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 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

胃肌层及浆膜。

3、肝脂肪变:

尸检: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桔红色(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促使体脂分解,作为能量来源,使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肝内,超过肝脏氧化、利用和脂蛋白的转运能力,于是中性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而发生脂肪变性)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尸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满布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休克缺氧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或使细胞膜直接受损,造成细胞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尸检:全身水肿,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由于恶性肿瘤的消耗和破坏患者发生恶病质和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浮肿与胸腹腔积液)。两下肢及背部水肿为甚(为保证心脑血液供应,血液发生重新分配,故休克早期就出现肾血流灌溉不足,导致急性肾衰)6、失血性休克

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正常值:

13.3~16.0/8.0~10.6KPa),心音快而弱。(胃癌破坏组织损伤血管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休克。)

二、1、肝脂肪变。原因: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促使体脂分解,作为能量来源,使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肝内,超过肝脏氧化、利用和脂

蛋白的转运能力,于是中性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而发生脂肪变性。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原因:休克缺氧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等细胞器,或使细胞膜直接受损,造成细胞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

三、患者死因:溃疡底部大血管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四、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1、患者的心理因素。面对患了癌症这一强烈的恶性刺激,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神经和心理反应,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2、癌症恶性程度的高低。表现在其组织学上的分型,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若病理报告单上写明是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肿瘤细胞,便表明其恶性程度较高。因为此类细胞更原始、更幼稚,其生长繁殖速度更快,核分裂明显,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早期便可发生转移,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及营养物质大量消耗。

3、发现早晚决定治疗效果和存活时间。根据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以及局部浸润程度将肿瘤分期。

4、年龄。癌症患者年龄越轻,其内分泌系统越旺盛,其恶性程度和预后也越差。青年人患了癌症会很早发生转移,因其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正常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也因而繁殖迅速,肿瘤速度生长极快并使组织器官功能迅速衰竭,即使手术也极容易复发。由于人们习惯地以为癌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因而青年人患癌不易早期发现,及至发现已至晚期,其治疗效果也极差。

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自身状况: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身体一般状况可影响胃癌预后,

一般青壮年、男性的预后相对要好。

2.病灶部位:肿瘤位置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一般胃体癌预后最好,依次为胃窦部、近侧部及广泛癌。

3.组织学类型:国内将常将胃癌分为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硬癌、未分化癌和混合型癌,一般认为分化好的腺癌术后生存率低于高分化者。

4.肿瘤大小:一般小肿瘤预后较好,肿瘤最大直径在4cm以下时可能是预后较好的指标之一。

5.淋巴结转移:一般认为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要好。

6.手术切除:影响胃癌预后的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包括手术根治度和胃切除范围等,一般手术根治度大且切除范围小的预后要好。

7.饮食因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预后,这包括少摄入干硬、腌渍、熏烤、煎炸等食物,而增加豆制品、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影响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早期胃癌手术根治切除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

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而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与早期胃癌的预后无相关性。

备注:恶病质:是指疾病状态下机体组织被消耗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身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厌食、疲劳、衰竭、脂肪和肌肉群进行性消耗和脏器的功能损害。超过3/4晚期癌症的患者有恶病质的征

状,尤其是胃癌和胰腺癌病人,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期的负氮平衡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潴留过多的水分,出现全身水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得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就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得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得胃酸刺激溃疡局部得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0.70,L0.25,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

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56 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 T36.5 ℃, P96 次/ 分, R18 次/ 分, Bp130/70mmHg ,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 次/ 分,律齐,心尖部Ⅱ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化验: Hb75g/L ,RBC3.08× 1012/L , MCV76fl , MCH24pg ,MCHC26% ,网织红细胞1.2% , WBC8.0 × 109/L ,分类中性分叶69% ,嗜酸3% ,淋巴25% ,单核3% , plt :136 ×109/L ,大便隐血( + ),尿常规( - ),血清铁蛋白6μ g/L,血清铁50 μ g/dl ,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8 分) (一)诊断 1. 缺铁性贫血 2. 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 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 + );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 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

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 5 分) 1. 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 慢性病性贫血 3. 海洋性贫血 4.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4 分) 1. 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 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 血清癌胚抗原CEA ) 4. 腹部B 超或CT 四、治疗原则( 3 分) 1. 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 补充铁剂 3. 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35 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查体: T38 ℃, P96 次/ 分, R20 次/ 分, Bp120/80mmHg ,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 + ),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 次/ 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化验:Hb82g/L ,网织红细胞0.5% ,WBC :5.4 × 109/L ,原幼细胞20% ,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 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 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着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3、肝脂肪变: 尸检: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桔红色(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

病例分析——肺癌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 癌 一、概论 1.概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亦称支气管肺癌,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速度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关。本病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在60~79岁之间。 2.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大量资料说明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如病毒感染、某些慢性肺部疾病与支气管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3.分类 按解剖学部位分类 (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癌肿称为中央型,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 (2)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称为周围型,约占l/4,以腺癌较为多见。

按组织学分类 按细胞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目前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鳞腺癌。 二、诊断要点 1.40岁以上男性,长期重度吸烟史。 2.症状体征 ①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体征 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少许泡沫痰;肺泡癌可有大量粘液痰。 咯血:以中央型多见,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性血痰。 喘鸣、气急、胸闷、发热、厌食、乏力、体重下降等。 ②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体征 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胸壁静脉曲张和上肢,颈面部水肿。 Horner综合征:肺上沟瘤(Pancoast's tumor),癌肿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导致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无汗。 ③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骨转移。 ④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肿瘤综合征。 Ⅰ.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异位ACTH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 Ⅱ.其他肺外表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肌无力样综合征,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3.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①胸部X线检查 1)中心型肺癌 直接X线征象:多为一侧肺门类圆形阴影,边缘毛糙,可有分叶或切迹等表现。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并存时,可呈现反“S”形征象,有诊断意义。

肿瘤科合理用药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药师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查房过程发现不合理医嘱,及时与医师沟通,共同商讨对患者有益的治疗方案。结果:为肿瘤科医师提供药学咨询服务,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使病人得到安全、经济、有效的药物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积累经验,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关键词:临床药师;肿瘤科;合理用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病发率可能比现在增长50%以上[1]。肿瘤属于慢性难治性疾病,治疗过程繁杂,综合治疗涉及学科多,治疗周期长,化疗方案常联合用药,毒性大,副作用多,晚期癌症患者病理生理状况特殊,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因此,合并用药过程中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师在肿瘤内科进行药学服务显得很有必要。肿瘤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对象是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关心病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经济等影响药物治疗的各种社会因素,使病人得到安全、经济、有效的药物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2]。临床药师应该熟练地应用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用药,协助医师鉴别遴选药品,为肿瘤科医师提供药学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药物应用咨询和安全用药指导。 1药师参与用药案例分析 1.1关注药物的禁忌证,指导临床合理选择药物 病例摘要:患者,女,53岁,诊断: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V期(胸膜、骨转移)。行紫杉醇60mg dl,d8+吡喃阿霉素40mg d1,30mg d8,21天/周期,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医嘱予甲氧氯普胺对症处理。 用药分析: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同时还具有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甲氧氯普胺有强大的中枢镇吐和胃肠道兴奋作用,吸收和起效迅速。是化疗后最常用的止吐药之一。但甲氧氯普胺尚有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进催乳素释放,研究表明,在催乳素作用下,人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活力都显著提高,并增加癌细胞的运动性和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故甲氧氯普胺的禁忌症是行化疗和放疗而呕吐的乳腺癌患者。医师忽略了这一点,经药师提醒后改为无促进催乳素释放作用的托烷司琼。 1.2监测患者的病理状况,预防药源性损害 病例摘要:患者,女,87岁,诊断:肛周中分化鳞形细胞癌术后放疗后。患者为老年晚期肿瘤,一般情况差,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医嘱复方氨基酸50g 与丙氨酰谷氨酰胺100ml营养支持。 用药分析:患者为老年女性,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主饮食, 1

肿瘤病例讨论

病例一 患者,陈佰玲,女 32岁 主诉:右侧侧面部无痛性肿物3年余,生长缓慢。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右面侧、耳下区小肿物约黄豆大小,无不适,未曾诊治。近年来逐渐长大,致核桃大小,无麻木、疼痛等不适,无时大时小病史,无口眼歪斜及闭眼障碍,无鼓腮漏气。皮肤及口腔黏膜无破溃,无口干,无发热。 既往史:平素体格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输血史。无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无中毒史。无寄生虫接触史。预防接种史无遗漏。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无化学性、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嗜好。月经史:17,5-7/30,2006年3月16日。25岁结婚,爱人及1子均健康。 家族史:父母健康。1弟体键。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80mmHg。 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正常。 专科检查 颜面尚对称,右侧耳垂上翘,右面侧耳下、腮腺区见3x3cm隆起,边界清楚,表面皮肤无充血、无破溃,皮温正常,局部触及1枚,3x2x2cm大小卵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结节及切迹,质中等偏硬,无囊性感,无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好。局部皮肤感觉正常。无面瘫征。张口度3.5cm,无偏斜。恒牙列,无牙缺失、无残根,口腔卫生尚可,口内未见异常隆起。口腔前庭沟无变浅。双侧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通畅。口腔黏膜无糜烂、破溃、出血。咽部无充血,无隆起,扁桃体无肿大。双侧颌下、颈部、颏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思考题: 1.请对此病例做出可能的诊断并提供诊断依据? 2.还需做什么检查,可以做活检吗? 3.此病还需与什么疾病鉴别诊断,如何明确诊断? 4.如行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诊断:右侧腮腺区肿瘤(多形性腺瘤) 诊断依据:生长缓慢,病史较长。右面侧腮腺区隆起,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结节及切迹,质中等偏硬,无囊性感,无压痛,活动度好。 2.还需做B超、CT。不能做活检,其原因有二,①易损伤面神经②有发生 瘤细胞种植的危险 3.鉴别及诊断:(1)慢性淋巴结炎:颌下区多见,局部炎症史,表面光滑, 时大时小,多由感染所引起,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淋巴结结核:颌下及耳后淋巴结常见,逐渐增大,可有消长史,抗结核治疗后可缩小,肿块可为多个。 (3)腺淋巴瘤:男性多见,患者常有吸烟史,扪诊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

肿瘤病例讨论

肿瘤病例讨论 病例一 女,68岁。 主诉:5个月前胃疼,逐渐加重,服胃舒平、去痛片等稍见缓解。3个月前持续胃痛、胃胀、呕吐,并有便血和呕血。入院后体检发现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变硬,肝脏肿大。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临床采用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以后患者逐渐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并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X线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少年在模糊片状阴影。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后2个月死亡。 尸解所见(摘要) 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 胃:胃小弯近幽门处有一椭圆形肿瘤,中央有一4cmX3cm之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质硬,切面呈灰白色,溃疡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 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残暴巢,细胞异型性明显,多见核分裂像。 肺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双肺上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淋巴结: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肺门及胃周边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色。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卵巢: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结节,镜下所见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讨论题】 1、此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和死亡原因是什么? 2、通过此例如何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3、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4、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此例表现如何? 病例二 病历摘要 患者黄××,男性,52岁。1962年5月21日死亡。 主诉:腹痛、便频、里急后重1年,咳嗽、胸闷8个月。 现病史:1961年4月开始腹痛、便频、里急后重。大便初为4~5次/日,量少,呈粘液血性,以后次数渐增至10~20次/日,呈暗黑色或鲜红色。1961年10月开始咳嗽,胸闷,午后微热,曾一度咯痰带少量血丝。 过去史:20年前曾患阿米巴痢疾,否认其它疾病史。 体查:体温不规律,下午微热。P 80~100,BP 110~130/70~90mmHg。胸部听诊,两肺呼吸音增粗。左下腹部不定时出现索状物,质中等,有移动性。肝在右肋缘下1.5~2.0cm。

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析复习课程

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 析

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56 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 T36.5 ℃, P96 次/ 分, R18 次/ 分, Bp130/70mmHg ,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 次/ 分,律齐,心尖部Ⅱ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化验: Hb75g/L ,RBC3.08× 1012/L , MCV76fl , MCH24pg ,MCHC26% ,网织红细胞1.2% , WBC8.0 × 109/L ,分类中性分叶69% ,嗜酸3% ,淋巴25% ,单核3% , plt :136 ×109/L ,大便隐血( + ),尿常规( - ),血清铁蛋白6μ g/L,血清铁50 μ g/dl ,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8 分) (一)诊断 1. 缺铁性贫血 2. 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 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 + );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 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 5 分)

1. 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 慢性病性贫血 3. 海洋性贫血 4.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4 分) 1. 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 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 血清癌胚抗原CEA ) 4. 腹部B 超或CT 四、治疗原则( 3 分) 1. 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 补充铁剂 3. 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35 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查体: T38 ℃,P96 次/ 分, R20 次/ 分, Bp120/80mmHg ,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 + ),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 次/ 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化验: Hb82g/L ,网织红细胞0.5% ,WBC :5.4 × 109/L ,原幼细胞20% ,plt :29×109/L , 尿粪常规( - )。 [分析]

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种类构成特点,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某医院病案数据库中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资料,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某医院2003-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病例数为4 340例, 病例数逐年增加,其中2003年最低为213例,2010年最高为862例。前10位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数的77.63%,分别是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大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肿瘤、鼻咽恶性肿瘤;肿瘤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19:1。结论某医院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前10位恶性肿瘤中以消化道肿瘤为多。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对2003-2010年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发病特点及相关规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于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2003-2010年病案数据库,包括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报表。所有数据真实可靠。 1.2 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选择主要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恶性肿瘤编码范围为C00-C97【2】。数据运用Excel 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3-2010年全部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为4 340例,占同期全部住院病例的1.82%,增长率为304.69%。其中最多的是2010年病例为862例,占19.82%;其次是2009年的病例为732例,占16.87%;最少的是2003年为213例,占4.91%。其就诊人数基本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1。 2.2 病种分布 4 340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中,前10位恶性肿瘤的总人数为3 369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7.63%。依次为: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大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肿瘤、鼻咽恶性肿瘤。除男、女特有肿瘤外,患者性别比前3位依次为肝胆、食管、鼻咽恶性肿瘤,只有甲状腺恶性肿瘤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见表2。 2.3 年龄分布恶性肿瘤患者以≥60岁组构成比最大,占40.05%,15~44岁组占31.80%,45~59岁组占27.60%,构成比最少的年龄组是≤14岁,占0.55%(表3)。不同年龄组患者肿瘤构成及分布见表4。在前10位恶性肿瘤中,≤14岁组(25例,0.74%)主要为白血病,15~44岁组(1 058例,31.40%)主要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45~59岁组(985例,29.24%)主要为支气管肺、肝胆、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60岁组(1 301例,38.62%)主要为支气管肺、大肠、肝胆恶性肿瘤。 2.4 性别分布 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共4 340人,其中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