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分解_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_方大春

利用STATA创建空间权重矩阵及空间杜宾模型计算命令

** 创建空间权重矩阵介绍 *设置默认路径 cd C:\Users\xiubo\Desktop\F182013.v4\F101994\sheng **创建新文件 *shp2dta:reads a shape (.shp) and dbase (.dbf) file from disk and converts them into Stata datasets. *shp2dta:读取CHN_adm1文件 *CHN_adm1:为已有的地图文件 *database (chinaprovince):表示创建一个名称为“chinaprovince”的dBase数据集 *database(filename):Specifies filename of new dBase dataset *coordinates(coord):创建一个名称为“coord”的坐标系数据集 *coordinates(filename):Specifies filename of new coordinates dataset *gencentroids(stub):Creates centroid variables *genid(newvarname):Creates unique id variable for database.dta shp2dta using CHN_adm1,database (chinaprovince) coordinates(coord) genid(id) gencentroids(c) **绘制2016年中國GDP分布圖 *spmap:Visualization of spatial data *clnumber(#):number of classes *id(idvar):base map polygon identifier(识别符,声明变量名,一般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 *_2016GDP:变量 *coord:之前创建的坐标系数据集 spmap _2016GDP using coord, id(id) clnumber(5) *更改变量名 rename x_c longitude rename y_c latitude **生成距离矩阵 *spmat:用于定义与管理空间权重矩阵 *Spatial-weighting matrices are stored in spatial-weighting matrix objects (spmat objects). *spmat objects con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ata used in constructing spatial-weighting matrices. *spmat objects are used in fitting spatial models; see spreg (if installed) and spivreg (if installed). *idistance:(产生距离矩阵)create an spmat object containing an inverse-distance matrix W *或contiguity:create an spmat object containing a contiguity matrix W *idistance_jingdu:命名名称为“idistance_jingdu”的距離矩陣 *longitude:使用经度 *latitude:使用纬度 *id(id):使用id

【计量】空间杜宾模型代码

空间杜宾模型stata代码 clear all cd "F:\stata14\ado\mydo\agglo" **调入权重矩阵 use Wqiantaoinver.dta, clear keep s* save "W2.dta" ,replace **矩阵转换为stata应用格式 spatwmat using W2, name(W)standardize matrix list W ***调入数据 use data11.21.dta, clear *对数生成 gen lnii=ln(ii) gen lnp=ln(p) gen lna=ln(a) gen lnt=ln(t) gen lnc=ln(c) *设定面板数据格式 xtset id year **变量描述性统计 local x " ii c p a t" //5个变量 tabstat `x', s(mean sd min p25 p50 p75 max) /// format(%6.4f) c(s) *****(2)estimation ****SDM estimation(个体固定ind) //Spatial Durbin model (SDM) xsmle lnii lnc lnp lna lnt, wmat(W) model(sdm) fe type(ind) nsim(500) nolog effects est store M_sptial //不要加入c三次方lna_2,使用第三产业,加入c_lng交乘项 estat ic //AIC BIC test //Spatial Durbin model (时间固定time) xsmle lnii lnc lnp lna lnt, wmat(W) model(sdm) fe type(time) nsim(500) nolog effects est store M_time estat ic //Spatial Durbin model(双固定,both) xsmle lnii lnc lnp lna lnt , wmat(W) model(sdm) fe type(both) nsim(500) nolog effects est store M_both estat ic **结果汇总列表显示 local m "M_sptial M_time M_both" esttab `m', mtitle(`m') nogap s(r2 ll aic bic N ) ///

西方经济学模型整理

循环流动图 Revenue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Firms sell ?Households buy Scene mg HRMS 1 HOUSEHOLDS ? Produce 加? sell? Buy and consume goods and services goods and services ? Hire and use factors? Ovvn and sell factors of Dfoduction of cxoduction Wages, rent, and profit Inputs for pr&duction MARKETS FOfl FACTORS OF PRODUCTION ?Households sell ?Firms buy Labor, land. and cap ital Encome Row of goods and services Row of dollars 消费者预算线 消费者预算线概述(Budget Line) 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消费者的预算曲线 如上图,预算线AB把平面坐标图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C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 的任何一点,比如D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唯有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 如果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 i和P2分别表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 以X i和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 I = P i X i + P2X2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的支出和购买商品2的支出的总和。 消费者预算线的变动 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 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变动情况如下图: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地理溢出视角下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地理溢出视角下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王霞 内容摘要:物流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物流业越发达,市场经济便越繁荣,因此物流产业可以被视作经济增长的“润滑剂”和“加速器”,其重要作用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杜宾模型来对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我国相邻区域之间的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生产率较低,缺少发达地区为其提供的推动力;人力资本与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更加显著;我国物流产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竞争效应。 关键词: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杜宾模型溢出效应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物流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在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增强的同时,物流产业对环境能源的消耗也逐渐增大。为了能够解决物流产业发展与环境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对不同地区的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有大量研究,然而这部分研究均采用了传统形式的DEA模型,并没有将外界影响因素及误差纳入考虑范围,这不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一定偏差。因此,本文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以地理溢出效应为研究方向,对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系统分析,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检验,进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与实况,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地理溢出视角的理论分析 (一)基础设施及地理溢出效应 公共区域的基础设施对当地和周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可能是积极影响,也可能为消极的影响。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不同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相互构成网状,每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均在网状交通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之内。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增加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率。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可以显著提高该地区交通的便利性,使得该地区的发展速度高于周边地区,如果与其相邻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则该地区的生产要素将会显著聚集,最终具有交通基础设施优势的地区对其周边地区的生产率的升高起到阻碍作用,即形成了负向溢出效应。(二)人力资本及地理溢出效应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操纵者,可以通过调控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呈现正相关性。人力资本投入的提高可以加快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进而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升高,同时,以人力资本为载体来进行技术与经验的传播,可以扩大地区的经济规模,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推动力。研发对促进地区科技的进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发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高低的两大因素,研发在提高企业技术和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促进该地区商品的流通速度、技术交流,提高该地区的人员分配,因此研发与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地理溢出效应。 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2002-2016年31個省市的物流业的资产、在岗职工人数、物流产业能耗量作为自变量,将周转量视为预期产出,物流产业的废气产出量为非预期产出,通过DEA距离函数求得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将生产率作为本文所采用模型的自变量,其中自变量主要包含两个因素,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归纳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空间相关性是指 () ,i j y f y i j =≠即i y 与j y 相关 模型可表示为() (),1i j j i i y f y x i j βε=++≠ 其中,()f g 为线性函数,(1)式的具体形式为 () ()2,0,2i ij j i i i i j y a y x N βεεδ≠=++∑: 如果只考虑应变量空间相关性,则(2)式变为(3)式 ()()21 ,0,,1,2...3n i ij j i i i y W y N i n ρεεδ==+=∑: 式中 1 n ij j i W y =∑为空间滞后算子,ij W 为维空间权重矩阵n n W ?中的元素,ρ为待估的空间自相 关系数。0ρ≠,存在空间效应 (3)式的矩阵形式为() ()21, 0,4u n y Wy N I ρεδ?=: (4)式称为一阶空间自回归模型,记为FAR 模型 当在模型中引入一系列解释变量X 时,形式如下 () ()2,0,5n y Wy X N I ρβεεδ=++: (5)式称为空间自回归模型,记为SAR 模型 当个体间的空间效应体现在模型扰动项时有 () ()21,,0,6u n y X u u Wu N I βλεδ?=+=: (6)式成为空间误差模型,记为SEM 模型 当应变量与扰动项均存在空间相关时有 () ()2121,,0,7u n y W y X u u W u N I ρβλεεδ?=++=+: (7)式称为一般空间模型,记为SAC 模型 当0X =且20W =时,SAC →FAR ;当20W =时,SAC →SAR 当10W =时,SAC →SEM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3分)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3分)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2分)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1分)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2分)是不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变差。(1分) 17.估计标准误差: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量的平方根。(3分) 18.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3分) 19.点预测:给定自变量的某一个值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以此作为因变量实际值和其均值的估计值。(3分) 20.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3分) 21.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3分) 22.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3分)23.回归变差:简称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2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1分)。 24.剩余变差:简称RSS,是未被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2分),是由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1分)。 25.多重决定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1分),

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基于空间杜 宾模型 《国际贸易问题》7><2013年第5期经贸论坛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叶明确方莹摘要:本文基于出口内生增长模型,考虑技术和知识的空间依赖性以及出口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对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额对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对所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发现,当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时,由于吸收能力较弱,出口贸易带来的各种效应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较高时,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方式还是“粗放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只有当全要素生产率大小与出口贸易方式相匹配时,出口贸易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出口贸易;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杜宾模型;分位数回归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出口贸易的绝对量来看,1978年的出口总额为167.6亿元,到<2010年达到了1070<2<2.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53%;从出口贸易的相对量来看,1978年出口总额占GDP的比值(即外贸依存度)为4.60%,到<2010年达到了<23.74%,外贸依存度提高了4倍以上。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1978年GDP为3645.<2亿元,到<2010年上升到401<20<2.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06%。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国际贸易中的核心问题。自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以来,强调了国际贸易能使分工专业化,最终将促使一国的财富增加。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理论转向实证,对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Balassa(1978),Falvey(<2004),林毅夫、李勇军(<2001),吕惠娟、许小平(<2003)等。随

801经济学

801 经济学 一、微观部分: 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 二、宏观部分: 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809 经济学基础 一、政治经济学 (一)直接生产过程 1、商品与货币 2、资本和剩余价值 3、资本积累 (二)流通过程 1、资本循环与周转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三)生产的总过程 1、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2、生息资本与利息 3、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 4、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二、西方经济学 1、个人决策行为(要素供给,产品需求,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分析) 2、企业决策行为(生产函数,成本,收益,利润) 3、单个市场(市场供求,市场效率,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4、总体市场(国民收入核算及其决定,国民收入的变动,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经济周期,失业,经济增长) 810 金融学基础

经济学模型

这是经济常识的内容。 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价格上涨,生产者就会扩大产量。扩大产量后,供求关系改变(供过应求),价格则下降。价格下降生产者又会缩减产量。。。这是一个循环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 价格下降→供过应求 课堂上,在推导“斯旺曲线”(Swan Diagram)这一模型及其政策含义之后,弗兰克尔教授用中国和美国为例,说明它的不同运用。 这一模型假定,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为同时处于内在与外在的均衡。内在均衡表现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外在均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一框架下,一个国家在任一时间均会处于以下四种状态之一:内部通货膨胀,外部收支顺差;内部经济衰退,外部收支顺差;内部经济衰退,外部收支逆差;内部通货膨胀,外部收支逆差。国家也应采取以下四种相应政策:紧缩财政政策,扩张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政策,扩张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紧缩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 这一模型应用于中国,情形如何?弗兰克尔说,中国在2002年处于贸易顺差和内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在2008年仍处于贸易顺差,但供给已小于需求,通胀压力严重。然而,要直接套用这一分析框架未必完全正确。 他解释说,这一分析框架的假设在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长期平衡状态是已知的。在分析成熟市场时,这些长期平衡状态能够用过去的数据估算出来。“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经济发展迅猛的国家,长期平衡状态本身就在变化,也就是说,判断经济过热或过冷的参照系在变化。因此,从这一框架推导出来的政策建议对中国也就未必完全适用。” 美国的情形则不同。1991年,美国的经济状况是贸易逆差与国内供大于求,到了2007年,贸易逆差未变,但已经出现相当大的通胀压力。弗兰克尔介绍,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和华盛顿彼特森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来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一直认为,美元需要大幅贬值,也一定会贬值,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扭转美国空前的贸易赤字。而对美元贬值怨声载道的欧洲人也认为,美元应该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而非欧元——该轮到其他国家承担升值的风险了。这种说法含沙射影地将矛头指向中国。那么,中国是不是美国大量贸易逆差的“替罪羊”呢? 在弗兰克尔看来,其实,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的贸易赤字也不会有明显变化。因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是由一些东南亚国家向劳动力更为便宜的中国转移的,美国本土并不生产。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这些产品只会再次转入其他东南亚国家,从那里出口到美国。 而中国目前也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4000亿美元,远远超过正常国际收支和临时应急的需要,但是他们也不敢卖美元,因为美元贬值会大量减少他们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 弗兰克尔解释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这里的“对冲”是指中央银行在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稳定经济体系中总的货币流通量,在外汇贮备和国内资产之间进行转换。这一方法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运用。 弗兰克尔以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为例。1994年初,墨西哥呈现贸易赤字,流入外汇呈减少趋势。中央银行为此采取了对冲的方法,买入国债,增加本币供应以弥补由于外汇储备减少而带来的总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但到了当年12月,由于外汇储备耗尽,墨西哥被迫放弃了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最终陷入“龙舌兰风暴”(Tequila Crisis,Tequila 是墨西哥生产的一种烈酒)。

对外贸易对我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7, 6(2), 156-164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7453068.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7453068.html,/10.12677/sa.2017.62018 The Effec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on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Spatial Durbin Model Zhaoyun Gu, Huiguo Zhang, Xijian Hu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May 19th, 2017; accepted: Jun. 15th, 2017; published: Jun. 19th, 201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ign trade and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s of the provinces has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will drive the economy of the surrounding provinces. The growth of exports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im-port can hamp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export to the economy is more than the hindrance of the import to the economy. Keywords Foreign Trade, Economic Growth, Spatial Panel Model, Spillover Effect, Indirect Effect 对外贸易对我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顾召云,张辉国,胡锡健 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17年5月19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19日 摘要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各省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的经济文章引用:顾召云, 张辉国, 胡锡健. 对外贸易对我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 统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人口老龄化时空研究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人口老龄化时空研究 张丽 (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文章以2000-2018年、2000-2010年山东省及17地级市的人口、经济等数据为基础,运用Geoda软件、MAT-LAB软件,计算Moran’s I指数、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经济水平、医疗服务、教育水平等六个因素对17地级市老龄化指数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山东省老化系数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加快;老龄化指数明显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没有出现明显改变;老龄化指数存在显著空间滞后性;经济水平、社会医疗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均能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城市化率的滞后因素对老龄化指数有显著的正效应;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对本地区与周边城市的老龄化指数具有显著溢出效应。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山东省地级市;时空;空间杜宾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09(2019)04-0012-05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而我国早在2000年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93%,2014年更是达到了15.5%,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老龄化社会的临界值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2050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水平、城市化建设等问题。另外,我国各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在空间与时间上均呈现非均衡的趋势。因此,研究我国老龄化发展在空间与时间上分布的地区非均衡现状和影响因素,能够为我国地方政府制定人口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实证结果和建议,也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人口老龄化的地区非均衡现状,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老龄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的研究做出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空间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例如,以省域为单元,以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密度、老龄化程度、老龄化速度,研究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老龄化差异[1],或者分析中、日、美、韩四国的省域老龄化区域差异,并分析其演变特征[2,3]。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4]。计算具体省份在市域、县域尺度上的老龄化空间关联指数、变差函数等,研究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分布[5],或者以县域、乡镇、街道为尺度,计算市域的老龄化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半变异函数、重心等,研究人口的空间分布问题[6-8]。 人口老龄化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存在直接影响关系,社会公共健康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经济水平与老龄化现象有相关性[9]。其中经济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存在同步现象[10];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越高,老年人群享受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就越多;教育水平的发展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老龄化、城市化水平显著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11];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直接影响到人口的老龄化指数。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社会健康保障水平、城市化水平等之间存在的关系异常复杂,尤其是不同区域之间城市化、社会保障水平等的空间滞后或者空间溢出效应必然会影响到区域内与区域间的人口老龄化变化。因此,如何深入分析不同人口尺度下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空间滞后因素的空间关系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省域老龄化与经济水平、社会公共健康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预测省域老龄化的发展[12],或者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作者简介:张丽(1980-),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人口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山东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项目编号:17CJJJ16;山东政法学院经济发展与数据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专题“山东省新产业、新业态生产效率的时空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CDNJ37。 电脑与电信· -12-

西方经济学模型整理

循环流动图 消费者预算线 消费者预算线概述(Budget Line) 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25 / 1

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ABAB把平面坐标图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如上图,预算线以内的区域中AB如C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预算线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唯有D的任何一点,比如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的价格,21和商品P 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和分别表示已知的商品如果以21: 2和商品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和X分别表示商品1X以21PX = PX + I2121的支出的总和。1的支出和购买商品2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消费者预算线的变动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 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变动情况如下图: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25 / 2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25 / 3 偏好公理 偏好公理在西方消费需求理论中,被认为可以检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包括: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选择性公理;优势公理;连续性公理和偏好的凸性公理。 [编辑] 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 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 1.完备性公理。指消费者对于某些商品所有可能的组合能够按照他的偏好程度大小,有顺序地排列出完整的、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 2.传递性公理。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B商品组合,而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又大于C组合的商品,则消费者对于A组合的商品的偏好必然大于对C组合的商品的偏好。 3.选择性公理。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行为中总是力图使其偏好达到最大和最佳状态。 4.优势公理。消费者对所有的物品总是喜欢多一点比少一点好,通常可称为“不满足原则”,即消费者的欲望永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 5.连续性公理。指存在着一条由一组点形成的边界,这条边界在商品空间中把那些消费者偏好的商品组合同不偏好的商品组合划分开来,这条边界限即一条无差异曲线,这个公理证明无差异

经济学与模型

这是好些天以前准备写的话题。寒假有空,慢慢写出来。 之一:作为语言的数学 数学对于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性,不必多讲。因为任何理论,首先必须经过的一道筛子就是逻辑上的检验,其次是经验上的检验。逻辑上的检验主要是模型尤其是数学模型来完成的,经验上的检验则是通过计量研究、案例分析或者仿真实验等手段来进行。 理论模型不一定是数学符号的,也可以是文字的。但是文字模型在逻辑上常常不能做得很严密,这是文字模型的局限;但文字模型也数学模型所不及之处,那就是它降低了阅读门槛,因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受众。 不过,我不知道文字模型相对于数学模型的优势,对经济学家究竟是一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也许,对于大众经济学家这是个好消息,但对于职业经济学家这是个坏消息。因为大众经济学家要面向大众,因此他需要更多的受众。职业经济学家却要以经济学为业——所以他们必须要有某些大众经济学家所不能模仿的信号来向雇主传递其职业能力信息,大量采取文字模型的做法显然很容易被模仿,而采用数学模型则不大那么容易被模仿。所以,所以我怀疑数学模型的流行是职业经济学家“合谋”的结果,借助这样的做法,等同于把大部分不具有职业研究能力的伪经济学家排斥在门外——我相信这个假说的解释力,做数学模型毕竟是一件更困难更麻烦之事,正是困难和麻烦让伪经济学家难以模仿结果才显示经济学家的职业能力;那些成名已久的经济学家不再需要这样的信号,所以我们发现写高度形式化论文的大多是刚跨入经济学职业的年轻人,功成名就的经济学家相对就比较少写高度形式化的论文了。 扯远了,回到正题。 所谓的数学,其实只是一套符号体系,依靠这套简洁的符号体系,我们能更方便地进行逻辑上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作为符号体系来说,它在本质上与我们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差别,文字也是一套符号体系,这套文字体系更适合我们进行直观的思考,逻辑推理的功用则差很多。说到底,掌握数学,其实就如同掌握一门语言,掌握了这门简洁但功能强大的语言,你就可以和其他数学家或经济学家在一个语言体系下对话。 经济理论的目的有二:一曰解释经济现象,二曰推测可能的经济现象(或经济后果)。 无论旨在解释还是推测,都必须理解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但是,人们在理解现象的问题上存在两大困难:一是世间经济现象多如牛毛;二是每个现象的成因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过程很复杂。 以人类迄今的知识积累,对付上述两大困难的策略主要是:针对太多的现象,进行分类处理,具有相同形成机理的现象,就归结为同类现象。针对现象成因太多过程太复杂,则是对现象的形成要素进行简化,以简单来理解复杂。 许多反对经济数学模型的人,主要是在“以简单理解复杂”这一点上不能与我们达成共识,他们总是提出异议说现实世界如何丰富多彩,决不是象理论抽象出的那样简单。他们主张的思路实际上是“以复杂理解复杂”。但是,受制于人类知识的局限,我们(至少在现在)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 宏观部分:SNA模型,凯恩斯国民收入,IS-LM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周期模型,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IS越平坦说明利率的轻微变动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而投资是影响收入的关键而利率是影响投资的原因利率与投资成反比利率小投资就会增加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投资利率系数当投资利率系数大时率的极小变动带来投资的巨大变动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也就使IS曲线越平坦 LM越陡峭说明利率巨大变动只会带来收入的轻微增加这与货币需求有关因为货币供给是固定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有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两者相加为货币供给因为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且是反方向变动两者比值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当这个系数h很小时利率不论变化多大都很轻微的影响消费货币需求和消费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正相关也就是利率变化对消费货币需求影响很小进而对收入影响很小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投资,S--储蓄 均衡产出投资储蓄恒等I=S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0 IS-LM-BP模型: 在资本完全流动下,固定汇率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经济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而有货币贬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售出外币,并收进本国货币。本国货币供给因而减少了。结果是,LM曲线移回左上方。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经济恢复初始均衡为止。当货币政策基本上不可行时,与此相反的是财政扩张却极为有效。在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财政扩张使IS曲线移向右上方,导致利率和产出水平的增加。利率提高会引起资本流入,将使汇率升值。为了维持汇率不变,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大货币供给,于是收入会进一步增加。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到足以使利率恢复到其原先的水平,均衡也重新恢复了。 当前金融危机有很多原因,人民币升值后IS,LM,BP三线左移,交于原均衡点左面,从而国民收入减少;中国国民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是很大,导致消费不热(居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 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需求为中心 2、工资、价格刚性 3、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

计量经济学模型

本文采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引入非物化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因素建立模型,对我国从1978年——2006年这28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探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模型,提出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化调整这一结论。 一、数据的处理与说明 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遵循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长期内一国经济会收敛至均衡状态的假设,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经济产出会与要素投入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分析各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进而探讨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所以我们主要需要的是经济产出,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这三方面的数据,以下是本文中使用到的若干数据: 年份GDP(现 价) GDP定 基指数 GDP(可比 价) GDP缩减 指数 固定资产投 资(现价) 固定资产投 资(可比价) 就业人 口 1978 3645.2 100.0 3645.2 100.0 816.6 816.6 40152.0 1979 4062.6 107.6 3922.2 103.6 854.1 824.6 41024.0 1980 4545.6 116.0 4228.7 107.5 910.9 847.4 42361.0 1981 4891.6 122.1 4450.4 109.9 961.0 874.3 43725.0 1982 5323.4 133.1 4853.5 109.7 1230.4 1121.8 45295.0 1983 5962.7 147.6 5380.3 110.8 1430.4 1290.7 46436.0 1984 7208.1 170.0 6196.8 116.3 1832.9 1575.7 48197.0 1985 9016.0 192.9 7031.2 128.2 2543.2 1983.3 49873.0 1986 10275.2 210.0 7653.3 134.3 3120.6 2324.3 51282.0 1987 12058.6 234.3 8539.8 141.2 3791.7 2685.2 52783.0 1988 15042.8 260.7 9503.1 158.3 4753.2 3002.8 54334.0 1989 16992.3 271.3 9889.2 171.8 4410.4 2566.8 55329.0 1990 18667.8 281.7 10268.9 181.8 4517.0 2484.7 64749.0 1991 21781.5 307.6 11211.4 194.3 5594.5 2879.6 65491.0 1992 26923.5 351.4 12808.0 210.2 8080.1 3843.9 66152.0 1993 35333.9 400.4 14596.6 242.1 13072.3 5400.2 66808.0 1994 48197.9 452.8 16505.9 292.0 17042.9 5836.5 67455.0 1995 60793.7 502.3 18309.2 332.0 20019.3 6029.2 68065.0 1996 71176.6 552.6 20141.7 353.4 22913.6 6484.1 68950.0 1997 78973.0 603.9 22014.2 358.7 24941.1 6952.5 69820.0 1998 84402.3 651.2 23738.7 355.5 28406.2 7989.4 70637.0 1999 89677.1 700.9 25547.5 351.0 29854.7 8505.1 71394.0 2000 99214.6 759.9 27701.5 358.2 32917.7 9190.9 72085.0 2001 109655.2 823.0 30000.8 365.5 37213.5 10181.3 73025.0 2002 120332.7 897.8 32725.5 367.7 43499.9 11830.2 73740.0 2003 135822.8 987.8 36006.4 377.2 55566.6 14730.6 74432.0 2004 159878.3 1087.4 39637.7 403.3 70477.4 17473.0 75200.0 2005 183867.9 1200.8 43773.0 420.0 88773.6 21134.1 75825.0 2006 210871.0 1334.0 48626.2 433.7 109998.2 25365.3 76400.0 表1 注: 1、可比价GDP按1978年价格计算。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1985年,1998年,2004年,2005年,2007年版。 3、GDP、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的单位为亿元;劳动投入的单位为万人 对于数据的搜集和处理,我们作出如下说明:以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产出指标,为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我们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光盘版)中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1978年的GDP 数据,得到以1978年价格计算的可比价GDP数据;劳动投入采用按年底就业人员数量(《中国统计年鉴》,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