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属纳米微粒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结合能

金属纳米微粒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结合能

金属纳米微粒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结合能
金属纳米微粒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结合能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548中固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3月降低,随着微粒尺寸的增加趋近于块体结合能。

2)在一定形状下,在一定的临界尺寸时纳米微粒

bcc结构的结合能和fee结构的结合能相等。当微粒尺

寸大于该临界尺寸时,bee结构更稳定,小于该尺寸

时,fee结构更稳定。

3)球形和正四面体形可以看作近正多面体形的

两个极限,多面体形微粒发生结构转变的临界尺寸也

介于两个极限尺寸之间,这和v、Cr、Nb、Mo、Ta、

W和Fe元素纳米微粒在文献中报道的结果一致。

REFERENCES

【2]【3】【4】[5】【6】【7】【8】【9】9CHATTOPADHYAYPP'PABISK.MANNAI.Ametastable

allotropictransformation

inNbinducedby

planetaryball

milling[J].MaterSciEngA,2001.304/306:424-428.

MANNAI。CHATTOP_ADHYAYPP’BANHARTF'FECHTHJ

Formationofface--centered—?cubiczirconiumbymechanical

attrition[J].AppliedPhysicsLetters,2002,81(22):4136—4138.

KIT八KAMIO.SATOH.SHIⅣ【ADAY.Sizeeffectonthe

crystalphaseofcobaltfineparticles[J].PhysicsReviewB,1997,

56(211:13849—13854.

HANEDAkZHOUZX,MOR刚SHAH.Low-temperature

stablenanometer-sizefcc—Feparticleswithnomagnetic

ordering[J].PhysicsReviewB,1992,46(21):13832—13837.

HUHSH,KIMHK.PARKJW.LEEGH.Criticalclustersize

ofmetallicCrandMonanoclusters[J].PhysicsReviewB,2000,

62(4):2937—2943.

TESSIER凡BRENNECKEF,STADTHERRA.Reliablephase

stabilityanalysis

forexcessGibbsenergymodels[J].Chemical

EngineeringScience,2000,55:1

785—1796.

MENGQ。zHOUN,RONGY,CHENS,HSUTYxuZu-yao.

Sizeeffect00theFenanoerystallinephasetransformation[J].

ActaMaterialia,2002.50:4563—4570.

QIWH.Size,shapeandstructuredependentcohesiveenergy

andphasestabilityofmetallicnanocrystals[J].SolidState

ComratmicatiOIlS,2006,l37:536--539.

ToMA7NEKD,MIⅨHEluEES。BENNERMANNKH-

【lO】

【12]

【13】

【14】

Simpletheoryfortheelectronicandatomicstructureofsmall

clusters[J].PhysicsReviewB,1983,28(2):665-673.

SUNCQ,WANGYTAYBkLIS,HUANGH,ZHANGY

Correlationbetweenthemeltingpointofananosolidandthe

cohesiveenergyofasurfaceatom[J].JournalofPhysics

ChemicalB,2002,106(41):10701—10705.

.RANGQ,LIJC,CHIBQ.Size-dependentcohesiveenergyof

nanocrystals[J].ChemicalPhysicsl捌[1ct2002,366(5/6):

55l-554.

NANDAKI(,SAHUSN.BEHERASN.Liquid?dropmodel

forthesize?dependentmeltingoflow?dimensionalsystems[j].

PhysicsReviewA,2002,66(1):013208-013209.

QIWH,WANGMP'XUGYTheparticlesizedependenceof

cohesiveenergyofmetallicnanoparticles[J].ChemicalPhysical

Letter,2003,376(3/4):538—538.

ⅪMHK,HUHSH,PARKJWTheclustersizedependenceof

thermalstabilitiesofbothmolybdenumand

tungsten

nanoclusters[J].ChemicalPhysicsLetter,2002,354(1/2):

165-172.

Q1wH,WANGMPSizeandshapedependentmelting

temperatureofmetallicnanoparticles[J].MaterialsChemistry

andPhysics。2004,88(2/3):280—284.

NAHERU。BJRNHOLMS,FRAUENDORFS,GARCIASF'

GUETF.Fissionofmetalclusters[J].PhysicsReports,1997,

285(6):245-320.

}兀兀TGRENRDESAIDPD,HAWKINST'GLEISERM,

KELLYKK,WAGMANKK.Electedvaluesofthe

thermodynamicpropertiesoftheelements[M].Cleveland:

AmericanSocietyofMetals,1973.

PETTIFORDGTheoryofthecrystalstructuresoftransition

metals[J].JournalPhysicsC,l970,3:367—377.

张邦维,胡望宇,舒小林.嵌入原子方法理论及其在材料科

学中的应用【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249-260.

ZHANG

Bang?wei,HUWang—yu,SHUXiao—lin.Theoryof

embeddedatommethodanditsapplicationtOmaterials[M].

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02:249—260.

(编辑龙?际中)

 万方数据

金属纳米微粒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结合能

作者:李业军, 齐卫宏, 黄伯云, 汪明朴, LI Ye-jun, QI Wei-hong, HUANG Bai-yun,WANG Ming-pu

作者单位:李业军,齐卫宏,汪明朴,LI Ye-jun,QI Wei-hong,WANG Ming-pu(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教育部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 黄

伯云,HUANG Bai-yun(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1)

刊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年,卷(期):2009,19(3)

参考文献(19条)

1.CHATTOPADHYAY P P;PABI S K;MANNA I A metastable allotropic transformation in Nb induced by planetary ball milling 2001

2.MANNA I;CHATTOPADHYAY P P;BANHART F;FECHT H J Formation of face-centered-cubic zirconium by mechanical attrition[外文期刊] 2002(22)

3.张邦维;胡望宇;舒小林嵌入原子方法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002

4.PETTIFOR D G Theory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ransition metals[外文期刊] 1970

5.HULTGREN R;DESAI D P D;HAWKINS T;GLEISER M KELLY K K WAGMAN K K Elected values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elements 1973

6.NAHER U;BJRNHOLM S;FRAUENDORF S;GARCIAS F,GUET E Fission of metal clusters[外文期刊] 1997(06)

7.QI W H;WANG M P Size and shape dependent melting temperature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外文期刊] 2004(2/3)

8.QI W H;WANG M P;X-U G Y The particle size dependence of cohesive energy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外文期刊] 2003(3/4)

9.NANDA K K;SAHU S N;BEHERA S N Liquid-drop model for the size-dependent melting of low-dimensional systems 2002(01)

10.JIANG Q;LI J C;CHI B Q Size-dependent cohesive energy of nanocrystals[外文期刊] 2002(5/6)

11.SUN C Q;WANG Y;TAY B K;LI S HUANG H ZHANG 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lting point of a nanosolid and the cohesive energy of a surface atom[外文期刊] 2002(41)

12.TOMA'NEK D;MUKHERJEE S;BENNERMANN K H Simple theory for the electronic and atomic structure of small clusters[外文期刊] 1983(02)

13.QI W H Size,shape and structure dependent cohesive energy and phase stability of metallic nanocrystals[外文期刊] 2006(10)

14.MENG Q;ZHOU N;RONG Y;CHEN S HSU T Y XU Zu-yao Size effect on the Fe nanocrystalline phase transformation[外文期刊] 2002(18)

15.TESSIER R;BRENNECKE F;STADTHERR A Reliable phas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excess Gibbs energy models[外文期刊] 2000(10)

16.HUH S H;KIM H K;PARK J W;LEE G H Critical cluster size of metallic Cr and Mo nanoclusters[外文期刊] 2000(04)

17.HANEDA K;ZHOU Z X;MORRISH A H Low-temperature stable nanometer-size fcc-Fe particles with no magnetic ordering[外文期刊] 1992(21)

18.KITAKAMi O;SATO H;SHIMADA Y Size effect on the crystal phase of cobalt fine particles[外文期刊] 1997(21)

19.KIM H K;HUH S H;PARK J W The cluster size dependence of thermal stabilities of both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nanoclusters[外文期刊] 2002(1/2)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齐卫宏.汪明朴.徐根应金属纳米微粒的尺寸效应[期刊论文]-材料导报2003,17(10)

2.齐卫宏.QI Weihong Pd纳米微粒的晶格参数和结合能的尺寸形状效应研究[期刊论文]-金属学报2006,42(10)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7391376.html,/Periodical_zgysjsxb20090302

3.aspx

金属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高等物理化学 学生姓名:聂荣健 学号:……………..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应用化学专业聂荣健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水热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材料水热合成金属氧化物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Name Rongjian Nie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is briefly describrd.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spected. Keywords: nanomaterials; hydrothermal; metal oxides ;

引言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近年来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作为纳米材料的一个方面,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1.纳米材料简介 1.1 纳米材料概述 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10-9米,1纳米大约为10个氢原子并排起来的长度,仅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0.1%。纳米材料则是在纳米量级(lnm-100nm)内调控物质结构所制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其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且性质不同于一般的块体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尺度上至少存在一维处于纳米量级或者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所构成的材料,一般将纳米材料分为零维、一维以及二维纳米材料: (1)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空间三维尺度上都处于纳米量级的纳米材料,如纳米球,纳米颗粒等; (2)一维纳米材料,是指在空间三维尺度上只有两维处于纳米量级,而第三维处于宏观量级的纳米材料,比如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线/丝等; (3)二维纳米材料,是指在空间三维尺度上只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而其他两维处于宏观量级的纳米材料,比如纳米片,纳米薄膜等。 1.2纳米粒子基本效应的研究 纳米粒子是尺寸为1-100nm的超细粒子。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显示出强烈的体积效应(即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2.1 量子尺寸效应[1] 当粒子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分立能级的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能带理论表明:金属纳米粒子所包含的原子数有限,能级间距发生分裂。当此能级间隔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量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纳米粒子的磁、光、声、热、电及超导电性与宏观物体有显著的不同。 1.2.2 体积效应[2] 由于粒子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体积效应。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粒子的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体积效应。例如: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光吸收显著增加;声子谱发生改变;强磁性纳米粒子(Fe-Co合金,氧化铁等)尺寸为单磁畴临界尺寸时具有很高的矫顽力;纳米粒子的熔点远远低于块状金属;等离子体共振频率随颗粒尺寸改变[3]。 1.2.3 表面效应[4] 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粒径减小而急剧增大后引起的性质上改变。随着粒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粒子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增加。原子配位不足以及高的表面能使原子表面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这就是活性的原因。表面原子的活性引起了纳米粒子表面输运和构型的变化,也引起了表面原子自旋构象和电子能谱的变化。

金属纳米晶体的表面与其催化效应

金属纳米晶体的表面与其催化效应 沈正阳 (浙大材料系1104 3110103281) 摘要:概括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特性,从金属纳米晶体表面活性与结构介绍其的催化性能,简要概述金属纳米晶体形状与晶面的关系以及金属纳米晶体的成核与生长。 关键词:纳米金属;表面活性;催化;高指数晶面 1.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强烈的表面效应,使超微粒子具有高度的活性。如将刚制成的金属超微粒子暴露在大气中,瞬时就会氧化,若在非超高真空环境,则不断吸附气体并发生反应。[1] 纳米晶体是至少有一个维度介于1到100纳米之间的晶体。纳米材料主要由晶粒和晶粒界面2部分组成,二者对纳米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与传统晶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因每个晶粒仅包含着有限个晶胞,晶格点阵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畸变,其内部同样会存在各种缺陷,如点缺陷、位错、孪晶界等。纳米金属粒子的形状、粒径、颗粒间界、晶面间界、杂质原子、结构缺陷等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纳米材料中,晶界原子质量分数达15%~50%,晶界上的原子排列极为复杂,尤其三相或更多相交叉区,原子几乎是自由的、孤立的,其量子力学状态和原子、电子结构已非传统固体物理、晶体理论所能解释。金属纳米晶体研究中,发现面心立方结构纳米金属如 Al、Ni、Cu 和密排六方结构Co都存在孪晶和层错缺陷,Cu纳米金属中存在晶界滑移。 2.金属纳米晶体的催化性能 近年来,关于纳米微粒催化剂的大量研究表明,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是因为纳米微粒尺寸小,位于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并随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而急剧增大,同时微粒的比表面积及表面结合能迅速增大。纳米颗粒表面原子数的增加、原子配位的不足必然导致了纳米结构表面存在许多缺陷。从化学角度看,表面原子所处的键合状态或键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新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5年来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液相法,尤其是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微乳液法、水热溶剂热法等是目前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最广泛应用的方法。而超声技术、微波辐射技术、交流电沉积技术、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非水溶剂水热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液相法的有机结合,是制备高纯度、小粒径、均匀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的最有前途的方法。最后对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纳米;制备;进展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催化剂、精细陶瓷、复合材料、磁性材料、荧光材料、湿敏性传感器及红外吸收材料等[1]。例如:纳米氧化锌在磁、光、电敏感材料方面呈现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使得高品质的氧化锌的应用前景广阔;纳米氧化铝作为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高纯纳米级SnO2可用来制作气敏及湿敏元件;纳米氧化钛由于在精细陶瓷、半导体、催化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们已经研制出多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如: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强制水解法、溶液的气相分解法、湿化学合成法、微乳液法等。近年来材料科学家和化学家又将激光技术、微波辐射技术、超声技术、交流电沉积技术、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非水溶剂水热技术等方法引入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中,使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和发展。关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邓红梅[2]综述了化学法制备及EXAFS特征研究,汪信[3]对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进行了评述。本文着重评述近5年来单分散性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 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制备 根据原料状态的不同,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1.1固相法 传统的固相法是将金属盐和金属氢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前驱物,多次洗涤后充分研磨进行煅烧,然后再研磨得到纳米粒子。此法设备和工艺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产率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少,但产品粒度分布不均,易团聚。刘长久等[4]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粒径为30nm的NiO纳米粉体,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HengLi等[5]在环境温度下用固相反应成功地合成了纳米氧化物SiO2、CeO2、SnO2,并初步探讨了环境温度下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贾殿赠等[6]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在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将室温固相配位化学反应引入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中,提出一种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即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首先制得前驱物,进而前驱物经热分解得纳米金属氧化物。此法不仅是无溶剂反应,而且许多反应可在室温或低温条件下发生。因此从原料的使用、合成条件及合成工艺等方面考虑,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法在合成新颖纳米材料方面具有其潜在的优点。目前采用此新方法已制得纳米CuO[7]、ZnO、NiO等。 1 2液相法 液相法因其相关的工业过程控制与设备的放大技术较为成熟,具有更强的技术竞争优势。该法比较容易控制成核,从而容易控制颗粒的化学组成、形状及大小,而且该方法添加的微量成分和组成较均匀,即使是对于很复杂的材料也可以获得化学均匀性很高的粉体。不过,该法极易引入杂质(如部分阴离子等),造成所得粉体纯度不够。近年来,超声、微波辐射、电弧放电、共沸蒸馏等物理技术的引入,使普通液相法制备纳米粉体得到了新的发展。液相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2.1溶胶-凝胶法(Sol-Gel) 溶胶-凝胶法是近期发展起来的,能代替高温固相合成反应制备陶瓷、玻璃和许多固体材料的新方法。作为低温或温和条件下合成无机化合物或无机材料的重要方法,在软化学合成中已

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张丹丹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1应化1班11331123) 摘要:系统地介绍了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剂、卫生医用及传感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贵金属;纳米材料;制备;应用 1 前言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呈现出许多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已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 贵金属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将贵金属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化学催化、能源、电子和生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2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在制备纳米微粒的过中,关键是控制纳米微粒的尺寸、较窄的粒度分布范围及纳米微粒的分散性。目前,关于贵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的报道较多,也有关于大尺寸纳米贵金属、复合贵金属纳米材料及贵金属纳米线和纳米管的报道。除了常用的制备方法外,近年还提出了新的制备方法,如“Ship-in-Bottle”法等。 2.1 贵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 纳米微粒多用液相法制备,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法的设备投资少,操作较简便。最常用的是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等。沉淀法是将沉淀剂加入到金属盐溶液中,进行沉淀处理,然后将沉淀物加热分解得到金属纳米微粒。1995年我国华东理工大学张宗涛等[1]用高分子保护化学还原沉淀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100nm 的球型银粉。此法用水合肼作还原剂,水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在搅拌下将AgNO3水溶液滴加入PVP 和水合肼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终止后,将所得的Ag粉用水和丙酮洗涤,40℃下干燥12h,

金属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金属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Platinum Nanoparticles 【摘要】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是金属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难题。铂黑是化工领域重要的催化剂。铂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优于铂黑,其性质与形貌、粒径和结构密切相关。近年来,铂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所得到的多数铂纳米颗粒形貌不单一,大小不均匀。 为此,本论文采用多醇还原法制备形貌、粒径及二级结构可控的铂纳米颗粒,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铂纳米颗粒形貌粒径的影响,并对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晶种两步生长法制得具有链状二级结构的铂纳米颗粒。 以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以乙二醇和三缩四乙二醇为混合溶剂及还原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微波加热制备铂纳米晶种,然后在油浴中进一步生长成链状二级结构的铂纳米颗粒,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链状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颗粒呈链状分布是由于PVP的支架剂功能。 采用微波辐照加热法,以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以乙二醇和三缩四乙二醇混合溶液为溶剂及还原剂,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协同稳定剂,在适量KOH存在下微波加热100秒,制备出“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 考察了反应参数对“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控制合成的影响;以γ-Al2O3为载体,初步探讨了γ-Al2O3负载的“爆米花”状的铂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以氯铂酸钾(K2PtCl6)作为前驱体,利用PVP和CTAB作为形貌控制剂,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及还原剂,在一定量NaNO3存在下制备出分布较均匀的自组装铂纳米颗粒。探讨了铂纳米颗粒自组装体的形成机理,认为PVP长链包围在CTAB的一端,形成链-球状软模板,将氯铂酸钾包围其中,当Pt(IV)被还原后因PVP链的桥联作用使得分散的铂纳米颗粒相互靠近,有序聚集成自组装体。 【Abstract】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 nanomaterials. Platinum black is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chemical industry.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platinum black, but its intrinsic properties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its siz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recent yeas, though the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has made a much progress, few of uniform platinum 。。。。 【关键词】铂;纳米颗粒;形貌;微波;自组装体;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透射电子显微镜; 【Key words】Platinum;Nanoparticles;Morphology;Microwave;Self-assembly;Ethylene glycol;Teraethylene glycol;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Polyvinylpyrrolidone;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网络出版投稿人】中南民族大学【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S2期 【DOI】CNKI:CDMD:2.2009.22679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研究进展

[Revie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7391376.html, doi:10.3866/PKU.WHXB 201209145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 Acta Phys.-Chim.Sin.2012,28(10),2436-2446 October Received:August 30,2012;Revised:September 10,2012;Published on Web:September 14,2012.?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sxu@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7391376.html,;Tel:+86-10-62760360.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121091,21133001,61176004),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2007CB936201,2011CB808702),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op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 Laboratory,China (9140C150304110C1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21091,21133001,61176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7CB936201,2011CB808702)和国家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150304110C1502)资助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研究进展 焦淑红1 徐东升1,2,*许荔芬1张晓光2 (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北京100871; 2 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因其丰富的形貌、独特的性能、广泛的应用成为材料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调控金 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貌对于调变其性能、拓展其应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易控、方法灵活多变,因此成为调控金属氧化物形貌的常用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与形貌调控方面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在电化学过程中晶体生长机制和形貌调控的规律,为实现功能材料的定向合成奠定了基础.关键词: ZnO;金属氧化物;形貌调控;电沉积;纳米管;多级结构 中图分类号: O646 Recent Progress in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JIAO Shu-Hong 1 XU Dong-Sheng 1,2,* XU Li-Fen 1 ZHANG Xiao-Guang 2 (1Bei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Sciences,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Unstable and Stable Specie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P .R.China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op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 Laboratory,Sanhe 065201,Hebei Province,P .R.China ) Abstract: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focus on the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because of their extensive structures,unique properties,and wide applications.The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is of interest for tuning their performance and expanding their range of applications.Electrochemical methods have become a common way of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ies of metal oxides,owing to their simple operation,ease of control,and flexible modes.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our research in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crystal growth mechanism and the morphology control of different metal oxides during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rocess,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orientatio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Key Words:ZnO;Metal oxide;Morphological control; Electrodeposition; Nanotub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2436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汪信陆路德 综述了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的各种制备方法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有机配合物前驱体法-聚乙二醇法、明胶法和硬脂酸法制备氧化物纳米晶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磁性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催化剂和塑料改性方面的若干应用。 关键词:纳米材料氧化物软化学 分类号:O611.12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etal Oxide Nanocrystallines WANG Xin LU Lu-De (Materials Chemistry Laborato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 The preparative methods of nanostructured metal oxides are reviewed. Particularly the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the organic coordination precursor methods, including polyethylene glycol, gelatin and stearic acid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e oxide nanocrystals has been used as magnetic and microwave-absorbing materials, catalysts and strengthening fillers for modification of plastics. Keywords: nanostructured material oxide soft chemistry 一九七八年十月我们有幸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来到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学习。开学不久,戴安邦教授为全体研究生作了题为“无机化学的进展”的学术报告,把我们带入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科学领域。虽然我们离开南京大学已有多年,虽然戴先生今年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为人品格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是我们进步的一种动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从南京大学学到的知识和理工科大学的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主要介绍一些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 1 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传统的复合氧化物的制备通常是以固态的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为原料,球磨后经高温固相反应,再粉碎得到复合氧化物的粉体。由于是高温反应,不仅制备的产物粒径大、分布宽,而且某些组分易于挥发或发生偏析,这种方法一般不宜用来制备纳米氧化物。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通常是采用软化学法,即通过反应原料的液相混合使各金属元素高度分散,从而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温和的化学环境下制备纳米材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有机配合物前驱体法等。 1.1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液相化学反应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最早采用的方法。沉淀法成本较低,但有如下问题:沉淀物通常为胶状物,水洗、过滤较困难;沉淀剂作为杂质易混入;沉淀过程中各种成分可能发生偏析,水洗时部分沉淀物发生溶解。此外由于大量金属不容易发生沉淀反应,因此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の总结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总结 一: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多,表面原子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稳定下来,使材料化学活性提高。)和量子尺寸效应,因而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光学、电磁学、化学特性。 目前制备方法为液相合成(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颗粒单分散性好)。——以金属盐或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将其还原得到金属原子后聚集成金属纳米粒子。而金属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物化活性高、易氧化、易团聚,所以需要引入修饰剂来控制形貌、稳定或分散纳米颗粒。 液相还原法按照溶剂不同可分为有机溶剂合成法(结晶性好、单分散性好、形貌易控、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系、环境不友好)和水溶液合成法(水溶性、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低、颗粒大小不均一)。按照还原手段不同可分为化学试剂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 二: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还原剂及其还原机理 还原能力不同:1)强还原剂(硼氢化物、水合肼、氢气、四丁基硼氢化物),还原能力强、反应速率快、纳米颗粒多为球形或类球形、尺寸小。2)弱还原剂(柠檬酸钠、酒石酸钾、胺类化合物、葡萄糖、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亚磷酸钠、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双氧水、DMF),反应体系一般需要加热。例如多元羟基类化合物可做溶剂和还原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多种形貌的材料。柠檬酸钠、抗坏血酸做还原剂的同时可做保护剂。(一)无机类还原剂 1,硼氢化物(硼氢化钠钾、硼氢化四丁基铵TBAB),硼氢化钠化学性质活波与水反应放出 氢气,与金属盐反应时所需浓度低。 2,氢化铝锂,还原性极强,应用不及硼氢化钠。 3,水合肼N2H4·H2O,应用广泛。在碱性介质中为强还原剂。 4,双氧水。 5,有机金属化合物,二茂铁还原制备银纳米线。 6,氢气,(可以合成相当稳定无保护的可进一步修饰的银纳米颗粒。),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相当大尺寸跨度的纳米颗粒,进一步处理如过滤离心可以得到尺寸分布窄的颗粒。 7,次亚磷酸盐,弱还原剂,因为容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一般用3-4倍。酸性条件下反应速度加快,认为酸性条件下利于次亚磷酸像活泼型转变。

金属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金属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等物理化学 学生姓名:聂荣健 学号:……………..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应用化学专业聂荣健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水热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材料水热合成金属氧化物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Name Rongjian Nie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is briefly describrd.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spected. Keywords: nanomaterials; hydrothermal; metal oxides ; 引言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近年来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作为纳米材料的一个方面,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1.纳米材料简介 纳米材料概述

最新Nature文章:10nm以下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研究

最新Nature文章:10nm以下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研究 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由于在纳米光子学、生物学、传感器、光谱学以及太阳能捕集等方面的应用而广受关注。尽管10nm以上的颗粒的等离子属性已经研究的很充分了,但量子尺寸(10nm以下)的纳米颗粒由于光散射弱、金属-配体作用影响、整体测量不能均一等问题,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使我们在很多自然和工程过程中(尤其在催化领域)不能检测与控制其等离子体属性。 本文使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与单色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研究了无配体的10nm以下的单个银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现象。研究发现当银纳米粒子从20nm降至2nm以下的时候,等离子共振向高能方向移动了0.5ev,这明显不符合经典理论的预测。我们提出了一个量子力学模型并推测原因可能在于颗粒介电常数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小纳米颗粒在催化与生物领域的理解与应用有很大的意义。现发小木虫,与微纳版的虫友们分享 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由于在纳米光子学、生物学、传感器、光谱学以及太阳能捕集等方面的应用而广受关注。尽管10nm以上的颗粒的等离子属性已经研究的很充分了,但量子尺寸(10nm以下)的纳米颗粒由于光散射弱、金属-配体作用影响、整体测量不能均一等问题,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使我们在很多自然和工程过程中(尤其在催化领域)不能检测与控制其等离子体属性。 本文使用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与单色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研究了无配体的10nm以下的单个银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现象。研究发现当银纳米粒子从20nm降至2nm以下的时候,等离子共振向高能方向移动了0.5ev,这明显不符合经典理论的预测。我们提出了一个量子力学模型并推测原因可能在于颗粒介电常数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小纳米颗粒在催化与生物领域的理解与应用有很大的意义。现发小木虫,与微纳版的虫友们分享!

工业化生产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 47 卷 第 11 期 2018 年 11 月 Vol.47 No.11Nov. 2018 化工技术与开发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收稿日期:2018-10-08 工业化生产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思念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据估计,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可以超过千亿元。目前国内外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固相法、微乳液法和喷雾干燥法等。然而,它们都存在成本太高、不利于产业化生产等缺陷,导致其实际工业产量过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它们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国民经济添加活力,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制备方法;工业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TB 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18)11-0022-05 石墨纳米簇由六边形网状结构的碳原子层沿c 轴堆叠而成,含有大量的以sp 2键结合的边缘碳原子,而这些碳原子又具有大量的不饱和悬空键[1],这使得纳米簇的表面能大,稳定性差,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卷曲,从而形成其它类型的碳纳米结构[1] ,如富勒烯(C 60、C 70)、洋葱状富勒烯纳米粒子以及纳米管等。 与石墨结构类似的过渡金属硫化物MX 2(M=W 或Mo,X=S 或Se)作为固体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在诸如空间技术、超高真空或汽车传动装置等液体润滑剂无法使用的环境下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这类材料具有层状结构,且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使得其剪切应力非常小。受到石墨层状结构形成富勒烯结构的启发,R.Tenne 等人合成了富勒烯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2-3]。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嵌套中空结构,类似于碳纳米管的中空管状结构或准球形结构,没有悬空键,具有低的表面能和高的化学稳定性,其摩擦性能远优于传统的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此外,它还有极其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在温度1000℃、25GPa 冲击波的作用下,仍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吸震性。其纳米管直到冲击波增至35.6GPa 时才会被破坏,并转变成层状的纳米纤维。由于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一经发现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热点,在纳米电子、纳米技术、催化、润滑、能源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4-5]。 1 无机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结构 和生长机制 1.1 结构 虽然无机富勒烯的五边形环还未得到证明,其详细结构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其同心圆多层环状空心结构还是可以确定的。下面通过比较MoS 2层状化合物,对无机富勒烯MoS 2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论述。 MoS 2层状化合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即在2个S 层之间夹着1个Mo 层。层内Mo-S 和Mo-Mo 之间是强的共价键结合,而层间S-S 之间是弱的范德华力结合。中心Mo 原子为6配位,与S 原子成键,形成三棱镜结构;中心S 原子为3配位,与Mo 原子成键,形成三棱锥结构。由于边缘具有悬空键,边缘Mo 原子只与4个S 原子成键,S 原子只与2个Mo 原子成键[6]。因为MoS 2层之间靠范德华力结合,所以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自动卷曲,形成能量较低的、稳定的富勒烯结构纳米粒子和纳米管。 与MoS 2层状化合物相比, 无机富勒烯MoS 2在{0002}平面上有阶位错和点缺陷,从而导致晶格平面的弯曲变形。这一缺陷使得无机富勒烯容易形成类似碳纳米管的“洋葱”状结构。无机富勒烯MoS 2是由一些同轴不同半径的空心圆构成的层状结构,

【CN109678118A】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及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04160.3 (22)申请日 2019.02.01 (71)申请人 东南大学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 学路2号 (72)发明人 董岩 唐振明 杨凯成 邵起越  蒋建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1)Int.Cl. C01B 13/18(2006.01) B82Y 40/00(2011.01) C01G 49/08(2006.01) B22F 9/2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及金属纳米颗粒 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及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金属乙酰丙酮盐溶 于有机溶剂作为浸渍液,浸渍水溶性无机盐,干 燥后高温煅烧或还原,水洗后得到分散的金属氧 化物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将煅烧产物在还 原气氛中二次煅烧,水洗后可得分散的纳米金属 粉。本发明可以快速批量制备出分散性好、结晶 完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678118 A 2019.04.26 C N 10967811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78118 A 1.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要制备的金属氧化物所对应的乙酰丙酮盐溶于有机溶剂,作为浸渍液; 2)用所述浸渍液浸渍水溶性盐粉末,去除多余浸渍液后,将有机溶剂蒸干; 3)将浸渍后的水溶性盐粉末高温煅烧; 4)将煅烧后的粉末水洗、干燥,得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水溶性盐是氯化钠、氯化钾或硫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铜、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钇或氧化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三氯甲烷。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浸渍液的浓度为0.001mol/L~饱和浓度。 6.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要制备的金属氧化物所对应的乙酰丙酮盐溶于有机溶剂,作为浸渍液; 2)用所述浸渍液浸渍水溶性盐粉末,去除多余浸渍液后,将有机溶剂蒸干; 3)将浸渍后的水溶性盐粉末还原; 4)将还原后的粉末水洗、干燥,得到金属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水溶性盐是氯化钠、氯化钾或硫酸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镍或钴。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三氯甲烷。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浸渍液的浓度为0.001mol/L~饱和浓度。 2

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前言】著名科学家费曼于1959年所作的《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中,以“由下而上的方法”(bottom up) 出发,提出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设计要求。他说道,“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品的可能性。”并预言,“当我们对细微尺寸的物体加以控制的话,将极大得扩充我们获得物性的范围。”[1] 1974年,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1982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类首次在大气和常温下看见原子,为我们揭示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 【摘要】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决定性技术。文章简要地概述了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殊性质以及纳米纳米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1.纳米科学和技术 1.1 纳米科技的定义 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是一门在0.1~ 100 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高技术学科。其涵义是人类在纳米尺寸(10-9--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最终目标是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而创造特定功能的新物质。纳米科技

是现代物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的新兴科学技术。其中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纳米科技的内容 纳米科技主要包含: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纳米计量学;纳米制造学…… 1.3 纳米科技的内涵 第一:纳米科技不仅仅是纳米材料的问题。目前科技界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科学和技术。纳米科技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一门体现多学科交叉性质的前沿领域。现在已不能将纳米科技划归任何一个传统学科。如果将纳米科技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可产生众多的新的学科领域,并派生出许多新名词。这些新名词所体现的研究内容又有交叉重叠。若以研究对象或工作性质来区分,纳米科技包括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其中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纳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应用程度是人类是否进入纳米科技时代的重要标志;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是纳米科技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理论与实验的重要基础。目前人们对纳米科技的理解,似乎仅仅是讲纳米材料,只局限于纳米材料的制备,这是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国内科研经费的资助以及有影响的成果的获得,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领域,而且我国目前纳米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最先在纳米材料这一领域表现出来。我国现在300余家从事纳米科技研发的公司也主要是从事纳米材

金属纳米颗粒论文:金属纳米颗粒的性质研究及其应用

金属纳米颗粒论文:金属纳米颗粒的性质研究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证明了其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纳米材料所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产生了独特的光学、电学、化学性质以及催化性质。金属纳米颗粒的性质在近十几年受到了广泛关注。纳米尺度的金属纳米材料具备许多块体材料没有的优越性质,其中,金属纳米颗粒所具备的独特光学性质——表面等离子体 共振性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金属纳米颗粒中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描述其导带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集体振荡的一个物理概念,共振性质受尺寸、形状以及周围介质影响非常显著。对纳米颗粒尺寸及其形貌的有效控制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近几年来,随金、银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荧光效应的广泛应用,金属纳米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催化、光催化、信息存储、表面增强拉曼、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非线性光学、光电子学等领域。本论文的工作主要致力于金、银纳米颗粒的合成、性质及应用:通过油相中无机金属盐的热分解,合成不同粒径的银纳米颗粒;在水相中利用柠檬酸盐 【英文摘要】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metal nanomaterials suggests their great potential foreground in the physical science, chemical science and materials science, especially for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surface effec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