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其他图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之间虽有兵戎相见,但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仍是主流,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导入:

师: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

生:······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二、唐与吐蕃的关系

1、出示P20《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帮助学生认识唐朝边疆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及分布。(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2、指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学习。

①先让学生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指出吐蕃是今天我国藏族的祖先,又是7世纪到9世纪青藏高原上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名

②给学生介绍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及其与唐朝通婚的史实。(介绍意义:两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③通过教材小字部分介绍文成公主进藏的具体史实及其影响。

④老师提问:

师:代表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生: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2、唐穆宗时,唐蕃双方会盟及建立会盟碑。

教师指导学生看辅栏P19《会盟碑》的话教师进行解释:不再作战,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

通过这句话帮助学生领悟唐蕃之间愿友好相处,不再作战,永结亲情的愉悦心情。

师:那从我们刚才讲的来看唐蕃友好往来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生:联姻与会盟,完全回避了“兵戈”战争。

师: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团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发展,特别是有利地促进了吐蕃民族的进步。(汉藏两族也发生过激烈的斗争。663年吐蕃灭了唐的属国,占有今青海地区,不久侵入西域和剑南地区,安史之乱期间,曾攻占唐凤翔以西、豳(bin)州以北数十州,763年曾经一度攻入长安城。尽管如此,两族的友好交往仍然是主流.

三、唐与南诏的关系

请学生先看完这一目的内容,教师提问:

一、对南诏进解释:教师强调它只是政权名而不象吐蕃、回鹘(回纥he )既是政权名有是民族名。

同时“南诏”一词有两个含义:1、六诏时代,它是指蒙舍诏(地处南部的一诏)。2、8世纪前期六诏统一性政权。

二、教导学生读好小字。(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唐朝与南诏的友好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朝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反映在小字之中。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生·····

师归纳: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对南诏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唐朝对南诏的影响:政治上,南诏效仿唐朝建立官制;经济上,成都的织锦工匠迁往南诏,促进其织锦业的发展;文化上,教材从文学(语言)、艺术(书法)、建筑(崇圣寺三塔中千寻塔)等方面作了叙述。

四、唐与回纥的关系

学生看书自己归纳问题:

师:唐朝与回纥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

师归纳:大家要注意在唐朝与回纥的关系中大家要注意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观点。按照教材概括起来可以表现为:1、回纥出兵助战。2、唐朝对回纥首领的册封。3、经济文化交流。4、联姻

五、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把唐朝时期与边疆的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整体概述,(学生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自己小组的归纳内容。)生······

师归纳小结全课:(通过问题来解决)

今天学习了本课以后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探询一下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

生: (2)

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政治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政策上(采取战争、册封、和亲等灵活多样的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总结:唐朝和边疆各族的密切联系是建立在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基础上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次,唐朝是个统一和睦的多民族国家,长安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川教版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一、选择题 1.归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3. 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4. 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 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 A.纷争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流与冲突 6.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 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8.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图名叫《唐玄宗走马任姚崇》,从中能直接体现唐玄宗 A.任用贤 才 B.重视地方吏治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10.下面为我国某一朝代的户数统计示意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这是有关唐朝前期的户数统计示意图 B.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C.展示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状况 D.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向前发展的 11.唐代诗人陆龟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2.如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汉朝都城长安 B.唐朝都城长安 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 东京 1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法 C.重视人才 D.善于纳谏 14.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15.教材“动脑筋”中,介绍了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到了“唐朝官员穿了五件丝绸衣服,显露出胸前有粒黑痣”的故事,说明()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完整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 巩固其统治。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一课 秦朝的统一课后练习第三十八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一课秦朝的统一课后 练习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你已经来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朝,展开合理想象,你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 ) ①看见旅店门口挂着小篆字体的招牌 ②人们纷纷议论秦朝都城迁到了殷 ③在集市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买了一匹布 ④听说御史大夫家里宴请宾客,锣鼓喧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秦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 A、公元前2070年 B、221年 C、公元前221年 D、589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公元221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07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这方刻石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宋元明 D、唐宋元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秦朝时期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的举措是( ) A、皇帝制度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 【答案】: 【解析】: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课_唐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很活跃,与周边国家友好的往来比较频繁 掌握唐与新罗、日本、印度的交往 启发学生思索从古至今对外开放政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 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让学生了解唐朝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国家,培养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其中以与日本和天竺国的交往为重点 【教学难点】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是为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大城市都有“唐人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找到答案了 二、自学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日本的遣唐使来我国学习与交流,对新罗、 日本有什么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3.玄奘取经对中印有什么影响及贡献 4.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情况 1.隋唐时期与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 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与新罗的交往,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新罗向中国派出 大量使节和留学生。所有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的人数最多,他们 的天文、历法、医学、艺术等受到影响。 3.隋唐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还有大批留学生、留 学僧。他们的制度、经济、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深受中国 唐朝文化的影响。 4.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建筑技术, 雕塑艺术,医药等知识,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 术明珠。 5.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从长安出发,途径西域中亚访问 天竺等南亚国家,在那烂陀寺研习佛经,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在天竺各地讲学,深受当地人的尊敬,后来返回长安带回大量 的佛经,回来,他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大唐西域记》成为 研究西域、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风俗的重要文献。 6.唐文化通过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把中国 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药技术,瓷器等传到世界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理解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的政绩,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武则天、唐玄宗任用贤才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当今国家主张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人才的道理;通 过了学生领悟崇尚节俭、抑制奢侈是国家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开元盛世" 二、难点:评价武则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回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 1、"贞观之治"时代的皇帝名字叫什么?他治理的时期为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盛世? 2、请你对这个李世民做出评价? 学生回答: 1、答:李世民,他治理的时候是因为: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认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所以可以达到盛世。 2、答: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 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 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 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C、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同步测试无答案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同步测试无答案 一、填空题 1.唐朝时,吐蕃是 (民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统一各部,并向唐朝皇帝请求与皇室通婚。 3.唐太宗决定将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蕃友好。 4.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5.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6.回纥首领建立回纥汗国,唐玄宗封他为。 二、单项选择题 7.唐朝时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是当今哪个民族的祖先?( ) A.藏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 8.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政权,其都城在( ) A.洛阳 B.逻些 C.安西 D.北庭 9.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的是( ) A.唐高祖,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中宗 10.唐玄宗册封谁为怀仁可汗?( ) A.骨力裴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皮罗阁 11.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帮助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的是( ) A.吐蕃兵 B.南诏兵 C.回纥兵 D.突厥兵 12.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 ) A.尺带珠丹 B.皮罗阁 C.骨力裴罗 D.松赞干布 1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 B.皮罗阁 C.骨力裴罗 D.松赞干布 14.唐玄宗册封谁为云南王?( ) A.尺带珠丹 B.皮罗阁 C.骨力裴罗. D.松赞干布 15.唐朝时的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 A.藏族 B.维吾尔族 C.白族 D.黎族

16.布达拉宫是在什么时候建造的?(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二、识图题 17.读下图,完成填空: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1)唐朝时期的疆域辽阔,向西达到了A地,该地名是。 (2)吐蕃人是今天族的祖先,其都城在B地,当时该地名为城,今为。 (3)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把嫁给吐蕃赞普。 (4)唐朝时期,居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最南部的是,后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三、材料解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宋代诗人陆游这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对哪两位书法家书体的合称( ) A、阎立本、柳公权 B、颜真卿、吴道子 C、颜真卿、柳公权 D、颜真卿、柳宗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长城的西端是(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鸭绿江 D、雁门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两宋绘画的特色突出表现在( ) A、山水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B、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C、花鸟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D、人物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诵读经典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这些作品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 A、诗歌、散文、戏曲 B、诗歌、散文、小说 C、唐诗、宋词、戏曲 D、唐诗、宋词、小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下图文字的文学体裁是( )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右图所示战国时期巴国编钟在1972年出土于( ) A、涪陵 B、云阳 C、巫山 D、忠县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姚崇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2、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 纺织 B 鼓风 C 灌溉 D 垦荒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5、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6、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能够雁塔题名,下列哪一项他没有经历 A 熟读儒家经典 B 报名参加分科考试 C 参加州府的初试 D 参加在省城的“省试” 7、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右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回鹘 8、7世纪,建造了布达拉宫,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皮罗阁 D 阿倍仲麻吕 9、《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僧一行 D 怀素 10、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 C 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 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A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 辽 B 契丹 C 西夏 D 金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学习主题)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40分) 1.约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在活动,他们生活在() A.北京 B.云南 C.河南 D.陕西 2.“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与现代人也无多大区别,不过微微有点弯曲;……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对下面哪个远古人类的描述()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结合你所学知识,请判断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下列哪种工具() A B C D 4.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A.猿类 B.古猿 C.猿人 D.现代人 5.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6.考古工作者在一个山洞内发现了远古人类的活动痕迹,出土了一批带孔的石珠、兽牙和贝壳,据此推断在此处活动的远古人类最早可能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北京人 7.中国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水稻.粟等重要农作物。在中国,已知最早开始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居民 B.大汶口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七星岗居民 8.一位游客去半坡遗址参观,导游正在为他作介绍,在导游的介绍中不会出现的内容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原始农耕的生活 B.半坡原始居民经营着原始的畜牧业 C.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懂得用麻纺织麻布

D.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 9.已经懂得制作简陋的小船作为交通交通工具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 B.北京人 C.大汶口 D.半坡 10.从使用工具上划分,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根据这种划分标准,下列原始遗址中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1.右图所示的尖底陶瓶形状非常特别,它是出土于() 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半坡遗址 12.大约在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A.黄帝、炎帝部落 B.黄帝、蚩尤部落 C.蚩尤、炎帝部落 D.黄帝、夏部落 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 A.尧 B.禹 C.炎帝 D.黄帝 14.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A.教民耕种 B.制作农具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15.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现有约12000种药用植物,相传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曾遍尝百草,日中毒七十次,他就是传说中的() A.尧 B.炎帝 C.黄帝 D.禹 16.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尧—舜—禹 B.尧—禹—舜 C.舜—尧—禹 D.舜—禹—尧 17.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A.民主推选 B.首领指定 C.自己推荐 D.按年龄大小 18.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治理的水域是() A.长江流域 B.渭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洞庭湖流域 19.在人类演变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②使用天然火③制造铜器④使用弓箭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20.假若有个人生于公元前21年,去世时60岁,那么他去世于() A.公元前81年 B.公元前39年 C.公元39年 D.公元81年 二、识图填图题(25分) 2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右图方框内填出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名 称。(4分) ②A、B两处为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发现地点, 写出相应的地名。(4分) A B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案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课案 一、教学目标: 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设情激趣: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除了汉族外,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唐朝时期又和哪些少数民族发展了友好关系呢。 四、自主探究: 探究1:藏族的祖先是?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点拨1: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完婚。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探究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如何? 点拨2: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探究3:唐朝与回纥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点拨3:1、回纥出兵助战。2、唐朝对回纥首领的册封。3、经济文化交流。4、联姻 五、成果展示: 唐朝的民族 关系: 概况关系 唐与吐蕃的关系: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 先。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 吐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1)通婚: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 尺带珠丹。 (2)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唐与南诏的关系: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是彝族 和白族的祖先。8世纪初,在 唐朝扶持下,蒙舍诏统一六 诏,建立以太和城(今云南大 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的关系: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 先。 (1)出兵相助:唐太宗时帮助其灭亡东突厥, 安史之乱时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2)册 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六、拓展延伸: 中学生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各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中学生应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等等。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 2.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日本自隋朝就派 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他在日本除了 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 4.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回国后, 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5.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6.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7.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鉴真玄奘 巩固练习: 1.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2. 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这位伟大的僧人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C.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D.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5. 下面两个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习题精选三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著名的谏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同步练习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练习 一,选择题: 1.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A.魏国B.西晋C.蜀国D.东晋 2.西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七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八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 B.羯族 C.氐族 D.藏族 4.有许多成语与我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有关,其中成语“风声鹤唳”源自于()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大规模南迁的朝代是() A.西晋、东晋 B.东汉、东晋 C.西汉、东汉 D.东汉、西晋 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 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7.中国古代史上有多次战役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在于军事谋略是否得当。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 9.下列朝代有一个和其它不同,请选出这个朝代() A.西晋 B.曹魏 C.东汉 D.东晋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西晋,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 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移 B.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埋下了分裂和动乱的祸根 C.各种矛盾激化,鲜卑族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抽测】 1、贞观之治局面出现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2、开元盛世局面出现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3、唐朝时期出现的农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4、唐朝陶器中的精品是什么? 5、唐朝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哪里? 6、唐太宗李世民的两点统治措施?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能掌握中外交流频繁的条件及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 能记住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并理解其重要意义。 (独学完成) 阅读教材P12—14,在书上标记出:①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②北方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③藏族祖先的名称;统一吐蕃的首领;他迎娶的汉族公主;汉藏通婚的影响;④唐蕃会盟的时间、盟约及意义。 2.阅读教材P14—16,在书上标记出:①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②与唐朝交往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③唐朝初年西行取经的僧人、目的地、他的著作及其地位;④唐玄宗时赴日本的僧人及其贡献;⑤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与频繁的中外交往的意义;⑥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综合提升】(独学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履我国都。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中的“文皇”和材料二中的“联”指的是谁?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朕”之前的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怎样的?“朕”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3)“文皇统治”,为了密切汉藏之间的关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有什么历史意义?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你有什么建议? 【知识梳理】(独学完成) 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称为: 民族关系唐与吐蕃:吐蕃概况:吐蕃是中国古代政权名,7世纪前期,统 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定都罗些。 唐蕃交往史实: 对外交往唐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局面的原因: 对外交往的表现: 对外交往的特点: 根据新知探究阅读教材并在书上做好圈点勾画,然后完成综合提升、知识梳理3、对学内容:

唐朝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 洲和非洲。 2.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留学生最多的是新 罗。日本自隋朝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 日本。他在日本除了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 4.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 学习佛法,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5.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 开放的对外政策。 6.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7.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 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巩固练习: 1.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2.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 筑而成的求知之路。这位伟大的僧人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 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C.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D.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D.《西游记》 5. 下面两个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泽被东西 6.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经典 7. 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的 是( )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 入藏 C.鉴真东渡 C.《东游记》 B.对外开放、 D.源远流长、 ) B.传播日本 D.求取佛教 D.遣唐使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辅导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 辅导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 )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docx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 课战国争雄习题精选第四十八篇 【单选题】 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开始了争薪,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忍受各种屈辱,在室内悬挂苦胆r坐卧都要舔尝r最后称昂一时,所以就有了臣满尝胆的成语,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直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纷争的准确识记。 亠第2题【单选题】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揭题干信息“曽称霜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结合所学知识:晋国是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战国初年r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故选A。 [点评]本题考童的是春秋争霜的知识点. 《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该书的以下目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②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③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④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f②发生在西周末代周幽王时期①周幽王被灭,平王迁都洛阳成为东周第TW主③东周前期(春秋前 :④东周中期(春秋后期),晋景公、楚庄王是当时强势的诸侯故选C。 期),齐桓公尊王1 【点评】本题有一訣度,考査的是西周和东周的相关知识。 4第4题【单选题】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