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延辉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二三级 精讲班 第二章 第二节

梁延辉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二三级 精讲班 第二章 第二节

梁延辉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二三级 精讲班 第二章 第二节
梁延辉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二三级 精讲班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考点)p39

含义: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一是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

二是存在调整劳动关系

的法律规范。

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考点)p40

1.劳动合同关系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合同关系。

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即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

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

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即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3.劳动法律是双务关系

即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例题: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A ). 劳动法律关系( B ). 劳动合同关系

( C ) . 劳动行政关系( D ). 劳动服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A). 法律原则(B). 国家意志

(C). 劳动权利(D). 法律渊源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B )。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监督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BDE ).

(A). 劳动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务派遣关系(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E).劳动合同关系

( A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B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 劳动法律渊源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考点)P42

◆主体:雇主和雇员

雇员主体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

雇主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

劳动、工资、保障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内容: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者权利

?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

?安保权利

?职业技能培训权利

?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其他权利

劳动者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安全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的

权利与义务

?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三.劳动法律事实P44

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它分为两类:

劳动法律行为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劳动法律事件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包括: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

例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D )。(3级2009.5)

(A). 主体 (B). 内容

(C). 客体 (D). 原则

劳动法律关系的(C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 原则(B). 客体

(C). 内容(D). 事实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A). 劳动法律形式(B). 劳动法律渊源

(C). 劳动法律体系(D). 劳动法律事件

●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

●劳动法律关系的三个种类及各种类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四个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

●劳动法律事实的两种分类及各类的含义。

本章劳动法讲了两大内容:

一.劳动法的体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

其中,第一节的劳动法基本原则和劳动法体系为重点内容;

第二节的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重点内容。

管理基础知识第二章决策笔记

第二章决策 一、决策的本质 决策定义: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方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决策的选择:a、为了达到一个预定目标b、寻求优化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c、选择方案 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信息和决策结果等六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决策主体是决策系统的灵魂和核心,决策能否成功,取决于主体的性质。 决策客体指决策对象和环境。其特点、性质决定决策活动的内容和复杂程度。 决策理论和方法在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结果的误差和失误。 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拥有大量丰富信息是保证决策正确性的条件。 决策结果是决策的构成要素 二、决策的分类与原则 (一)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战略性决策关系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机构调整。 特点:宏观、全局、方向、原则性 战术性决策目标具体,问题单一,包括管理性决策和业务性决策。 特点:微观、局部、区域、阶段性 管理性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业务性决策也称为作业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范围较窄。 2、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组织中的两类问题:例行问题(常规、定型化、重复性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程序化决策的涉及,例外问题(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不明的、重大影响的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 一般组织中80%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性决策: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各个方案结果的比较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不知道那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知道有多少种以及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型决策: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就算知道,也不知晓发生的概率 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的条件相似,不同的是不能确定概率。因为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更大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简介 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使舞台画面更清晰:使观众能够看清什么或舞台的某些角落不观众看见(现性)。②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符合剧情需要,使背景显得自然,对剧情发展起到衬托、暗示和诱导作用、调节气氛(演员、观众)。舞台灯光的使用原则:①强度(指灯光的亮度):必须有足够的灯光,使观众能够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②分配:包括灯光的使用分配和射向舞台的方向分配,主体必须与配角和背景与明显不同(颜色)可亮度区别。③颜色:依靠色纸、电脑调色等方式来满足剧情的需要。④变化:依剧情需要,使灯光的颜色、亮度、运动进行变化。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

舞台灯具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现代剧场演出中,常用的灯具有以下几种 1、筒子灯 筒子灯亦称PAR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 light),其构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筒子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有较强的聚光能力,投射光束的光度较高,能产生较强的光束效果,在舞台空间可塑造光柱、光墙、光幕等光影造型。 舞台灯具中有AC灯和PAR64这两种筒子灯,其中AC灯分两种:①28V-250W,需8个串联起来用;②58V-500W,需4个串联起来用。PAR64按灯泡不同,又分为CP60/CP62。 PAR 灯常用的PAR灯灯泡 2、平凸(透镜)聚光灯 平凸透镜聚光灯它的光学系统由球面反光镜和平凸透镜组成,是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1. 凡是能与或起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A)空气中的氧 (B)其他氧化剂 (C)燃烧 (D)物理 2.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_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_。 (A)火源 (B)有火焰 (C)着火 (D)轰燃 3.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的途径主要有_。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分解 4.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 (A)可燃物 (B相互作用 (C)助燃物 (D)引火源 5. 燃烧的三个特征为_。 (A)物理反应 (B)放热 (C)发光 (D)化学反应 6.燃烧的充分条件有 (A)一定的点火能量 (B一定的氧气含量 (C)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D)相互作用

7.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可以分为 (A)爆炸 (B)着火 (C)闪燃 (D)自燃 8.固体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用,其燃烧方式主要有_。 (A)表面燃烧 (B)分解燃烧 (C)蒸发燃烧 (D)阴燃 9. 液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有_。 (A)动力燃烧 (B)沸溢燃烧 (C)蒸发燃烧 (D)喷溅燃烧 10.气体物质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不同,燃烧方式有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预混燃烧 (D)扩散燃烧 11. 燃烧产物指 (A)气体 (B热量 (C)烟雾 (D)火焰 12.下列哪些灭火方式采用的是冷却法的原理 (A)封闭着火空间

(B)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 (C)往看火物上直接喷射干粉 (D)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 13.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有_。 (A)冷却法 (B)室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14. 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主要包括: (A)表面燃烧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15. 灭火的基本措施包括 (A)冷却法 (B室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16.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燃烧产物 (D)引火源 17. 燃烧应具备_等三个特征。 (A)化学反应 (B)放热 (C)发光 (a)吸热 18. 以下哪些爆炸属于化学爆炸类型:

重庆市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全)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具有基本职能;6.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具有两重性 1.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 (二)目标性 1.组织的共同目标;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 (三)组织性 (四)创新性 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 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 (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 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 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 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 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 二、具备技能 (一)技术职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工作程序、技术知识能力。 (二)人际技能。沟通协调能力。 (三)概念技能。概括洞察决策判断能力。 第四节管理环境 一、环境变化为组织生存发展提供想的机会;又对生存环境造成某种不利威胁。 环境三大类:(一)一般、宏观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五方面。 (二)具体微观环境:现有竞争对手研究、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厂家、用户、供应商。 (三)组织内部环境 两种环境分析方法:1.识别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美.邓肯),从两个方面确定组织环境因素:稳定(静态)---不稳定(动态);二是复杂程度:简单---复杂层面得出评价模型。 2.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外部:机会(O)、威胁(T);内部:优势(S)、劣势(W)。 第二章决策

燃烧基础知识试题

理论知识题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为了便于理论知识考试采用标准化考试方式,目前采用两种客观题型,即判断题和选择题。判断题的题干一般采用陈述句,标准答案用“×”、“√”表示,评分标准为每题0.5分;选择题,一般采用“四选一”题型,即一道试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对正确选项有强烈的干扰性,评分标准为每题0.5分。以下是要求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独立完成的作业题。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及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的现象。 ( )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 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6、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 ) 7、火焰的颜色及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 8、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 9、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 10、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及灭火的基本原理。( ) 11、凡是能及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 12、凡及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 1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1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10页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风险衡量的方法,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本量利的计算;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了解风险的种类、投资风险和投资报酬的关系,了解本量利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式和前提条件。 教学难点:投资的风险和报酬;本量利分析 教学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教学课时:1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图片和案例: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一)概念 (二)产生的条件 (三)表示方法 ()???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现值的计算 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非一次性收付款项年金和混合现金流的终值、现值的计算 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涉及两个基本概念,即现值和终值,P16 对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而言,该段时间的起点金额是现值; 该段时间的终点金额是终值。 二、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一)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二)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1 .复利终值 例:若将1000元以7 %的利率存入银行,则2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 注:i ↗, F ↗;n ↗, F ↗. 2.复利现值:即倒求本金 注:i ↗,P ↙; n ↗, P ↙. 注: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3.复利利息的计算:I =F-P 注:财务管理考试中,若不特指,均指复利。 企业再生产运动中,运用资金一次循环的利润,应投入下一次循环中,这一过

程与复利计算的原理一致。因此,按复利制计算和评价资金时间价值要比单利制更科学。所以,在长期投资决策计算相关指标时,通常采用复利计息。 课堂练习: 1.某人现在存入本金2000元,年利率为7%,5年后可得到多少? 2.某项投资4年后可得到40000元,按利率6%计算,现在应投资多少? F = 2000 × (F/P,7%,5)= 2000 × 1.4026 = 2805.2 (元) P = 40000 × (P/F,6%,4) = 40000 × 0.7921 = 31684 (元) 知识链接:有关复利的小故事 富兰克林的遗嘱 你知道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何许人吗?富兰克林利用放风筝而感受到电击,从而发明了避雷针。这位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死后留下了一份有趣的遗嘱: 一千英磅赠给波士顿的居民,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一千英磅,那么这笔钱应该托付给一些挑选出来的公民,他们得把这些钱按每年5%的利率借给一些年轻的手工业者去生息。这些款过了100年增加到131000英磅。我希望那时候用100000英磅来建立一所公共建筑物,剩下的31000英磅拿去继续生息100年。在第二个100年末了,这笔款增加到4061000英磅,其中1061000英磅还是由波士顿的居民来支配,而其余的3000000英磅让马萨诸塞州的公众来管理。过此之后,我可不敢多作主张了!” 同学们,你可曾想过:区区的1000英磅遗产,竟立下几百万英磅财产分配的遗嘱,是“信口开河”,还是“言而有据”呢?事实上,只要借助于复利公式,同学们完全可以通过计算而作出自己的判断。 德哈文的天文债权 十年前,美国人德哈文(J.Dehaven)的后代入禀美国法院,向联邦政府追讨国会欠他家族211年的债务,本利共1416亿美元。事情的经过是:1777年严冬,当时的美国联军统帅华盛顿将军所率领的革命军弹尽粮绝,华盛顿为此向所困之地的宾州人民紧急求援,大地主德哈文借出时值5万元的黄金及40万元的粮食物资,这笔共约45万美元的贷款,借方为大陆国会,年息为6厘(相当于6%)。211年后的1988年,45万美元连本带利已滚成1416亿美元,这笔天文数字的债务足以拖垮美国政府,政府当然要耍赖拒还了。 45万美元,变成1416亿美元,代价是211年6厘的复利,此故事足以说明复利增长的神奇力量。 朋友们可能会想,别说211年了,就算50年,我都老了,要钱干什么?是啊,我想反问一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呢!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你一定会成功! 三、年金的终值和现值(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与(或)发烟的现象。( )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她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4、闪点就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 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与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与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6、烟气就是物质燃烧与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与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与称为烟气。( ) 7、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月解禁蓝白色。( ) 8、燃烧过程的发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备条件:可燃物、助燃物、与引火源。( ) 9、物质燃烧时氧化反应,二氧化反应不一定就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就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 10、燃烧的发生与持续,必须具备必要与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 11、凡就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 12、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 1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1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就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汽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汽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以下就熄灭了。( ) 15、闪点就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电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16、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就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17、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精髓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一节 1.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由( )负责编制。 A. 总承包单位 B. 分包单位 C. 建设单位 D. 设计单位 2.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可以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下列单位中,负责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单位应该是( ) A. 建设单位 B. 总承包单位 C. 监理单位 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3.具备独立施工条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项目被称为( )。 A. 分部工程 B. 分项工程 C. 单项工程 D. 单位工程 4.下列关于工程项目组成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称为单项工程 B. 具备独立的施工条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项目称为单位工程 C. 电梯工程属于分部工程 D. 智能建筑工程属于分项工程 5.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无论规模大小,建设项目完工后均应进行初验,然后进行竣工验收 B. 建设项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绘制并加盖“竣工图”标志 C. 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工程,应在3个月内办理验收投产和移交固定资产手续;如3个月内办理竣工验收确有困难,经验收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推迟竣工验收时间 D. 施工单位必须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分析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控制项目目标,最终实现项目的功能。其项目目标是指( )。 A. 造价、质量、进度 B. 造价、质量、安全 C. 决策、设计、施工 D. 决策、实施、运营 1. 政府投资项目按盈利性不同可以划分为( ) 。

A.竞争性投资项目 B.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C.基础性项目 D.公益性项目 E. 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2. 建设工程项目按建设性质可以划分为( ) 。 A.新建项目 B.基础项目 C.改建项目 D.公益项目 E. 迁建项目 第二节 1.下列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方法中,可用来综合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的方法是( ) 。 A. 控制图法和因果分析图法 B. S曲线法和香蕉曲线法 C. S曲线法和直方图法 D. 网络计划法和排列图法 2.在项目实施中,激励、调动和发挥项目控制人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 )。 A. 组织措施 B. 技术措施 C. 经济措施 D. 合同措施 3.下列关于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直方图是用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有效工具 B. 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以发现工程项目中的主要质量问题 C. S曲线法与香蕉曲线都可以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 D. 控制图和直方图法均属于质量控制的动态分析方法 第三节 1.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损失也很大的项目,应该采用的风险对策为( ) 。 A. 风险回避 B. 风险自留 C. 风险控制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3、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____。 (A)分解燃烧 (B)表面燃烧 (C)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4、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直接燃烧 (C)沸溢燃烧 (D)喷溅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____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C02 (B)CO

(C)H20 (D)灰分 6、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____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毒害性 (B)减光性 (C)扩散性 (D)恐怖性 7、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____。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8、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_着火___。 (A)燃点 (B)闪燃 (C)着火 (D)爆燃 9、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1、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____。 (A)>28℃ (B)<280C (C)≥28℃ (D)≤28℃ 12、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60℃ (C)≥600C (D)≤28℃ 13、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____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4、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____。 (A)闪燃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企业概述 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 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1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 2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 3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 4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服务; 5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 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 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 2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 3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 4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 二、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有两个:获利、满足社会需要。 五、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古典企业制度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 ㈠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企业体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㈢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主要体现为公司的产权制度,核心是要理顺和完善企业的产权关系。根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论,公司企业对企业财产(动产、不动产和流动资金)所享有的权利,应为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对企业的权利为股东权。 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拥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

2015建(构)筑物消防员第二章燃烧基础作业题(1)

作业题。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的现象。( )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 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6、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 7、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 8、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 9、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 10、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 11、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 12、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 1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 1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 15、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16、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17、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 18、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 19、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 20、可燃物质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 21、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 22、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 23、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 2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 25、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燃烧。( ) 26、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

灯光技术基础知识

一.可见光 光是以电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电磁波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只有波长在380~760nm的这部分辐射才能引起光视觉,称为可见光。波长短于380nm的光是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长于760nm的光线是红外线、无线电波等,它们对人眼产生不了光视觉,即看不见。因此,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量,并且与人的主观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颜色的分类 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指由白色、浅灰、灰色到深灰、直到黑色,叫做白黑系列。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光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1;纯黑是理想的无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0。所以,非彩色的白黑系列代表了物体对光反射率的变化。我们知道,光反射率与亮度成正比,室内白色的墙壁和顶棚就可以得到较高的亮度。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彩色有三个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调是表示呈现出的颜色。也就是各种不同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等。它与光的波长有关。明度(亮度)是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同色调的明度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色调因受物体表面的性质和光线强弱不同也会产生明暗、深浅的差别。如同样是黄色,可以有浅黄、中黄、深黄等。 饱和度(彩度)表示颜色的深浅(浓淡),也可以说是彩色的纯度、鲜艳的程度。饱和度越高,彩色显得越深(浓),可见光中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光谱色中掺入的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例如红色光要比粉红色光的饱和度高,因为粉红色光中掺入了白光。一般说来,同一色调中,明度改变时,饱和度也随之改变,但明度的增大或减少其饱和度都降低,只有明度适中时饱和度(纯度)才最大。不过给人的感觉中,总是觉得总是明度大的颜色看起来鲜艳些。 三.三原色和配色方法 红色、绿色、蓝色被称为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彩色混合有两种基本方法:加色法混合和减色法混合。 所谓加色法混合就是当不同色彩的光线混合时,它们把各自在光谱中所占部分加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混合颜色的方法。表明光加色混合的成色关系。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等量混合时可得: 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 绿光+红光=品红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如果不等量三原色光混合时,就可以得到各种中间色,例如: 红光多+绿光少=橙光 红光多+蓝光少=粉红光[fenye] 减色法混合就是不同颜色混合时,它们各自从入射光中有选择的吸收它们在光谱中所占的相应部分,而产生一种合成的彩色效果的方法。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互称补色光(互补色)。如黄与蓝互为补色,青与红互为补色,品红与绿互为补色。所以,黄、青、品红分别称为减蓝、减红、减绿,也就是说三种补色均是由白光减去一种相应的原色而成的。因此黄、青、品红可称为减色法三原色。 当黄、品红、青三个减色法原色重叠在一起就会产生黑色。在减色法过程中,三个减法原色的密度变化分别控制着红、绿、蓝的吸收比例,从而得出各种混合色,可达到与加色法混合的同样效果。 四.色彩与视觉 色彩会给人冷暖感、距离感、大小感和轻重感,并往往使人加以联想,从而形成不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教学提纲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6、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7、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月解禁蓝白色。() 8、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备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9、物质燃烧时氧化反应,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10、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11、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12、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1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1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汽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汽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以下就熄灭了。() 15、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电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16、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18、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19、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20、可燃物质由于其滋生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21、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22、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23、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2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处的蒸汽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灯光师基础理论知识

2、被照物体的形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3、光色与物色各与哪些因素有关? 4、什么是三基色,为什么? 5、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 6、什么是三基色原理,有何意义? 7、什么是加色法,什么是减色法? 8、什么是色感,什么是色温,如何实现色温平衡? 9、什么是彩色三要素,各由哪些因素决定? 10、在白光照射下的黄色物体,如果分别在红、绿、蓝、青、紫等色光的照射之下,将会各自呈现什么彩色,为什么?

答:光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作用人眼产生的主观感觉。色是在光波频率范围内,光谱分布特性,对人眼的主观感觉。 解释:首先看看下面的这张图片。电磁波从低到高分别包括了广播频段、电视频段、微波频段、在高就是红外线。红外线的上面,人眼就能看得见了,我们就称之为光。光波再高就是紫外线、x射线等等。光波它包括的是一个频率范围,在这个频率范围之内,从低到高又分别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颜色,如果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人眼看到的就是白色。光和色是密不可分的,光是色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色,色是光谱的具体特性的表现。所以色就是特色,这个与声音的音色有点相似,我们说音色也是声音的频率特性的特色。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就是光和色都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量,是电磁波,同时它又是一种主观感觉。所以我们了解光和色就应当从两个方面去了解他,既要去了解他的客观特性,光强度、光通量、光照度和颜色的色调,饱和度等等,同时也要去研究他的主观特性,也就是人眼对光的感觉。人们研究人眼的视觉惰性,发明了电影;研究人眼的分解力,发明了电视;研究人眼的三基色特性,发明了彩色电视。 第三个就是做为一个灯光师,尤其要了解光与色的双重属性。要知道,当我们在通过设备(调光台或电脑灯等等)来调光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去控制它的客观特性,光的强度、照度、色度等等。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去满足广大观众的主观感觉,也就是去满足人们的视觉特性,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而且调光技术那是我们的手段。尤其是要重视广大观众的眼睛,要懂得如何去保护人们的眼睛,做眼睛的保护神,不要做眼睛的杀手。要去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自然优美的享受,而不是一种刺激和伤害。

燃烧基础知识

燃烧基础知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燃烧方式与特点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及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 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如图1-1-1 图1-1-1 着火三角形 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 煤炭、纸张、硫等。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氧化剂(助燃物)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三、引火源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见本篇第三章第三节),只有达到一定能量才能引起燃烧。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 (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 (3)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灯光的一些基础知识

灯光的一些基础知识 光的本质 光是物体受到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辐射光的物体成为光源。光源有热光源和冷光源粱种,热光源是由热能激发后发光的,例如白炽灯;冷光源是由化学能,电场能或光能激发而发光的,如日光灯(即荧光灯) 就像人耳的可闻声有一定范围20Hz-20000Hz 人眼的可见光的波长也是有限制的 780nm(纳米0.000000001m)-380nm,即由红、橙、黄、绿、青、蓝光到紫光。人眼对对黄绿光最敏感。 就像人耳对3400HZ左右的声音最敏感 光的基本单位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可见光能的量,以lm(流明)为单位 发光强度: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即球面度)内辐射的光通量。单位坎德拉,以cd表示。 照度:单位被照德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单位为Lus(勒克斯)以lx表示。 色温 物体所呈现的颜色,除了与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以外,还与照射它的光源密切相关,物体在外界光源照射下,会有选择的吸收,反射和透射光源中的一部分色光,反射和透射的光使它呈现某种颜色。例如,在阳光下红花吸收了阳光中除红光外的其他色光反射红光,使他呈现红色,如果光源是绿色光,则红花无红色反射因而呈现黑色。所以光源不同,物体所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同是白色光源由于它们所包含的光有差别,因而物体受不同白光照射呈现的颜色会不通。 一个白色光源,例如太阳光。白炽灯、荧光灯灯,它们所包含的各种颜色的成分相差很大,通常用色温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别。色温以绝对温度K为单位。例如钨丝灯的色温是2854K. 品味音乐 2005-10-20 15:47:21 楼上这位同志说的好 江城子 2005-10-28 13:00:39 色温:色温是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它是以"凯.尔文"标度的绝对零度 (-273℃)为基准,以K(或K)为符号。随着温度的提高,辐射黑体颜色发生变化,先从暗红转为黄,最后转变为兰白色。"完全辐射体"在不同的温度辐射出的光谱成分,会产生一系列的辐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完全辐射体"所发射出来的波长和光谱光色相一致时,就是此时"完全辐射体"的色温。 色温是把光源的光色以物理的客观数字概念来表示,不是指光色的温度。光源色温越低,光色越偏向暖色的视觉效果。光源色温越高,光色越偏向冷色的视觉效果。 例如:钨丝灯随着电压和升高,灯丝温度随之提高,其灯丝的光源色温也由红变白。电压下降1V光源色温则大约下降8K。 hesheng8888 2005-12-15 20:54:44 色温3200,6400 一般舞台用光在5000左右 而电视台则在4500左右

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光、电) 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史 古老宗教夜间活动的火光照明: 希腊、罗马人使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加强演出的表现力,如对反射光的利用; 油灯和蜡烛照明:16世纪室内剧的出现,产生了最早的舞台灯光,出现了灯光和布景的组合应用,开始进行有色光的实验,利用装有颜色液体的瓶子产生彩光效果,舞台上出现了对太阳、月亮和闪电的模拟。 17世纪剧场繁荣时期;脚光的使用、人们开始寻求调节灯光 亮度的方法,并且尝试用灯光塑造气氛。 18世纪前期:反射器及彩色丝绸的运用、油灯和灯芯的改进、彩色玻璃罩的出现。

舞台灯光史 煤气灯、瓦斯灯照明时代 18世纪20年代:出现了煤气灯、石灰灯和碳弧灯,控制设备也开始完善,有了独立的控制系统实现光亮度的控制,开始有了较丰富的灯光效果和配合当时日趋复杂的舞台机械及布景。

舞台灯光史 电气时代 1887年以后,电灯开始在剧场中广泛使用,从此可在演区和天幕区塑造出多边光效以配合要出的气氛。产生了阿区亚灯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舞台上出现了电脑灯具,在灯具产生了飞跃。

舞台灯光的重要性 ?舞台灯光的重要性一场演出是否成功,舞台灯光的设计很重要,是以舞台灯光音响的处理是否得当为标志。舞台灯光不仅要照亮演员,让观众看清面部表情、神态、动作,用于清洁的烘托,增加视觉立体效果,抚慰内心柔软的部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合肥舞台桁架出租租赁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下。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全面、系统的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遵循造型规律。灯光音响的安装部位、功能、灯具配置、舞台灯光音响主要分为可调光的调光回路,不可调光的直放回路。总体来说,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包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2. 引导观众视线3.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4.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5.渲染剧中气氛6.显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有时候也需要舞台特技配合。 舞台灯光的艺术效果应该是随着演出的进展、舞台气愤的不断变换而 ?展现的,舞台灯光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结合体,舞台灯光的历史发展是同戏剧的演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很多演艺厅中的舞台灯光设计都是非常迷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