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74315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74315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74315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74315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干道,全长292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平方米,路宽14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米)+人行道(3米)+机动车道(14米)+中央绿化带(3米)+机动车道(14米)+人行道(3米)+绿化带(13米)。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3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13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思及指导思想)

(一).设计立意,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二).构思,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模式,在道路红线两侧尽可能营造较为丰富的绿化层次,形成丛林、密林、疏林、草坪等变化有序的绿化景观,创造具有自然形态的绿带,使整个绿化空间有序列,有节奏的变化,既有整体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指导思想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地适树。

2、主次分明,突出道路交叉口绿化等节点景观;

3、中央绿化带以规则式种植为主,两侧绿化景观带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注重整体景观效果;

4、坚持美观、经济及利于管理的原则,景观效果、社会效益和各项成本同步考虑。

三、设计方案解析(方案的优点、特色)

(一)优点.

1、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2、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3、选择适宜乡土树种,多栽乔木、灌木,少栽草,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4、充分体现城市的新时代特征;植物以对称和几何形式排列具有时代风格、表现出富有节奏感的现代城市韵律。将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其中也是现代设计的理念。

5、与景观总体布局、特性呼应:针对不同形式和功能的空间布置相应的植物及植物组团。

(二).特色

1、中央绿化带:立意为“相向发展”,采用“线、面”组合加地被灌木的绿化模式,各序列组合两端的花灌木为“两个面”,宛如共青和德安,通过中间代表相向大道的“线”(高大乔木)相联系,“线”和“面”通过下层组团式的地被灌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点明“相向发展”的主题。

2、人行道:具体同方案一,只是在植物配植上不同。

3、两侧绿化景观带:规划以三个单元观花观果植物群落交替变化组成,变化节奏控制在40米,中间单元的背景树种为常绿的雪松,中间穿插观叶植物银杏和海桐球,下层为行列式的茶梅,两侧各两个单元的背景树种为落叶的水杉和常绿的香樟,其中一单元40米段的中间为广玉兰点缀樱花和四季桂,二单元40米段的中间为合欢加棕榈并点缀红叶李,二者中间点缀行列式茶花,另外整条景观带前端为流线型的红花酢浆草,形成自然形态的复合层次林带,立面上形成尖塔型、伞型、圆形等高低错落、丰富的林冠线效果。

4、植物配置:上层香樟、雪松、水杉、银杏(直立)、广玉兰、合欢、嫁接银杏、白玉兰、乐昌含笑、榉树,中层花灌木及球类茶梅、四季桂、、棕榈、海桐球、樱花、茶花、红叶李、红叶石楠球,下层地被红花继木、矮本紫薇、金叶女贞、小叶黄杨、丰花月季、雀舌黄杨、杜鹃、红花酢浆草、四季青草。

5、植被景观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而植被景观对道路两侧生态格局和经济可行性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次设计采用有规划的单元组合,达到自然、美观、经济的目的,以形成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肌理。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边坡绿化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三纵”为天府大道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红星路南延线,“一横”为正公路。 红星路南延线景观提升设计范围从海昌路至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立交桥,全长公里。 本次绿化提升工程设计的内容为海昌路至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立交桥市政道路20—60米边坡(人行道外侧边坡适宜范围)。设计内容含上述范围内所有建设工程内容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边坡造坡、植草、栽植乔(灌)木、回填种植土等。 现状道路两侧边坡有石质边坡,不利于植物生长,设计多选用耐贫瘠、耐旱性强的乡土植物及爬藤攀援类草本为主。 二、技术标准 1.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T82-99)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TJ/T82-99) 三、设计依据 1)我院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2)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设计批复; 3)《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4)《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5)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确认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设计文本;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9)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范》(2010-2020); 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1)国家颁布的其它现行规划、设计规程规范及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四、总则 1)本次设计范围为满足景观效果所需要涉及的范围。 2)本次设计内容为边坡绿化工程。 3)图中未特殊标注处,尺寸以米为单位,采用成都坐标系,成都高程系。 五、设计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强调人、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造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2)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强调绿色生态的保护与创造。植物的选择注重“色、姿、韵”和地方特色,体现多层次生态景观。 3)尊重自然、师法自然:道路景观绿化应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减小人为的痕迹,将城市道路建设对自然的干扰、破坏,努力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4)和谐统一:环境协调,与周边空间环境相互延伸、渗透,融为一体。 六、项目现场分析 道路两侧边坡红线外部分为万华集团用地。 七、设计手法、原则 设计手法: 整个景观设计手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承”字和一个“展”字,既承天府神韵、展国际风采。整个设计手法皆以此为依托进行展开。 a 突出国际性和现代性,通过简洁大气的现代构图来进行表现; b 对景观小品进行特色化的设计; c 突出绿韵的理念,将绿化种植与整体景观结构紧密配合,使其成为景观空间、段落的重要元素;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十道,全长292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平方米,路宽14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米)+人行道(3米)+机动车道(14米)+中央绿化带(3米)+机动车道(14米)+ 人行道(3米)+绿化带(13米)。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3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13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思及指导思想) (一).设计立意,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二).构思,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十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

道路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4.7具体设计方案 4.7.7绿化工程 1设计依据 1)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投标提供的相关资料; 4)现场踏查核实资料。 2、设计目标 结合片区的未来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营造舒适通行、景色优美的独特隧道道路景观。良好的道路景观空间在本片区不仅仅是综合交通资源的载体,亦是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 3、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道路铺装及小品设施布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驾驶者疲劳度等,创建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整体设计:道路景观基于市政道路设计和现状及规划建筑设计整体统一设计, 结合各段道路两侧建筑特性构景,尽量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道路景观与周边不同性质用地有机融合。 3)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以岭南树种 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 4)地域文化:突出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一些文化符号和岭南特有的建筑材料 应用到交通标识、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当中。 4、主要措施 (1)在绿化带范围种植乔木和少量的灌木,形成统一、整齐的道路绿化景观,突出线性感。 个性元素。 (3)为了打造完整的道路形象,隧道出口和入口的绿化设计方式大致统一,衔接成完整的道路景观。 5、设计内容 1)景观空间设计 主要为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设计,通过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计,形成“简约、现代、彩色”且赋有文化气息的景观特点。以简洁大气,规则的乔木种植与统一的道路铺装,突出道路线性空间。 2)道路铺装设计 在人行道铺装采用环保型透水砖。环保型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不脱层、透水秀气、自然呼吸、通透散热、隔音、防滑、保持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人行道铺装以简洁大方,色彩统一,审美耐久的灰色透水砖为主题,局部以 暖色系列进行分割,打造一条即统一又有变化的个性化道路空间。 人行道铺装 3)景观小品设计 道路设施小品以简洁现代、自然生态为基调,突出深圳滨海城市的特点,并力求在造型、体量、色彩和材料上均与总体环境的立意和绿地效果相协调。 (2)沿路标识、垃圾箱、广告牌等小品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形成该片区独特的 — 1 rprrf 訂 益 h Eii .:f 」 F1i?!K 瞪 E il:: 足HIHIIlil!" 蛊SIBERE snsBE. BU-QMU . =ns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 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 ,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 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 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 C ,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 C ,;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 C 。年日照总时数为 2026.80 小时,相对湿度 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 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 :年蒸发量平均 700-750mm. 日照: 年日照 2058.2 小时辐射总量为 114.0 千卡/平方厘米。 风: 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 最大冻深为 35cm 。 3.区域内土壤条件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 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 超 1000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 入区项目 101 个,总投资 368.5 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 150亿元 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 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 化工产业。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 PH 值 8.38。 3~5 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 1、 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景观绿化说明.doc

一、景观和绿化设计方案 1总体景观规划 1.1设计原则: (1)根据项目所处的特定区位,通过绿化景观设计,把该路建设成一条特色鲜 明,风格独特的生态景观大道。在景观设计中,溶入三国吴都文化的历史、人文元素。 (2)根据道路所处周边具体环境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的绿化景观特色, 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绿色景观长廊。 (3)以组团式、块面、线形为主要配置特点,乔、灌、地被植物相结合,复层 混合式立体绿化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美的生态景观。 (4)绿化景观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考虑车行的时空关系及人 的心理、视觉对景观变换的要求,创造符合人视觉行为规律的绿化景观。 1.2设计理念: 吴都新韵 1.3设计定位: 反映时代特征,具有独特风情(三国吴都文化)的城市景观道路,具有生态特征的“文化景观”大道。 1.4景观结构: “中廊内聚,通达四方” 重点以凤凰大道为主要景观空间廊带,利用两侧分车带绿化、行道树绿化、以及沿线路段中的平交口绿岛等形成绿色廊道。同时其它道路交叉形成的景观廊带向此中廊聚集,分别在道路相交处(平交口)形成空间的高潮,并建造景石、小品等硬质景观形成廊道的标志性景观。此外,绿色走廊连接周边自然绿地,街头公园等形成整体的生态景观感受。 “环”“核”渗透 利用平交口,形成环状绿地,同时周围的植物绿化围绕中央的绿色空间聚合,通过“绿环”与“绿核”形成绿色基底的心理错觉,让人形成道路建筑立于自然之上的印象,巧成高品质的景观环境。 点点意趣 每个平交口景观节点以三国吴都文化、城市风貌为立线造景,彰显文化情怀,强调精巧别致,意韵生动,讲求意趣。 2景观绿化景观 2.1绿化种植设计原则 a. 生态性原则 注重生态延续的设计理念,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保护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将乔灌花草相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b. 安全性原则 侧分带的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性功能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c. 协调性原则 协调生态、城市交通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

绿化工程设计说明书2

绿化栽植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本工程为晋中市东外环垃圾场绿化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5278平米。 二、设计依据 1.《平阳西一路(龙城北街~龙城大街)道路工程》设计的相关委托书 2.《平阳西一路(龙城北街~龙城大街)道路工程设计任务安排通知》太原市精益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8年 3.《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纲要太原市城乡规划局 4.平阳西一路(龙城北街~龙城大街)测量资料太原市精益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平阳西一路(龙城北街~龙城大街)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测量图及相关资料。 甲方审定认可的设计方案及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 三、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城市绿地设计规程》DBJ08-15-89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3.《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 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5.《造林技术规范》GB/T 15776-2006 四、工程概况 (一)、项目地点: 本工程为晋中市东外环垃圾场绿化工程,本项目位于榆次区蕴华街东端,东外环路东侧距离东外环路约150米左右。主要为建筑垃圾,西、北方向高差约25米,东、南方向高差约35米,总占地面积约45278平方米。 (二)、气候特征: 榆次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五、绿化栽植设计 1.苗木质量要求: 所有苗木需经植物检疫,无病虫害,根据设计提出的苗木规格和树形的要求对所需行道树苗木进行采购,所有行道树均为移栽一年以上且已成活的再生树,同时还注意以下选择: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两侧城市设计说明书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两侧城市设计说明 部分一,概况 一、背景介绍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居民对美好城市整体形象的追求越来越高,因而城市设计日益为各级政府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师及普通市民所关注,并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北京丰台区丽泽路两侧城市设计”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与丰台区政府提倡,开发单位北京东兴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8月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城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丰台区政府、丰台区规划局的高度重视与指导。于2000年12月9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了国内高层次的专家评议会,原则肯定了该城市设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后经综合调整、修改,2001年4月提请首都规划委员会审批,并原则通过。2001年5月将最终设计成果向丰台区政府、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院做出汇报。 二、设计范围 本区位于北京丰台卢沟桥乡东部,总用地约412.48公顷。其中东管头、马连道、三路居和菜户营四个大队334.52公顷,万泉寺大队67.96公顷。其范围东起西南二环菜户营桥,西至西三环丽泽桥,南北各以金中都遗址公园南侧丰草河和三路居路为界。 三、设计依据 ①北京市总体规划 ②丰台区(河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③卢沟桥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⑤国家其它有关设计规范 四、城市设计的目的 目前在规划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设计的要求,因而没有完善的城市设计的法律法规。因此,这次的城市设计也带有探索的性质。 1,什么是城市设计? 我们认为:建筑设计是设计单栋的或群体的建筑物,而城市设计就是设计城市。根据城市所处的区位特点,它的自然、地理条件,它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它的发展潜力、趋势和走向等,在一定的空间、环境范围内进行城市的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以人为本,进行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工作,为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创造出具有特定空间形式的体型环境,综合考虑到各类建筑的布局、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组织、园林绿化的安排等,全面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生态审美等各方面的需要并有利于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城市设计的思想应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设计等一系列城市规划阶段的过程之中,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深化。 这次丰台丽泽路两侧城市设计工作是在《卢沟桥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完整版)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思 公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 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游憩景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 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公园东南侧的房屋和西面的厕所等不良构筑物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 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 善 4.公园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公园中心铺装小广场 公园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 为遮蔽公园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公园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公园布置了三处出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 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沈阳东陵路(马官桥—农大东校门段)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沈阳东陵路历史悠久,资料记载,东陵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这里是老沈阳自汉代起通向东部乃至朝鲜半岛的重要通道。满清时期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必由之路。如今,东陵路不仅是沈阳市的城郊绿色长廊,还是市民进行郊野游憩活动的主要通行干道,更是发展沈抚的连接纽带。其中,马官桥至农大东校门段是东陵路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一段,因此,对此段道路的绿地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东陵路高架桥工程自2014年下半年动工至2015年10月竣工,为期约一年,这项工程缓解了农大附近的交通,使得城区向东前往棋盘山和抚顺更加便利。 2.气象概况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春秋季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年平均气温6.2~9.7℃,极端温差近70℃。 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冻土层深度约120cm。 二、道路分析 1.路段分析 研究区域属东陵路上西起马关桥,东至沈阳农业大学新校门地段,总长约1.2公里,呈带状分布,地势平缓。西进沈阳市中心,东出通往绕城高速、棋盘山等景点以及抚顺市的主 要道路。 2.交通分析 研究路段车流量较大。中央为新修的高架桥,车行道路况较好,人非混合道及盲道有待改善。 3.绿化分析 该路段为三板四带式,两带的行道树树种多为杨树和油松。路侧绿带树种为红皮云杉、樱类等。绿化功能不齐全,景观效果差。 4.节点分析 该路段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节点。由东至西依次为东陵路和高速入口处的交叉点、农大老校门以及马官桥。 5.公共设施 车行照明设备较完善,人行道的照明需丰富;垃圾桶放置位置及外形尚需改动;公交站台的位置设置合理,但功能尚可再完备些。 6.两侧建筑 该路段北侧多为商业建筑,偏西北处是农大植物园;南侧偏西南部是农大经济管理学院,再往东为社区服务区。建筑外型简单无特点,较低矮,色彩淡朴。 三、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沈阳市道路绿地规划相关规范 4.北方道路绿化树种 5.对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一、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想。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 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二、设计原则 1、环境分析:泾渭新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降水偏多;夏季炎热多雨,但伏天降水偏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初秋时期多连阴雨,晚秋天晴气爽。本区全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最冷一月平均气温0.4摄氏度,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4摄氏度。泾渭新城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土壤,PH值为8.38。 2、设计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标志和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远借外景等手段,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形象;使规划道路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观赏、观光、生态防护等为一体,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举,既展示泾渭新城的人文景观、新兴工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又以大手笔、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呈现西金路等五条路段和15米宽绿化带作为泾渭新城主干道的综合景观风光带。通过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表达出泾渭新城诚挚、热烈的迎宾之情。 3、设计指导思想:以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为目标,以环境绿化基础,结合泾渭新城的主体环境和项目具体现状条件,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景观知识和园林工艺,挖掘地域特色内涵,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注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和处理手法的多样性,生态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巧于

园林设计说明(道路)

园林设计说明书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举例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1:200 6-9 节点详图1:500 10-13 绿化详图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 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 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 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 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3)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绿化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绿化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玉河社区一组老年活动中心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活动中心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关于玉河社区一组老年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修测地形图. 7、国家及云南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相关规划设计规范及相关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三.规划设计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活动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活动中心的办公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主入口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构建与生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办公环境。 2、坚持“绿色环保生态社区”的理念。

以绿地、自然、阳光的人居环境为主题,对中心绿地组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达到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提升办公环境品质的目的。 3、坚持超前性与高起点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区的控制性规划为依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办公区规划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建设玉溪市最具有特色的现代社区,设计具备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论与新手法。 4、坚持“品牌性”的理念 以建设玉溪市的高档老年活动中心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康居品牌社区,树立“业务房”的品牌形象,为未来的市场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坚持“现代智能老年活动中心用房”的理念 体现现代新型活动中心的精神内涵,以建设文化智能型老年活动中心用房为目标,时代与发展综合兼顾。建设高效的安保系统与互联网宽带网络系统,满足办公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 6、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一规划,在不对当地自然生系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循序渐进的进行土地开发,并为未来建设留有充分的余地。通过社区的营运,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市场营销与物业管理中。 四、规划构思 1、创立与城市紧密结合、共享及高效的景观环境和功能体系 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重整体环境的塑造。合理的教学楼布局,加强了内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新区配合城市发展,与整体城市格局相吻合,公建布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资料

石河子双拥路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的增多,对道路绿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时期文化背景的城市具有不同绿化布局和风格,城市道路景观增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标志。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景观;改造设计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双拥路道路两侧建筑主要是工业区分布着食品厂、纺织厂、电厂等。从交通流量分析来看, 双拥路车流主要是出入城交通和过境交通。车型较多, 人车, 机动车非机动车混杂在一起,主要以大货车为主,向工业园区运送物资。 做为石河子的迎宾大道,双拥路其道路绿化不完整,缺乏层次,整体树木配置统一但种类单一,以高大乔木居多,缺少灌木,中央隔离带缺少鲜艳的色彩,配置单一,地被覆盖率较低,局部黄土裸露。整条道路绿化色彩单一、季相不明显。然而随着工业区经济发展的加快,环境有所下降。到了春秋季节尘土飞扬,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垃圾。 2.气象概况

石河子位处北疆中段,东南高西北低,山地、沙漠、平原为石河子的主要地貌形态,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温度:年平均气温7-8℃,北部地区气温低,南部高。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5~26℃;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15℃左右。 降雨:年降雨量180-270毫米。 蒸发量: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 日照:日照2300-2700小时 风:石河子地区年(1961~2000年)平均风速 1.5m/s,静风占32%,偏南风占22%,偏西风17%,偏北风占15%,偏东风占14%。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7.2-8.5。 二、区位分析(图1.区位图) 石河子双拥路为通往乌奎高速的主干道,道路宽25.5米,呈两板三带式,斑马线宽5米,道路分车带宽6米,其中绿地中路灯间距为30米,北四路段到北三路段共13个大的路灯,北三路口到天山路口39个大的路灯。人行道宽1米,道旁绿地21米。北三路段到天山路段道路两旁绿地变至25米。

关于道路绿化种植设计说明

道路绿化种植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和“美观和实用”的原则 二、具体设计: 我们对方案的现状地貌,现状地质、水质等自然状况分析;我们采取不但重视景观美化效果,而且还强调实用价值;整体景观植物配臵以乡土树种为主,特别是抗盐碱、耐瘠薄的植物。首先,植物配臵采取“乔、灌、花、草、藤”复合结构:把抗盐碱、耐瘠薄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结合草坪复合种植,形成有层次的植物群落,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发挥植物释氧固碳、蒸腾吸热、消声滞尘、杀菌防污作用,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盐碱的上移,防止土壤盐渍化。其次,利用乡土植物资源,把乡土树种作为景观绿化的骨干树种。乡土树种在多年的生长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和气候因子,都有较强的适应性。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使绿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度,同时在景观效果方面形成地方特色。再次,用抗盐碱、耐瘠薄的“特色植物”,利用它们的季相变化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落叶乔木中的合欢,树姿优美,叶形雅致,花朵绚丽;栾树,树形端正,枝叶茂盛。花灌木中的金银木,树形丰满,观花果俱佳;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配植在一个植物群落里,使之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三、具体施工及要求: (一)绿化地平整、清理: (1)种植地表应按预算定额规定在30CM高差以内平整绿化地面至设计放坡要求,同时清除砾石、杂草杂物;平整要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一般未特殊设计之地形,坡度可定在2.5%~3.0%之间以利排水。还应考虑将地面水最终集水至市政管网排走。 (2)所有靠路边或路牙沿线的绿地地面应低于路边或路牙沿线5CM,并在地面处理时将地面水引至园内排水管井。 (二)基肥 针对地块土质的实际情况,施工时均应按照定额要求对各种花草树木施足基肥,以补绿地土壤肥力不足,改良土壤,以使花草树木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 (三)苗木规格指标: (1)所有乔、灌木均采用假植苗。 (2)花草树木苗木规格的确定: 要求认真选苗对苗木进行前期技术处理,以保证苗木符合设计要求。 (3)具体苗木品种规格见施工图中“绿化苗木清单”。表中: ①高度:为苗木种植时自然或人工修剪后的高度,要求乔木尽量保留顶端生长点。表中所列示的花树木高度范围内,应每种高度都有,并结合植物造景进行高低错落搭配。路树高差不大于50CM,且枝下分枝高度高差小于50CM,为求列植后整齐划一。 ②胸径:为所种植乔木离地面1.3M处的平均直径,表中规定为上限和下限,种植时最小不能小于表列下限,最大不能超过上限3CM(主景树可达5CM)。 ③冠幅(M):为种植的树木,经常规处理后,交叉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平均枝冠直径。在保证树木能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树木原有的冠幅,利于绿化尽快见效。 ④土球规格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中的有关要求。 (4)花草树木质量: ①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 ②所有苗木的冠幅、型态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

绿化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玉河社区一组老年活动中心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活动中心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关于玉河社区一组老年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修测地形图. 7、国家及云南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相关规划设计规范及相关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三.规划设计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人居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活动环境为设计目标,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活动中心的办公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主入口通过“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安全的道路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构建与生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办公环境。 2、坚持“绿色环保生态社区”的理念。 以绿地、自然、阳光的人居环境为主题,对中心绿地组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达到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提升办公环境品质的目的。 3、坚持超前性与高起点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区的控制性规划为依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办公区规划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建设玉溪市最具有特色的现代社区,设计具备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论与新手法。 4、坚持“品牌性”的理念 以建设玉溪市的高档老年活动中心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康居品牌社区,树立“业务房”的品牌形象,为未来的市场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坚持“现代智能老年活动中心用房”的理念 体现现代新型活动中心的精神内涵,以建设文化智能型老年活动中心用房为目标,时代与发展综合兼顾。建设高效的安保系统与互联网宽带网络系统,满足办公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前言 吸纳四方之要素,辐射自身之优势! 二十年前,道路是通向外界的桥梁! 十年前,道路是致富的关键! 今天,道路是城市形象的象征! 随着我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园林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道路景观设计随着道路里程的增加,经过了模仿、探索、改进、发展、总结、再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同时,在风格的形成方面,根据我国传统的园林审美情趣,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条件,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来。 ——项目介绍 XXX道路宽30米,机动车道宽2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现结合XXX用地规划及现状,设计XXX景观绿化总体方案。 ——地理位置 本次设计的XXX位于XXXX,地处县城新的经济区,西起XXXX,东至XXXX,沿路主要有楼盘“XXX”、“XXX”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今后县城发展的中心地带。 ——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绿化与设计规范》JTJ/75-97;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 3、《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 4、本项目相关建筑资料等相关资料; ——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城市道路绿化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 (2)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

(3)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2、安全性原则 (1)盲道与树池之间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栽植树种须无毒、无害、无污染; (2)在道路交叉口,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3、协调性原则 (1)设计时必须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及后期景观效果; (2)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及后期景观效果; (3)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性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4、服务性原则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的服务于XXX社会、文明、经济的发展。 5、景观的延续性和文化的延续性原则 (1)充分考虑道路景观与周围景观的相互映衬; (2)充分考虑道路景观的延续性。 6、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应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道路绿地的风格,创造具有城市文化底蕴的道路景观绿地。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和适用性,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满足市民的需要。 7、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规划设计考虑远期目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在注重景观和功能的同时,注重提高绿化率,尽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8、将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设计的原则。 ——设计理念 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XX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1、银杏树从发芽—绿色的叶—黄色的叶—落叶的过程,体现了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东合路的景观效果也随之变化而变化;同时银杏树作为XXX一种新兴的景观树种,与XXX 一带作为XXX今后发展的新的中心地带相吻合,象征XXX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又一个起点。 2、将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的设计。 横山古寨,从唐宋开始是中国西南的重镇,直到元朝被蒙古攻城。这段历史,一直是很重要的黄金水道、茶马古道,以及军事、经济重镇,岳飞当年的马匹,几乎全部来自这里采购,滇马。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用彩绣做成的绣球,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20141026边坡绿化设计说明1123

设计说明

项目概况 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三纵”为天府大道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红星路南延线,“一横”为正公路。 红星路南延线景观提升设计范围从海昌路至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立交桥,全长6.82公里。本次绿化提升工程设计的内容为海昌路至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立交桥市政道路20—60米边坡(人行道外侧边坡适宜范围)。设计内容含上述范围内所有建设工程内容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边坡造坡、植草、栽植乔(灌)木、回填种植土等。 现状道路两侧边坡有石质边坡,不利于植物生长,设计多选用耐贫瘠、耐旱性强的乡土植物及爬藤攀援类草本为主。 技术标准 1.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T82-99)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TJ/T82-99) 设计依据 1)我院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2)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设计批复; 3)《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4)《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5)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确认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设计文本;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9)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范》(2010-2020); 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1)国家颁布的其它现行规划、设计规程规范及施工与验收规范等。 总则 本次设计范围为满足景观效果所需要涉及的范围。 本次设计内容为边坡绿化工程。 图中未特殊标注处,尺寸以米为单位,采用成都坐标系,成都高程系。 设计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强调人、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造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2)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强调绿色生态的保护与创造。植物的选择注重“色、姿、韵”和地方特色,体现多层次生态景观。 3)尊重自然、师法自然:道路景观绿化应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减小人为的痕迹,将城市道路建设对自然的干扰、破坏,努力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4)和谐统一:环境协调,与周边空间环境相互延伸、渗透,融为一体。 项目现场分析 道路两侧边坡红线外部分为万华集团用地。 设计手法、原则 设计手法: 整个景观设计手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承”字和一个“展”字,既承天府神韵、展国际风采。整个设计手法皆以此为依托进行展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