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

思维导图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

1.1 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

【知识精讲】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及原子团等。同用“一本”“一打”、“一托”、“一箱”、“一盒”等这样的“单位”来计量物体的数量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特殊的“单位”来计量微观粒子。因此化学上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其单位为摩尔),用来计量微观粒子。

1.定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或其特定组合)的集合体。符号为“n ” 。

2.单位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

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它的单位,二者千万不要混淆。

【重难点突破】

(1)“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为专有名词,不可拆分,不可删减。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对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者这些

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的计量,而宏观物体,则不能用物质的量去衡量其多少。例如:

21.5mol H O 、1mol Na 、0.1mol NaCl 、231mol CO 、0.3mol 质子、3.2mol 电子等。

(3)物质的量表达的是一定数量的粒子的集合体,所以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分数,例如0.5mol O 2,其中含有1mol O 。

(4)当讨论物质的量时,可以指单一一种粒子,也可以指其某种特定组合。比如1mol O 2和

1mol N 2混合,我们也可以说共有2mol 气体分子。然而我们所讨论的粒子或其组合必须是“特定”的,例如对1mol O 2而言,其中有1mol O 2分子,同时也可以说有2mol 氧原子或写成“2mol O”。这个时候说“1mol 氧”就毫无意义,用物质的量表示粒子时,应指明粒子符号或粒子种类。

知识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

【知识精讲】

一打有12个、一箱饮料有24听、一盒订书钉

1000个、一托鸡蛋18个、一包打印纸1000张……,

那么,1mol微观粒子到底是多少“个”呢?

1.阿伏加德罗常数

化学上以0.012kg(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

数作为1mol粒子中所含粒子数的基准;单位物质

的量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作

N A,其值约为 6.02×1023,单位mol-1。即N A≈

6.02×1023 mol-1。

2.计算公式

由于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单位物质的量粒子中的粒子数目,因此也就是将粒子数目转换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和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

=?

=

?

?

?

??

【重难点突破】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严格说来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常量,其单位为mol-1。所以借助“N A”

直接来表示微观粒子的数目时,通常先说明:N A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2)我们平时以6.02×1023mol-1作为N A的近似取值,但须注意它只是一个约数,因此,用“约6.02×1023个”这样的表述来指称1mol粒子的数量更为合适。

(3)通过计算公式可知,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成正比,即:11

22

N

N

n

n

=。

1.2 摩尔质量

知识导入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很大,你知道吗?举几个“栗子”你就知道了:

如果将6.02×1023粒大米平均分给60亿人,则平均每人大约可分250万吨大米;

如果把6.02×1023张纸堆起来,那么它的厚度可以从地球到太阳来回100万次以上;

……

你不难看出,物质进行计量的过程之中,通过计量微粒的数目来完成计算将是非常麻烦的,如果通过我们比较容易操作的量来完成计量(如质量、体积等),那将会简单很多,那

阿伏加德罗(1776~1856)

(Amedeo Avogadro)

意大利化学家,1811年发

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并

么如何将宏观量(如质量、体积)转化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成了新的问题。

知识点摩尔质量

【知识精讲】

如果可以知道单位物质的量的各种物质的质量,那么,就可以通过称量质量获得所需物

质的量的该物质了,于是我们引入了摩尔质量这个物理量。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

摩尔质量的常用单位为g/mol,或写作g·mol-1。

3.摩尔质量的数值

1mol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初中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时候,都是与

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这个标准的比值。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说明一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的质量比是12:16,将其都扩大6.02×1023倍后便是1mol,

于是很容易得出1mol O原子与1mol C原子的质量之比也是12:16。又已知1mol C原子的

质量为12g,因此1mol 的O原子的质量应该是16g。

用这种方法你能推出1mol Mg、1molFe原子吗的质量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观察下

图并试着填写下表中1mol物质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1 mol物质

化学式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1 mol的质量

Fe56

NaCl58.5

H2O18

C2H5OH46

H22

O232

CO244

我们不难发现,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即摩尔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数值上等

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基本计算

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m n M

m

M m

n n

M

?

?

?

??

=?

=?

=

64g铜250g五水硫酸铜32g硫44g 干冰65g锌

【重难点突破】

(1)当摩尔质量的单位取g/mol 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两者的

意义不同,单位也不同。 如:1molH 2O 的质量为18g ; 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2)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算出其物质的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当以克为单位时,

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相等的该物质,即为1mol 。例如:2g H 2即是1mol H 2,44g CO 2即是1mol CO 2。

【总结】①通过公式可知: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

1

2

2

m n m n =

; 对于等质量的不同种物质而言: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12

21

M n n M =

。 ② 相互关系:

A

N m n N M

==

i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mol 氧

B 2mol 分子氧

C 3mol 原子氧

D 4mol O 2 ii .物质量的单位—摩尔的基准是

A 6.02×1023这个常数

B 0.012kg

的碳

C 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D 0.012kg 的碳—12所含有的原子数 iii .质量为2g 的下列物质中,其质子数不等于阿伏加德常数的是 A 氢气 B 氦气 C 氧气 D 碳

iv .下列各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气摩尔质量的是

A 22.4L 氧气

B N A 个氧原子

C 0.032 kg 氧气

D 1mol H 2O 2

v .下列含有10电子分子组成的物质:①34g NH 3 ②0.800mol HF ③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 的CH 4 ④4℃时18.0 mL 的水。含有的质子数由少到多的正确顺序是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④<①

vi .已知一个SO 2的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mkg ,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1/3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则SO 3的分子量

A 32m/(n -m)

B 32m/(2m +3n)

C 32m/(3n -2m)

D (3n -2m)/32m vii .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 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 的

原子个数为b ,则0.5mol 该盐中K +

的物质的量是

A (a -b )mol

B (2a -b )mol

C (6a -2b )mol

D (a -3b )mol viii .如果4g 氨中含有x 个氨分子,那么8g 硫化氢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A x B 3.4x C 12x D 18x

ix .无MnO 2时,KClO 3在高温下按下式分解:2KClO 3=KCl +O 2↑+KClO 4,此条件下加热混有KCl 的KClO 3样品至完全分解,KCl 质量是原来的2倍,则原样品中KClO 3的摩尔百分含量是

A 33.3%

B 66.7%

C 50%

D 80%

x .等物质量的Na 2CO 3·mH 2O 和BaCl 2·nH 2O 的混和物3.68g ,加足量水搅拌,充分

反应后得到1.97g沉淀,则m和n的值分别是

A 1和2

B 1和3

C 7和3

D 10和2

xi.X和Y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X2Y中X和Y的质量比为7︰4,则另一化合物X2Y3中,X和Y的质量比为

A 1︰3

B 3︰5

C 7︰12

D 12︰7

xii.某金属M的原子量为56,它的一种氧化物含氧50.45%,此氧化物为

A MO

B M2O3

C M2O5

D M2O7

xiii.相同质量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

A 1︰1

B 87︰80

C 3︰4

D 4︰3

xiv.元素X与Y结合,分别形成分子式XY、XY2、X3Y4的三种化合物,在与固定质量的Y元素的化合反应中,X的各质量的简单比为

A 1︰2︰4

B 2︰1︰3

C 3︰4︰2

D 4︰2︰3

xv.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xvi.某元素+3价的氧化物中,该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它的摩尔质量为

A 26g/mol

B 52g/mol

C 78g

D 104

xvii.在化合物X2Y和YZ2中,Y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X2YZ3中,Y的质量百分比为

A 20%

B 25%

C 30%

D 70%

xviii.0.1 mol元素X的单质(固体)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物后,质量增加了

4g,该氧化物的组成是

A XO

B X2O3

C X2O5

D XO3

xix.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A 46︰9

B 32︰9

C 23︰9

D 16︰9

xx.某有机物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如下:C(40%),H(6.67%),O(53.33%),如

0.2mol该物质量为6g,则其分子式为

A C3H8O

B C2H4O2

C CH2O

D C2H4O

xxi.向含有a 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未饱和)中通入b mol CO2,充分反应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a≥b时,产生a mol沉淀

B 当a≤b时,产生b mol沉淀

C 当a<b<2a时,产生2a-b mol沉淀

D 当2a<b时,溶液仍澄清

xxii.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放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若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块锌片和一块铁片,且均溶于酸,现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锌和铁的物质量之比应为

A 1︰1

B 65︰56

C 63︰54

D 54︰63

xxiii.28g KOH必须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有一个K+

A 50

B 60

C 80

D 90

xxiv.将m1g锌加到m2g20%的盐酸中,反应结果共放出nL氢气(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A m1/65 mol

B 5m2/36.5 mol

C m2/36.5 mol

D n/11.2 mol

xxv.在质量为G的坩埚内,加入BaCl2·nH2O晶体后称得质量为W1g。加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冷却后,称得质量为W2g,则n值为

A )()(G W W W --22118208

B )()(G W W W --21218208

C )()(12220818W W G W --

D )

()(21220818W W G W -- xxvi .X 、Y 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比为3︰4,由X 、Y 组成的化合物中,两种元素质

量比是3︰8,由此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XY 2

B X 2Y

C XY

D X 2Y 2

xxvii .金属A 与非金属B 可以直接化合生成A x B y 。甲、乙两同学分别做A 和B 的化合实验,每人所用的A 和B 的质量不相同,但总质量为12g ,甲、乙所用A 、B 质量和得到化合物A x B y 乙

7g

5g

11g

A 2Cu +O 22CuO

B Fe +S

FeS

C 3Fe +2O 2

Fe 3O 4 D 2Fe +3Cl 2=FeCl 3

xxviii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溶液,向甲杯中投入mg Mg ,向乙杯中投入mg Zn ,完全反应后发现一个烧杯中金属有剩余,则各杯中原来含硫酸的物质的量x 之值为

A x =

m 24 B m 24>x >m 65 C m 24>x ≥m 65 D m 65

>x ≥m 24 xxix .已知A +B =C ,若ag A 与bg B 反应时,则C 的质量是

A 一定是(a +b )g

B 一定小于(a +b )g

C 若a ︰b =M A ︰M B (M 为分子量),则C 的质量等于(a +b )g

D 若a ︰b ≠M A ︰M B (M 为分子量),则C 的质量小于(a +b )g xxx .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B 18g 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 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 32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xxxi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 A

B 18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C 46g 二氧化氮和46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D 在1L2mol/L 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

i C 、D ii D iii A iv C 、D v D vi C vii D viii D ix B

x A

xi C

xii D

xiii B

xiv D

xv A

xvi B

xvii B xviii C

xix D

xx C

xxi C、D xxii D xxiii D xxiv D xxv A xxvi A xxvii B xxviii C xxix C、D xxx A xxxi A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 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 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 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 1 -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知识点总结

第2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能源的分类 1.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损失)—比如火力发电 ①转化过程 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 化学能??→?燃烧 热能??→?蒸汽 机械能??→?发电机 电能 ②转化原理 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因此燃烧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必定有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同时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拓展点1:火力发电的优缺点 优点: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②投资少,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 缺点:①排出大量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CO 2以及导致酸雨的含硫氧化物,比如SO 2②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③能量转化率低④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 2.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不存在能量的损失)—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并且 指针偏向于 会逐渐溶解,而由Zn失去的电子则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因此Zn片上会带有大量的正电荷,Cu片上会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阳离子(H+、Zn2+)以及阴离子(OH-、SO42-),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会移向Cu片去中和Cu片上带负电荷的电子,阴离子则移向Zn片去中和Zn片上的正电荷,但是由于溶液中的H+得电子能力比Zn2+强,所以H+就移向Cu片去获得Cu片上由Zn片失去的电子而被还原为H原子,H原子再结合成H分子即H2从Cu片上逸出,因此Cu片上有无色气泡产生.通过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偏向于Cu片这一边,可以得出该装置产生了电流(而电流的形成是因为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且电流移动的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是从Cu片流出,Zn片流迚,即Cu片作为正极;Zn片作为负极.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总结归纳: ①原电池中电流的流向:正极→负极 ②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负极→导线→正极(注意:在该过程中,电子是永进都不会迚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因为电子只在金属内部运动并且电解质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也不能在导线中通过) ③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④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释放.(所谓自发就是指该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即本身就能够自己发生) ⑤原电池中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常是电极材料或还原性气体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从负极流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常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或O2等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电子流入正极.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反应要自发) ①两极:正极和负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包括由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电极或者是由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导体(如石墨)构成的电极,一般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为负极. ②一液(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盐溶液. ③一回路(构成闭合的电路):即两电极由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以及两电极必须插入到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或者分别插入到一般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两种盐溶液中,两盐溶液之间用盐桥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比如以下装置: ④氧化还原反应要自发:指电解质溶液至少要与作为负极的金属电极材料发生自发的氧化反应. (3)电极反应式 ①定义:原电池中的正极和负极所发生的反应 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课时练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知识梳理 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是指共用电子对所处位置与成键原子连线的中点是否重合:一般情况下同种原子之间形成,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 (2)分子的极性是指;可以通过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来判断:极性分子是指,非极性分子是指。 对于AB n型分子:可以根据A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族序数是否相等来判断,相等的是非极性分子, (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只含极性键的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2.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是指,其强度比化学键。 一般来讲,具有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越高。 3.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是。(2)氢键通常用表示。 (3)氢键可以存在于,也可存在于;形成能使某些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4.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1)分子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2)分子结构: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该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物质能够相互溶解。例如,乙醇与 水能互溶;戊醇与水不能互溶,但与己烷能互溶。 (3)氢键: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若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会增大溶解度。 (4)反应性:溶质若能与溶剂发生反应,则会增大溶解度。 5.手性: 判断方法是:。 6.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一般地,无机含氧酸分子中能够电离成H+的H原子都是与O原子直接相连的(即羟基氢),不与O原子

相连的H原子一般不能电离。 (2)大多数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HO)m RO n的形式,非羟基氧的个数n越大,酸性越强。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R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 ②成酸元素R不同时,非羟基氧数n越大,酸性越强;n相同,酸性相近。 思维导航 【例1】Pt(NH3)2Cl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黄绿色固体: (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解析】可以类比确定甲烷的空间结构的方法来处理。Pt(NH3)2Cl2如果是平面正方形,就有两种不同结构,如果是正四面体,就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1) (2)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3)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黄绿色固体的分子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黄绿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比淡黄色固体大 【例2】利用相关结构理论,画出平面型分子C2N2和N2F2的空间构型,并确定其极性。 分析:先根据C、N、F原子的最外层单电子数画出它们的电子式: 再确定C和N的杂化形式: C2N2分子中的C采用的是sp杂化,分子是线型结构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 N2F2分子中的N采用的是sp2杂化,分子是平面三角型结构,有如下图A、B两种结构。若为A,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若为B,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例3】含氧酸可表示为:(HO)m RO 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其酸性越强。一般情况下 3333 (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 (2)亚磷酸是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 (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 【解析】根据酸的相对强弱规律确定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根据成酸元素的价键确定其结构,根据—OH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8.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锂电池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0()A、、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10=30分)11.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 于是无限的 C.化石燃料的形成非常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非再生能源 13、20mL 0.5mol/L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加入10mL 1mol/L的盐酸 B、加入30mL 10mol/L的盐酸 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mL H2O 14、已知反应A +3B =2C +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 -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15、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铁片是()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16、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17、合成氨的反应为:3H2 + N22NH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2)、v(N2)、v(NH3)(单位为mol·L-1·s-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H2)=v(N2)= v(NH3) B、v(H2)=3 v(N2) C、v(N2)=2 v(NH3) D、v(NH3)=3/2v(H2) 1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燃烧反应 19、可逆反应H2(g)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B、H2、I2、HI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20.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Fe C Fe C Fe Cu Fe Zn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B.1∶4C.3∶4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O 2 B. 石墨 C. K 2SO 4 D. NaOH 溶液 2.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 制得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饱和FeCl 3溶液 C. 蔗糖 D. 碘 3.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 2(OH)2CO 3] B .铁制菜刀生锈 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4. NaHSO 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 + 、H + 和SO 42-。下列对于NaHSO 4的分类中不正确... 的是 A .NaHSO 4是盐 B .NaHSO 4是酸式盐 C .NaHSO 4是钠盐 D .NaHSO 4是酸 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 .一氧化碳的燃烧 6. 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减少的是 A. Cl - B. Ba 2 + C. NO 3- D. Na + 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 用离子方程式Ba 2++SO 42-=BaSO 4↓表示的是 A. Ba(NO 3)2+H 2SO 4=BaSO 4↓+2HNO 3 B. 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C.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D. BaCO 3+H 2SO 4=BaSO 4↓+H 2O+CO 2↑ 8. 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 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Na 2CO 3溶液与稀盐酸 B. Cu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 C. H 2SO 4溶液与NaCl 溶液 D. 稀HNO 3与Ba(OH)2溶液 9.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 3++3H 2↑ 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 ++OH -=H 2O 10.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和用SO2给纸浆脱色的原理相同 B.今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C.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D.Al(OH)3、NaHCO3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吸附原理,SO2脱色是因为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A项错误;雾霾不是新分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B项错误;工业上用消石灰(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C项错误。 2.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不用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切取6.0 g Na进行Na与水的反应 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A项错误;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备氯气应该进行尾气处理,B项错误;进行Na和水的反应时,应该切取黄豆粒大小的Na与水发生反应,6.0 g Na的质量过大,反应时容易发生危险,D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SiO2超分子纳米管,其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该超分子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C.SiO2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SiO2与碱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SiO2超分子纳米管由SiO2组成,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A项错误。 4.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承载着相应的教学功能,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下列插图中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u2+、NO-3、SO2-4 B.H+、K+、HCO-3、SO2-3 C.Ba2+、Mg2+、CO2-3、Cl- D.Fe3+、NH+4、OH-、Cl- 答案:A 解析:H+与HCO-3、SO2-3会反应,B项不符;Ba2+、Mg2+与CO2-3会反应,C项不符;Fe3+、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中和反应 C、冰的熔化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增大 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5、2SO2(g)+O2(g)△V2O5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 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 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6、在铜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 32、5 g ②锌片增重 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二】: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硅的化合物的转化 H2 2SiO3 2H2Si03+2NaOH==Na2SiO3+2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2+2NaOH==Na2SiO3+H2O SiO2+Na2CO3 高温 Na2SiO3+CO2↑ 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 4、二氧化硫的性质 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6强酸制弱酸 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a++H2O+CO2↑Na2SiO3+2HCl==2NaCl+H2SiO3↓ SiO3+2H==H2SiO3↓

Ca(ClO)2+2HCl==CaCl2+2HClO 2ClO+2H==2HClO 应用 (1) Na2SiO3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SiO3+H2O+CO2==CO3+H2SiO3↓ 2--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 SiO3+2H2O+2CO2==HCO3+H2SiO3↓ (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a+2ClO+H2O+CO2==CaCO3↓+2HClO (3) 实验室制SO2 2-+ Na2SO3+2H2SO4==Na2SO4+H2O+SO2↑ SO3+2H==H2O+SO2↑ (3) 实验室制H2S高 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2+ FeS+H2SO4==FeSO4+H2S↑ FeS+2H==Fe+H2S↑ (4)除杂质 CO2中混有SO2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中混有HCl HCl+NaHCO3=NaCl+H2O+CO2↑ SO2中混有HCl HCl+NaHSO3=NaCl+H2O+SO2↑ 2+ -2-2-2-+ 7 、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NH4的检验 药品中加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 进而 说明样品中有NH4 +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2=20分)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氢气D.太阳能 2.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蒸汽B.电能、风能C.蒸汽、风能D.煤、石油 3.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的变化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8.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锂电池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10 ) A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10=30分) 11.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方式正确的是()A.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热能→电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 思维导图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

1.1 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 【知识精讲】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及原子团等。同用“一本”“一打”、“一托”、“一箱”、“一盒”等这样的“单位”来计量物体的数量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特殊的“单位”来计量微观粒子。因此化学上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其单位为摩尔),用来计量微观粒子。 1.定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或其特定组合)的集合体。符号为“n ” 。 2.单位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 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它的单位,二者千万不要混淆。 【重难点突破】 (1)“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为专有名词,不可拆分,不可删减。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对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者这些 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的计量,而宏观物体,则不能用物质的量去衡量其多少。例如: 21.5mol H O 、1mol Na 、0.1mol NaCl 、231mol CO 、0.3mol 质子、3.2mol 电子等。 (3)物质的量表达的是一定数量的粒子的集合体,所以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分数,例如0.5mol O 2,其中含有1mol O 。 (4)当讨论物质的量时,可以指单一一种粒子,也可以指其某种特定组合。比如1mol O 2和 1mol N 2混合,我们也可以说共有2mol 气体分子。然而我们所讨论的粒子或其组合必须是“特定”的,例如对1mol O 2而言,其中有1mol O 2分子,同时也可以说有2mol 氧原子或写成“2mol O”。这个时候说“1mol 氧”就毫无意义,用物质的量表示粒子时,应指明粒子符号或粒子种类。 知识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16712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 SiO2+2OH -=SiO32-+H2O 2.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盐反应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4HF+SiO2=SiF4↑+2H2O 4.硅与氧气、碱、氢氟酸反应 Si(粉)+O2△SiO2 Si+2NaOH+H2O=Na2SiO3+2H2↑ Si + 2OH-+ H2O == SiO32-+ 2H2↑ Si + 4HF = SiF4↑+ 2H2↑ 5.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2C 高温Si+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其他:SiHCl3+H2△Si(纯)+3HCl 6.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SiO32-+ CO2 + H2O == H2SiO3↓+ CO32- 7.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SiO32-+2H+ == H2SiO3↓ 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Cl2点燃CuCl2 9.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白烟) 2Na+Cl2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红色烟) 2Fe+3Cl2点燃3FeCl3 1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H2+Cl2点燃2HCl 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Cl -、ClO -、OH-、Cl2、HClO、H2O) Cl2+H2O=HCl+HClO Cl2+H2O=H++Cl -+HclO 13. 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O2↑ 14. 制取漂液(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 Cl-+ ClO-+ H2O 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反应 ClO-+H2O2==Cl—+O2↑+H2O 15.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冷的消石灰)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16.漂白粉失效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2HCl+O2↑ Ca2++2ClO-+CO2+H2O=CaCO3↓+ 2HClO 17.氯气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 SO2 + 2H2O == 2Cl-+ SO42-+ 4H+ 单质溴、碘也与二氧化硫发生以上反应 Br2+SO2 +2H2O=H2SO4 +2HBr Br2 + SO2 + 2H2O == 2Br-+ SO42-+ 4H+ I2+SO2 +2H2O=H2SO4 +2HI I2 + SO2 + 2H2O == 2I-+ SO42-+ 4H+ 18.氯气与硫化氢的反应 Cl2 +H2S===2HCl+S 单质溴、碘与硫化氢也发生类似反应 Br2 +H2S===2HBr+S I2 +H2S===2HI+S 19.氯气与溴化钠、碘化钾的反应 Cl2+2NaBr=Br2+2NaCl 光照 光照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_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锂电池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二磷 D、氯化钙 3、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O2 B.N2 C.F2 D.Cl2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 A.HI和NaI B.H2S和SO2 C.Cl2和KCl D.F2和NaBr 6、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稀硫酸中,能够缓慢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l C.Mg D.Cu 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pC,t秒末,A减少了 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 A.2:5:4 B.4:5:2 C.1:3:2 D.1:4:5 8、下列变化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生成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 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 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0、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1、用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情况制取气体,一般可选择的仪器是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瓶 D.大试管 12、可逆反应2HI(g)== I2(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下列中的四项中的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压强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组分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颜色13、273K时,反应2SO2(g)+O2(g)=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