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思维: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思维发发展的低级阶段,反映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2、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幼儿思维的典型形态。

3、转导推理:儿童最初的推理;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前概念的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没有类的层次关系,没有可逆性。

4、电报句:又称双词句,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由3个词组成,出现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

5、情境语言:对话语言,带有情境性;只有结合具体情境,听众才能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

6、自言自语:是内部语言发生过程中的一种过度形式,即具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出现在4岁左右;具有“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两种形式。

7、原始情绪的反应: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笑或安静,或四肢滑动等;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8、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9、理智感:人所特有的情感;这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影响和成人的培养,突出表现在求知欲和好奇心。

10、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过程。它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11、直接动机:根据动机和目的关系之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和目的直接联系的称为直接动机。

12、坚持性:行动中的坚持性,是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13、抗拒诱惑:指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它表现为无论在有人或没人在场的情况下,都拒绝具有诱惑力但被禁止的愿望和行为。

14、延迟满足: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是自制发展的一种表现,受各种具体条件所左右。

15、依恋: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狭义的亲子关系,称为依恋,它是婴儿寻求并企

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16、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别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17、攻击性行为:指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

18、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即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19、气质:一个人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指向性方向。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20、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简答题:

1、动作和语言作用变化的三阶段:(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2、儿童思维方式及工具变化:(1)直观行动思维: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有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特点,工具:感知和动作(2)具体形象思维,工具:表象(3)抽象逻辑思维:语词所代表的概念。

3、学前儿童判断和发展的特点有什么:(1)从判断形式看,学期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2)从判断内容看,幼儿的判断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和判断形式从直接向间接变化的趋势发展(3)从判断根据看,幼儿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4)从判断论据看,幼儿从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开始向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发展。

4、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有什么阶段:前言语阶段——言语发生阶段——基本掌握口语阶段学前儿童词汇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的扩大、词义的深化、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5、学前儿童句型发展有什么趋势: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简单到复杂、无修饰到修饰、陈述到非陈述

6、幼儿复合句的特点:数量较少、结构松散、联合复句出现较早、并列复句比例大、偏正

复句出现较晚

7、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3)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4)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情绪过程的稳定化逐渐变成情绪品质,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出现了基本的个性结构(5)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8、情绪情感作区分(P294):(1)情绪主要指那些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2)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东西(3)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有意境性,情感较为稳定,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是情绪的概括(4)情绪比情感强烈,它具有较多的冲动性(5)从生理基础看,情绪发生过程中,皮下中枢的作用较大,情感发生过程中,大脑皮层中枢的作用较大(6)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外部表现是本能的,是不学而能的,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情感是后天学得的。总之,情绪是低级的,简单的,较不稳定的,冲动性强,比较外露,与生理联系比较密切的体验;情感是较高级的,复杂的,较稳定的,冲动性弱,比较不外露,社会性较强的体验。

9、情绪情感一般发展趋势表现在哪里:(1)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发展趋势越来越丰富深刻,过程越来越分化,情感指向事物增加(3)情绪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

10、社会化表现在哪里:(1)情绪中的社会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化动因不断增加(3)表情的社会化。

12、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⑴亲子关系的发展⑵同伴关系的发展⑶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⑷亲社会行为的发展⑸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3、幼儿期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⑴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在: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⑵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⑶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14、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⑴父母的惩罚⑵榜样⑶强化⑷挫折

1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前四个阶段,基本任务,冲突年龄):(1)第一阶段: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建立依恋...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2)形成积极的自主意识...自主对羞怯怀疑...2——4岁:(3)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主动对内疚....学前期,4——7岁,游戏期(4)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勤奋对自卑...学龄期,7——12岁。

16、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限制。

17、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

18、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19、社会环境对生理发展的作用:社会发展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20、幼儿心理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明确地划分幼儿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便于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⑴首先,不同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发展是不一致的,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内,他们之间的整合水平也是有限的⑵其次,在两个阶段的过渡期中有一定的交叉重叠,这就使得阶段之间的界限不明显。比如,运用同一种水平的思维运算结构去解决两种不同性质的任务,可能就显示出同一个儿童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⑶再次,由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到生理发展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也增加了年龄阶段划分的复杂性。

辨析题: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思维的发展使儿童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从而出现了意识特征的部分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动物的心理特征。

2、掌握概念的方式,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但并不一定简单的机械的接受,往往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经过概括形成概念;生活实践中进行。特点: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不适当,过宽或过窄。

3、幼儿不能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原因:生理成熟的影响......语言环境

4、幼儿优势动机变化的趋势:从被动地受外来影响而产生,向主动地自觉形成方向变化;从直接具体狭隘的动机向间接的较长远的较广阔的动机变化。

5、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影响因素:分心因素、活动的特点、同伴间的比较、成人强化、儿童自身的态度。

6、为什么2岁前个性可能发生:2岁前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不可能组成有

机的心理活动系统;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

7、性器期的本我和自我:本我是受唯乐原则支配的,趋于立即寻求满足,以发泄原始的本能;自我是受现实原则支配的,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8、P348 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所标明的冲突是先天性的,是生物成熟的标志。

9、气质的变化,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P366: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针对儿童的气质特征进行培养教育。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学前儿童的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的记忆力总是在不断提高,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心理过程或个性方向,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发展;偶尔出现短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

11、发展的不平衡: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

12、心理发展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一方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成功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

13、学前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心理你那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但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表现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化,其变化是有限度的。

14、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观点: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认为在没有打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

15、早期隔离或称剥夺实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比较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的行为差异,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说明具备正常遗传因素的儿童,其心理发展受环境的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反映......

16、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论述题:

1、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首先,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这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的概括性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象的反映活动,人们通过语言才可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

⑴、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对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2、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例如:“灯”这个词,与各种各样的灯相联系,他概括了一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材料制作的灯的本质属性,即能照明的工具。如果没有标志一般东西的词,思维的无法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可见思维的结果是靠医院这一载体来表达的,离开了词的刺激作用,人脑就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见的内在联系。

3、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4、语言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客观刺激物。在思维发展过程中,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语言的作用由到大。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维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符号系统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

⑵、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语言和词的意义也正是考日益充实、丰富而不断的深化和发展。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并不是说二者可以混为一谈,思维和语言是有区别的。

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简介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是有一定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形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维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

⑵、外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个人头脑中进行的思维却不能与别人交流。

⑶、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必然是联系。而语言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被标志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必要的关系。

⑷、婴儿现有动作思维后有语言。

⑸、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而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概念。

⑹、二者的生理机制不同,思维的器官主要是大脑,而语言的器官主要是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

2、关于论述言语发生发展的理论,谈谈你的看法(理论..可取、不足,谈谈自己的看法)

⑴、行为主义。B.F.斯金纳。语言是通过模仿学习的,并且由父母培养。例如“进餐”可以

分解为使用勺子、倒水入杯、用餐巾纸或毛巾、传递食物等具体细致的环节,我认为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地生活技能和学习习惯。从总的来说行为主义的幼儿教育理论是把幼儿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不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但它重视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重视教师与父母的榜样对幼儿学习的影响,强调合理运用强化手段等

⑵先天论。诺姆.乔姆斯基。先天能力,天性,儿童有理解语言和复杂语法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理论肯定了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但是儿童对语法规则的获得都是通过他们与他人实际的交往活动完成的。离开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单靠语言的先天潜能是无法获得语言的。狼孩无法获得正常的语言能力便是例证

⑶语义学。路易斯.布鲁姆;玛丽.唐纳森。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之间的联系。例如:幼儿的听觉和语言的联系。新生儿当听到声音时会吧头转向声源方向。我认为这一理论肯定了婴儿的发展是全方面联系的不能单独存在。

⑷互动学。杰罗姆.布鲁纳。婴儿和成人之间的互动,语言发展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例如很多婴儿在父母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开始说话。我认为这一理论强调了互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利于父母通过交流是幼儿的语言得到更好发展,但另一方面期也是片面的,之强调了互动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各个理论都有它的可取与片面之处,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3、小中大班阅读活动思维安排(小中大班心理特点、目标任务)

小班:这时是3~4岁,具有的主要年龄特征是:1、生活范围扩大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

可以安排的阅读活动:①指导式阅读。利用幼儿模仿的天性,老师以好的阅读方式进行指导。如:老师以自身为示范,教幼儿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是幼儿通过模仿对最初的阅读有所认识。

②游戏化阅读。吸引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利用其爱玩的天性。把阅读过程游戏化。可以准备一些单幅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的画面,老师讲游戏关于这本绘本中的故事大意,采取了“找一找”、“猜一猜”、“比一比”的游戏形式。

③集体化阅读。创设集体阅读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时间和权力。让他们自由邀约同伴阅读,指导他们一边用手指点画面,一边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的变化,预测事情发生的结果,并鼓励幼儿把所看到的、想到的大胆地说出来。

中班:4~5岁,具有的主要年龄特征是: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①兴趣指引阅读。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注意幼儿读图意识,在幼儿阅读一本新书时,老师

可忽略文字,以猜猜看的形式与幼儿共同看图进行猜想,之后再读文字,并当幼儿对后一页存在疑问。

②鼓励式阅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推理,培养幼儿边看图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时,教师

与家长可进行深入浅出的提问,一引导他们不断的在阅读中学习思考。提问,架起图与文字之间的桥梁。推测能力的发展,并能在推测正确时给予表扬,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③故事表演式阅读。根据书中的图画,边看边表演,让幼儿模仿角色的面目表情、或是请

幼儿站起来,模仿一下人物的肢体动作,即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不会影响幼儿阅读的专注力,反而会是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满足此时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情。

大班:5~6,具有的主要年龄特征是:1、好学、好问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

①反思启发阅读。大班幼儿也能自主进行绘本的阅读,老师就一个故事而言,可进行谈话

时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可以进行前半部分的故事讲述,并在故事中进行提问有所互动,并引导幼儿讲述下一段故事,最后当一个故事完成是,进行反省,提一些如:欣赏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那些爱?世界有那么多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我们该怎么做?

②文字环境阅读。在阅读时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识字活动,并开始学习写字,简单的文字

书写开始,教师能抓住时机丰富词汇,捕捉有教育价值的瞬间,对大班幼儿进行启发教育。

③歌曲舞蹈相间式阅读。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根据故事书中的读书内容以及图画信息,

插入合适的童谣,可以通过集体的合作编排节目,使幼儿能记住阅读中的内容,可以让大班幼儿进行即兴创编,发挥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表扬。

4、如何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P269(表达能力发展表现在哪里、根据不同方面针对性)

⑴表现在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白语言的发生;婴儿的活动是在成人具体引导和直接带领下进行的。与此相应的就是问答式的谈话。幼儿则在成人的一般领导下独立参加各种活动,如游戏、学习以及简单的劳动等。这些活动往往是集体性的,使幼儿产生了协调行动、彼此评

价和相互监督的需要,因而使语言发展。

⑵表现在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幼儿是否运用连贯语言,与说话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交往的任务、内容和条件,对连贯语言的运用都有影响。有直观教具时,幼儿多用情境语言,按口语范例表述,则少用;幼儿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较多语言情境语言,在复述故事时,较多运用连贯语言;看图讲故事,情境语言较多,看图复述,情境语言也较多,不看图直接讲故事,情境语言最少。所以语言图画和讲故事可以促进口语表达能力。

⑶表现在讲述逻辑性的发展。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水平逐渐提高,但研究表明,5~6谁儿童40.85%在看图讲述中叙述过度具体和琐碎,妨碍了突出主要情节。例如:“小弟弟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一张红红的小嘴红红的脸蛋,黑黑的头发他穿的短袖子,短裤子,蓝色的,穿的黑皮鞋,黄袜子,有鞋带等”可见,对幼儿来说,单纯积累词汇是不够的,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要专门培养。

⑷表现在掌握语言表情技巧。幼儿不但能够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的基本成分,完整连贯的说话,清晰而又有逻辑性的表述,而且能够掌握有表情的说话的技巧,是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成为有感染力的手段。朗诵儿歌时,常用节奏和速度来表示不同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教学,幼儿可以学会结合具体教材掌握这些语言技巧。而创造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减少幼儿不良的模仿环境,有利于避免口吃的发生。

5、叙述如何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表情(面部、肢体、言语表情);注意儿童的生理变化;倾听儿童的语言报告(情感树);了解儿童情绪发生的情境等方法识别儿童的情绪。

调节儿童情绪的方法可以是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如保持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2、通过成人的情绪控制,成人的情绪控制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和睦美满的家庭有助于儿童或得积极的情绪体验3、家长及老师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如肯定为主,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正确运用按时和强化等4运用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不住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5、教会孩子自己运用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如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等。

6、试述培养幼儿意志力的发展和方法与途径(培养的作用好处、意志力的重要性2—3句)人的意志是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意志调节和支配认知过程,控制情绪,情感,意志也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学前儿童意志力进行培养:

⑴目标导向。如家长应该知道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是孩子有努力方向;幼儿

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

⑵独立活动。应尽可能让幼儿独立活动,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等。

⑶克服障碍。如坚强的意志是磨练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力。

⑷自我控制。如幼儿的意志品质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

⑸表扬。如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

7、试述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重要性的论述)

亲社会行为可以使儿童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满足感;可以建立能力感知;可以为儿童融入社会情境的通道;可以促进正在发展中的关系;可以为儿童增加接受帮助和合作的机会;可以为儿童营造积极的团体氛围。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移情训练。如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等;

⑵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如可以在当别人抢你东西时问幼儿,该怎么办?如进行5个人孩子分3个苹果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谦让。

⑶善用精神奖励。口头表扬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别人,通过故事讲道理,不要频繁使用“红花”和“五角星”

8、试述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形式。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意识到寮观事物,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落体中区别开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幼儿是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5条:

(1)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其自信心;

(2)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自我评价;(“我自己”活动)(3)在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习正确评价他人;

(4)让幼儿尝试自我体验;(“我的心情”活动)

(5)鼓励幼儿多参与活动,多与同伴伙伴交往,提高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

9、论述学前儿童发展的总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思维从无到有) 2.从笼统到分化(五指分工)(2)从具体到抽象(感觉到思维的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到有意(手眼协调)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到成体系(个性的形成)

10、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并谈谈你的看法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传因素影响儿童的特殊能力,规划了儿童可能的最优发展方向;影响儿童的一般智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个性的形成;

(二)生理成熟因素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盖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论(认为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二、社会因素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充分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

(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的观点: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应该强调的是:

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第二,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第三,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doc

1. 2. 3. 4. 5. 6. 不断积累的过程。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与年龄偏小。 自然前提。 社会条件。 组成的。 三神方法。 两大类。 电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0-05-28 16:20:40) 转载 @1标签:分类:悠西悠随意 浙江电大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 作业答案 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 (第1至2章)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句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 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 格等,从而构成个体I'可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1)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0 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体系,初步将其划分成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及(C.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三大领域。 2.在出生时存在,后来消失,并能作为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指标的一种原始反射是( A.巴宾斯基反射)。 3.大脑右半球包括视觉中枢、( C.非言语声音) 中枢、触觉中枢、消极情感表达中枢。4.儿童的视敏度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约(A.24 ) 个月时其视敏度水平接近成人。 5.( A.同伴关系)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6.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B.4岁)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7.( A.出生后的第一年) 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8.媒体暴力会降低儿童对暴力事件的(A.敏感性)。 9.学前儿童颜色(辨色力)在( C.生后3个月) 发生的。 10.初步掌握本族口头语言的时期是(D.学前末期)。 1.在( D.单独选择玩具)的情况下,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跨性别玩具选择行为。 2.大脑左半球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语言加工中枢和( B.积极情感表达)中枢。 3.属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的是( B.强制性颈反射)。 4.儿童早期动作发展遵循(D.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 5.幼儿阶段指的是(C.3~6 )岁。 6.( A.想象)是维持幼儿认知操作的重要手段。 7.(C.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8.不属于玩物游戏的是( D.趣味竞赛)。 9.2岁的幼儿会对哀伤的同伴表现出一定的利他行为,这种反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他们可能会要去打那个让同伴哀伤的人,这种反应方式是(B.激烈式)。 10.分娩过程共分为(B.3 )个阶段。 1.( D.英国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2.( B.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一反应(R)的学习过程。3.(C.被动的互动)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4.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_______,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________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A.眨眼反射和吸吮反射,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 5.在神经元分化的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形成特有的接点_______ “(C.突触)”。 6.“非器质性发育不良”和“心因性矮小症”,是由于(D.情感剥夺和爱的缺失) 抑制了生长素的分泌而导致的生长障碍。 7.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 A.复述)为主。 8.当儿童说:“要牛奶!”时,妈妈说:“哦,你要喝牛奶了。”这时,妈妈使用的回应方式是( A.扩充) 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B.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________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________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C.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 3.( A.皮亚杰)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对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4.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 5.对新生儿的评估有很多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由( A.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6.在神经系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元也迁移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承担了特定的功能,这个过程神经元的( D.分化)。 7.视觉悬崖是用来研究婴儿( C.深度知觉)发展的经典实验设计。 8.在简单句阶段,幼儿不但会用到成人语言中的一些规则,还会出现( A.过度规则化)的现象,如“我大方,你小方”,学会说“我们”后,4岁的孩子会说“桌子们”。 1.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 C.“小型成人” )。 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环境论的代表人物是。 ( D.高尔顿,华生 ) 3.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__________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__________。( A.270 ,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 ) 4.分娩过程通常要经过 (B.三个 ) 明显的阶段。 5.通常有几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即 (A.缺氧、早产和足月低体重儿 ) 。6.大脑____________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大脑____________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左侧。( B.左半球,右半球 ) 7.婴儿( A.知觉整合能力 )的发展表现在其视觉与触觉的整合和视觉与听觉的整合中。 8.幼儿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使用一些猜读策略,如认读半边字的现象,如把“情”读成“青”,这些都反映了学前儿童书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D..过度规则化 )现象。 1.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A.十九世纪末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是以1882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C.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3.(A.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4.通常有几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即(A.缺氧、早产和足月低体重儿)。5.细胞分化和突触联系的形成反映了婴儿大脑的(B.可塑性) ,反映了细胞对经验的高度反应性。6.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D.再认,回忆)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图表、_______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______、排除法、_______、_______。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________之间或者_________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_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____________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ps)..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你认为这些原则重要吗?为什么? (1)免受伤害。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要进行风险或利益评估,如果利益大于风险则研究计划 可以执行,如果风险大于利益则必须放弃研究。 (2)知情同意。研究对象应自愿参加研究并有随时终止和退出研究的权利。 (3)保护隐私。研究者应遵循保密原则,对受试者的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和利用。判断个体隐 私的三个标准: a.信息的敏感性b.行为发生的情境。在公众场所的行为一般被认为不属于隐私。c.收集信息的方法以及运用信息的方式。 (4)欺骗的使用和时候安慰。 2.发展心理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第一,天性与教养(即遗传与环境)的问题,意在回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第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第四,发展是量的增加还是质的改变。其中后面三个问题涉及对发展的本质的看法。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设计形式有哪些?其优缺点是什么? (1)横断研究。优点:a.在短时间内能够收集到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的资料 b.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 a.由于被试来自不同的族群,可能会将时代变迁的结果与年龄变化的结果混同起来,而无法确定真正的原因。b. 在某一具体历史时间所做的研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论到其他时间,尤其是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心理现象c. 横断研究不能解答起因,顺序和一致性问题。 (2)纵向研究。优点: a.可以揭示变化的路径:即变化是量变还是质变? b.变化发生的速率:是突变还是渐变? c.变化的广度:变化是领域特异的还是可以推广至不同领域 d. 变化的 变异性:个体在相同领域中的相似任务上的表现的变异性怎样?能否从不同的个体身上看到相似的模式 e.变化的来源:行为变化的哪些方面代表了变化的来源? 缺点:a.反复测验 会让受试者特别是儿童产生厌烦情绪,并降低动机,可能导致受试者的流失b.重复呈现刺激会产生练习效应c.费时费力 (3)系列交叉研究。优点:a省时 b.得到的有关长期效应的信息比纵向研究多缺点:存在有关结论是否能推论至其他族群的问题 4.在选择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时,应该考虑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 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时有很多的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可供选择,其用处在于根据一个方法得到的结果可用另一种方法加以检查或确认,如果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一致性的结果,说明研究者所得到的发现是真的,确实存在的现象。 (知情同意:是指一个人在对研究的性质,不参与研究的后果以及所有可能影响其参加意愿的因素都有了清晰了解的基础上而做出的愿意参加某项研究的明确表达。 隐私:是指个体有权利决定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以何种方式向他人交流。 横断研究: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同时观测不同的个体来探索其发展状况的研究设计形式。 纵向研究: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追踪研究的一种设计形式,要求对同一儿童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填空题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3、婴幼儿(3-4 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6、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 化)、易受感 染和易外露。 7、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 影响、 (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 新)的基本要求。 17、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 性)而非小学化。 2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3、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 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1)可 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1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0-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条件:儿童的需要能得到即时的满足;母亲能积极、敏感的 回应孩子的需要。 社会化代理人:母亲 1-3岁 自主对羞愧 危机:获得自主感,克服自我怀疑、羞耻感。 条件:给孩子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社会化代理人:父母亲。 3-6岁 主动对内疚 危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 条件:让儿童承担责任和社会义务,对孩子的失败给与保护 性态度。 社会化代理人:家人。 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生态圈 微观系统处于中心点,是指儿童在即时环境中的作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自己主动接受和探索外部信息,属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自为系统。其行为带有很强的个体色彩,这就是他们的生理能力、气质体系以及外部塑造的心理行为体系。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的外围,相对于微观系统它的交互作用范围更大一些,包括伙伴、父母、居家邻居、托幼学校、诊所、社区活动场所等即时环境。儿童和这些环境要因相互影响,每种状态都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和大人以及伙伴一样都是主动的,直到建立一种氛围和价值的平衡。中间系统保证了家庭氛围中社会因素的加入。 外层系统在中间系统的外围,是儿童环境中那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要素,是儿童非即时性的环境。正式组织,如父母的工作室、宗教机构和社团的健康福利服务。非正式的组织,如父母的社会网络——提供建议、友谊和经济帮助的朋友和家庭成员。这些系统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制约和支持。外系统的衰弱会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个人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而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儿童的比率在增加。包括父母单位、社区邻居、亲朋、各种媒体、机关、医疗机构等。 宏观系统处在第四层,像是外层系统和中间系统“蒸发”出的文化氛围,包括养育价值、社会习俗、教养法规及文化价值观、法律、文化和资源等,是儿童成长的大的环境保证。宏系统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微系统进而影响他们的发展。 动态系统是这个四个系统的状态属性,它更强调四个子系统的即时变化和非静止性。它是不断变化的。重要的生活事件,如同胞的出生、上学、搬入新的邻里环境或父母离婚,都改变儿童和环境的关系,产生影响发展的新环境。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既不是受环境控制也不是受内在倾向驱使。相反,儿童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生产者。社会生态学理论其实是一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模型,操作性或应用性都比较差,但迎合了现在人们的一种环境价值观。 3、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选择性育种与家谱研究); 选择性育种和家谱研究,是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通过选择性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传 统 医疗服务机构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多种要素。 A 教学环境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目的 2.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3.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24 年

D 1934 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 20 世纪20 年代以前 B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末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 B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C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 D 20 世纪90 年代起 7.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A 20 世纪末 B 20 世纪初 C 19 世纪末 D 19 世纪初 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承 B 房东岳 C 潘菽 D 陆志伟 9.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10.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 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1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心理过程的内容: 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 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心理过程是统一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认识过程是最基木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貝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屮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具体性喝形彖性 (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貝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了阶段: (1) 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 (2)1?4个刀,习惯动作时期 (3)4?10个月,有口的的动作形成吋期 (4) 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 (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 (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 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 (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 (-)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具发展阶段來组织和实施。 教育对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重要的,但又不是无限和万能的。 教育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冇的认知结构水平。 教育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加速儿童的认知过程。 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学牛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 (三)语言与儿童思维的关系 第一,思维和语言是异源的。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

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B)。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C)。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BC)。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ABDE )。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

心理健康: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完整,协调一致;广义,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设有独特教育目标,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需要专业技能具有自身范式的服务性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来规范和设计的课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系统脱敏:是一种在求治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 自我开放: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以促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其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 满贯:就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焦虑恐惧的最强烈的情景,坚持到紧张焦虑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心理干预技术 面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技术 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 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障碍,也称轻微脑功能障碍。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活动效能吻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分析一、本体因素1生理因素:遗传分娩发育疾病2心理因素:认知情绪意志个性。二、诱发因素1家庭因素:片面的家庭观念,错误的家庭方式,不良的家庭氛围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偏差,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风尚不良,社会文化负面影响。三、自身因素 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 1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活动2是以学生为中心的3是一种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4是一种独特教育目标的5是一种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6是一种服务性的7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8是一种具有自身范式的教育活动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1德育是解决人的社会问题,核心是人生观和道德观问题;心理是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其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2.德育以说服师范为基本手段,心理则是以尊重、共情、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基本手段3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理重在疏导、宣泄4德育把学生当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的,目的在与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归宿感和自豪感;心理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人要求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价值观与成就感5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的境界,心理要求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 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内容目标:1总目标:通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

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日记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格塞尔 B华生 C霍尔 D皮亚杰 3、1-3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新生儿 B乳儿 C婴儿 D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剩余能量理论 B放松理论 C训练或前练习理论 D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高尔顿 C皮亚杰 D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7、3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婴儿 B幼儿 C乳儿 D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要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在各个阶段中所表现的质的特征,就是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有相 应的心理反映内容和功能,三部分又始终处于冲突一一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反映人的 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寻求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追求完美,属于人的良心和道德范畴,按理想原则行事,监督自我表现。 1、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指(斯金纳)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形式进行的教学,其程序教学原则可分指定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其程序教学模式可以分经典型直线式程序,优越型衍枝式程序和莫菲尔德程序。 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它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1、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 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时,这种刺激的增加就是正强化; 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时,这种刺激的减少就是负强化;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当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1、维纳归因模式的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即行为结果的产生是有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决定的);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P188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 定和使用有关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包括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等。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P157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这些内容并将它们内化。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机械学习:在学习中所得经验间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