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梅,竹,松柏

梅,竹,松柏

梅,竹,松柏
梅,竹,松柏

腊梅【宋】作者:【张嵲】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黄衣何许仙,窈窕未离房。

终期赏心会,未恨冰雪乡。向来脂粉流,睨睥谁敢当。

宜於风露晨,置在清净箱。更招能赋客,苾茀咏奇香。

楚人意已疏,亡闻为操章。

腊梅二首【宋】作者:【戴复古】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

腊梅【宋】作者:【郑刚中】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短韵奉乞腊梅【宋】作者:【黄庭坚】

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

岁寒知松柏【宋】作者:【黄庭坚】

群阴雕品物,松柏尚桓桓。老去惟心在,相依到岁寒。

霜严御史府,雨立大夫官。牺象沟中断,徽弦爨下残。

光阴一鸟过,翦伐万牛难。春日辉桃李,苍颜亦预观。

岁寒知松柏【宋】作者:【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昔人贵松柏【宋】作者:【陈郁】

昔人贵松柏,为有霜雪姿。折以赠远别,岁寒心不移。

愿言且珍藏,聊慰千日思,青青陨秋黄,勿同杨柳丝。

南山松柏章【宋】作者:【释文珦】

松柏何天矫,南山何崚嶒。松柏有常性,南山不骞崩。

南山人所仰,松柏人所承。寻常部娄间,琐琐唯薪蒸。

彼无高志徒,眡此宜自惩。坚守岁寒操,亦当慎修凭。

松柏【宋】作者:【赵崇嶓】

松柏生高冈,不依贵者门。松柏长青青,却荫贵者坟。生非门墙交,而与丘陇亲。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咏竹》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湘教版美术七上第四课《梅竹精神》word说课稿

《梅竹精神》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梅竹精神》出自七年级第四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梅花和竹子的特点和类型,学会怎样去欣赏梅花和竹 子,从而达到自己创作梅花和竹子。 2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枝干遒劲,花朵飘香;翠竹葱翠挺拔,宁折不屈。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凌冬不败、傲霜斗雪,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高洁不去的精神。 古往今来,人们托物言志,以各种方式赞美他们,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在 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学习梅竹能培养 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梅花和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 的兴趣从而创作不同类型的梅花和竹子。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花和竹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1.教学重点:学习梅花和竹子的欣赏和了解、学习它的绘画技法及特点等。 2.教学难点:尝试创作一幅梅花和竹子相结合的作品。 3.具准备:课件教材多媒体等 4.课时:1 课时 5.授课对象:初中生 二.教学对象分析: 梅花和竹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出现在这里,虽然对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比较的熟悉,但是他们还不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因此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欣赏梅花和竹子 的基本技法、特点以及类型等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 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竹精神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空 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浙江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1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 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 任教班级:C156、C157、C158 教师姓名:段吉成 所属学校:茶陵县潞水学校 2018年下期 目录 第一课你我他 1 第二课我的故事 4 第三课向日葵 8 第四课梅竹精神12 第五课花圃16 第六课和平鸽 21 第七课灯和光 24 第八课门27

第一课你我他 【教案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过程和方法:欣赏作品以及指导教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案重点】人物的脸形和表情。 【教案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案课时】共2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特征的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相关材料。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案 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 出示作品: 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 出示作品: 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 1、本课教案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和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 二、教案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2、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 3、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 (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

梅兰竹菊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加上兰,称为“四友”。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即善画此类题材,其中犹以画竹、兰为最妙。明末郑思肖善画兰,而且兰无根,即寓意为河山破碎的无根之忧。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花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来历及寓意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梅兰竹菊的含义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七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分三课完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梅、兰、竹、菊有着很高的地位,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无数文人墨客更是争相诵咏,留下大量诗词歌赋。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颂梅花不畏严寒、不畏孤独与寂寞,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尚品质;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诗人屈原以“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惜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赞美其幽芳高洁的情操。 第三课时的教材选取岭南派代表画家关山月和其他名家的梅花作品,通过咏梅诗句和梅花写意技法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梅花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鉴赏能力。 3.根据对咏梅诗句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梅花。要求浓淡得体, 层次分明,疏密有序。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在识梅、赏梅、诵梅、画梅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梅花优秀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花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五、教学过程 (一)听音识梅、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古筝曲《梅花三弄》,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梅花,感受梅花带来的美。 (新课标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导课中先声引人,创设良好的文化情境,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意识。) 2.师生简要交流,揭示课题。师板书:傲雪梅花 (二)了解梅花特点,诵读佳句,情感升华 1.教师简单介绍梅花蕴含寓意,提升学生对梅花精神认识。 2.课件出示梅花小档案,学生通过小档案了解梅花生活习性和特点。 3.师生间交流对梅花的情感,鼓励和肯定学生对梅花的不同角度的欣赏。 4.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教师引导好学生感悟从古至今人们对梅花的赞美。最后以伟大领袖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共赏共读达到情感升华。 (对于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见识有限,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认识不完整,在表象的认知到情感的感悟方面还需要教师逐层做好引领。) (三)赏析探究,初探历代名家画梅技巧 1.课件展示历代经典的梅花作品,教师做简要讲解。 (从品诗到感受名家画作,进一步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2.从宋代马麟到元代王冕、近代关山月的梅花画作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笔墨传情,托物言志”,体会梅花高雅、淡泊的品格。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竹子的生长结构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写意画墨竹,了解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尝试用写意技法画竹子。 3、通过学习写意画墨竹,感受写意墨竹形式美感与蕴含的“君子”品格,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君子”品味。 学情分析 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哲学)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成为中国画史千载不衰的画种。初一学生对于竹子的这种精神是有所理解的,结合课内外知识对描写竹子的诗词歌赋也能说出几句来。但是大部分同学没有用过毛笔,讲解怎么用笔用墨是个关键,毕竟美术课没有作业呈现无疑于耍流氓。还有国画材料,乡镇学生也很难购置全面,建议统一购置或学校发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写意画墨竹,尝试用写意技法画墨竹。 教学难点:写意墨竹的笔墨技法与造型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课件、梅兰竹菊图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看见教室里四周挂的墨竹了,有没有一种置身竹林中的感觉啊?今天我们就在这“墨竹林”中感受清风竹影,学习写意画墨竹。(板书课题:清风竹影)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竹之品格。 竹,非草非木,实在是天地间一大造化。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和画更是数以万计。

学生探究一:你知道文人墨客为什么喜欢竹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虚心、有节、坚韧、挺拔…… 教师归纳: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不畏霜雪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文人将自身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板书:一、品格) 文人画家们以竹为君子,描写竹子,实为描写自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画竹名家。 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人很多,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 学生探究二:你们知道有哪些画竹子的画家吗? 学生讨论回答:…… 画竹无论是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与一个人。 他早年家贫,努力好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 他擅长画兰竹,他题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他是扬州八怪之一。 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号板桥。 下面我们来欣赏下郑板桥的墨竹。 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生齐读,并说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师归纳: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②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nángtuó)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找出诗中表现郑板桥所画竹子形象特征的关键词。(清瘦) 学生说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师归纳:托物言志,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 他认为画竹有三个阶段。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存竹”,三是“胸无存竹”。

梅兰竹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 竹:气节积极向上高洁 梅兰竹菊,四君子 (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 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兰是春天,竹是夏天,菊是秋天,梅是冬天。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竹文化的发祥地,从殷商时代就跨入了“竹子文明”的时代。中国人民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后也认为,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竹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亭亭玉立的竹子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人们把竹子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升华成了做人的品格和情操。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更爱竹子的内涵。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赋予许多生物以人的灵性,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 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人们能认识的900个字中,有6个竹部文字。到了清代,在47035个总字数中竹部文字有960个。从中国文字的发展中,说明竹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竹子之所以有如此渊源的历史,究其原因,竹还是吉祥之物。 竹字,是图画文字,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夫妻幸福,特别在南方婚俗中,把竹作为吉祥之物使用,是为了好的预兆,如用竹棍挑开新娘盖头、抬竹轿、送竹扇等等。我们描写爱情也常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词。竹,又谐音“祝”,“祝(竹)君”“祝(竹)福”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颂词。农村做新屋落

梅兰竹菊所代表的思想感情的简析——诗歌鉴赏

四种景物具有怎样的美使之成了古今的君子一生的守望和追求 梅 花形--美丽而不妖冶 花味--清韵且又芬香 花姿--苍劲挺秀,疏影横斜,清雅宜人 与周围搭配:霜雪 冰里育蕾,雪里怒放。“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小结:凌霜傲雪,雪骨冰魂,刚毅不屈 兰: 花姿--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花香--空谷幽兰,无人自芳王者之香兰为国香 秋兰即古所谓兰草,叶茎皆香。 花色--紫色、白色、蓝色雅致 咏兰朱德 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清幽遗世馨香怡人) 成语有“兰心蕙质 小结:端庄素雅馨香怡人志节高尚 竹:形美、色美气节美 竹之绝妙处,乃在虚心劲节,筠色润贞。其性最殊,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 风来自成清籁,雨打更发幽韵,饶有“筛风梳月带雨斜”的特点

古人有“玉可碎而不改其色,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小结:虚心劲节刚贞不屈淡泊明志 菊:三绝色绝:菊近重九满篱金 花期晚:此花开尽更无花 其味久长:菊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更主要的是它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贞)的忠贞气概。南宋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也歌颂了菊花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 小结:清逸脱俗傲岸不屈守节不移 讨论小结:人们喜欢梅兰竹菊往往更看重的是它们的独特的内在美质、高尚品格。这是自身的本性使然,更与历代文人墨客、名士君子的赏识推崇有关,欣赏自然景物,古有“君子比德”之说,即道德高尚的人把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以激励自己加强道德修养 讨论二:那么请大家由梅兰竹菊联想历史和现实中的人,你能想到哪些人物 是这些人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古时君子常用这些美好景物比德,除此外,松、荷、桂等景物也是颇受人们钟爱的 三、而在今天的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社会中,道德出现滑坡,学习君子比德做法,用艺术来熏陶、陶冶, 需要继承传统美德,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小结: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的文化象征,沉淀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格的代言人。这节课我们通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来传递炎炎黄优秀文化,继承华夏灿烂文明,为做一名有骨气、有气节、

《芥子园画谱第二集-梅兰竹菊》中(彩色版)

《芥子园画谱第二集-梅兰竹菊》中(彩色版) 芥子园画传之——青在堂画竹浅说画竹源流[简体]:李息斋竹谱自谓写墨竹。初学王詹游。得黄华老人法。黄华乃私淑文湖州。因觅湖州真迹。窥其奥妙。更欲追求古人钩勒著色法。上自王右丞萧协律。李颇黄筌。崔白英吴元瑜诸人。以为与可以前。惟习尚钩勒著色也。有云五代李氏。描窗上月影。创写墨竹。考孙位张立墨竹已擅名於唐。自不始於五代。山谷云。吴道路子画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意墨汁竹即始於道子。二者。则唐人兼善之至文湖州出。始专为写墨。真不异杲当空。爝火俱息。师承其法。历代有人。即东坡同时。犹北面事之。其时师湖州者。并师东坡。一灯分焰。照耀古今。金之完颜樗轩。元之息斋父子。自然老人。乐善老人。明之王孟端与夏仲昭。真一花五叶。灯灯相续。故文湖州。李息斋。丁子卿。各立谱以传厥派。可谓盛矣。至若宋仲温画硃竹。程堂画紫竹。解处中画雪竹。完颜亮画方竹。又出乎诸谱之别派。若禅宗之有散圣焉。画墨竹法[简体]:画枝各有名目。生叶处谓之丁香头。相合处。谓之雀爪。直枝。谓之钗股。从外画入。谓之垛叠。从里画出。谓之迸跳。下笔须要遒健圆劲。生意连绵。行笔疾速。不可迟缓。老枝则挺然而起。节大而枯瘦嫩枝则和柔而婉顺。节小而肥滑。叶多则枝覆。叶少则枝昂。风枝雨枝。触类而长。亦在

临时转变不可拘於一律也。尹白郓王。随枝画节。既非常法。今不敢取。画叶法[简体]: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少迟留。则钝厚不铦利矣。然写竹者此为最难。亏此一功则不复为墨竹矣。法有所忌。学者当知。贫忌似桃。细忌似柳。一忌孤生。二忌并立。三忌如乂。四忌如井。五忌如手指。及似蜻蜓。露润雨垂。风翻雪压。其反正低昂。各有态度。不可一例抹去。如染皂绢异也。勾勒法[简体]:先用柳炭。将竹竽朽定。再分左右枝梗。然后用墨。笔钩叶。叶成。始依所朽竽枝与节。一一画出。俾枝头鹊爪尽与叶连。要穿钗躲避。方见层次。竽之前后。墨分浓淡钩出。前宜浓。后宜淡。此乃勾勒竹法。其阴阳向背。立竽写叶。与墨竹法同可类推之。画墨竹总歌诀[简体]:黄老初传用勾勒。东坡与可始用墨。李氏竹影见横窗。息斋夏吕皆体。一干干篆文节貌隶。枝草画叶楷锐。傅来笔法何用多。四体须当要熟备,绢纸佳。墨休稠笔。毫纯。勿开头。未下笔时意在先。叶叶枝枝一幅周。分字起。个字破。疏处疏。堕处堕。堕中切记莫糊涂。疏处须当枝补过。风竹势干挺然。堕处逆。干须偏。乌鸦惊飞出林去。雨竹横眠岂雨般。睛竹体。人字排。嫩一叠。老雨钗。先将小叶枝头起。结顶选须大叶来。写露竹。雨仿佛睛不倾。雨下足。结尾露出一梢长。穿破个字枝头曲。写雪竹。贴油袱。久雨枝下垂伏。染成钜齿一般形。揭去油袱见冰玉。一写法。识竹病笔高悬。势要后。心意疏懒切莫

《图说“梅兰竹菊”》教案

《图说“梅兰竹菊”》教案 课题:第十九课图说“梅兰竹菊”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3、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师: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也是中国古诗文书画的常见主题,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非常漂亮的作品。 二、设计:从网上搜集“梅、兰、竹、菊”的诗画图文,用照片展示它们的形象,以国画和诗词体现它们代表的品质。 1、我来做:在“我的文档”中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梅兰竹菊”,在这个文件夹下建分类文件夹。 教材中给出了梅兰竹菊的文件夹结构图,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导,建文件夹分别整理搜集到的图文信息。学生在这一活动环节,能够进一步熟悉文件夹的树形结构,层第关系,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做事有规划、有条理的好习惯。 2、找一找:上网搜索“梅、兰、竹、菊”的图片和诗文,下载并保存到分

类的文件夹。 三、制作作品 1、制作画框: 文本框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此外利用文本框还可以将文档中的段落、图形、表格等很方便地显示在页面的任意指定位置上,可以在编辑区随意拖动,可以把文字放在任意位置而不影响其他内容的编排,在排版种具有灵活方便的作用。 在Word默认方式下输入的文字是从左向右横排的,而具有古典韵味的唐诗、宋词一般都是自右向左竖排的,因此在编辑唐诗、宋词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文本框。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横排文字框,文件中光标变成十字型,在合适的位置拖动鼠标,文本框的外框出现,继续拖动至合适的大小,松开鼠标,文本框出现;在文本框内单击,插入光标出现,可以输入所需的内容;对于文本框中的内容我们设置它的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插入图片。这里我也可以先将文字输入给Word,设置好格式,复制后到文本框中粘贴。同图片一样,文本框也可以改变大小,位置,线形和颜色,填充效果等。这里我们显然要将文本框的线形设为无。 2.文章排版 在安排照片、国画和诗词在文档中的位置时,教师指导学生也可以使用大量的文本框,来保证自由的格式,一般先用文本框将整个版面分成不同的版块,然后在各自的文本框中工作。 四、交流:和同学们相互欣赏作品,说一说你是怎样编排文字和图片的。 五、关于知识链接 本课的知识链接是“网页快照”。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在以后上网搜索资料时,能够更好地使用搜索引擎,更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 的诗词。 (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 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情境导入。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 (2)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 (3)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 3、示范画梅花。

郑板桥梅兰竹菊四条屏

郑板桥梅兰竹菊四条屏。 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此四条屏纯以水墨,设色淡雅,浓淡相宜,深浅并行,梅之傲骨,兰之君子,菊之傲霜,竹之挺拔,寥寥几笔,刻画而出,绝不繁难。诚大家所为。

题跋四副不同,各有别意,书法飞白走笔,运用自如。书画意境睥睨天下,桀骜不驯,自据一格,舍我其谁。六分半体至此已成熟完善,应是壮年巅峰之作,追求简洁大方,极致纯一。是为真迹。 图片:

梅竹精神案例分析

《梅竹精神》案例分析 第五中学买亚荣 一、教材分析 《梅花精神》一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梅竹精神》这节课中活动一的教学内容,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绘画种类——中国画,本课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工具的特点,了解传统笔墨的表现技法,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毛笔、墨、中国画颜色的运用,从而掌握梅花的基本绘画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画的绘画技巧掌握的很少,甚至一点也不懂,针对这种现状,这一节课主要先从欣赏真实梅花的生长姿态入手,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再进一步欣赏古今梅花名作,先用大量的优美图例,再配上民族乐器古筝演奏的古曲《梅花三弄》及其它具有民族特色的名曲,教室内悬挂几幅古今梅花名作,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看、想想、画画、说说的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没有直接体验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梅花的绘画技巧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梅花的凌风傲雪、坚强不屈的精神更难表达。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真实梅花,梅花名作,学会主动分析、探索、研究笔、墨、色的运用,进一步掌握梅花的绘画表现技巧,并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探索、研究、创造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直接示范、学生跟着临摹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认识、探索、研究、理解中国绘画工具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笔墨的表现技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引导学生欣赏名作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绘画工具及其梅花表现技法进行探索、研究的欲望,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名画是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出来的?画面当中的效果是运用什么技法表现出来的?等等,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尝试着运用试一试、画一画、说一说等多种方式,然后通过小组的共同讨论、研究总结出梅花的绘画过程以及梅花的表现持技法。最后,要求学生对各组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评价或辩论,并集体投票选出最佳探究小组、最佳评论者以及最佳作品。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索,研究,深刻体会到集体合作的乐趣,以及集体智慧的力量。最后教师作以简单的示范和讲解,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他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补充:此课最好在冬天梅花开放的季节上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真实的梅花了解梅花的生长姿态,让学生能够通过笔墨在纸上更好地表达出梅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探索、研究的学习活动,了解传统笔墨的运用以及梅花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笔墨的认识以及尝试运用,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传统笔墨的灵活运用以及梅花的绘画表现技巧,从而大胆地进行创作,为以后中国画的绘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英保 梅花作品欣赏

 李英保梅花作品欣赏 李英保梅花作品欣赏李英保,铸梅圣手李英保,20世纪40年代生人,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尤擅牡丹和梅花。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画师,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画院职业画家,世界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黄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旅游文化使者。李英保是目前中国梅花写意画的一代名家,享有“梅花王”的美誉,其所画五色梅更是国内目前同类题材的佳作。李英保梅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在国内外多种报纸杂志发表,并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党校、联合国等多家重要单位和知名人士收藏。2005年,李英保应邀参加联合国60周年庆典,被特别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和职衔。作品获国际书法美术展铜奖、比利时国际书画邀请展铜奖、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展金奖、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等。业绩录入《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集》《世界华人文学名人录》《中国书画信息大全》等典籍。近年出版的《写意梅花技法》《梅兰竹菊白描集萃》《画梅技法深探》《李英保画梅》《梅花构图一百例》《中国当代美术家李英保》《古梅画谱》《李英保书画》等专著都是我国目前

相关领域权威、全面的论著,被作为美术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 ****************************************************************** ************************************************************

中国画基础--梅兰竹菊期末

中国画基础--梅兰竹菊 "道人刻意伤迟暮,不写春丛画晚芽。一种孤芳傲霜意,生成原是后开花。"题款作品、作者答:《篱菊图》李鱓 梅花屋主是 答:王冕 《淇渭图》作者是 答:王绂 王冕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元代 传著有《笔阵图》是 答:卫夫人 文徽明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明 号"悲庵"指的是: 答:赵之谦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答:明 "颜筋柳骨" 答: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 生宣一般用来作 答:水墨写意画 字"仲姬"指的是 答:管道昇 赵之谦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清 《画禅室随笔》的作者是 答:董其昌 《梅竹寒禽图》作者是 答:林椿

《墨花十二种图》的作者是 答:陈淳 "苦瓜和尚"指的是 答:石涛 周之冕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明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 答:陶渊明 清末画家是 答:任伯年 《祭侄文稿》是 答:颜真卿书迹 赵昌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宋代 《仲尼梦奠帖》、《张翰思鲈贴》、《卜商读书帖》是 答:欧阳询行书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的作者是 答:柯九思 "丹粉点染"是 答:徐崇嗣 存世《土母帖》、《同年帖》等是 答:李建中书迹 书法中的"屋漏痕"出自 答: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年代、收藏地是 答:张择端北宋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 "穷款"即 答:姓名和日期 存世书作《苕溪诗》、《蜀素帖》是

答:米芾 "吴门书派"指 答:明朝中期以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为代表的书法流派 "文房四宝"即 答:笔墨纸砚 "钉头鼠尾螳螂肚"即 答:画兰叶技法名称 明代《竹石菊花图》的作者是 答:陈淳 "粗笔画"即 答:写意画 《雪竹图》作者是 答:徐熙 "吴家样"指 答:吴道子 恽寿平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答:清代 "文人画"指 答:士夫画 "驴屋"指的是 答:八大山人 运笔讲究的是 答:起承转合 下列对"宿墨"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答:隔夜墨 下列对运笔描述最贴切的是 答:中国画技法名词(又称行笔,一波三折) "焦笔"指的是 答:中国画技法名词(又称干笔)

梅兰竹菊画法

青在堂画兰浅说 宓草氏曰: 每种全图之前,考证士人,参心己意,必先立诸法,次歌诀,次起手诸者,便于循序求之,亦如学字之初,必先撇画省减,以及繁多,自一笔二笔至十数笔也,故起手式,花叶与枝,由少瓣以及多瓣,由小叶以及大叶,由单枝以及从枝,各以类从。俾初学胸中眼底,如得求字八法,虽千百字,亦不外乎是,庶学者由浅说而深求之,则进乎技矣。 画法源流: 画兰自郑所南、赵?斋,管仲姬后,相继而起者代不乏人,然分为二派,文人寄兴,则放逸之气,见于笔端,闺秀传神,则幽闲之姿,浮于纸上,各臻其妙,赵春谷及促穆以家法相传,杨补之与汤叔雅则甥舅媲美。杨维干与?斋同時皆号子固,且俱善画兰,不相上下,以及明季张静之、项子京、吴秋林、周公瑕、蔡景明、陈古白、杜子经、蒋冷生、陆包山,何仲雅辈出,真墨吐众香,砚滋九畹,极一时之盛,管仲姬之后,女流争为效颦,至明季马湘兰、薛素素、余翩翩、杨宛若皆以烟花丽质绘及幽芳,虽令湘畹蒙羞,然亦超脱不凡,不与从草为伍者矣。

画叶层次法 画兰全在于叶,故以叶为先,叶必由起手一笔,有钉头鼠尾螳肚之法。二笔交凤眼,三笔破凤眼,四笔五笔宜间折,叶下包根箨式,若鱼头,成丛多叶,宜俯仰而能生动,交加而不重叠,须知兰叶与蕙异者,细柔与粗劲也,入手之法,略具于此。 画叶左右法 画叶有左右式,不曰画叶,而曰撇叶者,亦如写字之用撇法,手由左至右为顺,由左至左为逆,初学须先顺手,便于运笔,亦宜渐习逆手,以至左右兼长,方为精妙,若拘于顺手,只能一边偏向,是非全法矣。 画叶稀密法 叶虽数笔,其风韵飘然,如霞裾月珮,翩翩自由,无一点尘俗气,丛兰叶须掩花,花后更须插叶,虽似从根而发,然不可丛杂,能意到笔不到,方为老手,须细法古人,自三五叶到数十叶,少不寒悴,多不纠纷,自能繁简各得其宜。 画花法

美术教学理念

美术教学理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工作计划】 下面是关于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初一的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基本状况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新生,虽然他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学校生活,当时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由于是初一学生,因此他们学习美术的用心性很高,用心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但是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因此学生的视野狭窄,对美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审美意识较浅,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资料分析:[由整理]

本学期拟定十六课时的课程。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近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之间的区别,在传授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重点资料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资料,包括风景速写、绘画的色彩知识和应用等绘画技能和标志、海报、请柬、视觉传达等设计知识。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和潜力,例如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的观察潜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最终到达自主欣赏和自主创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体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2)、智力潜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潜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潜力。 (3)、思想品德目标:透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主要工作及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我认真地分析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3、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5、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

梅兰竹菊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东塍中学张哲学 教学目标: 了解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的由来。欣赏国画梅兰竹菊。学画梅兰竹菊。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兰竹菊的特点,学画梅兰竹菊。 教学设计: 一、导入:梅兰竹菊图片欣赏 二、教学展开: 1、四君子由来: (1)“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2)、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3)、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象征和隐喻。 2、分说梅、兰、竹、菊: (1)、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满树繁花,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画家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画家超群脱俗。 (4)、秋菊才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3、欣赏梅兰竹菊图片 4、梅兰竹菊诗词欣赏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

梅兰竹菊图片

梅兰竹菊图片 篇一:梅兰竹菊小版张价格表 梅兰竹菊小版张价格表 无齿邮票发行于2010年11月7日,整张枚数为8枚,共有两组,整张规格为232毫米;141毫米,呈扇形排列,每张邮票的面值为元。无齿邮票图片,名家书画,凸显精美。梅兰竹菊邮票中,梅邮票主图选自扬州八怪金农的,金农尤精画梅,格调拙厚淳朴,树姿苍劲,暗香浮动,独占春光。兰邮票主图选用巢勋的,返璞归真。无齿邮票发行于2010年11月7日,整张枚数为8枚,共有两组,整张规格为232毫米;141毫米,呈扇形排列,每张邮票的面值为元。 梅兰竹菊邮票中,梅邮票主图选自扬州八怪金农的,金农尤精画梅,格调拙厚淳朴,树姿苍劲,暗香浮动,独占春光。兰邮票主图选用巢勋的,返璞归真,朴实无华,秀丽多姿,叶态优美,王者风范。竹邮票主图选自扬州八怪郑板桥的。郑板桥一生画竹最多,邮票上的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潇洒秀丽,诗情画意。菊邮票主图选自扬州八怪画家李鱓的,落笔有气势,设色清雅,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整套邮票既雅致细腻,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堪称精品。 梅兰竹菊小版张价格如下(仅供参考): 首次发行个性化纪念邮票,以花开富贵为主图,花博会会徽、吉祥物

和园艺精品中的梅兰竹菊,和新邮呼应。12枚中空的特殊版式在河南首次使用。发行的邮票首发纪念封、纪念邮折等纯文化类邮品,深度解读了邮票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普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三是收录了、、1993-7以及邮票、小版张等花木类邮票,全面展现花卉文化。特别是邮票及小型张,既是书画邮票的精品,又属我国经典珍邮,富有升值潜力。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篇二:19教案 教案 课题:第十九课图说“梅兰竹菊”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3、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