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言语题脉络知识点

1、言语模块(以A形式题居多)

A、主旨概括题:基于原文重点的同义替换

意图推断题:言外之意

B、词语理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代词指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C、语句衔接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语句排序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言语模块题型综述

(一)主旨概括题(题目1——56)

1、关联词语(有重点部分)

A、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B、结论:因为····所以

C、转折:弱——其实。强——但是

D、必要条件:只有、必须、应该,“才”之前

2、关联词语(无重点部分)

A、并列(a+b形式,全面概括)

宏观行文脉络(用宏观的行文脉络确定主题句,然后用微观的关联词语找重点,多用于多个关联词的文段中)

1、类型

A、总-分-总

B、总-分(例题46——53)

C、分-总

2、特点

A、首尾原则,文章段落以及段落之间的首尾句很重要

B、辅政原则:地位为辅,作用为证。(辅政不重要,阅读时可省略,用辅政去寻找前后的

观点,围绕辅政表述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a 举例:例如、比如、以····为例。例证——看前后(例题46——50)

b 原因:因为、由于——看前后(例题51——53)

c 反证:否则、不然、如果···不——看之后

关联词语

1. 并列复句

知识要点:1、没有重点,前后均为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面,不可偏颇。正确答案应该为A+B形式。

2、关联词可以省略,用其他表示。(用标点符号表示有“;。,”使用逗号时需要句式相同)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同类项关系,互为解释,补充说明)

【关联词语】单用的“又、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而用两句结构一致的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反义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展开讨论)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不是A,而是B)”,“有的……,有的……”。

2.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还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等。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3.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与“因为”相同的词语是“由于”;与“所以”相同的词语是“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

4.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重点在后,对前边的否定)

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

强转=但=但是=然而=却=不过=可是

另转折复句中应注意:有虽然一定有但是,有但是未必有虽然

【关联词语】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5. 条件复句

(1)假设条件句(未然性)

【典型格式】“如果……,就……”

【关联词语】跟“如果”作用相同的有“假如”、“倘若”、“要是”等,跟“就”作用相同的有“那么”、“那”、“便”“只好”等。逻辑上“如果···就=只要···就”

【典型例句】“如果我们走沪宁高速公路,那么可以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机场。”

(2)周遍条件句

【典型格式】“无论/不管……(省略号部分引导条件范围),也/都……(省略号部分引导相同的结果)”

(3)充分条件句

【典型格式】“只要……,就……”“如果……就”

【关联词语】“只要……就……”、“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如果……那么……”、“一旦……就……”、“假若……则……”

【典型例句】

“只要有新药物出现,就会产生新的细菌变种。”

“电视里只要一有消息,我就会坐下来看个究竟。”

(4)必要条件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必须”

【关联词语】“只有……才……”、“除非……才……”“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等

【理论要点】

主旨题:

形式是:只有A,才B

A作为必要条件,没有A就没有B。所以A是重点

1、必要条件是重点,因为它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只有=必须=应该=需要=应当=如何=怎样”出现这些词之后的就是正确答案

省略关联词“只有”,就看“才”前的一句就是答案。

文段中全部省略关联词时,就找文中的对策。例如:26题。

【典型例句】

“只有把北门的十多家小工厂全部迁走,才能彻底解决噪音污染问题。”

“除非苏秋水当连长,才能带好这批以‘小皇帝’为主体的新兵。”

6.让步复句(未然性)

【典型格式】“即使……也……”

【关联词语】跟“即使”作用相同的还有“就是”、“就算”、“纵然”、“哪怕”等。

【典型例句】

“即使遇到百日大旱,这套供水系统也能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用水。”

“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

“哪怕‘黑客’们个个神通广大,也无法进入这样的网站。”

【理论要点】

“即使……也”与“虽然···但是”的区别:

“即使……也”表示未然性

“虽然···但是”表示已然性

例: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A )他们已经(已然性)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虽然

B.即使

7.取舍复句(一肯一否)

【典型格式】“与其……不如”(否前肯后)、“宁可……也不”(肯前否后)

【典型例句】

“你与其找他谈话,还不如先到群众中间去了解一下情况。”

“一个伙计说:‘我宁可饿死,也不给周扒皮干了!’”

【理论要点】

递进复句:不但···而且(肯前强调后)

例: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靠自我努力,(D )靠社会支持。

A.既是/又是B.不是/就是

C.与其说/不如说D.不仅是/而且是

8.承接复句

【典型格式】“(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

“你先到后勤组去领工作服和防护用品,然后我带你到阿华师傅哪儿去。”

“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Q便也被抓到栅栏门里去了。”

(二)意图推断题(题目57——77)

1、提句方式:意在、想、推出、可以知道的,可以告诉的···。

2、做题方式:

A、字面含义的选项不选。

B、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言外之意)。

C、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关联性,不能隐身过渡。

D、分清类型

a.社会现实题(呼吁的声音)

b.讲故事寓言题(寓意深刻的道理)

(三)词语理解题(题目78——81)

1、提问方式:文中“XXX”如何理解

2、做题方法

A、定位原文(但不是愿来的意思,而是文段的引申含义)

B、观察表示解释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

如果有这些符号则直接看其后的解释

C、如果没符号则寻找小语境(上下文,前后句)

((并存:同义项。相反相对:反义项)限于两个分句)

D、多重分句时,句子关系已经被分散,此时直接寻找句首大主语。如“不是、而是、是”(四)代词指代题(题目82——86)

1、提问方式:文中“XXX”(代词)指代的是?

2、做题方法

A、定位原文,确定代词出现的位置

B、临近原则:寻找上下文前后句(通常前一句会是答案)

C、提炼主宾语(人称代词时主要看主语。指示代词主要看宾语)

A、善于寻找到提问方式中的已知条件(如:“这一切”是泛指,“这两点”指代2个物

件)

3、指代题新的命题趋势:(题目87、88)

A、特点:词语理解+代词指代提(词语理解以提问的方式出现,代词指代题是考核的

使者)

B、词语出现的句中同时会出现一个代词。

C、解题方法:定位原文,寻找词语的位置。然后寻找同句中的代词。答案会出现在代

词的前一句中,为代词的指代对象。

多重指代:文中出现多个代词

(五)语句衔接题(题目90——99)

1、提问方式:根据空白处的位置

A、居中类(90——92)

B、居末类(93——95)

C、结语类(96——99)

2、做题方法:

A、居中类:先形式(句式相同,关联词搭配),后内容。

B、居末类:先形式(结论性引导词,如“因此、总之”,寻找重复词语),重内容(保证话题范围的一致性)

关键词法:文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词句即为关键的主题句(常用于言语和申论中)

C、结语类:临近性+连贯性

公务员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归纳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把握中心主旨。纵观近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主旨概括题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因此值得考生重点复习。 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的题目可以看做主旨概括题。 【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等。 对于主旨概括题的正确选项要: 一方面要能表达出文中的核心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其他语句的表述容,并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主旨概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解题思路,即: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二通过文段容寻找关键词。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论述。 一、通过行文结构寻找主旨句 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容并表明重点的核心语句,我们称之为主旨句。对于主旨概括题,有些我们可以从文段中寻找到主旨句,然后再从备选项中选出一项与主旨句意思最大程度上的匹配,就能得到这道题目的正确答

案。 文段的主旨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主要有: (一)转折式 主旨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语用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旨句即可准确作答。 (二)总分式 总分式通常有以下三种:总领式、总结式和总分总式。 第一种总领式,一般是主旨句出现在段落前面部分,起到总领本段容的作用。 第二种总结式,一般是出现在段尾部分,在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概括,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通常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表达出来,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 第三种总分总式:这种结构是总领和总结的复合形式,即段首部分总起,中间部分进行分点论述,段尾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位置出一般作为文段的主旨表述出来。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些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旨句。 (三)递进式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解析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1.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_____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不遗余力 C.分毫不差 D.滴水不漏 【解析】C。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不遗余力: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分毫不差:没有一点儿差错。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22.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雨绸缪 B.万全之策 C.大势所趋 D.当务之急 【解析】C。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万全之策:指最好的解决办法。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3.在某种制度上,各地博物馆收藏化石,是对我国化石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但_____的是,这种方式的收藏也不能被_____,因为这就像吃鱼翅的人越多,遭到杀戮的鲨鱼就越多一样。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遗憾复制 B.矛盾鼓励 C.不幸推广 D.尴尬宣传 【解析】B。前者说的是保护,后句中说到“也不能”,说明是相反的情形。 24.中国教育,向来不缺批评声,这其中不乏_____,也难免过激之言。问题当然要直面,难题一定要破解。需要_____的是,当批评蜂拥而至,不要无视那些被掩盖的优点和进步。唯有如此,才能在改革的道路上不彷徨、不摇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真知灼见警惕 B.远见灼识担心 C.深谋远虑注意 D.肺腑之言反思 【解析】A。真知灼见: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远见灼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肺腑之言: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25.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_____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地制宜 B.正本清源 C.齐心协力 D.有的放矢 【解析】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正本清源: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齐心协力: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有的放矢: 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6.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通过保护产权形成_____,“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使全社会创新活力_____,创新成果涌流。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吸引释放 B.刺激膨胀 C.激励迸发 D.促进凸显 【解析】C。第一空排除吸引和促进,第二空活力和膨胀不搭配。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4)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4)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 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 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 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 D.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 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人有一种记忆叫免疫记忆。人的血液中有着极少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它们生存的时间极短,主要职能是尽量多地消灭人体的敌人。淋巴细胞对侵入血液的细菌或简单有毒物质做出快速反应,生成抗体,把有害物质粘住,不让它们进入其他器官。而消灭来敌的重任则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头上。这些细胞能够毫不费力地区别外来细胞,能够把它们记住并把记忆保留

下来。人一旦得过麻疹或猩红热,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血液中的吞噬细胞的主要职能是记住侵入人体的外来细胞 B.淋巴细胞能够把侵入血液的有毒物质粘住,并阻止它们进入其他器官 C.人的血液中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富有牺牲精神的细胞 D.人具有免疫记忆,只要得过麻疹和猩红热,就会获得终身免疫 3.春暖花开的季节,买得便宜就不如买得新鲜,新鲜牛肉的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稍暗、脂肪洁白或淡黄色;变质肉的肌肉无光泽,脂肪显金黄绿色。 下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鉴别牛肉新鲜与否的方法 B、牛肉便宜不如新鲜 C、鉴别牛肉主要看牛肉色泽 D、牛肉好吃就可以 4.鉴于美国中产阶级当前面临压力的根源在于国内储蓄严重不足,美国国会叫嚣对中国汇市施压的做法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国考行测暑期向前冲第五周系列1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之理解型题目精讲

细节理解型题目与词句理解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点考查题型,每年都按一定比例出现,因此掌握这两种题型对于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来说非常重要。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此项题目做出精确讲解。 一、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的能力。掌握这一题型,需要知道细节理解型题目的七大常设陷阱。 1.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指的是命题人依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 【主要表现】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2.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是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一种设错陷阱。 【主要表现】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3.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命题人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对词语张冠李戴来迷惑考生。 4.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事物替代一类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多通过更改主语或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考生。 5.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是指将还没有发生或未实现的说成已经发生或实现的,将可能的说成必然的,将不肯定的说成肯定的一种设错方式。 【主要表现】“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的互换。 6.逻辑混乱

“逻辑混乱”是指选项中两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 【主要表现】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 7.推断错误 “推断错误”是指选项在文段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了错误推断。 【主要表现】最常见的错误为过度推断作者意图。 【例题1】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mg)的追求。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 B.“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 中公解析:B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做比较,就更谈不上何种理论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例题2】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 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没有任何结果。不过,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________的。 A.随心所欲 B.轻而易举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来 2.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到自己头上,他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_____。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 突然看到自己身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眼欲穿 B.翘首以盼 C.浮想联翩 D.守株待兔 3.语言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在人口众多的族群中, 放言倾向于保持________。原因很简单,因为有更多的人能记住上一 辈说的方式。不过在规模较小的族群中,语言有可能更快地发生变化,在世代交替中有些音素将会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稳定流失 B.传统异化 C.活力消亡 D.原貌式微 4.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敢于并 善于________所有优秀的文化,如我们常常讲,大唐时代长安流行胡乐,并没有使我们文化出现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吸收断裂 B.接纳蜕变 C.借鉴浮躁 D.融合停滞

5.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我们所坚持,所固守的是 ________甚至错误的,那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能是一错再错。人生允许 ___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极无功而返 B.盲目知错就改 C.反面偃旗息鼓 D.偏颇改弦易辙 6.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________的“史实”并不真实。 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 真相,而是被________过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盖棺定论增添 B.言之凿凿加减 C.铁证如山修饰 D.无可厚非篡改 参考答案: 1.C。【解析】题干要强调好想法不是一下子就能产生的。“一 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最合题意。故选C。 2.D。【解析】由题干中“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无缘由地突然 掉到自己身上”可知,有些人只想不劳而获地获得动力。“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本题用其原义。故选D。 3.【答案】A。【解析】由“在规模较小的族群中,语言有可能更 快地发生变化”可知,第一个空应填“变化”的反义词,故排除B、C 项;由“更快地发生变化”可知,“有些音素”会消失,而不但仅是减弱。故选A

言语理解个人学习小结

言语理解与表达(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题型 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国考) 篇章阅读和语句表达(省考) 一.片段阅读(重点) 1阅读顺序: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审设问——考官出题要点 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言外之意)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原文主要内容 读题干——寻找同义替换的选项(很重要) 2题型分类 第一类主旨概括题 1提问方式: A主旨类(找重点):主要强调和说明,核心意思,主要意思,观点,表明,说明,主要讨论谈论,主旨,主要含义,支持的观点,直接论述的观点,旨在说明 B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概括,复述,归纳,总结(主旨最准确的概括) 所谓重点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做题原则:寻找文段中的重点(主题句),通常主题句是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核心的观点,在选项中找到重点的同义替换,不能是引申(一般意图推断类:提问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 3做题方法(两个方面) A从微观入手寻找关联词(标志) 考点一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递进强调后者),既又(并列无强调)不但而且甚至(两级递进强调最后项) a递进之后是重点 b不但=-不仅,不只,不单,不独,不光 而且=也,还,并且,还 更=尤其,特别,甚至,重要的是,核心的是,关键的是 c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d不但可以省略,而且不能省(因此要学会找到而且),有不但一定有而且,有而且不见得有不但。 反面论证(要强调否则前面的内容) a通过反面的论证来加强正面的内容,本身不重要(阅读时可以省略) b标志:否则,不然,如果不(直接可以往前看) 句子成分分析法——长难句找主谓宾 必须,只有,除非——通常引出解题的对策(同义替换,差异=多样性,必须=必不可少)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转折 考点二因果关系 a结论之后是重点 b因为和由于引导原因,问原因时才看,结论才是重点 c之所以,是因为是倒装,强调原因,原因是主旨重点 d导致,后面是结论,是重点 e所以=可见,看来,因而,因此 考点三举例(数据型,文字型) 目的是论证观点(阅读时可以省略) 标志:例子,例如,以为例,为一个例证 选项:涉及例子的不选。 考点四冒号和破折号(解释说明) 如果没有问到解释的内容,就不用看了,不是重点。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导读】2014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84482807 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能力要求未做变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标点符号是可以帮助作者确切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文段意思。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的有效信息,还要有意识的观察文段中出现的标点符号。接下来针对行测考试中言语部分的不同题型来告诉大家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标点符号的具体应用。大家首先要明确哪些标点符号是具有提示作用的。类似逗号,句号这种比较平凡的标点符号对我们做题的来说作用不大,不具备提示作。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 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 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 4、问号:设问有问有答可以引出话题,反问问中有答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针对以上几种标点符号,考生应多加注意。 接下来将就标点符号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为大家做简单的讲解。 【例题1】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帐,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言语理解总结

言语理解之复习总结(By Plucky) 序言 言语理解一般主要考查两种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理解能力主要通过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来考查,而表达主要通过逻辑填空和语句表达来考察。时间上,我们一般控制在30-45秒/题,40题一共用20-30分钟。 具体说来,言语理解部分一共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一、片段阅读 二、语句表达 三、逻辑填空 接下里我们看一下上述题型分别包括什么题型。 一、题型综述 (一)片段阅读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细节理解题 4,态度观点题 5,词语理解题 6,代词指代题 7,标题填入题 其中前三种题型是必考题型,后四种题型是选考题。 (二)语句表达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语句排序题 2,结语推断题 3,语句衔接题 其中语句排序题一般是2-3题,语句衔接题1题,结语推断题偶尔会出现。(三)逻辑填空题主要包括以下题型 1,虚词辨析题 2,实词辨析题 3,成语辨析题 题型看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做题顺序: 二、做题顺序 1,审题干 2,读题面 3,看选项 先审题干的原因是我们先看一下题干,可以了解我们要做的题目是什么题型,从而有针对性的阅读,采用相关的技巧,从而快速解题。 三、正确答案的标志 正确答案一般是对原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替换,替换可以采用2种形式: 1,同意替换比如是否=也许,差异=不同 2,精简压缩 了解了上述基本内容后,接下来,我们对上述题型逐一进行一个分析,首先看一下片段阅读。

第一部分片段阅读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片段阅读里有其中题型,其中主旨阅读题是最重要的,也是做其他题的基础,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题 (一)主旨概括的辨别标志 1,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2,这段文字的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3,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通过上面的辨别标志,我们可以发现,主旨题主要让我们对原文进行概括,主要、主旨、概括等是这种题型的显著标志。 (二)做题原则 1,找重点,即文章的主题句 2,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或精简压缩) 3,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4,优选忠于原文的选项 (三)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宏观上主要是文章结构,微观主要是逻辑标志。 接下来,我们就将对微观方法进行一个剖析。 (四)微观法 1、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这是一重递进,在考试过程中我们还经常遇到二重递进,即:不但…而且…甚至…。 在关联词语上,还有如下的对等词语: 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上述同义替换是必背的。 总结:1,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2,一级递进和二级递进同时出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穿插技巧1: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正面的观点。 主要有2种类型: 1)正+反(否则、不然) 2)(正)+反(如果不/没有,就/则) 其中第2种类型省略了正面论证,我们可以从正面论证推出反面论证。 注意:围绕反面论证的论述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观点引导词: 显示、表明、指出、说明等常引导观点句。 穿插技巧2:表达倾向法 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积极的倾向性一般可以从文中看出

言语理解与表达自己整理汇总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1.片段阅读(重点)、 2.选词填空(重点)、3。篇章阅读、4。语句表达 一.片段阅读(重点) 片段阅读实战技法: ( 1分步解题法 2替换压缩法 3成分分析法4背景铺垫法5表达倾向法 6援引观点法 7举例论证法 8原因推断法 9反面论证法10标点符号法11指代引导法 12选项差异法13主体排除法14排同求异法 15相对绝对法)(15) 一、分步解题法: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的角度入手,根据提问方式快速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和答案所在,最后查看选项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二、替换压缩法: 命题人通常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主要的命题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同义替换”,另外一种是“精简压缩”。 “同义替换”:即通过同义语句替换的方式来增加考生辨识选项匹配度的思考时间。如:第一位=首们、消极=负面、能否=也许、差异=多样性,等等。 “精简压缩”:即将原文中表述较长的命题语句进行主要成分的提炼与压缩,将长句的主要意思用更为精炼的短句进行概括归纳,变为选项。此时考生需要注意对长句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进行有效提炼。 三、成分分析法: 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在压缩提炼的过程中将修饰的定状补成分删去,简洁明了地把握住该句的核心观点。 四、背景铺垫法: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针对社会现实类文体而言,其大多在材料之初首先交代一个大的背景,或者大的趋势,抑或客观陈述一下现实问题.接着可能会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这类文段,考生要明确哪一部分才是阅读重点:通常材料之初的大背景、大趋势公公是为了引出之后的主题,因此可心称之为“背景铺垫”,并非阅读重点。一方面考生可以快速浏览,明确之后的语句为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如果有选项是围绕大背景、大趋势进行陈述的,也应排除在正确选项之外。此法被称为“背景铺垫法”。 对于背景的铺垫,常用的句式如下: “形势分析":随着……的变化/的提高/下降/紧缺/发展/日益突出(6个)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情况下……语句重点。 “时间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目前、日前、当下、当前(6个)……的变化/

2017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7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21.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 B.一蹴而就 C.守株待兔 D.灵机一动 22.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单个企业是无法“”的,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这也是网络安全的更高等级--生态安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哲保身 B.自力更生 C.独善其身 D.自给自足 2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重复或危险的作业将由机器执行,低端蓝领、白领阶层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对职场很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而代之 B.越俎代庖 C.鸠占鹊巢 D.更弦易辙 24.卫星轨道数据是一类需要严格保密的数据,卫星所有人将卫星的位置和运行路线视为机密资料。拥有卫星的那些企业担心泄密会使自己丧失竞争,因为把的定位信息泄露出去,可能会向竞争对手暴露自己的实力,政府也担心这会危害国家安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筹码详细 B.能力准确 C.机遇隐藏 D.优势确切 25.各国在对外交往中常常会形成一套相对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拥有自己的核心话语。对外话语不仅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更了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灵活承载 B.独立说明 C.固定代表 D.集中体现 26.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功能受损,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后果。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是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且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多项改革不可能_______,但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多层次的行动、全方位的改革必须启动或加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难万险齐头并进 B.错综复杂避重就轻 C.迫在眉睫万无一失 D.千头万绪立竿见影 27.对于科学家来说,数学公式可以展现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或者将复杂的东西简洁地表达出来,这的确。但对普通大众中的一些人而言,公式也可能是令人生畏、晦涩难懂的;然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正是公式的使其变得迷人:即使不能理解公式的含义,我们也可以被它打动,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公式蕴含着一些超出我们理解能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018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必考题型

2018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必考题型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定在12月10日进行,现在广大考生已经进入2018年国家公务员备考高峰期,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模块主要分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这三大题型又细化成许多小题型,今天小编就给考生们分享下,言语必考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及其方法。 一、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是所有题型的基础,考察应试者对整个文段的把控能力,整个文段分为有主旨句和没有主旨句两种情况,有主旨句时,考生需要通过关联词和行文的分析去需要主旨句,进而分析哪各选项和其语义相近,进行同义替换。没有主旨句时,考生需要对正片文段进行全面的概括,归纳共性。 下面通过真题来给大家具体进行讲解: 第一种情况:文段中有主旨句 【例1】(山东-行测-2013)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 B. 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C. 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 D. 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

【答案】D。 【解析】文段开头就提出观点“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进行正面理解就是:赞美有意义,批评要自由。文段后面出现两个反面论证,“如果……不……”和“一旦缺失……”说明要自由的批评以及赞美需要自由批评,更加论证了观点句,对观点句进行同义替换的是D选项,A,C选项将批评与赞美混淆为并列关系,这是常见的陷阱选项,在分析文段时一定要看清文段强调的侧重点,不可想当然的进行选择,B选项缺失批评这一主体,可直接排除。 第二种情况:文段中没有主旨句 【例2】(春联-行测-2011)从羊皮纸、竹简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 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 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并列关联词“同时”可以看出是并列关系,分分结构,文段第一层含义是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的载体变轻盈,带来一系列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是科技进步又为文化提供了新工具使得文化产业全新的发展。A选项表述错误,文段讲述的是科技对文化的作

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言语理解真题

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地市级言语理解真题 23.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________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放矢 B.因地制宜 C.齐心协力 D.正本清源 43.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之间使用胚胎细胞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 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 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 47.无论导演还是监制,都是非常复杂的工种,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没有经历过片场的摸爬滚打,在现场的执行能力就会有问题。因此,在一些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新人从学校毕业之后,要先在制片厂当学徒,从写剧本开始,再经过副导演、执行导演等环节,在各方面技能掌握齐全之后,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导演,此后再”导而优

则监”。 下列哪句话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所包含的道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天才是1%的天赋加99%的努力 D.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59.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种行为? A.在集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已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总结

言语题脉络知识点 1、言语模块(以A形式题居多) A、主旨概括题:基于原文重点的同义替换 意图推断题:言外之意 B、词语理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代词指代题:定位原文,临近原则 C、语句衔接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语句排序题:关联词搭配,小语境逻辑关系 言语模块题型综述 (一)主旨概括题(题目1——56) 1、关联词语(有重点部分) A、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B、结论:因为····所以 C、转折:弱——其实。强——但是 D、必要条件:只有、必须、应该,“才”之前 2、关联词语(无重点部分) A、并列(a+b形式,全面概括) 宏观行文脉络(用宏观的行文脉络确定主题句,然后用微观的关联词语找重点,多用于多个关联词的文段中) 1、类型 A、总-分-总 B、总-分(例题46——53) C、分-总 2、特点 A、首尾原则,文章段落以及段落之间的首尾句很重要 B、辅政原则:地位为辅,作用为证。(辅政不重要,阅读时可省略,用辅政去寻找前后的 观点,围绕辅政表述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a 举例:例如、比如、以····为例。例证——看前后(例题46——50) b 原因:因为、由于——看前后(例题51——53) c 反证:否则、不然、如果···不——看之后 关联词语 1. 并列复句 知识要点:1、没有重点,前后均为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面,不可偏颇。正确答案应该为A+B形式。 2、关联词可以省略,用其他表示。(用标点符号表示有“;。,”使用逗号时需要句式相同)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同类项关系,互为解释,补充说明) 【关联词语】单用的“又、同样、同时”等,这些词语多用在后续分句中。双用的“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而用两句结构一致的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反义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展开讨论)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解析词语色彩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辨析之词语的色彩义练习题 上一周中公教育专家讲述了词语的核心义(即理性义)。这一周我们通过词语的色彩义来进一步掌握词义辨析的解题方法。色彩义是词的理性义之外的附属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和词语的形象色彩。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示例1】“节约”VS“吝啬” 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 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 【示例2】“美英联军”VS“占领军” 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 “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 【例题1】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牟取遏制 B.谋取遏制 C.牟取遏止 D.谋取遏止 中公解析:“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二.词的语体色彩 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公务员考试选取的命题材料多是书面语。从表达内容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广告语体。 【示例1】“小气”vs“吝啬” 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 【示例2】“老套”vs“窠臼” 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 【例题2】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 方,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