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填空。

1、我们看的书是由()做成的。

2、商场里买的衣服是用()制成的。

3、汽车的轮胎是用()制成的。

4、像棉花、沙子、木头等都属于()材料。

5、日常用的杯子、镜子、灯泡、酒瓶等,大都是用()制成的,它们是()材料。

6、钥匙、剪刀、自行车、汽车等都是用()制成的,属于()材料。

判断。

1、没有天然材料,只靠人造材料我们同样非常方便。()

2、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用天然材料做的。()

3、我们的铅笔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是天然材料。()

4、陶瓷能制成碗、杯等日用品,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三、选择。

1、该房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

A铁B泥土C纸

2、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汽油B橡皮C水

3、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属于()材料

A天然B人造

简答题。

1、什么叫做人造材料?

2、小明说玻璃石天然材料,你说对吗?为什么?

第二课塑料

填空题。

光碟我们都见过,它是用()制成的。

塑料矿泉水瓶遇热水会变()。又变凉后,矿泉水瓶会变()。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优点有()()()()。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虽然方便,但它的缺点是埋入地下后()。

像电视、洗衣机、空调等电器的外壳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其优点是()。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

7、()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

9、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强度却()的“纳米材料”。

10、用()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二、判断题。

1、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2、用塑料可以完全代替钢铁。()

3、为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少扔废纸,多用塑料袋。()

4、因为数量的硬度很大,所以我们可以用塑料制成锅。()

5、塑料的防水性能一般都比较好。()

)(、塑料是一种用于很广的材料,它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6.

7、天然材料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人造材料是多余的。()

8、纳米材料是一种还没有应用的材料。()

9、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10、棉手套与塑料手套给手的感觉是一样的。()

三、选择题。

1、用火烤死了制品,塑料制品会变(0.若将塑料制品放到火上,塑料制品会()。

A软、烧着B硬、变硬C软、变硬

2、下列哪些物品时用塑料制成的()

A牙刷B锅C铅笔芯

3、用塑料制成的塑料袋容易造成污染,是因为塑料制品()

A易燃B耐磨C不易腐烂

4、矿泉水瓶遇到热水会()

A变软B变硬C不变化

5、下列不是塑料制品优点的是()

A轻便B防水性好C耐高温D耐磨

6、1米等于()纳米。

A10亿B8亿C7亿D6亿

简答题。

儿童玩具大部分是用什么做的?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既然塑料的硬度大,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塑料制成一辆汽车。这种想法可能吗?为什么?

第三课倾听声音

填空题。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用手拨动钢尺时,听到声音,并发现钢尺()。

3、吹口琴时,听到声音,并感到空口琴在()。

4、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二、判断题。

1、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2、电铃的声音是电振动产生的。()

3、只有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都不能产生声音。()

4、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5、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与发声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

三、选择题。

1、风声是由()产生的。

A空气的振动B喇叭的振动

。)、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2.

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

3、在瓶内放一个小球,用嘴吹瓶子,瓶子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小球在跳动,这是因为()。

A小球跳动发出声音B瓶内空气振动产生声音C瓶子振动发出声音

4、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产生的。

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

四、简答题。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四课物体传声

一、填空题。

1、声音能在()()()中传播。

2、我们在地球上能够听见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

3、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到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传送过来的。

4、上课了,同学们能在四面八方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传播。

5、用铅笔轻轻敲击金属管的一头,在另一头听到的金属管振动的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来的。

二、判断题。

1、潜水员在水底听不到地面上的声音。()

2、只要你听到声音,说明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3、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到心跳跳动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边的。()

4、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快。()

5、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播还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三、选择题。

1、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A波浪B水波C声波

2、声音在()中传播本领最强。

A固体B气体C液体

3、用槌敲击鼓的左面,你将会发现()

A鼓的右面在振动B鼓得右面不振动

4、做音叉发声实验时,用手按住音叉,使它停止振动,这时音叉()。

A继续发声B停止发声C声音变小D声音变大

四、简答题。

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第五课自制小乐器

一、填空题。

1、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2、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

3、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物体的杯子时,会听到()。

4、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二、判断题。

1、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强度不一样,跟其他因素无关。()

2、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杯子里装有水,敲击水越多的杯子发出的音越高,水越少的杯子,发出的音越浑厚。4.

三、选择题。

1、敲击下列哪种物体时,发出的声音亮()

A空玻璃瓶B装多半瓶水的玻璃瓶C装满水的玻璃瓶

2、敲击拉紧后的粗钢丝比敲击拉紧后的细钢丝发出的声音()

A脆B浑厚C一样

3、敲击拉伸的弹簧发出的声音,要比敲击自然状态下的弹簧发出的声音()A细B粗C一样

四、简答题。

1、说一说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敲击装有少量水的杯子和没装水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六课声音与生活

一、填空题。

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些声音可以令我们(),我们称之为噪音,要尽量减少噪音。

2、人们通过()()()等措施来降低噪音的危害。

3、人们爱听音乐是因为音乐能使我们()。

4、人们在耳机里垫上厚厚的垫子是为了()。

5、科学实验证明: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音减弱(),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音减弱()。

6、()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7、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还可以降低()的强度。

8、人的听觉区域是()。

二、判断题。

1、人们植树种草,不只是为了绿化,还可以减弱噪音。()

2、装消音器对噪音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装不装都可以。()

3、在屋子里,关上门窗要比开着门窗听到的噪音小得多。()

4、为了减少噪音的声音,可以将所有的喇叭都拆掉。()

5、使我们心情烦躁的声音,叫做音乐,所以我们尽量少听音乐。()

6、噪声对人们有百害无一利。()

7、电锯锯木头的声音是噪声。()

8、鸟类鸣叫的声大约20Db。()9、声音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

10、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是千克。()

三、选择题。

1、下列声音能使我们心情愉快的是()

A锯木头的声音B音乐会上拉小提琴的声C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

2、在城市里,有些地方有禁止鸣喇叭的警示,这是为了()

A减弱噪声造成的污染B美观C提醒人们块走

3、放鞭炮捂耳朵是为()。A防鞭炮炸伤B减弱噪音危害C保暖

4、人的痛觉区域在()以上。A100分贝B90分C110分D130分贝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做噪声?应怎样减弱噪声造成的危害?

2、有人说,为了减弱噪声的危害,我们可以在屋子里装上吸音材料,整天不出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光的传播第七课

一、填空题。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2、光是沿着()传播的。

3、太眼光是沿着()向()传播的。

4、门窗或密林的缝隙透出来的阳光是()的

5、光源发出的光能沿着()向四面八方传播。

二、判断题。

1、没有光源,我们就不能看到周围世界的物体。()

2、光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光源,一类是冷光源。()

3、月亮石光源。()

4、光只能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不能在其他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球B手电筒C猫的眼睛D玻璃球E镜子

F电灯G水H蜡烛I火柴J太阳K萤火虫

2、光能在()中传播。

A水B木头C石块D金属E空气F玻璃G真空

3、萤火虫的()会发萤光。A头部B胸部C腹部

四、事物分类。

1太阳○○2日光灯○3蜡烛○4手电筒○5火柴

6萤火虫○○7煤○8柴油○9水银灯

1、靠燃烧发光的物体()

2、靠电能发光的物体()

3、靠物体内部变化发光的物体()

五、简答题。

1、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通过这个直筒看光,然后把这个直筒弄弯,再看灯光,两次都能看见灯光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八课透明与不透明

一、填空题。

1、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

2、用手电筒照射一圆形纸板时,会发现()。

3、用光的透明程度来划分物体,可以分为()()()三种。

4、台灯的灯罩通常是用()材料或()材料制成的。

5、用手电筒照射用泥制成的小兔时会出现(),前后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上下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

二、判断题。

1、假如光是可以转弯的,就不会有影子。()

2、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没有关系。()

3、所有的玻璃都是透明的。()

4、人在面向灯时,背后会留下长长的影子。()

5、在物体向光的一面,会形成影子。()

6、我们在看电影时,能看到画面,因为映布是透明的。()

7、用光照射纱布时,光可全部通过。()

三、选择题。

。)、属于透明的物体的有(1.

A眼镜片B砖头C课本D汽车挡风玻璃E苹果F照相机镜头

2、用手电筒照射一片树叶时,会()。

A出现树叶形状的影子B出现放大的亮亮的树叶状区域

C什么也不出现,跟没树叶一样

3、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分是()。

A能否让光线通过B看哪个最薄C看哪个轻

四、简答题。

1、毛玻璃片也能让光通过,我们可以说毛玻璃片是透明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第九课镜子

一、填空题。

1、表面是()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形成的。

3、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

4、用两面()可以制作一架潜望镜。

5、利用潜望镜可以从()处观察()处的物体,也可以从水()观察水()的情况。

6、在做实验时,不要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同学的()上。

7、当光照物体上时,有一部分()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

8、()年()宇航员登上月球,利用镜面反射光的原理,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为()千米。

二、判断题。

1、把书放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字是正的。()

2、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3、光滑的金属表面也具有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形成清晰的像。()

4、没有光,平面镜也能成像。()

5、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镜面能把光反射回来。()

6、汽车的反光镜是平面镜。()

7、镜子是反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8、潜望镜的镜片是曲面镜。()9、光的传播路线是无法改变的。()

10、光盘与橡皮的反光能力是相同的。()

三、选择题。

1、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

A前边B后边C左边D右边

2、小明在屋内窗户下照镜子,想仔细看看自己的脸,他应该()。

A镜面对着窗户,再把脸对着镜面看B脸对着窗户,再用镜子照脸

C脸背对着窗户,再用镜子照脸

3、下面()是平面镜。A汽车反光镜B穿衣镜C哈哈镜D放大镜

4、物体的颜色越(),反光能力越好。A深B浅C多D少

5、物体的表面越(),反光能力越差。A光滑B粗糙C大D小

四、简答题。

1、人站在湖边,平静的水面就能映出你的像。请说一说你的像是什么样子的?

、平面镜用途很广,说说它有什么用途?2.

第十课七色光

一、填空题。

1、彩虹是下雨时()空中悬浮着很多()它们会像()一样,将阳光分散成()种色光而形成的。

2、阳光是由()种光混合而成的。

3、瀑布前和喷水池上有很多弥漫的(),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

4、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有()出现。

二、判断题。

1、白色光能分解成七色光,二七色光不能合成白色光。()

2、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光学仪器。()

3、阳光通过水面就会分散成七色光。()

4、彩虹常常出现在雨前、雨中和雨后。()

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玻璃,就可以得到七色光。()

三、选择题。

1、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可以得到()。A黑光B白光C紫光

2、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A黄光B蓝光C白光

3、下列情况下可以看到彩虹或类似彩虹的七色光的是()

A阴天还没下雨的时候B小朋友玩肥皂泡泡时C用电灯照平面镜时

4、下面是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橙黄绿靛蓝紫C红橙绿黄靛蓝紫

四、简答题。

1、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如水,背着阳光喷射,你看到什么现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2、拿一个三棱镜,让阳光照在镜面上,慢慢转动它,会看到什么呢?

1.易拉罐的包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该材料属于什么材料?

答:是用铝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

2.“白色污染”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而造成的污染。自觉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积极宣传,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塑料虽然应用广泛,但也有许多地方不适用。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为什么?请举例说明实际生活中不适合用塑料的情况。

答:是这样的。因为塑料仍然有许多缺点,像是熔化,强度及耐磨度不够等。如:汽车的轮轴不适合用塑料,而适合用耐磨的钢铁。此外,锅也不适合用塑料而适合用耐高温的铝铁等。

4.有三根长度不同的钢条分别固定在木板上。弹拨钢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为什么?

答:发出的声音不同,钢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钢长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这说明声音的高低与钢条的长短直接有关。

5.当你走到小河边,水面的小鱼便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声音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音通过大地和水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音便游开了。

6.在月球上声音能传播吗?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怎样通话?

答:不能,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用无线电话互相通信。

7.钢琴不弹的时候,能听到声音吗?弹完一曲,停止弹奏后,还能听到琴声,是怎么回事?

答:不能。是因为钢琴虽然不弹了,但琴弦仍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停止演奏后,琴.

声仍能持续一会儿。

8.为什么在古代,人趴到地上听一会儿就知道远方有人来了没有?

答:因为土地能够传声,而且比空气传播声音要快,远处脚步声通过土地传过来,使我们听到声音。

9.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所以我们可以用喇叭大声播放音乐,使大家心情愉快。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不对。因为音乐在恰当的时候音量大小适度时,才能使人心情愉快。音量过大的的持续播放音乐,会使音乐变成噪声。

10.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有没有关系?假如光是可以转弯的,还会有影子吗?

答:有关系。假如光是能转弯的,便不会有影子。

11.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入水,背着阳光喷射,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身边的材料

第七课《身边的材料》 内容标准: 1.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2. 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 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能力培养 1. 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 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与人合作。 2.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设计意图 “身边的材料”是“物体与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身边的材料”是在学习了物体的特征、分类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从“古人用什么材料”到“调查家庭材料”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身边的材料”一课在学生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从古到今、由近及远的材料发展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收集事实——分析理解——动手操作——迁移应用。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学生:课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通过主题人物对“真皮”与“假皮”的争论,引入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探讨。 讨论:沙发有“真皮”“假皮”之分? 目的:通过有趣的生活片断,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 情景:出示课本图片。 描述:坐时光机回到远古时代,我们将会看到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瓷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用品的材料全部是存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身边的材料》2课时教案

1、身边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二、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 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准备: 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问题: 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 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 (二)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 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浙美版

巧用身边的材料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例外材料的质感,发现例外材料本身具有的美。 2、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法,设计制作生活装饰物或简单学具。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处于好奇心较重的阶段,本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新能力。加之“巧用身边的材料”,能让学生取材便当,如:自然材料、事件、环境材料等),养成“变废为宝”的优良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从材料、空间造型、制作等几个方面了解各种艺术作品的创作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材料中的美怎样精巧地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双面胶、垃圾袋、矿泉水瓶、易拉罐等。 (教师)课件、垃圾袋及示范作品等。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现场示范:用垃圾袋现场制作一只水母。(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也可以变成艺术品,美无处不在) 同学们说说垃圾袋有什么特点?(轻佻、飘逸、松软、有光泽等) (2)展示垃圾袋制作的作品 2、展开教学 (1)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给你什么感受呢? (2)欣赏教材第30-31页鱼的造型图片,提出问题:艺术家使用了例外的材料来表现这些造型,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这些例外材料制作的鱼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美感?(运用的材料例外、制作出来的质感、形状和造型也有差异,产生了例外的美感。它们都精巧的运用了各种材质的特性,利用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进行创作。) (2)教学深入 分类赏析:按材料分类、按空间造型分类、按制作方法分类。 1、按材料分类:金属、布材、塑料、纸材等)。 2、按空间造型分类:(平面、半立体、立体等) 3、按制作方法分类:(焊接、切割、卷曲、编织等)。 (3)教师简单示范,运用多见工具进行现场示范作品,并让学生来体验剪、贴的欢乐。 (4)学生练习(小组合作) 同学们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课内进行折、剪、切、刻的练习,感受材料造型的便利性和易操作性。 3、作品展示,自评互评、教师评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1、身边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矿泉水瓶):矿泉水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生:“塑料”) 你是怎么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呢?(生:看) 通过看的方法,可以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身边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组观察课本2页“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图,填写好“材料研究 记录表”(表样附后)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课件出示,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3、按材料给以上物品分类

把分类结果填到课本第二页五个白色的圆圈。 师:分类有一定的标准,这次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材料) 师:请同学们在圆圈下面写出圈内物品制成的材料名称。 4、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5、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试着说明用这些材料制作某种物品的好处。 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 1、观察“材料研究记录表”想一想,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 2、除了木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是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 告诉学生: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首先要设计确定并制造模具,玻璃原料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辅料在高温下溶化成液态,然后注入模具,冷却、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 4、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让学生分组观察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学生观察、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3、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4、小结。短短几分钟同学们就找出了这么多的材料,可见我们的材料世界真是丰富多彩。 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1、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种材料,想认识一下吗?一起看投影,辨认一下是什么材料?(课件) 2、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如果让你发明一种新型材料,你将发明什么材料,用来做什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3.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PPT 1)师: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都带了吗? 生:…… 师:纸杯里的水喝完了,我们一般会怎么做?来看一下,这是上周的有一天,我在你们班拍到的一张照片(PPT 2) 生:扔掉。 师:是的,扔掉。据报道,250个纸杯就可以毁掉一棵树,按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用三个纸杯来算,一年算下来,那该是多少啊?又要毁掉多少的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能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活动2【讲授】欣赏大师作品 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使用过,但形状仍保持完好的纸杯,来进行艺术创作,欣赏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赋予纸杯新的生命,巧用身边的纸杯,进行DIY设计。(点题PPT 7) 活动3【活动】探究一 探究一:纸杯的特性(PPT 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手中的纸杯,分组讨论下纸杯有哪些特性? 生:…… 师小结: 1、纸杯是立体的,是圆柱体(形状) 2、纸杯是有硬度的,可以站立 纸杯可以剪切、挤压、变形(质感) 3、纸杯是有颜色的,有图案(有颜色、有图案)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身边的材料同步练习B卷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身边的材料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9分) 1. (1分)我们看的书是由________做成的。 2. (3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________制成的,有的物品由________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________材料制成。 3. (1分)有些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得,如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它们被称为________材料; 4. (1分)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都属于________材料。 5. (1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降解,就会形成________。 6. (1分)人造材料都是以________为原料制成。 7. (1分)用塑料制成皮球应用了塑料具有________的特性。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8. (2分)盖房子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 A . 铁 B . 泥土 C . 纸 9. (2分)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 . 汽油 B . 橡皮 C . 水 10. (2分)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属于()材料 A . 天然 B . 人造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11. (2分)没有天然材料,只靠人造材料我们同样非常方便。() 12. (2分)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用天然材料做的。() 13. (2分)我们的铅笔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是天然材料。() 14. (2分)陶瓷能制成碗、杯等日用品,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白色污染”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综合材料表现》教学设计

《综合材料表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时间,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感受、发现身边材料不同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以表达自己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综合材料造型作品。 学生:画纸、笔等自备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发现,新课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思考与讨论各自的感受: 1、农民对刨花的处理方式对不对?以及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2、除了将刨花烧掉,刨花还有怎样的用处。 二、展示刨花制作的作品 1、刨花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题材? 2、通过范例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制作一个作品所需要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三、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加深印象 观看绘画作品中新年花环、风中玫瑰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新年花环、风中玫瑰的造型非常丰富,如果表现时不用刨花,而是用其他材料进行造型,你会用什么材料来做” 学生发言:塑料,铁丝,粘土等等材料。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来突出材料应用的多样与丰富。 四、分析课本上的图片 1、感受不同材质的巧妙应用及丰富的造型。

2、问题:艺术家是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观看并讨论,学生初步体会。(石材、玻璃钢、纸等),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讨论,探究挖掘这些作品的特色之处和制作方法。 五、归纳小结 对身边的材料进行创作过程中有哪几个步骤? 1、构思; 2、选材; 3、画草图; 4、制作; 5、完成。 教师小结:我们要巧用身边的材料,变废为美,树立环保意识。 六、布置作业 心动不如行动,不妨把身边的材料利用起来,制作一个既可以装饰又环保的艺术品吧!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拔高训练第六十七篇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拔高训练第六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我们使用的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有( ) A、黏土 B、塑料 C、砖和陶瓷 D、橡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用下列材料做成的实心小方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的是( C )。 A、木头 B、塑料 C、铁 D、蜡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材料最容易被铁钉划出痕迹的是( )。 A、砖 B、陶瓷 C、塑料 D、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我们使用的人工制造的材料有( )。 A、塑料 B、木头 C、黏土 D、棉花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处理废旧物品,最好的办法是( ) A、烧掉 B、回收再用 C、当垃圾扔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材料的硬度最大的是( )。 A、砖 B、铁 C、塑料 D、木材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易拉罐、报纸和铁块都可以回收再次利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木头、塑料、玻璃、纸、纤维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做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因为大树是天然生成的,我们可以随便砍伐森林。( ) A、正确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身边的材料 1说课稿 冀教版精编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 身边的材料 一、教材分析 通过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并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学生分析: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有关身边材料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师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预设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有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能够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能够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实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持续完善自己的原有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持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 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实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实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实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实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能够 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对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实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能够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 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浙美版初中美术《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人造的,也有自然的。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使得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也不同。不同的材料有它自身特有的质地,对它的运用组合,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有着特殊的材质美感。 本课通过欣赏不同材料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对身边一系列材料的再次利用和整合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体验材料的质感,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饰物和学具。 教学重点: 整合利用材料的不同质感进行创造。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组合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在艺术家的心目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它们都具有特殊的美感,将它们设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板书课题:巧用身边的材料 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感受一下创造的魅力!注意观察运用了哪些材料。 (出示图片) 二、欣赏图例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本上的图例运用了哪些材料? 师:总结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哪些方便我们用来设计创作? 1、石材; 2、废弃电子垃圾; 3、纸材; 4、木材;

5、塑料; 6、废弃金属,易拉罐等。 (鼓励: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师:那么我们又应该运用哪些方法来让它们改变外观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设计作品思考制作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三、步骤解说 师:我们先看看纸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课件展示纸质设计作品) 1、扭曲变形; 2、添加; 3、拼贴; 4、组合; 5、镂空。 师:当然啦方法肯定不止这一些,留着给同学们去探索发现! 师:在美术创作中,除了用纸、金属以外,还可以用塑料、木材、布、石等材料。此外,还往往综合地使用多种材料,把各种材料的特质都充分利用起来,会使作品呈现出特别的韵味。所以各种各样的身边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做材料,只要你善于发现…… 老师相信同学们肯定跃跃欲试了吧?那接下去的时间就给大家来创造吧! 四、实践学习 1、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2、根据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地使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学习用具,并利用该作品进行相关的学习。 注意要求: 巧妙利用课前准备的现有材料,小组合作合作完成设计制作,各展特长。 内容不限,创作生动有趣的作品,突出小组个性化创意。 四、作业评价 请小组代表上来谈谈创意。 (鼓励表扬)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案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新版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题。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材料有了基本的认知,本课将继续从三个层面来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去观察、触摸发现身边的材料,并尝试用生活经验来分类。第二阶:理性认识阶段。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用途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三阶段:对比总结。分析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不同,并能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教学难点】 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剪刀、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1.展示:一座房子的图片。 师:请问这座房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建造而成的? 2.生:独立观察并进行思考两分钟,回答问题。 3.师:你能用表格将这些材料的名称记录下来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4.学生记录。并尝试进行分类。 5.学生活动:汇报记录结果。其他小组聆听汇报,并对他人的结果进行点评或者补充。教师汇总意见,并进行评价。 6.小结: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材、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7.学生活动:根据上面的学习,请调查一下你同桌的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请记录在表格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能初步对材

202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全部教案(共4节)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要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填空。 1、我们看的书是由()做成的。 2、商场里买的衣服是用()制成的。 3、汽车的轮胎是用()制成的。 4、像棉花、沙子、木头等都属于()材料。 5、日常用的杯子、镜子、灯泡、酒瓶等,大都是用()制成的,它们是()材料。 6、钥匙、剪刀、自行车、汽车等都是用()制成的,属于()材料。 判断。 1、没有天然材料,只靠人造材料我们同样非常方便。() 2、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用天然材料做的。() 3、我们的铅笔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是天然材料。() 4、陶瓷能制成碗、杯等日用品,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三、选择。 1、该房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 A铁B泥土C纸 2、日常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 A汽油B橡皮C水 3、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属于()材料 A天然B人造 简答题。 1、什么叫做人造材料? 2、小明说玻璃石天然材料,你说对吗?为什么? 第二课塑料 填空题。 光碟我们都见过,它是用()制成的。 塑料矿泉水瓶遇热水会变()。又变凉后,矿泉水瓶会变()。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优点有()()()()。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虽然方便,但它的缺点是埋入地下后()。 像电视、洗衣机、空调等电器的外壳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其优点是()。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 7、()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 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 9、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强度却()的“纳米材料”。 10、用()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二、判断题。 1、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2、用塑料可以完全代替钢铁。() 3、为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少扔废纸,多用塑料袋。() 4、因为数量的硬度很大,所以我们可以用塑料制成锅。() 5、塑料的防水性能一般都比较好。() )(、塑料是一种用于很广的材料,它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6.

《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1

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人造的,也有自然的。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使得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也不同。不同的材料有它自身特有的质地,对它的运用组合,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有着特殊的材质美感。 本课通过欣赏不同材料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对身边一系列材料的再次利用和整合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体验材料的质感,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饰物和学具。 教学重点: 整合利用材料的不同质感进行创造。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组合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在艺术家的心目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它们都具有特殊的美感,将它们设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板书课题:巧用身边的材料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感受一下创造的魅力!注意观察运用了哪些材料。 (出示图片) 二、欣赏图例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本上的图例运用了哪些材料?师:总结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哪些方便我们用来设计创作? 1、石材; 2、废弃电子垃圾; 3、纸材; 4、木材; 5、塑料;

6、废弃金属,易拉罐等。(鼓励: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师:那么我们又应该运用哪些方法来让它们改变外观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设计作品思考制作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三、步骤解说 师:我们先看看纸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课件展示纸质设计作品) 1、扭曲变形; 2、添加; 3、拼贴; 4、组合; 5、镂空。 师:当然啦方法肯定不止这一些,留着给同学们去探索发现!师:在美术创作中,除了用纸、金属以外,还可以用塑料、木材、布、石等材料。此外,还往往综合地使用多种材料,把各种材料的特质都充分利用起来,会使作品呈现出特别的韵味。 所以各种各样的身边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做材料,只要你善于发现…… 老师相信同学们肯定跃跃欲试了吧?那接下去的时间就给大家来创造吧! 四、实践学习 1、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2、根据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地使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学习用具,并利用该作品进行相关的学习。 注意要求: 巧妙利用课前准备的现有材料,小组合作合作完成设计制作,各展特长。内容不限,创作生动有趣的作品,突出小组个性化创意。 四、作业评价请小组代表上来谈谈创意。 鼓励表扬)

巧用身边的材料

巧用身边的材料 一. 设计理念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实用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追求真、善、美表现自身审美意识的一种手段,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把实用美术灵活地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中,以达到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引导下,“设计.应用”领域更是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选择的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当前的社会需要,同时也加强了趣味性和应用性,把课堂这个求知的殿堂,交还给学生去自由表现,去大胆创造,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体验学习,主动探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运用综合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生活化”倾向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纸、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作品,如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鱼,用不同的纸张制作的各种形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前半部分是各种材料的实验,后半部分是材料的综合运用。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作出一些有一定科学含量或文化意味的综合材料作品。 根据分析,我认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身边的材料进行运用不仅仅要求他们把课本中的例子进行模仿,更要求他们能观察身边的现实状况,在生活中寻找材料,从而设计出一些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利用有一定的知识,但范围较小。所涉及到的面也相对狭隘。 2、在本课学习中,可能对材料的进一步加工制作和进行新的创作构思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可进行相互讨论和合作的方式。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重点、难点

身边的材料 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导学案学习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形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 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3、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4、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5、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身边物品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对物品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 课前准备: 分组调查,通过网络、杂志等了解、收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资料或图片。 学习过程: 一、活动1:下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正确判断出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标准,给物品分类。 3、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活动过程: 1、每4人一组,每组一套材料,学生观察、辨认每种物品是由什么材 料制成的,并给这些物品分类,把同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的名称填在书上的圈里,再把组成每类物品的材料名称写在圈的下面。 2、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物品,发现并讨论一些物品往往不是一种材料制 成的,发现制成每种物品的几种材料,联系材料的性质,试着说明用这些材料制作某种物品的好处。 3、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观察更仔细,发现 的材料更多。 二、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描述一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活动过程: 1、学生出示搜集的图片并讲一讲木头、棉花、沙子可以制成什么,再 让学生讲一讲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启发学生思考:塑料和玻璃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学生观察玻璃加工过程的图片,描述玻璃加工的过程,帮助学 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体会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只靠天然材料是不够的。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知道的其他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资料并区分哪 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三、活动3:找一找,教室里德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准确地辨别出教室中各种物品是由什么材 料组成的。 2、愿意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举例说明我们的学习用品离不开丰富的材料。 活动过程: 1、每小组4人,每个小组可在给定的时间内,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进行观察和分析。 2、观察结束后,每个小组把找到的材料名称填在课本中的横线上。引 导学生讨论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有怎样的联系。 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时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举例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探索身边的材料-材料与社会

正确答案: D-- 4. 以下哪一项不是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A. 质量轻、强度高 B. 质量重、强度高 C. 抗震性能好 D. 钢材可以回收 满分:5.00 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5. 烧蚀防热材料通过材料表面的质量迁移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达到耐高温的目的。以下哪个不是发生的变化。() A. 隔热 B. 熔化 C. 蒸发 D. 升华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6. 水晶玻璃制品被科学家称为“美丽的杀手”,是因为其含有哪一种元素?() A. 硅 B. 铬 C. 铅

镍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7. 以下对铜合金材质镜架描述不符的是()。 A. 成本较低 B. 属于高档镜架 C. 易加工 D. 耐腐蚀性较差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8. 市场称为太空片的眼镜片是哪种材质()。 A. 聚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 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 聚碳酸脂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醋酸纤维素树脂 9. 材料是指人类社会可接受、可经济地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以下哪一项不是这一定义的判据?() A.

反映了资源、能源、环保的考虑与要求 B. 反映了经济性指标 C. 考虑了社会效益 D. 没考虑材料性能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10. 在常用的工程材料中,耐热性最高的一类是()。 A. 金属材料 B. 陶瓷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复合材料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11. 市场称为树脂片的眼镜片是哪种材质?() A. 聚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 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 聚碳酸脂 D. 醋酸纤维素树脂 满分:5.00 分 得分:5.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身边的材料图文稿

身边的材料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七课《身边的材料》 内容标准: 1.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 2. 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 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能力培养 1. 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 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与人合作。

2.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设计意图 “身边的材料”是“物体与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身边的材料”是在学习了物体的特征、分类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从“古人用什么材料”到“调查家庭材料”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身边的材料”一课在学生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过程中,了解从古到今、由近及远的材料发展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收集事实——分析理解——动手操作——迁移应用。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学生:课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通过主题人物对“真皮”与“假皮”的争论,引入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探讨。 讨论:沙发有“真皮”“假皮”之分? 目的:通过有趣的生活片断,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 情景:出示课本图片。 描述:坐时光机回到远古时代,我们将会看到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瓷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用品的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 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讨论: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还保留了哪些天然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目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天然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发展情况。 归纳:古人用黏土、树木、骨头、毛皮以及岩石来建筑、制衣、炊厨、制造狩猎武器等,但还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他们所发现的天然材料,许多世纪以后,人们发现了通过塑造或切削它们而改变这些材料的方法。后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

方案1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设计理念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实用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追求真、善、美表现自身审美意识的一种手段,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把实用美术灵活地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中,以达到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引导下,“设计.应用”领域更是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选择的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当前的社会需要,同时也加强了趣味性和应用性,把课堂这个求知的殿堂,交还给学生去自由表现,去大胆创造,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体验学习,主动探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运用综合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生活化”倾向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用了各种纸、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作品,如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鱼,用不同的纸张制作的各种形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发丧法,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培养学生没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前半部分是各种材料的实验,后半部分是材料的综合运用。在学习美术技能的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作出一些有一定科学含量或文化意味的综合材料作品。 根据分析,我认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把身边的材料进行运用不仅仅要求他们把课本中的例子进行模仿,更要求他们能观察身边的现实状况,在生活中寻找材料,从而设计出一些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身边的材料的利用有基本的知识,但范围教小。所涉及到的面也相对狭隘。2、在本科学习中,可能会对材料的进一步加工制作和进行新的创作构思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可进行相互讨论和合作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时间,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感受、发现身边材料不同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以表达自己创作意图。难点:如何巧妙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策略和手段 1、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设计实践中,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 3、为学生创设充裕的自主时间和机会,提供自主发展必备训练材料,不断给学生有效激励。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综合材料造型作品 (学生)画纸、笔等自备的材料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