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山东建筑大学选修课类别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开课院系课程分类学分学时 英语写作蔡修凯土木工程学院外语与计算 机类 232 地球科学导论田洪水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旅游与建筑翟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类232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范伟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肖俊华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工程质量与事故处理吕丛军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地震漫谈张华英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案例刘之春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现代建筑结构赏析雷淑忠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珠宝玉石鉴赏吕明英土木工程学院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王大磊管理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类232管理沟通徐茜管理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类232 中外名曲欣赏李佳管理工程学院体育卫生与 艺术类 232 涉外礼仪曹萍管理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类23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 践 赵敏热能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类232 环境与健康张彦浩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祁峰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王金鹤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当代环境热点问题张桂芹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探秘张桂芹 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环境保护与探索盖磊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CAD2008的入门与环境工程实训孙翠珍 市政与环境工 程学院 自然科学与 工程类 232

从《周易》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周易》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简介】 在这个文化中西交融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我们只要略微管窥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辩证精辟,而我认为周易就是中国传统的源头。文中最主要论述了我从周易中读出的几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 周易阴阳天人合一变化和谐 【正文】 《易》肇始于伏羲,丰富于文王,完备于孔子。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从夏之《连山》,到殷之《归藏》,再到周之《周易》;从伏羲作“八卦” , 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到孔子作“十翼”,《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进程,才变成人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周易》由《易经》、《易传》两部分构成,“经”即文王所演六十四卦,“传”即孔子所作“十翼”。其包括了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 一、阴阳和谐观 《周易》的和谐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宇宙观上。《易》系辞传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对于太极,有的释为太一,有的释为元气。两仪则多认为是阴阳之谓,四象则为老少阴阳,亦以象四方或四时。概言之,太极乃阴阳之未分,太极剖而阴阳分。太极产生了阴阳二气,一阴一阳之谓道。通过阴阳消息、一动一趋而生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四象进而生八卦。八卦是产生世界的八种物质或规律,通过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而化生万物。这种宇宙观后来被陈抟、周敦颐等发挥成太极图式, 代表了中国古代宇宙观。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周易》的太极就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有其思想来源, 她的产生及发展不是偶然的, 而是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她是上古先民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结果。“易”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含义指变易、变化、交换。从文字学上看, 有人认为“易”为上“日”下 “月”构成, 日为阳, 月为阴, 象征日月阴阳变化。《说文解字》云: 日月为易, 象阴阳也。阴阳思想的产生在传说中比较早。相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 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他所创造 的八卦符号,最基本的“—”与“--”可能表示男 女两性区别, 反映了人们原始的生殖崇拜,但阴与 阳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一经形成并被系统化、理论化为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 它便作为一种客观 性精神力量, 又反过来日渐渗入人的心灵世界的底层, 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中华民族的精 神文化生活发生巨大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以此 种思维方式考察自然和社会要善于揭示其中两元对 立的要素、性能和势力,发现其互动和互补的层面,在两极中寻找中道,并引导其走协调共济的道路。 这正是《周易》的阴阳和谐宇宙观启迪了后世哲人 的思想,创生了中华传统的和谐思维。 二、天人合一观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想象世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管无论是《易经》还是《易传》,都没有出现过天人合一一词,但人 们仍习惯于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归之于周易思想。研 读《周易》,就会发现作易者对天、人关系极为重视。《周易》强调察天之道以证成人之道, 认为: 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在这所谓的三才之道中, 人居其一。即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体认来使阴阳、刚柔的关系神秘化,天尊地卑神圣化,进而证 成贵贱位矣的等级秩序乃天经地义、自然天成,从 而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种察天之道以证 成人之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是很普遍的,如有山崩、地裂等怪诞异常事件发生,统治者要注意修德,明 庶政。这种延续几千年的政治惯例,其根源也在于 对天人关系的体认。天人合一是有中国特色的思维 方式,由此构成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调。 其中涵盖着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 人的关系、人自身(心与身) 的关系。三者相互联系、

易经与中国文化

易经 幽幽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无数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中,大浪淘沙,四书五经一直备受青睐,其中,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洗礼,四书五经与中华民族已经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了,是我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蕴藏了无数的中华传统。 四书五经共同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但是每本书的地位却不一样,并不是等同的。在中华文明的所有经书之中,《易经》堪称群经之首。《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即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 易经八卦图是易经的基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易经所推行的八卦阵,体现了一种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规律,透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周易》中流传很广的话中有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的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人类从大自然所学到的自我调节的各 参考文献: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悟周易、感悟人生

一、选课感悟 二、学习《周易》感悟 三、感悟人生 选课感悟:在我报选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学习过,只是在电视、书籍中听到或看到过,一直觉得很神秘,唯一的感觉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风水”。看到学校公选课上开设了这门课,很是激动,所以我抱着想学习周易那种能预知未来的神奇力量的好奇心和对风水之说、还有周易与中医学的联系,报选了刁老师的这门《周易与中国文化》。 等到真正进入课堂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起源、它的历史、它蕴含的深层的哲理,我才开始慢慢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才明白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的博大精深。我发现我一下子就爱上了里面的东西:警句,哲思,教化……惊叹于它一整套庞大的系统:卦象,六十四卦的卦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与天干地支的对应,与中医中人体器官的联系……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在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感悟周易与人生。 但毕竟是刚刚接触不久,我能力有限不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研究透彻,下面简单的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和我自身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

学习《周易》感悟: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据说最早是由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写了每一封的卦辞称为《周易》,它在古代的时候是帝王将相必学必懂的哲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平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确实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谁阴阳怪气,谁又变卦了,或者常用扭转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物极必反之类的口语和成语。 《周易》:“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宇宙之间先是有太极,太极产生了两仪,即阴与阳;阴与阳又产生了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四象又产生了八卦,即乾、坤、离、坎、震、巽、艮、兑的卦。这八卦就是用来判断吉凶,确定吉凶之后则可以从容应对,从而使人生少些挫折多些顺利。现在我知道这并不是迷信,而是通过运用八卦预测的科学方法,推理并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的有关信息,使我们做到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周易卦易系统中的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依其卦辞或者爻辞推测相应的人事吉凶和人生道理,这不仅可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答题答案汇总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一) 1 (B)创制了八卦。 A、盘古 B、伏羲 C、蚩尤 D、黄帝 2 “《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D)对《易》的评价。 A、孔子 B、庄子 C、许慎 D、孔颖达 3 《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B)。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 4 “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C)。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 5 《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C)。 A、朴素唯物论 B、占卜易数 C、哲理思想 D、文学成就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二)1 “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C)有关。 A、九辟挂 B、十辟挂 C、十二辟挂 D、十六辟挂 2 “甲乙丙丁”属于(A)。 A、十天干 B、十二天干 C、十地支

D、十二地支 3 夏历是以(C)为正月。 A、建子月 B、建丑月 C、建寅月 D、建卯月 4 坤卦象征(B)。 A、天 B、地 C、君 D、亲 5 “一阳来复”与节气(D)有关。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三)1 古代的图示,一般(B)在上方。

A、东 B、南 C、西 D、北 2 “后天八卦方位”也称(B)。 A、伏羲八卦方位 B、文王八卦方位 C、仲尼八卦方位 D、炎帝八卦方位 3 从方位而言,“坤”是(C)之卦。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4 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A)。 A、木生火 B、火克金 C、金生水 D、水生木

易经学习心得体会

易经学习心得体会 姓名:牛楠楠学院:化材学院专业班级:化学一班学号:11060143020 原本对《易经》毫无兴趣,但上了易经选修之后,深深喜欢上了它,并颇有心得体会。现阐述如下: 在此以前,做任何事都是矛盾的,不知道对错,不知道意义所在,甚至不知道生和死究竟是什么意义。易经揭示给我们了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从最基本的阴阳太极中就能找到人生的最大智慧。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成功失败的辩证关系。 自古以来,读书人大都是迂腐的,我们最容易犯教条主义,纸上谈兵的错误。三国时代风云人荀彧,陆逊,都是名扬天下的智慧、将相人物,竟无一人善终,令人悲惋。韩信,刘基,左宗堂等等不一而足。我们都从书上寻找到行通天下的智慧,但我们又不得不一次次被所谓圣人至理所束缚。而一个易字会了我们变通,教会了真正的道理。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深奥的经典,它历经了远古、中古、近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标志性人物有远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近古的孔子。三位圣人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系统经典。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为什么这样说呢? 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如图所示。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为什么称其为易经呢?我们来看“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所以称之为易经,是因为它描述了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学问。 易经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占卜未来的神书,更多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一个剖析,揭示了为人处世的真谛。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事对人都用易经去参照的话,我们就能把握事情的一个发展轨迹,也就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和命运。凡事化繁为简,破除纷繁迷离的表面现象直指本质是谓简易。 事物是发展进步的,但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谓变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始的道可以衍伸变化但其根本是不变的。中华文化可以百家争鸣,也可以兼容并蓄中西合璧,但其本质却是没有变的。 道理千千万,原始道亘古是谓不变。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们要发展辩证的看待问题。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人的智慧有强弱之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

《周易》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 (一)《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①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②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③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体现吗? 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是说天道与人性息息相通,和谐统一。为什么呢?《中庸》

日:"天命之谓性"。天命就是天道、天性,即天的意志、天的规律,换言之,即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古人认为,上天的规律就是人性的本源,故而上天的规律也就是人的本性。人的这种天性不仅与生俱来,而且不论贤愚,人人都有。宋代某尼的《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字面看是说寻春,其实是说悟道。道在哪儿?就在心中,然而后天的种种世俗的欲望埋没了人的本性,人离天道越来越远,以致于有事难成或一无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须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也就是客观规律,人逐渐去除后天所沾染的私欲杂念,就能明净本心。见其本性。而人性就是天性,天性也就是物性。尽己之本性则可尽人性物性,尽人性物性便可"上下与天地同流,""赞天地之化育",成己成人成物,与天地并列为叁矣。这时,人就是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大写的人,佛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这个意思。天人合一学说,既承认天人有别,又看到天人之间可以统一,统一的基础,便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把主观意识上升到客观规律的高度,与其合二而一,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大洪流中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这种共处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和谐。历朝历代的变法改革,究其实质就是在明天应变;古人动辄占卜,以便知天命,断吉凶,定人事,就是在积极地探天应天;流传至今的找对象看生辰八字,结婚选黄道吉日,动土上梁放鞭炮,埋人、划庄基看风水等等,其最初的动机也是在力求知天以应天道的,只不过后来人把它庸俗化

传统文化易经里的“十句”训言

传统文化易经里的“十句”训言 中华传统文化的《易经》非常好,其中有很多玄机。 第一句话叫“大喜易失言”,一个人一开心就容易语言冒犯别人,就是言多必失。这个人一开心了,他就容易失言。很多人一喝酒,就说:“哎哟,我帮你做,没事情的,肯定行!来,干杯!”人在高兴的时候,他因为希望分享给别人,所以就亢奋。《易经》教导我们,讲话要沉着稳定,太开心的时候,讲话很容易失言。 第二,《易经》里讲“大怒易失礼”。一个人非常愤怒、非常不开心的时候,一定会失去理智和礼貌,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你发脾气的时候,还管自己的形象吗?很多女孩子早上化妆花了三四个小时,跑到单位里跟同事一吵架,你看看她还有样子吗?别人说:“你拿个镜子照照看,披头散发的。”因为“礼”有内涵的“礼”和外表的“礼”,外表的“礼”就是你的肢体动作,所以最好的方法叫“制怒”。小时候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林则徐》,他的办公室里有两个字“制怒”。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控制好你们的怒气。要记住,大怒易失礼。很多人就是因为发脾气的时候把话讲过头了,收都收不回来,所以最好不要大怒。 第三,“大惊易失态”。如果突然之间一惊,这个人的本相就出来了。所以过去要试探一个人有没有修养,能不能做一个高官,就是经常叫下面的人有意地去通报他,“报告丞相,怎么、怎么……”一弄,傻掉了,这个人就是没智慧。“报告丞相,街亭失守……”诸葛亮依然沉着应战、调兵遣将,可见有智慧吧?而一般的人则不知所措,所以不能大惊。过去论天下英雄刘备,你看刘备能够做这么大的一个皇上,当时有意地弄他一下,他其实很有本事,他假装一吓、一惊,因为他懂《易经》,“大惊易失态”,他就一惊,把自己手上的筷子都弄掉下来了。结果别人一看:“哎哟,这个刘备没用,胆子小成这样,他还能做皇上?”于是不把他当回事,结果他做皇上了。要记住,人不能大惊,大惊失色,脸色都变了,本相就出来了。 第四,“大哀易失颜”。哀就是痛苦,就是一个人不能太悲哀。当人面对痛苦,在宣泄心底的苦和痛的时候,有时候容易失颜。失颜是什么?当女朋友离开了他,或者男朋友离开她,整个人变了样:“我不要,我不要…..”大家知道,当家里有人过世的时候,有一句话叫“节哀顺变”,就是要节制你的哀,顺着这个变化,不要让自己“大哀失颜”。当着很多人的面一痛苦:“哎呀,我不要……”鼻涕眼泪一大把,很多人的颜面就失掉了,本来在单位的形象很好的,突然之间“大哀失颜”。 第五,“大乐易失察”。大乐就是快乐,就是人高兴的时候,看什么都是很顺利的,那就看不出什么东西不好了。比方说这个男的,你第一眼看他觉得他很讨厌,不喜欢,过一会他跟你讲几个笑话,你一笑之后再看他,觉得他蛮可爱的,你就是没有智慧。一个人一笑之后,叫“大乐易失察”,“察”就是“观察”的“察”。

尔雅《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2017

1如果以职场作比,“或跃在渊”意为()。 A、 潜心观摩 B、 审时度势 C、 恪尽职守 D、 飞黄腾达 我的答案:B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武”革命的对象是()。 A、 夏桀 B、 周文王 C、 周厉王 D、 商纣王 我的答案:D 3“雷起于起处”体现了()圆而通的智慧。 A、 程颐 B、 邵雍 C、 孔子 D、 朱熹 我的答案:A 4如果将“屯”卦颠倒,则变成()卦。 A、 蒙 B、 离 C、

震 D、 谦 我的答案:A 5在“先天八卦方位图”中,“山泽通气”指的是()两卦。 A、 乾坤 B、 震巽 C、 坎离 D、 艮兑 我的答案:D 6如果乾卦是君,那对应的坤卦即为()。 A、 民 B、 臣 C、 夫 D、 地 我的答案:B 7《易》说龙非真龙体现了六十四卦表现哲理的()特色。 A、 比喻 B、 象征 C、 对比 D、 间接 我的答案:B

8蓍草占卜第二变后,余下的蓍草不可能是()根。 A、 40.0 B、 36.0 C、 34.0 D、 32.0 我的答案:C 9“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是坤卦中哪一爻的内容? A、 初六 B、 六二 C、 六三 D、 上六 我的答案:C 10六十四卦由两个八卦符号组成,位于下面的称为()。 A、 内挂 B、 外挂 C、 悔卦 D、 初卦 我的答案:A 11河图中,居于下面的两个数字是()。 A、 一、六 B、

二、七 C、 三、八 D、 四、九 我的答案:A 12()创制了八卦。 A、 盘古 B、 伏羲 C、 蚩尤 D、 黄帝 我的答案:B 13“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有关。 A、 九辟挂 B、 十辟挂 C、 十二辟挂 D、 十六辟挂 我的答案:C 14用以占卜的铜钱数量是()枚。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传统观念文化之源,它影响着古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精神方向,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清代学人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其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千百年来,不少学者试图探根溯源,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即发端于《易》,其主要以《经》和《传》对卦爻象的阐释为依据。当今,我们可以这么说,《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大典,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早期的理论形态的文化渊源,不论是儒家学说或是道家学说,都接受了它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发挥了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这些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就是《周易》的文化价值和思想精神。从哲学的视角探究,《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它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被尊为群经之首是名符其实的。 古往今来,对《周易》的称谓众说纷纭,说《周易》是一部占卜书,然却不只是一部占卜书,占卜只是《易经》的衰象,而揭示天道规律,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指导人生健康成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美好境界,才是《易经》的本质。其内涵与宇宙的内涵一样,包罗万象,而又千变万化,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对任何领域都有指导的作用。后来者都读之,自然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哲学家认为是哲学著作,宇宙学家认为是宇宙学著作,社会学家认为是社会学著作,自然科学家认为是自然学著作,等等,不一而举。总之,一部《易经》,就是一部关于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生成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巨著,它是中国文化源头的一股清泉,浇灌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都闪烁着《易经》思想的光辉。这一点,在诸子百家及历代文学作品中,甚至于中国化的佛学经典中,都随处可见,被尊为药王爷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就曾感慨地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中医把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一个整体,以平衡阴阳为基本原理,故其治病可头疼医脚,肚子疼点眼药,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观的具体运用。清末康有为变法,直接以《易传》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毛主席在建国初期曾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与《易传》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易变法则一脉体承。我们历史上的许多大政治家,本身就是易学家,如朱熹、苏轼、王安石等。因此说,一部《易经》,涵盖了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篇一:易经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 ---关于易经的心得体会 总结: 通过何老师对易经的详细讲解、小组对爻辞的讨论以及自己亲手绘制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我从一个对中国传统易经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人变成了有浓厚兴趣并且可以将所学的 应用到生活中的人。下面我将从自己现在对易经粗略的理解和易经在生活中的现实应用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文: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其中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更是被后人用来

作为“风水学”的重要依据。《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为《易经》。1【】 我认为《易经》讲的都是中国人骨子里很本质的东西,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去解决问题。老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中国“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不会太过绝对,而是分场合看情况的。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使人产生诸多困惑。我认为六十四卦实际上预设了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模型,圣人巧妙地把解决人生困惑的答案,隐藏在卦辞和爻辞之中。因而,《易经》其实就是一套答疑解惑的方程式,身处顺境的人,容易得意忘形,如果不坚守正道,就不可能长顺久安。这是处世的态度,也是做人的准则。那么,身处逆境的人,又该怎么办呢?穷困潦倒的时候,即使是圣贤一类人,也很难取信于人,因为世道就是如此,人心就是如此。社会大环境恶劣败坏,圣人也很难有所作为,即便如此,还是要乐观,要看到光明,积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摆脱困境一定要走正途,人在逆境之中,不能自暴自弃,而应正确地积极地寻求突破,方能取得成功。对《易经》,我们应破除"五个误区",树立"五个新理念",即"五正":正名、正位、正源、正本、正意。对易文化,我们应继承、创新、丰富、发展,实现《易经》"四化":时代化、科学化、通俗化、世界化。2【】

山东大学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作业

从计算机看《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那么,博大精深的《易经》和我们现代人发明的计算机语言有相似之处吗?是偶然还是巧合呢?下面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从语言程序设计角度来理解,周易是一门计算机语言 我们可把周易视为一门计算机语言,并且高于现有的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如下: 1、《易经》的阴阳学说与计算机的二进制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计算机采用的进制是二进制,二进制的实质是通过两个数字0和1来描述数据、事件,0和1在计算机中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再组合,模拟出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周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古圣先贤使用阴阳不断地进行组合和再组合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如果我们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1来表示阳,用0来表示阴,那么二进制的0和1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能量。计算机通过二进制的0和1的不同组合描绘创造出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世界,自然界的阴和阳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说,自然界中的阴阳就像计算机中的二进制一样,真实的构成了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区别在于自然界的阴阳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阴阳两种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规律,并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计算机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们人类给定的条件来运行,不能体现现实世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特性,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中阴和阳的全部特征和规律。 2、《易经》和计算机都是存储、表达信息的工具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数字、文本,还可以处理图像、视频等信息。但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最终都是0和1的组合再组合。《易经》有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三个阴阳爻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代表了宇宙间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也是八卦法则的起源,八卦进行两两重叠组合又可以形成六十四卦,表示更多更细致的信息。周易有三个法则:简易、变易和不易。变易指的是宇宙万物、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周易不仅可以用八卦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勾画,还可以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将要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占卜或者按现在的话叫做决策,因为周易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疑惑的大事面前求变,叫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古人很好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哲学,这一点计算机是比不了的。 3、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似,周易遵循一定语法规则 之所以将周易视为一门计算机语言,是因为它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一样,也有自己的语法规则。每种程序设计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比如所采用的数据类型、控制语句等,遵循这些语法规则进行编程可以解决某些问题,达到我们的目的。周易也有自己的语法,周易的语法就是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周易的阴阳学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八卦是古代的先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朴素的排列组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光辉。我们按照周易的思维方式,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思维方式,用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4-09T14:25:37.4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3月总第77期供稿作者:◆李俊英[导读]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而经济活动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 ◆李俊英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262700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汇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规范着人们的举止行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唯物辩证精神。儒家伦理思想至今仍然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去汲取精华,真正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大学生道德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面临着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念,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冲击,积极开展儒家传统道德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一、儒家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1.对经济的影响。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而经济活动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义利观,以及“信”都深深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运行。它通过对政府企业以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作用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而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伦理要求。 2.对政治的影响。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独尊于汉代。一直与中国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政策。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到现在“和谐社会”的提出,儒家思想居功至伟。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作为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国民道德素质的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好的,应该给予肯定,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也有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有理想信念的缺失;诚信意识的淡薄;社会公德意识的薄弱;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最近出现的“网络综合症”现象。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影响因素。影响青少年思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社会因素。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网络的普及,西方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在不同的领域渗透,同时我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还有待于加强,一些消极和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我们青少年的成长。 (2)学校因素。学校思想教育的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有些学校仍然以抓考本率、考研率为主要指标,出现“教书不育人”的尴尬状况;其次是师生关系不够协调。一部分教师不理解不尊重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第三是教育体制的陈旧。育人模式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而忽视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健康发展 (3)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对社会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些家庭优越的父母,动辄就是钱,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物质的过分看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方向。 (4)个人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思想容易产生偏激,导致对外来的不良侵蚀缺乏坚定的抵抗能力 三、儒家伦理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体,值得吸取的精华很多,仅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仁的核心是“爱人”,就是说对别人要有同情心,要尊重对方,这也是当代中国伦理道德所主张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仁爱这种道德修身,注重内省的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大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2.诚信。诚信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在儒家伦理道德中,诚信的意思是诚实无欺,以真实的态度对人,恪守信用。这种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形成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 3.孝慈。儒家视孝慈为仁义的根本。孝是儒家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其内容一是养二是静。强调子女的孝敬和赡养父母。孝的根本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和行为。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的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儒家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孔子》上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2〕宋会群苗雪兰《周易与中国文化》【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3〕于丹作品全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5〕张军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作用刍议【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九卷。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复习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复习重点 1、甲骨文的发现与中药龙骨有关; 2、《周易》中的八卦组成、《周易》的基本思想 3、秦汉政治思想的演变: 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黄老之学,退一步进两步、无为而无不为(对中医的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中医学的发展轨迹与秦汉政治思想的演变关系密切。(医道同源医儒互补) 5、中医典故(杏林春暖、坐堂医圣等等) 6、魏晋风度 7、隋唐时期文化交融的主要表现: (1)胡汉文化融合的结晶:汉文化的胡化和胡文化的汉化 (2)中印文化的融合; (3)儒释道三足鼎立:尊道、礼佛、崇儒 8、六祖慧能与禅宗的顿悟成佛; 9、周敦颐的《太极图》以及《太极图说》 10、宋明理学的本质; 11、儒家“内圣外王”的含义; 12、《四书集注》中的四书指哪四本书? 13、明清科举的一般过程:乡试中第,成为举人;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14、科举制对医学的影响 15、三部古典文化的集成之作:《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16、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出自于《四库全书》” 17、明代兴学及其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18、传教士与医学:最早把西医带入中国就是传教士。 19、近代中国的三次改革(器物、制度、文化) 20、中医学的四大元理论模型; 21、道文化主要特点及道文化经历的几个阶段; 22、熟悉《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中的一些章节名言; 23、熟悉《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中的一些章节名言; 24、道教的一些道功道术 25、儒、儒家的含义(早期的儒;春秋末期的儒;儒家) 26、了解历史上儒家的分化与发展 27、儒家思想的基本特点: 28、儒学伦理对中医学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