix Diongx),水语称为“印蹈”(jen42 tauo55),按照苗语或水语语法规则来说,直译应为“芦笙筒”,意译则是“芒筒芦笙”。芒筒芦笙在苗语或水语语义中都有四层含义:其一是指用竹节制成竹筒套挂在芦笙梢上作共鸣器的芦笙,其二是指以芒筒为伴奏乐器的芦笙。其三是指同时吹奏芒筒和芒筒芦笙时所发出的声音犹如初生的太阳光芒四射,是故称之为“芒筒”,又由于数支芒筒齐奏时所发出的声音犹如沉长的“闷雷”之声特别“莽”(mang33),加上芒筒外形构造黑亮犹如巨蟒之躯,是故称之为“莽筒”。芒筒芦笙必须有芒筒配奏才能达到震憾效果。因此,芒筒必须与芒筒芦笙配奏,所以又称芒筒为芦笙筒。芒筒芦笙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芒筒合奏。芒筒芦笙有芒筒芦笙的独特魅力,通常以曲调和音色来表达。独奏时,音色圆润悦耳,曲调悠扬,节奏明朗,清爽流畅,抒情委婉,似水柔情,每首曲调、每句笙词(芦

笙词)、每个音色都反映了情真意切,真乃芒筒芦笙音远播,声声曲调振凌霄。与芒筒合奏时,音色深沉浑厚,声声抑扬,顿挫有节,情景交融,芒筒壮歌,气宇轩昂,每首曲调、每个音符都把“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首首感动上苍,曲曲震憾心灵。倘若在苗族或水族民间大型的节日活动,或是大型祭祖或吊丧活动,只要听到一首首、一曲曲或悠扬委婉,或深沉浑厚的芒筒芦笙曲,你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悲壮的情景之中。这就是芒筒芦笙独特魅力的精髓。

1.2.从工艺角度考察。首先是选材,这是制作芒筒芦笙的先决条件。芒筒芦笙和芒筒的构造虽然简单,但一支(个)高质量的芒筒芦笙或芒筒都取决于选择的材料。一是要选好竹子材料,这是必备条件。由于芦笙或芒筒的每一个音阶不同,选用竹子材料标准也不同。制作芒筒芦笙的笙管和芒筒的簧管选材十分讲究,一般选竹子都是要选白竹,且选生长在向阳坡地的白竹(这种竹皮薄心空、圆滑均匀、韧性好),这种白竹每根竹子的竹节距离均匀,竹管圆滑,竹皮薄,竹心空,最粗者直径只有2公分,一般直径为0.8~1.5公分,这是其他竹子无法与之相比的。二是要选好木质材料,芒筒芦笙的笙斗(亦称气箱)一般都用成材的杉木制作,因为成材的杉木纹路直、木质软、疙瘩较少,容易制作。现在改良芦笙的笙斗也有用红木或青铜皮来制作的。三是要选好金属材料,一般都选用响铜制作(也有用黄铜制作的,但都不如响铜性能好)笙舌(又称簧舌、音舌),因为响铜具有绵、脆、软、弹、韧等性能,打制容易。此外,制作笙管和簧管都离不开金属锡这种材料,主要用锡点缀笙舌,以调整笙舌的音阶和音质,使吹奏时笙舌发出所需要的音质效果。这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四是要选好共鸣器材料,芒筒芦笙的共鸣器多用水竹制作,因为水竹比白竹稍粗,节长、皮薄、心空,绵、软、韧等性能好;芒筒的共鸣筒多用楠竹制作,因为楠竹粗大,皮厚、心空,共鸣性强,并且耐磨,抗震抖性能好。

其次是制作工艺流程,这是制作芒筒芦笙和芒筒必须讲究的工序。一是制作笙斗,将选好的一节杉木(直径约20公分、长约70公分)材料削制成一头为笙筒(吹气筒,长约为笙斗的三分二)、一头为笙座(长约笙斗的三分之一,宽约10公分、长约18公分、厚约8公分,用钻头以与正面成60度斜角钻通六个孔),并从笙筒至笙座(离底端2公分)挖空为笙箱,外加打磨精细、光滑,刷上透明清漆,以备安

装笙管之用。二是制作笙管,将选好并通过蒸煮处理防虫后的白竹,按照笙管或簧管所需确定每根白竹长度,在白竹管下端(五分之二处)开一长方小孔,以待在长方孔上安装簧舌。三是制作簧舌,将选好的响铜打制成一小长方形的薄簧片,从簧片中间凿、锉、削、刮成一小簧舌,将制好的簧片回炉锻烧约七、八层红时,用小勾铗住火红簧片轻轻夹两边舌框朝中间舌片靠,使其缝隙小,然后从火中取出来,重新“吃水”①,这样才达到一定硬度和定型。但要掌握好火候,才能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经过“淬火”的簧片,吹奏时省气,音质特别清脆、响亮、悦耳。这就是制作芒筒芦笙关键的技术要领。四是点缀簧舌,用熔化的金属锡按需要点缀的簧舌上点缀(有的簧舌不需要点缀),以调试音阶和音色。五是制作共鸣筒,将选好的水竹,按芒筒芦笙或芒筒笙管所需配挂长短的尺寸要求,制作共鸣筒,以备安装用。六是安装修饰,这是芒筒芦笙和芒筒制作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将制好的笙管插入笙斗上,再将共鸣器按照需要分别套挂在除了母笙管(即芦笙左侧处在中间并且比其它笙长的笙管)外的其它笙管上,再在笙筒嘴上削制配作一小节竹筒作为吹气嘴,就形成了一支支靓丽精美、音质清纯的芒筒芦笙。若将已调制好的笙管插入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共鸣筒内,就形成了一个个精美别致、音色各异的芦笙芒筒。

可见,制作芒筒芦笙或芒筒的工艺流程都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技术要领,少哪道工序或是每道工序技术要领不到位都会影响芒筒芦笙或芒筒的质量,达不到艺术效果,不能彰显芒筒芦笙或芒筒的艺术魅力。

1.3.从艺术考察,芒筒芦笙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往今来,世居丹寨的苗族、水族民间大型祭典、吊丧等活动,都常以三支长短不一、音阶各异(高音、中音、低音)的芒筒芦笙和十三支大小不同、音阶不一的芒筒演奏,显示出芒筒芦笙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芒筒芦笙的语音方面。具体地说,芒筒芦笙的语音就是每个音符,音符以音质和音色来反映。就音质来说,音位有高有低,音阶有强有弱,高低协调,强弱相配。从音色来讲,音色以清纯、圆润、浑厚、响亮、悦耳为最高境界。二是表现在芒筒芦笙的笙词方面。芒筒芦笙的笙词构成不同的曲调,民间俗称“牌”,一般的“牌”有过路牌、迎客牌、送客牌、散场牌、邀约牌、归心牌等,丧葬活动的“牌”有报信牌、祭奠牌、赞颂牌、吊唁牌、

出殡牌、送殡牌、下葬牌、别离牌等,祭典活动的“牌”有请祖(神)牌、祭祀牌、送祖(神)牌、告慰牌等,节日活动的“牌”有贺牛牌、祝神牌、踩堂牌、喜庆牌等。芦笙牌有芦笙牌的规则和规律,尤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都相当严谨的小说,或抒情或叙事,抒情委婉,叙事细腻,更替有序,节奏明朗,抑扬顿挫,意味深长。滴芦笙(三滴、四滴芦笙)、对芦笙、排芦笙绝大多是抒情的曲调,尤如汉文中的散文或绝句诗词。因此,聆听一首首悠扬的芒筒芦笙曲,犹如聆听一则则情节生动的故事。芦笙牌内容丰富,既有祭典、迁徙、追忆、怀旧、吊丧等清纯悠悠的怀古内容,又有狩猎、战争、生产、生活等顿挫抑扬的叙事情节,也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节日喜庆等委婉抒情的欢乐内容。凡此种种,通过曲调道出人世间生活的辛酸苦辣与喜怒哀乐,通过音符叙说民族迁徙历史的艰辛与社会历史巨变的沧桑。可以说,一曲曲、一首首芒筒芦笙曲就是一部民族迁徙的历史,一段社会生活巨变的乐章。三是表现在演奏艺术方面,这主要取决于演奏能手的技艺,是展现芒筒芦笙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技艺精湛的演奏能手,就能将芒筒芦笙和芒筒演奏得淋漓尽致,就能充分展示出芒筒芦笙文化无穷的艺术魅力。四是表现在舞蹈艺术方面。芒筒芦笙舞是苗族、水族民间最典型的祭祀乐舞,也是最具魅力的乐舞。在祭祀或祭奠时,曲调深沉、浑厚,每个调须重复3次,每首曲最多吹9遍(祭祀或祭奠男性亡灵吹9遍,祭奠女性亡灵吹7遍),舞笙动作:吹笙者手执芦笙先从左往右起音,又从右往左回落音,然后芦笙和芒筒齐奏,每个调如此往返3次,每首曲连续吹7遍或9遍,最后向先祖或亡者三鞠躬,方终了一曲。在大型祭典或祭奠活动中,跳芒筒芦笙舞,按手执芦吹芦奏者、吹奏芒筒者(与芒筒芦笙齐奏时吹)、伴舞者顺序,以逆时针方向围成圆圈,人多时围成里三层外三层的舞阵,足随着曲调节拍漫舞。舞步既有两步,也有三步、四步不等,舞姿婀娜,动作变化多端,时而转体时而转圈,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左时右,时前时后,时进时退。既有转体,也有转圈,既有欢呼雀跃,也有缓步轻盈的舞姿。一曲终了又一曲,曲曲牵动人心,一首接着一首,首首震憾心灵。舞兴达到高潮时,芒筒笙歌的演奏、舞乐、舞姿、舞艺、舞场样样都具感召力,吸引众多旁观者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芒筒芦笙舞的行列,使整个场面呈现出粗犷、豪放、欢快、热烈的情景。

总之,在特定的场合中,通过芒筒芦笙的语音(音符)、笙词(曲调)、演奏技艺和舞蹈艺术,加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就充分展现了芒筒芦笙文化无穷的艺术魅力。

2.1.从民俗角度考察,芒筒芦笙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苗族和水族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传说在古代战争,他们除了弓、箭、戈、弩等武器外,常以芒筒芦笙和芒筒为武器,以曲调为号令,吹奏芒筒芦笙和芒筒,调动千军万马,鼓舞士气,指挥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芒筒芦笙起着战斗号令作用。近现代,苗族、水族民间大型祭典,常以芒筒芦笙和芒筒为祭典乐器,以曲调为号角,吹奏芒筒芦笙和芒筒,远亲近邻听到号角后都相继聚集于祭典场,开坛祭祀,缅怀祖先,祈祷安康。芒筒芦笙起着凝聚人心、和睦相处、维系团结作用。上个世纪中叶,丹寨县金钟乡高排村水书先生(水书传承人)潘里嘎去世(享年83岁)时举行过大型的祭奠活动,是以芒筒芦笙为主要祭奠礼乐。90年代,丹寨县金钟乡高寨水族同胞改革传统的“忌荤食素”习俗时,举行过盛大的祭典活动,以芒筒芦笙为主要祭典礼乐。本世纪初,高寨水族水书先生潘世文(潘东长)去世时举行过盛大的祭奠活动,也是以芒筒芦笙为主要祭奠礼乐。又如,丹寨县扬武乡排倒莫、乌湾等地苗族的吃新节、鼓藏节和金钟乡高排水族的端节等节日期间,大都举行斗牛活动,常以芒筒芦笙为“敬牛”、“贺牛”、“鼓舞牛”的主要礼乐。如今,丹寨苗族、水族民间的大型祭典活动或是丧葬祭奠活动,仍传承着用芒筒芦笙来祭祀的习俗,尤其是在丧葬活动中,以芒筒芦笙为祭奠礼乐最为常见,芒筒芦笙仍是必不可少的祭祀礼乐。

在丹寨苗族、水族民间的丧葬活动中,以芒筒芦笙为主要祭祀乐,一是起着“引领”亡灵、告慰亲人的作用。民间流传,老人去世,有的说灵魂要到老祖宗的地方去,有的说要到天庭去,有的说要到阴曹地府去等等,这些都要芒筒芦笙来指引,以曲调引领亡灵走应该走的路。苗族民间流传《哭丧歌》云:“一个人有五个魂,一株稻子五丫穗。走到五岔路,五魂走五边,阿妈别忘记:一条通祖宗,跟先人团聚,祖宗都在等着你,牛桩纷纷如林立。一条通场坝,走去做生意。一条通田坝,走去做庄稼。一条通向踩鼓堂,去那里踩鼓吹笙。阿妈要去跳里层,里层客才多,那里最观腾。一条通天堂,去嘎里仙境……。”②二是起着慰藉生者的作用,以曲调劝慰亡者亲人“人死不能复生、唯恳请节哀顺便”。三是起着特殊“礼品”的作用。在水族、苗族民间,

长者去世,芒筒芦笙则成为维系亲族交往的特殊“礼品”,也是丧葬活动中较大的“礼信”。一般由亡者的女儿女婿、外家送芒筒芦笙来作为祭奠的特殊“礼品”,对亡灵来说,祭奠时由祭司交代这是某某送来的特殊“礼品”,请收下。礼簿上由收礼先生登记为某某送来芒筒芦笙一泼,米、酒等若干,以待日后好还“礼”。在这种特定的礼俗中,芒筒芦笙便成为了至亲交往的一种媒介和纽带,了“扭扁担”、“打花猫(脸)”等娱乐外,欢跳芒筒芦笙是主要的娱乐活动,使丧事成了“喜事”。因此,在民间丧葬活动中,水族、苗族常以芒筒芦笙多少泼为衡量标准来判定丧事是否办得热闹、体面。清代至民国时期,均以芒筒芦笙众多为荣,如民国二十二(1933年),高寨水族长老潘里四去世时,亲朋好友请来了30多泼芒筒芦笙前来祭奠,四乡八邻民间因此称颂。如今提倡勤俭节约,丧事从简,请芒筒芦笙前来祭奠的数量略有减少。

总之,在丹寨水族、苗族民间的节日喜庆、大型祭祀或丧葬活动中,常常吹(演)奏芒筒芦笙庆贺或祭祀或祭奠。如丹寨县扬武乡排倒莫、乌湾等地苗族的吃新节、鼓藏节,龙泉镇高排水族的端节、高寨水族风俗改革的祭祀等节日或祭祀活动,常用芒筒芦笙来祭祀和庆贺。因此,芒筒芦笙成为水族、苗族民间祭祀娱神、节日庆贺、祭奠吊唁必不可少的祭祀(奠)礼乐。

2.2.从历史角度考察,芒筒芦笙文化是芦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芒筒芦笙从诞生时候起,就根植于苗、水等族的民间,成为苗、水等族民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载体,构成了典型的民间文化现象。据历史典籍记载,芦笙种类繁多,有笙、匏笙、瓠笙、葫芦笙、楚笙、芦笙、芒筒芦笙、滴水芦笙、对芦笙等数十种,芒筒芦笙乃其中之一。在丹寨苗族、水族民间,芦笙种类有芒筒芦笙、滴水芦笙(用竹笋壳做共鸣器的芦笙,有三滴水、四滴水)、对芦笙、泼芦笙等几种,苗语分别称为“Gix Diongx”(给懂)(芒筒芦笙)、“Gix Ghet Let”(给敢略,以竹笋壳做共鸣器的芦笙,即滴水芦笙)、“Gix Laf”(给勒,即对芦笙)、“Gix Henb”(给轰,即泼芦笙),水语分别称为“jen42 tauo55”(印蹈,即芒筒芦笙)、“jen42 liou55”(印柳,即滴水芦笙)、“jen42 Zao35”(印找,即对芦笙)、“jen42 len55?ηaΡ53”(印伦鸭,即泼芦笙)等,按照芦笙音质的不同,苗语有分为“给炸”(Gix Zab)和“给颂”(Gix Xongs)两种,

水语分别称之为“印娥”(jen42?ηo55)和“印略”(jen42 liuo53)。说明同属于芦笙文化范畴的芒筒芦笙与古代的“笙”、“葫芦笙”、“楚笙”等芦笙文化有一定渊源关系,是苗、水等族先民在继承古代芦笙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换句话说,脱胎于芦笙文化的芒筒芦笙文化是芦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芦笙文化丛中独具特色的芦笙文化。

芒筒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考古资料和散见于历史典籍的史料中可窥视到芒筒芦笙文化发展轨迹。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表明,包括芒筒芦笙文化在内的芦笙文化在夏朝和商朝时候就已经兴起。③“鼓瑟吹笙,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对芦笙的最早描述。周代及之后至唐的文献略有记载,宋代及其后文献记载较详,《宋史·南蛮卷·西南诸夷传》记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其王龙汉王尧遣其使龙光进,率西南牂牁诸蛮来贡方物。太宗召见其使,询以地理风俗。……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这与今天丹寨苗、水等族民间演奏的芒筒芦笙舞曲完全吻合,或许这就是芒筒芦笙文化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说明芒筒芦笙文化在宋代已从民间走进了宫廷,并得到宫廷官吏的赞赏,才被史官载入了史册。元、明、清及以后,汉文献都有不少记载,尤其是地方志记载较详,充分反映芒筒芦笙文化在民间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芦笙文化最突出的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芒筒芦笙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社会功能,作为芒筒芦笙文化载体的芒筒芦笙是一种特殊的祭祀礼乐,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既有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也有亟待弘扬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的潜力。芒筒芦笙是苗、水等少数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从诞生时候起就伴随着苗、水等族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芦笙文化的典型代表。就其构型、音质、音色、内容、演艺方式、社会功能和运用范围等方面来说,结构从简单到复杂,音管从六管到多管,音质从单音到多音,音阶由低音、中低音、中音到高音,音域由宽到窄、由窄到宽,音色由清脆嘹亮到浑厚深沉,曲目由少到多,曲调由激昂变浑厚、浑厚变激昂,由抑扬变顿挫、顿挫变抑扬,演奏从独奏到合奏、由配奏到齐奏,演艺

从一般到专业,范围从乡村到城市,由国内走向国外,从民间走上舞台,内容从单一到丰富、抽象到具体、传统到现代,功用从祭典娱神、娱人到弘扬民族精神、维系民族团结等,每一种变化、每一个进步都有一个全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二十世纪50年代后,承载着千古文明的芒筒芦笙文化被丹寨苗、水等族同胞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将其搬上丹寨、黔东南、贵州省,乃至全国和国际广阔的舞台,使芒筒芦笙文化艺术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国际国内获得了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许多大奖,捧回了金杯和银杯,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芒筒芦笙乐舞已成为丹寨、黔东南、贵州,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品牌。

注释:①“吃水”,这是打制簧片质量的关键技术要领,就是将在火中锻烧通红的簧片浸入清水中淬火冷却的过程。

②《丹寨苗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第54~64页。

③见拙作《芦笙文化渊源试析》一文,原载《黔东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丹寨县史志办

邮政编码:557500

电子信箱:58292358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6790017.html,或139********@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6790017.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