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XXX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运输讲义(有重点)

XXXX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运输讲义(有重点)

XXXX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运输讲义(有重点)
XXXX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运输讲义(有重点)

第一章运输结构与运输布局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运输结构的概念,是否掌握运输结构、运输布局以及运输结构优化的原则等内容,以及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参与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运输结构的含义;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各项运输结构优化对策的具体要求。

(二)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运输布局的含义与依据;运输布局的原则;综合运输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要求。

(三)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运输发展四阶段法中“点”、“线”、“网”和高度优先连接四阶段的关系;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中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公式;运输通道规划的操作方法;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四)综合运输网布局

综合运输网的含义;影响运输线路布局的三要素;运输枢纽的类型;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

第一节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

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外部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和联系。内部指各种运输方式内环节的构成比例,包括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的构成、点与线的协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和运输企业组织结构等。外部指各种运输方式从适合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提供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的运输需求的分工和协作,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规模与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比例、运量(含种类、批量和距离等)比例。

合理的运输结构可以保证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运输业,促使各种运输扬长避短,达到整体优化组合,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运输综合效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运输结构的优化(掌握)

由于运输结构涉及运输业的宏观控制,涉及运输发展的全局优劣,因此,运输结构的优化按照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科学技术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平衡和协调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业同国民经济之间的各种关系,注意在空间上陆、水、空相结合,在时间上长、中、短期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有和潜在能力,从而形成运输大系统的整体优势。(一)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掌握)

1.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运输需求,包括不同的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过程。价

值目标的指向等。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

当产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运量大,规模大,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就要载重化和大型化;当产业结构是以资金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运量小,批量小,速度快,对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小型化、灵活化和快捷化。

2.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需求,特别是客运需求会朝着快速、方便和舒适发展,因此,应当根据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组建专业运输企业,发展舒适型、豪华型、快速型运输工具以及客、货运输线。

3.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实际的需求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技术经济特点,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应当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地区经济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运输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的需求。

4.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

运输结构的优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争取以最少的投人取得最大的效益,这里的效益是一种广义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运输结构优化的对策(掌握)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要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观念和合理运输结构观念,要建立健全我国有关合理运输结构的法规和政策,以指导我国运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和发展。

2.注重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

要注重将运输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正确合理的投资政策。

一要把好运输业投资与国民经济总投资的比例关系,强调运输先行,避免运输业投资偏低;

二要把好运输业内部的投资比例,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

3.设立科学管理体制

要设立科学的运输业综合管理体制,避免重叠、繁多的运输管理部门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彼此之间加强协作和配合。

4.保持合理的运价体系

保持合理的运价体系。运价的制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测算依据,避免运价过分集中管理,建立合理的运输差价和比价关系,最终形成合理的运价体系。

第二节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一、运输布局的依据

运输布局是指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以及发展规律。从宏观上说,是根

据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力水平、人口分布、消费地点设置和农业现代化等来配置运输资源。从微观上说,是把某种运输设施如运输线路、运输站点、运输网络等落实到专门的地区,按照可能发生的客货流和固定设施的通过能力,来配置活动设施(车、船和飞机等),并同其他运输方式、其他生产部门发生联系,形成各部门的运输产业结构。

运输布局的主要依据有: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自然条件

(三)科学技术条件

(四)国防、旅游和环境保护

二、运输布局的原则

(一)运输通道原则

运输通道是指在某一长条地域内,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运输通道内包括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用地范围和客货流赖以发生的经济区域等。

运输通道的形成是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发生地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运输路径的集约化。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形成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他们连接起来的“线”,就是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和进行建设的基础。

运输通道的布局要根据地理条件,近期、远期客货流的流量、流向、流时,货种结构,平均运距,市场变化和运价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运输通道形成的前提是流量大和效率高。流量大指运输通道内有密集的客货流;效率高指运输通道内能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通道形成后,又会产生综合交通效应,可以促进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布局的相对均衡分布,总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综合运输原则(掌握)

综合运输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相互协作、连接贯通、分布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综合运输就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运输科学理论,研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整个运输系统布局、生产、发展的规律。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都存在独立的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运营特点、经济性和合理适用范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尽相同,各种运输方式要适应这些不同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迸步,运输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运输工具由简陋向现代化发展。因此运输生产发展的本身要求把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运输过程,这样各种运输方式在各有分工基础上又优势互补,协作配合,

就形成了各种优势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各个优势环节上的连接贯通,各种运输网和运输工具设备的合理布局。我们在规划国民经济与运输业的协调发展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和适用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综合开发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实行合理分工与协作。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形成完整的运输体系,发挥运输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运输效益原则

运输效益是指运输业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结果。运输效益是综合效益,可以划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

由于运输业的投入是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运输业的产出是人和物的“位移”,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成果,如一定的运量、周转量、吞吐量、营业收人和利润等,但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成果,如运输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因此,在评价运输效益时,应该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求、以最小的综合投入获取最大的综合产出作为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子目标,但并非追求每一运输方式的最大效益,而是追求每一运输方式都在相应的社会需求下得到最合理的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运输系统取得最大综合效益。

第三节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一、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运输发展四阶段法是由美国运输地理学家伊塔费在研究运输网的空间布局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所提出的经典方法。

第一为“点”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自给自足,对外联系极少的封闭经济时期。

第二为“线”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港口与内地的联系大大加强。为了加快内地经济开发,运输不断向内地延伸,必须建设一些延伸线路与对应选择的港口连接起来,使原来港口的腹地范围扩大,逐渐形成中心港口。而这些运输线路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些具有运输集散作用的城镇中心。

第三为“网”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达到相当高度,形成区域经济。随着运输线路的扩散和辐射作用形成了运输。这种运输网把互不连接的腹地互相联结起来,形成内地中心。当它们位于运输网的战略枢纽点时就发展成中心城市,由此向外扩展联系范围,又形成新的产业带和城镇带。

第四为高度优先连接阶段。这一阶段是在运网内某些长条地域内,出现了密集的交通流量,因此,需要优先发展这里的连接运输线,使重要港口城市、内地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继续加强。重要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其腹地,成为大交通流的发生地,导致它们之间联系集中程度越加明显,运输通道(图中阴线部分)就因此而产生。

二、最小生长树规划法

最小生长树规划法的原理类似运输发展四阶段法。

三、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

(一)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

运输联系强度是利用O——D流分析方法,分析中心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弱的一个指标,用以确定通道中节点的地位,其计算公式如下

H ij=αi(O ij/O i+D ij/D i)+αj(O ij/O j+D ij/D j)

(二)运输通道规划的操作方法

H ij值越大,则表明中心城市间相互作用程度越强。按以上公式分别计算出每个中心城市回其他n-1个中心城市的运输联系潜力值,根据运输通道规划的层次、规模和需要,确定出符合回一要求的运输潜力值。所有运输潜力值大于或等于此确定值的中心城市便可确定为运输通道点,将这些主要节点联结起来,便成为该经济区域或跨区域的运输主通道。

(三)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1.该节点既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也是集散中心;

2.该节点必须是运输干线上的主要运输枢纽

3.节点必须同属一个规划层次。

第四节综合运输网布局

一、综合运输网的含义

综合运输网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固定技术设备,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综合运输网布局就是综合运输网的各种固定技术设备,按一定规律在空间上进行分布与组合。综合运输网布局,实质上就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

综合运输网按其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家运输网和地区运输网。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运输需要,可以形成由两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如铁路和公路、公路和水运、公路和民航等;也可以形成由几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如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

综合运输网主要由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组成,在综合运输网布局中要十分重视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布局。

二、运输线路的布局(掌握)

运输线路的布局:运输线路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海上船舶航行的一定海域、航空线路和管道,它是运输生产的主要场所。由于它在空间上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体现和决定着运输生产的布局。

影响运输线路的布局有三个要素:运输线路的走向、运输线路的类型和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科学地确定三个要素,对于减少运输建设投资,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确定运输线路的走向

运输需求决定着各条运输线路的始终点,但运输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运输线路沿线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异,自然地理条件各有不同,因此,这不仅要求按运输需求的主要集中地确定始终点,还必须考虑运输线路所经过地区的运输需求和自然地理条件,确定始终点间运输线路的具体布局。此外,当运输方向上已有运输线路时,还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运输线路的可能性。

(二)正确选择运输线路的类型

运输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在客运方面,旅客的职业不同,各地人民的消费水平不同,旅客旅行距离不同,出行次数不同,则对运输速度、舒适程度。客流量要求不同;在货运方面,线路沿途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生产产品不同,从而引起货流的构成不同,对装卸条件、运送速度、运输质量。运输数量的要求不同,因此,应根据社会运输需求、自然条件、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可能,来选择运输线路的类型。

在一般情况下,运输线路类型的选择应当是:

(1)对于数量大、价值低、距离长的大宗物资,在有水运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水运,在没有水运的地方,则使用铁路运输。

(2)对于运输量小、运距短的客货运输,应选择公路运输。

(3)对于运距长的旅客运输,或贵重货物或地形条件很差的地方,可考虑使用民航运输。

(4)对于石油及其制品或天然气,应尽量使用管道运输。

(三)选择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

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是指运输线路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不同的运输方式其技术标准不同,我们应根据选择的运输类型、运输需求量及国防、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远景预测来选择不同的技术标准。

三、运输枢纽的布局

(一)运输枢纽的类型(掌握)

运输枢纽是指在两种以上干线运输方式的衔接地区,共同为办理长途、短途、城市和企业客货运输所需要的各种运输技术设备的综合体。在运输枢纽内,完成着复杂的运输作业,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到发,同一运输方式间客货中转,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货联运以及相应的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

运输枢纽按其运输方式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铁路一水运一公路枢纽;铁路一公路枢纽;水运一公路枢纽。

1.铁路一水运一公路枢纽这种枢纽位于水运、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在运输网中居重要地位。这些枢纽主要是水陆联运的换装点,又是铁路、水运两种运输方式的结合部、水运有海运和河运之分。因此,铁路一水运一公路枢纽又可分为:铁路一海运一公路枢纽和铁路一河运一公路枢纽两种

2.铁路一公路枢纽

这种枢纽是主要由两条以上铁路干线汇合而成,并有公路与铁路衔接的运输枢纽。铁路运输在枢纽中起骨干作用,公路一般担负集疏客货的任务。这种枢纽,很多属于大中型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3.水运一公路枢纽这种枢纽是在海港或河港没有相通的地方,形成了水运——公路枢纽。在海运-----公路枢纽内,公路担负为海港集疏客货的任务。在河运——公路枢纽中,内河和公路的作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掌握)

运输枢纽是运输线路的交汇处,不仅运输线路的布局影响着运输枢纽的形成和发展,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上的布局,对运输线路布局,能否保证运输系统畅通和运输建设投资的节省以及运行时运输费用的降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除遵循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外,还有其具体的布局原则:

1.保证旅客和货物有最短的运输径路,花费最少的运输费用;

2.与运输线路协调发展,以最少的投资进行运输网的建设;

3.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

4.与大型工矿企业布局及城市布局相适应;

5.在能力上要与运输线路相协调;

6.大、中、小型运输枢纽要协调发展。

(三)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

运输枢纽内完成着大量的客货运输及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和技术服务作业,主要有:

1.客运作业,包括旅客到发和换乘;

2.货运作业,包括货物到发和换乘;

3.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

第二章运输价格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货物运价和旅客运价的概念,是否掌握运价的基本理论、运价的结构和形式、运输企业定价以及国际航运运价等理论和实际业务,以及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参与运输价格制定和进行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价基本理论

运输价值与运价的意义;运价制定的一般原理。

(二)运价的结构与形式

运价的结构;运价的形式;制定运价的方法。

(三)运输价格指数

国际运输价格指数编制情况;我国运输价格指数编制现状;运输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

(四)国际航运运价

班轮运价的特点和种类;班轮运费的支付方式;班轮运费的费率结构和计费标准;运价本的结构;班轮运费计算;集装箱运价的基本结构;集装箱海运费计收方法;航次租船运价估算方法。

第一节运价基本理论

一、运输价值与运价

运输价值是凝结在运输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运输劳动者在实现商品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与这两部分劳动相适应,运输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也叫转移价值;二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即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产者为个人所创造的劳动价值;二是生产者为社会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因此,运输价值一共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运输生产过程中转移的物化劳动价值C;(2)运输生产者为自己所创造的劳动价值V(3)运输生产者为社会所创造的劳动价值M。

运输价值是运输价格的基础,运输价格是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运输价格并不总是等于运输价值,而是围绕运输价值上下波动。运输价格与运输价值之间在量上的不一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经常变动,而要求作为运输价值表现形态的运价随时变动是不可能的,同时,运价的形成也受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国家宏观价格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运价与运输价值不等是正常的。当然,运价背离运输价值不应当是长期的,它应当是价值规律自觉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看,运输价值与运价一致是客观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运输业产品价值的构成和实现,与工农业生产相比有其特点:一是运输业的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只是货物和人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构成运输产品价值(运输价值)的材料,不是用于制造产品本身,而是用于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上;二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对运输设备的投资比较,因此,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补偿对运输价值影响较大;三是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同时是消费过程,因此,运输价值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运输价值的实现过程。

中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涵义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个基本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金融市场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的主体 市场上的参与者。资金供求双方。主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定着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决定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 (1)家庭 家庭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需要资金,但需求数额一般较小。 (2)企业 企业是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对资金有需要也有供给。除此之外,企业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上重要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 在金融市场上,各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政府也会出现短期资金盈余,此时,政府部门也会成为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之一。 交易者:是各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因此是资金的供给者;而且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 监管者:代表政府对金融市场上交易者进行监督,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金融市场客体 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①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国债等 ②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债权凭证是依法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等。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发行,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所有权——股票等 ③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原生金融工具: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有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2)金融工具的性质 ①期限性:金融工具中的债权凭证一般有约定的偿还期。 ②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金融工具的收益率高低和发行人的资信程度是决定流动性高低的重要因素。 ③收益性 ④风险性 金融工具的风险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二是市场风险。 这四个性质之间的联系:期限性和收益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 3.金融市场中介 金融市场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与金融市场主体存在区别,中介的目的是获取佣金。 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构造和维持市场运行。 4.金融市场价格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 济讲义汇总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一、学习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 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 二、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第一节现代农业 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 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 B.技术高度密集 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 『正确答案』D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 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

2015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讲义第十一章国际航运市场第3讲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2015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讲义第十一章国际航运市场第3讲 波罗的海运价指数 1.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 )、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简称BDI )的前身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简称BFI )。 BFI 是由若干条传统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航线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加权合成的综合性指数。它是1985 年随波罗的海国际运价期货交易市场(简称BIFFEX )的设立由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虽然BFI 已成为世界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是航运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数,但它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期货交易的工具而设立的。BFI 最初由13 条航次租船航线组成,后经几次调整,199年调整为11 条航线,即包括航次租船,也有定期租船;以粮食、煤炭、铁矿石为样本货种;采用巴拿马型船和海岬型船(9 万-15 万载重吨);BFI 以1985 年1 月4 日作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0。 2.波罗的海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HI ) 彼罗的海灵便型船运价指数(简)波罗的海运价指数 1.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 )、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简称BDI )的前身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简称BFI )。 BFI 是由若干条传统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航线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加权合成的 综合性指数。它是1985 年随波罗的海国际运价期货交易市场(简称BIFFEX )的设立由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 编制发布的,虽然BFI 已成为世界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是航运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数, 但它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期货交易的工具而设立的。BFI 最初由13 条航次租船航线组成,后经几次调整,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XXXX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运输讲义(有重点)

第一章运输结构与运输布局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运输结构的概念,是否掌握运输结构、运输布局以及运输结构优化的原则等内容,以及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参与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运输结构的含义;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各项运输结构优化对策的具体要求。 (二)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运输布局的含义与依据;运输布局的原则;综合运输原则的含义及其具体要求。 (三)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运输发展四阶段法中“点”、“线”、“网”和高度优先连接四阶段的关系;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中运输联系强度的计算公式;运输通道规划的操作方法;对运输通道节点的要求。 (四)综合运输网布局 综合运输网的含义;影响运输线路布局的三要素;运输枢纽的类型;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 第一节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 一、运输结构的含义 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外部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和联系。内部指各种运输方式内环节的构成比例,包括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的构成、点与线的协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和运输企业组织结构等。外部指各种运输方式从适合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提供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的运输需求的分工和协作,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规模与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比例、运量(含种类、批量和距离等)比例。 合理的运输结构可以保证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运输业,促使各种运输扬长避短,达到整体优化组合,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运输综合效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运输结构的优化(掌握) 由于运输结构涉及运输业的宏观控制,涉及运输发展的全局优劣,因此,运输结构的优化按照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科学技术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平衡和协调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业同国民经济之间的各种关系,注意在空间上陆、水、空相结合,在时间上长、中、短期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有和潜在能力,从而形成运输大系统的整体优势。(一)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掌握) 1.运输结构的优化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运输需求,包括不同的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输过程。价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七) 第七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涵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 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如一个国家),社会各个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总和。 “购买力总量说” “流通总量说”。前者是一个存量概念,后者是一个流量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从存量角度计量的。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论模型)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 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可表达为: 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式中,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是货币需求量。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 (1)黄金是货币商品。 (2)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 (3)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欧文·费雪()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交易型货币数量学说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费雪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Y两个变量在长期中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是制度因素影响的,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发达程度、运输条件等社会因素,而Y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因此,在货

2018最新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

目录 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含义 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 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 方向变动。 ④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 力。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 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类别含义 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②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2.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4.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市场中交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4.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 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积聚功能,宏观调控功能,财富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交易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反映功能 第二节传统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 1.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 2.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在拆借市场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 3.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 4.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在证券回购协议中,作为标的物的主要是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5.证券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2008年4月8日 17:45 阅读次数:1604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

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考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政府的收入调控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 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控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机制;掌握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的结构 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熟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熟悉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框架。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的知识点.doc

人名知识点整理

基础多选题整理 1.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供给的构成要素:生产意愿和提供能力。 2.估计量的性质: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3.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在长期内是一条后弯曲线。 4.会计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5.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了解 充分、进入退出市场自由。 6.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7.世界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8.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9.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10.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11.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1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谨慎性和及时性。 13.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4.财政政策的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稳定功能、控制功能。 15.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16.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 透明。 17.一般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是:流动性强的、调控能力强的、份额大的。 18.不能用于质押: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财产保险单等。 19.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国债依存度(国债收入 /财政支出)。 20.IMF贷款种类有:备用安排(最早最基本)、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及其他贷款。 特点有:(1)主要用于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有政策条件(3)临时性。 21.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基础)、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 会保障预算。 22.货币需求理论:

2018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级经济师《水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当产业结构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 A.运量大、规模大 B.运量小、批量小 C.速度快、小型化 D.灵活化、快捷化 2.运输通道形成后,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变化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的集约化。 A.运输枢纽 B.运输区域 C.运输路径 D.运输市场 3.资金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增值,其比率“í”称为() A.贴现率 B.增值率 C.价值率 D.利息率 4.某运输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10%,5年末一次还本利

息,第5年末应还的本利总额是()万元。 A.161.05 B.171.05 C.181.05 D.191.05 5.某运输企业投资一项目,预计6年后可获利800万元。按年利率12%计算,这笔收益的现值是()万元。 A.428.28 B.415.28 C.405.28 D.438.28 6.某运输企业计划在2005年开始修建一设施,估计需用资金1000万元。年利率按10%计算,从2001年开始每年需要等额储存资金()万元。 A.205.47 B.215.47 C.225.47 D.235.47 7.某运输企业于2005年初投资4000万元购买一台设备,本设备可用10年,预计第10年末残值为90万元。年利率为10%,每年应等额回收()万元。 A.545.16

C.745.16 D.845.16 8.因某些运输项目的兴建和营运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和副作用,社会为防止或减少这些危害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成本是() A.建造成本 B.营运成本 C.外差成本 D.社会成本9.运输投资项目中,鉴别经济成本以减少()为惟一准则。 A.营运成本 B.经济效益 C.国民收入 D.建造成本 10.内部收益率是建设项目在其净现值为()时的贴现率。 A.-1 B.0 C.1 D.2 11.在运输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指标中,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投资净效益率均属于()评价指标。 A.固定

中级经济师金融真题 答案

05年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试题) 2006-7-3 18:19【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单项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稳定,货币政策应采取()。 A.单一规则 B.当机立断 C.相机行事 D.适度从紧 2.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有重要影响,如果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财政赤字能否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 A.赤字的多少 B.赤字的弥补办法 C. 赤字形成的原因 D. 赤字发生的时间 4.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稳定性 B.流动性 C.兑换性 D.还原性 5.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6.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7.在项目融资的贷款协议中,贷款的完全追索权一般发生在()阶段。 A.项目论证 B.项目开发建设 C.项目转让 D.项目经营 8.下列关于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权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上的有限性 B.资金使用上的有限性 C.金额上的有限性 D.对象上的有限性 9.下列各项中,不适合项目融资的是()。 A.收费公路项目 B.能源开发项目 C.汽车组装项目 D.污水处理项目 10.证券化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越来越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的过程,最初证券化就是指()。 A.MBS B.ABS C.融资证券化 D.资产证券化 11.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归集权益资产到期的现金流量并催讨过期应收款等业务主要由()承担。 A. 服务人 B. 发起人 C.发行人 D.证券商 12.保障商业信用这种直接融资方式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发达健全的()。 A.借贷市场 B.贴现市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大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 识曲线大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 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 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 4、相关产品; 5、预期 第二章:无差异曲线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 两个基本前提 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 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 历程 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 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 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 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 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 1. 发行的银行 2. 政府的银行 3. 银行的银行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 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

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 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 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存款人:保障资金安全。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控制全社会货币供给量;强化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2)充当最后贷款人: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组织外汇头寸抛补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管理、稳定市场汇率。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 2)颁布金融法律法规。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知识点3】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

总分:140分及格:84分考试时间: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当产业结构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 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 A. 运量大、规模大 B. 运量小、批量小 C. 速度快、小型化 D. 灵活化、快捷化 ⑵运输通道形成后,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变化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的集约化。 A. 运输枢纽 B. 运输区域 C. 运输路径 D. 运输市场 ⑶资金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增值,其比率“i” 称为() A. 贴现率 B. 增值率 C. 价值率 D. 利息率

(4)某运输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10% 5年末一次还本利息,第5 年末应还的本利总额是()万元。 A. 161.05 B. 171.05 C. 181.05 D. 191.05 (5)某运输企业投资一项目,预计6年后可获利800万元。按年利率12%十算, 这笔收益的现值是()万元。 A. 428.28 B. 415.28 C. 405.28 D. 438.28 (6)某运输企业计划在2005年幵始修建一设施,估计需用资金1000万元。年利率按10%十算,从2001年幵始每年需要等额储存资金()万元。 A. 205.47 B. 215.47 C. 225.47 D. 235.47 ⑺某运输企业于2005年初投资4000万元购买一台设备,本设备可用10 年, 预计第10年末残值为90万元。年利率为10%每年应等额回收()万元。 A. 545.16 B. 645.16 C. 745.16 D. 845.16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汇总 第一章我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第一节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 一、商业银行 (一)国家控股的四大商业银行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它是从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 l987年4月,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的控制性。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 二是经营目标的非营利性。 三是融资原则的非商业性。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 四是业务范围的确定性。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我国于1994年初设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证券机构 (一)证券公司(二)证券交易所(三)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四、保险公司 1865年,上海义和保险行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开办的保险公司。 五、其他金融机构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三)信托投资公司(四)财务公司(五)金融租赁公司 第二节我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一、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人民币)发行的垄断权,它是发行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包括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和再贴现,合理操作公开市场业务。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7)经理国库。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 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的主要职责 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三节我国的金融市场 一、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金融工具为媒介,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金流通与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

(冲刺班讲义中的曲线)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4)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

2005年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

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当产业结构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 A.运量大、规模大 B.运量小、批量小 C.速度快、小型化 D.灵活化、快捷化 2.运输通道形成后,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变化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的集约化。 A.运输枢纽 B.运输区域 C.运输路径 D.运输市场 3.资金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增值,其比率“í” 称为() A.贴现率 B.增值率 C.价值率 D.利息率 4.某运输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10%,5年末一次还本利息,第5年末应还的本利总额是()万元。

B.171.05 C.181.05 D.191.05 5.某运输企业投资一项目,预计6年后可获利800万元。按年利率12%计算,这笔收益的现值是()万元。 A.428.28 B.415.28 C.405.28 D.438.28 6.某运输企业计划在2005年开始修建一设施,估计需用资金1000万元。年利率按10%计算,从2001年开始每年需要等额储存资金()万元。 A.205.47 B.215.47 C.225.47 D.235.47 7.某运输企业于2005年初投资4000万元购买一台设备,本设备可用10年,预计第10年末残值为90万元。年利率为10%,每年应等额回收()万元。 A.545.16 B.645.16

D.845.16 8.因某些运输项目的兴建和营运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和副作用,社会为防止或减少这些危害而采取措施所增加的成本是() A.建造成本 B.营运成本 C.外差成本 D.社会成本 9.运输投资项目中,鉴别经济成本以减少()为惟一准则。 A.营运成本 B.经济效益 C.国民收入 D.建造成本 10.内部收益率是建设项目在其净现值为()时的贴现率。 A.-1 B.0 C.1 D.2 11.在运输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指标中,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投资净效益率均属于()评价指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所有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所 有曲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二章: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1、边际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1)劳动投入在L 1 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 量是递增的。 (2)在L 1 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 量仍是递增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 2 ,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 均产量。在L 2后,平均产量递减,L 2 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 1 时边际产量最大; L 2 时平均产量最大; L 3 时总产量最大。 4、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2)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