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专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字音

冉.有曾.皙毋.吾以也比.及冠.者舞雩.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居.则曰

3.加.之以师旅

4.因.之以饥馑

5.比及

..三年 6.且知方.也

7.夫子哂.之8.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0.如.会同

11.舍瑟而作.12.异乎三子者之撰.

13.何伤

..六七人

..五六人,童子..乎14.冠者

15.吾与.点也16.以吾一日长乎.尔

17.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鼓瑟希

2.莫春者

3.唯求则非邦也与

四、解释句子中的虚词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则何以.哉

3.以.俟君子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活用特点并解释

1.端章甫

... 2.鼓.瑟希

3.风.乎舞雩

4.赤也为之小.,谁能为之大.

5.曾皙后.

6.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名称

1.不吾知也

2.则何以哉

3.尔何如

4.何伤乎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6.为国以礼

七、古今异义词

1.加之以师旅

..

.. 2.如会同

七、简答

1.从全文看,表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表现了孔子“为国以礼”礼乐治国的的政治思想。

2.说一说孔子四位弟子的性格。

(1)子路:鲁莽、轻率自负

(2)冉有:谨慎、谦虚

(3)公西华: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4)曾皙:从容有礼、雍容淡泊

3.孔子为什么“吾与点也”?

曾皙的回答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吾与点也”。

鸿门宴

一、注音加点的字词

戮.力鲰.生数.目参乘.刀俎.目眦.

二、解释通假字

1.距关,勿内诸侯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因击沛公于坐

三、注音解释

1.从百余骑.

2.间.至军中

3.数.目项王

4.何辞为.

5.度.我至军中

6.不可不语.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1.约为婚姻

..

.. 3.而听细说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五、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籍.吏民,封府库

2.范增数目.项王

3.道.芷阳间.行

4.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5.常以身翼.蔽沛公

6.头发上.指

7.素善.留侯张良8.秋毫不敢有所近.

9.此其志不在小.10.臣活.之

11.旦日从.百余骑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3.拔剑撞而破之1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六、一词多义

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乃令张良留谢

3.相去四十里脱身独去

4.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

七、指出文言句式名称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今日之事何如8.客何为者

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安在

11.籍何以至此12.具告以事

13.因击沛公于坐14.长于臣

15.吾属今为之虏矣16.若属皆且为所虏

八、简答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为什么?

项羽麻木不仁,毫不在意,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范增恼羞成怒,不顾君臣礼仪,破口大骂,是因为他深知刘邦逃脱,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因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而恼怒。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师者,所以

..也

..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

3.师道

..者..之不穿也久矣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5.君子不齿

.. 6.圣人无常.师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8.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

9.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0.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2.作《师说》以贻.之

二、解释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也,或不也

三、解释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

..必有师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小学

..

..而大遗 4.今之众人

5.吾从而

..不如师..师之 6.是故弟子不必

四、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

2.不耻.相师.

3.其下.圣人也远矣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圣.益圣,愚.益愚

6.小.学而大.遗

五、写出下列文言句句式名称

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不拘于时,学于余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简答(用原文回答,并翻译)

1.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2.选择老师的必要性是什么?

3.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4.作者提出了怎样的师生关系?

一、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1.六国互丧.

2.率.赂秦耶

3.思厥.先祖父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或未易量.

6.洎.牧以谗诛

二、解释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暴霜露,斩荆棘

3.当与秦相较

三、解释古今异义词

1.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可谓智力孤危

4.至于颠覆

5.后秦击赵者再

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8.始速祸焉

四、词类活用

1.以地事.秦

2.义.不赂秦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不能独完.

5.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加点的字词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2.燕虽小国而后亡.

3.或.曰,六国互丧

4.或.未易量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终继五国迁灭

..

7.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0.革灭殆.尽之际

11.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2.六国互.丧

13.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文言句式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赵尝五战于秦

5.苟以天下之大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洎牧以谗诛

七、简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话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这是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一方面明确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贿赂秦国,另一方面,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文言文仿真练习

一、阅读《师说》,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共两小题,每题1分,共2分)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师者,所以

..传道授业解惑也

2.“不拘于时,学于余”是什么句式?(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两小题,每题2分,共4分)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本文的中论点是什么?(2分)

二、阅读《六国论》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共两小题,每题1分,共2分)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以.有尺寸之地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什么句式?(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两小题,每题2分,共4分)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本文的中论点是什么?(2分)

三、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共两小题,每题1分,共2分)

①且知方.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不吾知也”是什么句式?(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两小题,每题2分,共4分)

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四、阅读《鸿门宴》第3段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共两小题,每题1分,共2分)

①臣死且.不避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什么句式(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两小题,每题2分,共4分)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4.结合选文,分析樊哙人物形象。(2分)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庄拔剑舞,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这句话演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成语?(2分)

一、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君子日参省

..乎己

3.吾尝跂.而望矣

4.故不积跬.步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輮以为

..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金就.砺则利 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舆马者

6.而绝.江河

7.风雨兴焉

..至千里

..8.无以

9.用.心一也10.用心躁.也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虽有槁暴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

1.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2.金.就砺则利

3.蟹六跪.而二螯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五、解释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其曲.中规

5.登高.而招

6.用心一.也

六、写出文言句句式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七、简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论述这一论点的?

2.用原文回答。

1)学习在于积累(学习的方法)

。2)学习在于坚持、在于专注(学习的态度)

3.举例说明本文的论证方法。

一、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1.孝公既没.

2.逡巡

..而不敢进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4.削锋镝.

5.瓮牖.绳枢

6.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7.度.长絜.大8.隳.名城杀豪杰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蒙.故业,因.遗策

2.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4.以致.天下之士致.万乘之势

5.杜赫之属

..为之谋 6.亡.矢遗镞之费

7.追亡.逐北.亡.矢遗镞8.因.利乘.便因.河为池9.振长策.而御宇内10.焚百家之言.

11.铸以为

..金人十二1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3.蹑足

..行伍之间14.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5非及向时

..千里

..之士也16.金城

17.赢.粮而景从1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9.流血漂橹.

三、解释通假字

1.约从离衡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倔起阡陌之中

4.赢粮而景从

四、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取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瓮牖绳枢

....

5.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7.履.至尊二至六合

8.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9.执敲扑而鞭笞

..天下

10.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

11.据崤函之固.

12.尊贤.而重士

13.追亡.逐北

14.以弱.天下之民

15.约从离.衡

16.流血漂.橹

1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18.却.匈奴七百余里

19.以愚.黔首

20.序.八州而朝同列

五、文言句式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6.仁义不施

7.伏尸百万

8.铸以为金人十二

9.金城千里

10.谪戍之众

11.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六、简答

你怎样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所谓“攻守之势异”,指勤统一全国就必须对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统一后为防止人民颠覆秦政权,依然采取武力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

贾谊认为,取天下可以用武力,但守天下必须施行仁义,这实际上要汉文帝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谋求长治久安之道,以免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赤壁赋

一、注音并解释

1.舳舻

..千里 2. 苏子愀.然

3.酾.酒临江

4.横槊.赋诗

5.举匏.樽以相属.

6. 泣孤舟之嫠.妇

7.驾一叶之扁舟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七月既望

.. 2.纵.一苇之所如.

3.凌.万顷之茫然

.. 4.冯虚.御风

5.望美人

..兮天一方 6.倚.歌而和.之

7.不绝.如缕.8.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9.方.其破荆州10.固.一世之雄也

11.知不可乎骤得

..1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1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5.杯盘狼籍

..

..16.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解释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举酒属客

3.山川相缪

4.杯盘狼籍

四、解释古今义

1.徘徊于斗牛

..横江

..之间 2.白露

3.凌万顷之茫然

..

五、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往武昌

2.下.江陵

3.顺流而东.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6.乌鹊南.飞

7.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

9.不知东方之既白.10.寄蜉蝣

..于天地

11.击空明兮溯流光

..

六、文言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2.固一世之雄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相与枕藉乎舟中

5.凌万顷之茫然

6.客有吹洞箫者

7.渺渺兮予怀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何为其然也10.而又何羡乎11.而今安在哉

七、简答

1.客人悲伤的原因有哪些?从作者劝解客人的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客人悲伤的原因:英雄永逝、个体渺小、人生苦短、壮志难酬

作者的劝解之语表达了作者不以得失为怀,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作者引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并铺陈其功绩,透露出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倾向?

该诗句出自曹操《短歌行》,该诗主题是渴求贤才,建功立业。这里表现了苏轼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仿真练习

一、阅读《过秦论》,完成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

2)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什么句式?(2分)

3.翻译(4分)

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二、阅读《赤壁赋》,完成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顺流而东.也

2.在文中找出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个句子。

3.翻译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三、阅读《劝学》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什么句式?

3.翻译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阅读《赤壁赋》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横槊.赋诗

2)相与枕藉乎.舟中

2.“而今安在哉”是什么句式?

3.翻译

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课文中那一句话最有哲理?

庖丁解牛

一、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1.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2.乃中.《经首》之会

3.批大郤.,导大窾.

4.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5.良庖岁更.刀

6.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怵.然为戒8.謋.然已解

9.为之踌躇

..满志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奏.刀騞然

2.乃中.《经首》之会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

4.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5.官知

..

..行 6.依.乎天理

..止而神欲

7.因.其固然

..之未尝

..8.技经肯綮

9.族.庖月更刀10.恢恢

..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1.是以

..,每至于族...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2.虽然

13.如土委.地14.行为

..迟

三、解释通假字

1.膝之所踦

2.砉然向然

3.技盖至此乎

4.技经肯綮之未尝

5.善刀而藏之

四、指出下列文言句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技经肯綮之未尝

五、简答

1.庖丁解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2.从全文来看,庖丁解牛数千“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原因有哪些?

1)在实践中熟悉了牛的身体结构。

2)在实践中掌握解牛的规律。

3)虽然神乎其技,但依然小心谨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注音解释加点的字词

1.使人遗.赵王书

2.臣语.曰

3.相如持其璧睨.柱

4.广成传.舍

5.间.至赵也

6.于是秦王不怿.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1.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今君乃.亡赵走燕

3.则幸得.脱矣

4.均之

..二策

5.王必.无人

6.相如奉璧奏.秦王

7.穿以示.美人8.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10.天下所共传

..宝也

11.引.赵使者蔺相如1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13.不如因.而厚遇之14.请奉.盆缶秦王

15.左右皆靡.16.相如顾.招赵御史书曰

17顾.吾念之18.且.庸人尚羞之

19.臣等不肖

..20.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21.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22.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三、解释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可予不

3.拜送书于庭

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5.乃设九宾于廷

6.秦自缪公以来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8.召有司案图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

1.请指示

..王

2.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3.明年

..复攻赵

4.相如前进

..缶

5.宣言

..曰

6.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

7.鄙贱

..之人

8.传以示美人

..

..及左右

五、解释词类活用现象

1.舍.相如广成传舍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从者衣.褐

4.怀.其壁

5.蔺相如前.曰

6.臣乃敢上.璧

7.赵王鼓.瑟8.而相如廷叱.之

9.间.至赵也10.奉璧西.入秦

11.怒发上.冲冠12.完.璧归赵

13.秦王恐其破.璧14.宁许以负.秦曲

15.毕礼而归.之16.且庸人尚羞.之

17.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8.大王必欲急.臣

19.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

六、写出下列文言句句式

1.而君幸与赵王

2.使不辱于诸侯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求人可使报秦者

6.何以知之

7.君何以知燕王8.拜送书于庭

9.会于西河外渑池10.我为赵将

1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七、文中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仿真练习

一、阅读《庖丁解牛》,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提刀而.立

2.“技经肯綮之未尝”是什么句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代表庖丁观点的是哪一句话?

二、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4-6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贪,负.其强

2)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拜送书于庭”是什么句式?

3.翻译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4.结合这几段文字说说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四段,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臣等不肖,请辞去

2)顾吾念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是什么句式?

3.翻译

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廉颇对蔺相如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廉颇什么样的形象?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考题形式和设题角度 2、掌握知识体系 3、强化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教学内容 1、考题形式:(1)单选题;(2)翻译题 2、设题角度:(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知识体系 (1)应该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2)常见古今异义词 (3)偏义复词 (4)常见通假字 (5)常见实词活用 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②名词用作状语 ③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④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⑥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6)应该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7)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省略介词 ⑤固定句式 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 c表反问语气 d表感叹语气

4、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1)理解实词意义的方法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通过语法词性推断 ③根据整句句式推断 ④迁移联想推断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通过在句中位置来判断 ②根据上下句关系来判断 ③联系具体语境来判断 ④结合课文迁移联想来判断 (3)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原则:信、达、雅 ②具体操作六字法:留、增、删、补、换、调 ③依据: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前 后语境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①通读全文,把握体裁特征: 传记,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

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专题 一、字词积累掌握文言基本词汇,高频词语。 二、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 ①词类活用 ②特殊句式 ③古今异义 ④偏义复词 ⑤通假字 三、准确翻译 1、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2、具体方法: ①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名、事物名称、年号等照抄,不必强译 ②其他词,则字字落实,试着将每个单音节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再串连成句。 ③按以上方法串连成句不通顺时,可能是特殊句式,需调整语序。 如,“以其无礼于晋。” ④个别句子,要用意译法。 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四、掌握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常识 文言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都是与现代汉语语法相比较为而言。 ①安静的校园里,时不时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 ②这部小说通过多种手法成功刻画了萧峰这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1、现代汉语基本语序:主+谓+宾 现代汉语成分口诀: 基本成分主谓宾, 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必置主宾前。 3、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倒装句包括: ①主谓倒装 ②宾语前置 ③定语后置 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文段学习 《乌有先生历险记》这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不仅是一篇生动引人的故事,而且是一套富有创造性的文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题。 1:人称词23个; 2:时间词36个;

3:古今字,假借字66个; 4:常用文言虚词46个; 5: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不包括1,2,3项内容)200多个; 6: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0个; 7: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 8: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 (1)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2)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 (3)先生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扁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纵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直译、答案解析)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 姓名成绩 诸葛恪(kè)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解】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子的面孔。 【补充注释】A.会:聚集,会合。B.使:让。C.以:相当于“用、把、拿”。D.题:书写,题写。E.益:增加。F.因:于是。G.听:听从。H.与:给。I.举:全部。J.坐:同“座”,座位。 【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大规模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在上面的字下方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孙权于是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⑴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孙权大会.群臣聚会②以纸题.其面写 ③因听.与笔听从④举.坐欢笑全 ⑵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乞请笔益两字(我)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①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②,令枕席清凉,蚊蚋③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①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②帷帐:帐子。③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补充注释】A.昔:往昔。/B.方:正当。/C.事:侍奉。/D.则:就。/E.扇(shān):扇风。/F.令:使,让。/G.远:形容词作动词用。使……远。/H.以:来。/I.待:等待,等候。/J.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K.安:舒服地,安心地。/L.寝:睡,眠。/M.至于:到了。/N.以:用。/O.暖:形容词作动词用。使……暖和。/P.衾(qīn):被子。/Q.于是:连词,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因此”“从此”“这时”“接着”等。/R.播:传播,流传,散布,传扬。/S.京师:京城;国都。/T.号:称,宣称。 【译文】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正当九岁时,就已经懂得服侍父母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使蚊虫远远地避开(把蚊虫扇开),来等候父母舒服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他的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来等候父母睡起来暖和。因此,黄香的名声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文言知识】“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中的“暖”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为“使……暖和”。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妻子 ..()②日.与对酌() ③君有奴婢数.人()④终.于家()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绩爱其真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1)①妻子儿女②每天③几,几个④终了,结束(2)C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相近结庐 【答案】遂/相近/结庐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翻译: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翻译: 【答案】(1)即使有刺史来拜见他,他都不应答人家。(2)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答案】(1)辞官回家后就随便在仲长子光的附近盖了茅屋居住。(2)有刺史来拜见,都不应答人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专题练习(一)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 (一)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人。溉少孤贫,与弟洽俱聪敏有才学,早为任昉所知,由是声名广。起家王国左常侍,转后军法曹行参军,历殿中郎。出为建安内史,迁中书郎,兼吏部,太子中庶子。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高祖敕王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间有进止,每须询访。”遭母忧,居丧尽礼,朝廷嘉之。服阕,犹蔬食布衣者累载。除通直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太府卿,都官尚书,郢州长史、江夏太守,加招远将军,入为左民尚书。 溉身长八尺,美风仪,善容止,所莅以清白自修。性又率俭,不好声色,虚室单床,傍无姬侍。自外车服,不事鲜华,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传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顷之,坐事左迁金紫光禄大夫,俄授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 溉素谨厚,特被高祖赏接,每与对棋,从夕达旦。溉第山池有奇石,高祖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未进,高祖谓朱异曰;“卿谓到溉所输可以送未?”溉敛板对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礼。”高祖大笑,其见亲爱如此。后因疾失明,诏以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就第养疾。 溉家门雍睦,兄弟特相友爱。初与弟洽常共居一斋,洽卒后,便舍为寺,因断腥膻,终身蔬食,别营小室,朝夕从僧徒礼诵。高祖每月三致净馔,恩礼甚笃。蒋山有延贤寺者,溉家世创立,故生平公俸,咸以供焉,略无所取。性又不好交游,惟与朱异、刘之遴、张绾同志友密。及卧疾家园,门可罗雀,三君每岁时常鸣驺枉道,以相存问,置酒叙生平,极欢而去。临终,托张、刘勒子孙以薄葬之礼,卒时年七十二。诏赠本官。有集二十卷行于世。时以溉、洽兄弟比之二陆,故世祖赠诗曰:“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何如今两到,复似凌寒竹。”(选自《梁书》,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转后军法曹行参军,历殿中郎历:经历B.所莅以清白自修莅:管理 C.坐事左迁金紫光禄大夫坐:因……受牵连D.每岁时常鸣驺枉道,以相存问存:看望5.以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到溉节俭的一组是()(3分) ①犹蔬食布衣者累载②冠履十年一易③虚室单床,傍无姬侍④初与弟洽常共居一斋⑤因断腥膻,终身蔬食⑥托张、刘勒子孙以薄葬之礼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到溉年少时就以聪慧才学知名,风度翩翩,举止有度,一生历任各种官职,且又著述丰厚,堪称封建士子官宦的榜样。 B.到溉服母丧事尽礼,极尽孝道,性情率真节俭,不事奢华,不扰民,只在表示朝廷有朝章时,才传声呼喊使道路清静。 C.到溉为人谨厚,为政清白,信佛好道,深受时人推崇,死后,高祖把他们兄弟比作“魏世双丁”“晋朝二陆”。 D.到溉生性不好交游,晚年卧病在家之时,门庭冷落,连至交密友也绕道而行,不与之来往,足见世态炎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间有进止,每须询访(4分) (2)故生平公俸,咸以供焉,略无所取。(3分) (3)性又不好交游,惟与朱异、刘之遴、张绾同志友密。(3分) (二)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重京师。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郡国。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惧辟,并不屈云。 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傭。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黄允以隽才知名。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注解:①傭,受雇为人劳动,此处指受雇为人劳动的人。②雠问,辩驳问难。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奖训士类。训:教导。 B.责躬而己。躬:自身。 C.容独危坐愈恭。危:谨慎。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文言文专题

山东各大市二、三模及押题试卷分类—文言文专题(三) 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洪迈字景卢,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民讹言相警,百姓汹惧。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僚属有谏止者,迈笑曰:“秦、越瘠肥,臣子义耶?”寻知建宁府。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十一年,知婺州,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郡将惴恐,姑息如其欲。迈至,众狃前事,至以飞语榜谯门。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特迁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上曰:“浙东民困于和市,卿往,为朕正之。”迈再拜曰:“誓尽力。”迈至郡,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明年,再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节选自《宋史·洪迈列传》,有黝改。)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迈移粟济邻郡济:帮助。 B.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衷:内心。 C.欲以缗易帛易:交换。 D.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权:变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①垂橐而入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斩于市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①至以飞语榜谯门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洪迈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①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 ②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③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①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 ⑤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⑥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 A.①②⑤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迈小时候,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后入朝为官;因其父得罪秦桧,秦桧怨恨不已,御史王勃判定洪迈知情不报,又把洪迈贬到福州。 B·乾道六年,在赣州任职,郡兵因害怕去戍守九江会被留下而回不来,就聚众闹事。洪迈临乱不慌,查出了两个领头的人,把他们斩首于浔阳。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译文: 1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专题训练

初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 其叱咄 ..(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金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 )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最新文言文专题教案

文言文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课外文言文考点; 2.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3.掌握课外文言文解题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 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导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 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 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有关文言文分析的一些技巧。 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 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四、内容:(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 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 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 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 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例1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供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课内文句翻译练习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1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二、课外文段翻译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3.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