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评价标准

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评价模式,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和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多元评价。制定和实施《流均中心小学绿色教育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实施绿色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出台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为理论支撑,以“绿色言行”、“绿色自然”、“绿色课堂”、“绿色生活”等四个方面为切入口,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规范教师的教学的言和行,让教师走近学生。

二、考核内容及指标:

(1)“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

(2)“环境素养”。包括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等3个关键性指标。

(3)“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4个关键性指标。

(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等3个关键性指标。

(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4个关键性指标。

(6)“教师教学行为”。仪表大方、民主平等、激励为主等3个关键性指标。

(7)“身心发展水平”。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等5个关键性指标。

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建筑热工与节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马西娜1,赵敬源2 (1.长安大学,西安市 710064;2.长安大学,西安市 710064)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是人类聚居活动最直接的生态群落,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生活中的绿色生态价值,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及指导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本文以安康市月河生态城为例,从不同层次对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性进行考察与研究,对绿地各项功能进行了多层面多层次的分析,依次确立了一级目标层,二级因素层,三级指标层,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给出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力求建立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体系,以期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评价体系;因素层;评价指标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环境水平却逐渐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逐年加重。城市绿化是优化空气品质、减缓水土流失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城市绿化涉及城市形象、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居民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统筹,应该因地制宜的对绿地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单以中国建设部对于绿地指标规定的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以及绿化覆盖率这四项定额指标来评定一座城市绿化的水准,是缺乏科学理性,并且很难真实反映一个城市绿地建设的情况。 本文以安康市月河生态城绿地系统评价为例,通过指标确立的原则、方法以及指标合理取值的分析,从规划专业、生态学专业、景观专业等交叉角度提出对绿地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可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评价体系,使绿地系统不仅可以提升片区的建设品质,丰富规划区内的景观效果,还对局地的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起到根本性的改良作用。同时,本文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管理部门制订城市绿化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综合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指标确立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建立,能够帮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环境型规划向生态型规划转变。并且能够使绿化规划系统更具整体性、科学性。分析评价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涉及到多层次、多目标。由于区域、气候、风俗习惯诸多因素的不同,各城市对各指标项目体系要求也不尽 作者简介:马西娜(1986-),女,陕西,博士生在读 email:maxina861005@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6422860.html,

我心中的好课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 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会对学生 的生命质量产生长久的影响。 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是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管理控制太多,激发兴趣太少;规定学习 太多,自主学习太少;死记硬背太多,灵 活运用太少;书本知识太多,实践体验太 少。 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一)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场所

1.课堂不只是教师教学的场所,更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所。 2.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的场所。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对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场所。 4.课堂不应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应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5.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教学场所,而应成为一个开放的教学场所。 6.课堂教学不应完全按既定教案进行,而应研究和把握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的反映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二)构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课程——课:教学的科目。 程:教学的流程。 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 学习、探究、体验科目的过程。

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程文本、课程资源、体验性课程结合在一起,主动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铁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教是学的导向?学会才有兴趣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生命课堂人文课堂和谐课堂绿色课堂 怎样上好一节课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1.研究课标,解决教学目标问题; 2.读懂教材,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3.了解学生,解决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问题; 4.优选策略,解决最佳教学效果问题。 (二)教案的基本要求 1.简明、实用、有效 2.创设情境,设计学习方案 3.整合教学资源

小学六下语文口语交际三我的理想

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口语交际三:“我的理 想”教学设计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育才小学于世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理想的名言。 (2)收集名人从小就树立起崇高理想的事例,如国家总理周恩来、钢琴家朗朗、作家鲁迅、思想家马克思等。 (3)收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理想的事例,如爸爸、妈妈、阿姨、朋友等。 二、教学课题 1、在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植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并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3、使学生明确并树立崇高的理想。 4、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1、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

努力奋斗的情感。 2、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培植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并使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与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3、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并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例如诗歌导入。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和身边人的理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绿色生态城区

3绿色生态城区实践 3.1国家生态城区建设现状:全面开花,进展各异 住建部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1年前,通过国际合作、签订 部省、部市合作协议的方式(深圳市、无锡市、河北省、上海市),推进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等12个生态城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结合生态城市试点情况,为规范工作提出《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暂行办法》,推进低碳生态城市试点。2012年9月,住建部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的支 持力度,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绿色生态城区工作进行了整合。并于2012年10月、11月 先后批准了长沙梅溪湖新城、昆明呈贡新区、重庆悦来生态城、池州天堂湖生态城、贵阳 中天未来方舟生态城等五个新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年住建部继续先后两批批注 了13个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4年共有两批27个城区申请,目前待审批[8]。 2012年4月,《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为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中 央财政对经审核满足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基准为5000万元的资金补助。2012年底, 财政部、住建部在已获评试点的城区中批复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 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 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昆明市呈贡新区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授予每 个项目5000万的补贴资金。 在上述政策及资金激励下,各地积极展开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实践。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上百个名目繁多、种类不同、大小各异的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将全 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检索范围,以“生态城”、“绿色新区”等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可检索到绿色生态新区项目共计139个 以上述139个新区项目为分析对象,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这些新区主要集中环渤海、 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湖南、湖北等中部城市群,一方面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和 政策环境为生态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绿色、生态、低碳已 成为新兴经济地区的战略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西北、西南等一些经济相对落 后的地区也开始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实践探索,将生态和环境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绿色生态发展不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从实践类型来看,主要分为择址新建的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地区的绿色生态改造以及 灾后重建的绿色生态城区。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既有城区临近择址新建,这一类型的实践受 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可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及技术贯穿在规划、建设、运营整个过程中,全方位的开展建设活动,开发建设见效较快。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人口、产业集聚 难度大。相对于建设绿色生态新区,既有绿色生态城区改造的实践需要结合城市更新进行,相对见效缓慢,不易大规模的开展实践,因此除了上海、深圳、北京等少数土地供需矛盾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模式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我们积极进行“绿色教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探讨,积极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一、第一课堂:以教室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创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1)执行“三三制活动课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三三制”,即一节课上教师引导讲授的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展示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反馈拓展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2)实施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①课程预习,激活经验。预习不仅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也是连接课堂内外的桥梁和纽带。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呈现知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教学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上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这就要有效的利用好课程预习,激活已有的知识生活等经验,让学生带着准备而来,带着胸有成竹而来,带着验证的渴望而来。 ②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能激发小学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我心中的最美课堂作文

我心中的最美课堂作文 进入初中以来,我在学校里已不知上了多少节课。而有一节课它是那么普通,却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却为我们与老师之间架起了最质朴的情感桥梁……这节课就是我心中的最美课堂。 “叮铃铃”伴着上课铃声的打响,同学们纷纷进入教室安静好,等待老师的到来。“噔噔噔”一阵有规律的高跟鞋声窜入我的耳内,我的好奇心又被吊起了一分。“这高跟鞋声如此有规律,说不定又是一个教学死板的老师吧!天呐,不要啊!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上课得坐的端端正正,面无表情的气氛了啊!”我自言自语着,谁也不知道我皱起眉头的样儿,活生生的像一个小老太婆。哪知,我的第六感奇迹般的也出了错。 一头褐色短发,显得极为精神、干练的`女老师踏入了教室门,大家都做了同一件事──屏息凝神,瞪大了双瞳盯着她。哇塞!她的笑容好美!似笑非笑的勾起嘴角,柳眉轻轻上挑,天生所具有的感染力震慑了大家、“大家好!从现在开始我就荣升为你们的语文老师了,希望我们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度过接下来的美好时光。今天是语文的第一堂课,我们就先不上课本上的内容,让我们来了解了解对方吧!”有力而又不失柔美的声音娓娓道来,我的猜想就这样不攻而破了! 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之下,开始了我们“心”的探险之旅。

大家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吧!不用害怕我生气啦!我可是很平易近人的!“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幽默,教学方式独特的人。”“大家就请放心吧!我对这方面可是很有信心的哦!我这可不是自恋,只是单纯的自信,请敬请期待。现在有请其他同学发言,对了就这位男同学吧,手举得老高,还是挺累的吧!”“咳咳!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是年轻漂亮而且还温柔的老师!”“哈哈哈!”大家点头称赞啊,说的真心不错。一男生更是扯高了嗓门喊着:“这孩子真是实诚啊!不过也道出了我的心声嘛!”这惹起的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看来我到这个班可真不赖,大家的耍宝功底让小女子佩服佩服啊!“这位同学可有点过了啊!你说的我样样都没有,你不明摆着刺激我老人家嘛!专戳被人的痛处,这可是不道德啊!”啧啧啧,这回答可真是够精辟,姜还是老的辣!老师,其实我真心佩服的是您啊…… 短暂的四分钟,带来的却是不同的体验,所收获得欢笑也将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值得怀念的章程。第一节语文课──我心中的最美课堂。 【我心中的最美课堂作文】 【全文结束,小雅为您整理】

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三年前,当我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时,“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际;“一堂课怎样讲才有语文味?”成了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而今,重读新课标,反思新课程之际,我愿将自己努力构建“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的一些思考与尝试进行阐述,以期与同仁分享。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趣味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 一、真实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 真实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的是锻炼了他的能力,他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最重要意义是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实的课堂是有效率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家都有事情干,学生通过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

堂气氛是活跃的,内容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真实的课堂要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真实的课堂是常态性的,有待完善的。它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中有思想的碰撞,有相应的讨论,师生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且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它可以经过师生改进而完善。 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的教学过程。在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是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次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 的体验。 真实的课堂是真正回归语文,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它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在这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提高。 课堂是真正上好语文课的地方,教师应该老老实实地上好语文课。真实的课堂需要教师注重文本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

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

“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问题的提出: 环境教育是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校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泊,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身带零食到教室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乱踩乱踏也大有人在。这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状况,对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珍惜,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这个问题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活动主题: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绿色生活”并非绿化生活,而是友善的环境。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环保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 活动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与自然和协相处的必要性。 活动方法: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演讲,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意义。 ?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张雪开场白: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前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经济水平日益上升。然而,在我们感叹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同时,一些环境社会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它们已然面目全非。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危机。想想我们的子孙,我们为他们留了些什么?现在,蓝天不再蔚蓝,江河不再明澈,空气不再清新……面对这些危机,您,难道还无动于衷吗? 二、小品表演: 《一张餐巾纸》由孙宏宇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 三、由以上小品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保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每组2人):

我心中的一堂好课

我心中的一堂好课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重在过程,讲究的是真实,倡导的是“台下十年功”。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逐渐内化课程理念,把《课程标准》作为备课的指导原则,根据自己的对教材的解读、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程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个人的教学特色,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在庞大的教师队伍里,对好课的评价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学习了专家的理论观点以后,本人对好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怎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呢?我也谈谈我的观点。 一、真实——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且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它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的一堂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留给学生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幕,激励学生一生对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这也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看学生”就意味着看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要看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一要看教师能否从一定的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内容做深层次的总体把握,很好地驾驭教材,并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二要看教师能否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把教材中有价值的知识科学传授给学生,能着眼于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使之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三是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和采用的教法能否很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法的完美统一。“看学生”就是能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时而聚精会神地听,时而全神贯注地思考,时而欣喜地举手发言,时而富有感情地朗读,时而下笔有神地练习……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节课就是好的。 二、有效——看教学目标实现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读后感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 -------读《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有感 石鼓区下横街小学刘萍 长久以来,对于大学教授,我们大多数小学教师大多是敬而远之的,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为话语体系的不同,更因为二者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陈大伟先生的出现却彻底地打破了我从前片面的认识。 利用这个假期,我读了陈大伟老师的《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看到这个题目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才算是理想语文呢?打开这本书前我认为,就是对学生有用的语文、让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我很好奇陈老师会是怎么解释理想的语文呢? 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理想课堂。他认为从状态上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来看,理想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会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来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与一般大学教授不同的是,陈先生不仅是理论的专家,更是实践的专家,虽是大学教师却并不囿固于大学高高的围墙,而是经常性地深入中小学一线,观课、议课,并且自己执教上课。在议课过程中,陈先生的思维角度与指导方式并不是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而是一种将心比心,移步换位的。“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与一线教师拉近了距离,而且也让他的理论观点,

更接地气,更具实践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立足实践,陈先生才敢于将理论植入实践,经常性地站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课堂中实践检验自己的观点,无阻隔地理解课堂、发现课堂、创造课堂。这种“田野”式研究,因为接地气,而深受一线教师的喜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超强的指导力。 纵观陈老师的每一节课,无不是浸透着自己的思想与个性化的创造。在教学《桂林山水》之时,陈老师从文章开头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入手,向学生抛出:作者是否认同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将教学的主题由感悟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引入到启迪学生对美的发现,实现了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在执教《三顾茅庐》一课时,陈教授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的“假睡”,思考“诸葛亮要不要出山”,“景物描写的好处”等等,让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探险。在《和时间赛跑》教学中,陈老师通过把“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转换成“时间将带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包括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将时间教育升华为生命教育,实现了尽可能的教学提升,帮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这一节节鲜活的课例,展现了陈老师的教育智慧,更见证了陈老师课堂的精彩。 通过阅读此书,我明确了自己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该努力的方向,只有深入思考一节课,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才不至于泛泛而谈。陈教授提倡每次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有主题才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这是一本让我读完而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书中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

关于住建部“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

关于住建部“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 的相关建议 针对2012年6月20日同济大学关于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的指标体系编制,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案例分析 1)案例选取方面,建议参考6月1日讨论会上的领导意见,增加对青岛中德生态园指标体系的案例分析。 2)案例分析内容方面,建议不仅要列出各套指标体系涉及的指标项,还应总结不同指标体系构建的特点、优势与不足。 2.指标分类 1)目前的10个1级指标、32个2级指标的所指范围有所重复。如1级指标中,有土地、资源两个一级指标,但土地本身也是一种资源,2级指标中,如水耗与水资源、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均有所重复,建议调整指标分类。 2)指标目前分为核心、控制、引导三类,但具体类别涵义不清晰。目前,仅指出核心类指标是新建城区申请绿色生态城区的门槛条件,但对于控制类、引导类指标对新建城区申报绿色生态城区提出的要求则解释得不够清楚,例如控制类指标如果不是门槛条件,则新建城区是否必须实现全部的控制性指标提出的目标值?引导性指标对参与申报的绿色生态城区又意味着怎样的要求?对于引导性指标,如果不是要求每个城区必须要达到某个数值,是否有必要设置量化数值? 3.专项指标设置

1)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在现行标准中已有规定,建议取消。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已经提出了该项指标的取值要求为85.1-102m2/人,指标体系的取值与现行标准的规定相矛盾,造成了实际规划工作的困扰。 2)精装修住房比例指标,缺乏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装修耗材、建筑垃圾污染等分析介绍,单独提出精装修住房指标,意义不大,建议增加指标设置背景的说明,或是取消该指标。 3)某些专项指标并不在其所属的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所包括的范围内。如入户饮用水达标率指标并不属于水环境范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更符合产业类指标的范围。4)指标内容之间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建议合并某些指标。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与单位GDP能耗指标,实际上只是分别从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后的碳排放角度谈节能与能源结构优化,就业住房平衡与平均通勤时间两个指标,实际上就业住房平衡指标本身就包含了对平均通勤时间的要求,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也涵盖了对公交站点覆盖率、路网密度的要求 5)建议增加合同能源管理率指标。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都提出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设置本指标,有利于鼓励新建城区呼应国家政策。 4.指标意义 1)某些指标的意义解释得不清楚,仍需完善,建议指标意义部分应包含指标本身的内涵,以及指标设置的意义两部分。如敏感区域幕墙可见光反射率指标中,应解释如何界定敏感区域,路网密度指标中,应解释该指标设置的意义。 5.指标计算方式

给学生一个绿色的语文生态课堂

给学生一个绿色的语文生态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何谓生态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人、物质和精神这三个生态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向互动关系。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过程。这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1.把搜集信息的任务交给学生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今的孩子,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特别是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又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村落”。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利用有效的途径,搜集与教材相关的材料。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语文生态课堂的初步体现。 1.1搜集图片资料,更好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 打开语文教材,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诸如《西湖》、《拉萨的天空》这类写景的美文,语言清新、流畅。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当教师把搜集图片资料的光荣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会想方设法,兴致勃勃地去寻找;当一幅幅美景展现在眼前,带给他们的是视觉上的直观享受,学生在惊叹之余,圆满完成任务后的喜悦感也随之而来。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多了一份自信。 1.2搜集文字资料,更好地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军神》、《孙中山破陋习》这类描写人物的课文,在教材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学习课文前,教师让学生了解与人物有关的介绍和故事,通过阅读,他们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股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 2.把质疑问难的勇气送给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学生不会质疑,不敢质疑,也就谈不上主动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教学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质疑问难”是基础,也是关键,即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教师要创造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然性,并对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发展构想,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有关观点和手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资源的减少,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以人口、资源、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土地的大量开发,在山河壮丽的祖国大地上,令人痛心疾首的那些恣意开山毁林、削石、拓直路、填河塘、掘古树、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钢筋混凝土的从林里蜗居“鸽笼”,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空间里惶恐于“城市病”的人们心底的声音呼唤着返朴归真,寻求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供应、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规划人员的伟大使命。 一、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须性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的生活权利,但在发展中应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的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的追求短期的超高速发展与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机会。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

就是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能得有效使用,城乡发展有序推进。由此可以看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保护自然环境,高效组织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生态城市的起源及含义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生命,又象征和谐,绿色能给城市和建筑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环境。因此,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生活中的绿色理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态化的区域范围,并将生态学、美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相结合,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较高的特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绿色生态城市要有健全的绿地系统和稳定的绿色文明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身心健康、安居乐业,这正是人类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希归宿。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然性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环境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历史上,许多发展中地区由于一味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社会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政局动荡,制约社会进步的例子举不胜举,教训惨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

我心中的一节好课

北京市中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我心中的一节好课 姓名:魏晓萍 单位:北京市大峪中学 内容提要:工作十八年,经历了几次课改,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目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图形计算器等等,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无数次在心底问自己,我怎样教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一节好课必定是高效有趣的,一节好课必定是新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我愿且行且琢磨。用心对待每一节课,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因材施教,因课制宜、因生制宜,打造多彩的课堂,还给学生一个充分参与的舞台,一个求知若渴的舞台,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主题词:高效有趣、情景新颖、多彩课堂 完成时间:2018年3月

我心中的一节好课 内容提要:工作十八年,经历了几次课改,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目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图形计算器等等,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无数次在心底问自己,我怎样教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一节好课必定是高效有趣的,一节好课必定是新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用心对待每一节课,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因材施教,因课制宜、因生制宜,打造多彩的课堂,还给学生一个充分参与的舞台,一个求知若渴的舞台,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我已工作十八年,经历了几次课改,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听说过目标教学,亲身到山东学习学案导学,我校轰轰烈烈推行三年,花费大量的纸张,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昙花一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图形计算器进课堂等等,也有老师说一根粉笔足够了,那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无数次在心底问自己,我怎样上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 我经常与本学科甚至不同学科的老师一起交流,期待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得到答案,我会上网观看各种教学视频,在书中找答案,用心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期待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寻找答案,我边教边思考,仿佛在思考中逐渐有了一些感悟。这几年我在海淀区、西城区以及本区听了许多优质课,那些教学中的名师一些好的做法,仿佛打开了我沉封已久的心结,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将好的做法为我所用,使得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 一、一节好课必定是高效有趣的 我听过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等名校老师的课,可谓思维是思维的盛宴,是众位老师智慧的结晶,可谓高深莫测,绝对难以复制。我最欣赏的还是北京四中安东明老师的课,不象许多作秀的课,华而不实,纯粹是为了表演,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安东明老师为人随和,他的课不紧不慢,深入浅出,广泛联系,娓娓道来,朴实中有智慧、有效率、有快乐,学生参与度很高,求知若渴,课堂中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有一次安老师讲诱导公式,他不是象我们一样一节课讲一组,而是六组全讲,而且把与之相关的三角函数线、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引出来,将知识由点结成一张网,让学生心中有全局。由于我校学生能力也较强,我听完回来一试,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我在讲三角变换时,一节课把和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多训练我们的口才,让我们每节课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充满欢笑,将课文故事化,将故事教育化。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少不了故事和游戏,它是故事与游戏的好兄弟。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从来不上演老师“照书念经”的节目。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上课时四周不要总是白色的墙壁,而是经常有美丽的小河和婷婷的绿树。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每天都有新的形式,就如每天都有一个新老师来给我上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每个课堂情节都有相关的音乐在耳边萦绕,使我入迷而不分心。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老师只用少部分时间讲课文,再发两篇以上的课外美文让我们自己阅读。 …… 这是前不久我采集到的孩子们的声音。孩子的话当然难免有些天真,但是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却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一堂语文课优劣的评价,历来标准就不尽相同。在刚刚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在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新课程发出“摸着石头过河”慨叹的今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通过收集、整理、思考,总结出孩子们“理想中的语文课”的两个标准。 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把自己活动范围限定在讲台上,教师在课堂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都以此为基础展开,学生往往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这是不符合学生的“理想”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互动研究。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真正的课堂主人的身份。这当然是“大庇天下学生俱欢颜”的幸事。 要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之人,教师的职责与角色就必须来一个变革,变知识传授者为思想的激励者,变奉送真理者为引导发现矛盾者,变权威的施令者为和蔼的顾问人。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例如,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敢于放开手脚,每堂课都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干涉他们的“内政”。 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 学生为什么厌学?这从孩子们篡改歌词大唱“……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中便能找到答案。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期待他们理想的那种学习感觉。怎样的学习感觉呢?那就是乐学,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把课堂变成自己快乐的天堂。诚能如是,孩子们定会以澎湃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怕学,学不好。 新课程的课堂应尽力创设利于整个生命健康成长的环境,满足孩子们“少不了故事和游戏”、“经常有美丽的小河和婷婷的绿树”的愿望。同时,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如何评价一堂语文课 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在语文教学评估中有很多项目是较难精确量化的,也很难严格地控制全部的无关变量,所以,不能用测试得到的数据来说明所有的问题。因此,常常通过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通过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下面就如何对一节语文课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如一节听话说话课的评估标准,与一节作文的评估标准就不一样。同是听话说话课,由于要完成的教学内容、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对一堂阅读课的评估,往往只侧重在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上,对学生读得如何,课文读得熟不熟,读得好不好往往重视不够,至于课堂上是否动动笔,练一练,就不大注意了。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如一位老师在讲读完《可爱的草塘》后,启发学生:“你们就要和小丽分手了,你不想对她说几句话吗,你就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吧。可以写赞美草塘的话,可以写感谢小丽的话,也可写赞美家乡并邀请小丽来做客的话。”对于这种加强笔头练习的做法,评课时一要给予肯定,二是加强学习。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它渗透了事物是相对的观点(老牛认为很浅的水,松鼠却认为很深),讲礼貌的观点(小马对长辈很有礼貌),关心他人的观点(松鼠见小马要过河,生怕它被淹死,便赶忙阻止)等。假若全课的教学,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个观点上,就容易偏离了课文的中心。因为本课的中心集中表现在老马对小马所说的话里:“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教师教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要能明确课文的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清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面对课堂上40多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最终必须做出自己的应答。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张扬起科学的本真吧!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诗意的、生成的、真实的!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应然观照。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

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大声斥责;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训骂、侮辱、嘲讽和体罚,也没有学生的恐惧、紧张、担忧和不安。在快乐的语文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则更是一首灵动的小诗!纯真无邪的脸庞,闪烁灵气的眼睛,侧耳凝神的表情,神奇绚丽的思维,以及那如雨后春笋般举起的手臂……即构成了那一首首或隽永、或诙谐、或深刻、或幼稚、或含蓄的小诗。 这样的儿童,这样的语文,构成的课堂自然应该是诗意盎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的世界,即充满儿童的感动,儿童的诠释,儿童的情怀,儿童的梦想。让我们惬意地聆听一年级小朋友的造句吧!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小溪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瞧,多么富有才情诗意的语言,儿童的真、情、趣一览无余。这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