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瑞吉欧幼儿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ocx

瑞吉欧幼儿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ocx

瑞吉欧幼儿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ocx
瑞吉欧幼儿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ocx

摘要意大利东北部瑞吉欧?艾米莉亚地区的幼儿教育模式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幼儿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成果。

这一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启发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注重关系的建立,构建家园、社区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在记录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以方案课程为主,预制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借鉴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及其模式,我们可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

关键词瑞吉欧;幼儿教育;学前课程1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主要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吉欧幼儿教育逐渐走向国际社会,其教育理念非常丰富,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1科学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在瑞吉欧看来,儿童是社会成员之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继承者、参与者与创造者,儿童拥有自己的文化与权利。

他们能广泛运用、创造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

他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及经验。

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马拉古齐形象地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和说话的方式,如语言、绘画、雕刻、泥工、建造、肢体动作等等。

[1]26瑞吉欧人认为教育要在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

实施,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及经验出发,让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在重教之时,更应重学,以学定教。

根据幼儿的行为反应决定主题进行的时间与空间。

幼儿教师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权威者、知识与技能的拥有者,儿童也不是被教育者,儿童的行为引领着教师的教育,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

1.2注重关系的建立在瑞吉欧学校,教育者与儿童、家庭、社区公民在一个和谐、民主、文明的世界中对话,民主参与与合作是他们实施幼儿教育的砝码。

教育者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关注、关心每一个儿童,但并不是孤立、片面地看待儿童。

关系是幼儿教育长远发展的枢纽,促使幼儿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及时、有效、良好的互动,是幼儿完成教育目标、走向世界的基石。

幼儿与教师即使有社会角色及社会地位的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学校与家长、社区人员建立起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的关系。

意大利人坚信,个人———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教师之间建立集体协作的关系,通过认知冲突的发生与解决来共同进步。

1.3教学记录的影响力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教学记录是其重

要的教育精髓之一。

教师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幼儿,与幼儿耐心地交流,通过幼儿作品、文字、声像资料等工具,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资料收集与记录。

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使用多种符号表征世界的方式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与诠释,不断反思与总结幼儿的优缺点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并对自己及幼儿的发展做出评价与展望,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幼儿,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拓宽教学思路。

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而且可以促使师幼互动,促进家园共育。

1.4生成课程和方案探究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强调团体中心、关系与互动中心,构建孩子与教师、成人一起游戏、工作、对话、创新的课程模式;强调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建构自己的文化。

瑞吉欧幼儿教育取向认为,与幼儿共事,是由三分之一的确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确定和新事物构成的。

[2]方案课程在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

以课程就是所发生的为课程观,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和兴趣,倡导教育应当引导人去探索知识,变得更自由、更有创造力[3]190。

其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是在即时的情境、突发的事件中生成,是教师与幼儿对话、探究、合作的结果。

方案课程在横向上将认知、情感、技能等多种领域加以组织和整

合,纵向上不断地生成新的主题与方案。

1.5工作坊是儿童成长的乐园瑞吉欧教育中,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

环境创设以家庭社区、文化折射、年龄发展、时间与空间、尊重使用者、评估更新为原则;坚持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之一的价值取向。

瑞吉欧的工作坊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收集了幼儿的各种学习作品,而且收集、记录着老师及家长们研究学习的各种成果。

马拉古奇说工作坊是幼儿双手和心智探索的空间,是课程整体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更多,所以‘工作坊是激发幼儿的地方’。

[4]137-140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们聚在一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互相接近,一起游戏、对话,享受童年的乐趣。

2瑞吉欧教育理念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启示我们,要在中国文化的视角下,在我国先进、优秀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势的学习并吸收其教育精髓,从中获取灵感,得到感悟。

2.1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我国幼儿园教育课程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秉持以教定学的主旨,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

课程设计目标化、成人化、知识化;课程内容以教材为主,小学

化倾向严重;课程实施机械、死板、非游戏化;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是教材内容的搬用工,儿童对教师更多的是害怕与服从。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关心与关注儿童。

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通过幼儿园课程来实现的,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5]。

课程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标,将计划性与生成性结合;课程内容游戏化、生活化,同时具有兴趣性、启蒙性、安全性、适宜性、可探究性、整合性;教学活动生动、有序、以学定教。

2.2注重关系的建立,构建家园、社区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在瑞吉欧,学校与家长、社区建立对话、合作、共同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瑞吉欧学校的课堂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错误观点的存在,是儿童和教师发表各种不同观点的场所。

在我国,由于教师专业素养及幼儿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关系的建立及家园、社区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的开发不容乐观。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及社区公民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其社区及社会文化建设带来的相关益处;家园及社区关系的建立被功利化;社区发展的重心只在文化建设上。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家长、学校、社区共同管理的关系;提高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的儿童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中来,使其在成员合作中找到平衡点,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平等、和睦,

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自由发展,逐渐壮大;将自身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及社会文化中,为孩子建立幸福、快乐的家园。

2.3在记录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我国,教师的记录面临着巨大挑战。

教师队伍发展缓慢,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幼儿园班额较大,教师难以记录幼儿的成长经历;教育任务的繁重,使得教学记录流于形式;家长的参与度低,其记录的效度难以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模糊。

由此可见,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教师教学记录的意义难以显性。

因此,我们应通过记录及观察的方法去研究教师与儿童的成长及发展。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加快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实践-反思精神。

其次,缩小幼儿园班额,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

再次,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再者,让更多的老师、专家、学者参与到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

最后,规范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给教师一个公平、民主、和谐的工作及学习环境。

2.4以方案课程为主,预制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瑞吉欧教育之所

以创造出自己的国际之路,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教育者可以拥有自己的教育内容、方法及体系,他们可以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也可以不遵循任何国家预设的课程内容框架。

其课程的主要运行形式是方案活动,主题的开展以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为主,预制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对生成性的方案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预制性与生成性把握不准,找不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学习、同化、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构建弹性课堂,促进幼儿智慧的成长。

鼓励教师学习生成课程理论,处理好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提高教师在生成课程实施过程中驾驭生成性与预设性关系的能力;鼓励家长及社区人员为生成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完善教师培养及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保障幼儿园、家长、社区及专家、骨干教师的协作机制。

2.5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儿童是环境的产物,瑞吉欧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是儿童周围的环境,来自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来自他们的各种活动[6]。

工作坊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精髓,代表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文化特色及人文情怀,代表着人类基础生活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特质。

在我国,活动室就是工作坊的缩影,记录着教师与幼儿的成长经

历,记载着我们的文化精髓,寄托着国家及民族的希望。

然而,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幼儿及家长的参与;以视觉刺激为美与教育的象征,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被淹没;重视物质环境创设,忽视精神环境创设,对环境的理解片面;追求昂贵、时尚的教育资源,乡土教育资源被边缘化。

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本、归还幼儿、家长、社会人员的主动权、参与权、自主权。

根据各地发展差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幼儿园课程思路,进行地域课程资源开发,完善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7]。

既重视物质环境的建设,又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活动室的建设避免唯美的误区文字的误区和结构的误区[8]。

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教育性、环保性、适宜性的幼儿园文化,使园内环境自然化、多元化、民族化、生态化、生活化、动态化。

参考文献[1]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一百种语言解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卡洛琳?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施良方.课程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埃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罗雅芬,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5]郑益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文教资料,201128138.[6]李从军.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述评[].教

育论坛,2015320297.[7]朱从琴.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17.[8]李俐.幼儿园班级环境建设[].学前教育研究,2008849-51.作者贾周芳廖娟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1、概述 瑞吉欧.艾米里亚(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具有良好的城市公共生活传统和艺术、人文的精神氛围。本世纪60年代以来,该市在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的发起和领导下,凭借市政府和社区民众的全力支持、合作与参与,经过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教研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继蒙台梭利之后,又推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模式或体系。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几乎体现在所有的方面:机构的组织与管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校内校外的人际、群际互动与合作,课程与教学,教师的成长等等。而其中最直接最感性的特色,就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动而丰富的表现。 为宏扬进步主义的教育理念,推广自己的教育经验,自80年代初期以来,马拉吉兹率部在欧美各国举办巡回展览。这个名为《儿童的百种语言》的展览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瑞吉欧的精神理念与教育经验得到各国"教育界、学界和政治界人士的赞赏",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并刮起了一场席卷西方世界的瑞吉欧教育"旋风":不仅慕名前往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而且它所提倡的哲学观"成为美国、日本、澳洲和欧洲幼教界人士的主要参照对象"。 瑞吉欧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理念和实际做法,正好应和了当前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迫切的呼声。即使剔除这种时代性的因素,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幼儿、教师和家长这三种"主角",在共同活动中所表现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精神,所营造的自由表达、通融理解、开放民主的氛围,所焕发出的责任心和想像力,以及在长期的合作中所结成的共同体,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幼儿教育中永恒为真、为善、为美的景象。这种景象,是任何一个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必备的人文景观。 2、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主要特色。 全社会的幼儿教育: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 瑞吉欧一艾米里亚的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社会在育几方面给予家庭以有力的支持,素来是意大利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一种体现。在瑞吉欧市,0-6岁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款。许多由社区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对地方政府施加实质性影响,以保障和改善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 家长在学校中所起的种种实质性的作用,本身也是社会支持的一种表现。在全市所有的幼儿学校中,家长都有权利参与学校所有环节的一切事务并自觉承担起这一责任。例如家长要讨论学校的各项政策,研究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参与课程的计划与实施并给予一定的评价。 民主与合作:学校管理风格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联盟,一个教师与儿童同样能获得"家一样的感觉"的地方。这些学校并没有我们在一般机构中所见的那些行政事务,教师之间也没有任何的层次等级,他们只是平等的共事者与合作者。所有学校由一位主管直接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他还要组织协调一群教研员进行宏观的决

幼儿园未来发展趋势

幼儿园未来发展趋势 2015-02-05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正处在一个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面临着自身深刻的变革,机遇和桃战并存,能否抓住机遇,顺应未来,决定着很多幼儿园的生死存亡,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是如此。 1、未来十年幼儿园数量会继续急剧增长 按照国家十年规划纲要,2020年前后全国平均入园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目前的人口出生率、城乡入园率测算,未来十年幼儿园缺口将会是现有的十分之三左右,如果考虑到城市改造、农村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新开发区建设、园所升级换代等因素,未来可能新增八万到十万所左右幼儿园。全国平均每个省未来十年约增加3000所左右。以陕西省为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了1000所幼儿园,按此增长速度至少还需要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共9年)才能完成3000所左右的幼儿园建设任务。考虑到目前城乡入园率不均衡的现实,未来幼儿园的增长重点在农村和县城地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包括县城将会是下一个十年幼儿园的发展热土。 2、公办民办竞争加剧,分工明确

公办园由于国家财政支持,办园成本相比民办园低得多,容易实行低收费、普惠性办园思路;民办园自收自支,办园成本高,只能面向高收入家庭、对孩子保育有更高需求的人群走高端办园路线。普惠性幼儿园和优质优价的名园是未来公办民办发展的基本趋势。 考虑到政府有可能对民办园给予支持,通过奖补、购买服务等措施调节民办园的收费,但从我国民办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购买服务和奖补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民办幼儿园的运营成本。 , 公办园---- 普惠性 民办园---- 优质名园 结论是:民办园必须改变思路了,优质优价、名园是唯一的选择。 3、数量增加逐步过渡到质量提升 建国以来,由于在发展幼儿园问题上国家欠债太多,面对越来越多的孩子入托需求,首先重点解决的是入园难的矛盾,随着入园难问题的逐步解决,必然会面临入好园的矛盾。在目前这个新老交替的时代,入园难和入好园难相伴而生。所以,在有些地区不存在入园难,而是入好园难,有些地区是入园贵或者入好园贵。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的问题是幼儿园数量和质量的矛盾。以陕西为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解决数量不足问题,尤其是农村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第二

芬兰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芬兰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芬兰是一个地处北欧、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进行的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缩写为PISA)测评中,芬兰已经不只一次登上最佳教育冠军的宝座,所以人们似乎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不在英国、美国等国,而在芬兰。芬兰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2003年,芬兰国内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就达到了96%以上,近几年更是接近100%,这一比例始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发达的学前教育是芬兰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芬兰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完善的福利保障 芬兰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而且处处都能体现该国公民的高福利,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学前儿童的教育费用在2001年以前是由国家、地方和家庭共同来负担的(国家和地方分别承担42%,家庭只需承担16%),但在2001年以后,这笔

费用一般只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家长往往不用再交费,只需要在儿童入学前在教育机构填写申请表,并附上自己的纳税记录就可以了。[1] 儿童入园后还享受免费的定期体检、医疗服务,并为每个儿童提供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的医疗保险等。儿童可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并且对上学距离超过5公里的孩子及残疾儿童由城乡政府负责安排免费的往返交通。正是得益于完善的福利保障,从而保证了全国接近100%的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学前教育。 二、较高的教师专业素质 按照《芬兰教育法》的规定,所有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都必须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位,并且还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有资格申请学前教育教师职位。有了国家的重视以及严格的入职条件,学前教育教师在芬兰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其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广泛的尊重,他们的工资待遇与国家公务员相当。此外,芬兰各城乡政府和学前教育机构都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免费为其提供在职或者脱产的培训及学位攻读。大多数国家的学前教育教师是在学术性不强的学院或师范院校接受教育,而芬兰学前教育教师都由大学来负责培养和培训,这也保证了培养的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手段改进教育教

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

第29卷(2009年)第10期第57-59页 Vol.29(2009)No.10P 57-P 59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作者简介:1.李贵希(1970-),男,河南人,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学前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2.刘花雨 (1980-) ,女,湖南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李贵希1,刘花雨2 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 摘要: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本质是解释和假设,知识建构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个体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这些观点为评价儿童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由 此,学前教育评价应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多维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同时,评价方法要以质性为主,注重评价的真实性、情境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知识观;学前教育评价;启示中图分类号:G 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9)10-0057-03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从哲学角度讲,它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尔后汇入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于库思 ·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以及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等。他们反对结构主义所崇尚的理性主义,试图恢复被结构主义所忽略的非理性事物,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追求自身科学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也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主要表现为对心理因素的重新关注,对学习机制的认识从学习是被动的反应发展到学习是主动的认知,再到学习是积极的建构。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传统知识观、传统教育观的反思以及对现代知识观、现代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倡导上。建构主义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观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它大胆而新颖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知识的新视角,从而也引起我们对知识的获得方式、掌握知识途径的科学性作出反思,对评价儿童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所谓知识观,是对于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1]。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表征,知识是现存的、独立于认识者之外的。知识只有在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的情况下才被认为是正确的。客观知识就是真理。在这种认识论思想中,科学概念是与各种事物相对应的,科学命题、原理、定理等是唯一正确的、真实的解释。科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精确性,并且必须是能够用一套客观的方法加以验证的才算是真正科学的知识。对于一 个人来讲,只要掌握了这种知识,便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运转法则,从而具有了支配世界的力量。知识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要结果。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的本质是解释和假设 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表征。建构主义却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准确表征,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借助于 符号系统对客观现实作出的一种“解释”、“假设”〔2〕 。虽然世界是 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如何理解客观世界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却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来建构现实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由于每个人的已有经验以及价值观不同,所以每个人在解释外部世界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知识不是客观的,它也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和唯一解释,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在目前来说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新。基于这种观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于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以权威为理由来压服学生接受这些知识。 (二)知识建构是个体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并非被动地接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 3 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古代至 19C 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 初至 20C50 年代:学前公共教育( 3 岁—入学前) 3.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 0~3 岁的早期教育和3~6 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 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 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 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 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 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 .2 :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瑞吉欧幼儿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ocx

摘要意大利东北部瑞吉欧?艾米莉亚地区的幼儿教育模式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幼儿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成果。 这一模式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启发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注重关系的建立,构建家园、社区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在记录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以方案课程为主,预制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借鉴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及其模式,我们可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 关键词瑞吉欧;幼儿教育;学前课程1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主要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吉欧幼儿教育逐渐走向国际社会,其教育理念非常丰富,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1科学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在瑞吉欧看来,儿童是社会成员之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继承者、参与者与创造者,儿童拥有自己的文化与权利。 他们能广泛运用、创造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 他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及经验。 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马拉古齐形象地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和说话的方式,如语言、绘画、雕刻、泥工、建造、肢体动作等等。 [1]26瑞吉欧人认为教育要在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

实施,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及经验出发,让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在重教之时,更应重学,以学定教。 根据幼儿的行为反应决定主题进行的时间与空间。 幼儿教师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权威者、知识与技能的拥有者,儿童也不是被教育者,儿童的行为引领着教师的教育,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 1.2注重关系的建立在瑞吉欧学校,教育者与儿童、家庭、社区公民在一个和谐、民主、文明的世界中对话,民主参与与合作是他们实施幼儿教育的砝码。 教育者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中关注、关心每一个儿童,但并不是孤立、片面地看待儿童。 关系是幼儿教育长远发展的枢纽,促使幼儿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及时、有效、良好的互动,是幼儿完成教育目标、走向世界的基石。 幼儿与教师即使有社会角色及社会地位的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学校与家长、社区人员建立起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的关系。 意大利人坚信,个人———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教师之间建立集体协作的关系,通过认知冲突的发生与解决来共同进步。 1.3教学记录的影响力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教学记录是其重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1、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1997 年拨款达到39.8 亿美元, 比1965 年增长了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在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儿童发展事业经费的推动下, 各州政府也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纷纷增加投 资支持公立学前教育。英国1995 年实施了“儿童凭证计划”, 发给每位 4 岁儿童家长价值11000 英镑的凭证, 以支付孩子的学前教育费用。从1997 年以来, 英国已对学前教育投入了85 亿英镑。日本在近几年也不断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 1990 年比1985 年增加了27%, 1993 年又比1990 年增加了8%。这些国家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举措, 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快了学 前教育民主化步伐, 同时也为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备受幼 教工作者的关注。从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来看,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成果颇丰,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总体特点为:注重理论研究,忽略实证研究;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方面的研究较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缺少对评价指标的再评价。 关键词: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托幼机构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广大幼教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因而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备受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以1998)2008年见载于《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刊物上的评价类文章为对象,并辅以《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的评价类文章,从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着手,对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做一综述。通过检索,截至2008年10月,上述各类期刊所载关于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和托幼机构评价研究的文章约为105篇,成果颇丰,呈现出的总体特点为: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方面的研究较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缺少对评价指标的再评价。 一、关于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反馈信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成为幼教各界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重介绍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文化思潮及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如适宜发展性教育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启示为: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注重差异性评价;构建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评价内容;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倡导以观察和描述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等。2、幼儿发展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渐渐转向注重过

当今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谈当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1学6田云丹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看法。我第一天走进将要实习三个月的幼儿园时,眼前的景象我只能用农家小院来形容。可能是因为这所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所以规模特别的小,孩子们的教室是那种水泥做的平房,而且没有怎么经过装饰,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教室里面只有一个旧的铃鼓,一个小黑板,一盒粉笔。卫生间都是在外面公用的。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当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且大多数老师的第一学历都为初中。这里的老师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刚开始时,我真的觉得很郁闷,因为和这里的老师沟通有一点点问题。而且,开大会时也是用方言讲的。总而言之:一、农村幼儿园里的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年龄大、素质低、公办教师少。这些教师的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多数教师已取得中等幼师学历,但第一学历大都为初中。因经费不足、盯班教学等原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活动在低水平徘徊。公办教师比例太低,也造成了教师工资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规范化程度低。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房屋拥挤、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极差;二是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三、教师待遇较低,医保、养老缺乏保障。幼儿园仅依靠收费维持运转,教师的大部分工资也靠

收费支付。教师工资待遇低,医保、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幼儿教师一方面严重超编,另一方面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大龄教师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大龄教师“粘岗”的问题。所谓粘岗,是到龄后占着岗位等政策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学前教育还有些地方需要改善。分别是一下几点: 1、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挖掘培训资源,精心设置课程,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较为系统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技能。二是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逐步增加公办幼师比例。三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适当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人员。 2、认真落实“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各乡镇认真制定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建设目标,让幼儿园建设少走弯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议市、县政府把“幼儿园危房改造”列入年度重点工程,落实扶持资金,为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提供保证。三是落实政府责任,明确办园主体,改变多条腿走路的混乱状况。特别是对于联办幼儿园,要形成乡镇政府为主的“联办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卫生系统把专项资金扶持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办法 3、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幼师工资政府拨款的比例,切实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教工作。二是

瑞吉欧幼儿教育带给我们那些启示终审稿)

瑞吉欧幼儿教育带给我 们那些启示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瑞吉欧幼儿教育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儿童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已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并非只有单纯的需求,他们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具有可塑性。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的。 我们可以从瑞吉欧教育理念那里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我们可以向瑞吉欧学习课程的主要运行形式——方案活动,以师生共同的兴趣和所关心的问题为背景,生成各种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向瑞吉欧学习如何运用各种视觉的和图片的表现形式,让儿童从观察中获取的绘画经验,通过想象或创造去提升绘画的愿望和能力,让教师去解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从而与儿童更好地沟通。第二,我们可以向瑞吉欧学习如何让儿童在关系中进行学习,即让儿童在教师精心的指导下以及在与同伴的合作和交往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让儿童在业已建立的儿童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紧密关系之中去接受教育机构、社区和民族文化的熏陶。第三,我们可以向瑞吉欧学习如何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去研究儿童及其工作,去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增进儿童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的积极参与。瑞吉欧为人们提出了积极参与精神和反思性文化的实践,这种文化尊重但同时又质疑民主、对话和多样性的观

点,对周围的世界持开放态度,并立足于与他人的交流关系之中。第四,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瑞吉欧教育系统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处理幼儿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活功之间关系提供一种样板。这一关系的处理,正是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点和难点之一。瑞吉欧教育系统对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提示是,在开发儿童的潜能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开发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提示,对于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开发儿童的什么潜能和如何开发儿童的潜能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瑞吉欧教育系统特别强调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各种语言的发展)对促进儿童认知和人格的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也是有所启发的。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142 何佳钰1406032066 (一)民主化 民主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世界学前教育民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1、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而入学机会均等又是其前提。学前教育普及率是反映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都在显著上升。有关数据显示,OECD的30个国家入园率由1999年的74.4%上升到2006年的 83.8%,而我国的幼儿教育也不断从城市向农村发展,更多适龄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2、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对教育公平的呼吁逐渐增多, 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成为可能。 2000 年, 有 164 个国家参加的达喀尔会议所通过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中, 第一项就是“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 以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为主。 1965 年, 美国提出了“开端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对贫穷、处境不利和少数民族 3 岁~5 岁儿童提供补偿教育。 1994 年, 美国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 将赞助对象延至 2 岁儿童。英国的“确保开端” 运动, 资源优先向 20% 处境不利的地区倾斜, 该项目的口号是“每个儿童的生命都值得拥有最好的开端”。 3 岁~4 岁儿童可享受每周 5 天、每天 2.5 小时的免费教育。在俄罗斯, 1992 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宣布教育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并将教育的人道主义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准则, 规定俄罗斯境内的公民, 不分种族、民族、语言、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 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 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3、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 1997 年拨款达到 39.8 亿美元, 比 1965 年增长了 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 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 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

学前教育评价

2009级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评价》期末复习提纲 1、谈谈你学习《学前教育评价》的体会和收获。答: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学前教育评价》 这门课,本书从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试图既反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也反映 教育评价的实践操作;既反应教育评价领域的共性问题,也反映学前教育评价的特殊问 题;既反映国内学前教育评价的探索成果,也反映国际学前教育评价的经验教训;既注 重学前教育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也注重对学前教育前沿问题、争论问题的探讨;既有 大量的理论介绍,也有丰富的实践训练。评价是揭示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同一事物, 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不同,评价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正是基于这一点,“以幼儿发展为 本”的理念使学前教育评价在价值标准、价值判断的方式上都朝向科学性、有效性发展, 以发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功能。通过学 习这门课我更加了解学前教育评价可以让我们学会什么:完成了对评价功能的再认识; 完成了对孩子的再认识;分享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提高观察质量、学会分析整理;尝试 多种方法,立体评价幼儿;尝试多角度切入,全面地评价幼儿。我对评价方案的制定有了 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一些教育评价中的专有名词有了认识,学习了一些评价中运用的方法。本 书对为什么要评价、谁评价、评价什么、根据什么评价、怎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着重探讨了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信息等基本概念。 2、试分别列举实例说明什么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P14~P16) 答:(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对象的基础情况, 并有效地发现问题,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比如,大学入学时对学生的 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考试,目的是分班提供依据,分班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这就是一种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例: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可以表明学生在掌握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和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并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有时,当教师发现某个或某些题目被全班大多数或一部分学生答错时,可以立即组织班级复习,重新讲解构成这些测试题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有些错误只存在于个别学生身上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3)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做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做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 3、谈谈你对CIPP模式的看法。(P31~35) 答: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评价主要是以目标达成、测验和实验设计为定向的评价。CIPP正是基于这样的评价现状、评价模式、评价观点,并针对这些评价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供大家选择的评价模式。价模式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理论上,CIPP 模式毕竟属于一般方案评价的范畴,它自然适用于课程评价。不过,在应用于课程之时,需要结合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改造和完善工作,以反映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其次,CIPP 评价模式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新提出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等概念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上,CIPP 评价模式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此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框架。 4、如何在评价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保护儿童的权利?(P41~48) 答: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收集评价信息时要具有儿童权利保护的意识、能力和方法,既要从保护儿童权利的角度收集评价信息,也要注意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保护儿童的权利。在收集评价信息时不要侵害儿童权利。作为评价者,为了得到自己的评价信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他们常常会对着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 全人教育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 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 教育批评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观点,倡导人在 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 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 开始重视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 儿童”,呼吁纠正将幼儿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把幼 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前,国际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层次性: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 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因此,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随着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 周延。 3.幼儿教育“一体化” 世界各国在努力实现幼儿教育民主化和追求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同时,开始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将幼儿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置于终身教育和全球化社会的背景下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托 幼一体化”“幼小一体化”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开始 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的趋势。 4.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 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国家的介入使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

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 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订幼教 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 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 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 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 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 5.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许多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纷纷采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 出现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倾向。如,美国1985年9月 规定,5岁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公立教育中。这一规定,使得全国90%以上的5岁儿童进入学校的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法国政府规定,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处于同一系统,属于初等教育的基础性或准备 性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国的4岁和5岁儿童的入园率 已达到100%。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比利时、英国等,也已经将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实施。有的甚至明确规 定5岁以后的幼儿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国家对该阶段的教育不仅在 师资、设施、财政上给予保证,而且也要求家庭尽其保证5岁以后 儿童接受教育的义务。 1.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1)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我国学前儿童入园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9年学前三 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针对这一现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 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教育。” 这一规划目标显然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有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

幼儿园发展趋势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浅析 民乐县南古学区马蹄小学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可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下面就农村幼儿教育得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做简要的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 1、从办园现状看: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义务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从上到下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教育的问题。没有把幼儿教育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幼儿教育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呈现混乱无序状态。目前,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硬性措施制约和统筹规划。 2、从管理上看:现在农村幼儿园主要办园方式是由乡(镇)、村小学举办。作为村级幼儿园,从法律意义上讲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实质上是小学的附属机构,仍由小学进行管理。由于小学教育工作繁忙,对幼儿园往往是不闻不问或无暇过问。从小学抽调到幼儿园的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相应

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的倾向比较明显。 3、从教育经费上看: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一费制”,小学公用经费相当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学校在幼儿园的经费支出上是“精打细算”。甚至将幼儿园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上级相关部门都没有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村级幼儿教育的投入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致使办园条件总体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明确。 4、从师资队伍来看: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偏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问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农村幼儿园有一部分代课教师,由于工资待遇低,影响教师情绪和师资队伍稳定,办园质量得不到保证。 5、引发小学低龄化入学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家长的认识问题,认为及早入学效果好,因此提前一年将孩子送入幼儿园(甚至不惜更改户口虚增年龄);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经费问题,部分学校对送来的幼儿不论是否到入学年龄来者不拒。引发了小学低龄化入学新问题。 二、作为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我,深感农村幼教道路的艰辛。虽然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农村幼儿教育会有更健康的发展,针对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评价

对现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与评价 一、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巩固与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1 据美国一项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学前教育如此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面临许多的问题。可是现有的政策法规并不能解决,需要学前教育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且,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的一些高校教授,还是普通平民,对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多。笔者从个人的角度研究了现有的法规中已有的规定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期能给将来的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提供一些建议或启示。 二、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 1.建国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公布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蒙养院,从此,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制度上得以确立。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专有<蒙养院章程家庭教育法章程>部分,这是我国第一部学前教育法规。 2.建国后。1949年至2008年有关的幼儿教育的重要文献有108项,其中相关法律5部,包括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政策性文件和法规83项,如幼儿园指导纲要和规程;有关领导人讲话、报告和题词11项及其他相关文件9项。这里限于篇幅,仅列几部相对重要的法规。 1951年,颁布<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幼儿园的组织为幼儿园”,明确了幼儿园教育为我国学制的第一个环节,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试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育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1966年~1976年,十年的动乱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学前教育事业没有得到发展。1988年1O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和<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分别在1989年、1991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1991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2月,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12月卫生部、国教委颁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确定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1997年又颁布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九五”期间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了基本要求。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 从以上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但在现实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却并不高,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照顾孩子的“阿姨”而已。它并不与中小学“同起同坐”。而法国早在1886年颁布的《机构法》中,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国学制系统,即将幼儿学校纳入法国“实行初等教育的小学”范围之中。法国的学前教育不仅在法律条款中予以规定,在现实中也具有同等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已有的规定及存在问题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摘要: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建立积极、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前教育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学前教育的进步。本文探究分析了我国学校教育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从现状出发,归纳总结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目的在于不断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好儿童的教育启蒙工作。 关键词: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建议 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办好学前教育非常重要。从学前教育本身来讲,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评价研究机制来促进学校教育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进学前教育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一、分析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重要性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现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十分特殊且十分重要的一环。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较为薄弱,正常的理解能力也尚未形成,在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对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内心想法还不甚了解。从儿童家长的角度上看,他们希望自己孩子的潜质得到了最大的挖掘,智力水平能得到充分的开

发。对于社会来说,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此,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现状来不断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完善,而促进学校教育不断满足日新月异时代需求的基本方法就是对其开展评价研究。 二、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展的教育项目中有关于学前教育的项目越来越多,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也在逐年增多。除此之外,我国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来促进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升。 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广大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长时间停滞不前,更不要说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了。 (二)研究对象有所扩展 早些年,关于学前教育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之上,对教学计划和课程编制做出判断。在现代教学评价体系中,一切宏观和微观的教育活动皆可以作为评价对象。如果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太过简单和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