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线路分为两个工程,我公司承担该工程施工。一是静乐220KV站至泉庄110kVⅠ回,线路全长8.531公里,线路起止点直线距离8.2公里,曲折系数1.04。全线共用铁塔30基,新建直线铁塔22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73.3%,转角耐张及终端铁塔8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26.7%。二是静乐220kV站至泉庄110kVⅡ回,线路全长8.507公里,线路起止点直线距离8.2公里,曲折系数1.04。全线共用铁塔29基,新建直线铁塔20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68.9.%,转角耐张及终端铁塔9基,占新建杆塔总数的31.1%。导线采用LGJ-300/25钢芯铝铰线;地线一侧架设一根OPGW光缆,另一侧架设良导体。

1.2杆塔编号顺序及铁塔塔腿编号

本工程杆塔编号顺序是由新建静乐220KV变电站向泉庄110KV变电站方向递增为准,并以此方向区分线路的左右和前后。顺时针方向转动分别为A、B、C、D,线路左右转亦以面向前进方向为准。

铁塔塔腿编号如下图所示:

大号侧(泉庄110KV站)

小号侧(静乐220KV站)A、B、C、D腿编号图

第二章基础配置表

2.1线路复测

施工对设计的杆位中心桩及线路径进行复测,复测的内容和方法如下:

(1)以设计勘测标定后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检查塔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移正,若有误差时,其横线路方向的偏值应不大于50mm。

(2)用方向法复测线路转角值,对设计值的误差不应大于1′30〞。

(3)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核档距,其误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4)对线路地形变化较大和杆塔间有跨越物时,应复测杆塔中心桩处,在凸起点被跨越物的标高,对设计测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5M。

(5)对丢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分中法补测,丢失转角桩补测,可按图1所示,

将全站仪安平于C

2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安平在C

3

点,用同样方法

定出C、D点,AB、CD两线之交点J

1

,就是转角点。

图1 转角桩的补测

2.2 施工基面的测量

施工基面由设计给出自杆塔中心桩地面处下降多少米作为施工基面,施工基面是基坑深度的起算标准面,施工基面的测量如图2所示,首先在杆塔桩2安平经纬仪,前视和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3和1,并分别定出辅助桩A、B;然后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按照测高的方法,根据给定的施工基面,I—I的标高,测出施工基面桩C、D、E,并根据杆塔根开尺寸测出开挖施工基面的范围桩。施工基面开挖完毕后,利用辅助桩就可以恢复杆位中心桩2。

图2 施工基面测量

平面图(左)断面图(右)

1、施工前必须复测线路直线、转角度数、档距、塔位间高差、地形地物、ABCD四个塔角与中心桩的高差、塔基断面的远近点与中心桩的高差等,其结果应与《平断面等路径图》《杆位明细表》《基础配置》相同后方可开挖。

2、为保证施工无误,在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塔位现场地形地貌校核塔基剖面图,及时通知工程科尽早申报设计单位处理。

3、在复测塔基断面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基础成形后陷在凹坑内如可能出现此情况时,应联络技术人员报告设计处理;

4、如发现基面及基面附近地形有裂纹、滑坡等不稳定地质现象,以及根据现场地形地势需新增基础保护措施的塔位也应及时申报处理;

5、要复核沿线路的交叉别跨越物是否与设计相符,线路通道内是否有新的跨越物,同时要将各跨越物相对最近塔位中心桩的距离、与线路方向的交叉角度以及相对标高作精确测量并

作记录。

2.3、坑底操平

基础坑开挖完毕,在支撑成型前,就进行坑底标高的测量以检查坑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一工作叫基坑操平,使用的仪器为水平仪和塔尺。操平以基础中心桩高为准。竖立塔尺寸

时,应沿坑底四侧分别竖立以使测量坑底是否水平。

2.4、支模成型

1、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对每个基础模板的配置,将模板在运往工地之前试组装一次(分片组装),同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如有变形损坏,应立即修复。

2、同一基础的四个坑在支模前必须全部操平扶正,以确保整基基础的整体性和各部尺寸。3支模前应复校杆位中心桩,方向桩及各分坑辅助桩是否在变动,使根开对角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不允许有误差。

4、模板的安装应牢固,位置要正确,内表要平整,接缝要严密,保证基础的尺寸浇制质量,在浇制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表涂刷废机油。

5、在模板的拆装过程中,不应碰坏或使模板变形。

2.5、绑扎钢筋、稳固地脚螺栓

1、材料站人员,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图纸中给出的资料,按要求进行加工,必须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长度、成型几何尺寸,不能有任何误差,接序号一一标识。

配筋发放时,必须办理出厂手续,施工队必须检查配筋的规格、长度、数量、成型尺寸,若不合格可不领取,出现质量问题,要追查责任。

2、钢筋表面应洁净,在使用前,应将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如有弯曲应予调直,绑扎时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一次。

3、光面钢筋末端的弯钩尺寸应按下图和表规定加工。

3d

d d

箍筋末端弯钩长度表

4、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的方法,焊接长度当双面施焊时,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单面施焊

时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焊缝高度为钢筋直径的0.25倍,但不小于4㎜,焊缝宽度为钢筋直径的0.7倍,但不小于10㎜。本工程基础主筋全部采用双面焊接。

5、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同断面内钢筋接头的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25%。错开布置时,钢筋接头间的距离,应大于接头的搭接长度。

6、地脚螺栓的稳固。

本工程铁塔地脚螺栓按图纸要求放置,地脚螺栓的固定用槽钢或固定定位板进行固定,固定前必须检查根开对角线,露出高度等符合要求,固定必须牢固,保证在浇注时不走样。

2.6、成形测量

在支好模板、绑扎好钢筋笼,稳固好地脚螺栓后,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等按以下程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柱:

1地脚螺栓与配筋规格。 2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3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位移。

4整基基础扭转。 5地脚螺栓露出模板顶面高度。6模板顶面高差及地脚螺栓顶面高差。

7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 8钢筋笼保护层厚度。

以上各部尺寸必须全部符合要求,不许有误差。

9模板整体应牢固。 10砼的组成和强度应符合要求。

2.7、砼搅拌施工

1 砼的组成成分

砼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经过拌合硬化而成的,其强度以标号来表示。本工程基础砼标号为C20、保护冒砼标号为C15。

a.水泥水泥采普通水泥,水泥标号32.5R。

b.砂。本工程选用中砂,砂粒直径不小于0.25mm。

c.石本次工程采用碎石规格为2~4cm。

d.水浇制砼,要采用饮用水或洁净的天然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用于砼中,海水更不得使用。

e.配合比

砼的配合比,就是指砼用料量的比例(重量比),这种比例关系决定了砼的强度,所以在浇制前必须确定其配合比,砼的配合比由具有国家正式认可的试验室通过试验来确定。

f.坍落度

砼的坍落度是评价砼和易性及稀稠程度的指标,坍落度的测定方法,用白铁皮做成一个平头圆锥形筒,筒上口直径10㎝,底口直径20㎝,高度30㎝,如图11所示,测定时将筒放在铁板上把拌合好的砼分三次倒入筒内,每一次用铁杆(长50㎝,直径15㎝)捣固25次,灌满后将溢出的砼刮平,然后把筒轻轻提起,这时砼就自然地坍落下来,而变矮了,用钢尺测得h值就是坍落度,为保证坍的准确,必须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图11坍落度测定示意图

图中:1-圆椎筒 2-钢尺

本次工程所选用的水泥、砂、石都已经过化验,符合使用要求,配合比和塌落度也通过试验确定,具备施工条件。

2、按经过试验确定的砼配合比,用台称认真检测加料量,以确保配料的正确,这是确保砼质量的重要一环,其材料用量的允许误差为:水泥±20%,砂石±3%,水±2%。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除定期检查台称的准确性外,尚应经常测定砂、石的含水率,特别是在夏季和雨天施工时,更应增加测定次数,如含水量与原设计配合比的采用值有出入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在采用人工搅拌的时候,因劳动强度大,所以要求砼有较大的坍落度,否则很难搅匀,水灰比不变时,人工搅拌要增加1%的水泥。

3、做好每基基础所用的水泥、砂、石的数量,配合比与坍落度的检查次数;

配合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至少检查两次,其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坍落度:每班日或每基础至少检查两次。

2.8、砼浇注与振捣

1浇注前,应将坑内积水、杂物等清理干净,对金属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以堵塞,对于干燥的地基,要浇水湿润。砼搅拌完毕向基坑内或模板内浇注时,应请注意以下事项:

1.1浇注时可沿模板放置一个滑砼的流槽(或导管),使砼沿槽流入模板内,顺序以一侧开始浇够该层所需厚度,逐渐向四周沿伸。

1.2砼基础的每个腿,应连续进行浇注,如中途必须停顿时,应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若超过时应在一定的位置留施工缝。

1.3浇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地脚螺栓等稳固情况,如发现有变形走动或堵塞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浇注,及时修理好。

2 振捣

2.1砼浇入模板以后是很疏松的,试验证明,里面会有砼总体积5~10%的空洞气泡,而砼的强度、抗冻性、抗渗性、耐久性等都与其密实有关。所以必须在砼初凝以前将其捣实,以保证其密实性,捣实砼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我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砼的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插入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为400mm左右。

2.2振动器使用方法。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一般应垂直插入并插入到下层尚未凝固砼的50~100mm,以促进上下层相互结合,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捣实,与下层砼发生

分层,离析等现象,慢拨可防止振动器抽出时形成的空洞。

2.3振动器的各插点间距应均匀,不要勿远勿近,移动方式为三角形或梅花形,如图12所示。各点的间距,不要超过振动器有效作用半径1.5倍,有效作用半径是指振动棒中心到所振范围边的距离,它与振动棒的性能及砼坍落度等有关,作用半径通常是300~400mm。

图12 振动器移动方向示意图

2.4每个插点的振动时间。

每个插点的振动时间,一般挖制在30秒到1分钟之间,若振动时间过短,则不能充分振实,时间过长,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会使砼发生离析,振动时间一般到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露出灰浆为止。

2.5使用振动器注意事项:

使用插入振动器时,应避免振动器触及钢筋、模板、地脚螺栓等,以免移位。

砼捣实后表面会有水出现,称为泌水现象,泌出的水不宜引出,以免带出水泥,如泌水现象严重,应考虑变更配合比。

2.9、养护和拆模

1 、养护是保证砼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忽略养护,将导致砼表面开裂疏皮,降低标号影响质量,高压送电线路的基础在野外,一般都要采用自然养护,在浇注完毕到拆模时间内,应在浇完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对于干燥炎热天气为3小时。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表面始终湿润。砼养护日期不能少于7个昼夜。

2、基础拆模应时应保证砼表面无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a,一般为2~3天。

2.10、质量检测

砼拆模时,要会同甲方或监理工程师代表共同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检测。

按规范要求,质量标准如下:1 浇制铁塔基础尺寸的误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a.保护层厚度:-5mm。

b.立柱断面尺寸:—1%。

c.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

2 、整基铁塔基础尺寸误差。

a.整基位移,整基基础中心桩位移,横线路方向不超过30mm,耐张塔顺线路方向也不超过30mm。

b.基础根开、对角线尺寸:±2‰。

c.基础顶高差:不包括耐张预偏高差,不超过5mm。

d.整基扭转:基础扭转不大于10′。

2.11测量与计算相配合,进行分坑和支模找正

1、正方形基础的支模图

说明:经纬仪支于0点,沿A、B、C、D打桩,有位移值向内角移过中心点。

2、矩形基础支模图

说明:经纬仪支于O点,中心桩以1/2(X+Y)的距离沿横、顺线路方向定A、B、C、D四点打桩。

2.3 分坑

本次工程均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分坑。

2.3.1直线塔基础分坑(如图3所示)

第一步:找横担方向

①在杆塔中心点O安平经纬仪或全站仪并前视方向桩M定向,将水平度盘置零。

②将仪器照准部旋转90°定出横担方向桩A点,倒镜定出横担另一方向桩B。

第二步:定出坑的中心桩

①沿线路方向和横担方向分别丈量OC、OD距离(均为基础半根开加偏心值)定出C、D 桩,并用全站仪校正方向。

②全站仪转45°定出对角线桩H。

③将全站仪分别安平在C、D桩后视中心桩,并将水平盘调至为0o,转90o。定出辅助桩F、G、CG、DF、OH三线相交点E即为I坑坑中心。用同样方法定出Ⅱ、Ⅲ、Ⅳ坑中心。

图3 分坑示意图

第三步:尺寸检查

定好四个坑中心桩后,即检查根开,对角线,不允许误差超出有关规范的限定。

第四步:确定坑的开挖边线

根据辅助桩F、G对称坑中心桩OE以及坑的开口尺寸划出坑边中心点,如图中1、2、3、4点,然后用四边形平移原理定出角,再沿皮尺划出边线。用同样方法确定Ⅱ、Ⅲ、Ⅳ坑边线。

分坑定出的辅助桩,中心桩,方向桩是关键桩,在开挖时必须保护好,不能

移动,碰歪和挖掉。

2.3.2转角塔分坑(如图4所示)

本工程转角塔基础中心桩无位移。分坑时将经纬仪安平在转角点0处,(该点即为铁塔中心点),将线路内角分为(180°- a)/2,a为转角度数,

由此定出A、B两辅助桩(即横担方向桩),然后将仪器转90°定出C、D两辅助桩,然后按前述直线塔分坑办法分坑。

图4 转角分坑示意图

2.4地脚螺栓配置:

2.5基础配置图

1B-ZM124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0MM 。

4.地质条件: 黄土状粉土,稍湿可塑,r =16KN/3

M,FK=130KP0。

1B-ZM1-15、18、21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0MM 。

4.地质条件: 黄土状粉土,稍湿可塑,r =16KN/3

M,FK=130KP0。

1B-J1-15、18 1B-J1-21、24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1D-ZM3-27、30、33、36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1B-ZM3-24、27、30、33、36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0MM。

4.地质条件: 黄土状粉土,稍湿可塑,r=16KN/3M,FK=130KP0。

1H-SJ4-15、18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1B-ZM3-15、18、21 1DZM3-15、18、21、24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0MM 。

1B-ZM2-18、21、24、27、30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0MM。

4.地质条件: 黄土状粉土,稍湿可塑,r=16KN/3M,FK=130KP0。

1D-J2-15、18 、21、24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1B-J2-15、18 、21、24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1B-J4-15、18

说明:

1.分解组塔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立塔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确100%。

2.基础施工前,要核对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间距,与铁塔加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

4.地质条件: 地基容许承载力:R=120KPA,土壤容重r=15KN/m,上拔角a=20°

第三章基础施工说明

3.1基础类型:

3.1.1基础选用混凝土台阶式和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

3.1.2 转角塔和终端塔选用1B-J1、1B-J2、1B-J4、1H-SJ4、1D-J2钢筋混凝土基础。

3.1.3 1B-ZM1、1B-ZM2、1B-ZM3、1D-ZM3选用混凝土台阶式基础。

3.1.4、1B-J1、1B-ZM1、1B—ZM2、1B-ZM3、1B-J4底板需选用钢筋混凝土大板式基础。

3.2基础材料:

3.2.1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垫层和地脚螺栓保护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10。

3.2.2基础钢材为Ⅰ级钢,地脚螺栓为Q235号钢和35#钢。

3.3、直线塔及耐张转角塔基面开方:

对直线塔及耐张转角塔基面开方,应根椐配置表中的中心桩降基面高度对中心桩进行开方,其中心桩至基面边坡距离S应满足: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项目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09月27日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xx项目逆变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箱变、逆变基础施工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项目逆变器及配电柜基础的施工工作。 三、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光伏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5.xx公司的相关图纸 6.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四、作业项目概述 本工程共3台箱式逆变器,需修建3座逆变器基础。 五、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a)认真审核、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b)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 c)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区域,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 具体细化到每道工序的作业部位及作业时间。 d)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派熟练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 上岗。 2.资源配置 a)施工人员配置:

3.作业准备 a)按照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现场查看,工器具准备已到位。 b)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c)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已进行,并全员签字存档。 六、主要工序施工及技术方案

6.2工艺流程 6.3 6.3.1 稳固,根据施工图纸总平面图与场坪施工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 建立起各轴线平面控制网,使控制桩点牢固稳定。 6.3.2基础桩基施工

6.3.2.1会同设计、施工、检测、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检测桩的位置,进行检测桩施工,检测桩总桩数至少为2根。 6.3.2.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基检测试验,试桩检测试验报告须交设计单位一份。 6.3.2.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达到230KN后方可进行工程桩施工。 6.3.3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土方开挖时将基础坑全部进行挖出,并将开挖出的基土集中堆放。当挖出地下水时,同时进行抽水排放及其作业。 6.3.4垫层混凝土浇筑 经验槽后浇筑垫层砼,垫层平模尺寸比基础底平面尺寸周边大100mm,垫层平面中心为基础排布中心,要求中心偏差小于10mm。混凝土浇筑方式一般采用一个溜槽一个方向下料;混凝土振捣方式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在浇筑完12小时之后及时洒水湿润养护。 6.3.5钢筋加工 6.3.5.1中心料库设钢筋加工房,负责加工钢筋,钢筋在加工房成型,现场绑扎,按照“备料、下料、加工、制作、就位、支模”一体化的程序施工。 6.3.5.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3.5.3钢筋表明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6.3.5.4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6.3.5.5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钢筋绑扎 6.3.6.1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纸;

土建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土建部分) 目录 一、基础分部 二、主体分部 三、装饰分部 (一)防水施工 (二)室内找平层(地砖)施工 (三)墙面抹灰饰面与瓷砖粘贴 (四)铝合金施工 (五)内墙腻子涂料施工 (六)成品木门、防火、防盗门安装 (七)铝合金栏杆、铁花栏杆安装 四、重要提示 所有工序必须进行100%的检查,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必须进行旁站监理。施工单位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对上一道工序质量的认可签字,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对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一、基础分部 从土方开挖到基础施工、地下室的防水、回填土作业都必须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经监理、甲方审核通过后,方能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 (一)土方开挖 基础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地下室、筏板及独立柱均采用大开挖方式,土方外运,基坑周边采用喷锚护壁,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进行降水作业。 (二)基础、地下室、半地下室施工 1、降水及排水:本项目所处位置为城南新会展侧,土质以连砂石为主,透水性好,地下水位较浅,基坑 周边设置降水井。 2、护壁:地下室周边采用护壁桩进行支护。 3、基坑验槽: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以上300mm后,施工单位、监理及地勘单位现场作钎探试验,钎

探合格后进行地基捡底。施工单位捡底至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必须请质监站、设计、地勘、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参加验槽,验槽合格后应立即用砼封闭基坑。 4、基础部分的钢筋、砼施工,应参照大体积砼施工要求进行;应强调的是钢筋的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 求。 5、防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垫层表面压光,直接施工4mm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不作找平层),防水层上做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地下室侧壁: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4mm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20mm厚1:3水泥砂浆外抹于卷材外面,120mm厚M5水泥砂浆砖砌保护墙。 (三) 回填土的选择与夯填要求 基坑回填土选用不得含有腐质物、淤泥等,对颗粒的限制执行不大于300*300*300。回填夯实按照每300mm高分层夯实,采用压路机、蛙式打夯机、立夯机结合夯填,每回填一层必须报请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施工,密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此项工作为关键工序,监理必须实行旁站监理。 (四) 防潮措施 1、墙体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潮层。若设计未明确,按照西南J102第8页注a施工,即:1:2.5水泥砂浆抹 灰(三层)防潮层,厚度30mm。 2、结构地面做法时,按设计要求施工。 二、主体分部 主体梁、板、柱、剪力墙砼施工及养护必须严格按照《砼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出现质量缺陷时,严禁自行处理,必须立即上报监理和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若发生严重质量缺陷时,必须请设计人员到场确立相关处理方案,在完善相关手续后方能进行处理。 (一)KZ、KL、XB等的模板支撑与起拱 1、KZ、KL、XB的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工程有经审查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且 模板支撑系统有设计计算书,在浇注砼前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对支撑体系的检查认可记录,否则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对KL、XB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进行起拱,原则上大于4m的KL及XB至少按1~3‰起拱,若有 特殊要求时,须经监理认可。 3、KL、XB混凝土浇注后,在拆除底模支撑前,施工单位必须提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试块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市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室外雨污水工程 (2) 一、准备工作 (2) (一)技术准备 (2) (二)材料准备 (2) 二、施工工艺流程 (3) (一)PVC-U加筋管施工工艺流程 (3) (二)钢筋混凝土管施工工艺流程 (3) 三、施工方法 (3) (一)施工测量 (3) (二)雨污水管道基槽开挖 (4) (三)雨污水管道基础施工 (6) (四)雨污水管道安装 (8) (五)检查井施工 (10) (六)管道闭水试验 (13) (七)管道回填 (13) (八)车行道路收水口 (13) 四、施工质量控制 (16) 五、施工安全管理 (16) 第二章小区沥青道路工程 (16) 一、准备工作 (16) (一)技术交底工作 (2) (二)沥青道路设备材料准备 (17) (三)施工现场人员准备 (18) 二、工艺流程 (18) (一)车行道路路基施工流程 (18) (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流程 (19) 三、操作步骤及工艺 (20) (一)沥青混凝土底层施工工艺 (20) (二)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工艺 (23) 四、质量控制 (27) 五、注意事项 (27)

第一章室外雨污水工程 一、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图纸审核:项目工程技术部现场水电管理人员认真复核综合管网施工图纸,查看雨污水与煤气等其他管线位置、标高布置是否冲突,检查井设置位置是否合理等。 2、编制、审核施工方案: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公司技术标准,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和项目公司运营、技术部门审核批准。 (二)材料准备 编制甲供材和主要材料计划,选定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直径≤600的小区外雨污水排水管选用PVC-U加筋管,管材规格技术标准见下表 规格DN 最 小 平 均 内 径 筋 高 最 小 壁 厚 承口 内径 承口 深度 承 口 最 小 壁 厚 管长 平 均 偏 差 最 短 最 长 平 均 偏 差 DN 150 1 42 6+ 1.5 .7 1 60 + 5 2 + 5 .7 6 000 + 50 DN 225 2 15 9+ 1.5 1 .2 2 45 + 5 1 40 + 5 1 .2 6 000 + 50 DN 300 2 85 12 +1.5 1 .5 3 28 + 5 1 70 + 5 1 .5 6 000 + 50 DN 400 3 85 18 +1.5 1 .7 4 30 + 5 2 10 + 5 1 .7 6 000 + 50 DN 500 4 85 23 +1.5 2 .0 5 35 + 5 2 20 + 5 2 .0 6 000 + 50 DN 52726+3+26+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局第八工程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0 1 适用范围 0 2 作业准备 0 3 技术要求 0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 5 施工要求 (4) 6 劳动组织 (7) 7 材料要求 (9) 8设备机具配置 (9)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10) 10 安全环保要求 (1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用及民用建设项目工程的地基基础的土石方开挖、基坑壁支护、井点降水、排水及不同类型基础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会审施工图纸和文件,提出图纸问题上报监理、甲方,请甲方组织设计单位前来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经过技术交底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善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质量、安全应急预案。措施齐全后再对施工人员下达指导书,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做好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搭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配备必要的定位放线、测量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及电脑、软件等,满足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工地生活及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3.1根据定位放线成果,确定基坑(基槽)的施工位置和开挖深度。 3.2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总体地形情况和设计的室外地坪情况,做好土方平衡调配规划。

3.3在开挖前,应根据所在施工位置的地质勘察报告和基础设计深度,确认基础部位是否在水位线以上,如水位线超过基地,则要先行考虑基底降水施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作业区的划分:一般按一个单位工程为一个施工作业区,作业内容按基础类型和深度不同可分为一下几类: 4.1为钢筋混凝土伐板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上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内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工艺流程 4.2.1基坑开挖流程 1)测量放样

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编撰说明 建筑产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效益的源泉。为了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配合ISO9000贯标工作,规范现场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公司有关人员在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室的指导下,编撰了《作业指导书》,本书在吸收施工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等先进实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了本企业近十余年来的技术发展与实践经验进行编撰,可作为公司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 《作业指导书》以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借鉴本行业的部分相关成果,结合南方地区和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特点等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节按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等编写层次,突出重点,内容基本涵盖作业流程。 《作业指导书》除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现行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外,还主要参考了广州市建筑总公司编《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DB/5100P01001—88)、《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有关等文献。 由于时间仓促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作业指导书》中的遗漏和失妥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7 第二章土方工程-----------------------------------------------9 第一节排水与降水---------------------------------------------9 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 ------------------------------------ 10 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11 第四节回填土-------------------------------------------------16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21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21 钻(冲)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 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35 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39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39 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44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工程------------------------------------------48 第一节模板工程------------------------------------------------48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定型组合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门架支顶 可调式钢管支顶 第二节钢筋工程------------------------------------------------65 钢筋制作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闪光焊 钢筋电孤焊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钢筋气压焊 锥螺纹连接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 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 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

4.2设备 4.3材料 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 5、工艺操作步骤 5.1流程图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A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工程概况、工程量及施工期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许昌市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新建冷却塔位于主厂房北侧,为两座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60m,淋水面积4500m2,塔高105.00m,进风口高度7.687m,通风筒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壳体最大半径39.117m,喉部半径21.981m,最大厚度700mm,最小厚度160mm,在8.072m和11.380m标高处设置两层环形牛腿,塔顶设一刚性环。 环形基础结构形式为剖面呈矩形的空心圆柱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基剖面宽4.5m,高1.3m,中心半径42.624m,环基底标高-3.30m,顶标高-2.00m;环基沿环向设垂直施工缝10条,对应的圆心角36°,中心弧线间距约26.781m;环基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壁高度 2.00m,厚度200~400,沿环向设20道垂直伸缩缝,对应的圆心角18°,外壁弧线间距约14.003m,伸缩缝处止水采用652型橡胶止水带;40个人字柱支墩在环基上均匀分布;塔芯水池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十字交叉设置伸缩缝将底板分为21块。 1.1.2 本次作业内容:冷却塔基础工程 1.1.3本项目设计单位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是中达联河南能信热电工程监理部。 1.2 工程量和施工期 1.2.1 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一座)

1.2.2 施工工期 本次基础施工计划定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2006年12月1日完工,共61天。 2.编制依据 2.1《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2《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冷却塔施工方案》 2.3《45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塔筒塔基施工图》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土建工程篇(95版) 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7《建筑施工手册》 2.8冷却塔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3 .作业前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基础施工图纸会审,经设计交底后,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经专业经理、总工审批; 3.1.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3.1.3混凝土的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报监理审查,混凝土浇灌通知单报监理签认施工前完成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质量标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3

隔断罩面板安装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0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隔断罩面板施工作业。 2.0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隔断罩面板(石膏板、纤维板等)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产品必须具有质保书、产品合格证,进场前必须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罩面板运输和安装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板材的表面和边角,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受潮变形,存放时应下垫方木与地面隔离。 2.1.2附件 自攻螺丝、十字头应有产品合格证,从材料库中随用随取。 2.1.3主要机具 拖线、手枪钻、墙纸刀、木工毛、卷尺、手锯。 2.2作业条件 骨架已完成,已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已整改完毕。 3.0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粘钉一面石膏板一水暖电气钻孔、下管穿线一填充隔音隔热材料一安装木门框一粘钉另一面石膏板 3.2罩面板安装 安装罩面板前应检查骨架的牢固程度,如有不牢固处,应进行加固,罩面板安装时,先将石膏板用十字头、自攻螺丝固定于轻钢龙骨上,螺钉沉人板面,但不允许破坏纸面,螺钉间距四边为150—170mm,中间部分不应大于200mm,螺钉与板边缘的距离为10-15mm。 3.3水暖电气施工 水电管路应尽快到位,管子穿人隔墙应用开孔器开孔,不应割断,管子应固定做好防腐,穿人电线,电线绝缘应测试,水管进行试压,确保无漏水。 3.4填充隔音隔热材料 设计有隔音隔热要求时,应填入隔音隔热材料,隔音隔热材料应填塞封项,不得漏塞。 3.5安装木门框 安装木门框,门框与竖向龙骨3.5mm自攻螺丝固定,门樘应垂直,门樘一边与罩面板抺平。 3.6安装另一面罩面板 安装另一面罩面板:用自攻螺丝将石膏板固定于轻钢龙骨上,螺钉沉入板面,但不允许破坏纸面,螺钉间距四边不大于150*170mm,中间不大于200mm,板缝交错用墙纸刀开出预留孔洞(电气配电箱、开关盒、插座盒及水暖龙头管口、三角阀口、空调配电箱等),洞口开工平直,螺丝适当加密。 4.0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罩面板材料的构造及固定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质量保证书。罩面板安装必须牢固,无脱层、折裂。 4.2基本项目 罩面板安装铺设方向应正确,安装牢固,接缝密实、光滑,表面平整。 4.3允许偏差项目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框架涵施工作业 :指导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人:人: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施工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框架涵砼施工砼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钢筋加工在工区钢筋加工场地加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7清表7地基处理7挖基7框架涵砼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 页)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

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5.1.1 基坑开挖 技术员对基底进行平面位置、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几何尺寸应满足施工与设计的要求。 5.1.2 基坑护壁 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挡板支撑,根据土质经检算,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挖出土时,应有防护措施,不得碰撞支撑。 5.1.3 基坑排水 基坑四周设制排水沟及汇水井,根据水量大小选用适当的水泵进行排水。基底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检验,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迅速进行基础施工。 5.1.4 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30cm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5.2 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 5.2.1 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筋。 5.2.2 钢筋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I级钢筋不小于30d,n级钢筋不小于3 5d。钢筋的焊接采用搭接式电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1、总述 1.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作业。工程结束后 自动失效。 1.2. 编写主要依据 1、根据《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图册;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3、《交流电器装置接地》(DL/T621—2007); 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 GB/T6463—2005);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201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8、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将冯地坑风电场共计24台风机接入风电场 110kV升压站,本期共架设2回线路,每回线路均起始于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外 新建电缆终端塔,终止于风电场内接风机的电缆终端塔。本期2回线路均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沿线海拔高度在1510m-1800m之间。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35.176km( 17.522+17.654km),全线新建铁塔共计133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79基,单回耐张塔51基,T接塔3基。 全线随35kV集电线路架设1根ADSS光缆。 2.1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本工程采用JL/GIA-240/30-24/7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GJ-50 (1*7-9.0-1270-B)镀锌钢绞线,与接风机箱变段电缆相连接的引流线采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线路沿线地貌较为复杂,从成因上多为黄土侵蚀而成,形成了黄土梁、峁,从形态上多表现为丘陵及冲沟,丘陵顶部较为平缓,冲沟较深而陡峭,沟坡稳定性差。风场内运输风机道路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2 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2.1 根据本工程风机现场分布,将24台风机接入升压站,具体线路走径如下:

土建施工作业指导书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品 文 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施工作业指导书(土建部分)

目录 一、基础分部 二、主体分部 三、装饰分部 (一)防水施工 (二)室内找平层(地砖)施工 (三)墙面抹灰饰面与瓷砖粘贴 (四)铝合金施工 (五)内墙腻子涂料施工 (六)成品木门、防火、防盗门安装 (七)铝合金栏杆、铁花栏杆安装 四、重要提示 所有工序必须进行100%的检查,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必须进行旁站监理。施工单位必须有监理 工程师对上一道工序质量的认可签字,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对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一、基础分部 从土方开挖到基础施工、地下室的防水、回填土作业都必须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经监理、甲方审核通过后,方能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 (一)土方开挖 基础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地下室、筏板及独立柱均采用大开挖方式,土方外运,基坑周边采用喷锚护壁,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进行降水作业。 (二)基础、地下室、半地下室施工 1、降水及排水:本项目所处位置为城南新会展侧,土质以连砂石为主,透水性好,地下水位较浅,基坑周边设置降水 井。 2、护壁:地下室周边采用护壁桩进行支护。 3、基坑验槽: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以上300mm后,施工单位、监理及地勘单位现场作钎探试验,钎探合格 后进行地基捡底。施工单位捡底至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必须请质监站、设计、地勘、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参加验槽,验槽合格后应立即用砼封闭基坑。

4、基础部分的钢筋、砼施工,应参照大体积砼施工要求进行;应强调的是钢筋的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防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垫层表面压光,直接施工4mm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不作找平层),防水层上做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地下室侧壁:20mml厚1:3水泥砂浆找平,4mm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20mml厚1:3水泥砂浆外抹于卷材外面,120mm厚M5水泥砂浆砖砌保护墙。 (三)回填土的选择与夯填要求 基坑回填土选用不得含有腐质物、淤泥等,对颗粒的限制执行不大于300*300*300。回填夯实按照每300mm高分层夯实,采用压路机、蛙式打夯机、立夯机结合夯填,每回填一层必须报请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施工,密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此项工作为关键工序,监理必须实行旁站监理。 (四)防潮措施 1、墙体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潮层。若设计未明确,按照西南J102第8页注a施工,即:1:2.5水泥砂浆抹灰 (三层)防潮层,厚度30mm 2、结构地面做法时,按设计要求施工。 二、主体分部 主体梁、板、柱、剪力墙砼施工及养护必须严格按照《砼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出现质量缺陷时,严禁自行处理,必须立即上报监理和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若发生严重质量缺陷时,必须请设计人员到场确立相关处理方案,在完善相关手续后方能进行处理。 (一)KZ、KL、XB等的模板支撑与起拱 1、KZ、KL、XB的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工程有经审查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且 模板支撑系统有设计计算书,在浇注砼前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对支撑体系的检查认可记录,否则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对KL、XB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进行起拱,原则上大于4m的KL及XB至少按1?3%。起拱,若有 特殊要求时,须经监理认可。 3、KL、XB混凝土浇注后,在拆除底模支撑前,施工单位必须提交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试块 试压达到底模拆模要求强度后,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部提出书面申请,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核,监理审 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底模拆除。否则将对施工单位处以每次1000.00元的罚款。 (二)模板封闭前必须完成接头处理并打扫干净,报监理检查验收。

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工艺 (1) 5.施工要求 (2) 5.1顶进设备安装 (2) 5.2试顶 (2) 5.3顶进挖土 (2) 5.4箱涵顶进 (3) 5.5尺寸偏差控制 (4) 6劳动力组织 (4) 7材料要求 (5) 8机械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查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确保顶进安全措施 (6) 10.2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7) 10.3环境保护措施 (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223+527 新建(7+8.5+8.5+7)m框架桥箱体顶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1、现场准备:现场既有地下管线采用人工挖出,并采取包裹保护,坡脚下电缆不能挖出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割接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保护措施完成后再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2、劳力及施工机具准备充分调试正常,由施工负责人确认备有足够人员、机械、材料,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替代、备用后方可施工。 3、技术准备: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的原则进行施工。顶进前技术人员复核箱体几何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顶进高程中中线和高程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没有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 2、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 3、所有参加接长框架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顶进施工时,对既有路线采取D24型便梁的加固措施。 5、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6、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7、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并严禁逆坡挖土、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每次挖土进尺不得超过1m。 8、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测量监控。 4 施工工艺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3、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 4、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5、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6、型钢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7、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8、二次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 9、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11、骨架护坡施工作业指导书 12、预应力锚索施工作业指导书 13、格构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首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洞顶截水沟、天沟以及排水沟,然后按照设计坡度刷坡。边仰坡及洞口处开挖面,采用人工借助反铲、风镐、风钻由上而下进行开挖,并随之进行防护。 进口端洞门为单压式明洞门,施工时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截水沟,然后逐级进行边坡开挖,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按明洞施工工序施作明洞,待明洞施工完成后,进入隧道洞身施工。 由于本明洞地质条件极差,为防止坡体滑动、保证坡体的稳定性,明洞采用明挖和暗挖并分段施工的方法。左拱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他部位均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先明挖左拱部土体,并随即对开挖土体两侧的边坡进行R32N 自进式锚杆注浆加固。加固好后施作暗挖段Φ108管棚和间距为80cm的I20a型钢钢架护拱。待型钢钢架护拱做好后,对本段明洞部分施作防水层进行土石回填以保证山体压力平衡,并施做右拱部暗挖部分管棚。待右拱部暗挖及初期支护段完成后,再分部暗挖边墙及仰拱部分,边墙及仰拱部分的支护随开挖同步进行,使初期支护及早封闭,形成较好的支护状态以减少围岩的沉降。 附图: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出口端为无端墙斜交洞门,先将坡面防护、预应力锚索及格构梁施作完成后,方可施作洞门工程。由于本洞门与线路斜交,施工较一般地段复杂,施工时型钢钢架先在洞外预先按设计尺寸制作好后,现场精确放样,逐榀安装,将初期支护部分完成后,便可开始进洞施工,进洞后出口段按CD工法施工以减小围岩松驰变形量。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客运专线下设的通道式或排水式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箱涵。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根据框架涵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设计标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实地放出标志桩或用石灰等画出基坑开挖标志线。 2.1.2 审核施工图纸,核对结构尺寸及工程数量,做好技术交底。 2.2 场地准备 拆除施工场地内及周围所有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规划好堆放材料区域,有占用地方道路的则进行改道。 2.3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框架涵每班劳动力组织 2.4 机具配备(见表2) 前期配开挖基坑用的挖掘机1台,根据运距配倒运弃土用的自卸车1—3台。后期根据运距配6立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台,每小时60立方排量的输送泵或长臂泵车1台,插入式振动捣固器4—6台,钢筋弯折及焊接设备各一套。 3 技术要求 3.1 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分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浇筑完成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养生。 3.2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3.3 涵身混凝土必须是原装原色,色泽一致、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光洁平整,接茬顺直;混凝土表面严禁涂、刷、抹。 3.4 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框架涵进行中线、水平及贯通测量。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遇有地下水的基坑,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值。框架底部软弱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4.2.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给钢模板,分二阶段安装,第一阶段安装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安装边墙和顶板涵身,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现浇支立。 4.2.3 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在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涵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相互位置的正确。 4.2.4 混凝土灌注 (1)框架涵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2)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模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 模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1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木模板、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模板支撑工 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卅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和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的需要专家论证后实施。 3.2.2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规范、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2)熟悉施工环境,掌握施工特点,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 3)熟悉图纸,做好模板设计。根据施工流水段和图纸中的具体节点,提前进行模板翻样工作,找出模板工程中施工难点(梁墙交接节点、墙边洞口等)、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难度、质量和工期特点,选用综合素质好、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 劳务队伍,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进度要求随时增加人员。 3、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度要求,配备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如斧子、锯、刨子、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吊装索具等。 4、材料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材料供应分析,编制施工材料用量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2)选定墙体大钢模板的加工厂家并提前加工制作;组织模板进场并进行验收; 3)模板进场后,必须按照模板的设计要求验收,校正调整达到标准后先用抛光机磨光,刷两遍纯机油,纯机油应当涂刷均匀无漏刷现象,使用后用水性脱模剂。 5、现场准备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模板存放区进行硬化; 2)弹好楼层的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打楼板混凝土时墙柱根部200mn宽范围模板底口已严格找平,安装大模板时用2m靠尺检查。在墙皮线外5mm占贴20mm厚海绵条。 3)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安装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已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4)施工缝处混凝土已剔凿到密实层,用水冲洗干净,并办理隐预检手续; 5)钢模板前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不汪油、不淌油。 323 技术要求 1)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2)模板及支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3)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解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