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专题问题答案

毛概专题问题答案

1.袁华: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它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它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带领群众前进。

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也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决策时的坚定决心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它要求我们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同时不被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所干扰。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既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党和人们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2.袁华:如何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

“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所谓“更基础”,就是说,文化是确立“道路、理论、制度”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智慧和道义的支撑。

所谓“更广泛”,就是说,文化渗透一切,影响一切,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将无从谈起。

因为文化视野、文化功底、文化理念、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切人。没有文化自信,“道路”开拓者、“理论”创造者和“制度”设计者就会缺少勇气和定力,缺少气节和胆识,缺少智慧和修养;“道路、理论、制度”的践行者就难免会犹豫彷徨,困惑不解,甚至怀疑动摇。

所谓“更深厚”,就是说,文化内涵最丰富,思想最深邃、意蕴最厚重,从某种意义来看,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缺少深厚的内涵。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会失去其独特的魅力;没有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

向、甚至改旗易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正确的灵魂、蓬勃的生机和开放的活力。

3.蒋昭阳: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了?一系列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①经济实?力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不平衡、不不协调、不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过30 多

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我国的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工业劳动,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培育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仍比较突出。所有这些,都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诸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利益难度加?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社会活?力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进展,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仍很严峻。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更更?要求。

③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式相互联系空前紧密,国际国内发展的相互联系也空前紧密。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较大,经济发展质量量还不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我国对外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达到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略和政策。

4.庞虎: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时代主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

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我们对内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外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与合作,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的中心任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3亿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5.吴茜:论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原因)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时期。前期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同时,社会矛盾有所增加,决定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解决的最大课题是——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

(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概括提出了“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我国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各项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改革战略。2013年提出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以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为目标的全面法治战略。2014 年提出了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中纪委“打老虎”、“拍苍蝇”、“猎狐行动”相结合的反腐斗争这两件大事,突显了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格局和治党思路。

(重要意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已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它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治国理政的目标、动力、保障和领导这四根支柱,形成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思路和基本框架,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引。因此,抓住“四个全面”,就抓住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全局和整体。

2 请谈一谈你对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开放发展”理念的认识。

3 试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治国理政全新战略布局。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挑战,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5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6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