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冷杀菌技术综述

冷杀菌技术综述

冷杀菌技术综述
冷杀菌技术综述

冷杀菌技术综述

摘要:冷杀菌技术给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革命。综述了目前食品领域的杀菌新技术——冷杀菌技术及在食加工中的应用,展望了冷杀菌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冷杀菌;新技术;应用

Research Advances of Col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s in the Food Field

Abstract:The cold sterilization is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food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d the new technology of the cold sterilization in food fields at present, introduced various kinds of cold ster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fields, expected 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of the cold sterilization.

Key words: cold sterilization;new technology;application

杀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目的是杀死微生物,钝化酶类等,使食品具有足够的保质期。传统的热力杀菌是在加热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会不同程度地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性。为了更大限度保持食品本身的固有品质,一些新型的灭菌技术——冷杀菌应运而生,如超高压杀菌、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脉冲强光杀菌、放射线杀菌等。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原汁原味的食品逐渐成为时尚,因而冷杀菌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食品冷杀菌技术及其应用

1.1 超高压杀菌

超高压杀菌是将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以后,放入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在100Mpa-1000Mpa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要求。其基本原理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其细胞壁,使蛋白质凝固,抑制酶的活性和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等来实现[1]。

采用超高压技术,在400MPa-600Mpa的压力下,能杀死果汁中几乎所有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现在日本市场上已有利用超高压杀菌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出售[2]。这种经超高压处理过的果制品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口感好,色泽天然,安全性高,保质期长。但该技术不能连续生产,只能分批运用。超高压杀菌可能引起果蔬在极限压力下变形或状态明显改变。因此主要用于没有固定形状的果蔬制品。

1.2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是采用高压脉冲器产生的脉冲电场进行杀菌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用瞬时高压处理放置在两极间的低温冷却食品。其机理基于细胞膜穿孔效应、电磁机制模型、粘弹极性形成模型、电解产物效应、臭氧效应等假设。其作用主要有2个:(1)场的作用。脉冲电场产生磁场,细胞膜在脉冲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作用下,通透性增加,振荡加剧,膜强度减弱从而使膜破坏,膜内物质容易流出,膜外物质容易渗入,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消失。(2)电离作用。电极附近物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与膜内生命物质作用,阻碍了膜内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的进行同时,液体介质电离产生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使细胞内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通过场和电离的联合作用,杀灭菌体[3]。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已在实验室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可保持食品的新鲜及其风

味,营养损失少。但因其杀菌系统造价高,制约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且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在黏性及固体颗粒食品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3 强磁场脉冲杀菌

该技术采用强脉冲磁场的生物效应进行杀菌,在输液管外面,套装有螺旋兴线圈,磁脉冲发生器在线圈内产生(2~10)T的磁场强度[4]。当液体物料通过该段输液管时,其中的细菌即被杀死。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杀菌时间短且效率高。杀菌效果好且温升小,能做到既能杀菌,又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滋味、色香、品质和组分(维生素、氨基酸等)不变,不污染产品,无噪音,适用范围广泛[5]。

1.4 脉冲强光杀菌

脉冲强光杀菌是采用脉冲的强烈白光闪照方法进行灭菌。通过惰性气体发出与太阳光谱相反,但强度更强的紫外线至红外线区进行杀菌。使用高强度白光的极短脉冲,杀死食品表面的微生物。该高强度的白光类似阳光,但仅以几分之一秒钟的速度反射出来,比阳光更强能迅速杀死细菌。脉冲强光下使微生物致死作用明显,可进行彻底杀菌。在操作时对不同的食品、不同的菌种,需控制不同的光照强度与时间。可用于延长以透明物料包装的食品的保鲜期[6]。

1.5 臭氧杀菌

臭氧氧化力极强,仅次于氟,能迅速分解有害物质,杀菌能力是氯的600~3 000倍,其分解后迅速的还原成氧气。利用其性能的臭氧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得到广泛应用,是杀菌消毒、污水处理、水质净化、食品贮存、医疗消毒等方面的首选技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臭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日本石川岛播麻种工业公司证明,臭氧水有望成为最佳的果树杀菌剂,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明,臭氧可以有效地杀灭淋球菌,并且对水中的重金属有分解作用[7]。

试验证明臭氧水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有效地杀灭大肠杆菌、蜡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脑双球菌等一般病菌以及流感病菌、肝炎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可杀死和氧化鱼、肉、瓜果蔬菜、食品表面能产生异变的各种微生物和果蔬脱离母体后继续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加速成熟乙烯气体,延长保鲜期。

1.6 放射线杀菌

放射线同位素放出的射线通常有α、β、γ3种射线,用于食品内部杀菌只有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对物体有较强的穿透力,微生物的细胞质在一定强度γ射线下,没有一种结构不受影响,因而产生变异或死亡。微生物代谢的核酸代谢环节能被射线抑制,蛋白质因照射作用而发生变性,其繁殖机能受到最大损害。射线照射不会引起温度上升。一般抗热力大的细菌,对放射线的抵抗力也较大[8]。

1.7 紫外线杀菌

日光能杀灭细菌,主要是紫外线的作用,杀菌原理是微生物分子受激发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而破坏分子间特有的化学键导致细菌死亡[9]。微生物对于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紫外线对不同微生物照射致死量也不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对紫外线最敏感。杀死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紫外线照射量需增大5~10倍。但紫外线穿透力弱,所以比较适用于对空气、水、薄层流体制品及包装容器表面的杀菌。日本某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紫外线杀菌灯,使用时间可达到7000h,对活水鱼槽中进行灭菌,既保持水质的清净新鲜,又能延长活鱼寿命[10]。

1.8 微波杀菌

微波是频率从300 MHz~300 GMHz的电磁波。微波与物料直接相互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微波杀菌是微波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

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阻碍死亡。从生化角度分析,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若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大分子,微波导致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微波杀菌正是利用电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起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采用微波装置在杀菌温度、杀菌时间、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保质期及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德国内斯公司研制的微波室系统,加热温度为72~85 ℃,时间为1~8 min、杀菌效果十分理想,特别适用于已包装的面包、果酱、香肠、锅饼、点心以及贮藏中杀灭虫、卵等。微波处理的食品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11]。

1.9 超声杀菌

超声杀菌是利用超声空穴现象产生的剪应力能机械地破碎细胞壁和加快物质转移的原理进行杀菌,所以超声频率一般为20KHz-100KHz,能量为104kw/cm2,波长为3.0cm-7.5cm,是一种有效的非热处理杀菌方法。Villamiel等对奶制品采用超声杀菌和传统杀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超声杀菌效果优于传统杀菌,初步表明超声杀菌可用于奶制品工作[12]。

2 展望

冷杀菌是在食品温度不升高或升高很低的条件下进行杀菌,弥补了热杀菌的不足,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方法作为新型杀菌技术,近年来冷杀菌受到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极大关注,使之成为21世纪食品工业研究和推广的重要高新技术之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冷杀菌技术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它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杀菌技术。

参考文献:

[1]Meyer S R.High-pressure sterilization of foods[J].Food

technology,2000,54(11):67-72

[2]孙美琴,彭超英,郝慧英.冷杀菌技术及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J].饮料工业,2003 (1):6-9

[3]夏文水,钟秋平.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6):163-166

[4]马海乐,邓玉林,储金宇.西瓜汁的高强度脉冲磁场杀菌试验研究及杀菌机理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3):163-166

[5]骆新峥,马海乐,高梦祥.脉冲磁场杀菌机理分析[J].食品科技,2004(4):11-13

[6]陆蒸.食品冷杀菌技术-脉冲强光杀菌[J].浙江农村机电,2005(2):17

[7]方敏,沈月新 .臭氧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2003(4):35-37

[8]廖小军.冷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1999(11):35-36

[9]周伟良.紫外线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02(1):38-40

[10]张铁华,陈琦昌,陈玉江.冷杀菌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99(4):63-65

[11]吴海霞,韩学梦. 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2)45-48

[12]徐小丽,曹雁平.超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6(7)1-4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66期2012年第20期Serial No .166 No .20,2012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 的新的组合。” [1] 弗里曼(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工艺商业化的过程,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首次商业性转化[2]。Bessant (2001)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过程中发明之后的阶段[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在1976年的报告中把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的改进视为低层次的两种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4]。傅家骥(1995)认为,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R&D )到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生产费用更低、能效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的系统活动过程[5]。 曹萍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 竞争状况及自身条件,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6]。廖媛红(2009)指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 新工艺、新服务以及上述各项改进的构想从闪现、研究到生产、销售,实现市场价值的全过程[7]。 综合上述观点,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是包括新构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到成果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技术创新模式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得到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通过生产和销售把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在这种模式中,科技进 步或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成果[8]。 2.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认为多数的技术创新是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渐进性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直接结果[9]。 3.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模式,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把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视为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特例[10]。 4.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营销等行为,强调研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11]。 5.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是一体化模型的发展,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已成为创新过程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按照划分对象的层次不同,技术创新可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指出,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技术条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的创新基础和研发能力,但仍然缺乏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13]。肖虹(2007)通过对37个产业1999—2004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的转化能力不强[14]。 王健(2007)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0—2004年的指标值,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R&D 投入和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15]。董瑜等(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 收稿日期:2012-05-30 作者简介:王璐(198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王 璐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摘要: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20-0020-02 20——

双胍杀菌剂应用

双胍杀菌剂应用综述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聚六亚甲基双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需要的浓度均在5000 mg/L以上,不仅价格高,且杀菌效果并不稳定。因此,目前市场出现的产品多为复方制剂,以提高其杀菌能量和降低成本。以含量650 mg/L低浓度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分别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苯扎溴铵、乙醇、醋酸氯己定进行配伍,制成复方消毒剂,并进行了杀灭白色念珠菌效果的观察。结果表明, 4组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均较单方聚六亚甲基双胍有明显提高,其中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和与醋酸氯己定组成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更好。确定一种综合性能更全面的皮肤消毒剂,尚需要进一步进行杀菌谱范围、毒副作用、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性等性能全面评价,方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主要成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简称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以下同),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pH值为 4.50。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是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配而成的消毒剂,含625mg/L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1 250mg/L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1. 聚六亚甲基双胍乙醇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625 mg/L) +乙醇(750 ml /L)。 2. 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 625 mg/L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250 mg/L)。 3.聚六亚甲基双胍苯扎溴铵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625 mg/L) +苯扎溴铵(1250 mg/L)。

冰蓄冷技术(DOC)

1.技术原理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谷电运转制冷主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从而避免中央空调争用高峰电力的一项调节负荷、节约能源的技术。 (1)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 (2)改善发电机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小机组装机容量、节省空调用户的电力花费。 (4)改善制冷机组运行效率。 (5)蓄冷空调系统特别适合用于负荷比较集中、变化较大的场合加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 (6)应用蓄冷空调技术,可扩大空调区域使用面积。 (7)适合于应急设备所处的环境,

计算机房、军事设施、电话机房和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 2.冰蓄冷空调系统组成 冰蓄冷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蓄冷水泵、释冷水泵、换热器、储冰槽等。相对于常规空调系统,冰蓄冷系统增加了储冰槽、换热器等装置 3..工艺流程 冰球式(也称封装式)冰蓄冷工艺流程:在制冰时,通常要求制冷主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因此冰球外循环的介质通常采用乙二醇溶液,乙二醇溶液在冰球外流动,在制冰循环中,从制冷主机出来的低温乙二醇溶液流过冰球表面,使冰球内的水结冰;在融冰供冷时,乙二醇溶液流过冰球表面,通过换热器与流往空调末端的冷冻水热交换,被

冷却后的冷冻水流向各个房间,通过风机盘管供冷,因此,空调末端的形式可以与常规中央空调相同。 冰盘管冰蓄冷工艺流程: 、 4.适用范围: 商场、饭店、写字楼、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宾馆、居民小区等场所;制药、食品加工、啤酒工业、奶制品工业等;需要对现有单班、两班空调系统扩大供冷量的场所,可以不增加主机,改造成冰蓄冷系统。5.冰蓄冷空调系统的适用条件 执行峰谷电价,且差价较大的地区。(峰谷电价比至少要达到4:1,否则无经济性可言)

冷杀菌技术

冷杀菌技术 杀菌是保证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基本手段。冷杀菌技术也称为非热杀菌技术。它与通常的加热杀菌技术相比,在杀菌过程中食品温度不升高或温升很小,可以避免高温对食品的营养、风味、质地、色泽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热敏性较强的果品、蔬菜制品的杀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冷杀菌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杀菌、辐照杀菌、高强度脉冲电场杀菌、微波杀菌、脉冲强光杀菌、超声波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等,在食品加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里介绍用于果蔬加工的几种冷杀菌技术。 一、超高压杀菌 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的杀菌。常用的压力范围是100~1000MPa。其杀菌原理是强大的压力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的生理活动机能,甚至使原有功能破坏或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一般来说,细菌、霉菌、酵母菌在300 MPa下可致死,细菌的芽孢在600MPa以上的压力下可致死,酶在400 MPa以上的压力下可被钝化。在杀菌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质构特点和营养品质。高压对食品中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蛋白质的影响:蛋白质在高压下会凝固变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压力凝固。压力凝固的蛋白质消化性与热力凝固的相同。 2、对淀粉、糖的影响:常温下加压到400~600MPa,可使淀粉糊化,吸水量增加,形成不透明的粘稠糊状物。高压对糖类几乎没有影响。 3、对油脂的影响:常温下加压到100~200MPa,油脂就会凝 固,解压后能恢复原状。 4、由于超高压杀菌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因此食品中维生素、色素、香气、风味损失很小。酶作为一种蛋白质,在高压下变性失活,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 日本、美国、欧洲在高压食品的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1990年4月日本的Meidi-Ya公司生产了第一个高压食品——果酱。目前这些国家已有研究和生产超高压的果汁、果冻、果味酸奶、贝类、蛋制品等的报道。超高压处理的果汁,其色泽、风味、营养与未经加压处理的新鲜果汁几乎无差别。日本小川浩史等人分别对柑橘类果汁(pH2.5~3.7)进行 100~600 MPa、5~10min的高压灭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酵母菌、霉菌数随压力的提高而减少。酵母菌、霉菌、无芽孢细菌可以被完全杀死,但棒杆菌属等枯草杆菌能形成耐热性强的芽孢而有残留。但如果加压至600MPa,再结合适当的低温加热(47~57℃),则可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经过超高压处理的果汁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同时果汁风味、组成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在室温下可保持数月。所以超高压杀菌是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摘要】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化应用。本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将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单个企业创新行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创新企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阶段,并将各阶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趋势;综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引入生产体系。”其内涵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既包括了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包括了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创新理论开辟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先河。下表列举了以往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见表1)。 表1 以往研究者的“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列举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熊彼特最早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此,拉开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序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从时间上可把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发展,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结构与过程等方面的专门研究。但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上,如熊彼特于1934-1944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见图1)。此后,技术创新理论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组织变革和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两个分支。该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图1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2000) 2.2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该阶段研究强调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度

四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中浓 度(EC50)的测定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50008 ) 摘要:为了选择可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茵的杀菌剂,通过FAO推荐的茵落直径法测定其对四种杀茵剂剂其混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全蚀致病菌对申嗪霉素最为敏感,其EC50为0.000768mg/mL。对敌委丹、适乐时和二者的混剂中度敏感,其EC50分别为0.002913mg/mL、0.002028mg/mL、0.00132mg/mL。对硅噻菌胺低度敏感,其EC50为0.00239543mg/mL。由此可见,申嗪霉素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在试验药剂中效果最好。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杀菌剂;抑制中浓度(EC50);测定 1引言 全蚀病是目前小麦生产上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由于缺乏高抗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手段,近些年来市场上并没有对全蚀病效果特别好的药剂。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微生物源抗菌剂申嗪霉素(M18)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原创性农药。该产品已经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药登记证,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本试验通过申嗪霉素对全蚀病菌的抑菌情况来,考察是否可以作为防治全蚀病的药剂。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杀菌剂 3% 敌委丹 SC (先正达公司生产公司)、2.5% 适乐时 SC (瑞士诺华公司生产)、1% 申嗪菌素 SC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5% 硅噻菌胺 SC (孟山都公司生产)等四种药剂。 2.2 供适病菌 病原菌: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v.Arx & Oliver),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分离保藏。 2.3 母液配置

循环水杀菌剂

循环水杀菌剂 概述 循环水系统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水泵、管道、过滤器等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随着水的蒸发水中的含盐量和杂质增加,给异样菌提供了生长环境,加之用水装置在冷换过程中由于泄漏产生的泄漏物,给异样菌生长繁殖也提供了环境,这些细菌、真菌和藻类的繁殖给循环冷却水系统带来了危害,诱发金属腐蚀、结垢,使得系统传热效率降低,对冷换设备及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使循环水浓缩倍数进一步升高,循环水系统因菌藻类问题导致的腐蚀结垢加剧,所以控制异样菌个数在指标范围内是循环水装置的主要任务。由于异样菌超标对生产有着严重危害,目前循环水装置异样菌控制的主要方式有:(1)通过投加氧化性杀菌剂次氯酸钠进行微生物控制,控制微生物繁衍,防止污泥大量产生。(2)通过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配合次氯酸钠投加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3)定期清除塔池积泥。 1、次氯酸钠介绍 次氯酸钠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在水处理行业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杀菌灭藻剂,具有消毒、除异味、除生物粘泥等作用。产品一般为10%有效氯浓度液体:淡黄色,有少量刺激性气味,清澈透明,易溶于水,比重为1.18。 次氯酸钠分子式是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是一种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液体,是一种非天然存在的强氧化剂,属于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杀菌剂,在杀菌效果方面与氯气相当,但它不像氯气会发生卤代反应而被某些有机物所消耗,也不像氯气等杀菌剂有剧毒,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直接伤害,故从安全角度考虑,在杀菌剂的选用上应优先选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作为一种杀病毒药剂,它同水的亲和性很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液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由于其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存在跑气泄漏,因此可以在任意工作状况下投加。同时,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液体还可以用于剥离设备及管道上附着的沾泥。次氯酸钠的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根据化学测定,次氯酸钠的水解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绝大多数水质的pH值都在6—8.5,对于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

蓄冷技术

蓄冷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气调节作为控制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为耗电量大,且基本处于用电负荷峰值期,这就为蓄冷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一、蓄冷技术的定义 蓄冷技术是一门关于低于环境温度热量的储存和应用技术,是制冷技术的补充和调节。低于环境温度的热量通常称作冷量。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许多时候要用到冷量,但是,有些场合缺乏制冷设备,有些时段不能使用制冷设备就需要借助蓄冷技术解决用冷需要。简言之,即冷量的贮存。 二、蓄冷的方法 有显热蓄冷和相变潜热蓄冷两大类。如在蓄冷空调中的水蓄冷空调是显热蓄冷,冰蓄冷空调和优态盐水合物(PCM)是相变潜热蓄冷。 三、冰蓄冷系统技术 冰蓄冷是指用水作为蓄冷介质,利用其相变潜热来贮存冷量。 冰蓄冷系统技术类型主要有冰盘管式、完全冻结式、冰球式、滑落式、优态盐式、冰晶式。 1.冰盘管式蓄冷系统 冰盘管式蓄冷系统也称直接蒸发式蓄冷系统,其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入蓄冷槽内,冰结在蒸发器盘管上。融冰过程中,冰由外向内融化,温度较高的冷冻水回水与冰直接接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出大量的低温冷冻水,出水温度与要求的融冰时间长短有关。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短时间内要求冷量大、温度低的场所,如一些工业加工过程及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使用。 2.完全冻结式蓄冷系统 该系统是将冷水机组制出的低温乙二醇水溶液(二次冷媒)送入蓄冰槽(桶)中的塑料管或金属管内,使管外的水结成冰。蓄冰槽可以将90%以上的水冻结成冰,融冰时从空调负荷端流回的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水溶液进入蓄冰槽,流过塑料或金属盘管内,将管外的冰融化,乙二醇水溶液的温度下降,再被抽回到空调负荷端使用。这种蓄冰槽是内融冰式,盘管外可以均匀冻结和融冰,无冻坏的危险。这种方式的制冰率最高,可达IPF=90%以上(指槽中水90%以上冻结成冰)。生产这种蓄冰设备的厂家较多。 3.冰球式蓄冷系统 此种类型目前有多种形式,即冰球,冰板和蕊心褶囊冰球。冰球又分为园形冰球,表面有多处凹涡冰球和齿形冰球。 冰球式以法国CRISTOPIA为代表,蓄冰球外壳有高密度聚合烯烃材料制成,内注以具高凝固---融化潜热的蓄能溶液。其相变温度为0°C,分为直径77mm(S型)和95mm(C型)两种。以外径95mm冰球为例,其换热表面积为28.2ft2/RTH(0.75m2/KWH),每立方米空间可堆放1300个冰球;外径77mm冰球每立方米空间可堆放2550个冰球。冰球结构图见下左图。

杀菌(冷杀菌与热杀菌)

杀菌(冷杀菌与热杀菌) 冷杀菌技术冷杀菌(物理杀菌)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物理杀菌条件易于控制,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由于杀菌过程中食品的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即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所以包装与食品机械的设计与制造上采用冷杀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2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是采用高压脉冲器产生的脉冲电场进行杀菌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用瞬时高压处理放置在两极间的低温冷却食品。其机理基于细胞膜穿孔效应、电磁机制模型、粘弹极性形成模型、电解产物效应、臭氧效应等假设。其作用主要有2个:(1)场的作用。脉冲电场产生磁场,细胞膜在脉冲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作用下,通透性增加,振荡加剧,膜强度减弱从而使膜破坏,膜内物质容易流出,膜外物质容易渗入,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消失。(2)电离作用。电极附近物质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与膜内生命物质作用,阻碍了膜内正常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过程等的进行同时,液体介质电离产生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使细胞内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通过场和电离的联合作用,杀灭菌体[3]。 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已在实验室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可保持食品的新鲜及其风味,营养损失少。但因其杀菌系统造价高,制约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且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在黏性及固体颗粒食品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3强磁场脉冲杀菌 该技术采用强脉冲磁场的生物效应进行杀菌,在输液管外面,套装有螺旋兴线圈,磁脉冲发生器在线圈内产生(2~10)T的磁场强度[4]。当液体物料通过该段输液管时,其中的细菌即被杀死。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杀菌时间短且效率高。杀菌效果好且温升小,能做到既能杀菌,又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滋味、色香、品质和组分(维生素、氨基酸等)不变,不污染产品,无噪音,适用范围广泛[5]。 1.4脉冲强光杀菌 脉冲强光杀菌是采用脉冲的强烈白光闪照方法进行灭菌。通过惰性气体发出与太阳光谱相反,但强度更强的紫外线至红外线区进行杀菌。使用高强度白光的极短脉冲,杀死食品表面的微生物。该高强度的白光类似阳光,但仅以几分之一秒钟的速度反射出来,比阳光更强能迅速杀死细菌。脉冲强光下使微生物致死作用明显,可进行彻底杀菌。在操作时对不同的食品、不同的菌种,需控制不同的光照强度与时间。可用于延长以透明物料包装的食品的保鲜期[6]。 1.5臭氧杀菌 臭氧氧化力极强,仅次于氟,能迅速分解有害物质,杀菌能力是氯的600~3 000倍,其分解后迅速的还原成氧气。利用其性能的臭氧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得到广泛应用,是杀菌消毒、污水处理、水质净化、食品贮存、医疗消毒等方面的首选技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臭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日本石川岛播麻种工业公司证明,臭氧水有望成为最佳的果树杀菌剂,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明,臭氧可以有效地杀灭淋球菌,并且对水中的重金属有分解作用[7]。 试验证明臭氧水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有效地杀灭大肠杆菌、蜡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脑双球菌等一般病菌以及流感病菌、肝炎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可杀死和氧化鱼、肉、瓜果蔬菜、食品表面能产生异变的各种微生物和果蔬脱离母体后继续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加速成熟乙烯气体,延长保鲜期。 1.6放射线杀菌 放射线同位素放出的射线通常有α、β、γ3种射线,用于食品内部杀菌只有γ射线。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2458116.html,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作者:李杰中 来源:《创新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 回顾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演进历程,梳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和主要成果,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评析研究现状与指出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 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蔬菜生产使用的几种高效杀菌剂

蔬菜生产使用的几种高效杀菌剂2014-8-28 07:46 阅读(34) 1、防治病害多面手——75%猛杀生干悬浮剂。 特性:(1)为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对大多数病害都有效,一药防多病。(2)杀菌作用位点多,不易产生抗性。(3)亲和性好,它能和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混合,起到扩大杀菌谱病虫兼治的目的。(4)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起到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5)对作物非常安全。 防治对象:黄瓜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灰叶斑病、炭疽病;茄子早疫病、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炭疽病 使用方法:使用600倍,发病前及初期喷药。 2、广谱杀菌明星——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 特性:(1)预防性杀菌剂,病前用药,定时防治,均匀喷洒。(2)锌锰离子比例合理,无其它金属杂质,对作物花、果幼嫩组织相当安全,不造成伤害,可放心使用。(3)不易分解,稳定性较同类产品高,即使配成药液后,也能保持长时间不分解。 防治对象:蔬菜叶斑病、锈病、黑星病、炭疽病、霜霉病、疮痂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 使用方法:瓜菜500-800倍,发病前及初期喷药。 3、菜田保护神——68.75%易保可分散性粒剂 特性:(1)极耐雨水冲刷,雨后再分布能力极强。(2)双重保护,,持效期更长。(3)杀菌谱广,对高等真菌,低等真菌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若病害发生后,易保与其他治疗性的药剂如福星、克露、速克灵等药剂混用,效果更佳。(5)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刺激作物更好的生长,对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对蔬菜炭疽病、黑星病、黑斑病、叶斑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白粉病、茎枯病、疮痂病等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使用方法:使用杜邦易保1000-1500倍,在病害病斑出现前开始用药,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共计3-4次。 4、高效杀菌专家—— 40% 福星乳油 特性:(1)使用后把已经侵入的病原菌和孢子杀死,并且能够保护杀菌15到20天,同时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3)杀菌广谱、迅速。该药对大部分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尤其对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类病菌的防效尤为优异。(3)喷药后能迅速渗入植物体内双向传导,避免雨水的冲刷,8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4)对人、畜低毒,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

循环水杀菌剂比较

循环水杀菌剂比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水处理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是腐蚀、结垢、微生物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相互关联,它们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微生物的影响面更大。 在碱性水处理技术(系统自然浓缩,不调pH,一般pH值在7.5~9.0之间)中,尤其是含氨冷却水中,氯类杀生剂的杀菌速度和效果大大降低,需要维持系统有效的余氯浓度所需要投加的氯类杀生剂剂量相应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次氯酸在pH为6~8.5时,就发生电离,pH值在8.5以上时,氯基本以氯酸根的形式存在,由于氯酸根带有负电荷,与细菌表面的负电荷相斥,故不易接近细胞,次氯酸根的杀生作用只有次氯酸的1%~2%,从而使之杀菌能力大幅减弱或丧失。当水中含有氨时,由于氯类杀菌剂的强腐蚀性和易被氨、氮消耗以及残留余氯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等不利因素,使氯类杀生剂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水处理技术的需求。 目前被广泛用于循环水处理的氧化型杀菌剂氯气等氯类杀菌剂产品,由于不适用于碱性配方及众所周知的危险性,对环境的污染、对金属设备的腐蚀等缺点,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杀菌剂来代替。优氯净、强氯精等氧化型杀菌剂虽然使用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由于气味刺鼻难闻,投加时易产生粉尘,给使用带来不便。次氯酸钠杀菌活性低,用量大,碱度大。随着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环保标准日益严格,人们致力于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 溴类杀生剂的杀菌机理与氯类杀生剂相似,但杀生效果快速,应用条件及环保因素等方面均优于氯类杀生剂,是氯类杀生剂的良好替代品,因此溴类杀生剂的开发研究势头迅猛。国外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开发溴类杀生剂,目前已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水系统及游泳池、戏水乐园等场所的杀菌处理。其主要产品有氯化溴、溴氯化合物、二溴氮氚丙酰胺、溴氯海因类产品。国际知名的化学品公司美国的NALCO、DOW、日本的栗田等均有自己的产品,目前溴类杀生剂市场成长已超过氯类杀生剂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平稳增长。我国目前在溴类杀生剂开发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先后有相关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开发并应用了部分溴类杀生剂品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抚顺精诚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具活力专业水处理公司,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技术,开发生产并应用了BROM 408/410溴基液体杀菌剂,该杀菌剂是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杀菌剂,它克服了现有杀菌剂的不足,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快速、使用方便等特点,并在稳定性和实现无味,有效降低循环水中的浊度,可以实现液体连续计量投加方面取得突破,加上良好的性能价格优势,将成为日后溴类杀生剂的代表产品,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氧化性杀菌剂应用较早,在冷却水中已用了半个多世纪了,人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了。这类杀菌剂通常是一些强氧化剂,如卤素中的氯、溴和碘,还有氯的化合物、臭氧等。大体可分为五大类:氯基杀菌剂、溴基杀菌剂、二氧化氯、过氧化物和臭氧。 (1)氯基杀菌剂。这类杀菌剂的主要品种有氯气、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胺丁、二氯及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二甲基海因(DCDMH)等。广东兴宁电厂使用的是固态的氯锭或NaCLO溶液,它们对水中的微生物有优良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但是它们的杀菌作用受水中的PH值影响很大,PH值越高,杀菌作用就越差,同时ClO-会与B30铜管中的镍反应,使B30铜管产生腐蚀,故高浓缩倍率循环水高PH值情况下,一般不使用Cl2及次氯酸盐。因此,在杀菌剂市场对氯气的限制使溴、臭氧和二氧化氯等受到广泛关注。 (2)溴基杀菌剂。这类杀菌剂的主要品种有溴化钠/氯气、次氯酸钠、臭氧、溴/氯溴、稳定性溴溶液、卤化海因 (BCDMH—溴氯二甲基海因、BCMEH—溴氯甲乙基海因、 DBDMH—二溴二甲基海因),溴化钠/氯化异氰尿酸等。有机溴杀菌剂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杀菌剂,它在国外最初是作为一种粘泥抑制剂,主要用于控制冷却塔上的塔泥增长,后来发现它具有优异的杀菌灭藻性能,又将它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杀

冰蓄冷技术及其应用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冰蓄冷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生:欧阳光 学 号 学 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位类别 硕士 任课教师 制冷空调过程的节能新技术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冰蓄冷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冰蓄冷技术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冰蓄冷技术对电力调峰、平衡电网及节能减排的意义;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与冰蓄冷空调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的经济性;并简要介绍了冰蓄冷与热泵组合式空调系统的优势。展望了新型冰蓄冷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冰蓄冷削峰填谷节能低温送风系统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尽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大,然而,电力供应仍很紧张,尤其是夏季有些地方不得不采用拉闸限电的办法解燃眉之急。因而,改善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和电力负荷环境已成为一些大中城市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空调系统是能耗大户,而空调系统用电负荷一般集中在电力峰段,因此对城市电网具有很大的“削峰填谷”潜力。基于这种“削峰填谷”的想法,空调系统中出现了冰蓄冷机组,它利用午夜以后的低谷电制冰,储存到白天用电高峰时供冷。而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相结合则更能增强它的竞争力,对于电力生产部门和用户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以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节能和环保。因而随着国内冰蓄冷技术的成熟,它在我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冰蓄冷空调系统简介 冰蓄冷空调就是利用水或一些有机盐溶液作为蓄冷介质,在夜间电力供应的低谷期(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开机制冷,将它们制成冰或冰晶,到白天电力供应的高峰期(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利用冰或冰晶融解过程的潜热吸热作用,再将

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及其特性

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及其特性: 一、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配制时,先各用一半的水化开硫酸铜和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倒入生石灰溶液中,并用棍棒搅拌均匀即可。配成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的胶体悬浮液,呈碱性,粘着力强,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有效期可维持半个月左右。波尔多液不耐贮存,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忌碱农药混用。可防治黑斑病、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 二、石硫合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配制时,先将水放锅中煮开,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后,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的2份硫磺粉,边加边搅拌,加毕用大火烧沸1小时左右,等药液呈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滤去沉渣,即为石硫合剂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须稀释,休眠期喷洒可用波美3-5度,生长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释液。能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穿孔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还可防治粉虱,叶螨,介壳虫等害虫。 三、百菌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四、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一般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种和土壤消毒,拌种时,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2-3/1000。 五、托布津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锌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硫杀菌剂,呈淡黄色,稍有臭味,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极易分解,常用65%的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立枯病等,不能与碱性或含有铜,汞的药剂混用。 七、退菌特是一种有机砷,有机磷混合杀菌剂,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温及潮湿的环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锈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来特是一种广谱性的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不溶于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药效期长,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铵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

循环冷却水杀菌剂综述

循环冷却水杀菌剂综述 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微生物在其中很容易繁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给冷却水系统带来许多危害,使系统传热效率降低,诱导金属腐蚀,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管道堵塞。在实际运行系统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投加杀菌剂控制系统中的微生物。 1 杀菌剂的现状 1.1氧化性杀菌剂 1.1.1 氯气。 在水处理中,氯由于其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经济、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时间长,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1]。另外,随着水处理配方逐渐向碱性水处理方案的过渡,氯气在高pH(>8.5)的条件下杀生活性差的缺点也显现出来屈此人们开发出一些氯的替代物,如 ClO2、溴类杀生剂、臭氧等。 1.1.2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左右,特别适合应用于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国外于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但由于二氧化氯产品不稳定,运输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取现场发生ClO2、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措施,克服了这一难题。目前国内采用的现场ClO2发生装置主要有电解ClO2发生装置和化学法ClO2发生装置两类[2]。70年代美国百合兴国际化学有限公司开发出稳定性二氧化氯(BC—98)。我国也于80年代后期开发出了这一产品。 1.1.3 臭氧。80年代末,臭氧作为一种杀菌剂应用于冷却水系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臭氧所具有的一些优越性是传统的化学药剂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国外已将臭氧广泛地应用于冷却水处理中。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臭氧处理的系统可在高浓缩倍数下,甚至在零排污下运行。处理成本低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法。在这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1.1.4 过氧化物。近些年来过氧化氢作为工业水处理的杀菌剂引起人们注意。使用过氧化氢的一个优点是它不会形成有害的分解产物。但它存在着在低温和低浓度下活性较低,且可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分解的缺点。过氧醋酸克服了过氧化氢的缺点。过氧醋酸以前只用于美国的食品工业。最近,FMC公司收到了环保局(EPA)的注册证,其组成为5%的过氧醋酸配方产品,可用作工业水处理杀生剂。由于

食品冷杀菌研究进展

食品冷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食品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超高压杀菌、辐照杀菌、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臭氧杀菌、脉冲强光杀菌、电解食盐水杀菌、超声波杀菌、微波杀菌基本原理、杀菌效果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简要分析了食品冷杀菌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冷杀菌+食品+进展 Research Advance of the Non-thermal Pasteurization Technology Author WangDong Teacher KongLingming Abstract:A review concerning the Non-thermal Pasteur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ing advance of food. This article gives an outline of pasteurization using high-pressure, High V 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s ,ozone,impulse discharg technological process,electrolyzed salt solution,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Ultrasound and 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microwave pasteurization. The application on delicatessen industry.Food non-thermal pasteuriza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direction was brief analysed. Keywords:Non-thermal sterilization;delicatessen;Advance

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浙江理工大学,吴华贵,杭州,310018)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和国家创新政策制定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已有的对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发现以往的文献对投入和外部环境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运行和产出能力研究较少。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方面强调政府作用的占多数,缺乏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内部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FDI;R&D; 创新概念的定义 要理解自主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自主的涵义又是什么。 创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引用“英汉辞海”innovate,innovation的意思,即采取新的事物,变革,创新,改革。查“英文字根字典”英文单词来自nonus,nonellas.意思是NEW 新的意思。① 熊皮特在其1911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首次引入了创新这个概念。他认为任何生产都是一种组合。而当有一种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是不连续的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就是创新的最初概念。之后其又在《经济变动分析》一文中对创新做了如下定义: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许许多多的邮车加起来,加到你想要加到的地步,但你永远得不到一条铁路(熊彼特著,叶华译,2007) 。这一定义后来也被学者广泛引用,但是对熊皮特的生产函数跳跃式变动持有不同的观点。S.C. Gilfillan(1935)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无数进步细小的更新和改良,而重大创新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John Enos(1962)对美国精细化工工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项新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一半来自发生在新技术投入商业化使用之后的持续改进。Abernathy 和Utterback(1978)提出:“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类别,许多组织都经历了从重大产品创新到渐进创新的改变;工艺和渐进创新与产品创新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商业价值。N. Rosenberg(1982)认为:熊彼特强调的是重大创新,却忽略了渐进创新的作用。 从熊皮特提出创新概念到现在,创新被赋予了很多形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等。但最终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凡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创新就是制度创新(改变生产的“交易成本”),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改变生产的“技术成本”)(汪丁丁,2003)。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创新、过程创新应该属于技术创新,而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属于制度创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