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第十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十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十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十章配套练习题

第十章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2.德育与政治教育是()

A.不同的两个范畴

B.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C.是一种辨证的内在关系

D.两者没有关系

3.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使受教育者获得人类思想方面的知识

B.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使受教育者受到思想教育

D.对受教育者做思想工作

4.德育与公民教育相比较()

A.具有工具性价值

B.具有终极性价值

C.兼有工具性价值和终极性价值

D.没有终极性价值

5.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是()

A.德育等同于公民教育

B.二者可以相互替代

C.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D.二者互不相同

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正确关系是()

A.是一种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B.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D.是一种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7.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A.师生之间的矛盾

B.德育处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新的精神需要与其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8.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由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B.由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所引起的受教育者新的精神需要与其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望和能力

D.教育者的教导和模范作用

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10.主张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是()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凯洛夫

D.高尔基

1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米切尔

D.洛塔尔

12.科尔伯格划分道德发展阶段的方法被称之为()

A.“道德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道德两难法”

D.“两难故事法”

13.“道德两难故事法”目的是让受试者就故事内容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

A.让他们对这些两难问题的回答“Yes”还是“No”

B.是发现人们回答问题时如何推理,进而发现人的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的发展

C.就是给人们讲述道德故事以进行德育

D.就是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磨练培养品德

14.以研究道德情感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模式,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是()

A.生命线模式

B.体谅模式

C.原谅模式

D.关心模式

15.体谅模式是德育学家()和他的同事共同创立

A.科尔伯格

B.麦克菲尔

C.马卡连柯

D.皮亚杰

16.体谅模式重视道德情感,强调()

A.体谅他人

B.原谅他人

C.关心他人

D.帮助他人

17.自20世纪80年代起,品格教育运动在()得以复兴并不断推进,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流声音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8.美国当代道德复兴运动中最有争议、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种学校德育改革流派是()

A.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派

B.价值澄清学派

C.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派

D.品格教育运动派

19.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集体教育,他主张()

A.集体和个人的很难和谐一致

B.如果学生没有个性,那就不会有集体

C.要有一个统一的集体

D.个性要服从集体需要

20.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受到()德育思想直接影响

A.希腊

B.罗马

C.原苏联

D.美国

二、多选题

1.德育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庞杂,至少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青春期教育

2.道德教育包括()

A.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B.社会公德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个人品行修养

E.国民公德

3.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

A.知识性

B.阶级性

C.方向性

D.时代性

E.教育性

4.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有()

A.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B.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C.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D.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E.制约个体发展

5.个性心理品质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关系是()

A.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体心理品质中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部分

B.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中处于核心地位

C.从培养人的个性品质而言,德育应是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个性发展中,德育具有定向、合理建构和心理保健作用

E.个性心理品质等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6.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德育的价值得以重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现实的德育危机促成社会反思,要求“寻回”德育的价值

B.对科技与工商业进步的认识的加深

C.全球化的要求

D.终身教育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

E.世界日趋多元化、多极化

7.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包括()

A.德育实体观

B.德育双重价值观

C.德育主体观

D.全方位德育观

E.德育单一价值观

8.与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相比较,德育目标具有()的特点

A.社会性

B.层次性

C.参照性

D.超前性

E.政治性

9.下面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B.劳动教育 C.民主、法制教育

D.性道德教育

E.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10.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讲究卫生,仪表整洁,言语文明,举止文雅

B.独立,自主,自尊,自强

C.遵守公共纪律和秩序

D.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E.尊重父母,善待长辈和亲友

11.社会公德教育是一定社会中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A.学会处理自身事务的关系

B.学会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C.学会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D.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E.学会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及其活动

B.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德育的内容

D.德育的方法

E.德育的目标

13.下面属于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的是()

A.说服法

B.角色扮演法

C.情境体验法

D.合作学习法

E.榜样示范法

14.运用品德评分法必须做到()

A.要注意客观和公正

B.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师生广泛参与

C.要把握最佳评价时机

D.要注意严格教育多一些批评和惩罚

E.要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15.榜样示范法要求()

A.要注意“远”、“近”榜样的结合

B.要注意充分发挥教育者(包括教师、父母等)为人师表的作用

C.要注意选择完美理想的榜样加以宣传

D.要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分析,增强他们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水平

E.越先进越理想的榜样作用越大

16.榜样示范法的主要功能在于()

A.提高思想认识

B.陶冶情感

C.磨练意志

D.养成行为

E.精神支柱

17.榜样示范法的榜样原型有()

A.教育者

B.杰出人物

C.考试中的第一名

D.同龄人典型

E.理想人物

18.情境体验法具有()的特点

A.非强制性

B.隐蔽性

C.潜移默化性

D.意识与无意识交互作用

E.主观性

19.情境体验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课堂教学

D.艺术熏陶

E.主题班会

20.在德育实践中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基本准则应是()

A.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式的初级阶段,授予他们以一定的思想意识、规范、准则

B.在思想品德中某种品质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阶段,以“疏导”、指导自我教育为主

C.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不同侧面,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各自不

同的性质,把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D.完成某项具体的德育任务,往往需要选择和运用多种方法

E.注意综合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

21.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德育思想可概述如下()

A.关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B.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信念的培养

C.德育过程中贯彻正面教育和启发疏导、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原则

D.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E.关于集体教育的原则

22.下面属于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的主要代表作有()

A.《道德发展哲学》

B.《道德发展心理学》

C.《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D.《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

E.《社会学习理论》

23.科尔伯格的主要德育思想主要包括()

A.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B.道德判断发展的六水平三阶段

C.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D.两种基本的德育实践模式

E.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24.科尔伯格认为()

A.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B.不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诱导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C.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向人们灌输道德观念

D.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

E.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25.科尔伯格主张的学校德育模式有()

A.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B.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C.新康德模式

D.后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E.柏拉图德育模式

26.注重从情感入手来实施道德教育,也是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Nel.Noddings)的基本主张。她提出的道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榜样

B.对话

C.实践

D.证实

E.感化

27.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班杜拉

B.沃尔特斯

C.米切尔

D.洛塔尔

E.麦克菲尔

28.班杜拉等非常重视榜样示范对儿童品德形成的作用,这些榜样包括()

A.人本身

B.文字符号

C.图象信息

D.语言描述

E.艺术形象

29.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拉斯

B.哈明

C.西蒙

D.班杜拉

E.沃尔特斯

30.价值澄清理论具有()

A.现实性

B.实用性

C.可操作性

D.有效性

E.澄清性

三、改错题

1.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青春期教育。

2.德育与政治教育是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3.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个体教育。

4.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尔伯格。

5.科尔伯格划分道德发展阶段的方法被称之为“道德故事法”。

6.体谅模式是德育学者科尔伯格和他的同事共同创立。

7.体谅模式重视道德情感,强调原谅他人。

8.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有争议、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种学校德育改革流派是品格教育运动派。

9.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受到美国德育思想直接影响。

10.道德教育包括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人品行修养和家庭教育。

11.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包括德育实体观、德育双重价值观、德育主体观和德育单一价值观。

12.性道德教育属于我国中小学智育教育内容。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德育的涵义?

2.分别简述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内涵。

3.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有哪些?

4.简述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简述我国编制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7.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如何?

8.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与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的统一/

9.教育者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德育过程?

10.常见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谈谈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试论述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德育思想。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德育过程的组织。

5.试论述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关系。弄清两者的关系对于德育有什么意义?

教育学之教学练习题知识讲解

第八章教学(下)(本章重点提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5.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7.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8.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华虚朋 C.帕克赫斯特 D.克伯屈 9.我国学校的教学以()为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授课 B.个别辅导 C.班级授课 D.讲座 10.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2.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属于()。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3.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1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 A.课外辅导 B.钻研教材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知识分享

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内涵 词源 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西方: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活动分析法”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匹配选择) 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 1.学科课程——知识 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分科课程——经验 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分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品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B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 B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D.未来性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教育问题 B.教育价值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6.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A )。 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 )。 A.赫尔巴特 B.康德C.培根 D.夸美纽斯 8.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 B.康德C.培根 D.杜威 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 B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卢梭的《爱弥尔》 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创造了文字 11.( B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1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 )。 A.教育B.教学 C.德育 D.智育 13.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C )。 A.《论语》B.《大学》C.《孟子》 D.《学记》 1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15.( D )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 A.分支学制 B.多轨学制 C.单轨学制 D.双轨学制 16.对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看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同时也揭示了教育规律 B.教育学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5.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 B )。 A.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特殊的实践过程 D.师生交往活动 6.( D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D )教学原则。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C )。 A.教学 B.教学原则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 A.教学工作 B.智育 C.体育 D.德育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 )。 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 1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C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2.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2014石家庄教师招聘教育学分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4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分章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B ) 。 1.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 织形式出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 是( B ) 。 1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 B ) 。 1.《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 特点的要求。 1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未来性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1 ) 。 1 .教育问题 B .教育价值 C .教育事实 D .教育规律

6.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1.康德 B .培根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1 )。 1.赫尔巴特 B .康德 C.培根 D .夸美纽斯 8.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D )。 1.赫尔巴特 B .康德 C.培根 D .杜威 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B )。 1 .洛克的《教育漫话》B .卢梭的《爱弥尔》 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1 )。 1.学校的产生B .剩余产品的出现C .有了国家D .创造了文字 11.(B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 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1.《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 《民主主义与教育》D .《康德论教育》1 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 1 )。 1 .教育 B.教学 C .德育 D .智育 13.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C )

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 第八章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 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 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A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C 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B 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 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B 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D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D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A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意义 (一)课程的内涵 最早出现在唐宋期间,《五经正义》; 在西方,最早出现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美国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他提出的“活动分析法”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杜威 (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又叫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综合课程 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三)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 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四)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五)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六)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

教育学第八章汇总

第八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内涵;“教学”和“智育”的区别 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至于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而教学则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智育的实施除通过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等。概括地说,教学和智育的关系是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1.教学的主要作用 (1)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3)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不是唯一的活动 三、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

巧(基本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和阶段 1.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指导性;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教育性。 (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凯洛夫提出的五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 (2)知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要是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3)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第三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定义—— 教学原则是有效的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贯彻教学原则,正

第八章 教学 练习题

第八章教学 练习 1、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理解教材 3、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 演示法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自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实验法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清朝末年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体现了()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7、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形式教育理论 8、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以教学为主 9、《学记》中比较准确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 开而弗达 10、《学记》中说“学不等“所体现的是()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 11、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分别是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单元(或课题)计划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课外辅导、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上课 13、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一般分为()直观、()直观、语言直观 实物;模象 14、教学方法中讲授法的集体方式有()()()和讲演法 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 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巩固性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启发性 17、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形成() 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 18、教育史上,()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着重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形式教育理论;实质教育理论 19、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简答)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 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C.语言的形成 D.教育起源于劳动 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象 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育 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八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八章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2、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3、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D ) A 组织教学 B 检查复习 C 巩固新教材 D 讲授新教材 4、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5、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纪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 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老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 分层教学 B 合作学习 C 小班教学 D 复式教学 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B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 C 分组教学 D 道尔顿制 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 备课 B 上课 C 布置批改作业 D 成绩考评 9、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D )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练习题

第八章教学<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B)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5、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C)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6、现代我国学校的教学以(C)为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授课 B、个别辅导 C、班级授课 D、讲座 7、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9、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A) A、了解学生 B、阅读参考书 C、上网 D、制订教学计划 10、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者和学习者 C、集体的领导者 D、学生的榜样 11、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2、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B)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在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D)来编班。 A、年龄 B、发展水平 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15、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D)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C)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8、良好测验标准中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D)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9、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在古代的东西方,个别教学制是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到19世纪中叶,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苏格拉底善于运用启发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形成了著名的“”。

教育学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填空 1.现代意义的教师与古代意义的教师的本质区别是、、、。 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 3.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即、、。 4.教师职业是以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5.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 6.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取向,分别是、、。 7.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又是。 9.学生的本质特点是以系统学习为主;是具有的人;具有明显的特征。 10.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方面、和环境方面。 1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12.在师生关系的诸类型中,是师生关系的主体。 13.教师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型、型、型。 二、不定项选择 1.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与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A 多功能性 B 专门性 C 高素质性 D 发展性 2.教师职业的地位包括。 A 政治地位 B 经济地位 C 法律地位 D 专业地位 3.学生的本质特点是。 A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 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C 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 D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4.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义务教育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5.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是。 A 朋友角色 B 管理者角色 C 灌输者角色 D 示范者角色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 崇高的职业道德 B 丰富的文化知识 C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 高尚的社会地位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无差别原则 B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8.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稳定性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9.男生在游戏中一般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女生喜欢扮演救死扶伤的大夫,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稳定性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10.在师生关系的诸类型中,是师生关系的主体。 A 心理关系 B 教育关系 C 社会关系 D互动关系 三、名词解释 1. 教师2.教师专业发展3.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4.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5.教师的专业理想 6.教师的专业能力7.教师的专业知识8.教师的专业自我9.教师的职业角色10.教师的职业形象11.学生发展12.师生关系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教育学》第八章讲义

(一)教学的概念 1、识记:教学概念的含义 2、领会: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二)教学的地位和任务 领会:(1) 教学的地位和作用(2) 教学的任务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领会:当代教学观念变革的六大走向。 (四)教学系统 1.识记:(1)教学系统的概念的含义(2)教学系统的特性(3)教学系统的要求 2.领会(1)教师中心说的含义(2)学生中心说的含义(3)学科中心说的含义 第一节、教学概述 教学: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在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p262识记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即相互联系又有区别:p262 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学与教育一词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狭义上,教学专指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从教育概念中分化了出来 教学与智育两个概念即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p262 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 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并不等同于智育。讲教学,突出的是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讲智育,突出的是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 教学的地位p262 (二) 教学的基本作用p263~265 从教育目的看:培养德智体美 从心理发展角度: 一方面,教学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包括是学生 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学的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 的情感智慧的发展。

教学的作用概括为如下四点: a: 授受基础知识 b:形成基本技能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c:发展基本能力 一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已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成就测验来测量; 二是指潜在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和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与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性向测验来测量。d: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p265~267 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教育 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 当代教学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走向: (一) 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二)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 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教法的实质是学法,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四)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观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 现代重视儿童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和谐发展,成了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精神。 (五)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传统:非常重视教学的结果,忽视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观念:第一,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本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技巧的习得; 第三,强调“知-情”对称; 第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以及多种方式、方法的综合应用,为儿童设计出合乎年龄特点的活动,促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六) 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传统:认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继承已有知识经验。 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创造文化,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掌握知识经验,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 第二节 教学系统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测试试卷

第八章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政治思想教育C.政治课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 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1.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 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 12.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1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年龄对象是从(胎儿)、出生到6岁前的儿童的教育现象和规律。 3、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的发展新趋势是出现了(向前)、(向后)的延伸。 4、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有(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5、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要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母育学校》)、第一本幼儿看图学话读本(《世界图解》)。 6、对人们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康有为)。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9、(《人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0、福禄贝尔把儿童的发展分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和(神的儿童)。 11、福禄贝尔把课程分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科学及数学、语言及语言教育、艺术及艺术教育四大领域。 12、(康有为)在(《书》)中第一次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主。 13、(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14、1923年鹤琴在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私立鼓楼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家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15、(宗麟)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当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 16、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以及发展阶段这个四个阶段。 17、杜威的代表著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经验与教育》)等。 二、单项选择题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许多教育学的专著和论文,其中有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的专著是( B )。 A、世界图解 B、母育学校 C、教育漫话 D、爱弥儿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4、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A)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5、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谁创立的?(D)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培尔 6、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一(D)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培尔 7、“我国幼儿教育之父”指的是一一(C) A、陶行知 B、雪门 C、鹤琴 D、宗磷 8、与托幼园所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C) A、目的性 B、组织性 C、随意性 D、计划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