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地质灾害与防治

常见地质灾害与防治

常见地质灾害与防治
常见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预基本知识

一、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

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自然因素为主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崩塌、滑坡、泥石流为突发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是缓变性地质灾害,又称缓变地质灾害。

崩塌: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或震动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的地质现象。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山扒皮”等。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流体。

二、地质灾害主要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段,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设置警示标志。重大险情地段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等。

(一)防灾避险方法

地质灾害不用怕,防灾减灾有办法。

群测群防功劳大,发现前兆要明查。

防灾避险明白卡,预警措施告诉咱。

信号路线先记下,及时避让保全家。(二)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鬼见愁,发生地点在沟头。下暴雨,水断流,临灾特征显下游。地在震,房在抖,撤离路线尽快走。相互间,帮把手,安全地带方停留。(三)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来势汹,水土砂石沟口拥。龙门山,沟谷中,暴雨来时往下冲。毁房屋,阻交通,一路生物皆失踪。震灾区,很集中,加紧提防不放松。(四)滑坡预防

坡前垮,土体胀,井水田水齐下降。现裂缝,在坡上,滑坡一定有情况。不牵牛,不赶羊,吆喝大家跑出房。抱孩子,搀爹娘,尽快离开莫商量。(五)崩塌预防

哪种灾,威力大,山区必然数崩塌。来势猛,像爆炸,灾难常在陡崖下。掉小块,噼里啪,危岩裂缝有变化。前兆现,莫惊吓,及时避开就不怕。(六)灾后应急自救

有灾情,速上报,救援工作最紧要。听广播,看电视,关注雨情最明智。建预案,勤查看,避免新灾再发难。灾区人,是一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一、山区建房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1、新建房屋选址首先应选择在常年洪水位以上一定高位的平缓平地。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但是,在山区,当新址不得不选择在靠山或沿河(江)地带时,应该察看后山的地形,尽可能留出安全空间;

2、当后山是陡崖、陡坡地形,应注意可能的山体崩塌;

3、当新址位于沟边时,应该设置在一定高度的斜坡上。位于岸边时,应注意水位高度,避免洪水掏空斜坡形成滑塌等灾害。同时,应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以防泥石流灾害;

4、沟谷或排导槽是泥石流下泄的通道,应该保持其畅通无阻,但由于山区土地资源紧张,一些暴发频率低的泥石流沟两岸及其堆积扇上修建固定建筑,甚至将泥石流排导槽加盖作为建设用地,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和杂物堆在泥石流沟谷中,这些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到沟谷或排导槽的通畅性,一旦发生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

5、当新址后部紧邻陡坡时,应细心查看斜坡的松散堆积物分布以及产生坡面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性;

6、生活在山区的居民、农户,应经常到自家房前屋后山坡查看,看山坡有无开裂变形,自家屋基、墙、晒坝有没有开裂变形,如果有,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7、在修建房屋时,为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在房前屋后开挖坡脚,若开挖坡脚,要及时砌筑留足排水孔维持边坡稳定的挡墙;

(2)不在房屋上方山坡堆弃土石;

(3)处理房屋前后渗漏引水沟渠,雨季时节应及时疏通房屋周边排水沟渠。

房屋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

房屋与后山尽可能留出安全空间

当后山是陡崖、陡坡地形,应注意可能的山体崩塌

房屋应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以防泥石流灾害

不在房前屋后开挖坡脚

二、房屋受地质灾害威胁时的预防

1、当房屋受到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时,应在当地政府、国土部门调查后,及时进行搬迁避让;在未搬离之前,不要在受威胁房屋中停留、居住等;

2、房屋虽受地质灾害威胁,但险情较小,可以继续居住的房屋,应在当地政府、国土部门调查后,设专人对房屋周围地质灾害进行定时监测。同时,居住在危险区的农户应知晓防灾避险的报警讯号、人员撤离路线、安全集中地点等,一旦监测到险情加剧时,监测人员应立即向受威胁群众发出避险报警讯号,组织人员按避险方案转移撤离。

3、由于根据临灾特征采取紧急避让时,时间紧,容易造成混乱,甚至造成伤害。目前,最有效避让方式的还是预警转移,即在政府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时,提前进行转移,安置在安全地段。

当房屋受到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时,应及时搬迁避让

处于危险区的农户应知晓临灾预警信号和逃跑路线

三、旅游、出行时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前往山区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当地的近期天气实况和未来数日的天气预报及地质灾害预报,应尽量避免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天山地景区旅游。出行、旅游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同时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夜间密切注意雨情,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4、当根据各种现象判断泥石流发生之后应立即逃离,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

5、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降雨暴发;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

6、雨季时切忌在陡崖(探头石)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石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 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 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及时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 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街道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 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 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撤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2: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3: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 预报。 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并落实好以下工作: 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 发挥社区平安中心户长和楼幢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 2、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 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 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 4、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做好防范突发性地质 灾害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对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协 调有关单位,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4:严格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协调有 关单位,做好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进一 步扩大,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目标是取得充分的减灾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2.防灾减灾的相对性、持续性原则; 3.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结合的原则; 4.防治地质灾害与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5.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 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地质灾害中是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灾种,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事故原因及灾害过程,结合笔者通 过近年来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工作的体会,对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如下主要工程措施: 1、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1)拦挡 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 在危岩带下的斜坡上,大致沿等高线修建拦石堤兼挡土墙,即可拦截上方危岩掉落石块,又可保护堆积层斜坡的相对稳定状态,对 危岩下部也可起到反压保护作用。 (2)支撑与坡面防护

第六章 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遇有()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答案:C 【解析】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2.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年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A.5 B.6 C.7 D.8 答案:A 【解析】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5年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3.对采场工作帮应每()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A.年 B.季度 C.月 D.周 答案:B 【解析】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矿山地质灾害是()。 A.由人为采矿活动直接引起或诱发的 B.不可抗力直接引起的 C.火山及板块活动引起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研究的分支。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5.近年来,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因灾死亡10人以

铜仁市防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铜仁市防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着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显著提升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以“普及防灾知识,建设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防地质灾害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常态机制,使广大师生了解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科普知识,增强师生防灾、减灾和避灾意识,提升师生临灾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从而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全市“一区五地”建设发展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二、活动主题 普及防灾知识,建设平安校园 三、宣传教育对象 全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师生。具体以地质灾害多发易发乡镇中小学、农村山区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为重点。 四、宣讲内容 地球科普知识、地质灾害防治判别基本知识、地质灾害的危

害及防灾、减灾、救灾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五、宣讲方式。 (一)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载体,通过专题讲座、开设专题专栏等途径,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二)集中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专家开展一场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讲,让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进入学校;组织学校师生观看一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片《守望者》和《平平安安》,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防治;各学校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逃生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自救能力;各区县开展一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并选拔一支获胜队伍参加由市国土资源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市级决赛(决赛时间另行通知)。 六、时间安排 2018年4月10日至6月30日。具体时间和进度安排由各区县确定(市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决赛,计划安排在6月20日左右)。 七、组织方式、师资力量和技术支持 (一)组织方式。本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由市级负责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区县国土资源局和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院校、直属学校、教办(学区办)、中小学、幼儿园具体负责本校或该片区宣传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师资力量。为确保本次宣传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发言

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重点,着力完善地灾防治机制和群测群防体系,狠抓民生工程的实施与监督,强力实施工程治理,实现了财产“零伤亡”、人员“零伤亡”的“双零”目标,为推动“三次创业”奠定了和谐的地质环境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一)坚持以防为主,着力巩固防治基础。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科学防治,先后开展5次巡查和3次“拉网式”排查,将10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市、县两级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将42处成灾危害性大的隐患点纳入市级以上预案管理,其中4处纳入省级预案管理。对纳入预案管理的隐患点,各区市县编制完善《临灾预案》,落实监测和预警人员,制作设立警示标志(牌),划定危及对象和撤离路线,明确预警和报灾方式,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3000余份,健全“市、县、乡、村、社”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的操作层面上。 (二)狠抓规范管理,着力健全防灾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会商、汛前检查、汛期巡查、应急预案、灾情速报、监督管理等机制,确保防灾工作“分工、任务、要求”三明确。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实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定点督导责任制,市、县、乡政府逐级签订了年度地灾防治责任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明确了责任。 (三)建立部门联动,多管齐下联合防灾。进入汛期后,我局与市气象台合作,建立了降雨信息共享平台。凡有强降雨预警信息就及时以短信发送到市局分管领导、地环科、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富源县老厂镇舍乌煤矿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 各 种 制 度 、 岗 位 责 任 制

目录 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2、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3、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4、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 5、图纸审批、发放、回收、销毁管理制度 6、地测防治水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7、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8、岗位责任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1、矿井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 2、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程》,矿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每年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 3、矿井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矿井发生影响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矿井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4、矿井应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5、矿井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6、对重大技术问题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报请总工程师批准。 7、矿井应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8、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介绍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次。 9、研究矿井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

其他开采地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地质类型划分。 10、查明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11、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 12、估算和核实矿井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矿井瓦斯(煤气层)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13、调查、研究矿井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 14、在工作面回采或者掘进前宜采用“瞬变电发勘探”、“地面直流电法”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范围内的老窑采空区、陷落柱、断层带等进行物探,尽量查明地质构造情况,以便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5、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县国土资源局**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我局将按照市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具体方案如下: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主题为“识灾、避灾,家喻户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主要内容是对我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乡(镇、街道)村监测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知识培训。 二、宣传培训目的 宣传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向社会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促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对象是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全体群众和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宣传活动内容及形式 本次宣传培训采取省、市、县三级结合,分类培训方式进行,以集中学习、室外宣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开展,主要围绕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灾情报告等内容进行宣传。国土资源所要结合实际,室外宣讲要深入乡村、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和在建工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 五、培训安排 (一)省国土资源厅主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分管局长、科(股)长、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培训,分2批5期进行。 第一批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工作的分管局长和科(股)长,分2期进行。我县参加第2期培训,培训地点为太原。 第二批为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分3期进行。我县参加第5期培训,培训地点为临汾。 (二)我局主要负责对乡(镇、街道)所长以下工作人员、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以上培训,时间自定,总体培训要在7月中旬前结束。 六、总结评价 各有关股(室)、所要对宣传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认真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七、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国土资源所要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教育防范、超前防范,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作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的 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地面塌陷等四大类。 2、我县北部地质灾害预防重点是、泥石流。 3、地质灾害发放两卡和。 4、建房选址应避免直接坐落在,以防泥石流危害,也要避免切坡建房。 5、实践证明,开展地质灾害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地质灾害人为因素治理原则是谁引发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山体滑坡时应向山体跑。 A 、两侧B、山上 C 、原地不动 2、“群测群防”体系分为哪三个基本层次 A 、县B、乡C、村 3、地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级。 A 、1级B、3级C、5级 4、发生地质灾害应向当地政府或报告。 A、国土部门 B、民政部门 C 、公安部门 5、地质灾害坚持以原则。 A以人为本B、以物为本C、以钱为本 一、简答题 1、“三查”制度是哪三查?

答:。 2、地质灾害监测员是“四应”是指什么? 答:。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大类。 2、我县北部地质灾害重点是滑坡、泥石流。 3、3、地质灾害发放两卡: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4、建房选址应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切坡建房,以防泥石流。 5、实践证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方 法之一。 6、地质灾害人为因素治理原则是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山体滑坡时应向山体A 跑。 A 、两侧B、山上 C 、原地不动 2、“群测群防”体系分为哪三个基本层次 A 、县B、乡C、村 3、地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 A 级。 A 、1级B、3级C、5级 4、发生地质灾害应向当地政府或 A 报告。 A、国土部门 B、民政部门 C 、公安部门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我矿主要地质灾害分为井上和井下,根据煤矿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规定 1.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由矿长、总工程师主管,地测部门是业务管理部门。有关部门配合时,要从人力、物力、资金上给予保证。煤矿是防治水、防洪、探放水、防排水的主体,矿长为第一责任者,矿总工程师主管并负责各项责任措施的落实。矿每年四月底前应分别成立本年度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及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每年应安排一定的防治水工程维修费,以保证现有的防治水工程正常发挥作用,并新建急需的防治水工程。 2.地测部门应经常调查矿井充水条件的变化情况并掌握水文动态,解决出现的问题。 3.对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水患,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地测部门具体负责设计,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4.雨季中(5?9月)每周对工业广场周边岩石山体进行排查一次,做好记 录,如有重大安全隐患,需要相关部门协助的,及时报送,协同处理。 (二)地表地质灾害防治 1.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总工程师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防治水检查。对排洪渠、防洪设施、地表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研究解决。 2.地测部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人员,要经常巡视煤矿开采对应地表区、渠道、排水沟,了解这些地方的积水情况和畅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由总工程师责成有关单位处理。 3.地测部门必须经常搜集、调查、核对井田周边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在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井口位置、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发现威胁安全生产的水患情况,立即报告总工程师,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禁止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堆放矸石、炉渣、垃圾等杂物,以免洪水堵塞河道、水渠,造成水害。 (三)井下地质防治1.水害防治专业人员应经常深入井下,了解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掌握涌水动态,查清可能存有导水裂隙断层的分布情况,结合采掘工作面安排,制定出当年井下防治水工作计划,指导全年的防治水工作。 2.受水威胁的地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几年来,由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建设坍塌毁坏现象频频出现,为了预防工程建设遭受和诱发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的综合评估。通过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加强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上防止地质灾害,为建设项目规避防止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依据,本文以将浦发路(郁洲路—310国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为背景,探讨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关键字: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防治措施 本文以连云港新浦区为背景,通过对连云港新浦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勘察研究,对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综合评估的流程和原则进行综合评估,针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概况 浦发路南起郁洲路,北至310国道,沿线与浦发路(拟建)相交,占地面积11.76公顷,大部为农用地,局部地方为住宅用地,浦发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22万元,全长2817 m,宽30 m,同步实施雨水、污水、绿化、路灯、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等配套工程,建设资金自筹,评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 连云港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较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较不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流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依照《江苏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苏国土资发[2010]353号),参照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表的划分来进行综合评估。如表1 表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单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依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由冒出热气(或冷风)。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5.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预防监测和措施 预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根据县教育局有关预防地质灾害文件通知精神,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学校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应急防范。 1、加强防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年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六月份,全体教师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校会、班队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在师生中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防御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教育活动。 2、进一步落实防灾减灾目标责任制,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范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细致到每位教师职工都知道在安全疏散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充分认识各种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 3、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监测。在汛前、汛中,各教师要按学校防灾领导小组的要求对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或河磅坍塌等安全隐患的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并做好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好监测工作,发现险情,要及时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特别要组织好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师生员工安全转移。 4、在汛前、汛中,各地质灾害易发区教师要认真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高磅、河磅情况,报学校备案后组织实施。 5、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6、逢恶劣天气坚持 24 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7、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逢恶劣天气必须执行教师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二、应急响应 1、全体教师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宿责任制,建立学校汛情报告制度。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现情况要及时上报学校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 2、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题库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 业题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题库 一、填空题 1、煤矿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 2、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 3、煤矿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统一)”; 4、煤矿地质综合分析必须以完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 5、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安装(孔口盖)。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 6、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7、矿井地质观测,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8、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应以(断层)、(褶皱)和(岩浆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9、矿井地质必须坚持(现场观测)和(综合分析)并重的原则。实见资料必须准确、完整;预测资料必须有理有据,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修正和完善。 10、煤矿防治水井上下水文观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水文地质类型)明确。 11、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12、(矿井地质)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 1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 14、对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及(积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做好记录,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5、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准确表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16、年报、月报、临时预报应包含(突水危险性评价)和(水害处理意见)等内容,预报内容齐全,下达及时。 17、煤矿地质类型每(5)年应重新确定。当煤矿发生影响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的突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变化时,煤矿应在(1)年内重新进行地质类型划分。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发展迅速,社会资源的需 求量大大增加,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资源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要加强资源的开发。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为地质活动增加,地质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容易发生 各种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坑洞等,要有 效避免和解决此类情况,一方面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另一方面就要 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提高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水平,促进社 会经济的稳定长效发展。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相关 内容以及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频率;损害程度;防范措施 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人口增加,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求, 不同行业迅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资源开发以及建筑工 程项目的建设,导致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地质灾害的面积不断扩大,灾害 规模和灾害频率均在增加,对此,要综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出地质灾害防治技 术和防治措施,保证人工资源开发行为和开发活动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对 地质结构方面的破坏和影响。考虑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地质结构差异较大,人 工作业活动对地质影响程度不同,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灾害规模均不同,需 要针对性地采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积极的防治。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 用也要根据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一)滑坡防治技术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结构不同,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 型也不同,其中滑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处理滑坡,需要以预防为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导致滑坡的人工因素有多种,在灾害防治中,要控制好地表水,减少水体对坡体影响,在具体实施中,对滑坡区域的地表水尤 其是外围部分地表水,控制在一定的边界内,可以适当修建截水沟,对地表水进 行截留。如果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地表水较多,可以直接修建排水沟,排出水后,减少工程边坡受地表水的影响,也可以应用垂直孔来进行排水,对水平钻孔和盲 沟进行支撑,然后疏导抽干水。滑坡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水文条件和地 质特征进行科学安排,确定好土体性质再改善土体力学强度。 (二)泥石流防治技术 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一定的绕 避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但是因地势地形的问题导致绕避问题,可以运用排导技术 进行预防和控制。对泥石流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勘察和计量,修筑排导沟,这主 要是对泥石流进行分流和改道,减少泥石流危害下流区域的程度,有效避开农庄 或者是庄家等。还可以采用拦挡技术,拦挡技术就是起到阻挡泥石流的作用,在 沟道中修建拦砂坝,拦截固体砂石,阻挡较大石块冲击到下流流域,降低泥石流 的危害程度。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区的自然情况,在泥石流下流流域修建专门的 淤泥储备场,对泥石流的泥沙、石块等进行流量上的调节,防止泥石流流量过大 造成对建筑物和植被等的破坏。 (三)崩塌防治技术 防治崩塌可采用的技术类型多样,包括修建护坡、护墙等,对可能存在崩塌 风险的部分进行支撑、阻挡或者是进行崩塌物的拦截,这些均是较为传统的防护

常见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预基本知识 一、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 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自然因素为主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崩塌、滑坡、泥石流为突发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是缓变性地质灾害,又称缓变地质灾害。 崩塌: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或震动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的地质现象。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山扒皮”等。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流体。 二、地质灾害主要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段,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设置警示标志。重大险情地段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等。 (一)防灾避险方法 地质灾害不用怕,防灾减灾有办法。 群测群防功劳大,发现前兆要明查。 防灾避险明白卡,预警措施告诉咱。

信号路线先记下,及时避让保全家。(二)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鬼见愁,发生地点在沟头。下暴雨,水断流,临灾特征显下游。地在震,房在抖,撤离路线尽快走。相互间,帮把手,安全地带方停留。(三)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来势汹,水土砂石沟口拥。龙门山,沟谷中,暴雨来时往下冲。毁房屋,阻交通,一路生物皆失踪。震灾区,很集中,加紧提防不放松。(四)滑坡预防 坡前垮,土体胀,井水田水齐下降。现裂缝,在坡上,滑坡一定有情况。不牵牛,不赶羊,吆喝大家跑出房。抱孩子,搀爹娘,尽快离开莫商量。(五)崩塌预防 哪种灾,威力大,山区必然数崩塌。来势猛,像爆炸,灾难常在陡崖下。掉小块,噼里啪,危岩裂缝有变化。前兆现,莫惊吓,及时避开就不怕。(六)灾后应急自救 有灾情,速上报,救援工作最紧要。听广播,看电视,关注雨情最明智。建预案,勤查看,避免新灾再发难。灾区人,是一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一、山区建房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单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 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泥沙石块的介于夹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2. 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当逼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3)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3. 当你遇到泥石流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 (2)政府部门应立即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 4. 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旧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依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由冒出热气(或冷风)。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5. 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部门技术人员的在部门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制定和完善各项专业技术管理制度,主要负责各项专业技术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评定工作。全面完成部门交付的各项任务。 二、负责对各项工作使用的规范、规程进行收集,执行最新的规范、规程,必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实施细则。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程、规范、细则。对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均需由部门负责人审批方能提供使用,对造成资料泄密或流失的将追究其责任。 三、负责研究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规律,查清有关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处理矿区的重大地质和水文地质或水文地质疑难问题,指导矿山部编制矿井地质说明书。 四、对矿山部的业务从技术上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并监督执行各种地质规程、细则、规定执行情况。 五、参与矿山采区设计的审查,并每季检查一次各矿采区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和水情地质灾害预报的可靠性。 六、制定每年地质工作计划,然后报送负责人审核和审批。 七、作业过程中的记录、计算、图件、报告文字都要进行认真校对,并履行签名手续。 八、编写地质工作都委托书,编制技术设计、施工组织

方案、费用预算,要有形式报告,工程结束要有竣工报告、验收报告、技术总结。 九、协助部门编制矿区防治地质灾害方案、工作长远规划,并组织落实检查。 十、协助部门编制、审查矿矿山防治地质灾害工程设计地质报告、研究处理有关的重大技术问题。抓好矿山“三书一总结”、地质及水文预测预报、储量管理资料工作。抓好防治地质灾害工程各项技术指标及工程的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第二节具体生产技术制度 一、矿山地质和矿山水文地质 1、矿山部负责全矿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具体工作。严格执行规程及细则,及时收集整理基建、生产等不同阶段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新开掘的井筒、石门、上下山、穿层巷道进行地质编录,绘制地质素描图。对特殊地质现象:如小构造,矿层变厚变簿、分岔、尖灭等除绘制素描图外,同时填绘到有关矿图上。 2、对新发现或揭露的涌水点进行涌水量观测,调查其周围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查清或推断水的来源。当可能威胁安全生产时,应立即发出水情地质灾害预报,以便采取预防或治理措施。对所观测到的资料应填绘到矿井充水性图上,并将数据立卡建帐,归档保存。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总结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总结报告 篇一: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旧府发[20XX]12号 旧县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实施方案》的 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乡级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轻我乡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现将《旧县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特此通知 附件:旧县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实施方案 旧县乡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附件: 旧县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防灾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特别是20XX年以来,中组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和教育部四部委通过开展“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狠抓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大大提高了群众的防灾避灾

意识,对防灾、减灾起到明显效果。为加强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减轻我乡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旧县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建立地质灾害防灾长效机制,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的群众,了解地质灾害防范的基本常识,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总结报告)二、培训主题 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三、培训目的 提高全乡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尽可能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四、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安排从20XX年4月到20XX年12月。具体分为三个阶段:(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 根据要求,成立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领导小组,下发相关培训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为了更广泛、深入地普及地质灾害的识别、观察以及临灾避让知识,开展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预防突发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汇编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那些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多为突发地质灾害。自然因素产生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人为地质灾害。 二、各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含义是什么? 崩塌: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崩塌:(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滑坡:(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出现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泥石流: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山谷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01T17:31:11.2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周立钧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发展迅速,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资源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要加强资源的开发。 浙江煤炭地质局勘探二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发展迅速,社会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资源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要加强资源的开发。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为地质活动增加,地质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容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坑洞等,要有效避免和解决此类情况,一方面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另一方面就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提高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长效发展。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频率;损害程度;防范措施 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人口增加,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求,不同行业迅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资源开发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导致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地质灾害的面积不断扩大,灾害规模和灾害频率均在增加,对此,要综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保证人工资源开发行为和开发活动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质结构方面的破坏和影响。考虑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地质结构差异较大,人工作业活动对地质影响程度不同,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灾害规模均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采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积极的防治。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也要根据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一)滑坡防治技术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结构不同,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也不同,其中滑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处理滑坡,需要以预防为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导致滑坡的人工因素有多种,在灾害防治中,要控制好地表水,减少水体对坡体影响,在具体实施中,对滑坡区域的地表水尤其是外围部分地表水,控制在一定的边界内,可以适当修建截水沟,对地表水进行截留。如果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地表水较多,可以直接修建排水沟,排出水后,减少工程边坡受地表水的影响,也可以应用垂直孔来进行排水,对水平钻孔和盲沟进行支撑,然后疏导抽干水。滑坡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水文条件和地质特征进行科学安排,确定好土体性质再改善土体力学强度。 (二)泥石流防治技术 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一定的绕避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但是因地势地形的问题导致绕避问题,可以运用排导技术进行预防和控制。对泥石流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勘察和计量,修筑排导沟,这主要是对泥石流进行分流和改道,减少泥石流危害下流区域的程度,有效避开农庄或者是庄家等。还可以采用拦挡技术,拦挡技术就是起到阻挡泥石流的作用,在沟道中修建拦砂坝,拦截固体砂石,阻挡较大石块冲击到下流流域,降低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区的自然情况,在泥石流下流流域修建专门的淤泥储备场,对泥石流的泥沙、石块等进行流量上的调节,防止泥石流流量过大造成对建筑物和植被等的破坏。 (三)崩塌防治技术 防治崩塌可采用的技术类型多样,包括修建护坡、护墙等,对可能存在崩塌风险的部分进行支撑、阻挡或者是进行崩塌物的拦截,这些均是较为传统的防护技术,但是应用效果明显,需要根据崩塌原因、崩塌现象等使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型高效的崩塌防治技术也开始运用在实践中,例如SNS柔性拦石网的使用,在具有较大坡度的斜坡可以使用这种新型材料,对落石进行拦截,防治效果显著,在水电站和矿山等大型建筑施工中可以充分运用。崩塌灾害的产生多是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连接在一起的,在植被缺乏、长期大量降雨的情况下,山石出现明显的解体,防治崩塌的过程中可以综合性的运用多种技术,有效防止和处理灾害情况,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对建筑、人等的危害程度。 二、其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措施 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是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有关,在山区,由于过度的人工开采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对此,可以采用生物措施进行积极地防治。生物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措施,主要是指运用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方式防治地质灾害。在生物性的种植中,补充和完善植被系统,使其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在运用生物措施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分析,种植生命力强、能够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植被,可适当扩大植被的面积,形成较大区域的植被防护体系。 (二)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也是一种人工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包括修建排水工程和截水工程等,两者在综合运用中,能够起到躲避作用,其他的还包括支护工程和遮挡工程等,对崩塌以及泥石流等起到控制和防护作用。工程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对地质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或者是在外围一定距离内修建防护栏、防护坡等也可以对建筑工程起到防护作用,其他的工程措施还包括卸载工程和压脚工程,此类措施的适用性强,对于切坡引发的滑坡以及排出地表水等均具有明显的作用,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 (三)避让措施 在雨季由于降水量大、降水频次高,因而更加容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一旦在某个区域内存在变形斜坡会增加地质灾害的危害范围,对此可以采取避让措施进行防治。有关部门可以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对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制定应急预案,对相关人员和资产等进行转移,提前安置在准备好的避难点,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设置有效的避让点,是为了起到搬迁的作用,将这种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进行转移和避让,风险预警和风险规避的作用明显。但是设置的避让点需要采用就近的原则,否则搬迁成本过大,也不利于人员和资产的快速转移,避让措施和搬迁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地质灾害规避效果,也是属于人工性的防护措施,对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