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第48卷第4期2015年(总198期)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Vol.48 No.4

2015(Sum198

) 收稿日期:2015-04-20;修回日期:2015-07-

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沉积盆地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41472221) 作者简介:郭森(1990-),男,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从事地热、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E-mail:1101941239@qq

.com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郭森,马致远,

李劲彬,裴蓓,郑磊,李修成,张雪莲(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

0054)摘 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治污降霾、改变能源结构、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供暖,污染较严重,供暖形势严峻。而利用地热能供暖是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天津、咸阳等地利用地热供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限于技术、成本等条件制约,地热供暖在我国总供暖面积中占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利用地热供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以地热流体供暖为主,地源热泵供暖发展迅速,干热岩供暖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笔者在对地热流体、地源热泵、干热岩供暖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利用地热供暖思考及建议。关键词:地热能;供暖;水热型地热;地源热泵;干热岩

中图分类号:P64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5)04-0204-

06Status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ChinaGUO Sen,MA Zhiyuan,LI Jinbin,PEI Bei,ZHENG Lei,LI Xiucheng

,ZHANG Xuelia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Shaanxi,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kind of clean energy,the applic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China,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heating.Using geothermal re-sources to heating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and help to change the energy structure.Most areas inChina mainly use of fossil fuels for heating,but the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heating situationis grim.But,the geothermal heating is the most direct using way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Thehistory of using geothermal heating is more than 30years in China,and the using of geothermalheating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in Tianjin and Xianyang.But it is limited by technical and costconstraints,the geothermal heating accounts for China's total heating area is still small.And thewaste is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so there is big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using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ourcountry.At present,the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hot water heating)isthe main heating way in China,the heating method of using ground-source heat pump is becomingpopular.Although the hot dry rock heating is still in experimental stage,but it has a great spreadfuture.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

ground-source heat pump method and hot dry rock heating,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usingof geothermal heating is proposed.

Keywords:geothermal energy;heating;geothermal fluid;ground source heat pump;hot dry-rock

由于雾霾加重,化石能源枯竭,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层面。地热一个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却一度被忽视(石岩等,2011)。地热能分为浅热(地源热泵)、水热和干热(干热岩)3种主要类型(庞忠和等,2012)。中国是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地热资源占世界的六分之一,但是目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程度较低,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地热刻不容缓。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是对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利用地热采暖、供热,不仅能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能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对减轻雾霾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朱佳玲,2010)。鉴于此,笔者将归纳总结迄今为止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问题,为将来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1 我国水热型地热供暖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1.1 我国水热型地热供暖现状

水热型地热供暖是指利用开采井抽取地下水,通过换热站将热量传递给供热管网循环水,输送至用户。我国开发利用水热型地热供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水热型地热供暖的开发利用在规模、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发展,目前我国水热型地热采暖的利用总量已位居世界首位。天津和咸阳是利用水热型地热进行供暖的典型城市。目前,天津是我国利用地热供暖规模最大的城市,全市140个地热站,天津每年地热水开采量为2 600万t,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 200万m2,约占全市集中供暖总面积的10%,占全国地热供暖总面积的50%(赵苏民等,2013)。咸阳市孔隙热储处于陕西关中断陷型沉积盆地北部,开采1 600~4 000m深度新近系蓝田灞河组地下热水,曾被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地热城”及“国家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区”。截至目前,已开凿深层孔隙型地热井45眼,地热水年开采量400万m3,地热供暖面积达到260万m2(南小康,2010;李婷等,2012)。在技术层面上,以前设备陈旧,腐蚀严重,操作为简单的直接利用;如今梯级利用配套专用设备、完善的回灌系统、先进的测试手段、网络化自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资源保证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得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的与世界水平靠近。

1.2 水热型地热供暖的优势

(1)水热型地热供暖供热量稳定,供热面积大,单井供暖面积在20万m2左右。

(2)初始费用与运营费用要远低于集中供暖和燃气锅炉供暖。其初始投资在100元/m2,运营成本在12元/m2。

(3)环境效益巨大,尤其是在污染严重的今天,利用地热供暖可以有效地减少CO2的排放,降低雾霾污染。以咸阳为例,每年减少煤燃烧30万t,减少排放废气18 000t。

1.3 我国水热型地热供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由于地热水的过量开采,造成地下热水水位、水温、水压下降甚至部分开采井变成干井。地热水利用不充分。例如,咸阳部分地热井的尾水排放温度在60℃以上,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地热水开发利用规范较少,部分地区盲目打井,破坏了地下热水赋存环境,严重干扰地下热水的自然更新。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就是进行地热尾水回灌,地热尾水回灌不仅能够避免地热尾水排放污染,还能够提高地下热水水位,实现地下热水可持续开采,形成地下热水开发的良性循环(李婷等,2012;YU J,et al.,2009;马致远等,2013)。中国目前的地热尾水回灌可分为2种:一种为基岩裂隙型热储回灌,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另一种为孔隙型砂岩热储,为新近纪和古近纪时(侯晨等,2012)。基岩裂隙型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效果普遍较好,以天津为例,其

 第4期郭森等: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主要开采层雾迷山组热回灌率为33.4%,而奥陶系热储层由于有异层采灌致使年度回灌量大于开采量,2006~2008年的回灌率分别为122.5%、147.9%、138.8%,在回灌井附近热储层水位埋深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水位年降幅呈逐年减小之势。较之基岩裂隙型地热尾水回灌,孔隙型砂岩地下热水的回灌面临地压增大、堵塞严重、回灌率低的重重困难(HERMAN B,et al.,1991;MA J,et al.,2012;HUANG D,et al,1993)。2014年咸阳在WH2砂岩回灌井的回灌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回灌历时127d,自然回灌量达到100m3/h,最大瞬时回灌量为148m3/h,回灌率达100%,总回灌量达到10万m3。应对物理、化学、微生物堵塞方面在咸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以后大面积推广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1.4 水热型地热供暖的前景分析

我国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丰富,广泛分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据统计,我国的沉积盆地面积巨大,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达417×104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分布范围遍及各省、市、自治区,可见利用水热型地热供暖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张振国,2009)。但是深层孔隙型砂岩回灌堵塞问题一直是阻碍地热流体开发的瓶颈问题,应大力加强沉积盆地深层孔隙型砂岩回灌技术研究,将深层孔隙型砂岩的研究完成从点到面的成功突破,进而在全国推广。

2 我国地源热泵供暖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2.1 地源热泵供暖的发展和现状

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在夏天供冷又能在冬天供热的一种新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最早是由英国专家提出,1946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但是因为技术粗燥,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第一次能源危机,地源热泵技术得到充足发展(陈华等,2013)。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每年以2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且未来还将以两位数的良好增长势头继续发展。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到2030年,地源热泵将为供暖、散热和水加热提供高达68Mt油当量的能量(李新国等,2001)。我国的地源热泵技术从2000年开始,截至目前,现有地源热泵工程数量已经达到5 000多个,总利用面积达2.4亿m2。80%的项目集中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其是主要集中在供冷方面。在利用地源热泵供暖进行了很多尝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都是商业开发摸索,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科学研究(高扬等,2013)。

2.2 利用地源热泵供暖的优势和问题

我国利用地源热泵供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绿色环保。平均每推广1 000万m2的地源热泵技术及其系统,可以节省56万t标准煤,对治污降霾有重要影响(陈焕新等,2002)。②运行、维护费用低。运营费用只有集中供暖的一半(王永镖等,2002)。③一机两用。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在冬天可以制热,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夏天可以制冷。

④安全可靠。地下部分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地上部分在30年以上(将益强,2007)。

我国利用地源热泵供暖的缺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空间大。换热孔施工需要较大的空间,在我国建筑密度高的区域无法大面积实施(关锌,2010)。②初始投资高。地下钻孔埋管和打井都需要较大的工程建设费(黄敏,2010)。③单孔出热量小。地源热泵由浅层土壤热源吸热,单孔出热量小。以西安为例,供暖面积5 000m2的小区需打10多口200m深的换热孔。

2.3 利用地源热泵供暖的前景分析

地源热泵供热系统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源,把低品位热量上升为高品位热量,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其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集中供暖管网建设不健全,城市边缘地区主要利用中小型锅炉供暖,在冬季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大气环境污(陈华等,2013)。地源热泵供暖可以作为集中供暖一种补充,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有大量干枯的石油和地热水井,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节省开发资金。

(3)经济转型,国家对节能环保新技术大力扶持。地源热泵供暖系统低碳、清洁、环保一定会受到

2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2015年 

国家的重视(徐伟等,2013)。

3 我国利用干热岩供暖的展望及思考

3.1 干热岩发展历史和应用潜力

干热岩(HDR)也称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或称工程型地热系统,是指地层深处(埋深超过2 000m)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主要是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体。干热岩本身具有很高的温度,呈干热状态,一般干热岩上覆盖有沉积岩或土等隔热层,温度在150~650℃,可以作为热能资源加以利用(杨方,2012)。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始于美国,1990年美国就开始工业尺度方面的干热岩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日本紧随美国之后,系统的研究干热岩发电技术,并在1995年进行了一个月的水循环测试(赵阳升,2004),但是截至目前对干热岩的都是在发电层面,利用干热岩进行供暖还没有研究。我国干热岩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2014年在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地下2 230m处钻获温度153℃的优质干热岩,为我国系统的研究开发干热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陈惠娟,2010)。3.2 利用干热岩供暖存在的问题

(1)干热岩开发的选址问题。干热岩选址问题仍然是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利用干热岩进行供暖的实验区可以选择板块构造带或者构造活动带。例如,滇藏、东南沿海、京津冀、环渤海等地区分布有范围较大的火山岩体,具备干热岩地热资源形成的区域构造条件。或者选择一些沉积盆地。例如,2013年在我国青海共和盆地发现了高品质的干热岩,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干热岩面积已达150km2,潜力巨大(杨吉龙等,2001;蔺文静等,2012)。

(2)利用干热岩供暖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干热岩开发模式都是通过在地下岩层中进行射孔、爆炸、压裂、酸化等人工形成一个可以进行热交换的场所(称之为“人工热储”),通过井循环将热量带出来。但是开发干热岩进行供暖,用现有的开发模式成本较高,技术过于复杂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并且有可能会引发地震等地质问题(曾梅香等,2007)。

3.3 利用干热岩供暖前景分析

汪集旸等通过评估,中国大陆(3~10km深度)

中干热岩地热资源为21.0×106EJ,折合标煤7为15万亿t。其可开采量(2%)是传统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168倍(陈墨香等,1996;朱守义,2001)。干热岩是潜力巨大的本土化资源,理论上只要深度达到处处都有干热岩,不像现在开发的地热流体资源那样受地域限制。只要技术能够达到要求,就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汪集旸等,2013)。我国目前油气资源已经进入快速减产期,庞大的油田队伍面临生产转型危机,发展干热岩既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又能够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4 结论及建议

地热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在利用地热能供暖的实践中,必须遵循在保护中进行开发的原则,以使地热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要加强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的研究,使其尽快能为社会服务,成为人类发展中的重要能源。综合分析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问题,笔者就我国地热供暖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以下建议。

4.1 水热型地热供暖

(1)加强水热地热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指导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法规,导致水热型地热资源乱采、超采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改进和完善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技术、方法。如梯级利用技术、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技术和“一深一浅一回灌”开发模式在水热型地热供暖中的应用。

(3)加大基岩裂隙型热储地热尾水回灌量,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寿命。加强砂岩孔隙型热储地热尾水回灌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使困扰地热供暖(砂岩孔隙型热储)可持续利用的回灌衰减问题得到解决。4.2 地源热泵供暖

(1)加强地源热泵供暖的科学性研究。虽然我国进行了很多地源热泵供暖研究,但大都是商业性项目支持,研究结果比较粗糙。

(2)加快地源热泵供暖规范的制定。现行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不能够满足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4期郭森等: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3)加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例如,西安在地源热泵的应用开发中,尝试性地利用在超层(2 000~3 000m深)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并且取得巨大成功,单井可供热面积达到13 000m2,商业价值大大提高。

(4)增强国际间合作,通过不断吸取国际领先新技术,促使我国地源热泵供暖健康发展。

4.3 干热岩供暖

(1)以京津冀、环渤海等热盆为优选实验区,部署干热岩供暖选址评价和技术适用性评价研究。

(2)开展研究干热岩开采中构造人工造储诱发地震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评价。

(3)开发模式上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实验。采用无须压裂的开采技术及与现有的水热型地热开采相结合技术来开采干热岩地热能。例如,部分地区利用垂直井和斜井相连通的办法进行干热岩实验性采暖,且已取得非常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石岩,姜云涛.我国深层地热资源利用现况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2):37-39.

SHI Yan.JIANG Yuntao.Analysis of Utilization on DeepGeothermal Resource[J].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Architectural and Civil,2011,28(2):37-39.

庞忠和,胡圣标,汪集旸.中国地热能发展路线图[J].科技导报,2012,30(32):3-10.

PANG Zhonghe,HU Shengbiao,WANG JIyang.A Road-map to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J].Science&Technology Review,2012,30(32):3-10.

朱佳玲.地热能开发与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ZHU Jialing.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Press,2010.

赵苏民,孙宝成,李黎,等.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ZHAO Sumin,SUN Baocheng,LI Li,et al.Sedimentary Ba-s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FieldExploration[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13.

南小康.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保护与发展规划[R].咸阳:咸阳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报告,2010.

李婷,胡伟伟,马致远,等.咸阳地压地热流体补给的环境同

位素证据[J].工程勘察,2012,40(2):47-50.

LI Ting,HU Weiwei,MA Zhiyuan,et al.Environmental IsotopeEvidences of Recharge of Geopressured Geothermal Waters inXianYang[J].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urveying.2012,40(2):47-50.

马致远,侯晨,席临平,等.超深层孔隙型热储地热尾水回灌堵塞机理[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5):133-139.

MA ZhiYuan,HOU Chen,XI LinPing,et al.Reinjectionclogging mechanism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in a su-per-deep-porous reservoir[J].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2013,40(5):133-139.

侯晨,马致远,胡伟伟,等.同位素对咸阳城区热储流体成因类型的指示意义[J].矿物岩石,2012,32(4):52-58.HOU Chen,MA Zhiyuan,HU Weiwei,et al.Isotopic indi-cation for genetic types of geothermal fluid in thexianxang[J].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2012,32(4):52-58.

陈华,刘之光,夏佐强.地源热泵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3,32(2):20-23.

CHEN Hua,LIU Zhiguang,XIA Zuoqiang.Analysis on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ound Source HeatPump[J].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2013,32(2):20-23.

李新国,赵军,朱强.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经济性[J].太阳能学报,2001,22(4):418-421.

LI Xinguo,ZHAO Jun,ZHU Qiang.Economic Analysis ofGround Source Heat Pump[J].Acta Energiae SolarisSinica,2001,22(4):418-421.

高扬,刘春雨.北方供暖形式优劣之比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145-145.

GAO Yang,LIU Chunyu.Northern heating forms of com-parison[J].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d-ucts,2013,(10):145-145.

陈焕新,杨培志,徐云生.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21(4):10-13.

CHEN Huansheng,YANG Peizhi,XU Yunsheng.The Ap-plied Prospect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in China[J].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2002,21(4):10-13.王永镖,李炳熙,姜宝成.地源热泵运行经济性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2,17(6):565-567.

WANG Yongbiao,LI Bingxi,JIANG Baocheng.An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Cost-effectiveness of a Ground-source Heat Pump[J].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Thermal Energy And Power,2002,17(6):565-567. 将益强.浅谈地源热泵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7):15-23.

JIANG Yiqiang.Superficial talls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Pump Techniques[J],Construction &Design For Pro-

802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2015年 

ject,2007,(7):15-23.

关锌.我国地源热泵开发利用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21-22.

GUAN Xin.GroundSource Heat Pump in Our Country Th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spects[J].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21):21-22.黄敏.地源热泵———高效节能环保空调[J].科技信息,2010,(34):373-373.

HUANG Min.Ground source heat pump,high efficiencyand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ir condi-tioning[J].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34):373-373.

陈华,刘之光,夏佐强.地源热泵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3,32(2):20-23.

CHEN Hua,LIU ZhiGuang,XIA ZuoQiang.Analysis on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ound Source HeatPump[J].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2013,32(2):20-23.

徐伟,刘志坚.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3,29(10).

XU Wei,LIU ZhiJian.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Technology in China[J].BuildingScience,2013,29(10).

杨方,李静,任雪姣.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6(4):339-341.

YANG Fang,Li Jing,REN XueJiao.Prospecting and Ex-ploitativ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t Dry Rock in China[J].Resource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12,26(4):339-341.

赵阳升.高温岩体地热开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ZHAO Yangsheng.Ntroduc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Geo-thermal Development of Rock Mass[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

陈惠娟,赵振,罗银飞,等.青海省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青海环境,2010,20(4):196-199.

CHEN Huijuan,ZHAO Zhen,LUO Yinfei,et al.The Geo-thermal Resource Stores Condition and its Developmentand Use Prospect in Guide Basin,Qinghai Province[J].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2010,20(4):196-199.

苏正,吴能友,曾玉超,等.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开发:以美国新墨西哥州芬登山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2):771-779.

SU Zheng,WU Nengyou,ZENG Yuchao,et al.Researchand development of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a caseof Fenton hill in New Mexico(USA)[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12,27(2):771-779.

杨吉龙,胡克.干热岩(HDR)资源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J].世界地质,2001,20(1):43-51.

YANG Jilong,HU Ke.A Review of Hot Dry Rock(HDR)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J].World Ge-ology,2001,20(1):43-51.

蔺文静,刘志明,马峰,等.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估算[J].地球学报,2012,(5):807-811.

LAN Wenjing,LIU Zhiming,MA Feng,et al.Our CountryLand Area Hot Dry Rock Resource Potential Estimates[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12,(5):807-811.

曾梅香,李俊.天津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地热能,2007,(6):10-14.

ZENG Meixiang,LI Jun.HotDry Rock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ianJing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Prospects[J].Geothermal Energy,2007,(6):10-14.

陈墨香,汪集旸,邓孝.中国地热系统类型图及其简要说明[J].地质科学,1996,(2):114-121.

CHEN Moxiang,WANG Jiyang,DENG xiao.The Map ofGeothermal System Types in China and Its Brief Expla-n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1996,(2):114-121.

朱守义.地热供暖优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184.

ZHU Shouyi.Geothermal Heating Advantage Analysis[J].Ke Ji Zhi Fu Xiang Dao,2011,(14):184.

汪集旸,胡圣标,庞忠和,等.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J].科技导报,2013,30(3):3-10.

WANG Jiyang,HU Shengbiao,PANG Zhonghe,et al.Esti-mate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for Hot DryRock in the Continental Area of China[J].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2013,30(3):3-1.

YU Juan,MA Zhiyuan.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ex-change of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the centralGuanzhongbasin[J].MingScienceand Technology,2009,19(1):115-119.

HERMAN Bouwer.role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re-ament and Storage of Weste water for Reuse[J].WaterScience&Technology,1991,24(9):29-302.

MA Zhiyuan,YAN Hua.Impact of Carbonate Scaling on theEfficiengy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Reinjection fromLow-Middle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luid in XianyangPorous geothrmal fild[J].NW China,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2,307-310.

HUANG Daying.Research on clogging effect on artificial re-search of Groundwater[J].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and Technology,1993,(1):24-31.

 第4期郭森等: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投资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 投资建议及可行性分析 xxx有限公司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投资建议及可行性分析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方案评估 第六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 第八章环境保护概述 第九章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 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二章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 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 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 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我们将不断超越 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 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 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 务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 完整的内控制度。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 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

集中供热工程介绍

集中供热工程介绍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地点: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 主管单位:内蒙古太仆寺旗城建局 建设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东驿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1.2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 1.2.1 工程概况 按照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20##~2020 年总体规划》,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划分为二个区域,分别为北区、新区。北区是在北城中心区向东西方向扩展逐步形成的,已形成商贸、办公、居住为主的城区。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现状城市建设用地715.8 公顷,人均用地143 平方米,居住用地为

260 公顷,人均居住用地54 平方米,现状人口3.38万人。远期为420 公顷,近期人口规模为4.5万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6 万人。 1.2.2 工程规模 1、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规划划分为二个区域,分别为北区、新城区。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县城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研报告拟将本次供热北区分为11 个热力区。 2、其中保留六个集中供热小区的换热站(在原小区锅炉房)和供热管网(分别称为供热一、二、三、四、五区、昌盛园小区及管网),在供热范围内增设五座换热站,本项目只考虑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换热站的供热主管网及街区的供热管网。 供热范围内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

为4×29MW 热水锅炉;项目实施后,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140 万平方米; 3、本项目将敷设宝昌镇北区一次供热管网:6.5 km;二次供热管网改造:1.8 km。 1.4 项目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 (1)《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2)《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市基础资料汇编》; (3)《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总体规划》 (20##-2020); (4)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城区现状图; (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7)《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备案号:1225272010004); (8)《太仆寺旗人民政府旗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资料-共9页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 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资源指标 (1) 二、技术指标 (1) (一)成井技术 (1) (二)防腐防垢及管网保温 (2) (三)供热系统 (3) (四)设备性能 (4) 三、经济效益指标 (5) 四、环境指标 (5) 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6)

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技术要求 开展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应符合以下指标要求: 一、资源指标 地热资源勘查程度达到《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T 11615-2019)规定的预可行性勘查阶段,从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地热流体温度、水质等方面进行资源规模和品质的综合评估,确定具备长期规模开发利用的资源条件。 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方式见《地热资源勘查规范》(GB/T 11615-2019)。 二、技术指标 所采用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艺及设备技术水平先进,能够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成井技术 1、地热井布井间距设计 井间距指同一采水层任意两井之间的直线距离,根据不同类型热储层情况确定井间距,一般井间距宜不小于500m。 2、成井工艺 管材:井深大于1500m或腐蚀性较强的地热井,宜选择石油套管;过滤管选择石油套管缠梯形丝的双层过滤管,不宜直接使用单层桥式过滤管或单层缠丝过滤管。 止水:较浅的孔隙型地热井可选用半干粘土球止水,粘

土球直径应小于30mm,止水厚度应不低于10m;较深的孔隙型地热井可根据情况选用膨胀橡胶或膨胀橡胶—普通橡胶联合止水,止水位置应在最上部过滤器顶端,数量为2组~4组;裂隙岩溶型地热井一般采用水泥固井方法止水。 固井:水泥标号宜不小于普硅P.O 42.5,水泥浆密度应在1.60 g/cm3~1.85g/cm3之间。 3、泵室段要求 泵室段井斜不大于1°;泵的入口水温度与井口出水温度之差不大于5℃。 4、地热流体含砂量 地热成井验收时含砂量的容积比不高于1/20190,当地热水含砂量的容积比大于1/50000时,井口应设置除砂器。 (二)防腐防垢及管网保温 1、地热系统防腐防垢 应符合《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 138-2019)的要求。 2、地热水输送管道 应根据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按腐蚀性、结垢性等特点,选用安全可靠地管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非金属管材时,性能应符合《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 138-2019)的要求,温降应不大于0.6℃/km。 3、供热二次管网 设计和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8)的规定执行;管道宜采用直埋敷设,温降应不大于0.6℃/km。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公司

摘要 该地热供暖系统项目计划总投资5607.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4579.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66%;流动资金1028.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34%。 达产年营业收入7405.00万元,总成本费用5798.28万元,税金 及附加94.44万元,利润总额1606.72万元,利税总额1922.78万元,税后净利润1205.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17.74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28.65%,投资利税率34.29%,投资回报率21.49%,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提供就业职位151个。 本报告所涉及到的项目承办单位近几年来经营业绩指标,是以国 家法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为准,其数据的真实 性和合法性均由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负责;公司财务部门相应人员负 责提供近几年来既成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 和合法性,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导致的后果,由公司财务部门相关人 员承担直接法律责任;报告编制人员只是根据报告内容所需,对相关 数据承做物理性参照引用,因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地热供暖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国产天然气的不断上产、大型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大型长输管道的建设,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的天然气利用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预计未来随着供气气源的多元化,供气管网的网络化,天然气的覆盖面积和利用领域将更加宽广,将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利用市场 1总论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有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时代。目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约为24%。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2008年全世界天然气产量为30656亿立方米,消费量为30187亿立方米。预计,全球天然气产业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天然气普及率还比较低,我国天然气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长期在3%左右徘徊。有专家认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过程和国外其它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市场发展过程一样,也将经过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2004年月12月30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正式商业运作,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阶段由启动期向发展期迈进,预计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30年。在此期间,我国的天然气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逐步形成全国天然气统一骨干管网;国内各大气田的天然气产能建设和产量将迅速增长,进口天然气渠道将不断拓宽,非常规天然气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供气格局。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2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 2.1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各行业对各类能源的巨大需求。1999

2018-热力燃气(热力工程)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 1.我国的天然气行业主要集中在()等大型国资企业。 A.中石油、中海油、神华 B.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C.中石油、中石化、中化 D.中石油、中石化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中俄天然气管道,将可能在2015年,从东西两线同时向我国东北地区和新疆输气,预计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 A.880亿m3 B.680亿m3 C.480亿m3 D.280亿m3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我国现有的石油海运航线主要有3条,这3条航线运输量占中国进口原油的()。 A.80%左右 B.60%左右 C.55%左右 D.50%左右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我国工程咨询评估机构资质由()确认。 A.国家发展改革委 B.住建部 C.环保部 D.中咨协会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5.《建筑热能动力设计手册》是()出版的。 A.中国计划出版社 B.中国电力出版社 C.中国建筑出版社 D.中国标准出版社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6.我国跨省区煤炭调运量占煤炭消耗总量的()。 A.三分之一 B.60% C.50% D.四分之一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7.西南方向,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开工,实现通气后,每年将有()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 A.150亿m3 B.220亿m3? C.320亿m3 D.120亿m3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8.2012年后,天然气进口量逐年上升,预测到2015年,进口天然气量占总需求量的()。 A.28.2% B.22% C.25% D.33%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9.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地区。 A.西北部 B.中西部 C.中东部 D.东北部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地源热泵行业相关政策

1997年~2002年 ■ 1997年11月8日,原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在北京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地热能源生产与应用的合作协议书》,决定在我国开始推广美国土-气(水)型地源热泵技术。 ■ 1998年11月4日,“中美两国《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领域合作议定书》工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通过了《中美两国政府合作推广美国地源热泵技术工作计划书》,中美两国政府地源热泵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 2002年4月23日,中美在北京签署了《中美两国地源热泵资助项目协议书》,大大加快了中美两国政府地源热泵合作项目的进程。 ■ 2002年12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414号)。通知指出,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加大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力度,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严格地热井审批、施工和年审程序,开展地热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和地热水回灌等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5年 ■ 2005年2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颁布33号主席令: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正式实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被明确列入新能源所鼓励发展的范围。 ■ 2005年11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源热泵供暖或空调、地下热能储存系统”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地热井专用钻探设备、地热井泵、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系统设计、优化和测评软件、水的热源利用”等被列为地热利用领域重点推荐选用的设备。 2006年 ■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该办法明确提出,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重点扶持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其中第二章有关“扶持重点”第七条中提出“在建筑供热、采暖和制冷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支持太阳能、地热能等在建筑物中的推广应用。” ■ 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委、建委、市政管委、科

地热采暖系统的历史

地热采暖系统的历史 地热采暖系统历史:它是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土炕,由日本和韩国吸收改良了这一传统的采暖方式,我们现在叫地面采暖。在日本、韩国地热采暖的历史已有40多年了,在日本,1965年就生产出了电的地面采暖系统,70年代由日本东京煤气公司开发出温水式的地热采暖系统,这种取暖方式一经出现就受到广泛的欢迎,是因它的采暖方式热传导好、热效率高、更符合人体对温度梯次分布的需要。脚暖全身暖,这是因为心脏离脚和手的距离最远,在冬季我们人体最先感觉到寒冷的部分。 地暖市场在上海现状:在上海随着人们对这一采暖方式的接受和了解,这种新颖的取暖,因其科学性和热效率高等优点正日益受到上海消费者的欢迎。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上海在建筑规范里是非供暖地区,这是在过去社会和国民经济都不发达情况下制定的标准,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在上海的冬天室内温度是非常湿冷的,在冬季,上海家庭都有使用取暖器、空调、电取暖器和煤气取暖的习惯,采用的方法非常之多,但效果都不理想,而且热效率底。地面采暖一经在上海出现就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 地暖在上海的未来发展趋势:地热采暖在上海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以后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理由:1、上海在经济上GDP每年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超过45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一个好的产品是需要有经济购买力去支撑它的发展,这在购买力上为地采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的保证。2、上海每年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这为地采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保证。3、新建商品房精装修率越来越高,国家最新规定居住建筑必须采用节能和保温材料的新的标准;这对地采暖的发展在政策和法规上提供了保证。4、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市区环线内的房屋销售价格已经达到均价15,000/M2元以上,这在价格方面又为地采暖系统的发展预留了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各种高档楼盘的地产商纷纷增加地暖设施以增加楼盘的卖点,这为地暖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 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经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舒适度的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地热系统又迎合了这一要求。这种科学的采暖方式正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另外国家在今年又制定了住宅保温节能新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节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地采暖行业发展是一大好消息,我们深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暖。 上海SPR采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是集销售、设计、安装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暖公司,自1995年进入地暖市场以来,安装了三万多家地暖系统,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为答谢新老客户的支持,让越来越多的人尽快了解地暖,我们把地暖的优点再说一下。 地面辐射供暖的优点 1 、舒适、保健 地面辐射供暖是最舒适的供暖方式。据有关资料显示,通常人们感觉适宜的脚部温度为24 ℃ ,头部温度为20 ℃ 。用地面辐射供暖时,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

浅谈对供热技术发展的展望

浅谈对供热技术发展的展望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严重地威胁到我国脆弱的能源给线,国内能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使节能问题得到了空前重视,尤其是占全国总能耗三分之一的建筑产业更受到了极大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供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展望未来,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供热系统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缩小与供热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供热系统分量计量供热新能源室温控制与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6540万平米。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供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展望未来,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供热系统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缩小与供热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要实现供热技术的进步,关键在于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二是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 一、目前城市供热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集中供热目前正受到其他采暖(制冷)能源和供应方式的有力竞争 2.1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和集中锅炉房供热受到严峻挑战: 一是如何降低初投资(包括热源、热网、热力站的投资); 二是如何完善供热系统,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供热成本。 2.2二氧化硫污染的问题 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以中小燃煤锅炉为主,量大面广。由于中小锅炉烟气排放高度低,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相对较大。控制中小燃煤锅炉造成的低空污染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因而应积极寻求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一次投资少的好技术项目。 二、城市供热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预计今后十年,集中供热企业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政工程计价试题

市政工程计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括号内。选对得分,选错、不选均不得分。) 1、土方中的坚土是指()。 A、一类土 B、二类土 C、三类土 D、四类土 2、定额中考虑的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时,应计算人工垂直运输土方 A、 1.5m B、 1.2m C、 1m D、 2m 3、定额中规定的砌筑高度超过()可计算脚手架搭拆费用。 A、 1.5m B、 1.2m C、 1m D、 2m 4、纵缝是沿行车方向两块混凝土板间的接缝,通常在板厚中央设置()。 A 传力杆 B 拉杆 C 钢筋网片 D 塑料套管 5、定额中土工布的连接按照()考虑。 A、针缝 B、搭接 C、粘接 D、捆扎 6、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混凝土强度一般按照()考虑 A、抗折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 7、定额中送桩按()为界,如超过则需按照相应定额乘以调整系数。 A、 3m B、3.5m

C、 4m D、4.5m 8、桥涵工程中考虑的承台混凝土标号是()。 A、 C20 B、 C25 C、 C30 D、 C35 9、桥涵工程中,定额考虑在安装空心板时选用的起重机是()。 A、汽车式起重机8吨 B、汽车式起重机12吨 C、履带式起重机10吨 D、履带式起重机15吨转 10、隧道工程中,施工竖井时所采用的脚手架()。 A、按照施工方案单独计算学易网提供 B、已经包含在定额中,不再另行计算 C、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计算 D、按照与建设单位协商价格计算 11、隧道工程按照长度分类,则当长度L在()范围内时,为短隧道。 A、1000m≤L≤3000m B、300m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供暖、制冷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原理图 舒适100网2010-7-9 12:00:38 .shushi100. 地源热泵是一种绿色技术,地源热泵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热资源将低位能量转化成高位能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地源热泵能效比一般可以达到5以上,比普通的中央空调要节能40%以上,目前我国也在大力倡导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很多专家认为,地源热泵将是中央空调的未来和趋势。 地源热泵为什么如此节能呢,这要从地源热泵工作原理说起,地源热泵主要是利用了地能和水能,和太阳能一样,他们都是免费可再生能源。下面我们通过地源热泵原理图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看看地源热泵是如何节能的。 地源热泵原理简述 作为自然现象,正如水由高处流向低处那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用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准确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发由低温传递到高温”。但人们可以创造机器,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那样,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所以地源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这就是地源热泵节能的原理。

地源热泵原理图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是从常温土壤或地表水(地下水),冬季从地下提取热量,夏季把建筑的热量又存入地下,从而解决冬夏两季采暖和空调的冷热源。 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 地源热泵原理图

宏源小区地热水供暖项目水资源论证终

1 总论 1.1 项目来源 xxx鑫立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宏源小区建于2005年,小区位于xxx交河镇(纬度:37°54′33″,经度:116°2′3″),以居住为主,商店、幼儿园、会所、停车场(棚)等社区服务齐全,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现代化住宅小区。项目核准编号为:沧发改投资核字[2005]065号(见附件2)。 宏源小区现有供暖面积47350m2,采用地热供暖方式,2006年9月于小区内开凿了一眼地热井做为供暖热源,井深1190m,出水量50-118m3/h,供热系统安装有一套水源热泵机组做为辅助供热设备。地热井现已正常运行两年。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该项目取用深层地下热水资源,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受xxx鑫立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宏源小区委托,2009年4月对xxx交河镇宏源小区地热井取用水进行水资源论证。 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的重要措施,是取水许可审批的必要条件。xxx交河镇宏源小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该项目取用地下热水的可行性、合理性,确保地下热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的综合目标得以实现;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取用水对周边地区环境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合理开采地下热水资源,保证地下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合理的管理水资源提供依据。 根据论证目的,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任务有:

(1)搜集论证区域水文、气象等资料,对区域水资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地下热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2)论证建设项目单位取用水方案和退水方案的合理性,确定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3)根据论证区的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热储层构造等资料,分析论证区热储层热储量、热水资源量等; (4)按照地热勘查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分析、论证、计算,查明地热田类型、赋存层位、厚度、地热水可开采量等; (5)根据计算成果,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分析评价项目使用地热水资源和使用锅炉供暖的投资效益与环保效益; (7)分析论证地热水的开采对周围其他用户的影响,以及退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评价建设项目地热水开发利用方案,提出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1.3 编制依据、规程规范及参考资料 1.3.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 (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4月15日国务院令第460号发布);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年3月24日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发布);

集中供热(1).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洛阳市栾川县县城区分散式集中供热工程 项目地点:洛阳市栾川县县城区 主管单位:栾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单位:栾川县英博天然气有限公司 1.2编制单位及法人代表 编制单位:洛阳水利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王家会 1.3项目背景 根据栾川县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整个县城集中供热系统几近空白,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县城居民的生活需求,栾川县委、县政府从长远着眼,计划在县城区建设集中供热采暖工程。而作为旅游县城的长远发展,采用燃气锅炉供热采暖也显得尤为必要。 1.4城市概况 1.4.1地理位置 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东西78.4千米,南北宽57.2千米,总面积2478平方千米,现辖14个乡镇,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个,人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城面积10.2平方千米。栾川县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等56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栾川还是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和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是洛阳市下辖经济强县之一,也是洛阳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卫星城市。总人口33.8万人,县城现有人口8万人。

栾川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钼、钨、铅、锌、金、铁、锰、铜、硫、萤石、石棉、水晶、重晶、冰洲石、油页岩等40多种,其中钼的储量206万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价值在1200亿元以上。钨的储量68万吨,居全国第二。黄金的储量60.3吨,铅锌储量30万吨,铁储量6117万吨,是全国30个重点产金县之一。其它矿藏储量均十分可观。 栾川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310万亩,飞播造林125万亩,人工造林101万亩,原始森林104万亩,立木总蓄积量889万m3,森林覆盖率83.3%,名列河南省第一,有“中原肺叶”之称。 栾川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淯河四大河流,分属黄河、长江水系。大小支流604条,河网密度0.59公里/平方公里。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8亿m3,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可开发量8.5万千瓦,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栾川是国家首批十七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并开创了叫响全国旅游界的“栾川模式”。拥有两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七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尚属首例。 境内拥有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等7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旅游景区群。境内旅游设施齐全:县城和旅游景区周边兴建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有2家五A级旅游休闲酒店(还有2家正在兴建),三家四A级酒店,和众多星级旅游服务酒店,2012年陶湾伊河源大峡谷漂流也正式动工,2013年6月10日,伊河源峡谷漂流项目全部竣工营业。交通设施四通八达:通往洛阳和周边各县快速通道畅通无阻,洛栾高速公路已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经过栾川的其他两条高速公路也将开工建设。 栾川旅游资源丰富。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

地源热泵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

地源热泵技术介绍 一、什么是热泵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可以把消耗的高品位电能转换为3倍甚至3倍以上的热能,是一种高效供能技术。热泵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地源热泵三类。由于热泵是提取自然界中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当今最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作为人类利用低温热能的最先进方式,热泵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什么是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也称地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 三、地源热泵的结构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组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型机组或水-空气型机组。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四、地源热泵的基础原理 地源热泵原理是: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根据地热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地源热泵制热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

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供冷。 2、地源热泵制冷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向室内供暖。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第48卷第4期2015年(总198期)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Vol.48 No.4 2015(Sum198 ) 收稿日期:2015-04-20;修回日期:2015-07- 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沉积盆地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41472221) 作者简介:郭森(1990-),男,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从事地热、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E-mail:1101941239@qq .com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郭森,马致远, 李劲彬,裴蓓,郑磊,李修成,张雪莲(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 0054)摘 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治污降霾、改变能源结构、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供暖,污染较严重,供暖形势严峻。而利用地热能供暖是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天津、咸阳等地利用地热供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限于技术、成本等条件制约,地热供暖在我国总供暖面积中占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利用地热供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以地热流体供暖为主,地源热泵供暖发展迅速,干热岩供暖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笔者在对地热流体、地源热泵、干热岩供暖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利用地热供暖思考及建议。关键词:地热能;供暖;水热型地热;地源热泵;干热岩 中图分类号:P64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5)04-0204- 06Status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ChinaGUO Sen,MA Zhiyuan,LI Jinbin,PEI Bei,ZHENG Lei,LI Xiucheng ,ZHANG Xuelia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Shaanxi,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kind of clean energy,the applic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China,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heating.Using geothermal re-sources to heating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and help to change the energy structure.Most areas inChina mainly use of fossil fuels for heating,but the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heating situationis grim.But,the geothermal heating is the most direct using way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Thehistory of using geothermal heating is more than 30years in China,and the using of geothermalheating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in Tianjin and Xianyang.But it is limited by technical and costconstraints,the geothermal heating accounts for China's total heating area is still small.And thewaste is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so there is big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using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ourcountry.At present,the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hot water heating)isthe main heating way in China,the heating method of using ground-source heat pump is becomingpopular.Although the hot dry rock heating is still in experimental stage,but it has a great spreadfuture.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与集中供热比较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初投资及运行费用与集中供热比较: 高大空间燃气辐射采暖系统和水源热泵采暖系统的比较表 辐射采暖与风机盘管的比较表: 可见,采用天然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系统,无论是企业先期投入还是后期运行费用,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

高大空间燃气辐射采暖和热网系统供暖的对比 常规的对流散热供暖方式中,用户端散热器先加热空气,由于冷热空气的密度差,空间内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导致房间内温度产生严重的垂直失调,造成空间内上下温度梯度很大,达0.15-0.1℃/m有时房顶空气温度高达32℃,但2m以下有人停留的工作区空气温度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只有3℃-5℃。倘用散热器加暖风机或集中空气处理送暖风方式,即占用建筑面积又增加了投资,还会造成扬尘现象,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体的健康。 GAZ INDUSTRIE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系统,其金属管中平均温度为180℃-550℃,产生3.5m-5.5m波长的红外线穿过空气层,被人体、物体吸收,热效应显著。地面温度高出周围空气温度4℃-8℃,地面、墙面、物体温度和二次辐射可使2m以下的工作区空气温度分布均匀造成舒适的微气候,房屋上下温度梯度小,上部温度不高,无效热损失减小很多。 当用蒸汽或热水锅炉供暖时,设锅炉n=70%,外网热媒输送热损失5%,内网及设备热损失10%,则总效率n=0.7*0.95*0.9=60%,而燃气辐射供暖器供暖n 可达90%以上。 燃气辐射供暖已经实现完全自动化工作,调节灵活随心所欲。目前我们采用的TPC-1型智能温度控制器的主要优点:1、7英寸高亮度TFT彩色液晶显示屏,色彩亮丽。2、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操作,灵敏可靠。3、良好的人机交流界面,操作设定简单易行4、四时段组合温度控制,分级密码控制,运行管理更有效等。在本案中我们设计了30个温度控制区,我们可根据各个工作区域的不同需要,启闭时间、温度要求,进行预先设定,有效的工作,达到节能的目的。在特殊的位置上我们还能做到单机单控,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我们都可以随时开关某一台设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供暖项目计划书

淮北金盛地暖创业计划书 孙现杰 目录 一、实施可行性概述 二、公司概况 三、产品与服务 四、市场与顾客群分析 五、竞争 六、定价与销售策略 七、成本计划 八、投资回收 九、组织与员工 十、其他(个人简历、个人及家庭生活费预算)十一、申办程序及日程安排

正文部分内容 一、关于创业的基本条件可行性概述 1、市场需求与本人的关联。本人在水暖以及散热器行业基层从业近2年多年,并且庆幸这一门类的商品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需求而持久广泛。 2、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经历和职业业绩(本人曾经从事地暖散热器技术、业务和武汉金牛管业淮北办事处市场部管理工作)。 (2)具有一定时期的创业模拟准备,如团队建设、市场调查以及新小区的业务参与。 (3)本人基本具有公司创办初期的资金需求能力。 (4)公司有可能获得原工作单位在政策允许条件下的支持和帮助。其内容大致为:地暖、水管道以及部分固定材料供应等方面。 (5)公司有可能通过创业扶持政策获得流动资金的借入和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如所得税减免等。 (6)一个以核心专长为基础并辅之于“分解与结合”方式的营业思路日趋成熟。目前淮北的暖气以及各种形式的取暖方式都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规范,相反,都在走低级的价格竞争行列。我本人前期负责金牛公司淮北办事处的暖通部,又深入了解了地暖以及散热器的操作流程。 二、公司的一般情况 1、公司性质和主要经营范围 公司的法律形式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性质为混合自然人经济,公司的初期投入为人民币8万元。

主要经营范围为:地暖系统设计以及施工;散热器的安装以及零售;咨询服务。 2、地址选择 本店铺地址首选为租用淮北最大的建材市场——淮北盛世商贸城。地理位置优越,紧靠马路边的车站,易于顾客咨询。店铺面积约为80平方米。 3、经营理念:以产品以及施工质量为根本,走中高端路线。核心理念简化为两个字:负责。做到对社会负责、对顾客负责、对自己负责。 4、地暖以及散热器施工目标:保证施工人员持有上岗证或者资格认证,品质质保合乎国家标准。 三、产品与服务;产品销售与服务范围见"主要经营范围"。其中咨询服务为:为客户提供免费而准确的产品介绍以及施工预算;免费到现场为客户服务等。 四、市场与顾客群分析 1、目标顾客:(1)个体顾客——指购买商品,以满足居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人群,其特征是个性化的小量购买,是我们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2)团体顾客——指购买商品或服务,以满足营业需求的顾客(如作坊式的小店铺等)和销售需求的经销商。(3)有特殊需求的顾客——工程以及大规模的产品供应。 2、顾客群分析及目标市场预测 本公司的三类顾客群中,第二类和第三类顾客在实际运作中是稳定的,其销售额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中一个原因系由本公司的发起人拥有这方面的资源(包括关系资源等)。本公司锁定第一类顾客的大比例,是由于本公司

地热供暖优势分析

地热供暖优势分析 【摘要】摘要本文介绍了地热在我国供热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地热供暖系统的几点优势,包括地热供暖的节能优势以及环境优势,综合分析了地热供暖的经济效益。总结了由于地热与燃煤锅炉在供暖方式上不同而对供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地热供暖进一步开发节能潜力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经济上的效益。 【关键词】地热;供暖;节能;环境;经济 根据多年观测和经验发现,地热与锅炉(燃煤)在供暖方式上不同,主要是我国供暖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所致。地热供暖系统可通过整体的优化设计进一步达到节能、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重点讨论地热供暖的特点及系统运行状况,并通过重点测试,总结通用类型建筑物冬季实际供暖参数范围,为地热供暖设计指标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1.地热供暖系统概述 地热供暖是以深部地下热水作为热源,通过间接或直接式供暖系统将热源输送到热用户。典型的低温地热供暖系统包括地热井、回灌井、井口设备、换热站、调峰设备。锅炉供暖与地热供暖(间供式)系统除了热源型式和由于低温热源对终端散热设备配置的要求不同外,其热力循环系统并无明显区别。地热是恒温可变流量热源,无论它的供暖系统是否采用变频调速装置,通常可保证连续供暖。而锅炉供暖受内、外因素影响较多,目前尚未达到普遍设置供暖自动调节装置的程度,是典型的量调节(变流量)或质调节(可调温)间歇供暖方式。所以,在热量均衡及热耗计算上,通常需采用一系列参数修正,以弥补间歇式供暖给供暖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冬季室内热环境稳定的条件是遵循热平衡原理,即单位面积热耗等于单位面积所需热量,实现供暖居室的热平衡。 现行的供暖设计方法是在建筑维护结构热工特性和卫生要求的条件下,以规范所规定的室外气象参数和热媒温度为依据计算出采暖热负荷,通常是在静态热平衡基础上计算的。但是,在实际供暖过程中,静态热平衡过程只是一个理想状态,除了室内环境变化,如人员状态变化等。室外温度变化则是影响房屋热损失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保证室内温度基本恒定,供暖系统必须处于动态响应方式,达到随时调节供热量的目的。 2.低热供暖优势分析 2.1地热供暖的节能分析 从能耗角度分析,以紫金新里地热供热站为例,可知,当供暖热指标为70W/m2时,Q=0.45×106kJ/供暖期.m2,Q总=90227×106kJ/供暖期按实测供暖热指标值取45W/m2时,Q=0.29×106kJ/供暖期.m2,Q总=58000×106kJ/供暖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