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介入治疗新进展

介入治疗新进展

介入治疗新进展

作者:周玉杰[1]刘巍[1]彭萍安[1]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技术有了巨大的飞跃,在介入治疗领域这种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和及时,在疾病的防治手段上人们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并促进了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开展和应用。我们选取以下角度进行阐述,期待从这些热点问题上引发更多的关注。

1.3D打印支架: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第五次革命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最佳药物治疗(OMT)、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三个重要方面,尤其在PCI应用技术上的发展极为迅速。从1977年第一例球囊扩张(PTCA)到1988年金属裸支架(BMS)的成功,继而2001年药物洗脱支架(DES)开始得到应用,到如今全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 BDS)的兴起方兴未艾,心脏介入手术应用的材料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更新,但始终无法解决冠脉支架与血管直径差及走形等方面的物理相容性,而随着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支架技术极有可能成为引爆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先锋使者,实现冠脉血运重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认为组织相容性最好的支架类型是BDS,与传统的DES采用的钴铬合金等支架材质相比,BDS多采用左旋多聚乳酸制成,在植

入体内2年间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支架表面带有雷帕霉素的衍生物——依维莫司,控制药物约120天内完全释放,覆盖了再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有效防治再狭窄。研究证实,生物降解支架技术能使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得以恢复至自然生理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独特的生理收益,植入BDS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处于低水平,无支架血栓事件,6个月时的晚期管腔丢失与金属药物支架类似。尽管如此,由于个体差异,例如冠脉的两端直径存在不同,而冠脉病变的长度及走形也各有不同,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根据个体的具体血管情况制定符合个体要求的生物支架,并在BDS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以达到最佳个体化的要求,而这种设想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逐渐变得可能,并有望成为支架技术上的第五代革命。

目前,生物3D打印已经开始在细胞组织模型、移植物的生产中得到应用,而对于功能极为精细的、最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体组织结构而言,生物三维打印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能够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精确到每个生物个体的细胞组织、植入物等,实现真正的“私人订制”。而在冠脉支架植入方面,也可以达到根据个体的具体血管情况制定符合个体要求的生物支架,近乎苛刻的实现仿生冠脉支架的个体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我院在3D打印支架技术方面已获得相关研究的重大课题支持,并已获得相应专利,随着3D 打印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使用与其自身相匹配的极具个体化的支架,从而在充分利用BVS优势的同时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迎来支架技术上的第五次革命。

2.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Excimer laser coronary atherectomy,ELCA

ELCA是一种心脏介入辅助治疗手段,早期曾应用于冠脉介入治疗中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随着DES的问世,ELCA在介入方面的地位逐渐受到冷落;而新晋的冷激光源的开发和应用,使ELCA因其明显的临床效果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而再次成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选择。目前公认的ELCA适应证包括:导丝可通过的CTO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失败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开口病变,中等钙化狭窄病变,大隐静脉桥阻塞,血栓性病变等。

ELCA起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作用:通过高频紫外光脉冲的光化学作用使分子键断裂,光热作用产热,光机械作用产生动能。不同于早期激光设备连续光波照射的原理,ELCA中采用的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脉冲光波系统,采用的波长接近紫外线,约308nm,能够通过发出高能量脉冲,在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及短暂的作用时间下引起的化学键的断裂,释放的能量进而将细胞内液态水汽化产生蒸气水泡,通过迅速膨胀和收缩导致了组织的崩解,汽化阻塞性粥样斑块物质,达到改善冠脉血流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准分子激光束具有很小的穿透度和极短暂的反复脉冲,吸收深度仅仅为50μm,且每次脉冲中激光的实际作用时间(分子键断裂、产热及动能)极短,约占整个脉冲周期的1.3%-4%,因此可保证每个脉冲周期都有足够的冷却时间,避免邻近组织的热损伤,从而使激光对血管内膜及外膜造成的非靶病变的伤害达到最小化,对组织所造成的热损害几乎是

微不足道的;所产生的碎片颗粒直径<10μm,引起远端栓塞的风险极低。

对球囊扩张失败后的患者应用ELCA辅助治疗的一项长达4年的回顾性分析[1]结果显示,ELCA虽然仅仅在62%的球囊扩张失败者中应用,但总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1%左右,从而显示其在辅助介入操作中具备的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此外,ELCA还可减少支架、导丝、球囊数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对比剂用量,易化整个复杂病变的操作。

ELCA导管可经标准的0.014”导丝运输,按直径分为四种型号,其中0.9mm和1.4mm的两型与6F指引导管相匹配,而1.7mm和2.0mm 则分别对应于7F和8F指引导管,0.9mmELCA导管最常用于CTO病变中。

如何正确的应用ELCA帮助手术的成功实施呢?首先,应确保是在进入血管真腔的前提下而非可能存在内膜下深插的情况下应用ELCA,否则更易出现穿孔的风险;严重的钙化病变中应用需谨慎,而极严重的钙化病变中则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术者联合应用ELCA与高速旋磨(high speed rotational atherectomy,HSRA)的效果会更佳。

整个ELCA的实施过程需要注意三点:在应用尺寸上,激光导管直径不能超过血管直径的2/3;全程应用生理盐水以降低消融部位温度;此外,最重要的是速度应缓慢推进:对于6mm管腔直径时速度宜慢至<1 mm/s。我院近期顺利开展ELCA治疗重度钙化病变、支

架内再狭窄病变及CTO病变,证实了其在复杂特殊冠脉介入治疗中

的重要辅助作用,期望将来能够更多的得到推广应用。

3.经皮心室重建术中左心室隔离装置——降落伞(Parachute)的

应用

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肌损伤坏死及随之而来的瘢痕化,心脏出

现扩大并逐渐出现心力衰竭,并且常常因为病情较严重而难以接受

外科手术治疗,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医疗负担。尽管基于ACEI/ARB、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药物治疗已被证明可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但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仍高达32%,显示了在心力衰竭方面仍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经皮左室重建术(PVR)应运而生,通过采用左室隔离装置——降落伞(Parachute)而达到减少左室容积,降低左室张力,重塑左室并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降落伞植入的主要适应证人群为:年龄18~74 岁;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壁无运动或反常运动,LVEF<40%;按照现有指南药

物治疗稳定3个月;NYHAⅡ~Ⅳ级。主要排除标准为:AMI 60 d内;血运重建治疗60 d;心肌缺血需要血运重建和CRT治疗60 d内;

明显的瓣膜疾病等,以及影响降落伞植入的解剖异常。具体的植入

流程是经动脉系统行左室造影后,沿导管送入降落伞至左室心尖部,充盈球囊固定并释放降落伞,复查左室造影。首例PVR于2005年完成,我国近两年也刚开始开展此类手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4年对植入降落伞的心衰患者进行的首个研究结果在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上发表[2],研究最终共入选31例心梗后

心衰的患者,通过植入降落伞治疗前后的资料比较发现,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得到显著改善,由128.4±22.1降至115.2±23.1ml/m2,(p=0.0056), 3年随访结果显示仅有2例(6.5%)患者死于心脏原因,显示其在心力衰竭方面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同年ESC心衰大会发表的数据同样显示植入降落伞后,患者LVESVi、LVEDVi及左房容积指数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也明显增加,多达54%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得到改善,32%患者得到持续改善,进一步提示降落伞在心肌梗死所致心力衰竭方面的巨大潜力。但鉴于研究规模小,随访时间较短暂,研究对于降落伞在这些效果的维持时间、在左室重构方面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死亡率方面的改变仍需要更多的试验来探讨。随着更多临床技术及临床试验的普及,相信在这些方面会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为这类心力衰竭晚期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生机。

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已完成左室重建术63例,我院于今年成功的施行3例手术,患者随访恢复均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在术前及术中应用超声进行指导可进一步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如早期发现左心室假腱索等手术禁忌症,指导装置的准确植入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4.终末期心衰治疗——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是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未分化或低分化细胞,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且在骨髓中含量最为丰富,研究发现MSC在特定

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特定的细胞,因此可能修复衰老及病变的细胞组织,这个设想已开始被各科学工作者们在多个国家开展的累计达69余项临床试验中逐步得到印证。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常常等不到合适的心脏进行移植,如何更好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更好地改善预后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前面提到的降落伞植入术等方法在进行尝试的同时,由于各种适应证限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适用,因此MSC在晚期心脏病治疗方面是否可以有望缓解这种困境,人们也在逐渐进行探索。

今年发表的MSC-HF试验中[3],按照入选标准:30-80岁的严重缺血性心脏病,NYHA II-III级,LVEF<45%,以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按2:1比例纳入心肌内注射MSC组及对照组,最终纳入56例。结果显示6个月后MSC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主要终点,通过MRI 或CT测定)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了13.0ml(P = 0.001),LVEF提高了6.2% (P<0.0001), 每搏量增加了18.4 mL (P < 0.0001),心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约为5.7 g (P = 0.001)。但在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则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研究中也没有不良事件发生,从而证明MSC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规模较小,且时间短,仍需要更多的证据进行循证分析。

MSC主要是从骨髓中提取的,通过6-8周的培养、增殖,通过NOGA®XP心脏介入诊疗系统注射入左心室心肌组织的缺血区域,平均注入约7750万个。我国2014年由北京安贞医院主办的“缺血性

心力衰竭干细胞治疗国际高峰论坛暨C-Cure®技术论证及国际多中心中国区III期临床试验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展示了我国心血管医生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不懈努力。通过与美国梅奥医疗集团再生医疗中心合作,采用C-Cure技术,即从心衰患者的骨髓中提取干细胞,在体外利用独有的细胞重组技术培养分化成心肌前体细胞,通过C-cathez导管技术将其植入心脏损伤部位以实现心肌细胞再生,达到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此前发表于JACC上的

C-Cure试验II期研究结果就显示出MSC在LVEF、LVESV、6分钟步行距离等得到改善[4],尽管结果存在争议[5, 6],但我们期待刚刚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这项研究能够让我们看到再生医学在终末期心脏病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期盼这些结果能够安全有效,以尽早用于临床,成为这些患者人群新的福音。

冠心病介入治疗简介及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简介及进展 王学班2015.03.12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揭开了医学 科技的新篇章,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风险低、康复快等独特优点,目前已发展为和药物 治疗、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 心脏介入诊疗技术是通过体外操纵心导管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该技术 的发展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主要病种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844年,Bernard在其生理学研究中,将导管插入了动物心脏 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Forssmann 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人类首例心导管检查 术,从此拉开了人类心导管检查的序幕。之后,他相继九次在自己身上进行右心导管术。这种行为在他所在的医院引起了轰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强烈谴责,他被迫离开医院,并中断了工作 1941年,Conrad和Richards首次应用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右心及肺动脉压和心输 出量,诊断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 1951年,国内黄宛、方圻和陈灏珠相继在国内开展右心导管检查术 1956 ,Forssmann, Conrad and Richards won th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heart catheriza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1953年,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 首创了经皮动脉穿刺导丝引导插管动脉造影法, 成为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称为Seldinger穿刺法 1959,Sonnies在给一病人进行主动脉造影时,无意中将造影剂误注入右冠状动脉, 偶然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成为冠心病诊治史上一个里程碑1974年,Driscoll对Seldinger穿刺法进行了改良,改良穿刺法因不穿破血管后壁, 减少了血肿发生 1977年9月15日,瑞士苏黎世由Gruentzig 开创了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PTCA), 这是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中国指南中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中国指南中的 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 导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占据全球脑卒中病例 的大部分。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中国指南中关于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 一、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全 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和诊断手段的进步,介入治疗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二、最新进展 1.合并溶栓治疗的效果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一些病例中,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的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中国指南 对于合并溶栓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2.支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介入治疗中的支架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技术,能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中迅速恢复血流。新一代的支架技术不仅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也 更加适应复杂的血管形态,提高了血管再通的成功率。 3.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 血管成像技术在介入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的进展包 括CT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技术)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血管 病变。 4.治疗时间窗的扩展 中国指南在最新版本中对治疗时间窗做出了调整,将可行介入治疗 的时间窗从原来的6小时延长至24小时。这一改变为更多的患者提供 了治疗的机会,有助于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三、技术应用 1.血管重建技术 血管重建技术是指利用支架和球囊等器械,通过置入血管内重建狭 窄和闭塞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这种技术应用于狭窄和闭塞的大 脑血管,有助于恢复脑组织的供血。 2.血栓取出技术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 1.前言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冠心病介入护理也取得 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介入护理的新进展,以供参考。 2.冠心病介入诊断 冠心病介入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和相关检测手段来了解患 者的病情。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介入诊断方式包括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电生理检查等。这些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 心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3.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通过介入手术来改善冠脉狭窄或堵塞的情况,以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冠 状动脉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这 些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减少心肌损伤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4.冠心病介入护理措施

冠心病介入护理是指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环节。在术前准备中, 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做好身体检查和心理准备工作。在术中护理中, 护士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并且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术后护理中,则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伤口护理和恢复情况。 5.冠心病介入护理中的并发症与风险 冠心病介入护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风险。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出血、血管损伤等。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 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6.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论文、临床指南和护理流程等。提供这些附件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的具 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7.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包括专利、版权、医疗法规等。这些 名词在冠心病介入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提供了相应的注释,以便读者理解和运用。

介入治疗新进展

介入治疗新进展 作者:周玉杰[1]刘巍[1]彭萍安[1]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技术有了巨大的飞跃,在介入治疗领域这种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和及时,在疾病的防治手段上人们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并促进了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开展和应用。我们选取以下角度进行阐述,期待从这些热点问题上引发更多的关注。 1.3D打印支架: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第五次革命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最佳药物治疗(OMT)、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三个重要方面,尤其在PCI应用技术上的发展极为迅速。从1977年第一例球囊扩张(PTCA)到1988年金属裸支架(BMS)的成功,继而2001年药物洗脱支架(DES)开始得到应用,到如今全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 BDS)的兴起方兴未艾,心脏介入手术应用的材料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更新,但始终无法解决冠脉支架与血管直径差及走形等方面的物理相容性,而随着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支架技术极有可能成为引爆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先锋使者,实现冠脉血运重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认为组织相容性最好的支架类型是BDS,与传统的DES采用的钴铬合金等支架材质相比,BDS多采用左旋多聚乳酸制成,在植

入体内2年间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支架表面带有雷帕霉素的衍生物——依维莫司,控制药物约120天内完全释放,覆盖了再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有效防治再狭窄。研究证实,生物降解支架技术能使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得以恢复至自然生理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独特的生理收益,植入BDS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处于低水平,无支架血栓事件,6个月时的晚期管腔丢失与金属药物支架类似。尽管如此,由于个体差异,例如冠脉的两端直径存在不同,而冠脉病变的长度及走形也各有不同,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根据个体的具体血管情况制定符合个体要求的生物支架,并在BDS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以达到最佳个体化的要求,而这种设想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逐渐变得可能,并有望成为支架技术上的第五代革命。 目前,生物3D打印已经开始在细胞组织模型、移植物的生产中得到应用,而对于功能极为精细的、最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体组织结构而言,生物三维打印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能够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精确到每个生物个体的细胞组织、植入物等,实现真正的“私人订制”。而在冠脉支架植入方面,也可以达到根据个体的具体血管情况制定符合个体要求的生物支架,近乎苛刻的实现仿生冠脉支架的个体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我院在3D打印支架技术方面已获得相关研究的重大课题支持,并已获得相应专利,随着3D 打印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使用与其自身相匹配的极具个体化的支架,从而在充分利用BVS优势的同时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迎来支架技术上的第五次革命。

血栓治疗的手术介入技术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的手术介入技术最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栓治疗的手术介入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进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血栓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极大地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一些血栓治疗的手术介入技术最新进展。 1. 血栓溶解技术 血栓溶解技术是通过溶解血栓形成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物质,以及血栓本身。近年来,新一代的血栓溶解剂问世,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这些溶解剂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和更高的溶栓效率,使得血栓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2. 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是使用导丝、导管和特殊的气囊扩张装置,通过扩大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以恢复血流通畅。近年来,介入医学领域出现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术(PTAS)。PTAS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血栓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3. 血栓抽吸技术 血栓抽吸技术是通过导管和抽吸装置,将血栓快速、有效地抽吸出来。相比传统的手术切除血栓,血栓抽吸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ADAPT的血栓抽吸装置,其能够快速、安全地清除血栓。

4. 血栓滤器植入技术 血栓滤器植入技术是将一个特殊的滤器植入到静脉系统中,以阻拦血栓的移行,防止其进一步导致肺栓塞的发生。近年来,血栓滤器植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新一代的血栓滤器植入装置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准确度,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 5. 血栓超声消融技术 血栓超声消融技术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血栓发生溶解和破裂,以恢复血流的通畅。该技术具有无创伤、无辐射的优势,且溶栓效果显著。血栓超声消融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总结起来,血栓治疗的手术介入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血栓溶解技术、血管成形术、血栓抽吸技术、血栓滤器植入技术以及血栓超声消融技术等都取得了许多进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改善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血栓治疗中,医生和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寻找更加创新的手术介入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一、引言 冠状动脉疾病是造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经皮血管手术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将分享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内的新进展。 二、简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原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体内直接处理冠心病引起的心血管问题。这一方法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所需的大创伤,减少患者风险和恢复时间。 2. 心血管造影技术 心血管造影技术是导管放置前必须进行的步骤,用于明确冠心病患者具体情况。通过给予患者碘剂进行X射线检查,医生能够清楚看到心脏和冠状动脉的情况,为下一步手术提供指导。 3. 血管成形术 一旦发现狭窄或阻塞的血管,在心血管造影之后,医生将使用导丝和导管来引导球囊扩张器进入病变部位。通过对狭窄或者闭塞血管进行扩张,恢复正常的血流。 4. 冠脉支架植入 在经过血管成形术之后,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持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血管内植入支架。这些支架可以帮助维持血管通畅,降低再狭窄的风险。

三、新进展 1. 舒张压臂带辅助高道尔夫球囊扩张技术(DBA) 近年来,心脏介入医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型技术——舒张压臂带辅助高道 尔夫球囊扩张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球囊扩张前放置压控装置,并加以适量吹气通气,使得球囊能够更好地贴合动脉壁,减少球囊扩张后的缓慢或再狭窄情况。初步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药物释放支架 药物释放支架是一种新型的薄膜覆盖支架,在常规支架上涂覆有药物。通过 药物缓慢释放,可以抑制血管内平滑肌细胞生长,并减少内膜增殖、纤维化以及局部炎症反应。这一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再狭窄和栓塞的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预后。 3. 心动过程插层成形治疗 过去,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来说,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来治疗不同 部位的器质性狭窄。然而,最新的技术可以通过一次导丝排至所有血管供血区域,并使用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球囊扩张器,在一个过程中逐个扩张多个位置。这项技术名为心动过程插层成形治疗,不仅实现了一次手术解决多支血管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四、展望与挑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治疗效 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然而,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水平不均衡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栓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技术的引入和介入治疗的应用,为血栓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就血栓治疗的新技术和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药物溶栓疗法 药物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血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其进入到血栓的局部,溶解血栓从而恢复血流。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安全、便捷、有效的特点,适用于血栓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然而,药物溶栓疗法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治疗时间较长、治疗费用较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路,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来改善治疗效果。 二、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将血栓压缩或切除的方法。利用导管进入血管内部,通过机械切除或压缩血栓,恢复血流通畅。这种介入治疗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除血栓,对于病情严重或急需恢复血流的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血管成形术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成功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该方法对患者侵袭性小,康复快,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三、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段将支架放置在血管内部,解除血栓并保持血管通畅的方法。通过丝网状支架的植入,可以将血栓压缩或挤压,使其恢复正常血流。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血管狭窄严重或血栓较大的患者。 随着支架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治疗血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疗效稳定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超声介入技术 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治疗血栓的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栓形成的局部血流动力学状况,促进溶栓药物的渗透,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可靠等优点。 超声介入技术在血栓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发现,超声波的低频振荡可以增加溶栓药物进入血栓的速度和深度,提高溶栓效果。这使得超声介入技术成为血栓治疗中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 总结: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和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药物溶栓疗法、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和超声介入技术等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血栓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然而,这些新技术仍然需要在大量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心脏介入手术技术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心脏介入手术技术心血管疾病一直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心脏介入手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的 突破。本文将介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 应用。 一、新进展 1.1 介入心肌再灌注技术的实施 介入心肌再灌注技术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将血栓溶解药物 溶入心脏冠状动脉,以快速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心肌梗死的范 围和副作用。近年来,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成为急性心 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1.2 球囊扩张术的广泛应用 球囊扩张术通过导丝和球囊导管将球囊送入狭窄的冠脉病变部位, 然后利用球囊的充气和压力扩张血管,以改善冠脉血流。该技术非常 安全有效,已成为冠脉疾病的常规疗法,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 了革新。 1.3 药物洗脱术的突破 药物洗脱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导管将药物送入血管,较长时间地停留 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以达到抑制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效果。目前,

药物洗脱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二、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应用 2.1 冠脉搭桥术 冠脉搭桥术是一种通过取体内其他血管,如颈动脉、胸内动脉等, 移植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上,以恢复心肌血流的手术。该技术被广泛应 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2.2 植入可吸收支架 可吸收支架是一种新型的冠脉支架,与传统的金属支架相比,它可 以在血管病变治愈后被吸收,减少了长期使用支架带来的并发症。该 技术为冠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血管 功能和生活质量。 2.3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心脏外侧植入人工瓣膜, 以替代病变的主动脉瓣的手术。该技术既可以避免传统主动脉开胸手 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又能有效改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治疗方法。 2.4 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 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大大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介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 方面的最新动态。 一、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 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技术通过导管等介入装置,经血管系统进入颅内动脉瘤部位,采用不同的介入手术器械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微创 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是动脉瘤栓 塞术,通过导管在动脉瘤内注入栓塞剂,使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闭塞动脉瘤的作用。其次是支架植入技术,通过在动脉瘤颈部植入支架,改变血流动力学,使血栓形成于 动脉瘤内,达到闭塞动脉瘤的效果。这些新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更加安全、准确和有效。 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对颅内动脉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药物治疗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实践。靶向药物治疗通过作用于动脉瘤内部特定的生物分子靶点,阻断动脉瘤生长和扩张,达到抑制动脉瘤进展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备受关注。 近年来,一些新的靶向药物治疗技术也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通过靶向 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其受体,抑制血管新生,减少动脉瘤血供,达到抑制动 脉瘤生长和扩张的效果。一些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技术也被用于颅内动脉瘤的 治疗中。这些新的靶向药物治疗技术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 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基因治疗的前沿研究成果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技术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 新热点。基因治疗技术是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治疗所需的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内, 增强或改变患者自身的生物学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备受医学界的关注。 总结而言,近年来,在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驱动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取得了 一系列新进展。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靶向药物治疗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基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和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和介入治疗的 前沿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脑血管系统所发生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科学家们不断投入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发现,并探讨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一、研究的最新发现 1. 炎性反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性反应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炎性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参与血栓形成过程。针对炎性反应的干预治疗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尝试利用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手段来降低炎性反应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2. 肠道微生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会导致炎性反应的增加,进而影响血管功能和代谢状态。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远离肠道的器官,包括心脏和脑部。因此,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成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3. 遗传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 究特定基因的突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疾病的机制,并开发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某 些基因突变与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关,进而降低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这一发现为个性化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 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化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目前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的介入治疗手段,以提高手术的 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全冠脉三维重建技 术和支架放置指导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血管情况,提高手术 成功率。 2. 中风介入治疗的创新方法 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主要死因之一,介入治疗在中风的救治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创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如机械取栓术、颅内动脉造影和动脉球囊扩张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 用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地得到救治,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3. 心脏瓣膜疾病介入治疗的突破 心脏瓣膜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病症,传统的瓣膜替换手术 风险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们致力 于开发介入治疗替代方案。例如,经皮心脏瓣膜置换术(TMVR)利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介入医学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丝、导管等专用器械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新兴学科,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势。 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肿瘤的一线治疗手段,是目前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诊疗对象,可将其归为针对恶性肿瘤本身的治疗、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治疗以及其他辅助诊疗技术。 一、肿瘤血管介入治疗 1.1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通过皮下置入动脉泵或者直接经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肿瘤反应,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在体循环中的浓度,减少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 动脉灌注化疗最早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目前在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未接受过化疗的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全身化疗可使有效率提高到92%。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HAIC的中位生存期为7.6~17.6个月。 目前,亚洲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已将HAIC纳入晚期肝细胞癌标准治疗方案中。 在日本,采用低剂量顺铂联合氟尿嘧啶(FP方案)的持续给药时间长达5d,临床上常采用经股动脉皮下置入动脉泵的方式给药,随后在门诊完成多个周期的HAIC。

近年来,以奥沙利铂为主的HAIC方案成为肝癌研究领域的热点,HAIC在中国多使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FOLFOX方案),一般需要持续给药46h,由于每次置管时需要重新调整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避开栓塞后再通的胃十二指肠动脉,一般采用皮下置入导管的方式给药。 1.2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TAE是运用栓塞材料将肿瘤供血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用于不适合给予化疗药物的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 其在肝癌、肾癌、胰腺癌、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以及肿瘤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可用于肿瘤的术前栓塞以及术中保护性栓塞。 临床上常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碘油、微球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 TAE术中应综合考虑肿瘤血供、血管解剖和造影结果等合理地选择栓塞材料。 1.3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TACE在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供血动脉的同时,运用栓塞材料阻断供血血流,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 TACE是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可负载阿霉素、多柔比星和伊立替康等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肝癌TACE术中。 常用的载药微球包括DC-Beads、HepaSphere、LCbead、Tandem以及国产的CalliSphere等。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的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的最新进展 血栓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介入 手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栓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进步,介入手术在血栓治疗中的应 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是一种利用声波图像引导医生进行患者体内 术前术中术后的诊疗工具。通过超声引导下介入手术能够实时观察血 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取栓。同时,在手术过 程中还能监测血流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溶栓技术的应用 药物溶栓技术是一种使用药物将血栓溶解的方法。通过导管将溶栓 药物直接送达血栓所在部位,药物能够迅速作用于血栓,使其溶解, 从而恢复血流通畅。近年来,随着溶栓药物的研发与改进,药物溶栓 技术在治疗血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溶栓药物的副作用也在减少,使得药物溶栓技术更加安全、可靠。 三、血栓机械取栓技术 血栓机械取栓技术又称血栓回收技术,是通过导管将机械器械送入 血管内,直接取出血栓,恢复血流通畅。与药物溶栓技术相比,血栓 机械取栓技术的优势在于即刻性效果好、风险低。此外,机械取栓在

操作上的灵活性也是其独特之处,医生可以根据血栓的形态和位置选 择不同的器械进行取栓,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四、新型血栓滤器的使用 新型血栓滤器是一种放置在大血管内的器械,用于防止血栓移行至 肺动脉,防止形成肺栓塞。血栓滤器的使用范围广,适用于高危病例、术后病例及无法进行传统介入手术的患者。新型血栓滤器的材料和结 构也得到了改良,使得滤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正不断取 得新的突破。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手术、药物溶栓技术、血栓机械取栓 技术和新型血栓滤器的使用都为血栓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治 疗手段。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栓治疗的新技术介入手术在未 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指的是血管壁在动脉分支处出现的囊状扩张。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本文将就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介绍一种新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在临床上应用的微创治疗方法,它通过在动脉血管导管引导下将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内,实现对动脉瘤的栓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对那些位置较深、手术较为困难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材料的更新换代,介入治疗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介绍另一种新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指采用微小切口、显微镜下操作等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微创手术可以通过更小的切口、更精细的操作,实现对动脉瘤的切除或修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介绍一种新型的颅内动脉瘤治疗药物——内膜修复剂。内膜修复剂是一种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内膜修复的药物,它的应用可以帮助动脉瘤的内膜修复,从而减少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在临床上,内膜修复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内膜修复剂的出现,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选择。 总结一下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介入治疗、微创手术、内膜修复剂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位置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大脑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病症。这些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将探讨几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技术与进展。 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 介入治疗技术是通过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经导管脑血管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是两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技术。PCI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不仅可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还可以植入支架来保持血管通畅,最大限度地恢复冠状动脉供血;而脑血管介入治疗则可以在脑血管病变的病例中通过导管进入血管,进行血管内修复,治疗脑卒中等疾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PCI在外科手术无法实施的高龄患者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治疗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脑血管介入治疗则可以在脑卒中发病后的紧急情况下,迅速扩张血管或进行栓塞物的去除,有效减少患者病情的恶化。 二、微创手术技术的突破

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和风险。而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则通过小切口或穿刺等方式,实现对病变部位的治疗,有效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 微创手术技术的突破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微创心脏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或穿刺的方式进行,避免了传统开放性心脏手术的大切口和胸骨分离,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大降低。此外,微创脑血管手术也逐渐得到应用,通过替代传统的开颅手术,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了康复时间。 三、基因治疗的前景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操纵患者的基因或基因产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向心脏或大脑注射携带特定基因的载体,使这些基因进入细胞,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修复或恢复心脏或脑血管功能。研究表明,基因治疗可以促进心肌再生,改善心脏功能;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然而,虽然基因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难题。例如,如何精确地传递基因到目标细胞、如何避免不良反应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与应用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与应用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它通过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以下进展: 1. 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这种支架表面涂有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可以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从而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2. 新型介入器械的研发:如可降解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新型介入器械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介入治疗的精准化:随着影像技术和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越来越精准。医生可以通过影像设备实时了解导管、球囊、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精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拓展,例如: 1. 冠心病的治疗: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手术,可以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2.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部分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置入支架以隔绝破口,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创伤小,恢复快。 3. 心律失常的治疗: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介入手术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能量使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手术成功率较高。 总之,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相信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认可。

心梗的介入治疗技术与新进展

心梗的介入治疗技术与新进展心梗(也称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引 起的心肌细胞坏死。它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 胸闷、气短等症状。在过去几十年里,心梗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 但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新进展,心梗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有 了极大的提高。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PCI是当前治疗心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血管导管插入患者的 血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扩张并植入支架来恢复血流。这种方法简便、安全,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缩短了患者的病程,降低 了死亡风险。随着技术的发展,PCI在治疗心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经皮冠状动脉旋切术(FFR-CT) FFR-CT是一项新兴的介入治疗技术,它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来评 估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并帮助医生做出治疗决策。与传统的FFR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技术相比,FFR-CT无需导丝植入患者体内,无 创伤性且更加方便。它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患者需要进行PCI治疗,避 免过度治疗和风险。 三、心肌再灌注损伤(MIRI)的治疗 心肌再灌注损伤是指在复流后心肌细胞出现进一步的损伤。近年来,针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高压氧治疗能 够提高心肌细胞的氧化代谢,减少损伤。再灌注出现心律失常时,射

频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心脏正常的电信号传导,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四、微创心脏手术 传统的心脏手术需要进行胸骨切开,手术创伤较大。而微创心脏手术则采用微小切口或经胸腔镜手术,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风险。心梗患者进行微创心脏手术后,切口更小、恢复更快,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五、心血管导管支架技术改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血管导管支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支架逐渐应用于临床,它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缓慢降解,减少了长期使用支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此外,自扩张支架的引入,使得支架的植入更加精确,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 六、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心梗的介入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等能够在介入治疗后维持血管的通畅,并预防血栓或斑块再次形成。此外,新型的药物治疗如干细胞治疗等也在不断研究中,希望能够为心梗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结起来,心梗的介入治疗技术与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然而,尽管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率方面效果显著,但仍需不断研究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患者需求。相信随着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 摘要 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其范围不仅限于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还包括多项新兴的介入治疗技术,如左心耳封堵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等。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国内相关行业专家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器械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部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器械和技术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重磅研究和重要事件,以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为例,展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 正文 2005年,在先天性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Catheter Interventions in Congenital Structural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CSI)上,Horst Sievert教授总结了结构性心脏病的概念: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以及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1]。目前学术界常常将结构性心脏病作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不断扩展,多项新兴介入治疗技术也被纳入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范畴,如左心耳封堵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

术、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至今,已走过风雨五十载,记录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也见证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国际前列的过程。本文将以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为例,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重磅研究和重要事件,展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新兴介入技术,如左心耳封堵术、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技术等不在本文中讨论。 一、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进展 我国每年约有16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在导致儿童死亡的畸形中,先心病占比44.75%,占各系统畸形的首位[2]。自1990年以来,随着先心病矫治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推广,我国先心病患者的预后逐步改善,与北美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3]。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始于1953年Rubio应用介入手术治疗1例罹患肺动脉瓣狭窄的10个月龄婴儿[4]。1966年,Rashkind和Miller[5]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房间隔造口术,为经导管介入技术在先心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1967年,Porstmann等[6]采用泡沫塑料塞成功实现了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经导管封堵治疗,开启了先心病介入封堵技术的先河。1974年,King采用双盘伞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artial septal defect,ASD);1988年,Lock成功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上述工作为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81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成功实施房间隔造口术[7]。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市儿童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肝癌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肝癌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居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前列。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导管消融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一、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通过将抗肿瘤药物直接输送到肝癌部位,封堵肝癌部位供血的肝动脉,同时减少心脏和肾脏供血的副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癌的方法。然而,传统的TACE治疗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药物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稀释,仅有一部分药物能够达到肝癌灶,且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新型的TACE技术逐渐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例如,利用介入导航系统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肝癌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此外,一些新型的缓释药物也被应用于TACE治疗中,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在肝癌灶内的驻留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TACE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经导管消融治疗 经导管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Ablation Therapy,简称PAT)是一种无创的肝癌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引导至肝癌灶并进行热

疗或冷冻疗法,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相比传统的手术切除,PA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且可以针对较小的肝癌灶进行治疗。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导管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射频消融技术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消融技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热能,进行热疗杀灭肝癌组织。除此之外,微波消融技术和冷冻消融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特定的生长信号途径来进行治疗的方法。相比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在肝癌的靶向治疗中,一些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如入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称Anti-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被应用于抑制肝癌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多潘立酮抑制剂等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结: 肝癌的介入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导管消融治疗和靶向治疗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肝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治疗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并且不同患者的病情也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未来,肝癌的介入治疗领域仍将继续发展,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经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经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器械和技术的进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广泛开展,国内某些有经验的中心TRI的比例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90%以上,多数经股动脉可以完成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类型,目前均可经桡动脉完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出血并发症低、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是否可以常规应用还存在一些顾虑,尤其是手术可完成性、手术延迟等方面,另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都应用更强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出血的风险高于常规择期PCI,众所周知的TRI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好处在AMI直接PCI中是否更加明显?其降低出血的好处是否能带来真正的临床获益?笔者结合最新的临床试验以及个人的临床实践就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1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向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急、危、重的临床类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斑块基础上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尽快持续充分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关键,早期再灌注治疗的主要策略包括溶栓和直接介入治疗,相比溶栓治疗直接介入治疗具有开通率高的优点,心肌再灌注更为充分和持续,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都证实直接PCI明显优于溶栓治疗,但直接PCI要求必要的设备和条件,要求随时待命的导管室和经验丰富的团队,在有经验的中心直接PCI 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主要措施。 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状 2.1 TRI 发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PCI途径为经股动脉途径(TFI),1993年,Kiemenij[1]报道了首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TRI),之后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器械的不断更新,各大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开发出了桡动脉介入治疗专用穿刺器械(如Terumo和Cordis穿刺套装)和指引导管(如Barbeau、Kimny、Fajadet等),同时对其他介入治疗器械做了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需要,TR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传统的股动脉途径相比,TRI并以其损伤小、局部并发症少、舒适度增加、不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等优点而倍受患者和介入医生的青睐。在有些技术成熟的介入中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