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云南丽江旅游的发展,通过“八五”期间的“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的“抓机遇、促发展”和“十五”期间的“抓质量、促效益”,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推动丽江经济结构调整、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丽江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2008年,丽江市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经济

解放思想,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快。1978—198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只有1%,全省倒数第三,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五。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势特色经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以粮为纲”的思想束缚,片面发展传统农业,错失了云南省以烟、糖、茶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拉开了与玉溪、曲靖等地州的差距。不少企业投产之日即为亏损之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工业企业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丽江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结合丽江改革开放前10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区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有丽江特色的发展路子。解放思想方面狠抓了“四破除、四树立”:一是破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左”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树立敢闯、敢干的积极进取观念。二是破除墨守成规、照搬书本或别地经验的僵化观念,树立认清丽江区情、坚持从丽江实际出发、建设有丽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观点。三是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守旧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广纳观点。四是破除两眼向上、两手向上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强观念。

在探索丽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丽江人深刻地认识到:丽江的农业,因为自然条件的立体性、分散性,交通运输不便和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虽为基础产业,但不可能成为主导产

业;丽江的工业,因为起点低、基础差、远离市场、技术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支柱产业;丽江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国家近期水电开发重点不在丽江,一定时期内水电也不可能成为丽江的主导产业;只有发展旅游业,既符合丽江实际,又具有优势。第一,丽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丽江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不化、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植物王国”的神奇的玉龙雪山;有世界上集深、险、奇、绝、秀为一体的最壮丽的大峡谷虎跳峡;有风光如画的“长江第一湾”;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横断山植物基因库的新主天然植物园;有仙境瑶池般的百里杜鹃王国老君山;有一天能见三次日出和日落的黎明丹霞赤壁红石林风光;有“环球第一树”之称的万朵山茶等。第二,丽江地处滇川藏民族地区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汉、藏、彝、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享誉世界的人文景观。第三,丽江有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保存了唐宋音乐原形而又自成风格,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丽江有博大精深、以人类至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东巴文化;有至今仍保留母系社会形态的摩梭文化;有集多种宗教为一体,象征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经典之作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白沙壁画等。

多元投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首先,政府投入巨资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丽江机场,“十一五”期间计划扩建为口岸机场;近几年又建设大(理)丽(江)铁路、准备开工建设大(理)丽(江)高速公路、泸沽湖支线机场等。2006年底作出了免费开放著名的黑龙潭公园的决策,使当地群众和游客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不仅使丽江古城的旅游环境、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位。

其次,利用地震受援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点建设。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级大地震,造成全区64万人受灾,死亡294人,受伤15431人,房屋倒塌42万间,受损79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丽江地震后,得到了国内各省区市、香港同胞和国际友人大力援助,仅香港地区捐赠的钱物就达3亿多元,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元首致电慰问和给予捐赠。援助资金除按照受灾等级给受灾群众发放民居恢复重建资金以使破坏受损的民居建筑和生产设施全面恢复外,其余用于旅游设施建设,把灾后重建变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交通、水系建设、古城改造、玉龙雪山和古城景点恢复重建等旅游工程。各企业和社会上争取来的补助资金和外引资金,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宾馆酒店、文化展示表演场所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以旅游酒店

为例,1996年全区只有16家酒店,其中二星级、三星级酒店只有4家,床位1800个。到2007年,全市星级宾馆18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52家,总接待能力接近60000个床位。

其三,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来建设丽江旅游设施。无论是在抗震救灾还是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丽江非常重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玉龙雪山景区3条索道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束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大部分宾馆酒店及近几年城市化建设中的大工程,都是以引进的外部资金为主进行建设开发的。

丽江市委、政府仅在过去的5年里,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累计投入5亿多元,实施了以改善旅游、卫生、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古城环境整治、户内电气线路改造、玉河广场建设、北门街道路改建、灯光夜景、星级厕所改造、玉河和老干片区排污管网、景观用水源头治理、东郊环境整治、道路绿化工程、廉租住房建设、金山路建设、古城数字化建设等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项目。

彰显文化,增添丽江旅游业的无穷魅力

要改变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模式,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是“孪生兄弟”,赏丽江山水——游丽江古城——品丽江文化是丽江旅游的“三连环”,缺一不可。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文化产业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多年来,市委领导班子坚持“文化就是财富”的新理念,把文化产业放在支柱产业、龙头产业的重要位置,一抓到底,抓出了成效。涌现许多旅游文化的成功典范:宣科先生采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成为家喻户晓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先后到国内许多大城市和英国、瑞典、法国、荷兰、挪威、比利时、日本等国演出、教学,开展文化交流,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丽江的文化形象推向国内外。音乐舞蹈诗画《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投入商业演出以来,累计演出4100多场,大获成功,目前,家庭作坊或“前店后家”式的文化工艺产品制作专业户数以百计,构建起歌舞演艺、手工艺品、博物展览、风情领略、图书出版、音像制作、影视基地等组成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扩大开放,广纳海内外资金和人才

丽江市委、政府始终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指导实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博大的胸怀拓展开放领域:一是在谋划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世界眼光、全球化的思维对丽江的发展进行定位,逐步形成了丽江品牌。二是不断提升丽江知名度,发展开放型经济。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始风貌的原则,加大投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对古城内房屋、道路、供水、排污、电力、水系等进行了逐步改造,保持了古城小桥流水、古朴自然的风貌,使丽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从而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条件。三是以旅游业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招商引资的领域延伸到城市建设、水电开发、影视拍摄等方面。如,引进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与他们合作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印象丽江》;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发金沙江中游的水电资源等。四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组建了玉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公司、古城管理公司、土地储备中心,规范了政府行为,强化了政府用市场手段调控经济的职能;将丽江师范学校和丽江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高等师专;把卫校、财校、农校三校合并,组建丽江民族中专学校;引进社会力量采用新模式创办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丽江旅游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旅游的综合收益不断增加,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1994年的21.69万人次和8,141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625.49万人次和69.5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丽江市有1500户旅游基本单位,占全省总量的13%。今年丽江旅游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至7月,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3%,其中海外游客30.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55%,国内游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3.75%。旅游业总收入4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945.31万美元,同比增长25.42%,国内旅游收入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2%。

相关阅读

丽江市概况

丽江市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东部,金沙江中游,东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接本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全市幅员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

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72个乡镇。全市总人口120万人,有纳西族、白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汉族等10多种世居少数民族。丽江位于著名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地,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多种民族和睦相处。由于立体地貌突出,兼具了横断山地貌和滇西北高原的地貌特征,境内相对高差4581米,立体地貌造就了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丽江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丽江旅游核心竞争力

旅游业如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的旅游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江旅游发展的历史脉络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交汇区,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美丽、神奇、和谐、富饶、开放,这些特点决定了丽江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旅游已发展成为丽江的一项优势和先导产业。回顾丽江旅游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等三个阶段,对丽江旅游各阶段重要事件的回顾与分析,使我们粗略地掌握递进发展的梗概历程,有利于增强对整体丽江旅游的认识、定性和把握。

(一)探索阶段(1981—1990年)。这个阶段,是丽江旅游的初始阶段,其特点是旅游地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游客。但由于丽江在海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1985年国家取消外籍人士进入丽江的限制后,零零星星的国外背包客苦苦追寻着《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洛克著,美籍奥地利人)和《被遗忘的王国》(顾彼得著,俄裔作家)的精彩故事,不远万里前来丽江寻梦,重温古老王国的迷人魅力。当时,丽江尚没有特别的旅游设施,旅游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本没有因旅游而发生变化。

(二)参与阶段(1990—1994年)。这个阶段,旅游者人次逐渐增多,国外旅客比例依旧较高,旅游的规律性逐渐显现,一些本地居民开始陆续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单的接待设施,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旅游淡旺季逐渐清晰,一些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变化

而调整了原先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有组织的旅游活动随之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进一步看好。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开始明确地将发展旅游业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逐步设立了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旅游设施和交通建设逐步改善。

(三)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根据丽江的旅游实际,发展阶段又可以分成四个小的阶段。第一,快速发展阶段(1994—1999年)。这个阶段,旅游接待人次从1994年的21.7万人次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280.4万人次,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特别是在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1996年丽江“2?3”地震恢复重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发展契机的带动下,一个日益成熟、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食宿设施逐渐被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设施所取代,旅游地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巩固发展阶段(1999—2003年)。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受为期半年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超前消费了部分潜在游客)和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旅游业被迫停业整顿)影响,丽江旅游的快速发展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此期间,丽江旅游从1999年的280.4万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360.2万人次,年均仅增长5.5%。但与世博会后昆明及省内其他多数旅游地州相继出现的客源明显减少,几年后才又恢复到节前水平和国内几乎所有旅游城市受“非典”影响而出现的“2003年旅游大滑坡”现象相比,丽江旅游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丽江旅游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第三,提质增效发展阶段(2004—2008年)。这个阶段,丽江旅游在注重“量”的扩大的同时,还强调了要加强“质”的提升,提出了增加旅游对财政贡献率等的发展思路,旅游接待人次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从2004年的360.2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625.5万人次,特别是海外游客从9.2万人次迅速增加到了46.6万人次,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跃升。旅游业的接待规模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城市有了更加界线分明的旅游、娱乐、商业区,之前建成的旅游设施逐步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硬件建设被更大容量、更上档次和更现代化的设施所取代。第四,转型升级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在此阶段,丽江在2004年前后就提出了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旅游业二次创业”发展思路,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旅游转型升级的初步探索。2008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转型升级”作为国家全行业性的发展战略。根据会议精神,结合丽江旅游的实际,丽江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和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六个转变”。

附图一

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收入

附图二

二、丽江旅游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多年来,丽江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立足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丽江特色的旅游发展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健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建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条件日益便捷;旅游城市面貌、城市宜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截至2009年底,丽江有1500户旅游基本单位,占全省总量的13%;有27家旅行社,其中有9家国际旅行社;有星级酒店208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13家;全市有6家旅游汽车公司,600多辆旅游车;有29家旅游购物会员商店;有22个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5A级1个,4A级4个;有注册导游5679人,其中语种导游188人,实际从事导游工作约3000人左右。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员工约4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超过10万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53亿元,增长13.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8%,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今年1至9

月,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56.43万人次,同比增长17.49%,旅游业总收入7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8%。

(二)丽江形象深入人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旅游业的发展,使一度“藏在深山人未知”的丽江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丽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十多年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道路上,丽江相继获得了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打造出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极富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青年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品牌城市荣誉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几十项殊荣。2008年,丽江市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当前,丽江正紧锣密鼓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三)海外游客持续增加,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海外游客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十多年来,丽江的海外游客接待量稳定增长,从1990年的0.58万人次、外汇收入17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52.59万人次和1.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90.6倍和1000倍。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事业不断进步,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先后同日本高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瑞士马特宏峰、澳大利亚谢普顿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随着丽江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口岸机场的开通,丽江的国际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四)关联带动效应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旅游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征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链延长,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结合逐步深化。古城区束河古镇在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引进有实力、有品位的外地大企业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成为了丽江旅游的新亮点,当地的农民人均收入呈几何数递增;玉龙县黄山镇推出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民俗旅游“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宁蒗县泸沽湖畔的落水村,村民通过面向游客组织开展划船、骑马、篝火晚会等活动,很快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永胜的螺旋藻、野生菌,华坪的芒果、乌骨鸡,玉龙县的雪桃等生态产品,通过旅游业找到了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独特的丽江发展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丽江总结出了“旅游先导,旅游突围,旅游带动”,“打民族牌,走国际化路子”,“树立世界性眼光,高起点开发建设”等发展思路;树立了“走出去,请进来”,“朋友发财我发展”,“敢为天下先”等开放性思想观念;探索出了深受国内外推崇的“束河模式”,“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依托遗产品牌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反促遗产保护工作”的“丽江模式”等独特的发展模式。

追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丽江旅游能够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取得巨大成绩,除了拥有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外,主要是得益于“十个坚持”,即: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高起点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旅游先导、坚持基础先行、坚持品牌带动、坚持文化推动、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扩大开放、坚持多元投资,这是丽江旅游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丽江旅游发展简析

一、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简要情况

丽江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总人口120万,超过3000人以上的世局少数民族有12个,少数民族占57%以上。丽江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献古籍。

近年来,丽江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丽江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8%,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6%。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旅游文化名城,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丽江历届党委、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党的基本路线与丽江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1994年11月,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次会议以后,确立了丽江发展旅游业的方向。1996年丽江“2.3”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给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了丽江的知名度。1999年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丽江旅游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从接待事业型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2006年2月,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发展思路,福朋,丽江旅游业又一次得到快速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二次创业”的阶段。通过10余年的发展,丽江已成为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热区和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1994年的21.69万人次和8141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630万人次和近70亿元,其中海外游客近47万人次。

(二)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旅游业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不开的,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丽江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来思考和推动,始终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其他地区发展的情况,并结合丽江实际,注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精品,创造名牌。

一是,坚持旅游先导。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丽江旅游业的发展,省政府先后两次在丽江召开高规格的滇西北旅游发展会议,明确丽江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从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给予支持。十余年来,逸羽连锁,丽江党委、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中心工作进行研究安排,把旅游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优先考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1994年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后,提出了旅游先导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此后历届党委、政府提出了把丽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名市、旅游强市、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等目标和战略,威斯汀,不断抓好旅游宣传、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形象宣传和市场环境优化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丽江旅游业一直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旅游业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兴旺和发展,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招商引资、促进脱贫、安置就业、文化保护开发、干部群众观念更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丽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把保护作为发展的基础,以发展作为保护的动力,通过发展提高对资源保护的认识、提高对资源保护的投入,努力做到既发展旅游,又保护资源,达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丽江古城就是保护与发展结合统一的典范,万里路连锁,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和海内外游客以及当地的群众对此给与了较高赞誉。保护丽江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护与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大品牌带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施大品牌带动大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丽江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抓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的开发,加快旅游品牌的培育和建设。自1997年丽江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老君山、丽江东巴古籍文献又先后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玉龙雪山成功列入首批国家5A级景区。这些资源和品牌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泸沽湖、摩梭风情、束河茶马古镇及古村落、古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好如家酒店,又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突出名族特色。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强名族文化保护研究、挖掘整理和开发宣传,打响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丽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推动民族文化开发与市场经济对接,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推动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路子,打好民族文化牌。

五是坚持开拓创新。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意和策划,充分借助和发挥专家、学者的才智和专长,为旅游发展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创造旅游注意力,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如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合作打造的《印象丽江》,充分展现了丽江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成为主体景区内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新亮点、丽江旅游的新看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在束河古镇的保护发展中,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引资建设,通过科学发展规划、突出文化特色、让群众得实惠等做法,星月时尚,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镇建镇、以镇养镇、以镇兴镇”的路子,成为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总结回顾中的一个成功范例,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经验”栏目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

六是坚持对外宣传。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皇冠假日酒店,不断让丽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丽江。先后举办了国际七星越野挑战赛,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雪山音乐节、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等活动,多次组织纳西古乐会到国内外演出;与日本高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等建立了友好关系,玉龙雪山与阿尔卑斯山等国家和地区促销,积极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对丽江进行宣传促销,不断扩大丽江对外影响力。

七是坚持基础先行。重点加强交通、市政、通讯、电力等基础建设,不断改善旅游通达条件和城市旅游功能。通过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公司、丽江古城管理公司、市投资管理公司、市土地储备中心等融资平台,积极举债投入道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景区开发建设,改善旅游发展条件和环境。以旅游兴城建,以城建促旅游,努力建设集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城市。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神奇、神秘、秀美的丽江,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全国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不同少数名族各具个性的文化样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使丽江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丽江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平台,突出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一些民营的文化单位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同时对现行的文化体制提出了挑战。如大研纳西古乐会、东巴宫等民间演艺团体开始走向市场,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大研纳西古乐会走出丽江、走向国外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演出,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2年,丽江市与深圳能量公司签定了联合打造一台面向旅游市场的大型演出的协议,从而推动丽江民族歌舞团开始走向改制的道路,《丽水金沙》由此诞生。2003年4月,李长春同志到丽江视察工作,肯定了丽江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决定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至此,在中央和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及其办公室的指导下,丽江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主要内容是:

(一)明确界定文化单位的性质,把经营性文化推向市场

按照文化单位的经营内容和性质,把其定位为公益型、混合型和经营型单位,分别采用不同的办法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第一类:经营性事业单位彻底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文化企业。如民族歌舞团、电影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木府博物院等单位,将其人员、资产从原来的体制中剥离出来,撤销其事业单位建制,分别改制为国有控股或民营文化企业。第二类:把事业单位中经营性职能及资产、人员进行剥离,并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如丽江日报社通过改制,建立起了社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完成了干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并把广告、印刷等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实现了宣传与经营的分离,经营部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丽江电视台除确保宣传管理权、节目终审权、播出平台所有权和综合频道、新闻宣传栏目外,其它频道和节目实行制播分离。组建了由市电视台控股的广告节目公司和频道管理公司。第三类:整合资源,为有条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如市、县(区)博物馆,按照所有权不变、利益关系不变、集中收藏展示的原则,将分散在市和一区四县的价值约1.5亿元左右的文物资源及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整合,组建了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丽江博物院,使我市文物管理机构由单一财政供养、条块分割的纯文化事业单位逐步向自收自支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下一步进入市场,办好、做大文博产业创造了重要条件。更多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则主要是通过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增加投入促进其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

(二)理顺关系,创新行业管理体制

撤销了原市、县(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建制,组建了市及各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原有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为“丽江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理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与“扫黄”、“打非”工作的只能关系,形成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模式;整合原文化、广电执法队伍,组建了市及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2005年11月,古城区率先在云南省成立了第一家文化产业协会,下设音像、图书、网吧、演艺、工艺品、娱乐、打字复印等七个分会,美居,由各会员单位民主推荐产生了会长,制定了协会章程,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原则开展工作,全面履行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搭建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至此,完成了三局合并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组建工作,建立了新型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和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逐步形成了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城市守信的文化市场秩序。

(三)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2005年底,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放手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事业成了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为适应构建文化旅游名市的要

求,先后出台了《丽江市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丽江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决定》等政策措施,提出了开发三种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壮大四大文化产业、建设五大基地的思路,落实了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策划和包装了一批文化项目,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文化的活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全市已形成了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产业互动化,以文化促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了一大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文化企业。全市文化产业经营户由200 1年的840家增加到2008年的3127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35亿元增加到1 0.6亿元,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5%;实现利税由2900万元增至8000多万元,增长近3倍;文化企业职工人均月收入从700元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500元以上,高的达8000多元。由于改革明确划分了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在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了机制创新,从而对文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在具有经营属性和竞争力的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后,政府就能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大对公益型文化事业的投入,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和扶持民间文化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达6100多万元,比2001年的889万元增加7倍多;一大批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室得到新建,送戏下乡活动得到加强;民间自发组建的文学、书法绘画、摄影、文博、演艺等团体达70多家,露天歌舞等民间文艺异常活跃;电视、广播覆盖率分别达87%和94%。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丽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知名度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同步发展,探索积累了一些加快丽江发展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丽江将紧紧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丽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抓机遇、打基础、建支柱、创名牌、增效益,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大经济发展目标,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丽江旅游旺季自助游攻略

丽江旅游旺季自助游攻略 7月份开始到达10月份,真正进入了丽江旅游的旺季时期,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新城里一向会有很多空置着的宾馆、酒店,这个时间段,都可以明显发现不少游客的踪影! 丽江旅游情况: 1、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很紧张 到达丽江的各种交通工具紧张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飞机、火车、汽车! 飞机票 在旅游旺季,基本上各个地方到达丽江的机票都是全价的,而且,得提前几十天购买,乘坐飞机,推荐,最好是直接购买了往返的机票,这样,游玩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一个底!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建议直接飞机到达丽江最好! 火车票 由于,客流量地猛增,每年这个时候,丽江<—>昆明的火车,一天三趟之外都会临时增加晚上十一点钟的一趟来缓解客流压力! 很多人选择的做法是,飞机到达昆明,然后再昆明火车到达丽江,致使火车票一直比较紧张。因此,最好是至少提前三四天把回程的火车票购买好。 汽车票

从丽江到昆明的火车票购买不到了,那很多人的选择就是汽车票,一般,丽江到昆明的汽车票,当天是可以购买得到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汽车票也建议提前一两天购买!丽江到昆明的汽车,官方数据说的是七八个小时到达,但是往往会花费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请要赶飞机或者火车的计算好时间。 2、住宿普遍涨价 整个丽江城里面,住宿的价格也不断飙升,不管是新城的宾馆酒店还是古城里面的客栈;新城里面的,普遍价格在100左右,而古城里面的普遍在200-300左右。旅游旺季,建议提前预定房间。 3、行程安排别太紧凑 丽江的7-10月是旅游旺季,也是雨季。 去一日游的景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去两日游或者需要更多天数的景区,那请留有足够的预备时间!比如去泸沽湖,梅里雪山之类的景区,请安排出来多余的一到两天的空余时间,以防遇到什么突发事件,不能按时返回~ 虽然,丽江这地方,不管下再大的雨,不会发生泥石流之类的大灾害,但是,丽江的土质是很松软的,所以,雨下多了,难免出现,小型的山体滑坡或者路边高处石头滚落下来的发生,因而造成交通堵塞。所以,安排的行程还是松散点为宜,毕竟,不是参团。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 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 学号:1041064115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目录 案例概述 (1) 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1)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3) 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4) 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6)

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 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

云南丽江旅游文案

天堂的阶梯上邂逅你———丽江 毕业之旅策划 一.活动背景 结束了你的毕业论文,弄好了你的毕业手续,那还等什么,旅行吧!为自己大学生涯画上圆满句号,也是工作前的最后一次疯狂!这里的阳光四季明艳;这里的雪山屹立千年;这里的古城“户户垂青柳,户户淌清泉”;这里保存着全世界最后仅存的原汁原味的象形文字;这里的手工纺织和铜银器制作技艺闻名于世;这里就是云南丽江,迷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在欢迎您的到来。 二.丽江的主要旅游资源 丽江古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玉龙雪山——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雪山;纳西族人的神山 甘海子——辽阔的草甸; 拉市海——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 茶马古道——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 泸沽湖——高原明珠; 摩梭——男不娶,女不嫁,奇特的母系“走婚”习俗 三.活动日程安排 第一天:在南宁火车站乘2637次火车16:20分赴素有“春城”美誉的高原城市昆明 第二天:5:13抵达昆明,早餐后8:20乘5652/5653次列车前往丽江。19:56分到达。入住酒店。 第三天:观赏大玉龙雪山景区。 第四天:游拉市海,骑马游茶马古道。 第五天:游高原明珠泸沽湖,体验摩梭人母系氏族的生活。 第六天:游丽江古城以及木府。 第七天:返回南宁。 四.景点介绍 大玉龙雪山景区 大玉龙景区就是以玉龙雪山为主的大景区,游玩点主要包括大索道、牦牛坪(中索道)、云杉坪(小索道)、蓝月谷、干海子、东巴谷、玉水寨、东巴万神园、张艺谋的印象丽江等。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游玩,时间为一天。 ●玉龙雪山是群山而不是单独的一座山,它南北纵列,终年积雪。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终年冰雪覆盖,是北半球海拔最低的雪山。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玉龙雪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大致可分为雪域、冰川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雪山水景等。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心目中的神山,因为纳西族的由来也是与玉龙雪山息息相关的。公元三世纪的时候,青藏的羌族人为了逃避战乱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雪山融化的清冽冰凉之水挽留住了他们继续逃难的步伐开始在玉龙雪山下定居,几百年后,这些人就形成了新的民族——-纳西族。

(血泪换来的教训)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

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自助游攻略指南(血泪 换来的教训啊...) 此攻略将详述:饮食、穿衣、高原反应、购物等注意事项;路线和景点详情;交通详情等。 在呈上路线之前,无论如何得将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分享一下。 首先是注意事项1、饮食。 云南小吃无比丰富,尤其到了丽江古城小吃一条街,还有酒吧咖啡吧之类的地方,象我 这种吃货根本hold不住啊,但是,请大家千万悠着点,云南是非常会水土不服的地方。我 是江苏人,去过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香港海南韩国,从来没有水土不服过,但是到了云南,因为上吐下泻挂了两天水(PS:在当地报了两个小团,第一个团有近一半人拉肚子,第二 个团有一半的人都挂过水...)。云南水质偏硬,特别容易引起拉肚子、上吐下泻之类的症状, 所以肠胃弱的还是喝农夫山泉之类的矿泉水吧,想喝热水就把矿泉水倒壶里烧开。另提醒, 美食很多,但不要贪食,再混上当地的水一喝,那绝壁是要上吐下泻的。 美食推荐:包浆豆腐,过桥米线,丽江粑粑,凉拌水性杨花,茉莉花炒蛋,纳西烤鱼。 靠近忠义街的小小私房菜味道很不错。另,牦牛肉什么的都是浮云,hold住。 2、穿衣。 大理海拔2030,丽江海拔2400,泸沽湖海拔2600,香格里拉海拔3200。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我八月中上旬去的云南,在大理丽江泸沽湖,天气晴朗的话,白天长袖T 恤(短袖开衫)长裤即可,但早晚必须加外套,温差很大,只要天不大亮就好冷,如果天下 雨,一定记得披上外套。建议买个披肩,可以防寒防晒还可以当拍照道具。 如果你要去香格里拉,必须带上冲锋衣或者厚外套,我在香格里拉的穿衣如下:下 穿棉毛裤和外裤,上穿吊带、长袖T恤、毛衣、外套、和冲锋衣,脖子上围着围巾(披肩)。就这样早上还是略有凉意。 如果你准备去苍山和玉龙雪山,一定要租件羽绒服穿。苍山下了索道后海拔3900,玉龙雪山貌似4000多,非常冷,租羽绒服30元,租吧,冻啥也别冻着胃,下山后跟我似 的上吐下泻犯肠胃炎要挂两天水,而且高原上挂水需要挂三瓶,一挂就是4个小时哦!

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云南丽江旅游的发展,通过“八五”期间的“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的“抓机遇、促发展”和“十五”期间的“抓质量、促效益”,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推动丽江经济结构调整、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丽江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2008年,丽江市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经济 解放思想,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快。1978—198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只有1%,全省倒数第三,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五。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势特色经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以粮为纲”的思想束缚,片面发展传统农业,错失了云南省以烟、糖、茶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拉开了与玉溪、曲靖等地州的差距。不少企业投产之日即为亏损之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工业企业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丽江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结合丽江改革开放前10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区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有丽江特色的发展路子。解放思想方面狠抓了“四破除、四树立”:一是破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左”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树立敢闯、敢干的积极进取观念。二是破除墨守成规、照搬书本或别地经验的僵化观念,树立认清丽江区情、坚持从丽江实际出发、建设有丽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观点。三是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守旧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广纳观点。四是破除两眼向上、两手向上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强观念。 在探索丽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丽江人深刻地认识到:丽江的农业,因为自然条件的立体性、分散性,交通运输不便和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虽为基础产业,但不可能成为主导产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

姓名:xx 学号:xxxxxxx 1、丽江市地区的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

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美景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2、丽江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集山川民俗历史文化为一体,后来有人总结丽江旅游景点为: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两山:玉龙雪山-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海洋性冰川,海拔5596,国家首批五A级景区,至今无人登顶。老君山-“滇省众山祖”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明。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峡,令人称绝。 一城:丽江古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拥有八百年历史,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海内外无数游人丽江旅游的必游之地。 一湖: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几大湖泊之一,能见度9米,也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在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一江:金沙江-即长江上游的别称,流经丽江境内,有万里长江第一湾和世界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两大景点,是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 一文后化:纳西东巴文化-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古乐、“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族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前言】: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该份策划方案经过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景点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营销规划来对丽江旅游进行策划。在此同时也发现丽江旅游上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通信、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引导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满意度。丽江的城市规划现在落入中国千篇一律的那种城市建筑的老套旧窠,看不到建筑物与绿树、绿地和水潭相互掩映的那种园林城市之美,看不到丽江应该有的高山边地城市建筑独特的生态景观之美和个性特征之美。而且城市周围的山林景观中,还有不少明显是过去开山炸石留下的难看疮疤,影响了丽江的市容。我觉得,丽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从空中鸟瞰,就要追求一种山水园林城市之美,一种人们飞临上空就心驰神往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城市建筑中,空间的

疏朗布局、绿树绿地、河流湖泊与建筑物的间距和相互辉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办公楼、宾馆酒店楼堂馆所等,都要在外观上体现一种本地建筑的特色。 目录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五、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六、旅游产品规划 七、生态环境保护 八、营销规划

丽江大理旅游攻略(自己整理)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 旅游Tips: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安(至少提前1-2天服用,到达云南后继续服用3-5天)、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3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您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您也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最近一位驴友还推荐了一个抗高原反应的小秘方,据说按此方子服用经济又实惠,并且效果很好,大家不妨试试:早上:1片维C 早、中、晚:肌苷片和复方丹参片每次各3片。注意:从出行前一天就开始吃,不要停,一直到行程结束. 你好,可以到金马坊,南屏街,正义路看看,这几处是在一起的,是昆明最繁华的地方,可以逛逛商场,吃点云南小吃。 昆明旅游攻略 在昆明玩 三市街地址:昆明市五华区三市街步行街到了晚上真是挺热闹的,也算是昆明地标性的地区了。不错不错,到昆明这里应该来看看的。吃完再在南屏步行街逛了一会儿,去了趟家乐福,已经十点了。我们没找到返回的公车- -,打车回旅店,休息。 坐公车到祥云街,据说那一片都有很多小吃。我们随便进了一家,看别人吃得挺香,名字叫小米锅好像,其实就是每个人一个锅的小火锅,味道不佳,远不如贵阳的火锅- -。 昆明必游景点有:滇池、石林、翠湖公园、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金殿公园、西山森林公园、九乡风景区、圆通山、大观楼、筇竹寺、世界园艺博览园等。 昆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石林风景名胜区:175元世博园:100元云南民族村:70元云南省博物馆:10元云南铁路博物馆:10元。云南民族博物馆:10 元九乡风景区:90 元[3]西山森林公园:30元金殿名胜区:20元昆明动物园:10元。昆明动物园10 元大观公园20元黑龙潭公园10元昆明植物园8 元海埂公园8 元。昆明西山-海埂索道单程:40 元轿子山风景名胜区:30元昆明野生动物园:35元 昆明推荐景点 ◎翠湖→推荐指数★★ 如果不是因为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这里与其他任何一座城市的公园没有丝毫差别。[交通]乘1路、101 路公共汽车可直接抵达翠湖北门。[贴士]1.现在翠湖公园已经对市民免费开放。2.在海鸥飞临的冬季,园外的围栏旁是观鸥、嬉鸥的最佳角度。3.著名的陆军讲武堂就在翠湖西门对面,顺道去看一看,那里已是昆明不多的几处文物古迹。 ◎金马碧鸡坊→推荐指数★★★ 老昆明的象征和骄傲!金马碧鸡坊原为明朝的建筑,后被毁,现在为重建,紧临的南屏步行街是本地人的休闲去处。金马碧鸡坊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太阳将落未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射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在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射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渐靠近,最后相互交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交通]3路、4路公共汽车可直接抵达。[贴士]金马碧鸡坊就在市中心,徒步或乘车都很方便。 ◎西山森林公园→推荐指数★★★ 登西山是昆明人踏春的一个重要去处,所以有“三月三,爬西山”的说法。龙门是西山的至高点,也是纵览滇池全景的最佳角度。另外,著名音乐家聂耳的墓也在西山。[交通]滇池电影院、艺术剧院、锦华大酒店旁有专线车直达。乘出租车约需30元。云南民族村有缆车往返海埂与西山,双程50元,单程30元。[门票]30元。[贴士]登龙门的栈道,仅容2人擦肩侧身而过,游人多时,要注意安全。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完整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

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充分发挥行业协

云南省丽江市旅游概况

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丽江县城叫大研镇。丽江人口30多万,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另外还居住着白、汉、傈僳等民红又专族。丽江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上游,境内主要有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两大山脉。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县城海拔2400米。丽江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6~11.7摄氏度之间。丽江历史悠久。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此生息。从旧石器到青铜器的发现,证实了丽江是云南古人类的摇篮之一。据史料记载,纳西先民系古代南迁的羌人,汉时聚于大渡河一带的耗牛道,被称为“耗牛夷”;隋唐时又迁至金沙江上游,称“磨些”、“么梭”。“纳西”是解放后统一的族名。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同时还居住着白、彝、傈僳、普米族等少数民族。丽江的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共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较著名的有丽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国寺、普济寺、玉峰寺、指云寺、兴化寺、灵照寺及北岳庙、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宫、龙泉寺……。从中可见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征影响。丽江同时荣戴国家级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桂冠。景区内含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及众多的古建寺观;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龙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险的虎跳峡;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带大面积的地质景观……。此外,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傈僳等十余种少数民族,奇异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丽江,还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东方瑞士”的誉称。总之,鲜活运转中的古城、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众多的历史遗存、雪山、水渠、草甸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所交织而成的这方热土,将受到人类的倍加爱护和永远的关注……。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定稿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其次。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丽江古城作文50字

丽江古城作文50字 丽江古城 今天,我们坐着旅游大巴到了著名的丽江古城,哇!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有风铃、手饰还有云南特产、民族服饰,可漂亮了! 我们跟随着导游逛了一大圈,听他讲述着丽江古城的历史,品尝了小吃街里的美味小吃,最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纷纷散开,去各自感兴趣的小店,直到很晚,欣赏了古城的夜景,我们才返回了酒店。 美丽的丽江古城 我们8月10日游览丽江古城。听导游说,丽江城在1995年2月发生7.5级地震。当时新城区的建筑都倒塌了,但古城中的木制建筑却保留下来没有倒塌,幸存下来的丽江人改变了生活态度,安逸知足的工作生活着。 一进古城,到处都是古色古乡的木质建筑,带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到处都是。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丽江粑粑,黄豆凉粉,烤三文鱼把我的肚子撑得圆圆的。 继续行走,更多美景,美食。 美丽的丽江古城 假期我去了丽江古城,这里很美,有很多好玩的小东西,还有好

多好吃的东西。 我吃了玉米肠和牦牛肉。吃完了饭该说玩什么了。哇,我看到一车好玩的东西,天哪,什么挂链啦,什么泥人呀,应有尽有。我买了兔子泥人,妈妈他们买了贝壳挂链。我们独自饿了就去买吃的。吃完了好吃的,爷爷说再逛逛就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迷路了,走这儿不对劲,走那儿也不对劲,最后我们终于走出来了。 第二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丽江。 游丽江古城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游完大理苍山后,就飞往神往已久的丽江古城。 古城里保留了大片清明年代建筑,它们的结构式木质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门两院等。这些房屋注重装饰,门窗上有很多色调为红蓝绿的雕花图案,好看极了。 在这古城里,还有一个用泉水的规矩,上午11点以前的水用来饮用,中午2点以前的水用来洗菜,上午和晚上的水用来洗衣服。 古城里,清澈的泉水分了股,主流穿城而过,好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游丽江古城 旅游的第五天是自由活动,姥姥和妈妈带我去逛丽江古城。这里的路窄窄的。而且他们和我们这儿的房子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郑州

春节丽江旅游攻略

即将临近春节,许多准备在春节期间出游的朋友也开始了自己旅游线路的策划,今天我就给准备去丽江的朋友介绍一下春节期间该怎么玩丽江,如何玩最为省钱! 一、衣 冬季气候(12月-2月):温度0℃-12℃,气温较低,干燥。建议着装:长衣长裤、毛衣+外套,羽绒服备用。湿季节分明。 建议刚来丽江的游客先在丽江附近游玩小住几天,古城的平均海拔是2400米、玉龙雪山索道最高可达4800多米。高原地区剧烈运动容易使人疲劳产生高原反应,所以来到丽江以后先小住一下适应高原气候。 丽江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为了来到丽江能游玩好,建议关注一下高原天气!丽江经常下雨,经常下一阵停一阵,来丽江一定带好雨具吧!为了你能更好的旅游,介绍一下丽江一年四季的天气,这样你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季节来丽江旅游!感受非一般的丽江…… 丽江地处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丽江海拔2400米,一年四季紫外线很强,各位到丽江的朋友注意防晒,最好准备太阳镜。 二、食 出行旅游各地的风味要偿到是理所当然,但怎么样吃即便宜又能吃到当地的独特风味,这可就难了,不了解当的地朋友在这上吃过不少的亏。大家都知道古城内寸土寸金,房租居高不下,这样就给低廉的小吃加上没必要的成本,所以说丽江真正的小吃都不在古城内,而在新城。云南无菜系,丽江的小吃种类也不是很多,现向大家介绍几个种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 ①野山药火腿炖土鸡 主要原料是野山药、当地火腿和地产鸡,属杂锅炖菜,作法是把鸡肉先煮熟,大家先吃肉,后往里加一些配菜,当地气温适宜,青菜很多,所以配菜的品种也有很多。通常是3-5元一盘,一锅鸡68元,够4个人吃的了,比较集中的地点是在七星一街附街,有几家野山药鸡店。打车去起步价,也可走去,离古城北门不远。 ②带皮黑山羊 主要原料为地产黑山羊肉,属杂锅炖菜,作做法是把羊肉先煮熟后称斤下锅,每斤38元,锅底有清汤和麻辣两种,后先吃肉后吃配菜。基本作法和炖鸡差不多,比较集中的饭店地点,在长水路金凯广场旁有许多家饭店。在北古城门出行坐1路面的,南门出行坐3-8路面的。 ④腊排骨火锅 主要原料是用淹制的腊肉排骨,属杂锅炖茶,做法和以上两种差不多,也是先吃排骨后下配菜,配菜通常是3-5元一盘,大家可选,腊肉火锅为60元一锅,加上少许配菜4人左右吃不错。 ⑤其它小吃 纳西耙耙、鸡豆粉、炸洋芋串、洋芋片、烧烤、米线等小吃,大家可以去古城北门百信商场后面的小吃一条街去吃,那里当地小吃有许多,北门走过去6分钟差不多就到了,也可进入七星街在头一个路口右转即是。古城边的忠义市场头上也有类似的小吃。从四方街到大石桥短短的一段路上开满了小吃摊,有人戏称这里是“米线一条街”,在这里除了古城中常见的纳西小吃之外,还有“风靡全国”的砂锅米线,以及夜晚的烧烤。 古城南边的忠义市场和象山市场里也有不少好吃的。如腊排骨火锅、牦牛火锅、清真馆子的牛肉,还有拉市的鲫鱼火锅。 在古城中也有一些酒吧会供应您意想不到“内容”。“丽江驴窝”家常饺子、家常菜;新义街街口第一家的驴肉馆子;大石桥旁“顺水楼”的家常菜,积善巷里的粥铺子,都是作平时饭堂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太阳花酒吧的PIZZA,“今生有约”的韩国料理,“杰力咖啡”的三文治、苹果苦瓜酸奶昔都令人回味。 三、住

丽江旅游市场SWOT分析

丽江旅游市场SWOT分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丽江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建设小康社会等历史机遇,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丽江旅游面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旅游业二次创业,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当然那也是因为丽江旅游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优势(Strengths):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丽江位于著名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和今天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圈的重要门户,所以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多种民族和睦相处,构成了地缘优势突出、文脉特征明显的旅游资源禀赋。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两山、一城、一江、一湖、一文化、一风情”是丽江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两山是指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重点展示区丽江老君山和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一城是指集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于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江是指含括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等景观于一线的金沙江;一湖是指母系社会文化活形态遗存地高原淡水湖泸沽湖;一文化是指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东巴古籍文献;一风情是指至今保留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的摩梭风情。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丽江市政府、云南省政府等都对丽江开发旅游业大力的支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当然,中央对于丽江市旅游开发给给予很大的支持,使丽江旅游在国际中知名度不断上升。 四、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 近年来,丽江当地政府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易达性。丽江机场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的航线,已成为云南省内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丽江到大理、丽江到香格里拉都有一级公路连接,大丽(大理到丽江)铁路已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新建的丽江火车站是云南第二大火车客运站。大理至丽江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已于2007年正式启动,预计2010年底建成通车。丽江区内各著名景点玉龙雪山、虎跳峡、黎明老君山、泸沽湖之间也都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贯通。交通的便利使得丽江旅游变得更为舒适、快捷、安全、方便,增加了丽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丽江旅游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Weakness):一、基础设施的薄弱。 丽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饭店业、旅行社等相关产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医疗,教育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医疗设施还

探讨丽江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探讨丽江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占据旅游业的重要领域。该文针对塔城生态旅游资源,即“东巴文化”和“勒巴舞”文化,还有原生态音乐,古老的生态文化等,为塔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塔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也为此提出了建议,为以后塔城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也不断的完善。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为此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者对老一套的旅游方式产生厌倦感,开始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特种旅游,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地方经济在影响非常可观,不仅给乡村新农村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带动文化建设说生态建设。因此,探讨塔城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解决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建议对策

绪论 一、生态旅游产生背景 (一)人类对优良环境质量的追求 人类走过的两个阶段,蒙昧生态和征服生态两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到至今,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生态时代。在生态发展的蒙昧时代,由于生态与经济正处于一种低水平的依赖和协调状态,所以那时候人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发展的征服时代,人们改变了过去的依赖和协调的状态,人们建立了野蛮掠夺和牺牲自然环境的掠夺性开发模式,从而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温室”效应加剧、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问题困扰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优良的环境,他们慢慢认识到掠夺和牺牲环境的巨大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于是开始探索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由此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目前,对“可持续发展”一致理解为:①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它强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合理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它是人类发展最明智的战略选择,是人类未来行为的指南。②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算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个里程碑。在这次大会各国政府均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做出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和长期的奋斗目标。2 (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中期,世界旅游业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它是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例如对旅游活动的管理不严,导致了旅游设施建设的盲目扩大,对旅游资源侵占性的开发,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还有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严重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条新的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旅游发展道路。 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旅游者希望回归大自然,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去倾听大自然的呼唤声,让自己全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开始厌恶古老旅游方式,追求新鲜刺激性的特种旅游,让传统的旅游业措手不及,但也为潮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原生态旅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类的需求,同时为旅游业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生态旅游发展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1①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引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生态旅游定义、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肖扬;杨瑞卿,2001. 2引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三期,肖扬;杨瑞卿,生态旅游定义、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2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