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阐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 脑死亡的概念,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 。

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1)不可逆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2)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固定。

(4)脑神经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安乐死具有哪些特征?

①仅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

②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

③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有哪几个方面?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肉芽组织的功能?

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③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

什么皮肤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仅留有少量疤痕。或称直接愈合。

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1、静脉受压

2、静脉阻塞

3、心力衰竭

咯血、呕血分别是什么组织器官出血?咯血——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呕血——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和)血小板析出、粘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血栓对机体的四个不利影响:

1、堵塞血管、阻断血流

2、栓塞:血栓脱落

3、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

栓塞、梗死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管腔,这

种现象称为栓塞

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坏死称为梗死或称梗塞,其发生常常取决于缺血的程度,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以及侧枝循环的形成。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关系?

动脉栓塞...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炎症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和机体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抗损伤防御性反应原因: (一)、生物性因子:最多见,也最主要。

(二八理化因素

(三八免疫反应

(四八遗传缺陷

炎症的三个基本病变?

变质――变性、坏死

渗出液体渗出、炎细胞渗出

增生一一实质增生、间质增生

急性炎症的局部表现?急性炎症的一般全身反应?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

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炎症

白细胞增多

肝、脾、淋巴结肿大

什么是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高生成率,最有效

的措施是什么?

联合细胞免疫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改善身体状况,尽可能延长患者带癌生存期。

肿瘤的生长方式是哪三种?生长方式与良恶性肿瘤的关系?

1、膨胀性生长:主要是良性肿瘤生长方式

2、外生性生长:良、恶性肿瘤生长方式

3、浸润性生长:主要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扩散的两种方式?转移途径有哪三种? 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转移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最常见的脏器是哪两个? 血道转移最多见的肺,其次是肝休克发生的三个始动环节? 血容量下降

心功能障碍

血管床容量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一般累及哪种大小的动脉。并以累及哪些动脉对机体危害最大? 大、中动脉

脑动脉、肾动脉、主动脉、四肢动脉、冠状动脉冠心病的可表现为哪四个临床病理类型? (一)心绞痛

(二)心肌梗死

(三)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四)心脏性猝死心绞痛疼痛的表现?

阵发性,胸骨后绞榨样疼痛或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心肌梗死的原因区域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合并症: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好发在哪种大小的动脉?动脉的病变? 晚期可累及哪些主要脏器?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硬化

后期常伴有心脑肾的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2年发生发展及并发症:播及小气道,肺气肿、肺心病

慢性胃炎与胃溃疡的发病与哪个病原菌感染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的慢性感染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哪两个方面?

门静脉高压

肝功能障碍

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哪个病毒感染有关?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白血病的四个主要临床表现?

贫血,感染,出血和浸润(发热)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从多方面阐述怎样保持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健康饮食(少吃辛辣酸咸饮食清淡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健康睡眠(早睡早起不赖床睡眠规律不熬夜)

多喝水多吃水果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生活心态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疾病学概论复习范围

《疾病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1、阐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同时又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了解衰老时机体的变化和老年病的特点,对临床疾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健康和疾病是生命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短暂的阶段,它既可回复到健康状态,也可发展成为各种疾病,其转化和方向取决于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脑死亡的概念,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现代死亡新概念,认为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即脑死亡。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 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1)不可逆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2)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固定。 (4)脑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5)脑电波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3、安乐死具有哪些特征? 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 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 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 4、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有哪几个方面? 肥大、增生、萎缩、生化 5、肉芽组织的功能? 抗感染及创面保护,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和其他异物,填补组织缺损。 6、什么皮肤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仅留有少量疤痕,称为一期愈合。 或称直接愈合。 7、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静脉受压、静脉阻塞、心力衰竭 8、咯血、呕血分别是什么组织器官出血? 咯血——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呕血——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9、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小板析出,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堵塞血管、阻断血流;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 10、栓塞、梗死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环境学概论试题B卷1及答案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专业学号级班 ··················密···················封·····················线·················· 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共印份数: 第1页共4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08—09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2007级、2008级《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B卷)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三种 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 16分)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阐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 脑死亡 的概念,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 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1)不可逆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2)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固定。 (4)脑神经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安乐死具有哪些特征? ①仅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 ②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 ③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有哪几个方面?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肉芽组织的功能? 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③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 什么皮肤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仅留有少量疤痕。或称直接愈合。 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1、静脉受压 2、静脉阻塞 3、心力衰竭 咯血、呕血分别是什么组织器官出血? 咯血——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呕血——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和)血小板析出、粘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血栓对机体的四个不利影响: 1、堵塞血管、阻断血流 2、栓塞:血栓脱落 3、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 栓塞、梗死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管腔,这 种现象称为栓塞 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坏死称为梗死或称梗塞,其发生常常取决于缺血的程度,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以及侧枝循环的形成。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关系? 动脉栓塞...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炎症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和机体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抗损伤防御性反应原因: (一)、生物性因子:最多见,也最主要。 (二八理化因素 (三八免疫反应 (四八遗传缺陷 炎症的三个基本病变? 变质――变性、坏死 渗出液体渗出、炎细胞渗出 增生一一实质增生、间质增生 急性炎症的局部表现?急性炎症的一般全身反应?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 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炎症 白细胞增多 肝、脾、淋巴结肿大 什么是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高生成率,最有效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环境学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环境学基础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壤、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2.环境的分类: 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1)自然环境: 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总称。 如阳光、空气、水、动物、植物等。 (2)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3.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物质组分。 4.环境分类: ★聚落环境: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中心。 院落环境(西南地区的竹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 村落环境(农村、渔村、山村) 城市环境:(城市)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圈 相互制约、渗透、转化的交错带上。 自然地理环境(森林、草地、土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人文地理环境(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 队、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的统一体。)★地质环境:地理环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部分。(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指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星际环境) 5. 环境系统: 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环境系统内外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和交换:输入和输出。 6. 环境平衡(生态平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或者说,在一定时空尺度内,系统的物质、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7. 环境的功能特性: (1)整体性: 人类环境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有限性: 空间、资源、纳污和自净能力有限,进入环境 的污染物量超出环境容量或自净能力时,就会环境恶化; (3)不可逆性: 能量流动不可逆,环境一旦破坏,不能彻底 回到原来的状态; (4)隐显性: 环境破坏的后果显现的时间性,如水俣病;

疾病学概论复习

1.阐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亚健康:亚健康状态(subhealth)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 2.脑死亡的概念,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 3.安乐死具有哪些特征? ①仅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 ②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 ③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 4. 组织和细胞 的适应性反应 有哪几个方 面? 萎缩、肥大、 增生、化生 5. 肉芽组织的 功能? ①抗感染及保 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及 其它组织缺 损; ③机化血凝 块,坏死组织 及其它异物。 6. 什么皮肤一 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 创缘整齐,无 感染,创面对 合严密的伤 口,仅留有少 量疤痕。或称 直接愈合。无 菌性手术切口 的愈合就是一 期愈合的典型 例子。 7. 淤血的原因 有哪些? 静脉受压、静 脉阻塞、心力 衰竭 8. 咯血、呕血 分别是什么组 织器官出血? 咯血——呼吸 道出血,经口 排出体外; 呕血——消化 道出血,经口 排出体外。 9. 血栓形成的 概念,血栓对 机体的影响? 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 或血管腔内, 血液发生凝固 或(和)血小 板析出、粘集, 形成固体质块 的过程,称为 血栓形成。 影响: (1)堵塞血管、 阻断血流:如 冠状A粥样硬 化基础上血栓 形成,造成心 肌梗死。 (2)栓塞:血栓 脱落。 (3)心瓣膜变 形:如反复发 作的风湿性的 心内膜炎,二 尖瓣上的赘生 物机化后,造 成二尖瓣狭 窄。 (4)广泛性出 血:见于DIC 时透明血栓。 10. 栓塞、梗死 的概念? 栓塞:在循环 血液中出现的 不溶于血液的 异常物质,随 着血流运行, 阻塞血管管 腔,这种现象 称为栓塞; 梗死:局部组 织因血流阻断 而引起坏死称 为梗死或称梗 塞,其发生常 常取决于缺血 的程度,组织 对缺氧的耐受 性,以及侧枝 循环的形成。 11. 血栓形成、 栓塞、梗死的 关系? 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 梗死 12. 炎症的概 念,炎症的原 因有哪些? 概念:炎症是 各种致炎因子 引起的机体组 织、细胞的损 伤和机体以血 管反应为中心 的抗损伤防御 性反应。 原因: (一)、生物性 因子:最多见, 也最主要。它 包括多种病微 生物(如病毒、 立克次体、衣 原体、细菌、 霉菌)以及寄 生虫等 (二)、理化因 素:包括高温、 低温、外伤、 放射线、强酸、 强硷,某些毒 性化学物质以 及体内产生的 化学物质(如 坏死组织的崩 解产物,胆囊 穿孔,胆汁流 入腹腔、消化 液的外溢等)。 (三)、免疫反 应:各型变态 反应 (四)、遗传缺 陷:如α1抗胰 蛋白酶缺陷 13. 炎症的三 个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 增生 14. 急性炎症 的局部表现? 急性炎症的一 般全身反应? 局部表现:红、 肿、热、痛、 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发 热(常见于感 染性炎症) 白细胞增多 类白血病,核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最新环境科学导论试题

《环境科学导论》试题(50%)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与之相对的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2、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 3、物理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噪音、振动、热、光辐射、放射性。 4、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有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短缺、自然灾害。 5、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划》,此外通过了将世界环境日定为6月5号的建议。 6、大约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于人类排放的 H2SO4 和 HNO3 生成的,中国的酸雨以 H2SO4 占优势。 7、环境学中的景观概念是指: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之上,之下的中间尺度。 8、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有石油污染、__重金属污染______ 、放射性物质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等。 9、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分为和,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和因素。 10、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和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区域一定期限内不使环境污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时土壤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COD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4、TOC 总有机碳 5、TOD 总需氧量

11、光化学烟雾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2、酸沉降 四、问答题(共35分) 1、大气中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论述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和控制手段(12分) 2、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O2的含量一般为325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4、监测水质好坏的指标有哪三大类?举例说明并简要说明各类中包含的具体内容(6分)。 5、水体污染物主要有哪三大类?各类分别包含哪些污染物?举例说明(6分)。 2、天然水体中的主要成分有哪几类?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H4的含量一般为2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太阳能 B、风 能 C、地热 能 D、核能 2、以下何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D )

疾病学概论复习题

疾病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阐述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 脑死亡的概念,判定脑死亡的主要依据。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 。 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1)不可逆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2)无自主呼吸。 (3)瞳孔散大、固定。 (4)脑神经反射消失。 (5)脑电波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安乐死具有哪些特征? ①仅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 ②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 ③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 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有哪几个方面?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肉芽组织的功能? 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③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 什么皮肤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仅留有少量疤痕。或称直接愈合。 淤血的原因有哪些? 1、静脉受压 2、静脉阻塞 3、心力衰竭 咯血、呕血分别是什么组织器官出血?咯血——呼吸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呕血——消化道出血,经口排出体外。 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和)血小板析出、粘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血栓对机体的四个不利影响: 1、堵塞血管、阻断血流 2、栓塞:血栓脱落 3、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 栓塞、梗死的概念?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管腔,这 种现象称为栓塞 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坏死称为梗死或称梗塞,其发生常常取决于缺血的程度,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以及侧枝循环的形成。 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关系? 动脉栓塞...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炎症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和机体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抗损伤防御性反应原因: (一)、生物性因子:最多见,也最主要。 (二八理化因素 (三八免疫反应 (四八遗传缺陷 炎症的三个基本病变? 变质――变性、坏死 渗出液体渗出、炎细胞渗出 增生一一实质增生、间质增生 急性炎症的局部表现?急性炎症的一般全身反应?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 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炎症 白细胞增多 肝、脾、淋巴结肿大 什么是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高生成率,最有效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 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 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 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 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 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 7、旱灾,地震等( B )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 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BOD 表示( A )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 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 A.氧 B.碳 C.氮 D.磷 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 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 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 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 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 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 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 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专业课历年试题

环境科学2000年 一、填空题(30分) 1、酸雨是指,我国酸雨组成以为主。 2、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的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4、《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理公约》又叫公约。 5、用铬法和锰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之间的关系为CODCr CODMn。 6、八大公害事件中,水俣病是由于引起的,骨痛病是由于引起的。 7、生态金字塔主要有、、三种类型。 8、按照处置对象及技术要求上的差异,土地填埋主要分为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 海岸逆温可持续发展演替环境本底值生物质能 三、问答题(50分) 1、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有哪些主要途径?试举例说明。 2、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的区别。 3、海洋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三化"。 5、计算相应于强度为120分贝的噪声的声压。 环境科学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分) 温室效应富营养化酸雨噪光光化学烟雾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2、简述大气污染预报的依据。 3、什么是食物链?它在难(不)降解污染物迁移中的作用如何? 4、试述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与动力的关系? 三、论述题(45分) 1、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零点行动"未达到预期效果,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25分)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分) 环境科学2002年 一、填空题(10分) 1、《人类环境宣言》于年在市制订。 2、污水综合牌坊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包括:、、、、和。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有六类,它们分别是:、、、、和。 4、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有:、、和。 5、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二、名词解释(10分) 环境要素最小限值律环境本底值空气二次污染物"三同时" 巴塞尔公约 三、简答题(30分) 1、二次能源及其举例 2、水体的氧垂曲线和DO的变化过程 3、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及其主要污染事件 4、从四种划分类型简介大气污染源 5、降温率与排烟类型的关系 6、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一般方法 四、叙述题(50分) 1、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 2、叙述能源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情况 3、叙述废水有机污染指标中BOD、COD和TOC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 4、叙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叙述臭氧层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其危害。 环境科学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环境容量生物多样性噪声级温室效应赤潮清洁生产 二、简述题(50分) 1、简述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异同点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_30-40_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_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_综合性_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_描述功能_、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_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_初级群体_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_婚姻_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_社会成员_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_农村_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_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 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 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 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 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 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 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 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国开《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题库汇总

答案+我名字 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包括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等功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艾兹奥尼将社会组织分成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性组织等三类。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业缘群体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形式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这种交往是暂时性的。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不是一种社会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社会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多样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变动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越轨行为的特征,越轨行为分为正向越轨和负向越轨行为。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是() A. 失理论 B. 手段-目标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标签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9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是()。 A. 社会分化 B.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C. 垂直分化 D. 水平分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0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个人因为在公司基层岗位表现突出,被晋升为领导岗位,因此需要到总公司接受岗前培训。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 特殊社会化 B. 重新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1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家长制会极促进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不应把人看作被动的,而应该努力启发人的积极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大气二次污染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现代湖 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 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 生物入侵 :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 , 并对本地生态系统 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 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 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 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 环境评价: 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 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0 分) 1. B E F 2. A C D 3. A B D E 4. A E 5. B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02 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 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 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 氧化型 ( 汽车尾气型 )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 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答:要点(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 内部并积累起来; ② 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 污。 (2) 类别:①生物性污染; ②化学性污染; 6. 遗传) ( 生态系统) 7. 8. ( 堆肥) (焚烧) 9. 10. (移动源) (固定源) 11. 12(山谷风) (海陆风) 13 14( 0— 1 20分贝) 2. (气压梯度力) (风) (湍流) 4. (空间辐射) (导线传播)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吸附交换) (络合- 螯合) (工业) (农业) (生活) ( COD ) ( BOD5) (在氮、磷过剩)(水华) (赤潮) 2分,共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1.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3. (总有机碳 TOC ) (总需氧量 TOD ) 5.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 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