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准确揭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让读者参与翻译活动,更把文学翻译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接受美学理论尚未流行的五十年代,提出这样的见解尤为难得。

正确认识文学翻译的性质,就能让它和非文学翻译划清界限,名正言顺地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首先表现于对象的不同。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具体地说,就是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戏剧和影视作品。而非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以外的各种文体,如各种理论著作、学术著作、教科书、报刊政论作品、公文合同等等。其次表现于语言形式的不同。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文学语言,而非文学翻译采用的是非文学语言。第三是翻译手段不同。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文学艺术手段,带有主体性、创造性,而非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技术性手段,有较强的可操纵性。鉴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我们对二者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如果说,我们要求非文学翻译要以明白畅达的合乎该文体习惯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那么对于文学翻译,这样的要求就远远不够了。文学作品是用特殊的语言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体现着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能够引人入胜的艺术意境。所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作家的文学修养和表现力,以便在深刻理解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的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二)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在与艺术本质的对比中显得更为明晰。文学翻译相对于非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并不能说明它是一门艺术。要判定它是不是艺术,还得把它同艺术本身做一对照。谈到艺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具有感性形象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等艺术作品,或者把它们与艺术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艺术与艺术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是人类的一项活动,而艺术作品则是这项活动的产物。那么艺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呢?关于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说法很多,比如“艺术即模仿”(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艺术是一种愿望的想象性表现”(弗洛伊德),“艺术即表现,表现即直觉”(克罗齐),“艺术即情感语言”(杜卡斯),“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思维”(别林斯基),等等。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艺术是一种创造,具有审美的属性,也就是说,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把握。

我们再来看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异同。首先,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翻译再现原作的艺术美,其二,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其创造性的程度是衡量它的审美价值的尺度。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它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译者阅读原作时,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与原作的语义信息遇合,达到理解和沟通,同时他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参与其中。所以,通过译语最终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正确,也可能谬误。然而,不管译作正确与否,翻译活动本身无疑是一种创造,因为它涉及到译者的想象、情感、联想等审美心理因素。

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我们还可以从译者与原作的审美关系来理解。以往研究文学翻译,人们偏重于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待翻译过程,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译者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是被动的,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爬行。这种以理性为中心,以语言学原理为基础的翻译模式对于非文学翻译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就未免过于简单了。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

5

艺术整体,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可以是一个人的瞬间的感受,可以是一幅宏伟壮烈的战争画卷,可以是一段富有诗意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可以是某一段奇特生活的写照。总之,文学作品容量极大,并且处处流露着艺术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之间是审美关系。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直接关系着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接受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做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从国外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文学作品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读者阅读。不然,它就是一叠印满文字符号的纸。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的未定点,人们通过阅读和理解填补空白,将其具体化,最终使作品的意义从语言符号里浮现出来。译者凭着超出常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力,阅读、透视和体会原作的方方面面,再以他的创造能力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表现出来,最终完成翻译过程。译者的审美视角、审美力和表现力因人而异,所以一部原作有多部不同的译本。

(三)

当人们广泛运用对话理论来揭示艺术的本质规律时,我们看待文学翻译的结构模式,也会发现它的对话性。实际上,翻译产生于对话,它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活动,是一种由隔膜、误解引起的对话。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通过阅读原作同原作者对话,通过建构译作同原作对话,并且通过译作与读者对话。译者的这种多重对话也是中外两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对话中包含着创造,创造中包含着误解,最终在误解与创造中达到沟通。所以,文学翻译离不开误译,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只能是相对的。

我们具体分析这种对话结构中的关系,首先会发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来自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说,译者的主观参与行为是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的关键。文学翻译活动的第一层次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这种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的读书活动,也不同于文学研究者阅读他所要研究的某个作家的作品,不能够一目十行地只欣赏故事情节或者只探索某种思想倾向艺术手法。译者对原作的阅读比他们认真得多。正如马建忠所说,“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最终达到“心悟神解”。对译者来说,原作里没有一个字可以滑过溜过,没有一处困难可以支吾扯淡。这种阅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文艺学里所说的“阐释”和“解读”,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在译者与原作的对话交流中,译者的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必定参与其中。译者的想象力、直觉力和感悟力在原作内容的激发下活跃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对原作文本的解释和建构,把原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理解和体悟,同时不由自主地掺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译者对原作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同一句话,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形象,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体会。鲁迅曾指出,不同的人读《红楼梦》所见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在歌德、赫尔岑、托尔斯泰看来性格截然不同。因此,文学翻译活动从一开始就和原作者拉开了一定距离。

文学翻译的对话结构的第二层次,是译者通过建构译作与原作对话。文学翻译以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为宗旨,实际上给译者规定了极为艰难的任务。我们说到某种玄妙虚无的事物时,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文学作品的艺术意境就是一种极玄妙的东西,正如王国维所说,其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实际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翻译的任务往往是不可为而为之,文学翻译尤为如此。译者在“意会”的基础上,开始通过译语同原作对话。译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译者的审美创造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是译者在原作语言的土壤之上,在同原作对话的艺术氛围和文化语境里生成的新的语言。

6

从形态上看,译语具有原作语言的某些特征,但又与原作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差异,它接近于汉语文学语言,但又与之略有不同。译语在译者与原作的对话中生成,体现着译者对原作艺术美的再创造。译者在这一层次的对话里,把原作者的一切化为我有,同时把我有的东西奉献给原作者,恰如初交的朋友赠送礼物,有时因为不了解对方,难免强加于人。例如,在我们的译作里,把中国特有的成语、俗话和方言赠送的最多。再就是把原作者的东西拿过来,涂上中国色彩讨好读者,比如,把外国大诗人的诗作译为顺口溜,充做艺术精品,中国读者蒙在鼓里,还以为外国的精品都是顺口溜的水平。总之,这一层次的对话有创造,也有误解,创造中包含着误解,误解里产生着创造,相辅相成。传统观念把误译看得很重,实际上也是一种误解。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的“意会”同原作之间必然有距离,他的“意会”与“言传”的能力之间必然有距离,所以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对话难免产生误解。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误解难免而放纵自己,译者的责任是在对话中慎之又慎,尽量减少误解,增进理解,使对话充满精彩而又恰如其分的艺术创造。译者审美创造的关键在于把握的适度,在于译者的分寸感。把握的适度取决于译者的分寸感,而分寸感是译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集中体现,是译者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译者成熟的标志。一个译者,只有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经过反反复复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才能产生一定的艺术直觉和把握这种艺术直觉的能力。在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译者的分寸感左右他的审美能力。译者对原作的审美接受,是由原作发出的感染,引起译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而作出积极的反映。译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接受原作包含的信息,而接受部分也经过译者的理解加工。不同的译者,认知结构和审美趣味不同,对原作艺术价值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就不同。而分寸感则是译者把握适度的审美准则和内应力。另一方面,分寸感同时左右着译者的艺术表现力,使他在创作激情的冲动之下不至于放纵自己。译者受分寸感的制约,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表现原作的艺术整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译作的出版还不是翻译的完成,而是译者对话的新层次的开始。当一个译本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原作以新的存在形式与读者对话与交流,同时开始了译者与读者的对话。这时的原作者已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带上了译者的色彩,而译作也带来了原作者的色彩,以一种全新的文学现象的姿态,以一个具有译者的创造性内涵的文本与读者对话。好的译本使读者忘记译者,藏拙的译本使读者误解原作。可见译者责任重大,弄得不好,就会由原来的媒人变为离间者,干扰两国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四)

文学翻译在审美创造上的局限性,是它同艺术的最大差异,也是它的本质特征的一个方面。这种差异表明,原作与译者之间是主仆关系,译者在对话中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事。

艺术的对象是现实生活,而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现实生活。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一面镜子或者一幅画,那么文学翻译就是把镜子里或者画里反映的生活临摹下来。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临摹是算不上艺术的。再逼真的临摹作品也登不得大雅之堂。虽然有的临摹作品达到乱真的境界,蒙混了鉴赏家的眼睛,也能登堂入室,但它毕竟是赝品,不敢亮出真实身份。美国当代哲学家杜卡斯曾为那种可以乱真的摹品说好话,说它在供人研究和供人观赏审美方面跟原作等值。可是在人的心目中,临摹终归是二流艺术,因为它有原作作为依托。

文学翻译对原作的依赖性和从属性,限制了译者的艺术创造的自由度。译者不能像画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那样,可以凭着激情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自由驰骋于广阔的艺术空间。相比之下,译者发挥创造的余地很有限度,他的创造必须以忠实于原作为前提。离开了对原作的忠实,译者的任何创造都是对原作艺术价值

7

的背离和毁坏。“忠实”作为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像一条锁链束缚着译者。译者既要忠实原作,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戴着锁链去追求表现的自由。其次,原作语言行为的不可重复性,也是对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的束缚。构成原作艺术美的语言是活的语言,处处闪烁着作家的思想火花,流露出诗意,具有顽强的抗译性和免译力。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指出,语言凭直觉产生,言语行为受潜在的思维支配,并对思维加以扩展和修正,所以每一个语言行为都是创新的、不可重复的。这种不可重复性构成译语对原作语言的背离,约束着译者的创造力。当然,对待这些约束,译者并非束手无策。西方人对待文学翻译的局限性往往不大认真,尤其是具有创作能力的翻译家,总想抛开原作而自行其事,去追求译作的优美。英国十七世纪著名作家德莱登把依附于原作的翻译比做“戴着镣铐走钢丝”。他认为,表演的人也许不致于中途摔下来,但这样的翻译没有优美可言。他主张翻译摆脱原作语言形式的束缚。当代法国诗人瓦勒利也坦白承认,他在翻译桓吉尔的《牧歌》时,往往心痒痒地想修改原作。比较起来,我国翻译家则不反对“戴着镣铐跳舞”,认为戴着镣铐并不影响翻译的优美,关键在于译者的功夫。在翻译实践中,有的译者更多地照顾中国读者的口味,尽量把原作的形式化为我有,争取艺术创造的自由。对待抗译性较强的言语行为做变通处理,得其意而忘其言,离形得似。有的译者注重言与意、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在有限的艺术空间里发挥创造,同时最大限度地贴近原作,尽量再现原作的艺术意境和风格。文学翻译在艺术创造上的局限性,是它的审美特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它的审美特质的组成部分。成熟的译者在翻译中并不感到“镣铐”的约束,正如闻一多论诗词格律时所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只有不会跳舞的人才怪脚镣碍事。”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在“信”与“美”、束缚与自由的矛盾和统一中生存与发展的。也可以说,这种矛盾和统一就是文学翻译本身,离开其中任何一方,文学翻译就不存在了。

文学翻译对原作的依赖,使译者享受不到平等对话的自由和洒脱。译者在对话中往往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尽量做到不露声色,把自我融化于译语的创造,但又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自我的痕迹。译作的审美价值,应该体现在译者个性的藏而不露,体现在有我和无我的融合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与艺术相通,但又有较大差异。它具有艺术的创造性,又有自身的局限性和依附性,只能算作一种特殊的准艺术形式。它之所以不能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是因为它不能个性鲜明地显露自己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翻译质量不高,平庸的译作充斥书市,也是社会误解文学翻译,使之不能跻身艺术之林的重要原因。应该看到,文学翻译的潜力是很大的,它与创作是紧邻,像画与诗一样的亲密无间,在与创作的对话和交流当中它会不断提高自己。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它会像诗与画那样在艺术的殿堂里受到人们的承认和尊重。

作者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译 讯·

9月25日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和上海市工程翻译协会在上海联合召开“上海市庆祝’98国际翻译日大会”。上海市翻译界人士150余人出席了大会,来自外事、旅游、工程、科技等方面的老中青翻译工作者围绕翻译日主题“良好的翻译实践”,结合工作实际,畅谈感想和体会。大会自始至终在热烈而又亲切的气氛中进行。

8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文学翻译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没有优秀的文学翻译,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外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走进来”,有人说,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翻译的作用居功甚伟。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对中国了解世界文化,并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多么的不可或缺。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文学翻译这方面的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那中国的文学翻译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在北京主办的以此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就有译者对于葛浩文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不可否认的是,葛浩文常年从事于中国文学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葛浩文的翻译风格已是改写和摘译。虽然翻译界普遍认可为了本国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采取的意译手法,但是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删去原作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增加原文中所没有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样的翻译手法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很不利的。可见,合适的翻译手法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中国的翻译文学在国外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有人用日本举例说明了一下。目前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多是在本国被禁止发行的;有着过激的性描写;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主的文学奖获得者(或候补者)的作品;电影的原作。这种出版呈现出恣意性和零散性,没有系统性可言。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介绍远比现在更加全面、规模更加庞大。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呢?第一个是受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很多大的图书出版社因此而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图书出版。而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学界自身造成的。现在的中国文学界发展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变化多端。面对这些铺天盖地涌来的文学作品让出版社头疼了,他们不知道那本书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而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过于冗长的篇幅也让翻译工作难以进行。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到中国文学作品走错国门的因素,想要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受接受和认可,文学翻译是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先要做好文学翻译,就必须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只要这样我们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快的“走出去”。 文章来源:天和汇佳青岛翻译公司

古典文学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 之宠弟乎?” 译文: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译文: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

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文学?或者说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在比较中来认识:1、与绘画用色彩、线条,音乐用声音和节奏,舞蹈用形体动作和表情,雕塑用物质材料和形状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①又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② ①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32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神思》篇:“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表征的艺术特征如下:(1)、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与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相比,其形象是间接的;与音乐相比,其形象又是直接可感的。(2)、表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以语言为中介,可以再现和表现外宇宙和人的内宇宙的所有内容。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在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

精神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泛指文学),由诗加以形象化。

”①可以说,所有物质的与精神的,动态的与静止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内在的与外在的,文学描绘的内容无比广阔而丰富。这一点其他艺术形态却不能胜任,譬如雕塑和绘画只能表现瞬间的现象。不仅如此,文学能将笔触深入人的内心和思想深处,其揭示的人类思想的深刻性和表现的情感的细腻性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远远不能及的

翻译标准和原则

翻译标准和原则 文学翻译最怕者,莫过于一知半解。大家都在说忠实于原文,但有的人却常常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了忠实于形式,以为肯定句就非得译成肯定句,外国人照相时说“cheese”就一定不能译成“茄子”,这样的理解殊为可笑。其实,就个人理解,所谓的忠实,忠实于原意只不过是最起码的要求,即不能胡乱编造,这一点懂一点英文或是会查字典的人都能做到,没什么稀奇,以为这样就是一个译者,没来由地倒是玷污了这个称谓;真正的忠实,除了忠实于原意,更重要的是忠实于目标语言,别忘了翻译的目的是向目标语言的读者传递信息和美感,如果为了忠实于原来的形式,翻出的东西生硬无比不知所谓,那又翻他做什么!还有一点,单就语言形式来说,任何语言的丰富程度都比不上中文,英语也就那么字母的组合,但中文却要丰富许多,这也就是说,英汉翻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源语言和一个极大丰富的目标语言之间的较量,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做了一辈子翻译,倒有一大半的中文优秀文字艺术、形式用不上,真是可笑。其实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英汉翻译比的不是英文功底,因为做这一行的英语水平都差不到哪儿去,真正拼的是中文功底,这才是真货。 而且,中、英文之间的语法区别太大,英语中有时态、人称等语法,都带有很强的功能性,但中文却没有。如何从中文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来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这些功能性表述,就成了译文优劣的一个直观判断标准。中文中也有许多英语中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语气助词、歇后语、方言、俗语、对联、谐音等等,单就诗歌来说,就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其中古体诗细分下来更多,诗经、离骚、汉赋、古体诗、骈四俪六、律诗、绝句等等,文章最起码也分为白话文和文言文,不同形式的变换皆能像读者传达不同的意境。英语中为了表达一个人的粗俗,不外乎就是故意用一些错误的语法或拼写,而译文要表现一个人是白字先生,还是刻画为一个下里巴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译者、编辑、选题三位一体,而且三者之间是短板效应,成书的结果不取决于最强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个人倒是比较倾向于完全不懂英文的编辑,倒也不是说编辑不懂英语就可以糊弄,而是大家的评判标准是统一的,都是针对译文来评判。最怕的莫过于那些懂点英语,却又不懂翻译的人,那就难办了,说不定他非得让你把“cheese”改为“奶酪”,读者自是一头雾水,照个相几个人大喊“奶酪”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 另外,再多说一句,翻译中的画面感很重要,因为文字最终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的都是一副画面,所以画面怎么安排是很重要的。经常读到一些特写或是场景描写,视觉非常混乱,前、后、远、近、上、下、点、面,一会忙活这个一会儿忙活那个,让人看得很是眼晕,画面支离破碎。我丝毫不怀疑那些译者忠实于原文的态度,脸语句顺序都忠实了,说不定还造出一大串莫名其妙的长句,里边含若干个从句以及定、状、补等等,却唯一忽略了他写出来的是中文,真是白白糟蹋了版面。 此外,画面感还可以体现在人物对白之中,做翻译的应该都有感受,英文对白中的东西不外乎就是said\answered\asked\repplied\puzzled这几个,而且用得

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

高级文学翻译胡显耀——复习资料

Chapter 1 1. ?学翻译的内容:对?学作品的语?形式、艺术?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 2. ?学翻译作品的语?特征: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 3. ?学翻译作品的特点: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抒情性和模糊性; 4.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翻译等值论(意义和?体的等值); 5. ?学翻译的双重含义:?学翻译作品(构成“翻译?学”体裁)、?学翻译?为(创造翻译?学的过程); 6. 翻译?学与?学系统的关系本质:翻译?学的地位问题; 7. 20世纪70年代以?列学者 埃?-佐哈?:多元系统论 —— 明确提出翻译?学是本民族?学多元系统的?部分(a.多元系统“萌芽”/“年青”状态 b.多元系统“边缘”/弱势状态 c.多元系统“危机”/转折点/真空状态);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 谢振天等?:创造性叛逆 —— 译者主体创造性和?学翻译作品的汉语属性是这?论断的主要依据;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 傅雷:神似论; 10. 中国学者 钱钟书:化境论; 11. 前苏联学者 费道罗夫:等值论翻译标准(思想内容、修辞、作用等值);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 奈达:等效标准(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反应?致); 1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 林语堂:忠顺美标准; 14. 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学翻译的基本伦理,本质上是?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和基本伦理)、达(?学翻译的必要条件)、雅(译者的主体选择); 15. 严复主张雅的理由:a. 为让译本符合当时的?章正轨,流传久远 b. 为更通顺流畅的传达原作之深义; 16. 实践中的翻译?本选择:看似是译者选择了个别?本,实际往往是社会?化通过奖励和提?译者声望等?式对译者进?筛选; 17. 对原作的研究:对原作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检索和研究、对作者居住地的考察、历史研究、版本研究、?学研究、评论; 18. ?学译本的创造:a. 译者考虑如何实现?本目的,尤其再现语?艺术形式 b. 考虑当时的?学翻译规范对译?的接受或排斥 c. 译者正视自?的主体作用,协调自?与?本目的和翻译规范的关系; 19. 翻译可能受到外?的删减和改变; 20. 林纾:25年里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63部作品,其翻译更恰当的称呼是“译述”或“改写”; Chapter 2 1. ?学翻译是?种富于创造性的,?度复杂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译者准确的理解作为艺术品的原作,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这对译者的职业道德(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语?资源(扎实的双语语?功底/熟练地语?驾驶能?/?屋建瓴的语?视野)、?学修养(丰富的?学知识/较?的?学造诣/了解相关?学知识)、艺术感悟(认清自?擅长的?学派别——傅雷多译巴尔扎克作品)和知识面(杂学)等?面的要求极?; 2. ?学翻译者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从事?学翻译必须进?的?项长期的准备?作; 3. ?学翻译的准备?作:拟定翻译计划(拟定质量要求、?作报酬、翻译时间)、收集?具资料(硬件和软件双重准备)、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其他译本、分析读者对象; 4. 分析读者对象的基本原则:根据读者群体的需要选择原作、根据读者知识?平使用恰当的语?、根据译本读者对象群体的不用层次调整翻译策略; 5. 现代?学翻译时常用的?具:字词典、?具书、翻译辅助软件、?络资源和各种参考资料; 6. 越来越多的译者已经开始在?学翻译中利用机器辅助翻译?具。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

文学概论(一)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1分) A:卢克莱修 B:西塞罗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 2、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1分)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3、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1分)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4、“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1分) A:布洛克 B:克罗齐 C:卡西尔 D:科林伍德 5、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1分)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6、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1分) A:通变 B:格调 C:风骨 D:体性 7、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1分) A:想象的风格 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

8、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1分)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 D:狄更斯 9、中国最早的诗论是()(1分) A:《二十四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赋》 D:《毛诗序》 10、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1分) A:科学活动 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 D:审美活动 11、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1分)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12、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1分)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 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3、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1分) A:叠韵 B:叠字 C:重复 D:双声 14、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1分) A:严肃文学 B:纯文学 C:精英文学 D:大众文学 15、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1分) A:孔子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乱猜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

新时期边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8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胡锦涛曾明确指出,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必须十分珍视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着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期边防军人必须懂得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 1、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人们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生存之本,是思想观念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它不仅决定着人们行为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核心价值观是无形的,并且不具有强制力,但它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一:接受美学视阀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一、审美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成人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成人文学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作者: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系本授权约定的作品的作者和版权人,愿意授权乙方对该作品进行翻译、配音并对翻译作品发表、出版。本授权构成甲乙双方翻译授权授权关系。为此,甲乙双方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市_____区达成如下约定: 一、原著作品: 1.1 作品名称:____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上下____(以下简称“本作品“)。 1.2 作品版权:_______本作品的作者为甲方并由其独立创作、全部版权归甲方单独所有。 1.3 作品公开性:甲方承诺,本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及创作完成后至乙方翻译前,不通过其他方出版图书,也不通过报纸、期刊或网络等媒体公开发表。 二、翻译授权: 2.1 授权翻译形式:甲方授予乙方对本作品翻译为___(维吾尔语配音、汉语字母)___视频、文本(以下简称“翻译作品“)。 2.2 授权性质:甲方授予乙方的翻译权为独占性的专有使用权,即在约定区域、期限内,仅有乙方享有本作品约定翻译形式的翻译权。 2.3 授权区域:【中国____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4 授权期限:___壹__年,自本授权签署之日起算。 2.5 授权使用方式:包括下列第__(1)、(3、(5)__项使用方式。 (1)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出版为图书。 (2)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以文字形式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广播电视传播。 (3)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任何语言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影视剧本。 (4) 可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版本的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的影视剧本。 (5)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将乙方翻译的作品再翻译为其他任何语言的作品。 2.6 转授权:甲方给予乙方的翻译授权,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可转让给他人。 三、翻译作品的版权与使用: 3.1 翻译作品的版权: 3.1.1 翻译作品来源于本作品,但翻译完成后,乙方对翻译作品享有版权。 3.1.2 乙方必须在翻译作品中注明“翻译作品系根据本作品翻译而成“且须对本作品的作者(杭州____公司)予以署名。 3.2 翻译作品的使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和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既是我国当今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搞一种标准、一个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一言堂”,要坚持软硬两手和奖惩结合。有的需要用政策、制度和法律来规范,有的则需要用灌输、普及的方式来引导、疏导。 ●社会与学界要共同努力,找寻主流意识形态向下沉淀和民间伦理规范向上提升的现实通路,通过上下互动,凝练提升,交流共识,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建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文化精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作用”,其出现次数之多前所未有,表述语气之强也前所未有,立论定位之高更前所未有,可以说是自2006年党的文件首次出现这一词汇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作的最系统、最全面、最精炼的表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从构成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统一,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四个层面五大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表述既体现出系统性也表现为层次性,它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思想和价值系统,其中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具体来说,处于第一、二层面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际上是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诉求,解决的是执政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问题;处于第三、四层面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人们在继承历史传统、参与社会实践和经历具体人生中所习得、需遵守的思想观念和基本价值,解决的是普罗大众的基本人生追求问题。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和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既是我国当今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它的特色在于:初步确立了政党理念、国家体制、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基本规范等在观念价值层面的统一,不仅凸显了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特征,而且也容纳了历史文化传统、鲜明时代精神和社会底线伦理,因而表现出逻辑上的完善性、内容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了规范社会实践行为、进入大众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从传播路径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政党推动、普及教育、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播等多种途径的统一,体现出传播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首先,在核心价值体系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就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定性,表明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也标示了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价值体系的不同,这说明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普世臆想,而是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 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实际上是从教育路径、社会实践以及文化创造等多个方面确立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传播路径。从纵的方面看,国民教育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际相传、进入中华民族精神血液的根本途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我们社会制度的基本属性,必须承载起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横的方面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所有实践领域、精神文化生产的所有创新方向,都要体现和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和功能。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只是理论和口号的泛泛空谈,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自我娱乐,而是要进入火热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通过锤炼、打磨最终成为全社会遵循的价值标准。 最后,还要牢记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执政党和社会精英只能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但引领不是代替,导向也不是包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因此,既要从思想上、也要从实践上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主动参与、

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区别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日期:[2004-9-10 17:45:50] 作者:[anikin] 转于《中国翻译》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方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部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未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

辈们要寻找一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夭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撼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技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