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络穴位(标注版)

经络穴位(标注版)

经络穴位(标注版)
经络穴位(标注版)

针灸

经络、腧穴、针灸方法

腧穴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分为经穴定名定位定经双穴(12经脉)单穴(任督二脉)

奇穴定名定位不定经无法归经,来不及归经

阿是穴不定名不定位不定经

近治:一切腧穴共同特点。眼(晴明承泣四百球后各穴)耳(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胃(中脘建里梁门诸穴)

远治:十四经腧穴基本规律。合谷(上肢,头面颈)足三里(下肢,消化系统等)

特殊作用: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相对特异治疗作用

天枢止泻、通便,内关心率,足三里血压,

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环跳????

三阴交,太息,太冲,列缺,神门,列管,太阳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三阴三阳衍化顺序

太阴少阴厥阴先手后足

阳明太阳少阳先手后足

E勾边

?十二经脉流注顺序歌诀

一肺二大三胃经,四脾五心六小肠,

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相连行。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

●无表里配伍关系

●除任督脉外无专穴专线

奇经八脉的作用

●密切与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面口疾患要穴;痛证要穴直刺孕妇忌针(5)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

近治作用——手指麻木、屈伸不利:颈椎病、中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远治作用——头面部疾病:面神经麻痹、牙痛、咽喉肿痛(面口合谷收);感冒发热

及预防

特殊作用——痛证:头痛、腹痛、痛经

曲池全身祛风退热要穴直刺(3)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曲池

近治作用——上肢不遂,手臂肿痛

远治作用——热证:发热、咽喉肿痛;皮肤病:瘾疹、湿疹腹痛、吐泻等胃肠病

特殊作用——高血压

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穴头项痛、腰背痛要穴直刺

【定位】第5掌指关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取后溪。

近治作用——手指及肘臂挛痛

远治作用——耳聋、视物模糊、目赤肿痛

特殊作用——头项强痛、腰背痛、急性腰扭伤

天宗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后外侧疼痛、气喘、乳痈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全身祛风解表的要穴直刺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之间取外关

近治作用——上肢痿痹

远治作用——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头痛、落枕、肩臂痛

特殊作用——感冒发热等外感表证;

手太阴肺经

列缺头项疾患要穴向上或向下斜刺(3)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取穴法

近治作用——手臂挛痛

远治作用——感冒、咳嗽、气喘

特殊作用——头项疾患

少商穴咽喉肿痛;急救穴之一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手少阴心经

神门安神作用极佳直刺、不宜深刺(3)

【定位】腕掌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

近治作用——腕臂痛

远治作用——心烦、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神志病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胃心胸疾病要穴;神志病要穴(3)

对心率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定位】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近治作用——上肢痹痛

远治作用——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心疾;

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特殊作用——胃痛、呃逆、呕吐等胃疾;晕动症

足阳明胃经

地仓(3)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面瘫、齿痛、流泪、唇缓不收

天枢胃肠病要穴,妇科病要穴直刺、孕妇禁

【定位】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足三里调理脾胃要穴;强壮保健要穴直刺(5)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简便取穴法

近治作用——下肢疾患,如下肢瘫痪、膝痛等

远治作用——胃肠病,如呕吐、呃逆、胃痛、腹痛、泄泻、便秘

特殊作用——强壮作用,治疗体虚瘦弱、心悸、气短

丰隆全身祛痰要穴直刺(5)

【定位】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近治作用——下肢疾患,如下肢痿痹

远治作用——胃肠病,如呕吐、便秘

特殊作用——痰证,如咳嗽、痰多、眩晕、癫狂痫等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治疗眼病要穴直刺,不宜提插捻转。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近治作用——目疾:近视、夜盲、视物模糊、目赤肿痛、上睑下垂

操作要点: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3~0.5寸,易引起内出血

至阴矫正胎位、催产要穴浅刺;矫正胎位用灸法。(3)

【定位】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

远治作用——鼻塞、鼻衄、头痛、目痛

特殊作用——胎位不正、滞产

肺腧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

脾腧

【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泻泄、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背痛、黄疸

委中(3)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

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

丹毒

足少阳胆经

风池穴颈项疾患要穴;祛风要穴微向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深部为延髓,不可向上斜刺。(4)

【定位】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平风府穴(后发际

上1寸处)。

近治作用——颈项强痛

特殊作用——内风:眩晕、中风、癫痫;

外风:感冒、目赤肿痛、口眼歪斜、头痛、耳鸣耳聋环跳穴腰腿疾患坐骨神经痛要穴直刺,不可反复行针、多次重复,以免损伤坐骨神经。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妇科病要穴直刺、孕妇禁针(5)

(肝、脾、肾三经交会穴)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缘。

近治作用——下肢痿痹

远治作用——脾胃病:腹胀、泄泻;

生殖泌尿系统病:遗精、不孕、小便不利;

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滞产

特殊作用——阴虚诸症:失眠、眩晕、腰膝酸软、高血压

阴陵泉水湿证要穴直刺(3)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

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滋补肝肾要穴;强壮保健要穴直刺、常用穴位敷贴法

【定位】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

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近治作用——下肢痿痹、足心热

远治作用——肝肾阴虚诸症:头痛、眩晕、失眠、五心烦热;

肺系病证:咽喉肿痛、咳嗽、血;

前阴病:二便失司

特殊作用——急救穴:中暑、昏厥、癫狂痫;保健要穴

太溪穴肾虚证要穴直刺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近治作用——足跟痛、足踝肿痛

远治作用——妇科病:月经不调;前阴病:小便频数、便秘;

肺系疾患:咳嗽、咯血、胸痛

特殊作用——肾阴虚证: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

肾阳虚证:下肢厥冷、遗精、阳痿

足厥阴肝经

太冲平肝潜阳、疏肝解郁要穴直刺

合谷、太冲 四关穴,善于调整气机、平衡阴阳。

【定位】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近治作用——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远治作用——头目病证: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肝胃病证:胁痛、呃逆、呕吐;

妇科、前阴病:痛经、崩漏、遗尿

特殊作用——癫狂痫、失眠、郁证等神志疾患

任脉

关元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孕妇慎用)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下焦病要穴,强壮要穴

神阙补虚培元要穴一般不针,隔盐灸或艾条灸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近治作用——久泻,脱肛,绕脐腹痛等肠腑病证

特殊作用——虚脱,四肢厥冷等元气暴脱证

中脘脾胃病证要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直刺

【定位】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督脉

大椎解表退热要穴直刺或斜刺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百会定眩安神、升阳举陷要穴下病上取平刺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水沟急救要穴斜刺0.3~0.5寸,用于急救宜强刺激,或用指甲掐按。

【定位】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经外奇穴

四神聪神志病要穴平刺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太阳清利头目要穴直刺或斜刺、或点刺出血

【定位】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灸必加关元”

“针必取三里,

“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人体老生寒,太溪定生暖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lxr

十二正经拍打舒筋法

十二正经拍打舒筋法 无极康复会馆 2012-11-0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4596587.html,/wjkfhg; 人体的健康状况往往随着经络的畅通状况而定。体育锻练这种常规的健身方法,往往由于锻练的时间比较长,这对于现在工作很忙的人来说,一般都不能够很好的坚持。这样人体内的工作疲劳就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及时的排除,这种疲劳经过一定量的积累,人体可能就在某个部位或某个方面产生一些病痛。实际上人体生病,就是人体排毒和消除某种致病病因的应急反应和调节。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激活经络的活性,这样不但对于畅通经络的经气和及时的恢复人体的健康,保持人体气血的旺盛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十二经络拍打舒筋法,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康复健身法。它如同我们每天打扫房间的卫生一样,每天打扫人体内的卫生,以起到长期保健的目的。该方法简单、易学、目的明确、作用明显,每天花费的时间短。 要采用这种锻练方法,首先必须对人体的经络走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人体的经络一共有十二条,分为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其共同的走向为: 手三阴的经络从胸部肩锁骨部位沿手的内侧往手的指尖走; 手三阳的经络从手的指尖沿手背的经络往肩部走到头部; 足三阳经络从头部沿人体的背部往脚的底部走; 足三阴经络从脚底部沿脚的内侧,沿腹部往胸部走,在肩甲骨的部位汇合使人体的经络构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回路。 人体的气血在经络中日夜循环不断,以保证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经络的神奇功能已经被现代的科学所证实,并且,也越来越多的被医学界所关注。 锻练方法 练习前首先要全身放松,面带微笑,做练习的准备动作。方法是,人体做自由的,不用力的上下抖动,次数不限。要做到轻松愉快,时间可以达到十分钟左右。抖动完后可以开始拍打练习。 沿经络的走向用手拍打,拍打的次数不限,以舒实为度,轻重由自己掌握。一般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可以稍微的重一些。这样就更可以强化人体的组织而激发经络之气,而且,重一些效果会更好。每次练习完后都会感到全身经络畅通,手指尖和拍打后的经络有麻痒舒畅的感觉,并且,全身轻松舒服。 拍打顺序

(整理)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的刮痧治疗应待中风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刮痧部位】 上肢部: (1)刮手阳明大肠经:由颈前部扶突穴处沿颈向肩背部,经巨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刮至合谷处(见图3示)。 (2)刮手少阳三焦经:由天牖穴处沿肩背部及上肢后侧,经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穴,刮至阳池穴处(见图2示);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 (3)刮手厥阴心包经:由胸前天池穴处沿上肢前侧经天泉、曲泽、郄门、内关刮至劳宫穴处(见图1示)。 (4)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下肢部: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2)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

图2示);由环跳穴处沿大腿外侧经风市、阳陵泉等穴,刮至悬钟穴处(见图3示)。 (3)刮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由血海穴处沿下肢内侧经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刮至太冲穴处(见图3示)。(4)刮足太阳膀胱经:由承扶穴处沿下肢后侧向下,经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刮至昆仑穴处(见图2示)。 (5)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随证加减:中风伴口眼歪斜者,加刮面部迎确、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等穴(见图1示);语言謇涩者,加刮哑门(见图2示)、廉泉等穴(见图1示);元阳虚脱者,加刮关元、气海(见图1示)、涌泉穴(见图3示)。 注意事项: (1)中风偏瘫宜早期治疗,一般在中风发作后两周左右,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刮痧治疗,半年以内是刮痧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年以内疗效较好,三年以后刮痧治疗疗效较差。 (2)中风偏瘫在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中西药物等方法综合治疗。 (3)中风偏瘫病人,宜保持情志平静,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在治疗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练习。

简单按摩

通过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经络穴位按摩,可使各经经脉相通,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一、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曰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 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二、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三、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曰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四、扣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者常扣齿则健齿,齿健则福。每曰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每曰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五、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曰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六、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曰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七、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曰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

有良效。 八、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曰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九、腹部穴位按摩法 腹为任脉经过之处,每曰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脐部(神厥穴),上下左右顺时针方向按揉60次,然后再以同样手法逆时针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十、腰部按摩法 “腰者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每曰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则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十一、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为人体“大树之根”,按摩骶尾部八骨?穴和长强穴,每曰早晚各60次,有治疗腰骶痛、改善性功能之疗效。 十二、下肢部按摩法 下肢部位为“足三阴足三阳”之脉的要道。每曰早晚拍打由下(三阴交穴—悬中穴)向上(足三里—阴陵泉)和股下段(梁丘穴—血海穴)至股上段(风市、环跳穴),如此反复拍打60次,对活血理气、舒筋通络、调理脾胃效果尤佳。 晚睡前温水泡脚30分钟(冬季水温42~45℃),两足稍晾干后反复搓推足心(涌泉穴)60次,涌泉穴为肾经之源,对温肾补肾健脑、改善血液循环有效.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古人疏通经络法——“导引” 大家都很忙,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忙里偷闲”。偷闲做什么?做导引。 中医有五大技法:针砭按摩艾灸毒药导引。前四种方法都是外援的,是帮助你的,就是现在网络语言“给力”。导引是患者自己要做的就叫“导引”,叫接力,他给力我要把他接过来。 “易筋经”是导引的一种易筋经是一部完整的导引术. ——易“改变” 日为阳月为阴。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变的,就是“易”的,《易经》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筋“筋经” 筋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能动肩能负脚能走都是筋在起作用。 ——经“经典” 就是宝典 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体有两部分。在体表运行的叫筋经。在人体内通到五

脏的叫经络。经络是无形的,筋经是有形的。可以把经络比作筋经的影子。筋经正了经络也是正了。筋经出现问题了经络也会出现问题。 筋松和筋紧对人的健康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但不一定是筋特别长寿就特别长。寿命的长短跟筋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跟健康肯定是有关系的。 筋也可以解释为韧带韧带膜筋膜。练筋骨就是练这个筋。 人体里面有12条筋经,相互之间和了健康就有保证。这是《总论》里讲的6句话。 “易筋经”主要是发掘人体的本能就是舒展筋骨。 两手握拳慢慢向上升起。易筋经就是伸懒腰。易筋经就是把人体的本能给它恢复起来。 人分上下前后都称为阴阳。它12个动作,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一个一个松,人体的筋全部松了人就舒服了,这就是松筋骨。 自我按摩足尖和手指尖也是一种导引 捻脚趾捻手指在古代养生法里面就有的。筋经的起始点就在十个脚趾和十个手指上面。

晚上洗完脚上床了,不要急于睡觉,倒头睡不一定睡得好,睡着了睡眠质量不一定高。先坐在床上,把窗帘拉上把灯关掉,感受一下黑暗。现在白天光污染太厉害,要让人体的神经系统安静下来。然后用手指一个一个捻,先捻小脚趾,捏着指肚前后捻,捻得就是摸上去特别痛,把小脚趾往反方向掰一下。,然后再放松,再捻一下它就不痛了。不痛了就是通了。痛你就继续捻继续扳扳道它不痛为止。由小到大,一个一个挨着捻。把脚趾手指都这样捻一遍。 任督二脉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任脉在人体的前面,任一身之阴。督脉在人的后面,督一身之阳。督脉不好中医就说是阳虚气虚。任脉不好,就是阴虚血虚。这是两个最重要的阴阳,实际上就是气血。 小孩是纯阳之体,由于现在孩子动的少,所以也会阳虚。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导引术,任脉可以下来,督脉可以上去。 易筋经演示 易筋经的预备式。先扎个腰带。 ——运动前绑腰带有益人体健康 扎腰带非常重要。现在有很多人腰椎胸椎颈椎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根还是在腰上面。再往下看根还是在腿上面。所以腰腿腰腿,腰一定要给它护住。护住我们的腰就可以保护我们的筋。

人体穴位按摩和手操 经络养生操的注意事项讲解

人体穴位按摩和手操经络养生操的注意事项 百会穴----百脉于此交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取穴方法: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日常保健:按摩: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坚持按摩,低血压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涌泉穴----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此穴位的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此穴位的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它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之一。 推搓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这是因为: (1)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应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推搓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

仅用一种方法即可打通全部经络受益终生(图

一打坐,您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一个人打坐的时候,一盘腿,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这块热,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打坐的时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 积聚自己的能量,然后把它点燃,就是您打坐所要达到的一个功效。 不过,最好是通过自然生火的形式来让能量燃烧,不要加入太多人为的因素,否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消耗。有些人非得使劲,一心想用意守住某个地方,结果适得其反。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一旦加入"人为"两个字,它就变得不自然了。那么,我们怎么让身体的能量自然而然地生成呢?打坐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通道,哪怕这是一条没有用的路,我们也得借助它冲破阻碍,走到有用的地方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这条路的路口。找到了路口,我们就能顺着它找到答案。怎么找呢?有些人觉得应该意守丹田,至少要学会静心。可是这样一般人不仅很难做到,而且未必有效。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简单还很管用的意守办法,那就是身体哪里疼就守哪里。 比如说,你盘腿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静不下心来,而且腿也疼。那么,此时,您就可以定下心来,先找到腿疼的地方,可能疼处是胆经的原穴--丘墟穴,这就说明您的胆经在这一块儿不通了。 那您就先顺着胆经揉一揉,等它不怎么疼了再盘。这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能盘得比刚才高了。可能刚才还只能单盘,现在就能开始尝试双盘了。

双盘时如果又有一个地方疼。那您再把疼的那条筋敲一敲。这样一来,在盘腿的过程中,您就能把那些不通的经络逐渐打通,而您的体质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 这些东西就是您自己掌握的,最终会变成您自己的内力。如果打坐时您觉得疼就干脆放弃了,或者今天练一下,明天就不练了,打坐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 就在这个逐渐打通经络的过程中,您就逐渐开出了一条道路。而所谓的路口,其实就是您不通的地方。养生就是要学会自我修复,这要靠大家"没病找病"才能做到。什么叫"没病找病"?就是没打坐的时候,您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是一打坐,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这时,您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静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您想意守丹田,关注点是在丹田,可身上酸痛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结果越守越乱。可现在您哪里痛就关注哪里,意念也跟着酸痛的地方走。比起守丹田,这种做法就容易得多。当注意力慢慢地跟着一条条经络上的痛处走的时候,您的意念就能集中,逐渐就能开始静心。 到这种程度,再让您意守丹田,就会容易得多。随便守哪条经,您都能轻松做到,因为您已经找到了守经的感觉。相反,要是您不这么做而去硬守丹田,就很难办到。更何况,这时您也会因为没有对比,体会不出什么是静心,什么是杂乱。但是经历过这个对比的过程之后,您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静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平静地关照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 实际上,通过打坐,我们能迅速发现身体上的毛病,得知自己身上哪些经络不通。发现这些问题后,您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过去,有人一提到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觉得很玄虚。其实,它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在于意念。我们可以先问一下自己:身体会发出哪些声音呢?我们想倾听什么呢?声音是从肚子发出的吗?还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都不必急着下结论。 我们只要在打坐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痛的地方,哪里疼"听"哪里,就会慢慢地掌握这种"听"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听"到身体酸痛的感觉,可以"听"到刺痛的感觉,还有气血畅通之后身体十分舒服的感觉。我们可以"听"得特别详细,不管身体有多么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听懂身体的声音,并且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了。

经络图及其拍打知识总结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肺经虽贯穿手臂,但最主要的作用部分在下手臂内侧,建议你从肘横纹开始敲打,用经络锤,敲到手腕上停止,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如果你不愿打扰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敲肺经。从中府穴敲起,云门、尺泽、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每天各敲1分钟。如果有人帮你敲定肺俞穴,那是最好不过的啦。能顺便敲敲合谷、迎香、印堂,就更好了。可以保证你充分养肺的同时,远离感冒 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咽痛、鼻炎、流鼻血。 其它: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寅时梦里深呼吸 手太阴肺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 由胸走手。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大肠的重点作用部位集中于手背,建议你反复敲打手腕至食指指尖,这样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还能让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晰!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上5到7点,如果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就能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 食指对应着大肠经,敲打时就从食指指尖开始。手心向下,手臂自然伸直,从食指靠大拇指的那一侧,沿着手臂偏内的路线一直向上敲打到三角肌的位置。 还记得肺经怎么敲吧?这两条经脉刚好是一个向上敲,一个向下敲,形成一个循环,所以最好结合起来一起敲。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从左手开始,手心向上,自肩窝沿手臂的外侧一直敲打到大拇指;再翻转手心向下,从食指敲打至三角肌。每只手臂敲打五到十分钟,再去卫生间排泄,很多人会感到异常通畅,甚至可以排出宿便。敲大肠经对于美容的贡献是能够瘦脸,此外还会消除颈纹,因为大肠经的走向最终经过颈部止于鼻侧,经常敲打,会令整条经络气血通畅,滋养面部和颈部,让我们的气色越来越好。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旺。卯时记得上厕所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咳嗽。 头面疾病:头疼、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面瘫、牙疼、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鼻炎、鼻塞。 其它:劲椎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手阳明大肠经络预防及主治的疾病 由手走头,起于“商阳”, 止于“迎香”

最新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的刮痧治疗应待中风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 【刮痧部位】 上肢部: (1)刮手阳明大肠经:由颈前部扶突穴处沿颈向肩背部,经巨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穴,刮至合谷处(见图3示)。 (2)刮手少阳三焦经:由天牖穴处沿肩背部及上肢后侧,经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穴,刮至阳池穴处(见图2示);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 (3)刮手厥阴心包经:由胸前天池穴处沿上肢前侧经天泉、曲泽、郄门、内关刮至劳宫穴处(见图1示)。 (4)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下肢部: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2)刮足少阳胆经:由头后部风池穴处沿颈椎向下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处(见图2示);由环跳穴处沿大腿外侧经风市、阳陵泉等穴,刮至悬钟穴处(见图3示)。 (3)刮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由血海穴处沿下肢内侧经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刮至太冲穴处(见图3示)。(4)刮足太阳膀胱经:由承扶穴处沿下肢后侧向下,经殷门、委中、承山等穴,刮至昆仑穴处(见图2示)。 (5)刮督脉:由上星穴处沿正中线经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等穴,刮至命门穴处(见图2示);刮足太阳膀胱经:由天柱穴处沿脊柱两侧经大杼、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肾俞穴处(见图2示)。 随证加减:中风伴口眼歪斜者,加刮面部迎确、颊车、地仓、阳白、太阳等穴(见图1示);语言謇涩者,加刮哑门(见图2示)、廉泉等穴(见图1示);元阳虚脱者,加刮关元、气海(见图1示)、涌泉穴(见图3示)。 注意事项: (1)中风偏瘫宜早期治疗,一般在中风发作后两周左右,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刮痧治疗,半年以内是刮痧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年以内疗效较好,三年以后刮痧治疗疗效较差。

疏通经络的基础手法

疏通经络的基础手法 适应人群: 适应于各类有健康问题的人群。 手法操作: 1.疏通背部督脉:从后发际处向下疏通至尾骨(若干遍),寻找筋结和痛点。 2.疏通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从大椎穴旁开各1.5寸处向下疏通至骶部(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 3.由上向下刺激背部夹脊穴(若干遍)。 4.自颈部风池穴经肩井穴疏通至肩峰(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 5.自肩部肩胛骨内侧缘由上向下外疏通经络(若干遍),并寻找筋结和痛点,揉动天宗穴。 6.揉动筋结和痛点后,再次进行局部疏通。 7.揉动骶部八髎穴。 8.舒缓手法。 注意事项: 1.操作前需在相应部位皮肤涂匀温度适宜的美体紧致凝胶。 2.操作时尽量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疏通,返回时采用小回旋手法将介质带回起始处。 3.整体调理完毕后让客人静卧休息5--10分钟后饮用温开水200ML、g3 50ML。 4.室温应掌握在22度左右,避免客人受凉。 5.女性经期不宜进行调理。 6.注意保护客人隐私。 经络腧穴部位: 1.督脉:身体后正中线上,主要取用后发际至尾骨段。 2.膀胱经第一侧线:身体后部正中线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主要取用大椎穴至尾骨段。 3.大椎穴:后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 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5.风池穴:项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6.肩井穴: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7.天宗穴:肩胛冈下窝凹陷中,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1/3折点处。 8.八髎穴:第1--4对骶后孔中。

卵巢保养 适应人群: 1.女性35岁--42岁未老先衰,出现更年期症状者。 2.35岁以下不孕、月经不调、性冷淡者。 3.35岁以下女性面部皮肤暗哑、色斑、暗疮、出现皱纹者。 手法操作: 1.基础手法。 2.重点揉动骶部八髎穴。 3. 揉动腹部关元穴。 4.由上向下疏通小腿内侧面经络至内踝处,重点揉动三阴交穴。注意事项: 1.每周保养1--2次,10次为1疗程,间隔1周再进行下1疗程。 2.经期、孕期、产后6个月内不宜进行卵巢保养。 配用产品: 1.如沛。 2.虫草。 经络腧穴部位: 1.关元穴: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2.八髎穴:第1--4对骶后孔中。 3.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

经络拍打操的作用和步骤

经络拍打操的作用和步骤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公园里面经常会有很多老年人在进行晨练,他们不适合剧烈运动,一般都是选择太极、慢跑、扭秧歌等这些比较缓慢的动作。中老年人的血管容易硬化产生堵塞,需要经常扩张血管,经络拍打操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些它的好处和具体的拍打顺序。 拍打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加速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排除血管壁内的脂炎物质,使身体获取充足的血液营养和调节功能,增强自身的整体免疫和抗病能力;拍打还能提高白血球和吞噬癌细胞的能力,从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总之拍打能通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的衰老,而血管硬化和大脑神经衰老是人类衰老的两个主要因素,所以拍打不仅能防治疾病,还能提高生命活力,延年益寿。 拍打顺序如下: 1、起势; 2、拍打或摩擦头部、面部;

3、拍打颈部、 4、拍打大椎; 5、拍打后背、背部两侧膀胱经、背部中央督脉(华佗夹脊); 6、拍打两侧胳肢窝和胁部; 7、拍打胸腹两侧、胸腹中央任脉; 8、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9、拍打肩部四周以及手臂、肘部、手心手掌; 10、拍打尾椎骨、腰骶部、 11、拍打臀部、腿、膝、脚踝; 12、摩擦腰骶部; 13、双拳按摩腰眼;

14、拍打命门、神阙、肾俞穴; 15、摩擦脘腹和肝腹部(平肝顺气法); 16、全身上下颤抖(瞬间强肾法); 17、哈字吐气法; 18、收势(捧气灌顶法、意守丹田)。 看了上面介绍的经络拍打法,希望可以帮助到这些中老年人。经络拍打操主要是为了软化人的血管,扩张人的毛细孔,解决身体的疲乏,让人充满精神。家里有老年朋友的家庭,不妨现在就让老人开始锻炼。如果不太明白上面的步骤,可以在网上观看标准的视频来进行锻炼。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十二经络常见39个易堵塞穴位汇总 中医讲究取象比类,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提示: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如果体内的经络拥堵,势必造成气血运行阻碍,养分不能运送过来,垃圾无法及时排除,信息传递不畅,相应脏腑功能受到影响,久之疾病形成。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知晓经络是否通畅,如何疏通经络呢?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十二条正经上也存在类似于城市道路的固定堵点。每条经络有2—3个容易堵塞的穴位,多分布在肘膝腕踝附近,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在特定线路上循经敲揉导引3—5遍,这个点就以疼痛的形式表露出来。这些痛点的存在说明经络堵塞了,这就是证据,证明身体目前没有处在最佳状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探查到的痛点处敲揉、点按,3—5天后多数人的痛感可消失,意味着经络畅通。这种经络疏通的方法,简单、易学,好操作,按照动作要领,坚持实践,人人可自我疏通经络,随时保养身体。 自我疏理经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上,而是为人们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平时通过探查经络,发现身体异常,随时可以防患于未然。 十二经络常见堵塞穴位一览

经络穴位位置 1、肺经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 肺经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2、大肠经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 大肠经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 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大肠经手五里穴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 曲池穴上3寸(四指宽)处。 3、胃经髀关穴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 胃经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2寸(3指宽) 胃经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胫骨前脊外2横指4、脾经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 脾经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 脾经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脾经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 5、心经无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

自身经络穴位的日常按摩

自身经络穴位的日常按摩 学习中里巴人著《求医不中求已》(3)笔记2010.7.6—2010.8.6 1、趋吉避凶的大法——对自己的七情六欲既要管理,又要顺从。 “气合而有形”是指指正气和邪气相会合后发生斗争,便会出现各种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百病从气生”。 “百病从气生”,是指气分内气和外气,外气:是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气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内气”既情志,要保持协调,不令偏激,该喜即喜,该怒即怒,该思即思,该恐即恐,该悲即悲,但是必须要有度,不可过度而无节制,才不会被内气所伤。 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忧悲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 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外气”本来是宇宙空间的自然产物,但如果与我们的身体“不投脾气”,就会成为我们的致病因素。 自我治疗方法: 1、面色暗黄,毫无光泽,舌苔暗红青紫,一年多无月经,(但是脉项浮大有力) ——揉脾经的公孙穴、心包经的内关穴。每天一碗山药薏米粥(如人太瘦或觜唇红肿破裂可用二碗粥)。 2、腰部酸痛——通过“肾为腰之府”,是肾出了问题。 3、手指甲变得又溥又脆——通过“爪为筋之余”“肝主筋”可以考虑是不是肝脏虑弱了。 4、头发脱落,须发早白——通过“发为血之余气”,与心血不足有关。 5、夜里1-3点醒来睡不着——睡前按摩肝经的太冲穴(消气穴)以祛肝火。 6、晚上7-9点胸部不舒服或肚子痛——为心包经所主。 7、“推腹法”的目的——是清除腹内“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8、拔罐后皮肤奇痒难忍——是新鲜气血流注此处的极好表现象,此时刮痧痒的地方最适合。 9、吸痒——“嗅玫瑰”法;放松——“抓蝴蝶”法、“擦玻璃”法。 10、手脚凉、怕凉——用热水泡脚、坠足法、跪膝法、金鸡独立。 11、身心改善——先天之本,激活肾经——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原头。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再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用在肝处——涌泉穴是通肝的;供给肝脏营养就靠肾,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12、补肾——先揉肾经,再揉心经。心肾是相通。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两经同时揉,效果能达到极致。 13、肾虑——揉肾经、心经。 14、失眠——揉然谷穴、再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 15、恐惧——揉摩太溪穴,来强壮肾脏(恐惧伤肾,就是大伤气血)。 16、吸气短呼气长“气短”——胸中有郁闷之气,但肾不纳气,就是肾虚,坚持用腹式呼吸法,能真正达到补肾的效果。 17、肚胀、消化不好——推腹法(主推胃经部分)、跪膝法(主要可引胃经气血下行)、敲胃经法(用拳头敲打大腿、小腿胃经部分)来调动身体本来就充足的能量库,自行冲击堵塞的经络。 18、小便不利、喝水少、身体湿气大——打通胃经来激发自身特有的原动力,而不是按膀胱经。 19、爱发火的人,脾气就是能量——平时多敲打、按摩肝胆两经,尤其是胆经。经常刺激能疏解肝胆滞气,让气血畅通。肝火旺的人能量最足,最易上火,通过肝胆两经就把肝火引到它该去的人体虑弱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给各位朋友们提供比较完整的彩色经络图,可以经常对照练习学习。

针灸穴位图一 针灸穴位图

二 针灸穴位图三

人体经络图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 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 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 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 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 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 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 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 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 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 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 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 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 医研究者的任务。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疏通经络有技巧

疏通经络有技巧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 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学会看经络图 身体内的经络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小周天,一个是大周天。 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就是十二条经络的循环。 而大周天的十二条经络其实只是三条长长的经络的循环,都是从小腹内的丹田出发,上行至胸,由胸再行走到手臂内侧→手→手臂外侧→头→躯干→下肢外侧→脚→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 这是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走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就是一条经络,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起了不同的名字,但这条经络的精气是相连的、是没有断的。 还要提醒大家一下:经络的经就是主干道,就是大小周天。但络,其实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经络除了主干道外,各种的侧枝是非常发达的,遍布全身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就会出现按摩哪里,身体都会有反应的情况出现,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的全息理论。 人体的经络至今没有将全图画出来,就是经络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马路,是网络,而大小周天的这些主干道上,也不是一根管道,而是一组管道。所以不要太拘泥与找穴位、找经络,只要有淤堵、疼痛、不通、长出多余肉的地方都进行梳理,都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 中医的经络图看似复杂难懂,其实只要记住关键的几条经络就行了。下面是学经络图的技巧。 任脉、督脉(如图),走在人体的正中线,是身体最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畅通,百病不生。

拍打拉筋自愈法手册 (图文版)

拍打拉筋自愈法手册(图文版) 医行天下拍打拉筋自愈法手册(2012年版)下萧宏慈著 第六章拉筋法 虽然历史上并没有一个门派将拉筋作为与针灸、药物并列的主要治疗手段来治疗全科疾病,但各种拉筋方法在中医养生、道家导引、武术、气功和印度的瑜伽中就一直存在。目前西医还没有拉筋的概念,所以很多病人被治疗了很久还不知道病因何在,能查出病理指标就贴上标签,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其实这些病只要用拉筋就可以诊断出来,配合拍打出痧,诊断就更全面。有些明显的身体痛症其实就是筋缩,一拉筋痛症就减缓或解除了,但中西医皆不知病因,就只有不断检查,只要查出异象就马上冠以各种病名,再猛用药用刀。 一般医师认为,患者感觉到筋被拉紧疼痛时要停止,以免拉伤筋骨。其实正是因为痛,所以才要拉开,不然它就会愈缩愈紧。所以正因为痛,所以要拉。但也不是不顾一切拼命拉!要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拍打、撞墙、食疗则疗效会更

好。很多重病人经拉筋后,步履更轻快、腰背酸痛减轻甚至消失;没病的人想避免筋缩就应每天拉筋,平日坚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拉筋的原理 拉筋是一种自主健康的管理方法。通过正确的拉筋,可疏通经络,加强气血循环,从而改善各种急性、慢性病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病、心脏病、前列腺疾病及骨头错位和筋缩导致的疼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何检查你有筋缩现象? 如果你有下面这八种现象,就是有不同程度的筋缩了! 检查1 你能下蹲吗?试试蹲式大便就知道了!检查2 你可以轻松抬腿吗?以前爬楼梯健步如飞,现在爬楼梯为什么抬脚越来越吃力呢?检查3 你能弯腰自如吗?年纪大了,每次弯腰都很吃力,不小心还很容易闪到腰。 检查4 你能大步走或大步跑吗?如果你平常只能小碎步走路跑步,那就要注意喽!检查5 你有长短腿吗?我怎么从来没发现自己是长短腿呢?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对于人体经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些认识它纵横交错遍布我们的全身将身体表里脏腑肢节和官窍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十二条经络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脉浮络血络等组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十二经脉就足以被弄得晕头转向更不用说将经络知识全部掌握并运用了 下面我就教大家最简单最快速的记忆十二条经络的方法因为它就是整个经络学说的主体记住了它将经络用做日常保健和治疗一些常见病已经绰绰有余了当然在这之前先要了解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哪十二个脏器它们又是循行在哪个部位的 手臂的内侧 拇指一侧手太阴肺经以下简称肺经中指相通手厥阴心包经以下简称心包经小指一侧手少阴心经以下简称心经手臂的外侧 拇指一侧手阳明大肠经以下简称大肠经中指相通手少阳三焦经以下简称三焦经小指一侧手太阳小肠经以下简称小肠经 腿的内侧

靠外足太阴脾经以下简称脾经小腿以下则居中间中间足厥阴肝经以下简称肝经小腿以下则靠外靠里足少阴肾经以下简称肾经腿的外侧 靠上足阳明胃经以下简称胃经中间足少阳胆经以下简称胆经后面足太阳膀胱经以下简称膀胱经 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因此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的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命名则都比较直观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络属脏腑因此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比如我们在梳头时前额发际处及两侧痛的多为胃肠功能不好因为此处是胃经循行的部位梳到头顶感觉痛多是肝血不足肝经虚弱的表现因为此处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当我们轻松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如果发现某条经络上有明显的痛点或节结状条索状板结块凸起块或者皮肤上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时就能判断出与这条经络相连的脏器有病了通过对这条经络进行疏通按摩揉散搓软那些节结硬块使板结不通处变得松软以经络的传导来刺激这个脏器从而就能治疗该脏器的疾病 十二条经络的划分依据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分门别类地解释一下十二条经络以便大家对它有更直观的认识 如前所述手臂和腿的内侧各有三条阴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全身经络示范图(免费)

多种疾病,可以再这里找到答案 单老师,我买了艾条和用具,正在灸。我整理了一下您博客上艾灸取穴的文章,也参照了他人的,发上来供新人看用,如有不对的,请您删除。 很多病症都要对准病灶治疗,艾灸的次序,基本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艾灸一定要灸透,这样效果才会好。 乳腺增生,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癌症,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取穴中脘、关元、膏肓、足三里。中医管各种癌症叫癥瘕,癥瘕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症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根除症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导致癥瘕的发生多是:情志郁结、饮食不节或外感六淫之邪等导致致病因素,以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而发生此病。 临床表现:体内结块,固定不移,同游定处。病久面暗消瘦,纳减乏力、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 治疗:扶正补虚,祛瘀排毒。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 方法:用四眼盒艾灸在腹部的神阙和关元部位行大面积艾灸,每次腹部穴位大约艾灸20-30分钟,足三里用单眼艾灸盒每穴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这样艾灸10余次后,你的机体免疫力会有一个提高,相继会带动其他症状的消失。 声带小结,可以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然后再在大椎穴点刺2-3下,拔罐放血后,在此艾灸15-20分钟。 便秘,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虚证,用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 用铺灸治疗背痛可以主一身之阳,调整人体的正气,使病邪不会在嚣张。用铺灸调动体内的元阴元阳,疏通经络。真气动力才可能增强,病情才能痊愈。背痛, 治疗:先用铺灸的方法调动一身之阳。 方法:1.先把大蒜捣碎成泥,大约要100-200克大蒜泥。 2.用一条纱布,从大椎穴铺起直到长强。然后把大蒜均匀地扑在纱布上的脊柱中,厚度约3-4mm。宽度约30mm。 3.把艾绒放在蒜泥上,然后用香火分段点燃艾绒,分段点燃。这时,烟和火都很旺盛,嘱病人一定要咬牙挺住。这个铺灸很容易成为化脓灸,如果实在坚持不下来,可以两个人一起把纱布托起。在放下,在托起。如果嫌铺灸过长,可以一段一段地铺灸,先从上到下进行。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总是背痛的人做铺灸也是很好的方法。 没有化脓灸的铺灸可以三天一次,(因为蒜泥也会导致皮肤起泡)。已经化脓灸的椎体可以10-15天一次,主要看化脓灸的部位预后情况。 没有做过铺灸的,可以先尝试在大椎到胸十二算一段,胸十二到长强算一段,这期间也可以分为三段,总之这些灸法都要看施灸者和被灸者对灸法和耐受程度。

疏通经络小妙招

疏通经络小妙招 黄帝内经云:“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一句:“经络不通、走路中风”!人体如果经络堵塞,会严重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很多疾病。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人体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信号?经络不通对身体究竟有什么伤害?疏通经络又有什么小妙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一、经络不通的身体表现 1、莫名疼痛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医上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例如身体某个部位有时候会感到莫名的疼痛,则表明此处经络不通。 2、四肢发凉 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最常见的便是四肢发凉。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3、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 经络不通会致使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4、肢体感觉麻和木

经络不通会让肢体感到麻或木。比如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下来经络被堵塞,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肢体出现麻痹时,必须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畅通经络,可以降低中风概率。 5、身体无端发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例如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6、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 当身体某部位出现体温、出汗不对称时,表明该部位经络很有可能被堵塞了。例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7、皮肤毛孔粗大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致使毛孔粗大,毛囊堵塞。 二、经络不通对身体的危害 1、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