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語氣詞)。這樣一來,造成“夫”一字多詞。

來——來1(小麥)、來2(動詞,來往的來)、來3(語氣詞)、來4(表約數)

《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麰。”麰,大麥;來,小麥。“來”字本爲此詞而造,可是常假借作下面一些詞的符號。來2(動詞,來往的來)。《論語·陽貨》:“來!予與爾言。”又來3(語氣詞)。《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又來4(表約數)。《祖堂集》:“這裏有三百來衆。”

(2)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例如:

畔——畔1(田界)、畔2(背叛)

畔1本用來表示“田界”。《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記錄“背叛”義的字本有“叛”字,可是古人本有其字而不用,通假記錄“田界”義的“畔”來表示。例如《孟子·公孫丑下》:“寡助之至,親戚畔之。”這樣一來,“畔”一字表二詞。

矢——矢1(箭)、矢2(屎)

記錄“屎”的字本有“屎”字,可是古人經常不用它,通假記錄“箭”的“矢”字來表示。如《莊子·人世間》:“夫愛馬者,以筐盛矢。”“矢”字身兼矢1(箭)、矢2(屎)兩項功用。

2.同形字

分別爲不同詞造字,有時碰巧會形體相同,這樣也會造成同字異詞現象。例如:

怕(bó)——怕(pà)

《說文·心部》:“怕,無爲也。从心,白聲。”這是淡泊之“泊”的本字。如敦煌寫經《法句譬喻經》:“不如寂靜無求,無

欲憺怕。”懼怕、擔心之義的“怕”是淡泊之“怕”的同形字。如敦煌寫經《報慈母十恩經》:“血成白乳與兒飡,由(猶)怕更饑寒。”

姟(ɡāi)——姟(hái)

“姟”,古數名,萬萬兆曰姟。《國語·鄭語》:“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行姟極。”孩子的“孩”,俗寫時替換偏旁,寫作“姟”,這樣就和表示數名的“姟”同形。例如敦煌寫經《大般涅槃經》:“譬如女人産育一子,嬰姟得病,是女憂惱。”“姟”在古文獻中也是一字二用。

有時由於字體的演變,原來形體不同的字,後來變成了同形字。例如:

胄1(甲胄)-胄2(胄裔)

甲胄的“胄”,《說文》說是“从冃由聲”。胄裔的“胄”,《說文》說是“从肉由聲”。漢字隸變後,“冃”和“肉”都變作“月”,因此表“甲胄”,表“胄裔”同用“胄”字。

3.派生未造新字

一個詞由於詞義的引申,由甲詞派生出乙詞來,但乙詞的書寫形式仍然用甲詞的,於是就造成同字異詞。例如:

快1(快意)——快2(快捷)

《說文·心部》:“快,喜也。”快本義是心情舒暢,此爲快1。宋玉《風賦》:“快哉此風。”由此輾轉引申爲“快捷”義,此爲快2。如《梁詩》:“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快1、快2是意義有聯繫的兩個詞,但都用一“快”字記錄。

有些派生詞雖然仍用源詞的書寫形式,但讀音會發生變化。如:

說1(shuō)——說2(shuì)——說3(yuè)說1,說明,解釋。《論語·八佾》:“成事不說。”說2(shuì),說服。《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要說服諸侯,就得輕視他)說3(yuè),喜悅。《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3後來在形體上也發生變化,寫作“悅”。

4.簡化合用

書寫形式本不相同的詞,有的在實行簡化字後合用一個字了,從而造成一字多詞。例如:

后——后(帝王)、後(後面)

古籍中的“后”字,都表示“帝王”義。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正是其例。“後”的本義是走在後面,落在後面。《論語·先進》:“三子者出,曾皙後。” 簡化漢字時,“後”字的簡體利用了同音的“后”字。如果用簡化字,“曾皙後”就寫作“曾皙后”。這樣“后”就會記錄兩個詞。在古漢語中“后”、“後”有別,我們決不能反過來把“皇天后土”寫作“皇天後土”。

复——復、複

復,復反義。《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複,重複義。陸游《遊西山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簡化漢字時,復、複二字都簡化爲“复”,記錄兩個詞。

(二)同詞異字

造成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異體字

一個詞由音義和功能相同的異體字記錄,會造成同詞異字。例如:

“絲線”——綫、線、綖

唐祖詠《七夕》:“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綫難。”“綫”改換聲符作“線”、“綖”。北本《大般涅槃經》:“作舍取泥,不取縷線。”其中的“線”,南本《大般涅槃經》作“綖”。“綫”、“線”、“綖”三字記錄“絲線”這個詞。

此外,如遍徧、睹覩、溪谿、啼嗁、烟煙、譌訛、蹟迹、村邨、鞍鞌、雜襍等都屬於這種情況。

古漢語中的聯綿詞往往有多種寫法,這也應算同詞異字。例如“匍匐”是一個雙聲聯綿詞,是趴在地上爬行的意思,它有多種同音書寫的形式。如《詩經·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戰國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又作匍百、腹拍。《秦和鍾銘》:“高引有慶,匍百四方。”敦煌《央掘摩羅經》:“廚監惶怖,腹拍王前,‘若王原罪,乃敢實說。’”

其他的聯綿詞,如委蛇(逶迤、委佗、委移)、躊躇(踟躕、峙躊、躑躅、躕躇)、旁徨(彷徨、傍徨、旁皇、方皇)等,往往都有多種書寫形式。

2.通假

前面說過,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可以造成同字異詞。這是從通假字的角度看的。如果從本字的角度看,通假也可以造成同詞異字。例如:

《論語·陽貨》:“歸孔子豚。”“歸”爲假借字,本字爲

“饋”。“歸”、“饋”記錄同一個詞。《戰國策·秦策一》:“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歸”爲通假字,本字爲“愧”。“歸”、“愧”記錄同一個詞。

此外如伸信、修脩、飛蜚、矢誓、矢屎等,都屬本字和通假字記錄同一個詞的情況。

3.區別字

由於詞義引申或文字假借,往往造成一個漢字有“兼職”現象。如果不造字分化職能,則會造成同字異詞。如果造字分化職能,常在該漢字上添加偏旁以示區別,加偏旁的字叫區別字。加偏旁的區別字和未加偏旁的本原字多屬同詞異字這種情況。

例如“昏”本義是日色昏暗,引申爲昏亂,如《呂氏春秋·誣徒》:“昏於小利,惑於嗜欲。”又引申爲結婚(古代婚禮多在黃昏舉行),如《漢書·晁錯傳》:“男女有昏,生死相恤”。起初本義、引申義都用“昏”字表達,後來分別寫作“昏”、“惛”、“婚”。“昏”和“惛”、“昏”和“婚”都是同詞異字現象。此外如“辟”的本義是“法”,但古籍中常借它記錄一些音同、音近的詞。如《左傳·成公二年》:“旦辟左右。”(表躲避)《商君書·弱民》:“農辟地。”(表開闢)《史記·范雎傳》:“秦地辟遠。”(表偏僻)《戰國策·齊策》:“不使左右親近便辟。”(表寵嬖)一個“辟”字職務繁重,詞義容易混淆,所以後來分別加上偏旁,寫成“避”、“闢”、“僻”、“嬖”來分擔職務。這樣“辟”和“避”、“辟”和“闢”、“辟”和“僻”、“辟”和“嬖”構成同詞異字現象。

二、古代漢語詞彙的特點

古代漢語(主要指上古漢語)詞彙的主要特點是單音節詞佔絕對優勢。這一點我們把文言翻譯成現代白話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例如《論語·學而》中有一段話,用現代白話翻譯就是:孔子說:“學習了又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但《論語》的原文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文言字數要少一些。其根本原因就是現代譯文中的許多複音詞在古代漢語中都用單音詞表達。

因此,我們在閱讀古文獻時,碰到兩個單音詞連用,不要誤認是複音詞。例如:

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知,瞭解;道,道理。

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史記·項羽本紀》)——地,土地;方,方圓。

雖然,猶有未樹也。(《莊子·逍遙遊》)——雖,即使;然,這樣。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司馬遷《報任安書》)——夫,發語詞。妻,妻子;子,兒女。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春秋·內篇》)——其,它的;實,果實。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所,輔助性代詞;以,介詞。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然,這樣;而,卻。

古漢語經歷了一個很長的發展演變過程。當單音詞連用的結構使用較長時間後,人們因循使用,不再辨析它的內部結構,而只作爲一個整體來認識使用,它就逐漸成爲一個詞。在古代漢語中,這些雙音節的、現代漢語當作一個詞的,什麽時候是詞組,什麽時候已成爲詞,這是目前“詞彙化”研究所關心的問題。結構和詞的區別,可以從意義結構、結合關係的密切程度、詞重音、語法上的搭配等手段檢測判定。例如“妻子”,當它表示妻和子女時,是單音詞連用;當它表示丈夫的配偶時,是雙音詞。“人不學,不知道”中的“知道”是單音詞連用。後來“知道” 後面可以帶賓語了,“知道”就結合成了一個雙音節動詞。“洗澡”,“洗”本是洗腳,“澡”本是洗手,“洗澡”是聯合式詞組,現在變成一個詞,動作的對象擴大了,而且可以說“洗澡了”,“洗一個澡”。“休息”,起初是單音詞連用,作一個雙音詞,“息”字輕讀了。再如上文所舉的“所以”和“然而”,在下面的例子中可以認爲已經凝固爲詞了。

過燥則堅,過雨則泥,所以宜速耕也。(《齊民要術·早稻第十二》)——所以,因果連詞。

太子雖置,然而君之好色不已。(《韓非子·內儲說上》)——然而,轉折連詞。

古代漢語雖然以單音詞爲主,但幷非沒有複音詞。由單音走向複音是漢語詞彙發展的內部規律之一。上古漢語複音詞的構成方式有如下幾種:

1.單純複音詞

單純複音詞雖由兩個音節構成,但只包含一個語素。單純複音詞又可分爲:

(1)雙聲疊韻:如踟躕(躊躇、躑躅)、恍惚(荒忽、慌忽)、逍遙(消搖)、侏儒(朱儒)、輾轉等等。

(2)非双聲叠韵:如蝌蚪(科斗)、滂沱等等。

單純複音詞前人又稱爲聯綿詞。聯綿詞的特點要從字形、聲音、意義三方面分析。字形上,往往一個詞有多種書寫形式,如彷徨、仿偟;又如逶迤、委蛇、委遟、委移、旖施。它們的聲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字形上主要是改變形符。聲音上的特點是,多數是兩個音節之間爲雙聲或疊韻關係。如“彷”“徨”二字古音都是陽部。“委”“迤”二字古音都是歌部。同一個詞的不同字形,聲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認爲它們是一個詞。意義上的特點最須注意,聯綿詞表現的是一種意義特徵。如“委迤”表示彎曲延續的樣子,“仿徨”表示來回反復的樣子。一個詞,由於字形多變,兩個音節結合緊了,聲音也會轉移,使用時不能依字形來認識意義,也不能根據不同的偏旁、不同的音符來分別其間的意義類別。所以,一般地說,聯綿詞的意義,不能從字形上去把握,而只能從不同字形體現出的共同的聲音上去把握。否則就往往會“望文生義”。如《莊子·秋水》中的“望洋”:“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望洋”爲疊韻聯綿詞,描摹迷惘直視的樣子。字又作“望羊”“望陽”。有人望形

生訓,把“望洋”解釋爲“望着海洋”,這是不對的。

2.重言詞

重言詞就是重複兩個音節構成的複音詞。可分兩類:

(1)單音與詞義無關:如關關、伎伎(qíqí,從容舒展貌)、契契(憂愁苦悶的樣子)等等。

(2)單音與詞義有關:如皎皎、巍巍、乾乾(自強不息貌。《易·說卦》“乾,健也。”)等等。

3.合成詞

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構成,包括派生詞和複合詞兩大類。

(1)派生詞

派生詞就是附加式的合成詞。如有夏、有衆、莞爾、勃然、反而、沃若、忽焉、復當、聊自等等。

(2)複合詞

複合詞可以根據組成成分間的語法關係分爲聯合、偏正、支配、陳述等形式。例如干戈、得失、俯仰;四海、後生;將軍、折中;肢解、自殺等等。

聯合式的複合詞(通常是反義並列型的)有時偏用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另一個並不表義,僅僅是一種陪襯,這就是所謂“偏義複詞”。例如: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②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③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

亮《出師表》)

④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

例①“去留”只有“去”義,“留”不表義。例②“作息”只有“作”義,“息”不表義。“作”是指勞作,即做事,“息”是指休息,不可能晝夜勤休息還會縈苦辛。例③“異同”只有“異”義,“同”不表義。因爲宮中府中俱爲一體,賞罰便應一視同仁。“不宜異同”便是應該相同的意思。不可能既要求相同,又要求不同,否則便自相矛盾了。例④“園圃”只有“園”義,“圃”不表義。因爲古代“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的地方。“竊其桃李”只能是“園”,而不是“圃”。

兩個意義相關相類的語素組合在一起,也會産生偏義現象,前人把這類複合偏義稱作“連類而及”。例如:

①土功不興,大夫不得造車馬。(《禮記·玉藻》)

②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周易·繋辭上》)

③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離婁下》)

④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张若虛《春江

花月夜》)

例①“車馬”只有“車”表義,“馬”不表義,因爲車可製造,馬卻不是可造之物。例②“風雨”只有“雨”表義,“風”不表義,因爲潤物的只是雨,不是風。例③“三過其門而不入”是禹的事,與后稷無關,“稷”是連類而及,只是一種陪襯。例④“魚龍”中的“龍”也是“連類而及”。

三、古今詞義的異同

●基本詞彙的意義古今基本相同。

●由於文字假借、詞義引申等原因,少量的古今意義完全

不同。

大量的一般詞彙的意義古今有聯繫,又有發展,同中有異。

語言的詞彙是發展變化的。社會的進步和人們認識的變化等因素,導致語言中新詞産生,舊詞死亡,使用着的詞有不少在意義上也逐漸有所改變。我們今天閱讀古書,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古今詞義差異帶來的理解障礙。因此,正確認識和掌握古今詞義演變的有關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在漢語中,有一些詞是古今都用的,如有些自然現象的名稱(風、雨、雪、冰、水、火等),親屬的名稱(父、母、兄、弟等),肢體的名稱(心、耳、手、口、腹等),方位(前、後、左、右、上、下等),性質(大、小、輕、重、長、短等),它們都屬於基本詞彙,這些詞從古到今基本意義都相同,對於我們閱讀古書不會成爲障礙。

右:右派。(義項有增減)

在基本詞彙中,有一些詞,如“筆”,古代主要指毛筆,現代有各種各樣地筆(鋼筆、鉛筆、電子筆等),再如“鐘”,古代指一種樂器(如成語“鐘鳴鼎食”),現在指鐘錶。“筆”和“鐘”的詞義古今有沒有變化呢?這就需要借助語義場理論具體分析。

筆古:[書寫或繪畫]+[工具]

今:[書寫或繪畫]+[工具]

筆的材料和種類古今是有所不同,但這都屬於所指本身發生的變化,而筆這個詞古今都處在“工具”這個語義場中,所以它的詞義並未發生變化。(義項基本相同)再看“鐘”:

鐘古:[敲擊]+[樂器]

今:[牆上/桌上]+[計時器]

我們看出,鐘在古代和“磬”、“鼓”、“笛”等同屬表樂器的語義場,而現在和“表”等同屬於計時器的語義場。它和相關詞的對立關係,或者說在語義場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鐘”的古今詞義變了。(義項完全不同)

在漢語中,不少詞的詞義從古到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書中有些貌似平常的詞,如果不具備一些古漢語知識,是不易理解的。如: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記·佞幸列傳》)

是黑牛也,而白題。(《韓非子·解老》)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像“年”(收成好)、“題”(額)、“恰恰”(密集貌)的這些意義我們現代漢語中已經沒有了。

漢語中大多數的詞古義和今義是既有聯繫又有差別的。古今義之間的這種關係十分複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古今詞義的不同:

(一)意義的多少不同

一個詞古今意義的多少,往往會産生變化。有的舊義消亡了,有的新義産生了。如唱,本義是領唱。《說文·口部》:“唱,導也。”(今用“倡”)《韓非子·解老》:“竽唱則諸樂皆和。”後來增加了“歌唱”義(如王勃《滕王閣序》:“漁舟唱晚。”),“叫喊”義(如《北史·孫修義傳》:“居對大衆呼天唱賊。”)。再如杜甫《寄高適、岑參》:“詩好幾時見,書成無信將。”(書:

信;信:信使;將,傳送)這裏“書”、“信”、“將”三詞的意義爲現代所無。再比如池,在先秦既有“護城河”的意義(如《孟子·公孫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也有“池塘”義(如《孟子·梁惠王》:“數罟不入洿池。”)。發展到現代,減少“護城河”義,保留了“池塘”義,又增“邊高中窪處”義(如“舞池”、“樂池”)。

(二)意義的側重點不同

如“售”,古代漢語中,它側重於行爲的結果,指把商品賣掉。《廣韻·宥韻》:“售,賣物出手。”《詩經·邶風·谷風》:“既阻我德,賈用不售。”鄭箋:“如賣物之不售。”《大般涅槃經》:“欲自賣身,薄福不售。”現在“售”只側重行爲本身,如“售票”、“銷售”等。“暫”的古義側重於行爲的迅疾,相當於突然、一下子。如《史記·李將軍列傳》:“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後來,它表示時間的短暫。如韓愈《祭十二郎文》:“以爲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再”在古代側重於行爲的具體數量,指某一動作行爲實行兩次。如晁錯《論貴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再食”,吃兩次飯。《史記·項羽本紀》:“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再拜”,拜兩次。後來的“再”,則側重於行爲的重複,不限於兩次。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再如古代的“感激”,側重於內向的感動、激發,現在的感激,側重於外向的感謝。

(三)詞義的輕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詞義在發展中不但古今理性義有差異,而且色彩義也會發生

變化。一些詞在發展中意義的輕重起了變化。如“恨”的古義是遺憾、不滿。司馬遷《報任安書》:“而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私恨”是私下遺憾的意思。《漢書·蘇武傳》:“子爲父死亡所恨。”“亡(無)所恨”即“沒有甚麽可遺憾的”。“恨”的今義是仇恨。恨的古義輕,今義重。而“怨”的古義重,今義輕。如《史記·秦本紀》:“繆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 這是說秦穆公恨孟明視等三人恨入骨髓,這裏“怨”顯然不是今天的埋怨、不滿,而是仇恨。再如“處分”一詞在唐以前是“處置”義,如《孔雀東南飛》:“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唐代産生了“吩咐”義。如白居易《過敷水》:“垂鞭欲渡羅敷水,處分鳴騶且緩驅。”元明時,産生“責備”義,詞義程度加重。如《竇娥冤》:“當罵呵,則處分幾句。”發展到現代,詞義進一步加重,指對犯了罪或犯了錯誤的人的處理。

也有一些詞在發展中褒貶意義起了變化。如“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處境低下,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下流多謗議。”今天則指品德惡劣,並且有明顯的貶義。“吹噓”在古代用於人事或言語多指替人宣揚、稱揚。杜甫《寄岑嘉州》:“馮唐已老聽吹噓。”(馮唐是西漢人,曾任楚相,武帝舉賢良,有人推薦他,此時他已九十多歲了。)現在“吹噓”指說大話,並且含貶義。也有的詞古代含貶義,而現代轉變爲褒義的。如《漢書·路溫舒傳》:“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該例是說,治獄的官員用指供的方法引導犯人招供;案子報上去怕被駁回,就玩弄法律文辭對案情進行周密的加工補綴。周內,即綢紩(zhì),羅織的意思。“鍛練”在這裏指玩弄法律陷害別人。後世多寫作“鍛煉”。現在“鍛煉”一詞不但沒有這

一意義,而且在“鍛煉意志”等埸合還含有褒義。

(四)詞義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有一些詞從古到今中心意義沒有甚麽變化,但是由於古今名物制度的差別,它們的所指卻有所不同。如漢代的膏藥是一種既可內服也可塗敷的膏狀藥物。如《武威漢代醫簡》中記載的“治千金膏藥方”的用法,就有“吞之”、“涂之”、“摩之”等。這與後代的膏藥一般只用於敷貼不完全一樣。《孟子·滕文公上》:“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如以今天的尺度去衡量,五尺則不是一般小孩的高度了。戰國、秦、漢時的一尺約合二十三釐米,比今天的一尺要短。《孟子·滕文公上》:“秋陽以暴之。”這裏是用周曆,周曆的秋相當於夏曆的五、六月,“秋陽”實際是夏天的太陽。同樣的道理,《孟子·梁惠王上》的“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和同書《離婁下》的“七八月之間雨集”,都相當於夏曆的夏季五、六月。再如“坐”,唐代以前坐的姿勢都是兩膝著席或床榻,臀部壓在腳後跟上。晉人皇甫謐《高士傳》(《三國志·魏書·管寧傳》注引):“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未嘗箕股(兩腿向前伸開),其榻上當膝處皆穿。”如以今天坐的姿勢去理解,“榻上當膝處”就費解了。我們把由於古今名物制度的不同造成的詞義差別,也可以稱爲文化義的差別。要認識這一類古今詞義實指的差異,就需要我們對古代的文化制度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瞭解。

【思考與練習】

一、查閱工具書,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綫的詞。

有兔斯(斯:白)首,燔之炮之。(《詩經·小雅·瓠葉》)

文質份份,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危身(危身:人命危脆)不自在,猶如脆瓦坏。(王梵志《危身不自在》)

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遊。(蘇軾《與孟震同游常州寺舍》)

二、比較下列各組加綫成分的不同。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孟子·離婁上》)

恐有所間,動有規矩,得其所行。(《太平經》卷一百十二)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

陶濬從武昌還,即引見,問水軍消息。(《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孫皓》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其端氏城是劉從諫近年修築,非常牢固。(李德裕《昭義軍事宜狀》)

(衛青、霍去病)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漢書·匈奴傳》)

(鄭余慶)周其所急,理家理身,極其儉薄。(《舊唐書·鄭餘慶傳》)

三、試寫岀在上古漢語中用以表示下列概念的詞。

腳()袋()箭()進()跑()喫()硬()錯()

四、試爲下列詞義列舉較早的例證。

皮:人的皮膚。

乖:乖巧。

天:一晝夜。

黑:夜晚。

走:行走。

輸:“贏”的反面。

五、說說下面各句中加綫詞的色彩義和現在有何不同。

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莊子·秋水》)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齊策》)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桓玄當篡位,語卞鞠云:“昔羊子道恒禁吾此意。今腹心喪羊孚,爪牙失索元,而匆匆作此詆突(詆突:唐突,此指篡位之事),詎允天心?”(《世說新語·傷逝》)

先帝不以臣卑鄙。(諸葛亮《岀師表》)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

六、課外閱讀《世說新語》,找岀其中的偏義複詞。

第二節古代漢語的多義詞

詞彙中的單義詞數量很小,絕大部分是多義詞。詞的多義性主要是由詞義引申造成的,因而探求詞義引申的規律性,分辨本義和引申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古代漢語的詞義。

一、詞的本義

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不是一開始就都有的,而是在詞義發展變化過程中引申派生的結果。其中,一個意義是詞義引申的起點,這個意義就是詞的本義。詞的本義不一定就是詞的原始義。語言的歷史比文字要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漢字産生之前就已出現的漢語詞,它們當初的意義是甚麽,由於沒有文獻可考,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所討論的只能是文獻語言範圍內的詞義引申;我們所講的本義,是指詞在文獻語言所使用的幾個意義中作爲引申派生起點的那個意義。例如“綱”:

①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尚書·盤庚上》)

②爲政貴常舉綱。(《北史·源賀傳附源懷》)

③近習用事,漸亂國綱。(《晉書·五行志下》)

三例中的“綱”意思分別是:①網上的總繩。②事物的總要。③國家的法紀。做任何事情都應抓總要抓關鍵,猶如張網必須舉綱。國家靠法紀維繫才安定穩固,如同萬目(網眼)有綱繋結才有條不紊。可見②③兩義都是由①義派生出來的,①義網上的總繩是“綱”的本義。又如“鄙”: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古代汉语 词汇 很重要!

解釋括弧中詞的用法意義 制,(岩)险要邑也,虢叔死(焉)于是,(佗)同“他”邑唯命。 百姓皆以王為(愛)吝惜也,臣(固)知王(之)主谓之间不忍也。 賢者與民(並)一起耕而食,(饔飧)熟食,早饭饔飧而治。 後稷教民(稼穡)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这里泛指农事,樹(藝)种植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春日(載)开始陽,(有)动词词头鳴倉庚。 左並轡,右援(枹)鼓槌而鼓,馬(逸)狂奔不能止,師從之。 惟天為大,(惟)只有堯(則)效法之。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遭罪。 三之日(于)动词词头耜,四之日舉(趾)足。 人無故而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粗布衣服,(捆)编屨、織席以為食。 女執(懿)深的筐,(遵)循,沿着…走彼微(行)路,爰求柔桑。 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於(筦鍵)钥匙,(攝衽)撩起衣襟抱幾,視膳於堂下。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赞同點也。” 臣恐(見)被欺于王而負趙。 江國愈千里,山城(僅)百層。 我(決)迅速的样子起而飛,(槍)触,碰上榆枋,時(則)连词,连接状语“时”和谓语“不至”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向若而歎曰。 世以鮑焦無(從容)心胸宽大而死者,皆非也。 無(以)停下,則王乎? 君若以德(綏)安抚諸侯,誰敢不服?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虽然这样,未聞道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 自始合,苟有(險)险要的地方,这里指难走的路,餘必下推車。子豈(識)知道之?然子(病)伤势很重矣。 禹(疏)去掉阻塞使通畅九河,(瀹)疏导濟漯而(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諸海。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看出,显现出来其二子焉。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2011年12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具有创意写作能力的多元化应用性人才。具体包括机关高级文秘,语文和对外汉语教师,报刊、出版社和网站编辑,广告文案策划师,以及报考研究生深造者和作家。 2.培养规格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科学世界观、思想方法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技能,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较强创意写作能力。 ①热爱生命、追求真理、执著本职、报效祖国。具有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有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②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有宽广文化视野、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精神。有较强的创意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 ③具有组织协调、独立获取信息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较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般的听说能力。 ⑤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全心灵人格、高雅审美情趣和健康体能体魄。 二、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 三、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修完有关课程,获得156学分以上,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8学分,专业基础课40学分,专业选修课56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6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根据国家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符合学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 1。普通教育课程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漢語題庫詞匯部分 一、填空 1.古今詞義的演變在詞義範圍上有__、__、__、__几種情況。 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中“塘”的本義是__,這裏用的__義。 3.詞的本義是__;引申義是以__引申出來的,更正確地說,是以__發展出來的;假借義,假借的意義和本義是__的,用朱駿聲的話說,即所謂“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4.從其與本義的關係看,引申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__,一類叫__。 5.古漢語同源詞是指 ____ 。 二、選擇 1.“兵”的本義是__。 a 士兵; b 兵器; c 戰爭; d 軍事2.“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齊發”中“書”的意義是__。 a 書籍; b 書信; c 書寫; d 文字 3.“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句中,“過”的意義是__。 a 錯誤 b 責備; c 過失; d 超過 4.“故中禦而從齊侯”中“從”的意義是__。 a 跟隨; b 聽從; c 追趕; d 隨從 三、解釋下列各組詞,並標出各項意義之間的引申關係 1.發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暮見火舉而俱發。 雷乃發聲。 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 2.舉 後刺史蔣榮,舉臣秀才。 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也。 獲諸侯之師,舉地千里。 3.理 有理人之制,而不要郡邑。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

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4.書 秦昭王聞之,遺趙王書。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昔者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 5.封 封王子比干墓。 宿不敢封殖此樹。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6.報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我報路長嗟日暮。 7.誠 是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 今陛下矜憫愚誠。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8.當 今人主之於言也,悅其辯而不求其當焉。 當食不歎。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9.信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公不見信於人。 10.益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熱。 雖殺之無益。 雍水暴益,荊人弗知

文学院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培养的实施意见

文学院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培养的实施意见 2009年12月11日 根据穆树源董事长关于人才分流培养的意见,为了使中文系学生就业时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多元技能,并贴近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生打好中文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学生大约在2年级下学期开始,将实施按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潜在能力特长,选择一个主攻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兼学其他专业方向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从而达到专业素养及技能的全面发展。 所有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管他个人的潜在特长是什么,准备将来从事哪种工作,他们都必须打好专业基础。我们将为学生开设相对稳定的10门基础课程:阅读与写作、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言学概论和办公自动化。这是学生今后向特定专业方向发展的立足点和基础。这个基础不打好,任何专业方向的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 这些基础课程也有着相关联的选修课程,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共享和选修。它主要包括语

言和文学两大块选修课程。 语言系列选修课,每个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

文学系列选修课,每个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 目前,中文系有着3个主要的专业方向,它们有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群。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中文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相关的合格教师。其中包括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而获得准入许可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以及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者。 二、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中文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与文秘策划和办公自动化相关的应用性高级文秘。其中包括机关管理人员、国家公务员,以及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者。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例说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例说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例说 1,黯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 暗的样子) 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 ,赫赤(深红,火红) ”等词语。 3,黛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 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 黑色”,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 字,表 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 洞”“黑暗”等。 5,红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 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 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 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如韩愈《送区弘南归》: “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 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 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 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 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1019(秘书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 0933060(小学教育)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总学时数:48学时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如秘书学、新闻学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授课对象为本科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言现象及其理论知识,以便为阅读古代汉语作品、为理解古今汉语的语言现象提 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概括论述。 教学要求: (1)掌握古代汉语常见的语言现象,并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力求贯通古今,注重沿流讨源,通过古今汉语比较来把握古今代汉语的异同。 (3)课堂讲授与课后辅导、课外练习相结合。 4.教学重点、难点 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现象与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难点之所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概述通论,指导阅读,加强练习。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2.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6月版 3.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4.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3版 5.许威汉《训诂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版 6.裘锡圭《汉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9月版 7.蒋绍愚《古汉语词汇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8.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9.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5月版

现代汉语(讲稿)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了解) 1.定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放族的语言,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也是是汉民族和兄弟民族、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它包括普通话和方言。 2.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于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界定) 二.现代汉语方言(★:了解) 1.北方方言(占70%)。四个次方言: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2.吴方言(占8.4%)江浙一带(代表是苏州话\上海话) 3.湘方言(4%)湖南大部(代表长沙话) 4.赣方言(2.4%)江西大部及湖北东南部(代表南昌话) 5.客家方言(4%)粤闽赣效界处及海外(梅县话) 6.闽方言(4.2%)闽南方言(厦门)闽东(福州)闽东(建瓯) 7.粤方言(5%)广东中西南、广西东南、港奥、海外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了解) 1.大力推广应用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首要任务) 2.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 1955年《第一批民体字整理表》1964年《简化字总表》 1986年《简化字总表》1965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练习题 1.语言有哪些基本特点?(语言的符号性和交际工具性) 3.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声调,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在词汇方面合成法是主要的构词法,构词单位以单音节实语素为主,类似于印欧语的前缀和后缀,虚语素数量有限,且构词数量也不多;在语法方面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像印欧语那样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复杂多变的对应关系,句子和短评的构造基本一致,且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4.试述普通话和方言和关系。 5.简述现代汉语规范化及其意义。 6.怎样实现现代汉语规范化? 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况 一.语音的性质(★★:理解) 语音就是人们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1.生理属性: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声音。 2.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见语言学) 3.社会属性(本质属性):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音的系统性。 二.语音的分析(★★:理解-重点、难点)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2.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分为元音和辅音(分法见语言学语音章) 3.音位:是从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 对立性:相同语音环境里能区别意义。 互补性:不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里。 4.声母、韵母、声调 区别:声母与韵母是就汉语音节内部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元音和辅音是对音素发音特点区分出来的。 三.语音的符号(★:了解) 1.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1958年2月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31046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1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1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工具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文选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实词和虚词与现代词汇不同的词性及用法。 2.使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固定格式表达的意义和用法。 3.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与现汉语法不同的文言语法。 4.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古代白文。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上学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 2.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理论联系语言运用实际讲清楚理论的基础 上,进行语言技能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 3.本课程的讲授是由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每一篇文选讲授其中的常 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 4.文选部分主要是讲授历代古文名篇,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散文名篇和宋明清小说选段。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突出常用词。文选部分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汉语的感性 知识。 5.理论知识主要是讲授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古汉语的特 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文献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6.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是古代汉语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课文中存在大量与现代 汉语词性和词意不同的古代词汇,所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的一些基础和 应用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知识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常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的理解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句子语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封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封邑我唯命是听。 ?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给他准备个地方。 ?无生民心:不要让老百姓滋生坏主意。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属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太叔又把两个边邑收为己有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也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掘地到有泉水之处,然后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那样。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郑伯克段于鄢》句法——宾语前置 ?宾语+之/是+动词”格式 何厌之有。 ?“是+动词”格式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疑问代词+动词”格式 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词+代词+动词”格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齐桓公伐楚》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種情況就好比公馬和母牛了發情也不會相誘一樣,是互不相干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沒想到您的軍隊進入我國地界。 五侯九伯,女實征之:所有的諸侯,你都有權征討。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你們本該進貢包茅,但是沒有進貢,周王的祭祀用品供應不足,沒有東西可以滲酒。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于水濱 周昭王南巡而不歸,您還是去到水濱去問問河神吧!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是爲了我,只是爲了繼承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 君若以德綏諸侯 您如果以恩德安撫諸侯。 總結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敬詞和謙詞。 惠敢辱敝寡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

Course Title: Special Topics in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古代漢語語法專題 Course Code:CHI 4328 Year of Study:Second to Fourth No. of Credits/Term : 3 Mode of Tuition : Lecture and tutorial Teaching Hours : 2 hours lecture per week 1 hour tutorial per week Category in Major Programme : Elective Prerequisite : Nil Brief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o the students the syntax of classical Chinese. Aims: This course aims at imparting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with emphasis on its syntax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earning Outcomes: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s: 1.understand the grammar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2.demonstration of the ability to study ancient texts bu applying relevant grammatical knowledge; 3.demonstr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4.demonstration of skills of language analysi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dicative Content: 1) Parts of speech 詞類 2) Variabl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詞類活用 3) Special grammatical usage 特殊語法 (一) 使動用法(二) 意動用法 4) Word order 詞序 5) Elliptical sentence 省略 6)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in classical Chinese 古漢語之特殊句式 Teaching Method: 2 hours of lecture and 1 hour of tutorial per wee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al

古汉语词汇学

小议“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读《古汉语词义论》有感 文学院对外汉语系10级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都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古代汉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生,古代汉语是专业必修课程,又因为自己对于古典文学始终偏爱有加,所以在这门功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没能学精,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而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更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汉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虽始终没有出现断代,但时光还是给了它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涵盖了方方面面,如字形、语法、词汇系统、语音等等。那些古代典籍,如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理解,同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没有偏差。而正确理解古代典籍,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是必要的功底。 《古汉语词义论》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对古汉语词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我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的便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下面我就自己的收获谈谈对词类活用的认识。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要掌握词类活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同词类活用常会一同出现的词有“转化”、“兼类”、“引申”等。很多人都混淆了这几个概念,下面我就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谈谈这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其中“转化”和“引申”的关系较为亲近,它们同是字或词从旧义产生新义的途径,但不尽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引申是通过语义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通过义素的增减变化而产生新义。如果是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总有共同的义素,但一般说来不会是旧义的全部义素整个的进入新义;如果是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义素。由引申产生的新义,可以与旧义属于不同的词类,也可以和旧义属于同一词类。“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是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此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有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我师师于刍扬。”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都会有独立或成类的变化,3,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4,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5,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三种方式:1单音词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连用,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诗词基础知识(讲稿)

诗词基础知识 ——2012年12月8日在钟山诗词研究会的讲课 周勤璋 尊敬的各位诗友:大家好! 受你们的邀请,到这里来,感到很荣幸。受到你们如此热烈欢迎,我很感动。大家! 在这里能和广大老朋友见面,能同诗友们广泛交流,能有机会向大家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诗词创作的体会。由于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讲错了敬请多多指正,以此作为抛砖引玉吧。 诗歌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华诗词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流形式,对国人性情的冶和素质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诗学的发展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唐诗、宋词、元曲等光辉夺目的文学作品,以其博大精美、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诗词格律体现了中国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词、曲的形式是由歌唱的曲调决定的,近体格律诗则是在汉字、汉语声调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作为中国诗歌的形式特征,诗词格

律是前人创作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完美的形式和充实的容相结合,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古典诗词的永恒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和格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诗词格律是一种累积起来比较稳固的形式。这种形式,已经与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审美特征融为一体。这种形式对于诗人的帮助,犹如翅膀之于飞鸟;但是这种形式对容也起着限制、约束的作用。诗词格律既不是可以脱离容而独立存在的纯粹形式,也不是诗词创作必须砸碎的枷锁和镣铐。不可否认,过去长期存在着否定格律的倾向。诗词格律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 为什么要了解了诗词格律呢?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前人那些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诗词佳作;同时,熟练掌握了诗词格律,可以运用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诗篇。 为了适应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和创作的需要,由市社科联组织,我们曾编写一本小册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列举了100个常用词谱,附录了《平水韵》、《中华新韵韵目》和《词林正韵韵部》等资料,通俗易懂,力用。有的诗友有此小册,大家可看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古代汉语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结绳?什么是契刻?什么是八卦?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3.什么是反切?反切的原理和前提是什么? 4.什么是义位?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汉语词汇有什么意义? 二、标出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 1.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 2.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5.(夏)馥顿足而叹日:“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后汉书·夏馥传》).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 7.不越竞,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 8.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 9.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每个2分,共10分) 1.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晋侯饮( yin)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4.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每词2分.共10分) 1.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古代汉语词汇练习题

词汇练习题 第一节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语素 2、重言词 3、连绵词 4、合成双音词 选择题。 爪牙是。 A 反义复词B偏义复词 C 同义复词D变义复词 2、在下列四组词中,全是连绵词。 A 望阳缤纷 B 风水左右 C 作息恭敬 D 厉害恐惧 3、在下列四组词中,全是双声连绵词。 A栗列倜傥 B 恍惚妖娆 C 夭绍蓬勃 D 留连徘徊 说明下列双音词的类型,合成双音词要注明是偏正式还是联合式或附加式,连绵词则注明其是双声还是叠韵或非双声叠韵。 萧萧天下荒唐朋友爪牙有忡县长仓促莞尔芣苡 喟然寡人夭夭参差缓急离离踟躇仓庚足下婚姻 问答题 试分析联合式合成词的类型,请举例加以说明。 标点短文,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彊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第二节 选择题。 1、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范围缩小的一组是。 A金,匠B瓦,臭 C子,好D暂,宫 2、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转移的一组是。 A睡,谤B脚,响 C足,府D汤,涕 3、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褒贬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A贿,谤B池,塘 C禽,子D恨,病 4、在下列四组词中,由古到今词义轻重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A慢,快B爪牙锻炼 C贼,诬D走,党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古义 2、今义 说明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演变的情况。 1、走 2、塘 3、涕 4、菜 5、丈夫 6、百姓 7、感激 8、锻炼 问答题。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加以说明。 标点短文,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第三节 填空。 叔的本义是,寺的本义是。 权的本义是,斤的本义是。 都的本义是,错的本义是。 北的本义是,慢的本义是。 掌握词的本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汉字的结构和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词义引申是产生现象的根本原因。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来看,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 5、词义的引申主要有四条规律:,,, 。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1、词的本义 2、词的引申义 3、词的假借义 4、直接引申 5、间接引申 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词义,并说明使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臣民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礼记·檀弓下》)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标点短文,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

古汉语词汇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例如: “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