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4-1 已知烟煤的干燥无灰基组成(%)为: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daf

82.4 6.0 9.2 1.7 0.7 测得空气干燥基水分M ad =3%,灰分A ad =15%,收到基水分M ar =5%,计算:

(1) 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空气干燥基煤、收到基煤时,各为多少?

(2) 收到基时该烟煤的组成百分率。

解:(1) 将干燥无灰基换算成空气干燥基后碳的含量为:

57.674.82100

315100C 100M A 100C daf ad ad ad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x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57.67%4.821?=?x

得x =1.22kg 。

将空气干燥基换算成收到基后碳的含量为:

18.6657.673

1005100C M 100M 100C ad ad ar ar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y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18.66%4.821?=?y

得y =1.25kg 。

(2) 由(1)可知,空气干燥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d H ad O ad N ad S ad A ad M ad

67.57 4.92 7.54 1.39 0.57 15 3

则收到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66.18 4.82 7.38 1.36 0.56 14.69 5

4-2 已知重油组成(%)为:

C H O N S M A 87.0 11.5 0.1 0.8 0.5 0.07 0.03

设某窑炉在燃烧时空气系数=1.2,用油量为200kg/h ,计

算:

(1) 每小时实际空气用量(Nm 3/h);

(2) 每小时实际湿烟气生成量(Nm 3/h);

(3) 干烟气及湿烟气组成百分率。

解:(1) 燃烧每千克重油理论需氧量为:

100

4.22)32O 32S 212H 12C (V 0O 2?-+?+= 重油kg /Nm 271.21004.22)321.032

5.02125.111287(3=?-+?+=

燃烧每千克重油理论需空气量为: 重油kg /Nm 813.1021100271.221100V V 30O 0a 2=?=?=

燃烧每千克重油实际需空气量为:

重油kg /Nm 976.12813.102.1V V 30a a =?=α=

每小时实际空气用量为:h Nm /2

.2595976.122003=? (2) 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为: 21

79V 1004.22]28N 32S )18M 2H (12C [V V V V V 0O 0N 0SO 0O H 0CO 022222?+?++++=+++= 21

79271.21004.22]288.0325.0)1807.025.11(1287[?+?++++= 重油kg /Nm 466.113=

因为空气系数

=1.2,故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实际烟

气量为: 重油kg /Nm 629.13813.10)12.1(466.11V )1(V V 30a 0=?-+=-α+= 则每小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为h Nm /2726

629.132003=? (3) 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烟气中各组成量为:

kg /Nm 624.1100

4.2212871004.2212C V 3CO 2=?=?= kg /Nm 289.1100

4.22)1807.02

5.11(1004.22)18M 2H (V 3O H 2=?+=?+= kg /Nm 0035.0100

4.2232

5.01004.2232S V 3SO 2=?=?= kg /Nm 258.102179271.22.11004.22288.02179V 1004.2228N V 30O N 22=??+?=?α+?= kg /Nm 454.0V )1(V 30O O 22=-α=

故干烟气的组成为: CO 2 SO 2 O 2 N 2

13.16 0.03 3.68 83.13 湿烟气的组成为: CO 2 SO 2 O 2 N 2 H 2O

11.91 0.03 3.33 75.27 9.46 4-3 某窑炉使用发生炉煤气为燃料,其组成(%)为:

CO 2 CO H 2 CH 4 C 2H 4 O 2 N 2 H 2S H 2O

5.6 25.9 12.7 2.5 0.4 0.2 4

6.9 1.4 4.4

燃烧时=1.1,计算:

(1) 燃烧所需实际空气量(Nm 3/Nm 3煤气);

(2) 实际生成烟气量(Nm 3/Nm 3煤气);

(3) 干烟气及湿烟气组成百分率。

解:(1) 燃烧每立方米煤气所需理论氧量为:

100

1]O S H 5.1H C )4n m (CH 22H 2CO [V 22n m 420O 2?-+++++= 33Nm /Nm 274.01001]2.04.15.14.0)442(5.2227.1229.25[

=?-?+?++?++=

燃烧每立方米煤气所需理论空气量为:

330O 0a Nm /Nm 305.121

100274.021100V V 2=?=?= 当=1.1时,燃烧每立方米煤气所需实际空气量为:

330a a Nm /Nm 435

.1305.11.1V V =?=α= (2) 燃烧每立方米煤气理论生成烟气量为:

0N 0SO 0O H 0CO 02

222V V V V V +++=

3

30O 22n m 4222Nm /Nm 105.221

79274.01001]9.464.124.0)242(5.234.47.129.256.5[21

79V 1001]N S H 2H C )2n m (CH 3O H H CO CO [2=?+?+?+?++?++++=?+?++++++++= 燃烧每立方米煤气实际生成烟气量为:

330a 0Nm /Nm 236.2305.1)11.1(105.2V )1(V V =?-+=-α+=

(3) 燃烧每立方米煤气产生的烟气中各组成量为:

100

1]H mC CH CO CO [V n m 42CO 2?+++= 33Nm /Nm 348.01001]4.025.29.256.5[=??+++=

100

1]4.14.0245.224.47.12[1001]S H H C 2n CH 2O H H [V 2n m 422O H 2?+?+?++=?++++= 33Nm /Nm 243

.0= 332SO Nm /Nm 014.010014.11001S H V 2=?=?

= 330O 2N Nm /Nm 603.121

79274.01.110019.462179V 1001N V 22=??+?=?α+?= 330O O Nm /Nm 0274.0274.0)11.1(V )1(V 2

2=?-=-α= 故干烟气的组成百分率为:

CO 2 O 2 SO 2 N 2

17.47 1.38 0.70 80.45

湿烟气的组成百分率为

CO 2 O 2 SO 2 N 2 H 2O

15.57 1.23 0.63 71.70 10.87

4-4 题4-3中,当高温系数=85%,空气、煤气均为20C ,计算实际燃烧温度。若空气预热至1000

C ,此时实际燃烧温

度较不预热时提高了多少?

解:先计算理论燃烧温度t th :

Vc t c V t c Q t a a a f f net th ++= 式中空气和煤气的在0-20

C 的平均比热容c a 和c f 可分别查表4-13和4-18得:

c a =1.296kJ/(Nm 3. C ),c f =1.32kJ/(Nm 3.

C ); 根据上题计算结果,V a =1.435Nm 3/Nm 3煤气,V=2.236Nm 3/Nm

3煤气;

而煤气低发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S H 232H C 590CH 358H 108CO 126Q 24242net ++++=

代入上式得:2.236ct th =Q net +c f t f +V a c a t a

=6090.8+1.32×20+1.435×1.296×20=6154.4

采用“内插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t th :

设t th =1700C ,c =1.67,则:

2.236×1.67×1700=6348>6154.4

t th =1600C ,c =1.65,则:

2.236×1.65×1600=590

3.04<615

4.4

故 04.590363484.6154634816001700t 1700th --=-- t th =1656.5C

则实际燃烧温度t p =t th =85%×1656.5=1408

C 3

Nm /kJ 8.60904.12324.05905.23587.121089.25126=?+?+?+?+?=

第三章和第四章电子教案

第三章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生活消费是产品和服务流通的。 A.起点B.中间点 C.终点D.极点 2.消费者的购买单位是个人或。 A.集体B.家庭 C.社会D.单位 3.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 A.“意见领袖”B.“道德领袖” C.“精神领袖”D.“经济领导者” 4.个人为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对防盗设备、保安用品、保险产生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B.社会需要 C.尊敬需要D.安全需要 5。在人格诸领域中最后形成,反映社会的各项准则,由理想、道德、良心等组成。 A.本我B.超我 C.自我D.含我 6.指存在于人体内驱使人们产生行为的内在刺激力,即内在需要。 A.刺激物B.诱因 C.反应D.驱使力 7.消费者购买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的过程。 A.购买心理B.购买意志 C.购买行动D.购买意向 8.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小,消费者购买行为就。 A.简单B.复杂 C.一般D.困难 9.是购买活动的起点。 A.消费动机B.需要, C.外在刺激D.触发诱因 10.对于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营销者要提供完善的,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有利于本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使顾客确信自己购买决定的正确性。 A.售前服务B.售后服务 C.售中服务D.无偿服务 11.一般说来,消费者经由获得的信息最多。 A.公共来源B.个人来源 C.经验来源D.商业来源 12.消费者的购后评价主要取决于。

A.心理因素B.产品质量和性能发挥状况 C付款方式D.他人态度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D 7.C 8.A 9.B 10.B 11.D 12.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一个国家的文化包括的亚文化群主要有。 A.语言亚文化群B.宗教亚文化群 C民族亚文化群D.种族亚文化群 E.地理文化群 2.按照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分类,相关群体可分为。 A.示范群体B.基本群体 C.次要群体D.其他群体(渴望群体) E.比较群体 3.个人因素指消费者等因素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A.经济条件B.生理 C.个性D.社会地位 E.生活方式 4.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理论建立在等体系的基础之上。 A.本我B.忘我 C.自我D.超我 E.有我 5.消费者知觉经历如下几个过程。 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扭曲 C.选择性保留D.选择性淘汰 E.选择性认识 【参考答案】 1.BCD 2.BCD 3.ABCE 4.ACD 5.ABC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消费者大多根据个人的好恶和感觉做出购买决策。()2.消费品尽管种类繁多,但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品牌之间不能相互替代。()3.文化是决定人类欲望和行为的基本因素。()4.不同亚文化群的消费者有相同的生活方式。()5.“意见领袖”的行为会引起群体追随者、崇拜者的仿效。()6.消费者通常会买那些与否定群体有关的产品。()7.家庭不同成员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往往由家庭特点决定。()8.归属于不同生活方式群体的人,对产品和品牌有着相同的需求。()9.消费者的个性影响着消费需求和对市场营销因素的反应。()10.通常,保龄球馆不会向节俭者群体推广保龄球运动。()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四章教案

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字媒体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 (2)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3)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4)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5)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2)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4)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2)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教学计划: 使用8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4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教案;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引言: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1946年“爱尼亚克”(ENIAC)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开始在人类艺术活动中扮演角色。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本?拉波斯基首创了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80年代中期苹果公司推出的带有视窗和鼠标的Macintosh 电脑风靡一时。Macintosh电脑和Adobe公司PostScript版的激光打印机成为印刷出版业革命的先锋。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50~6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启蒙时代;7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探索时代;8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代;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繁荣时期。 今天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化深入时期。其“多元化”在于其独特的跨媒体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多样性和个性化。“深入”则意味着技术与艺术创新有着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深入”也体现媒体和网络艺术新形式美学的新一轮的探索。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一百年的发展创造了比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经济活动而创造的还要多的物质财富。而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文明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就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因特网、数字媒体的诞生。《资本论》指出:社会生产工具的变革势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技术而成长的曲折历程……

第四章 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4-1 已知烟煤的干燥无灰基组成(%)为: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daf 82.4 6.0 9.2 1.7 0.7 测得空气干燥基水分M ad =3%,灰分A ad =15%,收到基水分M ar =5%,计算: (1) 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空气干燥基煤、收到基煤时,各为多少? (2) 收到基时该烟煤的组成百分率。 解:(1) 将干燥无灰基换算成空气干燥基后碳的含量为: 57.674.82100 315100C 100M A 100C daf ad ad ad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x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57.67%4.821?=?x 得x =1.22kg 。 将空气干燥基换算成收到基后碳的含量为: 18.6657.673 1005100C M 100M 100C ad ad ar ar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y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18.66%4.821?=?y 得y =1.25kg 。

(2) 由(1)可知,空气干燥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d H ad O ad N ad S ad A ad M ad 67.57 4.92 7.54 1.39 0.57 15 3 则收到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66.18 4.82 7.38 1.36 0.56 14.69 5 4-2 已知重油组成(%)为: C H O N S M A 87.0 11.5 0.1 0.8 0.5 0.07 0.03 设某窑炉在燃烧时空气系数=1.2,用油量为200kg/h ,计 算: (1) 每小时实际空气用量(Nm 3/h); (2) 每小时实际湿烟气生成量(Nm 3/h); (3) 干烟气及湿烟气组成百分率。 解:(1) 燃烧每千克重油理论需氧量为: 100 4.22)32O 32S 212H 12C (V 0O 2?-+?+= 重油kg /Nm 271.21004.22)321.032 5.02125.111287(3=?-+?+=

创新思维第四章电子教案

创新思维第四章

阿奇舒勒的五个发明步骤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发明的级别。 请简述划分发明级别的意义是什么? 答:(1)发明级别越高,完成该发明所需的知识和资源就越多。(2)随着社 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已有发明的级别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降低。(3)对于某种核心技术,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该核心技术的所有专利按照年份、发明级别和数量可以绘制其“S-曲线”,对于产品研发和技术预测具有重要意义。(4)统计表明,第一二三级发明占了人类发明总量的95%,这些发明仅仅是利用了人类已有的,跨专业的知识体系。(5)人们所面临的95%的问题,都可以利用已有的某学科内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当遇到技术难题时,不仅要在专业内寻找答案,也应当向专业外扩展。 在浩如烟海的技术系统中,有些技术系统对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请根据发明级别的定义,分析下列发明属于哪个发明级别。 (1)晶体管的发现,使制造体积更小、结构更为紧凑的计算机成为可能,成就了今天所有关于“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属于( 5 )级发明。你的理由是: 晶体管的出现催生了全新的技术系统,推动了全球的科技进步,属于重大发明。 (2)数百年前,人们就使用锉刀作为金属加工的工具:属于( 1 )级发明。你的理由是:锉刀的发明是在工具领域的正常设计,对仅有系统做了简单的改进,主要依靠发明人员的自身常识和经验。 (3)杯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属于(1)级发明。你的理由是:杯子的发明,是常规设计,对已有认知系统做简单改进与仿制所做的发明。(4)冰箱作为制冷设备可以为食物保鲜:属于( 3 )级发明。你的理由是:它对已有系统中的组件进行改进,是解决物理矛盾的一种发明,对系统进行本质性的改进,从根本上提升了技术系统的性能,属于中级发明。

高等数学同济七版第四章电子教案

第四章 不定积分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定义:如果在区间I 上,可导函数 ()F x 的导函数为()f x ,即对于任一x I ∈都有 ()()F x f x '=或d ()()d ,F x f x x =则称函数()F x 为()f x (或()d f x x )在区间I 上的 一个原函数. 例如:因() 22x x '=,故2 x 是2x 的一个原函数. 定理(原函数存在定理):如果函数 ()f x 在区间I 上连续,那么在区间I 上存在可导函数 ()F x ,使对任一x I ∈都有()().F x f x '=即连续函数必有原函数. 注:①如果()f x 有一个原函数的话,那么()f x 就有无限多个原函数. ②()f x 的任意两个原函数只差一个常数. 定义:在区间I 上,函数()f x 的带有任意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f x (或()d f x x )在区间I 上的不定积分,记作()d f x x ?, 其中? 称为积分号, ()f x 称为被积函数,()d f x x 称 为被积表达式, x 称为积分变量. 即()d ().f x x F x C =+? 注:()d f x x ?是()f x 的原函数,故有 d ()d ()d f x x f x x ? ?=???或d ()d ()d ;f x x f x x ??=??? 又因为()F x 是()F x '的原函数,所以有()d ()F x x F x C '=+?或d ()().F x F x C =+? 所以记号? 与d 是互逆的 例:求 d x x ? 解:由于2 2 x x ' ??= ??? ,所以22x 是x 的一个原函数,因此2 d 2 x x x C = +? 例:求1 d x x ? 解:当0x >时,有1(ln )x x '= 当0x <时,有[]11ln()(1)x x x '-= ?-=-,故ln |1d |x C x x =+? 函数()f x 的原函数的图形称为()f x 的积分曲线.

课后习题三(第四章)电子教案

课后习题二(第四章) 1、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D ) A. 存放程序 B. 存放微程序 C. 存放特殊的数据 D. 存放数据和指令 2、存储字是( A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 C. 存储单元的集合 D. 与存储器无关 3、存储字长是指( B )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 C. 存储单元的集合 D. 以上均不对 4、存储周期是指( C ) A.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B.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C.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或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 与存储器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 5、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的特点是( A )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 D.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低 6、一个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B ) A. 48 B. 46 C. 36 D. 32 7、一个512KB的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地址线根数是( D ) A. 64 B. 32 C. 20 D. 19 8、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则它的寻址范围是(C ) A. 64K B. 32KB C. 32K D. 无法确定 9、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如果考虑电源和接地引脚,则该芯片引出的引脚数最少是(A ) A. 21 B. 19 C. 17 D. 15 10、若主存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 B ) A. 其地址线也为16位 B. 其地址线与16无关 C. 其地址线最少为16位 D. 其地址线与16有关 11、通常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 A ) A. RAM和ROM B. RAM C. ROM D. 磁盘 12、EPROM是指( C ) A. 只读存储器 B.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C. 可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电可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13、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A ) A. 不一定是可改写的 B. 一定是可改写的

最新第四章 幼儿的感知觉教案电子教案

第四章幼儿的感知觉教案 课题: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目标: 学习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了解感知觉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重点: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难点: 感知觉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1课时 过程: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机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态。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二)感知觉的关系 1.共同之处: 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发生,事物消失了,感觉和知觉就停止了。 2.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3.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只需要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要各种器官共同的活动。 3)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如过去的经验以及人的倾向性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因而当我们知觉一个对象时,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映。 当我们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马上就知觉到该事物的整体及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觉”。 (三)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1.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由感知觉开始的。 2.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像、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 过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 3.感知觉虽然是低级的认识过程,却给高级认识过程提供了必需的材料。 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第一步。 (四)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2.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 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 3.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4.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 为有一定的意义。 ?感知的返回传导: 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能促使有目的的行动的发展。 小结: 作业: 1.什么是感觉? 2.什么是知觉? 3.感知觉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4章触发器.docx

第 4 章触发器 在数字系统中,除了广泛使用数字逻辑门部件输出信号。还常常需要记忆和 保存这些数字二进制数码信息,这就要用到另一个数字逻辑部件:触发器。数字电路中,将能够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逻辑电路称为触发器(flip flop )。它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4.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基本RS触发器 基本 RS触发器是构成各种功能触发器的最基本的单元,故称基本触发器。 1.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1)电路结构 基本 RS 触发器是由两个与非门 G1、G2交叉耦合构成的。其逻辑图和逻辑 符号如图 4.1 所示。它与组合电路的根本区别在于,电路中有反馈线。 ( 2)工作原理 基本 RS触发器特点如下。 ① 触发器的次态不仅与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与触发器的现态有关。 ② 电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在无外来触发信号作用时,电路将保持原状态 不变。 ③在外加触发信号有效时,电路可以触发翻转,实现置0 或置 1。 ④在稳定状态下两个输出端的状态必须是互补关系,即有约束条件。 还可以用或非门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耦合连接构成置0、置 1 触发器。其逻辑图和逻辑符号如图 4.2 所示。

综上所述,基本RS触发器具有复位( Q=0)、置位( Q=1)、保持原状态 3 种功能, R 为复位输入端, S 为置位输入端,可以是低电平有效,也可以是高电平 有效,取决于触发器的结构。 4.1.2同步RS触发器 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用一个像时钟一样准确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同一电路中 各个触发器的翻转时刻,这就要求再增加一个控制端。通常把控制端引入的信号称为时钟脉冲信号,简称为时钟信号,用CP(Clock Pulse )表示。 1.同步 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 理( 1)电路结构 ( 2)逻辑功能分析 同步 RS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分别由R、S 和 CP控制,其中, R、S 控制状态转换的方向,即转换为何种次态;CP控制状态转换的时刻,即何时发生转换。 2.触发器逻辑功能描述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