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大哲学课程

北大哲学课程

北大哲学课程
北大哲学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

(2008-10-23 15:57:22)

转载

标签:

杂谈

(2006-06-25 10:02:38)

A中国佛教史

《佛教史》任继愈主编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主编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编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

《佛教经籍选编》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楼宇烈等编

B西方哲学史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D人学概论

E如何理解宗教

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奥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F佛教原著选读(下)

王宗昱、李四龙等编《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

曹虹《慧远评传》

许抗生《僧肇评传》

郭朋《坛经对勘》

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G本体论研究 Studies

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一、基本参考书目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萧诗美:《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钱广华等:《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之流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胡军:《道与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吴国盛:《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9、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二、进一步阅读书目

(一)相关汉译西方哲学著作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

书馆,1981、1982年版。

2.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王炳文、燕宏远、王路、张金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992年版。

6.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下卷:马

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87年版,下卷:1993年版。

10.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据吴寿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休谟:《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据韦卓民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蓝公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参牟宗三译本:(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1976年版。

18.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9.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0.《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孙周兴译,1996年版。

2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编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4.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27.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8.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威拉德·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30.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31.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3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3.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1.马克思:《博士论文》及笔记、附注。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参刘丕坤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第1版;其中第一章据《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的新译文。

(三)其他参考书目

1.G.W.Leibniz:《形而上学序论》,陈德荣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3.张东逊:《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庞学铨:《存在范畴探源》,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王太庆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8.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88、1993、2003年版。

9.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2年版。

10.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颜一:《流变理念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1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16.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7.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陈宣良:《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9.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论语言的空间与自我的限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郑杭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杨寿堪:《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M.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8.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9.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0.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1.王路:《走进分析哲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版。

35.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8.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

4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42.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97年版。

43.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年版。

44.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版。

4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6.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7.罗嘉昌等主编:《场与有——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二、三、四、五、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1994—2002年版。

48.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9.冯友兰:《新理学》,见《贞元六书》(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

5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2.冯友兰:《冯友兰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5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4.宋志明等:《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6.李维武:《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7.杨国荣:《存在的澄明——历史中的哲学沉思》,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张华夏:《实在与过程——本体论哲学的探索与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9.金吾伦:《生成哲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唐君毅:《哲学概论》(上、下卷),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版。

61.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上、下),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

62.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6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湾正中书局,1985年版。

64.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5.蒋一安:《本体思想史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66.李震:《基本哲学——有与无的探讨》,(台湾)问学出版社,1978年版。

67.李震:《基本哲学探讨》,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8.项退结:《现代中国与形上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69.胡鸿文:《本体论新探——构成主义原理》,台湾弘智出版社,1986年版。

70.曾仰如:《形上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增订版。

71.成中英:《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又名《论中西哲学精神》),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72.唐力权:《脉络与实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宋继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74.孙正聿:《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75.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6.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四)相关论文

1.金克木:《试论梵语中的“有-存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7期。

2.黄楠森:《本体论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

3.衣俊卿:《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第4期。

4.刘福森:《评“本体论”哲学》,《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

5.黄楠森:《再论本体论》,《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

6.谢遐龄:《马克思本体论的几个界限问题》,《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

7.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上、下),《求是学刊》1991年第2、4期。

8.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

9.王路:《“是”的逻辑研究》,《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10.刘立群:《“本体论”译名辨正》,《哲学研究》1992年第12期。

11.W.巴雷特:《存在与分析哲学家》,段德智译,《哲学译丛》1993年第1期。

12.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3.赵敦华:《“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学人》第四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4.俞宣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

15.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6.黄楠森:《论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学术界》1995年第3期。

17.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8.叶秀山:《“人”“有”一个“世界”“在”》,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叶秀山:《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之思想方式》,载《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1.王太庆:《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哲学杂志》(台北)第21期(1997年8月)。

22.叶秀山:《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23.欧阳康:《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观念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24.王路:《如何理解“存在”》,《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

25.陈晓平:《关于存在问题》,《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

26.陶同:《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

27.吴新文:《哲学何为——尼采与西方传统哲学观的终结》,复旦大学博士

论文,1997年答辩,未见出版。

28.高建平:《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29.赵敦华:《中西形而上学的有无之辩》,《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0.王路:《“是”、“是者”、“此是”与“真”——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1.萧诗美:《“是”的意义和是态论导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答辩。

32.邹化政:《论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有与是的区别与联系》,《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33.王路:《“是”之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34.姚振武:《本体及相关问题》,《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35.肖娅曼:《上古词头“有~”与近指代词“是”的历史渊源——一种语言学-哲学-文化学考察》(未刊稿,1999年)

36.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与“是”》,《复旦学报》2000年第1期。

37.俞宣孟:《本体论正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期。

38.王路:《“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术语的翻译》,《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39.俞宣孟:《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0.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6期转载。

41.杨学功:《关于Ontology词源和汉译的讨论》,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杨学功:《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载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

学会编纂之大型学术文集《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宋继杰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杨学功:《关于Ontology的译名问题》,载《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第4期。

44.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古希腊、中世纪部分)》,载《人文艺术》第2辑,贵

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载《人文艺术》第3辑,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2年版。

46.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人

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7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2期转摘。

47.杨学功:《实践的观点和“本体论”问题》,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0年第4期转载;《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转摘。

48.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载《哲学研究》2001

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1年第1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转载。

49.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10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期转载。

50.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现代哲学》2002

年第1期。

51.杨学功:《穿破话语的泡沫》,“超越本体论思维方式”笔谈,载《社会科学报》2002

年9月26日第5版。

52.杨学功:《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与李德顺合作),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1

期。收入叶汝贤、孙麾主编《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收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4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4期转载。

53.杨学功:《再谈马克思哲学与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关系》,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12期转载。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000 新课号:PHI-0-000 课程名称: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一、基本目的 在东西方交叉视野中,展示哲学问题的各个侧面和哲学思维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哲学之门。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此课程阐释东西方哲理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作为初学哲学者的入门之阶。将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哲学”的含义,终极实在,知识论,伦理学[人生论],政治哲学等)为讨论的着眼点,看东西方古今哲人们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及其相互关系。揭示问题与争论的要点与难点,呈现哲理思维的天趣,开阔从学者对于世界多种文明和精神境界的理解视野。教学安排: (一)什么是哲学?东西方哲人与哲理思维基本取向的对比(二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5-17,21-25,29;61-65,68-71(苏),83-90(哲学家);119-120(亚);361-365(笛)。 (2)《资料》423-425(泰利士),399-402(普罗塔哥拉),426-428(毕达哥拉斯)。(3)《论语》2.4;7(述而);9(子罕);5.28 (好学),11.26(吾与点也)。[《附加材料》74左;86;86-3-86-5; 82左,缺11.26] (4)《老子》10,15,20。[《资料》147左,150右,155左] (5)《庄子》6(大宗师)。[《资料》197左-202左] (6)《史记·孔子世家》、《老庄申韩列传》。[《资料》355-382]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特点(比如它与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举出哲学问题的例子。(2)西方传统哲学的门类。 *(3)西方早期哲学家的特点(起码举两个例子)。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吗?为什么? *(4)孔子、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为人为学的特点(就你能找到的材料而言)。 *(5)中西哲学思想特点的参比。 (6)试思产生中西印哲学不同特点的原因。 (二)终极实在——古代西方、中国与印度的有关思想(三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8-20(毕);30-34(巴);34-37(芝);47-48(德);72-74;83-93(柏);122-125(亚),133-145(亚);211-219(柏罗丁,奥)。 (2)《书经》康诰,召诰。《国语》:周语上:伯阳父论地震;郑语:史伯论和同;越语下:范蠡论天时人事。[《资料》10-22;58,61-71左] 《周易》:乾、坤、屯、蒙、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剥、复、井、革、震、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年校运动会 总 结 书 哲学系学生会体育部 2009年4月

一、赛事背景及总述 2009年北京大学校运动会是在08奥运顺利举办的大背景下,为了弘扬体育精神、锻炼学生健康体魄而倾力打造的大型体育系列赛事。 本届校运动会历时两天,比赛项目分为传统田赛、径赛项目和趣味项目三大类,其中趣味项目在运动会开始前两周进行季前赛,以选拔队伍进入决赛。 本届校运动会哲学系参与了所有三大类比赛项目,共计18个小项,其中个人项目12项,团体项目6项(含趣味项目);共报名运动员23名,其中5名为趣味项目领队;合计参赛60人次,其中趣味项目41人次。 我系在本届校运动会上有两大特点:从报名参赛的情况上来看,大一新生群体非常活跃,而大四等毕业生群体为了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完满,也积极参与这最后一次运动会;从比赛成绩上来看,体育竞技水平比往年有所提高,但主要得益于团体项目(其中五个趣味项目全部在季前赛阶段顺利晋级决赛,并且最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个人项目却战绩不佳。 总体上来看,我系个人项目获得17分,团体项目获得52分,扣除个别项目未能及时参赛的4分,最后,我系以总分65分的成绩获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七名。

二、具体赛况和赛果 1、个人项目: 高广伟,男子200米,亚军; 王少雄,男子跳高,第四名; 佘瑞丹,女子800米,第五名; 李超,男子铅球,第八名。 以下各人虽未能取得名次,但其积极报名参与比赛的精神值得鼓励和赞扬: 杨维宇(男子100米)、蔡海涛(男子1500米)、吴雅文(女子200米)、韩慧君(女子跳高)、姚雪斐\王嘉宝(女子1500米)、吴苗淼\胡翔(男子跳远)、六梦钰\陈建美(女子铅球)、龙捷(男子200米)、柏宇洲(男子800米)。 2、团体项目: 无敌风火轮,冠军:杨卓、楼俊超、王少雄、张杰、吴苗淼、邵世恒、王美、汤炜、乔奕、许一苇。 男子4*100米,亚军:吴苗淼、张乘、楼俊超、王少雄。 射门大赛,季军:高广伟、楼俊超、张乘、吴苗淼、杜若、王少雄、刘明、白牧宸、邵世恒、乔奕、文浪。 快乐高尔夫,第六名:白牧宸、王少雄、邢冠宁、杜若。 团队跳绳,第八名:苏子汀、李陶、徐丹羽、文浪、张素芬、杜若、王少雄、汤炜、吕存凯等。 疯狂投篮,未能取得名次:刘海天、蔡海涛、苏子汀、王嘉宝等。

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课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一、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最早的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4个英语重点学科点之一。近年来,又成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英语系的优良传统为俞大絪、朱光潜、杨周翰、李赋宁等老一辈学者所开创,经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创新,使教学科研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北大英语专业教育的特色是:立足于听、说、读、写等最基本的实用技能,详悉最细碎的语言现象,同时汲取千百年来西方文明长河中沉积下来的人文养分,以多重的视角和高超的境界观察和走入现代社会。语言与文化并举,技能与思想联姻:这便是北大英语系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实践。得益于综合性大学各学科交叉互补的教育环境,北大英语系所培养的不仅仅是工具型的优秀外语人才,而且是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对人类文化和世界文明有较深造诣的“北大人”。 英语系的课程设置正是上述方针的体现。本专业目前开设英语精读、视听训练、口译笔译、商业英语及计算机等课程,同时也有一整套文化、文学、语言学、思想史及电影与戏剧等方面的课程。本科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修一门辅修专业,或攻读双学位课程。本科生中优秀者有机会在毕业时免试直攻硕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为学术界提供高级生源。英语系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文学、语言学和英语语言理论的基础知识;对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对不同的社会职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英语系还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北大哲学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课程书目 (2008-10-23 15:57:22) 转载 标签: 杂谈 (2006-06-25 10:02:38) A中国佛教史 《佛教史》任继愈主编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主编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 《中国佛教》(1—5册)中国佛教协会编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 《佛教经籍选编》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 《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王宗昱等编著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1—3卷)石峻楼宇烈等编 B西方哲学史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C自然哲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Nature 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D人学概论 E如何理解宗教 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奥托:《论“神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F佛教原著选读(下) 王宗昱、李四龙等编《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周叔迦《牟子丛残新编》 曹虹《慧远评传》 许抗生《僧肇评传》 郭朋《坛经对勘》 方立天《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G本体论研究 Studies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设计_哲学

大学哲学系、学系 一、院系简介 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友兰、贺麟、朱光潜、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独秀、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学专业,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学导论等。近些年来,哲学系大胆创新,在这几门主干基础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 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 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

北京大学哲学系介绍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 年,1914 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 中国哲学门” ,1919 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 国哲学的摇篮。 1937 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 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 1978 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1978 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198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 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 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9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 年9 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 发展。 90 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 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这些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 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 21 世纪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哲学系宗教学系按照8 个二级学科设立9 个教研室,1 个和系合作的研究所,1 个挂靠的科研机构,9 个虚体研究机构。截止2005 年 5 月,哲学系在职教师 62 人,其中教授 29 人(包括28 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32 人,讲师 1 人。近 5 年来,哲学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近百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刊物超过800 篇,获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超过 30 人次。 系主任:赵敦华副系主任:胡军、李四龙、张秀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 五四” 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成立马克思研究会,最早开出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楠森教授等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1982 年起招收博士生,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研室目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社会发展理论与人学研究五个研究方向,多年来形成了“ 历史文献——基础理论——现实问题” 综合研究的优势。以扎扎实实的历史文本研究为前提,以基础理论的开源创新为重点,以探索当

北大哲学系必读书目

北大哲学系必读书目 有必读之书,有因研究之必要而参考之书。诸生以哲学为业,无论何种方向,课可以逃,以下诸书不可不读: 逻辑 何来《逻辑导论》(Hurley,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O 哲学问题和当代争论 (建议读英文原著,有些翻译错误太多) 1?罗素《哲学问题》(Problems of Philosophy) 2. 内格尔《无源之见》(Views from Nowhere) 3. 克里切利《大陆哲学》(Sim on Critchley, Continental Philosophy 4. 菲尔德曼《知识论》(R. Feldman, Epistemology 5. 莱恳《语言哲学》(William G. Lyca n, Philosophy of Lan guage) 6. 泰勒《形而上学》(Metaphysics) 7. 黑尔《心灵哲学》(Joh n Heil, Philsophy of Mi nd 8?布朗《现代政治哲学》( A. Brow n,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9?亨普尔《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 nee) 1 0."德雷《历史哲学》(William Dray, Philosophy of History) 1 / 3

西方哲学史 1?门尔切特《伟大的对话------ 哲学的历史性导论》(Norman Melchert, The Great Conv ersation,此匕 2?罗素《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建议读英文原著,翻译错误太多。此书实为中国哲学 1. 《周易》 2. 《四书》 3. 《老子》 4. 《庄子》 5. 《墨子》 6. 《荀子》 7. 《坛经》 8. 《近思录》 9. 《象山语录》 1 0."《阳明语录》 1 1."《<孟子〉字义疏证》 中国哲学史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2 / 3

北大哲学系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史)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May 1 2001 02 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1992 第三作者宋一秀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 04 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 05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Jan 1 1980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06 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Jan 1 1981 (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 07 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 08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 09 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4 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史)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Jan 1 2002 02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Jan 1 1993 03 《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1992 04 《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Jan 1 1997 05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May 1 2000 06 《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 07 《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Aug 1 2000 08 《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 09 《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Jan 1 1995 (增补修订版) 参考书目(宗教学) 序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号备注 01 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8 02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张志刚人民出版社Jan 1 1995 03 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2002 04 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Jan 1 2001 05 基督教会史沃尔克2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1 06 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Jan 1 1994 07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Jan 1 1996 08 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Jan 1 2001 作者:布尔加科夫 09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Jan 1 2000 10 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Jan 1 1987 11 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an 1 1995 12 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13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澄中华书局Jan 1 2002 14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澄上海人民出版社Jan 1 2002 15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上海人民出版社Jan 1 1990 16 中国道教史(四册)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Jan 1 1994 参考书目(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宗教学资料集 - 北大哲学系

宗教学资料集 北大哲学系 2006年夏季

目录 宗教学导论课程大纲 赫西俄德《神谱》 柏拉图《游叙弗伦》 西塞罗《论神性》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6-8卷 洛克《论宗教宽容》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节选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节选 宗教学导论课程大纲Syllabus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

教师:吴飞,联系方式:wuf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1960377.html,.cu时间:7月12-22 日;地点:哲学系209 本课目的和内容: “宗教学导论”是以基督宗教为核心,但不限于基督宗教的,对西方宗教思想史的概论性介绍,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学术地看待宗教问题。 本课主要集中于三部分内容:希腊、罗马的古典宗教观,中世纪的基督教宗教观,现代基督宗教影响下的宗教观。 本课要求: (1)本课主要的上课形式是教师讲授。希望学生每次课前阅读指定的文献,上课能够回答教师的提问。 (2)我们将尊重学生各自的宗教信仰和观点,但课程期间,希望大家能够从现代社会科学基本的中立立场看待宗教问题,而不要陷入教派立场的教义争论。 主要参考书: 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商务印书馆版 柏拉图,《游叙弗伦》,见《古希腊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西塞罗,《论神性》,香港道风书社版 但丁,《神曲》,人民文学出版社,田德望译本 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除但丁的《神曲》外,以上主要部分阅读材料会复印成一本《宗教学资料集》。所以,大家需要购买的,包括《神曲》三卷和一本资料集简要的课程进度(本进度为初步安排,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导言(两个小时) 7月12日,9-11 宗教学概况,解释本大纲 第一部分西方古典宗教形态及基督教对它的批判(4次课) 7月12日,11-12,希腊神话与宗教 赫西俄德,《神谱》 7月13日,哲学与宗教的和谐与矛盾 继续《神谱》,柏拉图,《游叙弗伦》

中山大学课程表

哲学系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2012年9月~2013年1月)

说明:(1)以上课程备注若无特别说明的从开学第二周开始上课(9月24~28日为开学第二周)。“2012年下半年逻辑学课程表”请见下表。以上课程中“西方哲学史”要求新生在本科阶段若不是哲学专业考入的硕士生必选本课。另外,“中国哲学史”将在下学期开设,同样要求在本科阶段不是哲学专业考入的硕士生必选此课。(注:2012级研究生选课重要提示:1、本科阶段非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包括逻辑学专业的硕士生)必须选修哲学系的如下三门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史。2、本科及硕士阶段非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必须选修哲学系的如下两门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博士生本科或硕士阶段只要其中一个阶段是哲学专业的,不用必选。)

(2)注意: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第一堂课按惯例不论文、理、医都合在一起上,地点是梁銶琚堂,时间为9月21日(星期五)上午9:00,请博士新生准时出席(硕博连读生、直博生除外),到时会点名。从第二周开始,博士生的政治课按课表安排来上课。即:2012级文科博士生政治理论课周四上午(2—5节)8:55~12:25,地点:艺408;2012级文科硕士生政治理论课周二上午(1—4节)8:00~11:30,地点:文108。注意:英语、政治不用新生系统选课,已经由研究生院和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安排好了。 (3)请各位研究生留意各自学科的“培养方案”来选择课程,检查所修课程是否已达到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必修课是否已经修够,以免影响开题及毕业。博士生不计课程学分。硕博连读生须修满40学分。 (4)本学期从2012年9月17日~2013年1月18日,共18周。本课表可浏览哲学系“教学教务”网页及系研究生教务公告栏。2013年寒假时间:1月20日~2月17日。

【最新】北大哲学系课程表

北大哲学系课程表 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中国哲学史(上)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1) 中国哲学史(下)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2) 西方哲学史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现代西方哲学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现代中国哲学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伦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thics 宗教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Studies 美学原理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知识论Epistemology 科学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逻辑导论Introduction to Logic 哈佛大学哲学系课程表 (一)概况 (1)哈佛大学哲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访问教授7人,教师流动性较大,每年有一定的变化。以下为现任教师:Richard Moran(系主任)、Kit Fine(纽约大学访问教授)、Anthony S. Gillies(助理教授)、Peter Godfrey-Smit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教授)、Warren Goldfarb (专业首席指导教师)、Richard G. Heck、Frances Kamm、Peter Koellner(助理教授)、Niko Kolodny(助理教授)、Christine M. Korsgaard、Michael G. Martin(伦敦大学访问教授)、Véronique Munoz-Dardé(伦敦大学访问教授)、Derek Parfit(牛津大学访问教授)、Charles D.Parsons、Donald P. Rutherford(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Thomas M. Scanlon、Amartya Sen(Lamont大学教授)、Susanna Siegel(助理教授)、Alison Simmons、Gisela Striker (研究生研究指导教师)、Raphael G. Woolf(助理教授) (2)在2002年的布莱克威尔的《哲学评价报告》(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中,哈佛大学哲学系在美国高校中居第8位。 (3)主修哲学的人数 主修类型19981999200020012002 主修6759666759 主修+其他领域59151211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 全校公共必修课:3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名(英文)周学时学分开课时间 03835031 大学英语(一)English(1) 5 3.5 03835032 大学英语(二)English(2) 5 3.5 03835033 大学英语(三)English(3) 5 3.5 03835034 大学英语(四)English(4) 5 3.5 04030040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Introduction to capitalist Economics 2 2 三上04030120 马克思主义哲学Philosophy 3 2 二上 04030140 邓小平理论Theory of Deng Xiao ping’s 2 2 三下 04031110 中国革命史History of Revolution in China 2 2 一上 04130001 体育一Physical Education (1) 2 1 一上 04130002 体育二Physical Education (2) 2 1 一下 04130003 体育三Physical Education (3) 2 1 二上 04130004 体育四Physical Education (4) 2 1 二下 6073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Military Theory and Military Training 2 2 一上 •; 院系必修课:69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名(英文)周学时学分开课时间 00130221 高等数学( C )(上)Advanced Mathematics(C)(A) 5 5 一上 00130222 高等数学( C )(下)Advanced Mathematics(C)(B) 5 5 一下 00130340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3 3 一下 00230020概率统计( B ) 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 3 3 二上 00431231 物理学(C)(一)Physics(C)(1) 4 4 一下 00431232 物理学(C)(二)Physics(C)(2) 4 4 二上 00431261 普通物理实验(B)Laboratory Physics 4 2 二上 01130310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4 4 一上 01130320 普通生物学实验( B )Laboratory General Biology(B) 2 1 一上01130370 生理学(B)Physiology(B) 3 3 一下 01130380 生理学实验(B)Laboratory physiology(B) 2 1 一下 01630011 普通心理学(上)General psychology(A) 3 3 一上 01630012 普通心理学(下)General psychology(B) 3 3 一下 01630020 CNS解剖Functional Anatom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2 2 一下01630031 实验心理学(上)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2 二上 01603331 实验心理学实验(上)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1 二上01630032 实验心理学(下)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2 二下 01603332 实验心理学实验(下)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1 二下01630050 心理统计(1)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1) 2 2 二上 心理统计(2)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2) 3 3 三下 01603010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 3 3 三上 01630060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 3 二下 01630090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3 3 三下 01630100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3 3 三上 01630120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3 3 三上

北大哲学系必读书目

λ逻辑 何来《逻辑导论》(Hurley,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 (建议读英文原著,有些翻译错误太多) 1. 罗素《哲学问题》(Problems of Philosophy) 2. 内格尔《无源之见》(Views from Nowhere) 3. 克里切利《大陆哲学》(Simon Critchley, Continental Philosophy) 4. 菲尔德曼《知识论》(R. Feldman, Epistemology) 5. 莱恳《语言哲学》(William G.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6. 泰勒《形而上学》(Metaphysics) 7. 黑尔《心灵哲学》(John Heil, Philsophy of Mind) 8. 布朗《现代政治哲学》(A. Brown,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9. 亨普尔《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10. 德雷《历史哲学》(William Dray, Philosophy of History) λ西方哲学史 1. 门尔切特《伟大的对话——哲学的历史性导论》(Norman Melchert, The Great Conversation,此 2. 罗素《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建议读英文原著,翻译错误太多。此书实为 λ中国哲学 2. 《四书》 3. 《老子》 4. 《庄子》 5. 《墨子》 6. 《荀子》 7. 《坛经》 8. 《近思录》 9. 《象山语录》 10. 《阳明语录》 11. 《<孟子>字义疏证》 λ中国哲学史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3.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4. 刘纪璐《中国哲学》(英文,自先秦诸子到隋唐佛教。美女兼哲学家,吾于纪璐见之) 5.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册)

研究背景与综述-北京大学哲学系

信念及信念改变的扩展研究 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薇 【版块A】研究的问题 我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更精致的信念改变(信念修正)寻找到相应的逻辑系统和逻辑规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版块B】和【版块C】的支撑来架构问题,需要【版块D】对研究动机进行一些解释和论证,【版块E】是对优先基方法的介绍和对嫁接到逻辑学领域的论述,【版块F】是结语。 【版块B】研究背景 关于信念的逻辑学研究 信念是社会生活中基本概念,形成信念是心灵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念这一概念在心灵哲学,认识论,认知逻辑,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经济学等领域扮演着跨学科的角色。现代对于知识与信念的研究始于大量哲学家与逻辑学家从1948-1950年代的系列文章与著作,Rudolf Carnap, Jerzy Los, Arthur Prior, Nicholas Rescher, G.H. Von Wright以及同时代的其他研究者们意识到知识和信念展现出系统性质使得公理演绎得以可行,在众多的同时期(1950年代)的重要文章与著作中,von Wright(1951)的工作被人们视为认知逻辑的形式研究开山之作。后来von Wright在文章中的观点被Jaakko Hintikka(1962)Knowledge and Belie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ogic of the two notions.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认知逻辑学家关注着包含多个认知主体的逻辑系统具备的性质,随后也开展了针对具有多模态算子的逻辑系统的研究。 信念修正在智能领域(此处可补充背景) 对于智能体而言,搜集世界信息的能力和搜集到新信息后修正原有信念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信念修正是改变智能体原有信念接受更新、更准确、更可靠,并且有可能与原来信念不一致的信息的过程。行动推理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因素都可以看作是行动。 信念的改变现象 .信念并非一成不变,这点体现在大到社会生活,小到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股票投资交易的时候也会根据市场信号而买入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又如老板也会根据员工的表现而不断修正着对员工未来创造价值能力的判断而考虑他的升职加薪。可见,认知主体拥有原有信念作为基础,这一基础会随着新的信息、信号的出现而随之改变。 信念改变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 对信念改变的研究,同样也成为计算机领域,哲学领域较为活跃的话题。诚然,对信念改变的研究从最初的兴起到蓬勃发展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重要的理论贡献:(1)Isaac Levi在1970s的系列研究(2)AGM公设的提出。在信念修正研究版块,AGM 公设(AGM理论)几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流行主导,该理论中,逻辑封闭的句子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_哲学0001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 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 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 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 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 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 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 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 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 体运作,合并招生, 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 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 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 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 士点、8个硕士点 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 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 中心,在国际权威的 QS 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 科生 185人,在读双学位118 人,在校硕士生162 人,博士生247人。 本科每年 计划招生 生源质量稳 中有 升。 中在哲学、教育学、 位等部门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 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 现状, 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 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 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 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内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 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 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 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近些年来,哲学系大胆创新,在这几门主干 基础课中全面推广“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模式,形成了训练扎实、少而精的课程体系。 第四学期分专业方向选课, 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 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宗教学专业。 .专业及专业方向: 1)哲学专业; 2)哲学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2人,助理教授 4门国家级精 8个博 外国哲 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 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 毕业学生有 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 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

北京大学哲学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1914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 1937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 1978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1978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198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年9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发展。2000年外国哲学研究所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4年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90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这些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21世纪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哲学系宗教学系按照8个二级学科设立9个教研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和系合作的研究所,1个挂靠的科研机构,9个虚体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3月,哲学系在职教师6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29人,讲师3人。近5年来,哲学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近百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刊物超过800篇,获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超过30人次。 系主任:王博副系主任:尚新建、李四龙、张秀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成立马克思研究会,最早开出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楠森教授等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1982年起招收博士生,198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