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十七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十七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十七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十七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十七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

摘要:十七八世纪发生在西欧社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以理性精神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论述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阐述其历史影响。

关键词:启蒙运动理性精神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在十五六世纪的欧洲,发生两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即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开始转向现代文化,并且促使西方社会发生变化。经过这两次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神权和封建专制下解放出来,思想观念得到解放和更新。但此时,理性精神并非主流思想。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始于17世纪,而十七八世纪的一系列文化运动使得西方文化从根本上得到革新和发展,其标志性的运动就是著名的启蒙运动。

一. 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

(一)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14-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本位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人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最初发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从其精神实质上讲,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把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接过来,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他们就用这些思想启发教育群众,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上述思想,成为启蒙思想,宣传这种思想的活动,就称为启蒙运动。“启蒙”,就是光芒、光亮的意思。“启蒙运动”,中文译成“启蒙时代”,意即“光明的时代”或“光明的世纪”,它极其恰当的表达了西方启蒙思想是“照亮”了中世纪一千年的“黑暗时代”的意味。

启蒙运动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十四五世纪时,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意大利沿海城市,到十六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加快,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增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日益壮大起来。然而此时,封建专制制度成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强大障碍。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自由与权力,以此发展资本主义。为了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必须进行革命,而这之前,舆论准备必不可少。

其次,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对启蒙运动的产生也有密切联系。在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启蒙思想家从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十七八世纪是方法论觉醒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开始以全新的视角与方法研究当前社会。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三位人物,他们的贡献是伟大的。培根,英国科学思想家,近代归纳法创始人。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且有规律的运动着;他重视知识,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认为人类借助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有驾驭自然的力量。培根提倡的归纳法,要求在制定一种普遍原理之前,必须小心认真谨慎地观察事实,然后从观察所得的材料中归纳出一条原则。对于研究自然科学新问题起重要作用。笛卡尔继承和发展培根的理论,并提出观察和思考两大科学研究的原则。他们二人的思想有力地粉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研

究自然界客观事物,对于之后的科学研究开了先例。牛顿“万有引力”学说,更是推翻了宗教神权的神秘面纱,指出自然界是按一定规律发展变化的,发展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再进一步地冲击了思想束缚,明确人类可以发现支配人类及社会的永恒法则,而非上帝锁定一切。自然探索,科学实验,促使思想大更新,启蒙思想家们开始探索发现更多新领域。

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规律的发展和方法的完善,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了似是而非的经验思潮,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在当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看来,所谓理性就是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原则,人类就是理性的动物,人们具有理性判断事物的能力,理性支配着人们的一切活动,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启蒙运动就应运而生了。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

启蒙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理性精神的崛起,这是从十七世纪开始的。现代理性精神最初发源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推行的宗教改革,一开始便带有很清醒的实用色彩,它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强了英国国王的宗教权力,建立了英格兰的独立教会;第二是没收了天主教修道院的教产并廉价的卖给乡村贵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两项成果表现出一种审时度势的实用理性精神,有力地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壮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英国宗教改革开放了一种相对独立和宽松的文化氛围,使理性精神得以崛起。所以,启蒙运动最早产生于英国,而非欧洲大陆其他国家。

启蒙思想在欧洲传播开来,先是法、荷,再到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法国出现启蒙运动,并且成为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运动的最高潮。法国启蒙思想家高举自由平等旗帜,以公开的唯物主义或自然神论为武器,以理性做尺度,向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发起猛烈抨击。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进一步解放。

德国启蒙思想的发展,与英法两国不尽相同。“德国的情况和法国大不相同,德国的启蒙运动还只能曲折地,甚至于隐蔽地进行。或者用康德的话,‘公众只能是很缓慢地获得启蒙’,而且还不得不在“开明”君主的宽容下取得些许运用理性的自由”[1]。德国启蒙运动的基本宗旨是要把德意志民族传统的宗教虔诚与英法所推崇的理性精神相结合起来,而不似英国般谨慎、法国般偏激。德意志民族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和虔诚精神,因此,它的运动不是简单地用理性来彻底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保持一种合适的张力。在这两种对立的东西之间寻找一种妥协,这是德国启蒙运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启蒙思想以其先进性迅速传播开来,启蒙运动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展开,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国的启蒙思想

十七世纪英国启蒙思想是由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发起的,牛顿、霍布斯和洛克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1、牛顿

牛顿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自然领域的规律,以强烈的理性精神对待客观世界。他的理论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界及上帝的看法。牛顿是十七世纪科学巨匠。亚历山大·蒲波的一个对句总结了他对他的时代的影响:“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要有牛顿!’于是一切就大白于天下。”这句话格外恰当的表明了牛顿对其所处时代的巨大影响。

2、霍布斯

霍布斯是英国启蒙运动早期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培根主义,同时又把物质运动的多种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因此,他的唯物论是机械唯物论。在认识论里,他基本上是一位感觉论

者。同时,霍布斯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作是《利维坦》和《论政体》,他的主要政治社会思想在《利维坦》里有全面叙述。他特别强调国家的作用,拥护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他反对“君权神授”,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是处于“自然状态”中的,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自然赋予全体人类以一切物品,”所以一切物品是共有的,但同时他认为国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的私有财产。霍布斯学说里没有过去迷信的色彩。马克思曾把霍布斯列在“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的哲学家的队伍里。他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的最好形式。但是他否认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力;他把宗教看成是人类无知恐惧的产物,但又认为宗教可以帮助维持社会秩序。他的思想对于推动启蒙运动继续向前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

3、洛克

如果说牛顿在自然领域开创了一个理性世界,那么洛克则是在人类社会领域让人们了解了理性的重要性。洛克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理论,对西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建立了近代哲学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体系。他的认识论思想对十八世纪英法等国不同的哲学流派都有深刻的影响。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洛克的认识论也是不彻底的,有其局限性。

1689年,洛克从哲学转向政治理论问题的研究,出版《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他同霍布斯一样,承认在人类历史上有所谓“自然状态”,并且也提倡社会契约学说。他认为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类,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及私有财产的权力,这些是人类的自然权利,承认劳动是财产的起源。在国家职能上,他认为按契约成立的国家不仅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还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与霍布斯的思想不同之处在于:霍布斯认为私有财产是国家政权所建立的,因此政权可以干涉臣民的私有财产;而洛克主张财产先于政权而出现,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这个私有财产,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私有财产。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洛克认为国家的混合形式和议会君主制是国家政权组织的最好形式。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联邦权(管理对外事务)分立,同时承认体现在议会中的立法权的优越性,主张权利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思想对于其他启蒙思想有重大影响。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

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法国卓越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1、伏尔泰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将理性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用理性来审判一切。他对天主教会做了大胆的攻击,讥刺、嘲笑教义哲学和传教的教条主义,认为现存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来源于无知,而无知就是教会造成的。因此,他说,天主教教会是一切进步的障碍。他指出,只要消灭无知、迷信和狂信,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号召大家为科学及进步而奋斗。同时,他又承认有必要保留宗教,认为宗教可以维系人心,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他的“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出一个来”就证明了这一点。

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力学说。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同时,他也强调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自由只有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度。伏尔泰不仅为法国知识分子所赞赏,而且被全欧洲的知识分子视为精神领袖。

2、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敢于无情揭露天主教会的虚伪、谴责法国贵族的骄奢淫逸,且在《波斯人通信

集》中向传统的封建观念发出挑战,是法国思想解放的先驱。他崇尚自然状态说,尖锐地批判了专制制度和宗教愚昧,并提出避免专制的方法,认为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于1748年发表的《论法的精神》中,提出资产阶级政权组织的新模式,即提出完整的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利分开,分数不同机构。在要求三权分立的同时,强调权力相互制约的重要性。三权分立学说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对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是进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权组织的重要部分。

3、卢梭

法国启蒙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剖析了法国社会,在论文《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写道:“人天生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种种制度人才变恶”。认为在人文明发生以前,人类社会处于一种自然状态,那时候,人们是自由的、平等的、幸福的。只因到了后来,出现了私有财产,一些人变成富人,另一些人变成穷人,社会才出现了不平等。因此,私有制是社会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但是,现在要消灭根深蒂固的私有制已经成为不可能,而只能对它的发展加以限制。可见,卢梭的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既反对大资产阶级对自己的侵吞,有要求保护自身的利益的愿望。

卢梭还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他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建立的,因此,国家的行政首领只是人民的公仆,如果这些公仆违背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特别是人民主权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以后的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德国的启蒙思想

康德是德国启蒙思想中比较偏重于理性精神的人物。从康德对启蒙的定义来看,启蒙并非仅仅是启他人之蒙,而是首先启自己之蒙。“1784年,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讲的最好:‘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期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2]康德认为,启蒙就是敢于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性。他不仅以理性精神对待宗教信仰,而且也已一种理性的精神来对待理性本身。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就是要揭示出理性的能力、范围和限度。他一生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关系。他的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回答“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样一些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理性与信仰的协调问题。康德提醒我们既要看到理性的能力,也看到理性的界限。康德通过他的三大批判,在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关系。康德一方面承认理性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对理性的运用范围进行了限制,突破了理性的独断主义。在康德这个最具有理性精神的德国哲学家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传统的宗教虔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所在。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首先,解放了思想,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启蒙运动是以科学反对迷信,用理性反对愚昧无知,用人权代替神权的反封建、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提出资产阶级的“理性原则”,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批判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资本主义提供理论准备。启蒙运动把人们从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下解放出来,成为人类思想解放的新里程碑,并未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不仅如此,而且在吸引人民参加革命方面,起了巨大进步作用。

其次,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政权建设时期重要的理论来源。

在英法启蒙思想熏陶下,英属北美殖民地产生了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富兰克林和杰斐逊。二人都主张维护人民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民主制度共和国,实行普选制度;反对罪恶的奴隶贸易,主张对自然权利的尊重。在《独立宣言》中,推崇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写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她们被造物主赋予她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表明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同时,阐明了美国作为新生国家立国理论基础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且在政权建设中,实行民主共和制和三权分立,防止权力的集中与专制,保证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对于法国大革命也有重大影响。法国是启蒙运动发展最高潮的国家,启蒙思想传播最广泛,人民思想最进步。《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他首先明确了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即自由平等。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原则。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在大革命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推动革命不断向前发展。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的反封建斗争,是对启蒙思想的深入贯彻。启蒙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证明其历史进步性。

另外,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翻译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这些著作介绍到亚洲,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促进了亚洲社会的进步。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被我国著名翻译家、维新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严复译为《法意》,介绍到中国,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地震动,鼓励中国的维新志士们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启蒙运动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等一系列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深远影响。社会在不断发展前进,思想领域也在不断进步。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以民主法治著称的社会,各国宪法中都规定要尊重人权,讲究依法治国,而这一切与十七八世纪的启蒙思想脱不了联系。

总而言之,发生在十七八世纪的西方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1].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3.P202

[2].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3.P198

参考文献:

[美]盖伊.启蒙时代.汪定明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3.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李航.试论西方启蒙思想的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

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9(06).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doc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近代史小班讨论课 一、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二、意义 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三、二者联系 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1919年5月4日后; 2、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 3、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4、两个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思想转变;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广大青年民主意识空前提高,为他们后来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5、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1919年的高潮体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紧接着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面对五四洪流,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承担起领导责任,密切关注运动的发展,为运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主流杂志刊登的大量相关文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鞭笞帝国主义。由此可见,这一声势浩大的社会政治运动是前期设计思想启蒙的必然结果和效果体现。 6、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观点趋于相同,矛头一致;五四运动期间,虽然主将们的观点发生分期,但仍然精诚合作;五四运动之后,他们由合作走向分裂。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欧洲启蒙运动笔记 中古后期的法国: 15世纪中期,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传统大贵族(佩剑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穿袍贵族)构成了绝对王权的统治基础;16世纪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采用国债制和包税制,这与英国的圈地运动不同;在宗教改革方面,16世纪20年代,路德派传入法国,40年代加尔文宗传入,其教徒被称为胡格诺,1562~1594年爆发长达30年的胡格诺战争,双方妥协,1598年4月13日,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信仰自由。外交上,由于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法国乘机发动战争对其侵略扩张,与西班牙发生冲突。有鉴于此,马基雅维利写出《君主论》。亨利四世之后是路易十三,再者是路易十四。 一。 18世纪的欧洲社会状况: 三级制度:教士阶级:用祈祷为上帝服务(宗教是中世纪人们的第一需要);贵族阶级:用剑为上帝服务;第三等级:中产阶级(城市市民)和农民。 西欧英,法,荷三国中产阶级的发达:15世纪重商主义的盛行,城市市民通过经商活动发迹,而王权为了反对贵族分裂割据,与中产阶级勾联,中产阶级势力因此也得到王权的庇护。而在中东欧,如德国,奥地利等,中产阶级势力则不是很强大,主要是充任政府文官。具体说来: 在英国:社会等级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这是由她的历史所决定的,15世纪,爆发了红白玫瑰战争,这是一场贵族之间的冲突。到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建立了都铎王朝。这时,大贵族势力已经削弱,而小贵族地产亦有限。而众所周知,军队是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堡垒。由于税收的困难,国家无法支撑庞大的常备军的开支费用,英国的国家机器在历史上也一度处于一种相当松散的状态,整个国家不太稳定,社会也比较缺少等级观念,其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较少受到国家与政府的干预或者鼓励,自由主义在这里兴起也并不是偶然的。同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上下层流动也比较顺畅,事业成功的平民可以通过购买骑士券而接受国王授封而进入贵族阶层。传统的土地贵族,在这时也逐渐改变生产和经营的方式,采用雇工剥削,生产则直接面向市场,他们慢慢地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这部分人取得了政权,表现尚为保守。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渐开言路,实行议会改革,渐渐扩大选举权主体。 在荷兰:商业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选举权的获得依赖于相应的财产数额,统治的基础相对较为狭隘,封闭,属商业贵族统治。 在法国:旧贵族势力强大。正如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法国在政治上具有典型性。从罗马帝国治下高卢典型的奴隶制度到后来典型的封建制度。贵族与资产阶级,农民的矛盾非常尖锐,而王权也受到贵族分裂势力的威胁,这样,贵族就成为社会斗争的焦点。 而在中欧,则一直存在着对国家的崇拜,注重对国家机器的建设,因为历史上的遭遇(匈奴,突厥,蒙古铁骑的席卷)比较悲惨,民生凋敝,德意志曾爆发过诸侯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普鲁士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为黑格尔所推崇,认为是理想的君主立宪制)。 欧洲农民状况: 英国:18世纪时候已经无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者说小农。圈地运动导致小农阶层的消失。而欧洲大陆则还基本上是农村社会。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认为:状况已好的农民因为征税法案的改革而导致生活要变坏,从而爆发了大革命,而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农民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所致。其实,整个十八世纪,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骆徽, 王志红, 刘雪飞 (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 故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 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 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关键词: 启蒙; 中西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启蒙的涵义 “启蒙”一词在法文中为光明、智慧之意。从语词上看, 启蒙是启发人于蒙昧之中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大师康德指出, 启蒙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 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是获得了勇气的个人运用理性反思并且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法国当代思想家福柯则认为启蒙是一种哲学的气质或态度, 它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批判。历史上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狄德罗、杰斐逊、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 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充满理性之光的启蒙思想家。从这种意义上讲, 启蒙是一种理性生活方式, 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促进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二、启蒙运动概述 西方启蒙运动从兴起( 14 世纪) 到发展( 18 世纪) 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 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 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 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 用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 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理论上铺平道路。启蒙作为一种西方近现代思想范式和文化命题, 自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末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引入、兴盛到出现危机的过程。较早体现出思想启蒙特点的是士大夫们自我启蒙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 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严复、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 特别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帝制, 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但这次革命没有经历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人民群众没有真正觉醒, 反革命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它的思想启蒙任务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得以完成。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要求政治民主;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大体经历了以自由主义颠覆儒家文化、复以马克思主义取代自由主义而建构新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是一个启蒙思潮与革命思潮消长兴替的过程。危机是革命的先导, 启蒙则是革命的催化剂, 启蒙与革命分别是危机的思想回应和政治回应。新文化运动成为共和革命与共产革命之间的一个短暂插曲, 转型时代的危机, 宪政和现代化运动的挫折,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孕育了激进的启蒙思潮。五 四运动以后, 新思潮由“价值重估”而“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预示了现代中国启蒙与革命嬗替的历史趋向, 转型时代激荡的启蒙思潮至此落潮。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 因为它与欧洲18 世纪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 二者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和革命导向作用是一致的。现在我们站在新世纪去反思近一个世纪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会发现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5221252 文琪凯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期,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如今,中国比已往强大了,弘扬传统是应该的,在国外,办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字、中国文化,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国内,让少年儿童熟悉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走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面,疯狂读经,守旧维统。否则,就有可能绕回去,抱住旧的文化不放,在思想上留着长辫子,拒绝接受新思想,影响我们现代化、国际化的改革步伐。

欧洲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or simply the Enlightenment or Age of Reason) was an elite cultural movement of intellectuals in 18th century Europe that sought to mobilize the power of reason in order to reform society and advance knowledge. These thinkers believed that human reason could be used to combat ignorance, superstition, and tyranny and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Their principal targets were religion (embodied in France in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domination of society by a hereditary aristocracy. Roots of Enlightenment 1)Renaissance - view of man as worthy of admiration and capable of progress. 2)Scientific Revolution – Reason and rationality helped Europe understand the planets and the cosmological order. Therefore, reason can also help us understand society (e.g., politics, economics, religion, law etc.) and help us to make it better. The belief that reason can lead to progress in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idea. 3)Wars of Religion – The many wars fought over religion exhausted Europe and made these thinkers attack religious dogma’s and emphasize the need for religious toleration. (W e can’t kill everyone that has a different religion, therefore let us learn to live with them). This toler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extended to include political, gender and racial differences as well of freedom of thought and differing opinions. (basic human rights) What these thinkers wanted to oppose: 1)Intolerance 2)Ignorance 3)Religious fanaticism 4)Barbarism (torture) 5)Despotism (absolute monarchy and dictatorships) 6)Anything that remained of Medieval Europe or the “dark ages”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3)通过图文资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字资料、图片等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教学过程,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产生相应的历史感悟;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新文化动和五四时期,思想家们所具有的强烈爱国精神、责任感、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等优秀个人素质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通过从“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让学生体会到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100年前在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了巨大希望,人们以为清朝一倒,万事自好,以为中国从此可以独立,富强,民主。然而民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却与人们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那么中国民众和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后有什么“巨大的希望”,当时的社会又怎样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呢? 1、背景: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能保住政权,政权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 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人民希望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此执政的北洋军阀实行的是“假共和,真专制”,袁世凯进行企图称帝。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趋于萎缩。 思想文化:思想方面由于西学的传入和辛亥革命的作用,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但袁世凯为称帝制造舆论,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这一切都显示中国社会“巨大的希望”和“巨大的落差”,强烈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新文化运动

论文:中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中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结局 ——从堂吉诃德和阿Q说起 摘要:小人物的命运悲歌可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在中西方两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中,都是本着思想解放和开启民智为目标,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堂吉诃德和阿Q着眼,通过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从而窥看中西方两次启蒙运动的不同结局。从而引发对于启蒙运动的思考,以及在当下的意义。 关键词启蒙运动堂吉诃德阿Q 谈到中西方的启蒙运动,不得不提到13到16世纪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915年到1920年在中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敲响了欧洲中世纪的丧钟,将教会统治赶下神坛,人文主义精神得到极大的彰显,资产阶级由此获得成长的不竭动力。文学、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恩格斯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不断产生巨人的时代!”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遭遇到极大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两大主题。经历了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到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都没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于是,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一大批进步文人,高扬“科学”、“民主”两面大旗,向中国传统文化开战,并且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这是两个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时代,各种因素、事件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很难辨别出中间的味道。我想,选取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和鲁迅《阿Q正传》的阿Q,试图通过这两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来窥看两次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以至结局给那个时代的人们造成的影响,由此引发对于启蒙运动本身的思考。 堂吉诃德和阿Q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 很早有人就提出一个疑问“鲁迅的阿Q是否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有某种内在联系?”换句话说,鲁迅是否借鉴了塞万提斯的写作手法?如果这个猜想成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答案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 1.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答案】A 2.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答案】A 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答案】C 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答案】C 5.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为A项。 6.(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答案】A 7.(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答案】A 8.(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目录 前言 (1) 一、新文化运动 (1) (一) 历史背景 (1)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 二、五四运动 (2) 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3)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参考文献 (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并为一谈, 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因此形成一个错觉: 似乎先有五四运动而后才有新文化运动,甚至认为这两个运动是同一个革命运动。其实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两个历史背景、性质、内容、历史意义都不同的运动。因此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易误导大众,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区别,也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一、新文化运动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2.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3.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在《青年杂志》首篇文章陈独秀就向青年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鼓励青年追求科学和民主,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面旗帜。1917年,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常被大众称为“德先生”、“赛先生”。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欧洲文化入门听课笔记和重点总结

欧洲文化入门听课笔记和重点总结 1.希腊罗马Homer Author of epics Sappho Lyric poet 三大悲剧家:Aeschylus Tragic dramatist Sophocles Tragic dramatist Euripides Tragic dramatist 喜剧家:Aristophanes Comedy writer 历史学家:Herodotus wrote about wars between Greeks and Persians Father of history Thucydides wrote about wars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and Athens and Syracuse the greatest historian that have ever lived 哲学和科学:Pythagoras All things were numbers founder of scientific mathematics Heracleitue Fire is the primary element Democritus Materialist, one of the earliest exponents of the atomic theory Socrates Dissect of oneself,virtue was high worth of life, dialectical method Plato Man have knowledg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general ideas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其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其影响 摘要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向封建思想礼教发起了全面挑战,启发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年的“民智”,促进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革命、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产生的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发表了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青春》等主要论文,揭露了君主专制的危害。《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这又影响到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1914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历史意义: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族、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如绝对化的批判中国文化,片面地推崇西方文化。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的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许多领导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6、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笔记汇总

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复习笔记(1)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单选、多选知识点 1、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在古希腊的城邦中, 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 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体。 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 3、早期的雅典城邦由以下三个等级组成:世袭贵族、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和农民。 4、梭伦改革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分成了平原派、海岸派和山地派三个派别。 5、古代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在雅典,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在民。 6、雅典民主制的特征包括: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法治原则。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活水源头,是西方民主实践的思想摇篮。 7、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8、古罗马国家经历了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实行过的政体有军事民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和君主制等。古罗马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是军事民主制。 9、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的问题。 10、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是特里布大会。 12、公元前 326年通过的彼特留法,规定禁止将负债的罗马公民变成奴隶。 13、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如下内容: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吏。 14、罗马共和国的行政官吏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保民官。15、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 5世纪中期制定的“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 528年制定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它提出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16、中世纪的欧洲,教权和王权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权的来源。 17、在欧洲中世纪先后出现过封建割据君主制、等级(议会)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三种封建君主制统治形式。等级 (议会) 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18、法国的等级代表机构称作三级会议,即贵族、僧侣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机构。19、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特征:自由、司法独立、有一部保障城市和平和安全的城市法。 20、自治城市的典型形态是城市共和国。自治城市的最大特点是自治性, 包括司法自治和行政自治两个方面内容。自治城市市民社会是中世纪通往近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桥梁。 21、在欧洲独立主权国家形成过程中, 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2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斯宾诺莎、密尔顿、霍布斯、洛克。人权是所有启蒙思想家普遍重视的基本问题。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自然权利中最首要的是生存权。 23、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以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和政治制度学说的核心。 24、 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 ,确立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 25、在议会与王权同兴共荣的时代, 英国国王的最高统治权只有在议会中才能体现出来。 26、在英国,为限制国王、枢密院和上院的权力,以及为使下院成为权力中心而提供法律保证, “ 光荣革命” 后先后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案》。 27、美国的议会总统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结果, 1781年,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1787年宪法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制国家。 28、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形成是通过暴烈革命的方式实现的。法国政治体制曾经充满变数 的问题最终以议会共和制的结论得以解决,是在第三共和国。 29、代议民主制是以“议会主权” 为基本特点;行政集权民主制则是以“ 行政集权” 为基本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是近代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两个重要事件,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也许是由于它们分别发生在东方和西方,而且在时间上相差近三个世纪,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极少有人将这两个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现简要归纳其主要相似之处,供师生们参考。 一、历史背景相似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陳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兴起的标志,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历史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广大人民群众抓起了“爱用国货,抵抗洋货”的反帝爱国运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也迫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而积极奔走。于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其次是化工、皮革和卷烟等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达到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加的投资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针对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刮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然后向甚至全世界蔓延,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反,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欧洲时代的主旋律,为了争取政治权力,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力量不断增强的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再次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就这样兴起了。 二、性质相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三、内容相似 其一、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 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民主”的口号,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1916年2月,陳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班级:10061224 姓名:骆恺闻学号:1004121127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看法。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二、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了俩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

欧洲的启蒙运动

历史9 2.4 欧洲的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2)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献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社会契约论”。从内容上看,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把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制度学说的核心,这是他们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为了避免相互伤害和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要定立契约,共同遵守,建立起共同的国家。排斥了天主教会长期宣扬的“君权神授”的谬论,破除了人们对封建君主和天主教会的迷信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2)“分权学说”。这是启蒙思想家对抗专制王权、实现民主的具体方案。洛克、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利按职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并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利。从而使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2.难点分析: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诸多区别。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则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从批判形式上看,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启蒙运动则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作用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文学、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这一斗争,是同当时的现实紧密相联的,是由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辟,由于康有为等人的鼓吹将孔教编入宪法,以封建纲常礼教为“立国精神”而引起的,陈独秀、李大钊、吴虞、易白沙等人都撰文给予尖锐地抨击。他们以进化论的观点来阐明孔子之道不适应于现代生活,以民权、平等的思想来揭示维护专制制度的孔教与之背道而驰,反对将孔教定为国教、编入宪法。李大钊指出:“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 ①陈独秀也强调说,民主共和国重在平等精神,孔教重在尊卑阶级,“若一方面承认共和国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②他还指出,尊孔是为了复辟,“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③从抨击孔教出发他们还集中批判纲常礼教,认为孔教的精华是礼教,是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制度,是对人的束缚和压抑,“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④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根据论》、《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吃人与礼教》等,也都是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尖锐地批判忠、孝、节伦理道德的危害性。在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中,《新青年》还对妇女解放问题、家庭问题、婚姻恋爱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宣传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其实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应该互相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