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0章 接触分析实例

第20章 接触分析实例

第20章 接触分析实例
第20章 接触分析实例

第20章接触分析实例

在这个实例中,将对一个盘轴紧配合结构进行接触分析。第一个载荷步分析轴和盘在过盈配合时的应力,第二个载荷步分析将该轴从盘心拔出时轴和盘的接触应力情况。

20.1 问题描述:

在旋转机械中通常会遇到轴与轴承、轴与齿轮、轴与盘连接的问题,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可能有不同的连接形式。但大多数连接形式中存在过盈配合,也就是涉及到接触问题的分析。这里我们以某转子中轴和盘的连接为例,分析轴和盘的配合应力以及将轴从盘中拔处时盘轴连接处的应力情况。

本实例的轴为一等直径空心轴,盘为等厚度圆盘,其结构及尺寸如图20.1所示。由于模型和载荷都是轴对称的,可以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分析。这里为了后处理时观察结果更直观,我们采用整个模型的四分之一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将其进行扩展,来观察整个结构的变形及应力分布、变化情况。盘和轴用同一种材料,其性质如下:

弹性模量:EX=2.1E5

泊松比:NUXY=0.3

接触摩擦系数:MU=0.2

20.1 盘轴结构图

20.2 建立有限元模型

在ANSYS6.1中,首先我们通过完成如下工作来建立本实例的有限元模型,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指定分析标题,定义单元类型,定义材料性能,建立结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等。根据本实例的结构特点,我们将首先建立代表盘和轴的两个1/4圆环面,然后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模型。

20.2.1设置分析标题

本实例为进行如图20.1所示的盘轴结构的接触分析,属于非线性结构分析范畴。跟前面实例一样,为了在后面进行菜单方式操作时的方便,需要在开始分析时就指定本实例分析范畴为“Structural”。本实例的标题可以命名为:“Analysis of a Axis Contacting a hole in a Disc”,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1.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将弹出Change Jobname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如图20.2所示。在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新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20”,为本分析实例的数据库文件名。并单击New log and error files (新的日志和错误

文件)单选框,使其变为“Yes”,为本实例的分析过程创建新的日志。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文件名的修改。

图20.2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

2.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Title,将弹出Change Title (修改标题)对话框,如图20.3所示。在Enter new title (输入新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文字“Analysis of a Axis Contacting a hole in a Disc”,为本分析实例的标题名。单击按钮,完成对标题名的指定。

图20.3 修改标题对话框

3.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 | Replot,指定的标题“Analysis of a Axis Contacting a hole in a Disc”将显示在图形窗口的左下角(图略)。

4.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ference,将弹出Preference of GUI Filtering (菜单过滤参数选择)对话框。单击Structual(结构)选项使之被选中,以将菜单设置为与结构分析相关

的选项。单击按钮关闭,完成分析范畴的指定。

20.2.2定义单元类型

本实例分析的问题中涉及到大变形,故选用Solid185单元类型来建立本实例的模型。本接触问题属于面面接触,目标面和接触面都是柔性的,将使用接触单元TARGE170和CONTA174来模拟接触面。接触单元在分析过程中使用接触向导时可以自动添加,这里就不再添加。下面为定义单元类型的具体操作过程。

1.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将弹出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将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如图20.4所示。

图20.4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

2.在单元类型库对话框中,靠近左边的列表中,单击“Structural Solid”一次,使其高亮度显示,指定添加的单元类型为结构实体单元。然后,在靠近右边的列表中,单击“Brick 8node 185”一次,选定单元类型Solid185 为第一类单元。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对话框。然后,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对话框会重新显示,且在对话框中的单元列表框中列出了定义的单元类型1:Solid185,如图20.5所示。

20.5 定义的单元类型

3.单击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单元类型的定义。

20.2.3 定义材料特性

本实例中盘轴使用同一种材料类型,所以只需定义一种材料就可以了。下面是具体的操作过程。

1.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将弹出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材料模型定义)对话框,如图20.6所示。

图20.6 材料模型定义对话框

2.在对话框的右边选项框中,依次双击Structural | | Linear | | Elastic | | Isotropic,将弹出1号材料的弹性模量EX和泊松比PRXY的定义对话框,如图20.7所示。

图20.7 线性各向同性材料定义对话框

3.在线性各向同性材料属性对话框中的EX (弹性模量)文本框中输入“2.1E5”,PRXY (泊松比)文本框中输入0.3。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

4.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材料模型定义)对话框的左边列表框中将列出定义的材料1的属性。在对话框选取路径Material | Exit关闭对话框,完成对材料模型的定义。

20.2.4 建立几何模型并分网

下面来建立本实例的轴对称几何模型,并进行合理的分网。本实例的轴对称模型比较简单,可以用多种途径很方便地建立。前面我们讲过对于这种旋转体几何模型可以先建立一个形面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这个形面绕其对称轴旋转需要的角度而得到;也可以直接建立圆环,再对其进行实体网格划分而得到整个模型的网格。这里我们采用后面一种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创建四分之一圆盘。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Volumes | Cylinder | Partial Cylinder命令,将打开Partial Cyclinde (r创建部分圆环)对话框,如图20.8所示。

图20.8 创建部分圆环对话框

2.在创建部分圆环对话框中的输入圆心坐标为:WP X=0、WP Y=0,内径Rad-1=34,起始角度为Theta-1=0,外径为Rad-2=100,结束角度为Theta-2=90,圆盘厚度为Depth=25,如图20.8所示。单击按照设置的值建立圆盘模型,在ANSYS图形显示对话框中将会显示刚创建圆盘(图略)。

3.创建代表轴的圆环。接着,在创建部分圆环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值来建立代表四分之一轴的圆环。输入的值为:WP X=0、WP Y=0,内径Rad-1=25,起始角度为Theta-1=0,外径为Rad-2=35,结束角度为Theta-2=90,圆盘厚度为Depth=150。然后单击对话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在ANSYS图形显示对话框中将会显示刚创建圆盘。

4.调整所建实体的视图。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Pan Zoom Rotate,打开Pan-Zoom -Rotate (平移-缩放-旋转)对话框,并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按钮,将建立的模型调到比较合适的位置。调整后的两个圆环几何体如图20.9所示。读者可以单击对话框下部的动态显示选择框,然后通过鼠标右键来调整视图位置。

图20.9 建立的盘轴几何模型

5.将圆环2(轴)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Move / Modify | Volumes,将弹出Move Volume (移动体)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

单击代表轴的圆环将其选中,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将弹出Move

Volume (移动体)对话框,如图20.10所示。

图20.10 移动体对话框

6.在对话框中的Z-offset in Active CS (Z轴方向平移量)文本框中输入“-10”,将该体沿Z轴负方向平移10mm,然后单击按钮关闭此对话框。

7.对创建的体进行网格划分。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eshing | Mesh

Tool打开分网工具对话框,如图20.11所示。

8.对端面上的线进行分网控制。在网格划分工具对话框(Mesh Tool)中的尺寸控制(Size

Controls)区中,单击Lines (线单元)的按钮,将弹出Element Sizes on Picked Lines (选定线的单元尺寸定义) 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单击轴某个端面上的两条圆弧线,然后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将弹出Element Sizes on Picked Lines (选定线的单元尺

寸) 定义对话框,如图20.12所示。

图20.12 对线进行网格控制

9.在线单元尺寸控制对话框中的No. of element divisions (单元划分个数)文本框中输入“15”,指定轴沿周向划分15个单元。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对设置进行确认。

10.对轴的网格进行控制。重复上面的步骤8、9的过程,在图形输出窗口中选则同一端面上的径向边,将它们划分为2份。再选择轴的高度上的某条线,将其划分20份。

11.完成对轴的网格划分。单击分网工具对话框中的Mesh下拉框中的“Volume”,指定分网对象为体。再单击Shape (分网形状)控制区的“Hex/Wedge”单选按钮,指定形状

为六面体。单击其下面的“Sweep”单选按钮,指定分网方式为扫掠。再单击对话框中的

12.对盘进行网格划分。重复步骤8~11,将盘周向划分10份,径向划分8份,轴向划分3份,同样用扫掠的方式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单击分网工具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至此,完成了盘轴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的全部工作,通过上面的工作建立的有

限元模型如图20.13所示。

图20.13 盘轴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20.2.5 创建接触对

由于轴和盘在连接时是过盈配合,轴的外表面和盘心的表面之间将构成面面接触对。ANSYS6.1的接触对生成向导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生成分析需要的接触对。下面我们将利用接触对生成向导来生成本实例需要的接触对。在生成接触对的同时,ANSYS程序将自动给接触对分配实常数号。

1.打开接触管理器。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Contact

Pair,打开ANSYS6.1中的Contact Manager (接触管理器),如图20.14所示。

图20.14 接触管理器

2.单击接触管理器中的工具条上的最左边按钮,将弹出Add Contact Pair (添加接

触对)对话框,如图20.15所示。

图20.15 添加接触对对话框

3.单击对话框中的“Areas”单选按钮,指定接触目标表面为面,然后单击

按钮来选择具体的目标面。将弹出Select Area for Target (选择目标面)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单击圆盘的盘心面将其选定,然后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将其关闭。

这时,Add Contact Pair (添加接触对)对话框中的按钮将被激活,单击按钮进入下一步,将弹出选中接触面的对话框。

4.单击对话框中的“Areas”单选按钮,指定接触表面为面,然后单击按

钮,来选择具体的接触面。将弹出Select Area for Contact (选择目标面)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单击轴的外环面将其选定,然后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将其关闭。这

时,Add Contact Pair (添加接触对)对话框中的按钮将被激活,单击按钮进入

下一步,对接触对属性进行设置。其对话框如图20.16所示。

图20.16 设置接触对属性

5.在对话框中,单击“Include initial penetration”选择框将其选中,使分析中包括初始渗透。单击Material ID (材料代号)下拉框中的“1”,指定接触材料属性为定义的一号材

料。并在Coefficient of Friction (摩擦系数)文本框中输入“0.2”,指定摩擦系数为0.2。单

击按钮,来对接触问题的其它选项进行设置,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0.17所示。

图20.17 基本设置选项

6.在对话框中的Normal Penalty Stiffness (正则处罚刚度)文本框中输入“0.1”,指定接触刚度的处罚系数为0.1。然后单击对话框上部的Friction (摩擦)标签,打开对摩擦选项设置的选项卡,如图20.18所示。

图20.18 设置摩擦选项

7.单击选项卡中的Stiffness matrix (刚度矩阵)下拉框中的“Unsymmetric”选项,将其选中,指定本实例的接触刚度为非对称矩阵。其余的设置保持缺省,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对接触选项的设置。

8.单击图20.16所示的按钮,ANSYS程序将根据前面的设置来创建接触对。然后弹出如图20.19所示的对话框。

图20.19 完成接触对的创建

9.查看图20.19所示对话框中的信息,然后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在ANSYS

的接触管理器的接触对列表框中,将列出刚定义的接触对,其实常数为3。关闭接触管理器。在图形输出窗口中显示的接触对,如图20.20所示。

图20.20 定义的接触对

10.单击ANSYS Toolbar (工具条)上的按钮,保存数据库文件。

11.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 | Areas,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从新显示,在ANSYS 图形输出窗口中对所建模型的面进行显示。

至此,完成了本实例有限元模型的全部工作,下面将进行加载求解工作。

20.3 加载并求解

因为本实例是对盘轴结构中,将轴从盘心拔出的过程进行非线性分析。根据条件知道在这个过程中盘的外缘节点的自由度该全部约束。又由于建模时为了节约费用,根据模型结构的特点,只建立了四分之一的模型,所以需要在分析时定义对称边条,来模拟真实的情况。

本实例的分析过程由两个载荷步组成,第一个载荷步为过盈分析,求解盘轴过盈安装时的应力情况。第二个载荷步为将轴从盘心拔出时的接触分析,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盘心面和轴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应力。它们都属于大变形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在分析时需要定义一些非线性选项来帮助问题的收敛。下面进行本实例的加载和求解操作。

20.3.1定义对称边条和位移约束

前面我们讲过,为了节约建模费用,我们根据模型的结果特点只建立了四分之一模型,这样在分析时就需要定义轴对称边条来模拟实际的情况。另外根据问题的描述知道,圆盘外缘的节点的所有自由度应该被约束。下面为具体的操作过程。

1.定义轴对称边条。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Symmetry B. C. | On Areas,将弹出Apply SYMM on Areas (在面上施加轴对称边条)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单击选取盘和轴的四个径向截面,如图20.21所示。然后,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对它们施加轴对称边条。

图20.21 定义轴对称边条

2.定义盘外缘的位移约束。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On Areas,将弹出Apply U,ROT on Areas (在面上施加位移约束)拾取对话框。在图形输出窗口中单击盘的外缘面,然后单击拾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拾取对话框,将弹出Apply U,ROT on Areas (在面上施加位移约束)对话框,如图20.22所示。

图20.22 定义位移约束

3.在对话框中,单击DOFs to be constrainted (约束自由度)列表框中的“All DOF”,使其高亮度显示,将其选中。其余设置保持缺省值(缺省的位移值为0),单击按钮关闭拾取对话框,完成对位移约束的定义。施加的轴对称约束和位移约束如图20.23所示。

图20.23 定义的轴对称约束和位移约束

20.3.2 定义并求解第一个载荷步

对于本实例,第一个载荷步是盘轴连接时的过盈配合分析,它属于结构静力分析的大变形分析。这里需要进行的工作是指定分析类型,载荷步选项,以及输出文件控制。

1.指定分析类型。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Analysis Type | Solution | New Analysis,将会弹出New Analysis (新分析)对话框(图略),单击对话框中的“Static”单选按钮,指定分析类型为静力分析。

2.设定分析选项。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Analysis Type | Sol'n Controls,将弹出求解控制对话框,如图20.24所示。

图20.24 求解控制器的基本选项卡

3.单击Basic (基本)选项卡左边的Analysis Options (分析选项)下拉框中的“Large Displacement Static”将其选中,使分析中考虑大变形影响。然后在Time Control (时间控制区)中设定载荷步结束时间Time at end of loadstep=100,并关掉自动时间步(Automatic time stepping为“Off”)。其余设置保持缺省,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关闭对话框。注:通过下面方法同样可以对时间步进行设置。单击求解控制(Solution Controls)对话框

中的Advanced NL (高级非线性卡)右下部的按钮,打开隐藏的

其余求解选项菜单。然后通过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Load Step Opts | Time/Frequenc | Time-Time Step来设置。

另外,在进行结构静力分析时ANSYS缺省的加载方式为斜坡(Ramped)加载方式,这里我们将不再进行设置。

4.进行第一载荷步求解。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Solve | Current LS,将弹出STATUS Command (求解设置状态) 窗口(见图20.25),和Solve Current Load Step (求解当前载荷步)对话框(见图20.26)。

图20.25 求解设置状态对话框

5.仔细阅读求解状态窗口中的信息,检查所有的选项和设置是否都正确。如果正确,单击图20.26所示对话框框中的按钮,对当前载荷步进行求解。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取消这次求解,对正确的设置进行修改并从新求解。

6.ANSYS程序会在求解时弹出不同的状态对话框显示正在进行的求解内容。经过一定的运算求解之后,会弹出求解完成提示对话框,单击按钮,完成第一载荷步的求解。

7.求解完成之后ANSYS图形显示窗口中显示的是求解过程的迭代曲线,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Replot,可以对窗口中的内容重新显示成盘轴结果的有限元模型。

20.3.3 定义并求解第二载荷步

本实例中,第二载荷步是求解将轴从盘心拔出过程中轴和盘的接触应力情况。在这个载荷步中需要定义轴的位移值(沿轴向移动的距离)。同时,需要定义多个载荷子步来进行迭代求解。下面是定义并求解第二载荷步的具体操作过程。

1.设定分析选项和输出控制选项。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Analysis Type |

Sol'n Controls,将弹出Solution Controls (求解控制)对话框,如图20.27所示。

图20.27 求解控制对话框

2.在求解控制对话框中的Basic (基本)选项卡中,将Analysis Options (分析选项)设置为“Large Displacement Static”,指定为大变形分析。将Time Control (时间控制)区的Time at end of loadstep (载荷步结束时间)设置为“250”,并打开Automatic time stepping(自动时间步选项) ,设置为“On”)。并且将Number of substeps (载荷子步数)文本框设置为“150”,Max no. of substeps (最大子步数)为“10000”,Min no. of substeps (最小载荷子步数)为“10”。

3.单击对话框右边Write Items to Results File (结果输出项)设置区下面的Frequency (输出频率)下拉框中的“Write every substep”,将每个载荷子步结果都输出到结果文件中。然后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

4.施加位移载荷(将轴沿轴向平移40mm,拔出盘孔)。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Select | Entities,将弹出Select Entities (选择实体)对话框,如图20.28所示。单击对话框中最上面下拉框中的“Node”,指定选择对象为节点。接着在下面的下拉框中单击“By Location”,指定选择方式为根据坐标值来选取。单击“Z coordinates”单选按钮,在下面的文本框中输入“140”,指定选取Z坐标值为140的所有节点。单击按钮,然后单击按

钮关闭对话框,完成选取。

图20.28 选取轴对面上的节点

5.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Structural | Displacement | On Nodes,将弹出施加节点位移载荷拾取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将弹出Apply U,ROT on NOdes (施加节点位移载荷)对话框,如图20.29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约束自由度列表框中的“UZ”,使其高亮度显示。然后在Displacement value (位移值)文本框中输入“40”,

其余设置保持缺省,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位移载荷的施加。

图20.29 施加位移载荷

6.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Select | Everythings,选取所有的有限元元素。

7.由于大变形影响和加载方式在第一载荷步中都已经设置,这里不需要再重新定义。下面直接求解第二载荷步。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Solution | Solve | Current LS,将弹出STATUS Command (求解设置状态) 窗口和求解Solve Current Load Step (当前载荷步)对话框(图略)。

8.仔细阅读求解状态窗口中的信息,检查所有的选项和设置是否都正确,然后关闭它。如果信息正确,单击求解当前载荷步对话框框中的按钮,对当前载荷步进行求解。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取消这次求解,对不对的设置进行修改

并重新求解。

9.ANSYS程序会在求解时弹出不同的状态对话框显示正在进行的求解内容,经过一定的运算求解都完成之后,会弹出求解完成提示对话框,单击按钮,完成第二载荷步的求解。

至此完成了将轴从盘心拔出过程中接触应力的分析,下面通过ANSYS的后处理功能来观测求解的结果。

20.4 结果分析

上面对轴和盘的接触分析进行了求解,下面我们首先将分析过程中建立的四分之一模型扩展成完整的盘轴结构模型,然后通过通用后处理器(POST1)和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来观察求解的结果。

20.4.1 利用通用后处理器观察结果

在通用后处理器中,主要观察两个载荷步求解的盘轴过盈配合应力和将轴从盘孔拔出时在接触面上的接触应力情况。也可通过ANSYS提供的动画功能观察整个过程的动画显示,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扩展模型。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PlotCtrls | Style | Symmetry Expansion | Periodic/Cyclic Symmetry,将弹出Periodic/Cyclic Symmetry Expansion (周期、轴对称扩展)对话框,如图20.31所示。

图20.30 模型扩展对话框

2.单击对话框中的“1/4 Dihedral Sym”单选按钮,指定要扩展的对称类型为四分之一两面角系统。原来我们建立的四分之一模型将会被扩展成为整个的盘轴结构模型,如图20.31所示。

图20.31 扩展后的模型

3.查看过盈配合时盘轴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General Pestpro | Read Results | By Load Step。将弹出Read Results by Load Step Number (根据载荷步数读取结果)对话框,保持对话框中的缺省设置(缺省值为LSTEP=1,SBSTEP=LAST),单击

按钮关闭对话框,读取第一载荷步的最后一个载荷子步的结果。

4.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 | General Postproc | Plot Results | Contour Plot | Nodal Solu,将会弹出Contour Nodal Solution Data (绘制节点解数据的等值线)对话框,如图20.32所示。

图20.32绘制节点解数据的等值线对话框

5.在对话框中要显示项目的靠近左边的列表框中,单击“Stress”使其高亮度显示。

牵引变电所事故案例

牵引供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一、人身伤亡事故 人身伤亡事故分类 人身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人身高坠伤亡事故 ?人身其他伤亡事故

人身触电事故 ?人身触电事故居于牵引供电各类人身事故首位。 牵引供电工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检修和事故处理中,要与停电或带电的高压设备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身触电(停电作业时触及有电部位,带电作业时触及接地设备或与带电作业非等位的其他设备)伤害。人身触电事故还可能发生群体伤害,对牵引供电工作人员生命威胁极大。 ?如何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做到杜绝漏洞,有效预防,特别是发生事故后,及时、正确地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将事故压缩到最小程度。

人身触电事故的原因 (1)误登有电设备。 变电所非全所停电作业或全所停电作业,但110kV母线 或110kV进线隔离开关有电,或接触网分相、分段、四跨及复线区段在车站之一线停电作业时,因工作票存在漏洞,或监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作业人员由无电区进入有电区。 (2)停电不彻底,作业区内仍有带电设备。 变电所两个系统或几个设备、接触网分相、四跨两端重合停电或接触网垂直停电,先停了部分设备或之一供电臂,未达到重合停电或垂直停电或两个系统或几个设备同时停电作业条件而开始进行的停电作业,又省略了验电接地程序或作业与验电接地同步进行导致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人身触电事故的原因 (3)误送电、误停电。 误送电、误停电一般容易发生在分局电调端。 ①送错供电臂。应送甲供电臂而由于调度人员责任心不 强,违章操作或其他值班调度员代为消令,写错消令栏位置而误送为乙供电臂。误送电对作业组群体安全威胁极大。在非远动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或虽远动但因故打向当地控制位后,值班员违章操作也容易发生误送电。 ②误或接触网操作人拉错四跨、隔离开关将电停错。电调命令发布正确,上述三所值班人员或接触网操作人由于责任心不强,也同样存在着误停问题。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

编号:SM-ZD-92761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 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防止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的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行车作业的标准化,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全措施,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质量,提高线路道岔养护质量,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对车辆转向架侧架、摇枕实行寿命管理,凡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配件全部报废;车辆入厂、段修转向架除锈后进行翻转分解探伤,重点检查;加强制动梁端轴分解探伤检查等安全措施。 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编组站、区段站在到发线、调车线以外线路上停留车辆,应连挂在一起,并须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或以铁鞋牢靠固定。中间站停留车辆,无论停留线路是否有坡道,均应连挂在一起,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并以铁鞋牢靠固定。车站对停留车辆防溜措施执行情况每天要实行定期检查。机车在中间站停留时,乘务

铁路路基事故案例及分析

铁路路基事故案例及分析 一、石太高速客运专线路基下沉案例分析 1.事故概况 2009年7月7日至8日,我国开工最早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发生了路基下沉事故,由于连日普降暴雨,事故发生时,列车晃车严重,其中 k178+910、k158+300、k106+300三处路基下沉严重,最大下沉分别达到64.2cm、16cm、9.7cm。这起事故导致多趟北京至太原的动车组限速运行晚点,严重影响了铁路正常运输秩序,危及列车运行安全。铁道部认定k178+910质量事故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大事故,k158+300、k106+300质量事故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一般事故。如图4-1 图4-1 石太高速铁路路基下沉 2.事故原因 一是路基填筑不规范。填料控制不严,粒径超标、级配不良,甚至有的填料类别与设计不符;填筑不讲究工艺控制,野蛮操作,虚铺厚度超标;路基断面加宽不够,边坡碾压不实,雨季冲刷严重;过渡段台阶宽度不足,涵洞两侧不对称填筑;土工格栅铺设不平顺、接头搭接长度不够、搭接处理不规范等。 二是路基挡护和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突出。沉降缝、反滤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做;片石混凝土片石掺量过多;预应力坡面锚索施工不到位,存在锚索长度不够、数量不足、不做防锈处理等问题,甚至有个别锚索不张拉就使用。排水系统不到位、不完善、不畅通,造成路基、涵洞经常被水浸泡。 三是CFG桩和岩溶注浆施工存在较多的质量隐患。比如,不做工艺性试验就

开始施工;实际地质与勘察资料有出入时,不及时进行变更,影响处理效果;对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手段偏弱等。 3.事故责任 石太客专k178+910处为中铁三局施工区段,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石太客运专线公司; 石太客专k158+300处为中铁12局施工区段,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石太客运专线公司; 石太客专k106+300处为中铁13局施工区段,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石太客运专线公司。 4.对有关人员的处理 中铁三局,取消10次铁路大中型项目施工投标资格,赔偿损失70% ,设计和监理单位赔偿损失各15%; 中铁12局,取消5次铁路大中型项目施工投标资格,赔偿损失90%,监理单位赔偿损失10%; 中铁13局,取消5次铁路大中型项目施工投标资格,赔偿损失90%,监理单位赔偿损失1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取消2次铁路大中型项目设计方案投标资格; 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监理有限公司,取消10次铁路大中型项目监理投标资格。 5.采取措施 (1)进一步加强技术交底管理。一是建设项目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牵头,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运营部门参加,对全线进行现场勘察设计技术交底,尤其是防护及排水工程,一定要现场核对,对措施不强的,要研究制定优化措施。二是建设项目一开工,施工单位要及时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将设计意图、质量要求、工艺标准、作业标准、安全措施等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详细准确说明。三是加强技术交底考核评价。技术交底工作纳入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考核和施工单位信用评价。对于勘察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不到位、处理问题不及时、影响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图考核或信用评价中予以扣分。 (2)增加路基施工专项联合检查环节。在全线路基基本成型或独立标段路基成型后,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牵头,组织运营部门及施工、监理单位,联合对路基本体、防护及排水工程进行现场平推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落实了建设标准和设计文件,施工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地形地貌改变后,更要重视这个检查环节。运营部门在建设阶段就要提前介入了解路基和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的情况,并提出不符合运输要求的问题,建设单位组织抓好整改。

铁路运输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

运宝官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4709111.html, 铁路运输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 铁路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铁路运输是一种主要陆路运输方式。铁轨所提供的光滑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乘坐火车的客人会感到很舒适,更节省能量。在配置得当的情况下,铁路运输比其他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时可节省5-7成能量,且,铁轨可以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提高火车的载重力。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和机务两个方面: (1、)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 (2、)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

ansys模态分析及详细过程

压电变换器的自振频率分析及详细过程 1.模态分析的定义及其应用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其中模态分析也是进行谱分析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或瞬态动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前期分析过程。 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前者有旋转的涡轮叶片等的模态分析,后者则允许在建立一部分循环对称结构的模型来完成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 ANSYS提供的模态提取方法有:子空间法(subspace)、分块法(block lancets),缩减法(reduced/householder)、动态提取法(power dynamics)、非对称法(unsymmetric),阻尼法(damped), QR阻尼法(QR damped)等,大多数分析都可使用子空间法、分块法、缩减法。 ANSYS的模态分析是线形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例如塑性、接触单元等,即使被定义了也将被忽略。 2.模态分析操作过程 一个典型的模态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建模、模态求解、扩展模态以及观察结果四个步骤。 (1).建模 模态分析的建模过程与其他分析类型的建模过程是类似的,主要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单元实常数、材料性质、建立几何模型以及划分有限元网格等基本步骤。 (2).施加载荷和求解 包括指定分析类型、指定分析选项、施加约束、设置载荷选项,并进行固有频率的求解等。 指定分析类型,Main Menu- 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选择Modal。 指定分析选项,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选择MODOPT(模态提取方法〕,设置模态提取数量MXPAND. 定义主自由度,仅缩减法使用。 施加约束,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 求解,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3).扩展模态 如果要在POSTI中观察结果,必须先扩展模态,即将振型写入结果文件。过程包括重新进入求解器、激话扩展处理及其选项、指定载荷步选项、扩展处理等。 激活扩展处理及其选项,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Expansionpass-Single Expand-Expand modes。 指定载荷步选项。 扩展处理,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 注意:扩展模态可以如前述办法单独进行,也可以在施加载荷和求解阶段同时进行。本例即采用了后面的方法 (4).查看结果 模态分析的结果包括结构的频率、振型、相对应力和力等

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第四章、牵引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第1节、牵引网故障现象与分析 第2节、故障处理措施 第3节、电气烧伤故障原因分析 第4节、电气联结方面故障 第5节、绝缘方面故障 第四章、接触网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随着以动车组开行为标志的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工作顺利实施,在我国的繁忙铁路干线上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动车组。由于动车组结构、速度、动力特性需要,全部为电力驱动。在铁路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已和信号系统、工务系统一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动车组自身不带发电设备,车内各种工作和生活用电均直接从接触网上取电.一旦发生断电将会直接影响列车和旅客的工作生活。因此如何确保牵引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已成为牵引供电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设置的特殊性(机、电合一,露天设置,动态工作,没有备用),所以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中断电气化铁路的行车功能。因此分析和研究其常见故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尤显重要;接触网是一种机、电合一的特殊设备,既有机械方面的结构特点,也有电气方面的技术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接触网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空间结构尺寸方面;导电回路方面;绝缘方面;空间结构尺寸方面故障;接触网是一种特殊的供电设备,所谓特殊即其不仅要保障质量良好地向电力机车提供电流,而且还要保证接触悬挂能牢固地处在规定的空间几何位置上,保证受电弓能质量良好地、平滑地从接触线上取流。由于机车受电弓宽度有限,且机车运行速度愈来愈快。因此接触网的技术参数一旦发生变化或接触悬挂上零件一旦脱落,就会对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的运行造成障碍,严重时还会造成弓网故障。 第一节、接触网故障现象与原因分析 4.1.1、故障现象

接触网人身事故案例

接触网人身事故案例 事故场景,不堪回首…… 人身伤害,伴随终生…… 教训惨痛,铭心刻骨…… 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1、私自上杆处理补偿绳导致1人触电重伤 事情经过: 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停电作业。16时07分消令送电。刚送上电2分钟,即16时09分发生跳闸,重合成功。 该接触网车站座台人员发现网杆上有人,马上向电调联系,“某车站接触网杆上有人触电,请立即停电”,电调当即命令变电值班员停电。接好地线后将受伤网工从杆上救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原因及措施: 作业完成撤封消令,网工甲下杆后,又发现下锚补偿绳上端回头处还有些问题,于是在未征得工作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上杆处理,由于与带电体距离不够,造成触电。 现场工作领导人没有及时召集组员撤至安全地带,甲上杆工作领导人没及时发现,实际中断了作业监护。 作业组成员一旦下网,消除了停电作业令,则任何人都不允许再上网。确有需要再上网时则必须再办理相关手续方可。

2、网上作业人员甲,由上行无电区进入下行有电区触电死亡 事情经过: 某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处理缺陷,内容是更换32号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花篮螺栓。更换完毕后,监护人让网上作业人员乙下网。让甲拆除网上Ⅱ道的直吊线后下网,14点15分,甲拆完后监护人令其下网,自己去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 甲摘掉安全带沿软横跨下网时误入下行接触网有电区触电死亡。 原因及措施: 操作人甲作业前参加了工作票宣读和作业分工、安全措施布置,知道是V停作业,上行停电、下行有电。但在作业完成后却走向下行有电区下网,导致自己触电死亡。 监护人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中断了对甲下网的监护,违反了部令“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的规定。 停电作业时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应时刻在场监护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在复线区段V停作业更应加强监护。如监护人需要短时离开时,应指定安全等级符合规定的人员临时监护,即任何时候监护不得中断。 3、地线位置错误感应电导致1死1亡 事情经过: 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干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及其他检修工作,该上行停电,得到开工令后,操作人甲、乙仅带个人工具上网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检查完隔离开关的各部螺栓及零件牢固完好后,甲让网下人员丙拉开开关,以检查开关操作是否灵活。

关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常见事故分析与对策探讨

关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常见事故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给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带来了质的飞跃,但同时也对其工作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接触网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研究制订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能够为现代化的铁路运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常见事故;防治对策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1]。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电气化设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铁路交通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网中的电气化区段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促进了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铁路电气化区段,接触网承担着为列车提供供电保障的职责,这就决定着其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正常运行。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事故防治工作加强重视,尤其要重视对各种常见故障的预防工作。本文对接触网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2 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2.1 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故障 与一般的供电系统不同,接触网是给运行中的机车进行供电,而在整个供电过程中,需要受电弓与接触线进行滑行接触取电[3]。显而易见,这种供电方式会使受电弓与接触线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就可能导致接触网出现磨损,进而导致机械故障。 (1)轨道施工精度不高 通常来说,在滑行接触的过程中,机车会受电弓运行所传输的电力能量影响,再加上机车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震动,从而就会使其对接触线产生抬升力,而这个抬升力就是导致摩擦力产生的因素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抬升力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列车轨道的建设精度、列车的弹性系数等。同时,机械磨损的产生原因也比较复杂,除了来自轨道施工建设精度的影响之外,还有线路运行产生的三角坑、道床的稳定程度等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电力机车在行驶过程中就很难完全避免产生颠簸,从而就造成接触网不得不承受电流冲击的作用,进而给正常、稳定供电带来不利因素。 (2)接触网施工、检修质量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接触线的架设质量也会对滑行接触摩擦力产生直接影响,如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防止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的安全措施 严格执行行车作业的标准化,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 全措施,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 质量,提高线路道岔养护质量,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 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对车辆转向架侧架、摇枕实行寿命 管理,凡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配件全部报废;车辆入厂、 段修转向架除锈后进行翻转分解探伤,重点检查;加强制 动梁端轴分解探伤检查等安全措施。 加强停留机车车辆的防溜措施。编组站、区段站在到 发线、调车线以外线路上停留车辆,应连挂在一起,并须 拧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或以铁鞋牢靠固定。中间站停 留车辆,无论停留线路是否有坡道,均应连挂在一起,拧

紧两端车辆的手制动机,并以铁鞋牢靠固定。车站对停留车辆防溜措施执行情况每天要实行定期检查。机车在中间站停留时,乘务员不得擅自离开机车,并保持机车制动。 2.防止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作业人员班前充分休息;班中严格遵章作业,线上施工作业确保2人以上,加强安全防护,来车按规定提前下道等。健全道口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道口员岗位责任制,加强嘹望和防护,提前立岗;完善道口报警和防护安全设施;开展治安联防,加强与地方的安全联控,共同落实道口安全防范措施。 3.防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电气化铁路上网作业前必须先停电后作业,并落实接

质量典型事故案例

附件2: 2011年安全质量典型事故案例通报 (一)国家安监总局通报的安全典型事故案例 1. 10 月29 日,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境内在建兰渝铁路现场,由中铁十九局承担施工的黑山隧道吕家滩斜井内发生一起运送施工人员车辆,因刹车失灵溜逸导致翻车的事故,造成24 人死亡,4 人重伤。 2. 10月8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塔河湾的蓝湾三期施工现场进行楼房地下一层模板施工时,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 3. 9月10日,陕西省西安市玄武路凯旋大厦建筑工地脚手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2人重伤。 4. 6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街道社区居委会老办公楼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发生整体垮塌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5人受伤。 (二)铁道部通报的安全质量典型事故案例 1. 10月24日,中铁二十三局在哈西客站何家沟特大桥简支梁架设过程中,发生梁片坠落,造成现场作业人员1人死亡,1人受伤,构成铁路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2. 7月28日,中铁一局在哈密货车南环线工程补充道岔、警冲标作业时,使横放在道砟肩上的警冲标侵限,造成T70次 —1—

列车碰撞,停车6分钟,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不良行为定性为: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3. 7月19日,中铁二十五局在遂渝增建二线工程施工时,擅自利用其他施工单位天窗时间进行施工,部分弃土、石块掉落堆积到正线水沟盖板上未及时清理,造成土石方侵限,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4. 6月8日,北京建工集团在天津西站高架桥施工时,将一根电缆抛落搭接到天津西站下行正线接触网承力索上,造成接触网放电烧断承力索,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5. 6月2日,中铁二十三局在哈西客站哈屯上行线进行内燃起重机调车作业时,因未采取止轮措施造成溜逸,挤坏夏家线路所7号道岔,溜入京哈上行线区间,影响T184次旅客列车晚点1小时51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类事故。 6. 5月26日,中铁四局在宁杭客专制作路基防护栅栏过程中,违规拉伸盘圆钢筋,导致防护栅栏内部分钢筋直径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被有关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构成铁路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全路通报。 7. 5月18日,中铁电气化局在京石客专定州东站站房工程框架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因作业人员违规拆除脚手架水平拉杆和剪刀撑等原因,导致现场脚手架垮塌,造成2名作业人员死亡,构成铁路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8. 4月20日,中铁二局在兰新铁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 —2—

常见接触网故障抢修预案

普速铁路常见接触网故障抢修预案 一、断线断索 (一)接触线断线 接触线断线后,首先要迅速查明断线的准确位置和断口两侧接触线的损伤情况,并查明断线波及围和其它设备破坏情况,并据此确定抢修方案。 1、导线两侧断头损伤轻微且废弃长度很小(高温季废弃长度<600mm,冬季废弃长度<300mm),可以采取直接紧线做接头、不降弓的抢修方案。优先选择用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紧线,将两边断头锯平做接头,恢复行车。注意检查是接头是否平滑,确保接头不打弓。同时对事故波及围的定位装置、中心锚结、锚段关节以及下锚补偿装置进行检查调整。 2、导线两侧断头不能直接做接头但损伤废弃长度<5m,采取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直接紧线,用TRJ-120电连接线并接于断口处,两端各用2个电连接线夹夹持。检查并调整相关的支撑定位、中心锚结、锚段关节及下锚补偿后,采取降弓通过的办法恢复行车。 3、若接触线断头损伤严重但支撑定位装置完好,断头损伤废弃长度>5m,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处理: ①在两断头间接一段接触线,不降弓。用一段长度适当的接触线先在地面做一个接头,采取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紧起做另一接头,检查并调整相关的支撑定位、中心锚结、锚段关节及下锚补偿后恢复行车。 ②在两断头间接一段接触线,降弓。用一段长度适当的接触线先在地面做一个接头,采取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紧起但不取下倒链扳葫芦,用TRJ-120电连接线

并接于断口处,两端各用2个电连接线夹夹持,检查并调整相关的支撑定位、中心锚结、锚段关节及下锚补偿后,采取降弓通过的办法恢复行车。 ③将两边断头临时锚固,降弓。卸掉两边补偿器坠砣各5-8块,将两边断头用倒链葫芦紧起分别临时锚固在承力索上,用TRJ-120电连接线并接于断口处,两端各用2个电连接线夹夹持。检查并调整相关的支撑定位、中心锚结、下锚补偿等,使其满足送电行车条件后,采取降弓通过的办法恢复行车。 ④在两断头间接一段承力索,降弓。如果现场有合适长度的承力索(或用承力索做好的短接绳)而无接触线,可以在断口中间加装承力索或短接线(挂紧线器或用钢线卡子)。先在地面连接好一头,用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紧线连接,取下(也可以不取)倒链扳葫芦,再用TRJ-120电连接线并接于断口处,两端各用2个电连接线夹夹持,检查并调整相关的支撑定位、中心锚结、锚段关节及下锚补偿后,采取降弓通过的办法恢复行车。 (二)承力索断线 承力索断线后,首先要迅速查明断线的准确位置和断口两侧承力索的损伤情况,并查明断线波及围和其它设备破坏情况,并据此确定抢修方案。 1、承力索两侧断头损伤轻微且废弃长度很小,用倒链葫芦紧起来就可以。如果是载流区段,则在断口处并接并接一段载流承力索或TRJ-120电连接线。先用钢丝绳滑轮组+绳滑轮组的方式将断线拉近,再用倒链葫芦紧线,送电通车。对事故波及围的支撑装置、中心锚结、锚段关节以及下锚装置进行检查调整。 2、若承力索断头损伤较为严重,断头损伤废弃长度>5m,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处理:

ANSYS中文翻译官方手册_接触分析

一般的接触分类 (2) ANSYS接触能力 (2) 点─点接触单元 (2) 点─面接触单元 (2) 面─面的接触单元 (3) 执行接触分析 (4) 面─面的接触分析 (4) 接触分析的步骤: (4) 步骤1: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4) 步骤二:识别接触对 (4) 步骤三:定义刚性目标面 (5) 步骤4:定义柔性体的接触面 (8) 步骤5:设置实常数和单元关键字 (10) 步骤六: (21) 步骤7:给变形体单元加必要的边界条件 (21) 步骤8:定义求解和载步选项 (22) 第十步:检查结果 (23) 点─面接触分析 (25) 点─面接触分析的步骤 (26) 点-点的接触 (35) 接触分析实例(GUI方法) (38) 非线性静态实例分析(命令流方式) (42) 接触分析 接触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为了进行实为有效的计算,理解问题的特性和建立合理的模型是很重要的。 接触问题存在两个较大的难点:其一,在你求解问题之前,你不知道接触区域,表面之间是接触或分开是未知的,突然变化的,这随载荷、材料、边界条件和其它因素而定;其二,大多的接触问题需要计算摩擦,有几种摩擦和模型供你挑选,它们都是非线性的,摩擦使问题的收敛性变得困难。

一般的接触分类 接触问题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体─柔体的接触,半柔体─柔体的接触,在刚体─柔体的接触问题中,接触面的一个或多个被当作刚体,(与它接触的变形体相比,有大得多的刚度),一般情况下,一种软材料和一种硬材料接触时,问题可以被假定为刚体─柔体的接触,许多金属成形问题归为此类接触,另一类,柔体─柔体的接触,是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接触体都是变形体(有近似的刚度)。 ANSYS接触能力 ANSYS支持三种接触方式:点─点,点─面,平面─面,每种接触方式使用的接触单元适用于某类问题。 为了给接触问题建模,首先必须认识到模型中的哪些部分可能会相互接触,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点,模型的对立应组元是一个结点。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个面,模型的对应组元是单元,例如梁单元,壳单元或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通过指定的接触单元来识别可能的接触匹对,接触单元是覆盖在分析模型接触面之上的一层单元,至于ANSTS使用的接触单元和使用它们的过程,下面分类详述。 点─点接触单元 点─点接触单元主要用于模拟点─点的接触行为,为了使用点─点的接触单元,你需要预先知道接触位置,这类接触问题只能适用于接触面之间有较小相对滑动的情况(即使在几何非线性情况下) 如果两个面上的结点一一对应,相对滑动又以忽略不计,两个面挠度(转动)保持小量,那么可以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求解面─面的接触问题,过盈装配问题是一个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与的接触问题的典型例子。 点─面接触单元 点─面接触单元主要用于给点─面的接触行为建模,例如两根梁的相互接触。 如果通过一组结点来定义接触面,生成多个单元,那么可以通过点─面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面的接触问题,面即可以是刚性体也可以是柔性体,这类接触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插头到插座里。

ansys面与面接触分析实例

面与面接触实例:插销拨拉问题分析 定义单元类型 Element/add/edit/delete 定义材料属性 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 定义材料的摩擦系数 … 建立几何模型 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By Dimensions X1=Y1=0,X2=Y2=2,Z1=,Z2=

Modeling/Create/Volumes/Cylinder/By Dimensions 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Volumes 先拾取长方体,再拾取圆柱体。 Modeling/Create/Volumes/Cylinder/By Dimensions 、 划分掠扫网格 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Lines/Picked Lines 拾取插销前端的水平和垂直直线,输入NDIV=3再拾取插座前端的曲线,输入NDIV=4

PlotCtrls/Style/Size and Shape,在Facets/element edge列表中选择2 facets/edge 建立接触单元 : Modeling/Create/Contact pair,弹出Contact Manager对话框,如图所示。 单击最左边的按钮,启动Contact Wizard(接触向导),如图所示。

单击Pick Target,选择目标面。 选择接触面 定义位移约束 施加对称约束,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Symmetric On Areas,选择对称面。 再固定插座的左侧面。 ) 设置求解选项 Analysis Type/Sol’s Control

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01-66 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

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检修

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检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铁道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铁道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检修课程名称,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及 日常检修课程名称,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及日常检修 学生姓名, 高伟 学号,200923110080 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0 9 0 2 ,班, 指导老师,马莹莹 2012年4月1日 摘要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的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经济效益,做好接触网的维修是确保接触网质量的重要手段。发生接触网设备事故后,供电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其进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供电。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面对破坏的设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

抢修作业的组织和怎样才能达到“先通后复”的要求。因而,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的人员迫切需要对事故案例要有个分析和技术指导。 针对现场实际,总结接触网多年运行经验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进行了阐述:一是采用事故预想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接触网事故进行系统归类,以针对性抢修方案的形式,简单明了的叙述了各类事故抢修的组织、方法、作业过程等,以提高抢修人员的实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抢修质量和速度。二是对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社备可能损坏程度和范围、预防措施等做了详尽叙述,以使运营检修人员在日常检修和运行中高度重视设备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同时提高设备整体检修质量,以达到“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运行、检修要求。 关键词:接触网、先通后复、修养并重、预防为主。 目录 1概述...................................................................... .. (1) 1.1接触网设备事故分类....................................................................... . (1) 1.2接触网设备事故抢修...................................................................... (1) 1.3接触网事故抢修工作 (2) 2接触网相关案例及应对...................................................................... (2)

事故反思(精选20篇)

事故反思(精选20篇) 事故反思(精选20篇) 事故反思(一): 透过对**公司系统各类事故的学习、分析,我对事故案例及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总结,旨在杜绝各类违章违纪行为,为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保障安全供电的目标而不断奋斗,不断学习总结,从而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识。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一些要求: 一、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作业 严格要求自我,端正思想态度,从事变电工作应严格按"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值班、巡视、倒闸、检修、试验等工作,从事接触网工作应严格按"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巡视、倒闸、测量、检修等工作,时刻要求自我做到绝不违规、严把安全。把安全工作规程落到实处,结合实际状况严格要求,时刻铭记"安全是天,安全是命,安全就是一切"。作业时与设备带电部分持续足够的安全距离,远离高压带电设备,按规定进行验电接地、办理安全措施及防护,监护人对操作人加强监护,办理互控。任何作业,作业前、作业中均要对各类安全用具进行检查,确认合格无缺陷后方准使用。从事接触网巡视及检修作业还要穿防护服,穿好绝缘鞋,戴好安全帽,携带望远镜和通讯工具,夜间巡视、作业要有照明用具,注意避让列车。检修作业前做好安全预想会,作业中服从工作领导人的指挥,杜绝任何违章违纪行为,对不安全和有疑问的命令要及时果断提出,经过认真的分析,确认正确无误,方准作业。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传递用具不得抛掷。 二、加强业务学习,实作演练,提高技术水平,认真对待,绝不敷衍 按照月度培训计划及相关文件要求,参加全体员工业务学习,实作演练,学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并牢记在心,遇到问题及时提出,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熟练的将每一项正在进行的实作做好并能明确该项实作演练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标准。对技术生疏及不足的地方要反复练习,加强学习、认真交流,争取在实际工作中不出现任何问题,杜绝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事故案例学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针对各项事故案例进行系统的学习,吸取血与泪的沉痛教训。将各项事故案例结合

ANSYS 中使用接触向导定义多个接触对详细实例(图文)

ANSYS 中如何使用接触向导定义接触对 在ANSYS 中定义接触通常有两种方法: 1. 用户自己手工创建接触单元和目标单元。这种方法,在定义接触和目标单元时还比较简单,但是在设置或修改单元属性和定义实常数时却比较复杂。需要用户对接触有较深刻的理解和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 2. 使用接触管理器中的接触向导定义接触对:使用接触管理器 (接触向导) 定义接触对(即接触单元和目标单元) 时,可以定义除了点-点接触以外的各种接触类型;它可以自动生成接触单元和目标单元,并提供了一组默认的单元属性和实常数值。使用这些默认的设置,加上适当的求解设置,对于多数接触问题都能够获得收敛的结果。而且,如果使用默认设置时,计算不收敛或对结果不太满意,也可以通过接触管理器(接触向导) 对单元属性和实常数方便的进行修改和调整。 因此,我们推荐,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接触管理器(接触向导) 来定义接触。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介绍接触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所使用的例子如下: 两块平板,中间夹一个圆球。上面平板的上表面承受压力,分析模型的变形和应力随压力的变化。 两块平板,尺寸都是(100*100*20),相距100。中间夹一个半径50 的圆球。两个平板分别与圆球的上下边缘接触。尺寸单位为mm。几何模型如图1。

图 1 中,为了能够划分映射网格,分别对体积进行了切割材料属性为:两块平板: E = 201000 Mpa;μ= 0.3 圆球: E = 70100 Mpa;μ= 0.33 接下来对各个Volumes 划分网格,单元类型采用solid186 (20 节点六面体),单元边长统一取 6 mm。网格划分结果如图 2 所示:

接触网故障应急响应和处理

接触网故障应急响应和处理 (授课讲义,不作为正式教材) 一、常见接触网故障(事故)的种类 接触网在电力机车高速运行中的共振,无论是采用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日常所采用的全补偿链型悬挂、半补偿链型悬挂结构形式都是无法避免的,而高速区段的硬横梁、等径直柱以及所采用的杯型基础、整体浇筑式基础都是为了增加支柱的稳定性,减少电力机车运行中因机械摩擦、线路条件、牵引定数而导致的因接触网共振而产生的受电弓离线所引起的接触线电气磨耗增大、机械磨耗加剧。由于接触网共振随之产生的由外部因素引起了不同类型、不同原因的弓网故障(事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常见故障类型 ⒈接触网线索烧断、刮断造成的接触网两个以上跨距的破坏,有甚者达整个锚段的破坏。 ⒉支柱因外界因素的折断。 ⒊接触网因材质、人为(安装工艺)和电气节点过热、烧损而产生的弓网故障。 ⒋隧道等绝缘部分因异物短接,山体、隧道悬挂、零部件松动、脱落引起的弓网故障。

⒌因补偿卡滞、悬挂卡滞、线岔卡滞、零部件卡滞引起的接触网设备几何参数变化引起的弓网故障等。 二)故障案例 ⒈接触网换线电连接安装不够、连接方式错误引起设备烧损引起的刮坏受电弓、接触网断线。 ⒉闲杂人员偷盗运输器材砸断支柱、金属翘起造成接触网电地距离不够的跳闸烧断接触网线索。 ⒊定位器脱落、线夹断裂、电连接位置安装不当定位环烧损。 ①材质问题:内在质量造成的断裂后脱落。 ②人为原因:紧固过度造成部件断裂、脱落。 ③安装工艺原因:线索抽脱。安装工艺错误造成的打、碰、 刮现象。 ④保安设施丢失、地线丢失、异物短接绝缘体烧断线索、 定位、绝缘子、支柱。接地极、工务抬拨道。 ⒋隧道、山体埋入杆件回填不实、埋入深度不够、楔子未打开。 ⒌卡滞引起的几何参数变化。 二、故障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⒈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响应: ⑴迅速了解故障现场情况并记录(值班人员) ①发生时间:故障抢修时间的掌控。 ②接到通知时间:规定时间内迅速出动,备料、出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