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852017.html,

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作者:人民论坛两会报道组

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05期

农民工与大学就业出“倒挂”

在北京某工地当了三年农民工的小王今年决定待在河北老家,不愿再留在北京。“家这边今年有了新的工厂,也在招人。工资虽然比北京低了点,但我还可以照顾点家里”,这个80后的农民工似乎对挣钱看的很开,“常年在北京飘着,心里也不踏实”。像小王这样的农民工还有很多,他们开始考虑留在家乡。

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人民论坛记者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即将毕业于北京某2.11重点大学的何同学告诉记者,“马上就要毕业了,但依然没有签到任何单位,和我一样的同学占到了大多数。往往不是我们自身不优秀,而是相关单位公司招聘的人数太少,没有办法满足众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每年高校就业率仅达七成多,这就说明还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

“用工荒”一直集中体现在东部沿海,上海一些传统工业聚集区的部分加工企业,其生产线开工率目前不足一半;珠三角地区很多工厂也受到了“用工荒”的影响,不少处在半开工状态。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教授告诉人民论坛记者:“民工向内陆回流有很多原因,比如新农村建设让他们在农村也可以有所发展,工业产业向内陆转移让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去工作,也可以照顾到家庭。此外,每年的城镇化已经吸收了大量的农村人口。”

人口红利之辩

“用工荒”的不断扩散,让人们开始担心我国的“人口红利”期是不是在走向结束。对于“人

口红利”的探讨,会影响到未来国家就业工作的开展,从长远来看,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经济整体战略的部署,因此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但目前关于“人口红利”还有着众多的争议。

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参考答案

第1页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报名专线:400-6300-999“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参考答案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2~4”,简要概括“银发浪潮”时代所面临的养老困境。(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200~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养老困境表现在床位、人员、资金、政策、观念方面:一、床位之困。由于养老条件差距,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有大量床位空闲。二、人员之困。护工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人员流失率高。三、资金之困。民营机构利润低,依靠政府补贴,成本高昂,贴钱运营,生存艰难。四、政策之困。养老院护工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民营养老院无土地使用、税收政策优惠。五、观念之困。受传统的孝道观念影响,老人宁可孤独、缺少照顾,也选择居家养老,而不去养老院养老。(计空格215字) 第二题:“给定资料6”中谈到:“过去几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辉煌成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200~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绝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代工。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我们没有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的元器件也不是自行研制的,我国付出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处于利益链的最底层,劳动力价值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贸易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于历史原因,贸易行业设置的门槛过低,引进发展了许多高耗能、高污染、资源依赖强的产业,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因此,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竞争,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把科技工作者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计空格296字) 第三题:××省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请依据“给定资料7~9”,谈谈该省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 要求:建议可行,语句简洁,有逻辑性。200~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中国未来的人口红利)

中国未来的人口红利 ——蔡昉研究员在荷兰鹿特丹大学的讲演 时间:2009年11月09日 09时44分来源:文汇报作者:蔡昉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源泉,从而创造对劳动力的强劲需求,才能做到充分利用当前的劳动力资源,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进而为迎接第二次人口红利创造条件。 中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在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上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可以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同时,人口结构变化还创造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扩大和深化教育的条件,这可以被看作是从人力资本方面创造经济增长新源泉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讲演者小传 蔡昉 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3年被7部委授予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著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穷人的经济学》和《中国劳动

力市场发育与转型》等,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一、第二次人口红利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新的储蓄动机,形成新的储蓄来源,其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这被一些学者称为“第二次人口红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有了一个明显的突破。此前,这个领域的研究长期集中在观察人口规模或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并不确定。然而,当研究重心转移到观察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绩效关系上来之后,人们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比重不断提高这样一种生产性人口结构,可以通过保证劳动力充足供给和储蓄率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源泉,或可称之为“人口红利”。在解释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的“东亚奇迹”,以及西方经济史上新大陆经济超过旧大陆经济增长的部分时,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善从而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解释超出稳态增长率部分的25%至100%不等。 与此同时,关于人口红利在一国和地区的存在,也回应了主流经济学家对“东亚奇迹”的置疑。新古典增长理论把劳动力短缺从而资本报酬递减作为其前提假设。因此,如果没有观察到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指标的改进,任何经济增长表现都被判断为是不可持续的。例如,艾尔文·扬和保罗·克鲁格曼就曾在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依据这些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表现,质疑所谓的“东亚奇迹”,并断定其增长的不可持续。然而,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经济发展中,在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纳前,由于存在人口红利,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可以不发生。也就是说,在其他体制环境得到保障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这种增长方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 二、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二是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1.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上。 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更多的劳动力从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赡养负担等非生产性活动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配置于生产性活动中,促进了经济增长。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使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世界银行估计,人口红利因素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33%,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2.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消费被称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储蓄和消费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期阶段,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有人也因此把老龄化的初期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3.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红利”的配合贡献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专家预测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综上所述,无论从生产还是从消费和储蓄来看,“人口红利”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红利”回报最丰厚的时期。从今后20~30年左右的时间来看,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怀疑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相反,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计划生育导致人口红利的加速消失

计划生育导致人口红利的加速消失 摘要: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比较低的生育率在激进思潮的影响下,将70年代比较合理的生育率2.28急剧地降低到了恢复二胎前的1.2左右,导致了劳动力人口比例急剧地下降,总和抚养比特别是老年抚养比上升非常快,对于经济影响面越来越严重。 我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尽快采取措施来对应这个严重的问题,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政策,对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一、人口政策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中国刚刚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所以中国政府学习苏联的鼓励生育政策,并且国家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1949年到1969年人口急剧增长,总和生育率达到了5.7,远远高于正常更替水平的2.1。其实在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已经觉察到这个问题,所以在他发表的《新人口论》中指出:“我国人口过多,把本来有限的资金吃掉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响工业化“。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把计划生育提上议事日程。但此时,生两个孩子就算是“计划生育”了。在70年代初降生的孩子的出生证上,除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及最高指示外,还印有一句建议:“一个太少,两个不多,三个正好。”两年后,出生证上的建议已经改成了:“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两个孩子”。已经看到人口政策逐渐趋紧。 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中国政府只好采取“急刹车”办法,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所以从80年代开始,采取了激励的政策,虽然很快将生育率将下来,但是负面作用也非常大,当然负面作用的体现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才显现出来。 本世纪初负面效应逐渐显现,老龄化趋势加速,对于是否停止独生子女政策政府一直处于犹豫当中,直到2013年才出了一个改良政策,就是单独二孩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的影响面过小,对于人口的趋势影响甚微。预测能够每年新增出生人口100万,但是2015年统计的结果,出生人口还在下降通道。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2016年1月1日政府启动了全面二孩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据国家卫计委介绍,2016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抽样调查推算数据,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而根据卫生计生统计数据,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这一数字较2015年增长了11.5%。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说,2014年以来,伴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出生人口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2016年,这一数字超过了1786万,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出生人口年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目前看还是完全符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一、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开始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随着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在十九世纪中期左右也开始下降。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经过死亡率和生育率的先后降低,最终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变化过程被称为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在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将人口转变作为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上述人口转变过程。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而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1960~1965年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降为42岁,而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4.6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在2005~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7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1.1岁,女性为74.5岁。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如图2,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尽管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高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1973年,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从5.9降至2.9,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2.6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才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总和生育率从2.6降至1.8左右。在21世纪头十年,我国生育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上,从1.8降至1.6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和2006~2009年1%从口抽样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2005-2010年总和生育率处于1.4左右的低水平上。 二、人口红利的概念 人口转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人口转变过程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发展契机,即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人口红利概念和人口红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在澄清人口红利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人口红利涉及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 我国学者对人口红利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劳动力供给和第一人口红利方面。而对劳动力供给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问题上。部分学者在分析人口红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如上所述,人口红利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而储蓄率方面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方面探讨我国的人口红利问题。 三、人口红利与我国劳动力供给 (一)我国劳动力数量与刘易斯拐点 1.刘易斯拐点的概念剖析 刘易斯提出了人口流动的两部门模型。该模型假定,在同资本和自然资源相比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欠发达国家,产业部门可分为落后的温饱型部门(包括温饱型农业、小商业等)和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工业)。在温饱型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极低或为零,甚至为负值。此时,温饱部门存在隐性失业。因此,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可以按勉强能糊口的工资获取落后部门转移出来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从而得以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教育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教育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中国的教育该继续争取什么? “00后的这一代,总人口数相当于比80后减少了1.47亿,也就是说减少了1/3,这既告诉我们教育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也告诉我们要重视每一个人,争取通过教育红利的增长来弥补人口红利的缺失。” “促进公办学校均衡的根本之策,已经不是硬件,也不是经费,而是教师。只要我们真正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实行教师和校长定期流动制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在课业负担、课业难度上,年级越高,压力越大。农村学校的课业难度高于城市学校,‘优质学校’的成绩压力高于普通学校。也存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所谓减负的‘囚徒困境’,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别无选择,还在推波助澜。”7月11日,《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发布会上说。 近年来,关于减负的争论不断,整体来看,中国学生确实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2019年4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小学阶段近视率平均为36%,高中学生的平均近视率为81% 。同年5月,上海市卫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从11.35%上升至18.27%,一些个案显示,学习任务重、运动时间少是造成肥胖问题的原因之一。

减负之所以困难重重,首先就在于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标准单一、竞争激烈。再叠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性不足,于是只能不断挤占学生乃至家长、教师的时间,形成高强度的竞争氛围。此外,如果以高考为终极目标,在这单一的评价体系和失衡的教学资源分配中,学业压力逐层前移,甚至连“幼升小”也难逃其中。 校长、教师还没流动起来 杨东平认为,之所以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就出现了非常激烈的择校竞争,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办学校没有真正做到均衡发展,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促进公办学校均衡的根本之策,已经不是硬件,也不是经费,而是教师。只要我们真正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实行教师和校长定期流动制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其中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这一要求随后在多个改革意见、督导评估办法和各地的文件中被进一步细化,以突破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的制度性瓶颈。 但在一些地区,这种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并未被公正、彻底执行,反而成为一种变相的惩罚——因为教师工作不好,所以被轮换到薄弱学校,这不再是制度性的轮换安排,而变得要考虑各个老师、校长情感情绪。“如果每一个老师必须要轮换的时候,就不存在这(轮换任教)变成一种‘流

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将成为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将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生产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中国社会蓝皮书》称,未来10年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转型。事实上,我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 相比人力成本,近年来机器人的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以焊接工种为例,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4000元算,一台焊接机器人目前售价15万左右,一般能抵3个工人,基本和人力成本相当。而且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至少3至5年,成本优势就更明显了。 与此同时,机器人还能够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环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劳动力所不具备的优势。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IFR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有望在今年爆发,大规模实现机器替代人工,到2015年底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据统计,每万名工人中,日本工业机器人数量是400个,欧盟为250个,而中国只有20个。专家解读称,“这反映出我国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但也预示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注定是一个朝阳产业。”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家配套产业集群。 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小组通过对比美德日韩,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160万台,而目前装配量仅10万多台。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公开资料显示,该市已将工业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2015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800亿元规模。

中国农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中国农业“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 张蕊杨晓丹王楠 2012-08-31 09:32:20 来源:《南方人口》(广州)2011年625期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根据全国三十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0-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进行了估算。主要估算结果包括:1.中国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增长显著,从1990年全国平均68.1%上升到2009年全国平均84%。这说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虽仍有剩余,但向其他产业转移空间已经不大。如果延续目前劳动力利用率的增长速度,“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在几年内消失;2.各地区的劳动力利用率及其变动趋势有明显差异,表明不同地区对“人口红利”的贡献有所不同;3.在1990-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产出的平均就业弹性趋近于零。 【关键词】人口红利/随机前沿模型/农业劳动力/劳动力利用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以接近两位数的持续快速增长被人们视为一个“奇迹”。探究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背后的原因,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口红利”也自然地和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联系到了一起。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上①。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一国劳动力数量不足、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就会开始显现。但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庞大的农村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

的农民工队伍源源不断地投入制造、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带来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最近几年,沿海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者工作环境恶化已诱发了诸如“富士通”连环跳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民工荒也一年比一年严重。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所剩无几,中国经济将很快进入“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支撑经济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既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那么作为我国“人口红利”主要来源的农村劳动力还有多少剩余?我国的“人口红利”何时走到尽头?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剩余劳动力的状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时期的不同,似乎还没有找到相关的实证证据。 本文运用了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分析的方法,利用全国三十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0—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以及农业产出的就业弹性进行了估算,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两种:第一种是先估算在固定农业产出与其它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实际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再用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求得的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从而得到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估算剩余劳动力所占的比例,从而得到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一)估算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的调研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因为这个直接间接的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实力与知名度。长时间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国富局面的形成,也吸引了众多外资,成了“世界工厂”。这种看似稳定的局面,会持续多长时间,中国的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吗? 在中国讨论最热的话题是富士康的“十二跳”事件和其后的大幅加薪。富士康崛起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代工之王”,得力于全球化和外包的国际大潮流,他利用中国的廉价土地和劳工,在成本控制上力压对手,从而。但是从2000年开始,内地的工资却不断上升,开始打击这种薄利多销的“世界工厂”模式。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商,压缩成本的效果无人能及,连它都屈服于工资上涨的大趋势,其他在华工厂则更不敢想象了。 富士康不是个别事件,民工荒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并日趋严峻,现在民工荒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开始向中西部推移。原因已不只是季节性(如民工春节回家)或外来因素影响,而是中国社会的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指的是中国渐渐失去人口红利。有人说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接近尾声,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要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只能增加工资。 何谓“人口红利”?一个国家如果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也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人,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很多奇迹,而中国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说功不可没。据数据显示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再看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物质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8%;劳动力(不含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在24%;教育程度提高形成的人力资本,贡献率为24%;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在21%。劳动力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劳动力数量增长让社会总产出更丰富;其次,劳动力从低端行业转移到更高端行业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再次,有关改善劳动力的一系列投资,包括让劳动者再教育,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最后,劳动力和资本组合的优化,让劳动力升级可持续。前两点纯粹是“人口红利”本身在发生作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可以给以证明。后两点则有所不同,最近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重复类似的故事。各国政府都注意到教育和投资对提高劳动者技能的作用,会让经济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我国人口红利目前的状况是2009年达到最高获利点,2010年到2017年仍是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尚有较多的“人口红利”可以分享,大约再过10年人口红利将进入关闭期。2009年我国的劳

中国的渠道红利正在消失

那些靠着渠道红利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目前必须学会“二条战线的营销”,既在传统渠道如鱼得水,又适应现代终端的营销逻辑。 为什么弱小的中国本土企业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能够存活、成长、成熟乃至壮大? 有一项优势基本上是中国企业所独享的——这就是渠道优势,或称之为中国企业的“渠道红利”。 人口红利与渠道红利 中国的人口红利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本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是弱项,但当跨国公司集中到中国时,促进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培训了中国的产业工人。中国的人口红利通过这种“制度性外包”,将优势最终体现在国际市场上。 当跨国公司将制造转移到中国时,中国也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目标市场。制造基地与市场的结合,再加上后期在中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形成了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巨大压力。也因此,专家们曾担忧,研发、技术、资金、品牌资产、定价权,几乎所有的营销要素,中国本土企业都没有优势,可能不是跨国公司的对手。而事实却是:越是竞争性行业,中国企业成长越神速。 有人说,中国企业有成本优势。事实上,凡是制造基地在中国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都享受着“中国制造”带来的成本优势。所以,成本优势并不是中国本土企业所独有的,而是所有立足于中国的企业都具有的优势,包括带有“中国制造”痕迹的跨国品牌。 按照西方的标准,很多中国企业都活不下来。然而,一些曾经被认为活不下来的中国企业却迅速做大了,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对跨国公司的压倒性优势。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企业在强大的国际对手面前得以生存? 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则得益于渠道红利。这是理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营的差别。人口红利已经广为人知,渠道红利则鲜为人知。这是研究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视角,否则很难解释中国企业的成功。 丛林化的渠道格局 中国的渠道有两大基本特点: 一是丛林化。表现为条块分割,以县、乡镇甚至以村为单元形成渠道割据。即使在中心城市,除了现代终端外,都市村庄、城乡结合部仍然处于丛林化状态。打个比喻,现代交通工具遇到江南水乡的田间小道,无施展空间,而农村的手推车却能够进退自如。 二是碎片化。尽管现代终端的比重日益扩大,但占主流的仍然是传统终端。碎片化的传统终端,使得跨国公司的服务、管理优势难以发挥。 事实确实如此。凡是现代终端发达的中心城市,凡是已经形成大一统格局的现代渠道,跨国品牌都占有优势。但是,在丛林化的乡村,以及城市里的都市村庄、特通(即非主流渠道)等,跨国品牌都没有优势。比如:在中心城市,可口可乐、康师傅等有优势;在乡村,非常可乐、华龙、白象等有优势。 从整体上讲,跨国公司有两大本土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一是产品优势;二是“消费者教育”。但在传统渠道,这两种优势被抵消了。这就如同一辆好车跑在最难跑的路上,优势发挥不出来。对消费者的教育,被传统终端屏蔽了。 丛林化的渠道格局给跨国公司带来三个问题: 一是没有成熟的第三方渠道商,必须自建渠道,并与以县级为基本单元的渠道商合作。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明显不同。有些跨国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多数跨国公司一直纠结于此。 二是二级商仍然广泛存在于传统渠道,二级商是典型的“品牌杀手”。由于二级商主要存在于乡镇,所以在中国有跨国公司“止步于县城”的说法。 三是传统终端独特的价值观。在现代终端,畅销品往往是“首选品牌”;在传统终端,畅销品往往是“首推品牌”,即终端老板愿意推荐的品牌。“首选品牌”是品牌声誉最好的品牌,“首推品牌”则是商业利润空间最大的品牌。在传统终端有一种现象,即跨国品牌被终端老板“藏着卖”,不展示、不推荐,如果消费者非买不可,终端老板只有很不情愿地卖。 跨国公司普遍视传统渠道为相对低端的市场。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商业逻辑的渠道市场。比如:“首选品牌”之所以被传统终端“雪藏”,就是因为价格透明度太高,以至于终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口红利作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出现式微的趋势,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外资企业纷纷撤出我国,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冲击,加工贸易前景不甚明朗。本文尝试通过研究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确保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宝地,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人口红利成为助推剂。 一、我国人口红利渐失 我国经济学家将“人口红利”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育率急剧下降,老龄化加速,少儿抚养比急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较大,在老年人口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时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345万,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可见,从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支撑中国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因素渐渐消失,我国人口进入“未富先老”时期。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几十年来我国处于城乡二元化经济阶段,农业传统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工业部门提供给劳动力的工资只要能够维持最低基本生活费用就可以了,这个阶段劳动力的工资时非常廉价的,人口红利时期就处于这个阶段。在既定的工资水平基础上,提供的劳动力几乎是无限的,直至随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全部吸纳完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此时劳动力的工资由长久不变转为上升,这个转折点,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 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劳动力短缺已经蔓延到全国范围,我们可以把2004年作为刘易斯拐点出现在我国的年份。日本、韩国从刘易斯拐点到人口红利的转折点(高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低抚养比提高)的过程大约是30年,而中国从2004年到2012年只有8年的间隔期,形势紧迫。同时在中国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渐失的同时,东盟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方兴未艾,

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建筑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852017.html, 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建筑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作者:张轩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9期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高有着重要 的影响。面对逐步消失的人口红利,建筑行业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人口红利消失对建筑业的不利影响,保证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口红利;建筑业;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04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9-0053-02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自1980年后我国开始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如今,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和人口总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之比,属于社会人口红利的一种表现方式,总抚养比越低,人口红利越高)的减少,享受了多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较低的优势完成了行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中劳动力的投入是相当大的,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对该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后,人口总抚养比逐渐呈上升趋势,人口总抚养比的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表现出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一、人口红利消失对建筑业的影响 (一)人口红利消失造成劳动力不足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的劳动力年龄人口急剧缩减,人口总抚养比转降为升。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大量劳动力年龄人口减少,导致建筑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行业是集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一种产业活动,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动强度非常的大,需要招收大量的体力劳动者进行相关工作,特别是底层的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大,需要的劳动年龄人口非常的多,而当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的情况,给建筑行业的劳务供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1]。 在当前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的时代背景下,渐渐产生了劳动力供需相互冲突的情况,劳动人员选择的工作机会更多。而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作环境恶劣,居住、饮食的环境极差,工作强度大,而且由于建筑行业的露天和高空作业比较多,工作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很多劳动力不愿意选择建筑业的相关工作。与建筑行业相比,更多的劳动人员更愿意选择制造业和服务业,建筑行业的吸引力大大缩减。这些情况导致建筑行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行业发展缓慢,而其他行业,如服务

专科论文--人口红利的消失与挑战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浅谈人口红利的消减与未来挑战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2011专科春季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学习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成绩

2013年03月05日 浅谈人口红利的消减与未来挑战 内容摘要: 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是否已经终结?对此,学界意见并不统一。然而,看看我们身边的变化就会发现,这一问题早已不是学术之争。 自2004年开始,中国以低端制造业为代表的工资水平已经进入了上升的快车道。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停顿了一年后,2010年春节前后,形势出现了“大逆转”,工厂接了单却雇不到人,提高最低工资又被提起。 今年年初至今,工资上涨一再加速,各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平均上调了15%-20%。30年来,中国的“世界工厂”奇迹,除了受惠于开放的政策、丰富的自然和土地资源外,更得益于充沛、年轻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世界上首屈一指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大军,让“中国制造”以其价廉物美横扫世界。 曾有统计,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仅仅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1/4强。 但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遭遇了挑战。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年轻工人越来越少、流动性越来越弱,这可能继续促使薪水上涨。 同时,内需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国民的购买力,而大多数人购买力的提高必然来自收入的提高。中国也许需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新的位置(1) 关键词:人口红利时代最低工资上调中国制造

目录 前言 (1) 1 人口红利的概述 (2) 1.1 人口红利的消减的原因 (2) 1.2 人口红利的消减的性质及危害 (3) 2.刘易斯拐点 (3) 2.2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 (3) 2.3产生刘易斯拐点的原因 (3) 3.人口红利可持续发展 (4) 3.人口红利可持续发展构成要件 (4) 3.2关于可持续发展在学界的争论 (4) 3.3 比较他国的做法 (4) 4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口红利二次增长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简析中国人口红利的发展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简析中国人口红利的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据201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们有1/4以上的人均GDP是靠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获得的,人口红利的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而中国人口红利问题成为了人口学和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将从中国人口的社会现状引入,通过纵向和横向方面探讨我国人口红利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基本特点,深入了解人口红利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从人口红利与社会经济、社会养老保障、投资和消费服务等角度研究讨论了人口红利的社会经济意义。另外,针对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特征尝试性地提出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口红利最大化并使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措施。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经济增长;策略措施 【引言】:当年,浩浩荡荡的“民工潮”让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充满活力,如今呈现的“民工荒”却着实让许多企业主不安,怎么我们的“民工潮”转变成了“民工荒”?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黄卫平也曾经这样感概:“在这个地球上,有的国家是靠卖东西赚钱,有的则是靠卖力气赚钱。”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两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即一方面农民工短缺,另一方面经济却能保持高速增长,这与人口红利无不相关,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中国的人口红利有所了解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呢?下面将分几个方面来探讨。 【正文】: 1、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三十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被称为“东亚奇迹”,已有研究表明,他们是充分利用了人口转变带来的有利时机(Bloom and William son1998),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的转变阶段获得“红利机会窗口”[1]。我国的人口转变与东亚地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东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经验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在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人口转变过程产生的人口红利做过一些研究,如于学军、蔡昉等学者具体界定人口红利概念,指出变动过程中会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年龄结构,即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程度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而陈友华则论述了人口红利的形成机制和发展的人口学原理,表明人口红利是个相对短暂的历史机遇期。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关于人口红利问题和经济问题关系的研究已存在,如英国的马尔萨斯在其经济学名著《人口原理》(第一版)提出:“较强的人口增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实际人口同生活资料应该保持平衡”;马寅初先生在1957年发表的《新人口论》也指出了人口的规模应该适当控制和合理转变[2]。 2、简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过程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低增长的原始型人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出生率和成活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年龄结构处于高度年轻型。从历次人口普查的文献数据曲线去可看出,1953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 时间:2013-01-28 10:29:20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0点击:694 图一:估计的各个时期GDP潜在增长率 图二:人口红利消失前后日本经济走势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不可怕,危险的是人们想尽办法一定要把经济增速拉到潜在增长率之上 拐点已经出现

从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记者“要高度重视这个事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应当在心理和政策上做好足够准备。 “判断一国是否拥有人口红利,要看两个指标,一是劳动年龄人口,一是将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分母、其他年龄组如年幼、年老者作为分子得到的人口抚养比。”蔡昉说,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 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口抚养比一升一降,生之者众,食之者寡,我们得到了人口红利。“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渐减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认为,从2010年至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相应上升。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中国的人口红利将趋于消失。”蔡昉坦言。 经济增势将截然不同 潜在增长率“十二五”将降至7.19%,“十三五”将减为6.08% 蔡昉认为,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将使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潜在增长率由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生产率进步决定,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言而喻,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会使劳动力减少。除此之外,还会使资本投入增长率放慢。蔡昉解释说,过去我国抚养比低,人口负担轻,可以维持高储蓄率,从而带来高投资,今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另一方面,如果劳动力短缺,就会出现资本投入报酬递减现象。“打个比方,如果劳动力充裕,1台机器对应10个劳动力,那么有多少资本就可以买多少机器;一旦劳动力不足,1台机器对应1个劳动力,甚至10台机器才能对应1个劳动力,这个劳动力的体力、智力能照顾得过来吗?买相同数量的机器,其产出自然会减少。”蔡昉说,“报酬递减,资本投入就会减少。” 生产率进步,既来自技术进步,也来自劳动力等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如果把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配置到高的部门,生产率就能得到改善。“过去,我们把劳动力从农业大规模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整体经济的生产率因此提高。但是,随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用这种方式获得的生产率提升可能会越来越少。”蔡昉说。 “一句话,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会因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而减速。”蔡昉说,“‘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10.5%。我们预计,‘十二五’时期将降至7.19%,‘十三五’时期更是减为6.08%。”(见图一) 不该做的应对之策 勿用过度扩张投资增加需求的方式人为把经济增速拉上去 “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坦然接受、积极应对。”蔡昉说,“应对之策,可以分为不该做的和应该做的两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