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

外国语学院“双导师制”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我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和环境,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特制订《外国语学院‘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导师的选聘

高校导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选聘时强调师德与专业水平。要求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校外导师从中小学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骨干教师中(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选聘。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导师职责

高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既要对我院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又要对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指导,还要对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进行在职专业化培训;

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到高校参与指导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指导师范生从教角色转换,对师范生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从教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2012.9-2013.6 “双导师制”名单

高校导师:朱莹、阚放(带队实习教师)

校外导师:许玉辉、王俊琴(“基础教育发展讲座”课程任课教师)

双导师制下的新员工培养诀窍

培训杂志V:有些公司实行了双导师制——为新人配备职业导师和业务导师,两位导师的职责各有不同。当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该如何增加职业导师与新人的黏合度,如何激励导师呢? 品融-刘:职业导师是一个长期关怀、关爱的角色。当员工回归业务单位,对于业务的问题,会跟业务导师更有共同语言。但是业务导师与职业导师在辅导定位上有所差异,业务导师更侧重岗位辅导,职业导师更侧重职业发展辅导。所以两者相辅相成,不要完全脱离开来。 Chencely:职业导师更多的是在员工发展规划上提供指导,业务导师则是在提升员工实际工作技能上提供帮助。关于激励职业导师,我认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同感或荣誉感,让其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并熟知企业战略规划。 十年沉默:职业导师、业务导师的性质和分工并不相同,业务导师主要是针对员工业务能力提升,而职业导师是对员工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公司文化有所帮助的,虽然不像业务导师产生的作用那么立竿见影,但是影响却更加深入持久。选拔职业导师不仅要求绩效好,更需要认可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企业精神。我们公司职业导师带学生期间,公司会单独发一笔经费,连续发半年,这笔费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导师定期请员工吃饭、喝茶,增加沟通;2.帮助外地员工解决吃住,甚至解决情感等问题。总之,在员工入职之初,给予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全方位辅导和帮助。职业导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对于职业导师的激励,公司会额外给职业导师一笔酬劳和其他激励政策。比如:没有带过新员工是不允许晋级的;每年公司年会,还有“一对红”(导师和员工都出色)评选等。 【他山之石】 姚通旺三福百货公司培训经理 三福百货在培养储备干部(以下简称“储干”)项目上,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经验,开启了职业导师和业务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模式。 2014年,储干培养主要分为入职培训、基层员工学习期、见习助理学习期、助理岗位实践、储备店长学习期五个阶段。整个培养模式主要分为集中训练营与业务导师带训两个模块。 在集中训练营,安排班主任(来自总部)、辅导员(来自大区)作为储干的职业导师,职责是针对储干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析其心理特点,通过授课、体验式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在不同阶段给予储干不同的职业指导。 业务导师带训体系则是设立培训店铺,让业务技能回归业务部门,避免培训部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的情况。在带训环节,引入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选拔与考核,使其业务能力能够真正的得到提升,并得到业务部门的认可。

基于校企合作的_三位一体_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邓明阳 (南通航运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摘要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南通航运学院建立并实施“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 式。该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实施“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考评反馈体系和校企合作文件及专项基金,保障“双导师制”的落实。 关键词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57-03 No.20,2013 Vol.34 General No.726 2013年第20期 第34卷总726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3-06-22 作者简介:邓明阳(1982-),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南通航运学院讲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本文结合南通航运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实践,探讨如何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有效实施“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 )最早 源于英国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基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1]。“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首推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由校、企分别实施,并受职业 教育法保障,课程大纲由国家、学校和行业共同制定,成本由学校(国家)、企业共同分担,学生以学徒身份与企业签订合同,考核由企业方(国家行业协会统一考核)完成[2]。 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导师制”)是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借鉴英国“导师制”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创立的。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两位导师——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行“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施“教学做”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政校企”三方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长效驱动机制为保障。 二、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和条件 校企合作需要政校企三方共同参与、协调联动。南通航运学院以市场需求、行业需要来设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三层合作、三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通过校企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校企合作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企业也在合作过程中长期受益。 学院主要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交流、教学改革三 57

集团新员工导师制实施办法

集团新员工导师制实施办法 (修订版) 一、目的 1、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使其快速地转变角色,融入集团中来。 2、推动和促进新员工成长,使其早日胜任岗位要求,提升组织绩效。 二、适用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职责:①提出新员工导师制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 ②监控导师制的实施过程; ③评价新员工导师制的推行效果。 2、教务部 教务长:陈晓征 成员:人力资源部相关成员 职责:①制定新员工导师制推行计划; ②推进新员工导师制的实施; ③逐步完善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3、督导师 构成:各单位负责人 职责:①确定本单位导师人选; ②为导师的指导工作提供支持; ③监督检查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效果。 4、导师 构成:经公司评审认证的人员

职责:①与新员工共同制定试用期的工作、学习目标及计划; ②对新员工的专业技能、工作方法、学习情况进行指导; ③关心新员工生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④充分发挥新员工与督导师、教务部之间的桥梁作用; ⑤做好新员工考核工作。 四、实施流程 1、新员工导师制实施流程图 2、流程说明

五、导师任职资格及职责 1、导师类别 根据公司的岗位分类及新员工的岗位构成情况,新员工导师主要分为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和生产类四大类。因为生产类岗位的特殊性,其导师任职资格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他三类导师任职资格要求详见附件1。 2、导师配备 各单位根据导师任职资格要求为每位新员工配备导师,每位导师至多带两名新员工;各单位新员工导师人选确定后需提交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3、导师职责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全过程双导师制”是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全过程双导师制,是指师范院校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同时从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优秀教师中为其聘请指导教师,专业导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以下称“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这一做法贯穿教师职前教育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才由基地学校配备指导教师。 一、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市场对需求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等教育培养机构而言,如何造就出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有灵活而扎实的专业应用技能就成为了检验毕业生良莠的现实尺度。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专业调研发现,当前的很多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优势不明显、就业竞争力不强、职前和职后有差距等弊病,也就是说,工作后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这不仅影响了培养单位的教育声誉,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使用单位的教育资源。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体制瓶颈的制约,校内教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外教育见习和实习重形式而轻效果,教育实践活动时间配置不合理。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就是要努力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期,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早熟悉、早了解、早准备、早进入状态,提高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使师范生及时深入小学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和实习等活动,并在基础教育一线指导教师和有关教育理论专家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状况进行动态的定期考量,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同时,以此检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实际运用情况,以此反馈我们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手段中的缺

XX集团企业导师制管理办法

**科技 导师制管理办法

1.目的 1.1帮助新员工迅速融入企业文化,了解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公司制度,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促进新员工的成长。 1.2 帮助公司骨干员工快速成长,提升岗位技能与管理水平,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工作与生活心态,将骨干员工培养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团队。 1.3帮助岗位调动、晋升的老员工尽快熟悉新岗位工作,提升岗位技能,满足岗位需要。 1.4带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导师带队伍的能力,便于培养并选拔团队领导人才,实现“一帮一、一对红”,构建起学习型组织。 1.5 配合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开发、留住人才,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适用范围 2.1公司所有的新进员工(实习生、临时工除外)。 2.2 公司批准列入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员工。 2.3发生轮岗、岗位调动、晋升等的员工。 2.3具体划分及说明见下表。 3.导师的岗位职责 3.1新员工与导师的职责具体划分详见附件一,其他人员与导师的职责划分详见第3及第4条内容;

3.2导师应根据被辅导员工的特点与员工进行主动的充分沟通,共同制订《员工辅导计划》(见附件二)。该计划应充分考虑员工原有的特长与优点,以月为周期与员工共同制定该员工在一定阶段内的学习发展目标; 3.3每月定期进行沟通,可以面谈、电话、电邮等方式,小结前期工作、安排下期工作,为员工实现成长目标提供帮助,同时向公司人事行政部门提供书面《月度评估报告》(见附件三)。 3.4对员工进行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及其他与学习进步相关的问题。 3.5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正确传达意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当被辅导员工出现心理问题、职业取向问题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3.6在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出现争议时,承担协调职责。 3.7在辅导期结束前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对于新员工的评价,将作为是否让新员工转正的依据之一。 3.8辅导期期间,新员工离职,导师需要写出书面报告提交给人事行政部门,内容包括新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总结问题以及提出改善建议。 3.9推动员工导师制的运作,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4.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4.1员工的权利 4.1.1对导师辅导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的权利。 4.2员工的义务 4.2.1尊重导师,诚实对待导师,要理解导师也有不足之处的,重要的是学习导师的长处与经验。 4.2.2及时将个人的想法、工作总结与对公司的看法与建议和导师沟通。 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4.2.4辅导期间每满一个月,员工需填写《员工月度总结表》(附件四)并提交给直接领导和导师; 附件五),提交给人事行政部门存档。 5.导师的管理 5.1根据导师的资质与水平,分为初级导师、中级导师与高级导师。 5.2 导师的归口管理部门为人事行政部,人事行政部建立《导师库》进行统一管理。 6.导师的选拔与任用 6.1导师级别及任职要求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或方案(参考)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氛围,切实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本着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我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第二条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主要指在本科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推荐一些教师为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导向性和指导性服务。为切实做好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第三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两阶段完成,一、二年级配备低年级导师,三、四年级配备高年级导师。 二、导师的资格 第四条入选的导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工作认真,治学严谨,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敏锐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2.熟悉学校有关学分制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3.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及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了解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态势。 4.高年级导师必须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初级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经推荐可作为低年级导师。 三、导师的职责 第五条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导向性和咨询性意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学业进程设计和人生发展规划。 第六条向学生介绍学科专业特点、发展动态及其社会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积极的专业思想。 第七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法。 第八条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根据实际

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析

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析 导读:本文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析 郑文轩1,杨瑛1,田贝贝2 (1.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塔里木大学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国家省部共建培育基地,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特点,深入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指导能力的初步构想,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4年塔里木大学高教课题项目: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TDGJ13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研究(XJGRI (WT)2014001) 作者简介:郑文轩(1980-),男,硕士,副教授,从事研究生

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杨瑛(1979-),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和研究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类型,自2009年起,教育部增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文件精神要求不断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1]。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特别是要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给高校现有的导师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过多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也逐步显示出其培养成效,但各高校在实际推动和落实“双导师制”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双导师制”中的校外导师应该如何科学的遴选,如何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他与校内导师责权分工,校外导师如何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等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双导师制”在狭义上可理解为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从广义上双导师不局限于两位导师,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单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导师在培养中发挥各自优势,共

应将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下去

时评:应将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下去 万学海文徐晓颖 “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过于偏重理论,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导师制’的推行有望的弥补这一缺憾。”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杜书云13日对记者如是说。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论证与准备,12日,郑州大学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聘任暨创新实践基地签字仪式在该校第二报告厅举行。这标志着郑大这所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重点高校在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新网郑州 2011年4月13日) “双导师制”指的是学校除了为研究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外,还有一名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指导老师负责理论教学,校外实习导师负责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做是为了让研究生不仅仅是偏重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应对就业。而郑州大学此次实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并创新实践基地是高校在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着先行者和探路者的意义。 其实,这一制度的实施终究还是落到一个节点上,那就是面对现如今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如何让高校走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也真正的多元化起来,属于真正的职业化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懂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矮半截的刻板化人才。 从前些年本科生就业遭遇知识与工作脱轨到现在的研究生毕业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无法胜任所学专业的对口工作,可以看出,学历的增高并未能够让学生摆脱职业困境,甚为遗憾和可惜。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研究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再有就业无门的尴尬?也许,“双导师制”可以打开一条光明的通道。 前不久,刘延东委员在《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要深入推进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实践环节,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社会紧密结合。从这一政策可以看得出,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改进,让在校学生能提前进入职场锻炼也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双导师制”的实行可以算是一条沟通学校和企业的纽带,有了这条纽带,企业可利用高校的设备和人才资源,高校可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将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双赢。所以,在郑州大学之后,高校应将研究生“双导师”制坚定地实施下去。 当然,在坚持实行“双导师制”的时候还应该避免出现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校外导师多为社会人士,本身就从事着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工作。郑州大学此次聘用的校外导师就包括河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等政府官员,所以作为高校来说要要尽量和校外这些头衔官衔显赫的导师沟通协调好,不要出现校外校内导师教学环节错位的情况。

公司内部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中小型集团公司 内部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一、导师的含义与职责 1.导师全称:“员工发展辅导师”,是协助管理者指导和帮助新员工在融入公司、事业发展、工作行为、业务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长期支持与提升的组织内资深人员。 2.导师是公司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文化与经营发展方向的忠实拥护者、积极传播者与持续推动者,是我们公司中非常重要与忠诚的特殊群体与核心群体。 3.协助公司和部门目标完成的助力者。 4.提高新员工归属感与认同感、知识与技能、心理相容与心理关注的悉心指导者。 二、意义与目的: 导师制是我们集团为组织构建的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和人才培养机制。 1.快速提升新员工的认知感与认同感,缩短新员工的技能成熟期,迅速提高新员工的胜任能力,降低新员工流失率,提高新员工的岗位成效。 2.增强导师团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激发骨干员工持久的学习潜力与为人表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降低骨干员工流失。 3.构建学习型与快速适应型的组织队伍,倡导“坦率开放、互助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和奉献精神。 4.在导师和新员工之间“教学相长”,为导师成长为集团未来的领导者与技术专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与实践机会,为公司事业的持续发展输送不同层

次、不同职业体系的人才梯队。 三、导师选拔与聘任 1.在公司服务工龄3 年及以上的(后备)管理者、各部门骨干员工(建造技术骨干、营销骨干、风控骨干、投拓骨干等)。 2.理解、认同并维护公司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3.忠诚勤勉、品行高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4.具有建立开放式沟通气氛的能力,亲合力强,能获得被指导人的充分信任。 5.具有辅导新员工快速适应与成长的基本能力、情感意愿与素质。 四、聘任管理: 1.每年3 月为评估与聘任月,自荐与部门推荐相结合,填写《导师聘任申请表》(见附件1),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人力发展中心审核,报分管副总裁、总裁审批。 2.导师聘任期为1 年/次,聘期届满将根据考核结果重新申请聘任。 五、导师培养 1.导师的辅导和培养:由导师的上级、人力发展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计划。【公司将给予每位导师每年不少于24 学时的在职或脱岗培训、专业性书籍阅读与导师经验分享会】 2.导师培训内容: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沟通与指导、领导的艺术、激励技巧、时间管理、职涯发展规划、潜能开发、团队共识、拓展训练、非HR 专业人员的基础知识与实操、管理偏离因素测评等。 六、导师辅导过程管理 1.辅导人数:辅导新员工的数量限制在5 人以内,辅导对象由新员工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试行)【模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行个性化教育,探索学生培养新途径,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现根据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方案 根据大一学年的成绩并参考入学成绩,在大二的第一学期,以自愿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培养周期为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共四个学期。 在培养周期内,因导师出国、挂职或工作调动,及学生转专业或成绩下滑严重等原因,经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对导师或学生进行调整。 二、导师的任职条件 1、到学院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工作责任心强,严于律己,关心学生成长,并有确定科研方向的专任教师,均可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 2、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原则上均应担任本科生导师; 3、受过学校处分或上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能选聘为本科生导师; 三、导师的工作职责 1、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深造就业的参谋; 3、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负责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 5、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主动接纳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 6、原则上导师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师生见面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部署新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 7、导师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8、导师应建立导师工作志,制订指导工作计划,指导活动要有记录,学期结束要有指导工作总结。 四、导师的配备 1、导师的配备采取学生导师双向选择,学院调配的原则; 2、每名导师在同年级指导学生不多于2人; 3、进入导师制的学生,应在认真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塑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考核及待遇 1、导师工作列入教学工作范畴,每学年指导1名本科生奖励10个标准课时工作量,1名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5个标准课时工作量,指导本科生的工作量不能顶替课程教学工作量; 2、每学期集体指导和单独指导不少于4次,在每次指导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填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活动记录表》并签字,期末一并交学院归档; 3、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奖,指导教师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经费奖励标准参照《XX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双导师制 一舒卫英,沈金辉 “人才培 摘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展j 专业推行了”双导师制”,通过做好导 师选聘,重视学生实践,强化评估测 定,加强信息反馈等工作环节,提高 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提升 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了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 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双赢.今后,会展f 专业要重点完善制度体系,管理体 系,评价体系,协作体系等四个平台! 的建设. 关键词:会展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 养体系;学业指导;生涯规划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对 “双导师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 一 定成绩,但总体上看,取得的成效} 还是初步和阶段性的,有待进一步探 索.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 展专业的”双导师制”为例,对构建能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与道德指导 同步的”双导师制”作进一步探索. 一 ,”双导师制”模式的实践 (一)”双导师制”的内容 会展专业”双导师制”为期二年,j 在大二期间即为学生配备两位导 师——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原则; 上,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0 人,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基础知f 识指导;校外导师则以师徒形式通过 双向选择,自愿结对,校外导师指导 学生数不超过3人,其任务侧重于学1 生课堂外的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 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I

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等方面的训练.} (二)导师资格与职责 在”双导师制”的实践中,校内导 师由本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J 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担任,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治学严谨,经 验丰富,身心健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了解培养目标,熟悉教学计划和 各教学环节,并担任会展专业一门以上主要必修课程教学工作.其主要职j 责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专业发 展目标,并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与专f 业拓展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校内导师还j 负责指导学生顶岗实践报告及毕业; 综合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调研并做好与校外导师的沟通工作.f 校外导师由学院实习基地相关 企事业单位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具有实践技能的优秀专业员工担任, 行业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其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提高i 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 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J 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管理能力,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上的不足.校外导师还负j 责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 行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f 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f (三)”双导师制”实施步骤 1.夯实基础,做好导师选聘 在校内导师的聘任上,采取个人} 申报与各系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经学院专家组审议批准,由院长聘任, 聘期二年.校外导师则由学院实习基地相关企事业单位按”双导师制”规 章选派,资料报送学院专家组审批, 学校需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导 师到位后,学院着手开展学生”双导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总结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总结 “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自2010年4月份启动以来,结合导师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推进,现就阶段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2010年4月,经集团党委批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第一批“导师制”成员由集团14名主要领导为导师,56名来自集团内各企业的优秀青年代表为学员组成,每位导师与4名学员组成“导师制”学习小组,负责学员的教育培养工作。集团所属企业同时开展了二级导师团队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团委在学习活动中力争为导师和学员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启动之初,向学员发放了通用学习教材。在5月15日之前大部分导师均完成了与学员的第一次沟通交流,并布置了学习课题。8月份,团委召开各学习小组组长座谈会,分析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题和难点,并及时向张东升主席作了专项汇报。对推进中存在的题进行了积极解决,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一级导师团队青年导师制学习情况 第一导师团队的各位领导对此次“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都特别重视,分别制定了虚实结合、以学员共同研讨完成论为主的培养规划,为学员们推荐了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书籍,同时灵活安排时间、不定期见面解答学员难题;各位参与“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的领导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关心青年成长,让青年学员们拓展了视野,更增强了主动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在广大北汽青年中反响非常好。另外,北京汽车青年导师制工作得到了市国资委、团市委的高度重视,集团团委向北京团市委做了专项汇报,团市委王少峰书记要求团市委企业部把此项工作作为基层青年人才培养的新做法定期进行跟进和研究。 二、二级导师团队青年导师制进展情况 徐和谊董事长在党委常委会上对青年导师制工作提出“要重点做好各二级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重点要将二级企业的青年导师制工作开展起来”。在集团第一批“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的同时,各二级企业的第二批“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导师制”计划有创新,有发展。 北京现代公司经党委会研究后,确定了将公司后备干部纳入学员队伍,接受公司领导的全面培养,同时明确要求,要站在为北京现代三工厂筹建和发展培养中坚骨干的高度开展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北汽福田在其所属环保动力公司和欧V客车开展试点,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公司总体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完善制度和建立体系,更将“导师制”青年人才的出口考虑到计划设计中。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将“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归纳为综合、专业“两条线”,设立由公司领导组成的“综合”导师和技术专组成的“专业”导师,每名青年都有“综合”和“专业”两名导师,确保青年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 “北京奔驰青年成长团队”青年根据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根据对北京奔驰发展战略的认识及了解,形成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共同完成课题论,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领导小组对培养计划定期进行考核,对于确实取得实际效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优异成绩的学员,团委将进行备案,向组织推荐,并把学员的进步作为共青团各项评先、考核的依据之一。 鹏龙公司建立了“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北汽鹏龙公司“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确定了导师团队和学员。明确了导师的指导方式、围和课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与人

信阳师范学院普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信阳师范学院普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普通本科生导师(以下简称本科生导师)是指以学业指导为核心,并在思想品德、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指导的教师。 第二章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 第三条本科生导师应具备以下任职条件: 1.爱国守法,遵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2.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立德树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3.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4.承担学生所学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相关的教学、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 5.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一年及以上的本科教学经历。 6.上一年度考核或教学质量考评结果为合格及以上。

7.身心健康。 第四条本科生导师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思想品德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给予科学引导;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及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学业指导。学业指导主要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专业发展、实践教学环节、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的指导。 专业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熟悉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对学生进行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实践指导。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专业实(见)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学科技能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 科研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创新性实验及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主动接纳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3.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确立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的职业发展目标,对学生考研、选择职业方向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双导师制”

外国语学院“双导师制”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我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和环境,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特制订《外国语学院‘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导师的选聘 高校导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选聘时强调师德与专业水平。要求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校外导师从中小学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骨干教师中(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选聘。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导师职责 高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既要对我院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又要对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指导,还要对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进行在职专业化培训; 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到高校参与指导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指导师范生从教角色转换,对师范生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从教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2012.9-2013.6 “双导师制”名单 高校导师:朱莹、阚放(带队实习教师) 校外导师:许玉辉、王俊琴(“基础教育发展讲座”课程任课教师)

(完整版)双导师选拔、培养及管理办法

双导师(校、企)选拔、培养及管理办法 一、双导师(校、企)选拔标准 (一)指导教师选拔标准 1.能较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表达沟通、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德才兼备。 3.指导教师一般在工作岗位工作满3 年以上。 4.指导教师需是专业科室骨干教师。 5.指导教师要求中级及以上“双师型”讲师担任。 6.有过评选为优秀教师或先进教师者优先。 (二)企业师傅选拔标准 1.能较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品行端正。 2.工作技能优秀,善于表达沟通、责任心强、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 3.在工作岗位工作满3 年以上。 4.技能水平需达到高级工及以上水平 5.有过成功带新员工经验者、评选为优秀员工者优先。 二、双导师(校、企)培养方法 (一)培养条件: 1.承担主要教学工作任务的专业教师(专任);一线企业兼职教师; 2.专业教师(专任)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企业兼职教师 须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 5 年以上实践经验或技术工种中级以上执业资格。 (二)培养方式: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方式 1.校企双方选派专业教师(专任)和企业一线专业兼职教师参加国家相关 部门组织的职业培训班进修学习。 2.选派专业教师(专任)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或参加行业企业举办的职工 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 3.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行业企业开设专业教师(专任)培训班,对专业教师 (专任)进行实操技能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专任)的实操能 力和实践教学的能力,使专任教师 3 年内达到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4.学校开设专业教师(兼职)培训班,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来自企业一 线的专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兼职教师 3 年内达到专任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 5.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 1 次“专业专任教师+企业专业技

企业导师制的新生

企业导师制的应用 “导师制”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广为人知的角度看,导师制与高等教育制度——如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研究生导师制被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上的角度看,古今中外,都不乏“导师”的形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如中国的孔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欧洲的苏格拉底等,这些都是有着超凡智慧的“导师”。从直接渊源来看,手工业兴起时的作坊中都曾经诞生过学徒制度,而且都有严格的行规,就是依靠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培养年轻“学徒”的方法。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企业导师制雏形。总之,导师制的本质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方式。 师徒制这种方式曾经在中国非常流行,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当中的一种形势。曾一度成为新员工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过去新工人进厂,均由企业指定技能高超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学徒期满后,则由企业对其进行技能考核,确定徒弟的技能等级,达不到要求者还要延期出徒。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不断提升以后,同时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组织中知识传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标准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变成集中统一的培训培养方式,很多企业逐渐摒弃了学徒制。 但是近几年,随着企业环境业务环境、运作模式和人才环境的不断变化,一种新的师徒制形式——导师制又逐渐走入了企业的舞台,开始被众多企业所青睐,导师制又获得了新生。企业导师制在我国开始盛行的背后是什么原因?企业导师制对中国企业的意义又是什么?企业推行导师制又该关注那些要点? 一、企业导师制兴起的背景 1.企业导师制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业务模式的变化,这几年组织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典型的一个趋势就是,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整体解决方案分量加重,标准化、批量化的需求减少,所以企业越来越多的面临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方式逐渐盛行。这个趋势的背后带来的就是集中化、统一化的培训培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盲区。常见的说法就是很多企业都觉得培训是失效的,培训满意度不高,培训效果不好。很显然,需要再原有的方式之上引入新的方式补充。 2.企业导师制的直接原因在于组织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一方面人才的短缺直接引发了人才争夺战,人才争夺战的结果是人才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但同时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企业同时需要实现效益的日益提升。而当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趋于统一和稳定时,企业对人才这个要素的产出效益不断提升的要求显然是提高了。企业客观上需要缩短人才的成长周期,需要人才的投入产出不断提升,因此企业必须创新和探索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人才队伍稳定性的挑战,如今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员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面向本科生全面实施导师制。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学院指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创新等方面指导的教育制度。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必要组织保证,是学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制度保证,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措施。结合软件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目的和意义 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充分利用优质师资及教育资源,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益学生心理健康; 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5、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意识和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第二章实施办法 1、实施对象及任务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施行。实施对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一年级本科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专业方向的选择。第二个层次为二、三年级本科生,导师的主要任务以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第三个层次为四年级本科生,导师的主要任务以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培养为主。 2、导师遴选条件 (1)本科生导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责任心强,热爱学生。 (2)本科生导师必须是学院专业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所有满足条件的教师均须参加本科生导师制。 3、师生双向选择规定 本科新生在入学时由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若学生或导师提出申请,并经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每学年可以进行一次调整。 原则上每位导师所指导的每届本科生人数不超过5名,总人数不超过20名。 4、导师的职责 (1)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职业素养。

年新聘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最新版)

2017年新聘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令第7号 1999年9月13日)相关意见和规定要求,通过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相应岗位教育教学工作,使新教师从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使其尽快熟悉教学常规要求,掌握课堂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基本胜任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顺利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为确保新教师岗前培训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原则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用“学习-实作-考评”的培训模式,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和专业信念得到提升;学习班级管理方法,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评价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使其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缩短新教师的角色转换期。 三、培训对象 临漳县2017年新招聘教师。 四、培训内容 1.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内容为: 教师师德与法规、学生管理、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教师礼仪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简笔画、说课与评课、基本教学技能与

思维的培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岗位实践培训 所在单位应保证每位新教师至少有一位指导教师,鼓励“一师多徒,一徒多师”,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一名班主任指导教师,一名学科指导教师,原则上由所在学校安排或新老教师自愿结对,但需将结对名单和指导情况报临漳县进修校教务处备案。 进修校将组织名师指导小组定期深入到校对新教师进行面对面跟踪指导,帮助新教师尽快提升课堂教学能力,适应岗位教学要求。 五、培训时间和学时安排 1.岗前集中培训时间(共计40学时):2018年1月24 日—28日。 2.岗位实践培训时间(共计80学时):试用期(1年) 六、岗前集中培训地点 临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七、培训考核 (一)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考核内容(权重占30%) 1.每个讲座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成长日志。 2.完成一份1课时教学设计。 3.写出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总结。 岗前集中培训依据出勤、作业和培训表现评选“优秀学员”。 (二)新教师岗位实践培训考核内容(权重占50%) 1.课堂实践考核(以任教学校考核为主)。 2.制作出所教学科一课时课件或者微课,进行现场展示与交流并上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