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综述材料|为了获得纯净优质的种子并使其适合贮藏或播种,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

■种子形态成熟度:当种子完成种子胚的发育过程并完成营养物质的积累时,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也从可溶性状态转化为不溶性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皮紧密、牢固,抗损伤能力强。这时,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显示出成熟的特征。

■种子的生理成熟期: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到一定程度,形成种子胚,种子具有发芽能力

■种子的生理后期:少数种子生理成熟期后,假种皮变黄变软,从树上脱落,但此时种子胚很小,发育不完全。种子胚只有在收获一段时间后才能完全发育。具有正常的发芽能力■ 1000粒种子重量:指在干燥状态下1000粒种子的重量(以克计)■种子净度:指纯种子重量在测量样品总重量中的百分比■播种和繁殖:用种子繁殖园林树木的方法

■幼苗:用种子繁殖园林树木的方法,获得的幼苗■钻孔和播种;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中■早期生长期:从幼苗出土到它们能够用侧根吸收营养并利用真叶进行光合作用来维持生长直至幼苗开始加速生长的时期。

■播种量:单位面积或长度播种种子重量

■营养繁殖;也称为无性繁殖,是一种利用母株的部分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芽等繁殖幼苗的方法。

■组织培养:指分离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培

养。),组织(如形成层、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和原生质体,并给出了适合它们生长和发育的条件。新植物

■的制作方法是:将苗木根系暂时埋在湿润的土壤

2中,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判断园林苗圃科学的发展趋势[1]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苗圃的管理水平。[2]全面实施“科技兴苗”战略,提高科技在种苗生产中的贡献率;[3]应用育苗新技术,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园林苗木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园林苗木的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育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为城市园林绿化不断提供品种丰富、质量优良的绿色苗木■影响种子成熟的因素:[1]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虽然不同树种位于同一地区,但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种子的成熟期也不同。大多数物种在秋天成熟,一些在春天和夏天成熟。[2]环境条件:由于不同的生长区域和地理位置,同一树种的成熟期也不同。在中国,同一树种的成熟期一般在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提前

■生长。试着解释为什么不适合在种子的生理成熟期采集种子: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可溶状态,种皮不致密,还没有完全保护籽粒的特性,因此不容易防止失水。此时,采集的种子的种仁急剧收缩,不利于贮藏,很快就会失去发芽能力■简述种子形态成熟期的主要特征:[1]种子逐渐脱落;[2]果实开裂

■简要回答种子萌发的目的:通过人工调节和控制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部条件,促进酶活性以满足种子内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增加呼吸作用,转化营养物质并促进种子胚的营养生长。方法尽快实现种

子发芽■人工播种:[1]划片[2)开沟播种:[3)覆土:[4)压压■常用催芽方法:[1)清水浸种:[2)机械损伤法:[3)酸碱处理:[4)层压处理:其他处理■简述如何进行层压催芽:分为低温层压处理和高温层压处理,选择

背风阴凉处,地势较高,秋季排水良好。挖一个深坑,深坑宽约1米,长约2米,将种子与3-5倍的湿沙混合,或将沙和种子交替分层,或放入木箱和花盆中,埋在地下,并在坑内埋一个sokcho把手通风。■简述播种前的整地方法:【1】深翻土壤,改良土壤【2】施足有机肥【3】土壤消毒:火焰消毒、蒸汽消毒、溴甲烷消毒、甲醛消毒、硫酸亚铁消毒、石灰粉消毒、硫磺粉消毒

■常见工艺流程包括:压条、埋条、扦插、嫁接、分株、分球、组织培养等。由于繁殖苗全部来自自身,故统称为自根苗■扦插繁殖特点:[1]繁殖材料的经济利用,繁殖材料来源充足[2)保持了母株的优良特性,幼苗生长快,结实时间早[3)扦插苗根系浅,抗风、抗旱能力弱,寿命较短■嫁接繁殖特点(意义):[1)保持了[2)的优良特性,提高了适应性。扩大栽培应用范围[3]提前开花结果[4)克服繁殖困难的现象,扩大繁殖系数[5)培育有特殊要求的园林树木■分层繁殖的特点:【1】由于繁殖过程中母枝不被切断,母枝仍正常供水和营养,成活率高[2)繁殖受母枝限制,操作劳动强度大,繁殖系数低,生根时间长。无大规模应用■分株繁殖的特点是:[1]种植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苗。[2]传播系数小,不便于大规模生产。获得幼苗大小不规则,具有营养繁殖的特点:(1)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2)开花结果提前;(3)解决了因种子败育或花器官退化导致的不可育、不能结实的树种的育

苗问题;(4)可以培育特殊形状的园林苗木和复壮古树;(5)传播速度快、方便、简单;(6)营养繁殖方法超过

■营养繁殖的理论基础:繁殖

■嫁接繁殖是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再生性和分生能力以及它们通过嫁接与另一种植物的亲和性。嫁接繁殖指的是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转移到另一种植物的枝或根上,使它们愈合并一起生长形成新植物的过程用于嫁接的枝条或芽称为接穗,带有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

■分层繁殖:将母株的部分枝条或茎和卷须压埋在土壤或其他潮湿的基质中,促使埋在地下的部分生根,然后与母株分离,形成独立的植株。繁殖方法■如何提高嫩枝扦插成活率:[1]扦插尽量从发育期的幼母枝上进行。选择一年中健壮的新芽,无病虫害,半木质化,不要太嫩,否则插入后容易枯萎,不要太老,否则生长缓慢。[2]剪去枝条下部的叶子,上部留1-2片叶子,并剪去嫩枝,以减少蒸发[3]每条枝条的长度为10-15厘米,保留3-4个芽,并在同一节处剪去下部,以便于插条插根后迅速将生根剂浸入插条中[4]尽快剪去,并将插条插入基质中过深。1/3的土壤应埋入[5]中,然后用芦苇帘或遮阳网覆盖[6]以通过喷洒或频繁喷洒来保持湿度。扦插的基质是什么?如何选择基底来建造开槽床?

a:基质包括沙土、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液态水或营养液、雾化气体

。无论选择何种切割基质,都应满足切割对基质水分和通气条件的要求。对于硬插条,最好使用砂壤土或壤土,因为其土壤疏松、通气

性好、土壤温度高且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插条容易生根和成活。也可以使用沙子、蛭石、珍珠岩、泥炭和其他类似于软木切割的基质,但是几种基质通常用于混合软木切割。■讨论移植物存活的原则和条件?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措施?

A:原理:主要取决于砧木和接穗能否紧密连接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产生新的传导组织相互连接措施:(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较强;(2)形成层的再生能力较强;创造条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3)温度适宜;(4)保持接穗与接穗界面的湿度;(5)人工创造黑暗条件以促进嫁接后愈伤组织的生长;(6)砧木与接穗交界处的薄壁细胞有足够的氧气;(7)选择的砧木和接穗木质化程度高;存活率越高;(8)嫁接技术水平成熟。以[为借口保证扦插的顺利进行9]避免出血、胶质和单宁物质的影响■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内部因素:A、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B、形成层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2]外部因素:A、温度B、湿度C、光照D、空气E、砧木和接穗的质量F、嫁接技术G、出血、胶质和单宁物质影响

■嫁接繁殖时选择砧木的主要依据?1 .[1]砧木与接穗的相容性[2)砧木对栽培区环境条件的适应性[3)砧木对接穗的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早、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状表现无不利影响[4)砧木繁殖材料丰富,易于大量繁殖。选择生长1-2年的壮苗比较好——嫁接繁殖法?答:[1]发芽[2]发芽

■园林苗圃常见发芽方法及其特点?答:[1号“T”型芽接:应用最广泛、操作最简单、育苗成活率高的嫁接方法[2]是块芽接:操作复杂,没有

选择最常见的树种。然而,这种方法在砧木的芽块和形成层之间有很大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成活。适用于柿树、桃等难以成活的树种的芽接。[3]适合春季嫁接,与枝接相比可节省接穗,成活率高,适合大面积育苗[4]圆芽嫁接:由于砧木与接穗接触面积大,形成层容易愈合,可用于嫁接难以成活的树种。答:[1]拼接:与切割相似,当砧木较厚、接穗较薄时通常采用切割:嫁接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园林树种的皮嫁接[3):[4]这种嫁接方法最容易掌握,成活率高,在嫁接中应用广泛:容易成活。然而,亲和力较差的[5]腹接:常用于圆柏和[黑松等针叶树的繁殖6]髓形成层对接:能克服嫁接苗树冠偏斜的现象[7]舌接:与劳动密集型[8]根接[9]架桥相比:主要用于保存树势,

■分层繁殖法在育苗中很少见?答:[1]低压法:A,普通压条法B,水平压条法C,波浪压条法D,土壤堆积压条法[2]高压法■哪些园林树种适合分蘖分株?木本植物■温室类型:[1]根据温室能源供应与否分为:a、日光温室b、[温室2];a、高温温室b、中温温室c、低温温室[3]根据气温状况;a、观赏温室b、生产温室c、科研温室[4]根据屋顶覆盖材料:a、玻璃温室b、塑料温室[5]根据温室形状:a、单屋顶温室b、双屋顶温室c、圆顶温室■塑料温室育苗的优缺点?答:优点:[1]能提高温度和湿度,延长幼苗的生长期[2]便于控制环境条件[3)便于播种。缺点:随着塑料温室应用时间的延长,由于塑料温室通风条件差,塑料将出现老化、硬化和透明度降低的问题2]。温室病虫害将伴随■栽培设施的辅助设备:【1】加热设备:a、火道加热b、锅炉加热c、集中加热d、电加热e、热风加热系统[2]冷却设备:a、通风冷却b、湿

帘冷却c、室内喷雾冷却d、遮阳冷却[3]通风设备:a、自然通风b、通风风扇强制通风[4]二氧化碳施肥装置■容器育苗的特点?答:[1]其基质和种植容器的设计均要求较高的技术要求,育苗集约化处理[2]可提高单位面积苗木产量,加快育苗周期,从而提高效益[3)打破季节限制,供应园林苗木,满足无季节绿化的施工要求[4)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移植时移栽成活率高,不需要重剪。减少对树木的损害[5]可以利用土地资源不适当地加载,如盐碱地和荒地用于园林苗木生产,降低使用成本,并避免与其他种植行业争夺土地[6]易于实施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可以实现种苗生产的标准化和机械化操作,使[7号品牌的容器苗形成容器苗的价格比地面育苗高出50%-100%。其经济效益优于栽培基质

■分类方法:1)按基质成分分类: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2)按基质性质分类:活性基质和惰性基质[3)按基质成分分类: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无土栽培:优点:1)采用的基质重量较轻,体积较小,商品苗更易于长途运输和销售[2)更清洁卫生。可有效减少土传病虫害[3]可进行标准化育苗技术,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立体育苗[4]无土育苗,并经常与现代栽培设施配套,对苗木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5)苗木生长整齐,个体差异较小,品质较高[6)可节省大量床土和劳动力,同时节省劳动强度[7),节约水和养分,避免土壤固定和流失[8)受土壤限制。缺点:适用范围广:[1]一次性基础投资大,成本高;[2)技术要求高,普通花卉种植者难以掌握[3)营养液的配制和供应复杂;[4)一旦植物生病,病害迅速蔓延;容器育苗基质的特点:[1)由于容器大,基质多,种植

时间长,基质的孔隙率要求高,达到35%是育苗的好[2),因为基质的量大,因此,也有必要考虑基质的成本[3]制粒的程度大,[4]管理的程度远远低于生产草本盆栽花卉的要求■组织培养的类型和特点回答:类型:[1]植物培养[2)器官培养[3)组织培养[4)细胞培养[5)原生质体培养特点:[1)培养条件可以人工控制[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3]管理方便。

■组织培养的应用:[1]优良种苗的快速繁殖:[2]脱毒种苗的培育:[3)在育种中的应用:[4)工厂化育苗:[5)种质保存:[6)遗传转化: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1)壮苗移栽:[2)巧妙使用生长调节剂[3]降低无机盐浓度[4]添加活性炭[5]创造良好的环境[6] 从无菌逐渐过渡到细菌■无土育苗方法:[1] ]水培方法:A、薄层营养液膜法B、深液流系统法C、浮板毛细管法[2]固体基质培养方法:A、砂培方法B、砾石培养方法C、岩棉培养方法D、锯末培养法■简述移植的作用:[1]苗木移植为苗木提供合理的株距[2)苗木移植是形成壮苗根系的保证[3)苗木移植是培育美丽苗木树形的重要保证[4)苗木移植是苗木分级处理的过程[5) 苗木移植是提高苗圃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种手段

■简述移植成活的基本原则:创造条件,尽快使苗木恢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物质供应的动态平衡。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物质供应的动态平衡主要表现为水分代谢的平衡。如果苗木移植后不能尽快恢复,很容易造成苗木脱水死亡

■简述大苗培育中修枝的目的和作用:[1]作用:A、是获得苗木理想树形的必要手段;B、是调整苗木树体平衡的主要方法;C、是苗木早

期出苗和防灾的重要保证;[2]目的:提供优质苗木。将苗木修剪成理想的树形结构

■简述修剪和整形成一片树的原理和方法:短截、回缩、分枝梳理、换向、长摆、环剥环切、打顶抹芽、芽雕、取枝

■园林苗木质量评价指标:【1】苗木质量形态指标:A、苗木高度指标B、地径指标C、根系发育指标D、苗木质量指标E、高径比指标F。茎根比G,顶芽H,品质指标[2]苗木质量生理指标:A,苗木水分B,矿质营养C,碳水化合物贮存D,电导率E,叶绿素含量F,TTC染色法测定根系活力G,芽休眠H,胁迫诱导挥发物测定L,苗木温度M,苗木体内生长调节剂物质[3]苗木质量活性指标:A,根系生长势B,苗木耐寒性C,抗逆■土球包装育苗技术:a: [1]技术:育苗前,将幼苗的枝叶捆扎好,以减少育苗和运输的体积。育苗前,应清除表面3-5厘米的浮土,以降低土球的质量,土球应扎紧。然后,用铲子在指定大小的土球周围垂直向下挖土球,并切断侧根和须根。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土球应该向内倾斜,使土球呈罐子的形状。如果在育苗过程中侧根较厚,应使用树枝剪或手锯[2]包装方法:良好形状、五边形和橙色袋的裸根苗的开球技术和包装方法A. [1]技术:在休眠期间,大多数落叶树种和针叶树树种的幼苗容易存活,可以通过在第一排幼苗前面的适当位置挖掘沟槽来用裸根拾起,所述适当位置是从沿幼苗行方向的行间距开始的6-10倍于幼苗地径的位置。在沟壁下部挖一个滑槽,根据取苗所需的深度将幼苗根部切断。然后切断第一排和第二排幼苗中间的侧根,将幼苗和土壤推入沟渠中,取出幼苗。[2]包装方法:

包装机,手动包装■育苗方法:选择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挖一条垂直于主风向的沟渠。沟渠的规格因幼苗的大小而异。用于播种幼苗的沟中的根部通常为30-40厘米深,每个40厘米宽。迎风面的沟壁做成45度斜壁。临时横撑可以把幼苗成捆地排列在倾斜的墙壁上达到

■运输时应该注意什么?答:[1]定期检查包里的湿度和温度。如果袋子里的温度很高,请打开袋子并通风,用潮湿的材料替换,以避免加热。如果湿度不够,适当加水[2]运输苗木时选择快速运输工具,以缩短运输时间[3)苗木运输到目的地后,立即打开育苗袋,执行■壮苗:[1]脚跟标准,生理活性高,种植后生长迅速,生长势[2]高,抗逆性强。在田间种植后,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3]

■园林苗圃的合理规划和布局:苗圃地应尽可能靠近交通便利的城市,使苗圃地的立地条件与绿地基本相似,使培育的苗木能很好地适应绿地的环境条件。还可以避免苗木的长途运输,增加种植成本,降低苗木质量,影响种植成活率。如果不能满足“就地绿化、就地育苗”的要求,育苗地点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点,以保证育苗所需的苗木和原料能及时运出运入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基本概念 生物系统 生物系统: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物种 物种: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形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生态因子、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因子、非密度 制约因子、密度制约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第一性周期因子:光;温度 次生性周期因子:湿度;溶解氧 非周期因子:自然灾害 非密度制约因子:系统中对种群的作用大小与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如天气和污染物等非生物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系统中对种群的作用大小随种群本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如竞争者和疾病等生物因子 限制因子、生态幅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某个最小量的因子限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幅: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即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 成分。 耐受性定律: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生态上的最高点 驯化、休眠、滞育、适应、适应组合 适应:有机体面对所有的环境胁迫成分所采取的降低生理压力的改变

驯化:生物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所表现出的协同的适应性 滞育:昆虫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特定发育时期,由于内在原因,出现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周期性出现的,比休眠更深的新陈代谢受抑制的生理状态,是对有节奏重复到来的不良环境条件的历史性反应,是生物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光补偿点 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生理有效辐射、生理无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能被光合作用利用的辐射(红光和蓝紫光) 生理无效辐射:很少被光合作用利用的辐射(绿光) Bergman规律、Allen规律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发育时期内的有效温度与发育时间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K=N(T-C) K:有效积温,常数,用“日度”表示 N:发育历期,天数 T:发育期内的平均温度,C? C:生物学零度,C? 范霍夫定律(Q10定律)

园林苗圃学2013复习提纲(附答案).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课程理论内容闭卷考试,最终学习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组成。 园林苗圃学实习成绩单独评定,由实习平时成绩和综合性实习报告成绩组成。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5%,期末考试占75%。 重点要求 注意:以下仅为重点,复习应按照课本章节从概念到系统综合复习. (一)课堂理论部分 绪论 1.如何从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理解苗圃在概念与内容上的差异? (1)传统苗圃: 概念:传统意义上是指生产苗木的场所或场圃。 内容:根据生产性质和功能划分为果树苗圃、森林苗圃、园林苗圃、实验苗圃和其它专类苗圃。 (2)现代苗圃: 概念:随着市场经济苗圃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苗圃的主体正在成为以生产苗木为主的经营实体。 内容:既包括生产场圃,也包括与之相配套或独立的各类型温室、组培实验室和微灌系统等生产设施与设备,还包括生产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体系等。 2.什么是园林苗圃呢?试论述园林苗圃在促进园林绿化建设以及园林绿化技术进步中的 重要作用。 (1)园林苗圃:指为了满足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专门生产和经营园林景观绿化苗木的机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又可以是独立的生产经营企业。 (2)作用: 3.园林苗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园林苗圃是指为了满足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专门生产和经营园林景观绿化苗木的机构,它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建设之一,又可以是独立的生产经营企业。园林苗圃的功能主要包括: (1)生产功能是园林苗圃的基础功能。园林绿化归根结底需要园林苗木,园林苗圃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园林苗木的生产。 (2)经营功能是园林苗圃的核心功能。现代园林苗圃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单位,追求和创造经济效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功能是园林苗圃的创新功能。园林苗圃的创新功能对促进园林苗圃业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有特殊的积极作用。

生态学试题答案整理培训讲学

生态学试题答案整理

1、环境生态学: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4、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5、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6、微环境:是指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得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8、有效积温:是生物某发育时期内日有效温度(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 8、生态幅度:一种植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能力为其“生态幅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种生物会变化以适应环境,产生不同的“生态类型”。 9、物候:生物长期是适应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

10、温周期:温度有日变化,除了赤道地区以外,还有季节变化,植物对这两种节律性的变化反应敏感,并以适应,在这样的温度变化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 12、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3、光补偿点:植物同化器官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4、光饱和点: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到达一定程度光合效率不会增加,如继续增加,光合效率下降,这点谓之饱和点。 15、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即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耐受范围,就称为该种生物的生态幅 16、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17、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18、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 19、年龄结构:是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目与种群个体总体的比例。 20、性比:是反映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比例的参数。 21、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版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 1..园林苗圃生产用地包括哪些? 1、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 3、苗木移植区 4、大苗培育区 5、采种母树区 6、引种驯化区 7、苗木假植区 2.园林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结实大小年现象?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大小年现象? 答:树木结实要消耗许多养分,特别是结实丰年,光合作用产物的大部分被种实发育所消耗,树体的营养积累减少,树势减弱,有时甚至消耗了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使随后的花芽分化中营养不足,致使结实丰年后、甚至随后几年都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结果出现结实歉年。此外,由于结实丰年消耗营养多,影响了新枝新梢的生长,使形成的果枝减少,导致随后开花结实量减少。树木结实的周期性随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制约。 环境条件常常是制约结实周期性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在大范围内,树木结实周期性受光照、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制约。在各个年份又受具体的天气条件影响。在花芽分化、开花直至种实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霜冻、寒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常使种实歉收。此外,病虫危害也对结实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人为经营活动与园林树木的结实周期性具有密切关系。掠夺式的采种,不加控制地折断过多的母树枝条,致使母树元气大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母树恢复正常的结实,延长了树木结实间隔期。 在深入了解树木结实的自然规律以及弄清影响树木结实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如浇水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疏花疏果等,可改善树木

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进树木结实,大大缩短或消除结实的间隔期。 3.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量、风)、土壤条件、生物因素、开花习性。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如何确定种子采收期? 生理成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岀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一般园林树木种子多宜在此时采集。 1 )浆果类(浆果、核果、仁果等)成熟时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等色,并具有香味、甜味。 (2 )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并干燥开裂。 (3 )球果类:种鳞干燥硬化、变色,并且有的种鳞开裂,散出种子。 5.为什么要进行种实调制?如何对干果类种实进行调制? 答:种实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的、适于播种或贮藏的优良种子。种实调制内容包括:脱粒、净种、干燥、去翅、分级等。 对干果类的调制:开裂或不开裂的干果均需清除果皮、果翅,取出种子并清除各种碎枝残叶等杂物。凡干果类含水量低的可用“阳干法”,即在阳光下直接晒干;而含水量高的种类一般不宜在阳光下晒干,要用“阴干法”。有的干果种类晒干后可自行开裂,有的需要在干燥的基础上进行人为加工处理。 6园林苗圃学上讲的种子和植物学上讲的种子有和不同? 种子在植物学和生产上的概念是不同的。植物学上所说的种子是指受精后由胚珠

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作业题答案

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答案 一填空 1.种子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个过程。 2(优良度)是指优良种子占供种种子的百分数。 3(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上苗木的数量。 4.园林苗圃的人力管理包括(技能管理),(知能管理)。 5.影响种子呼吸强度的因素有(水分),(温度),(通气),(种子本身状态),(化学物质),(间接因素)。 6.影响种子贮藏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状况)。 7.扦插繁殖的种类有(枝插),(根插),(叶插)。 8大叶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正木),(四季青)。 9基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基质的(化学组成)及由此而引起的(化学稳定性)、(酸碱性)、 (阳离子代换量)、(缓冲能力)和(电导率)等。 10分株方法的有: (灌丛分株),(根蘖分株),(掘起分株)。 二名词解释 1 种子含水量: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即在 100 ~ 105 ℃下就能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即种子中游离水和结合水的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为种子含水量。 2. 种子被迫休眠:一些树木种子成熟后,由于种胚得不到发育所必须的环境条件,而处于休眠状态。 3 分株繁殖:把根蘖和茎蘖从母树上分割下来而得到新植株的方法称为分株繁殖。 4细胞培养:指以单个游离细胞(如用果酸酶从组织中分离的体细胞,或花粉细胞,卵细胞为接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 5网络图:由表示工序的箭线,把表示工序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的节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图形。在总开始的节点(源点)和总结束的节点(汇点)之间,路长最长的线路所表示的工期之和,就是整个工程的总工期。 三选择题 1一般乔木的土球直径为根颈直径的(D)倍。 A 20~25 B 15~20 C 3~5 D 8~10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 1.园林苗圃生产用地包括哪些? 园林苗圃的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苗木假植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展示位使用的轮作休闲地。 2.园林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结实大小年现象?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轻或消 除大小年现象? 树木结实要消耗许多养分,特别是结实丰年,光合作用产物的大部分被种实发育所消耗,树体的营养积累减少,树势减弱,有时甚至消耗了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使随后的花芽分化中营养不足,致使结实丰年后、甚至随后几年都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结果出现结实歉年。此外,由于结实丰年消耗营养多,影响了新枝新梢的生长,使形成的果枝减少,导致随后开花结实量减少。树木结实的周期性随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制约。 环境条件常常是制约结实周期性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在大范围内,树木结实周期性受光照、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制约。在各个年份又受具体的天气条件影响。在花芽分化、开花直至种实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霜冻、寒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常使种实歉收。此外,病虫危害也对结实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人为经营活动与园林树木的结实周期性具有密切关系。掠夺式的采种,不加控制地折断过多的母树枝条,致使母树元气大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母树恢复正常的结实,延长了树木结实间隔期。 在深入了解树木结实的自然规律以及弄清影响树木结实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如浇水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疏花疏果等,可改善树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进树木结实,大大缩短或消除结实的间隔期。 3.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量、风)、土壤条件、生物因素、开花习性(开花与传粉习性、树木的生长与发育)。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如何确定种子采收期? 生理成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岀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一般园林树木种子多宜在此时采集。 (1)浆果类(浆果、核果、仁果等)成熟时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等色,并具有香味、甜味。 (2)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并干燥开裂。 (3)球果类:种鳞干燥硬化、变色,并且有的种鳞开裂,散出种子。 5.为什么要进行种实调制?如何对干果类种实进行调制? 种实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的、适于播种或贮藏的优良种子。种实调制内容包括:脱粒、净种、干燥、去翅、分级等。 对干果类的调制:开裂或不开裂的干果均需清除果皮、果翅,取出种子并清除各种碎枝残叶等杂物。凡干果类含水量低的可用“阳干法”,即在阳光下直接晒干;而含水量高的种类一般不宜在阳光下晒干,要用“阴干法”。有的干果种类晒干后可自行开裂,有的需要在干燥的基础上进行人为加工处理。 6.园林苗圃学上讲的种子和植物学上讲的种子有何不同? 种子在植物学和生产上的概念是不同的。 (1)从植物学上严格地理解,真正的种子是一个成熟的胚珠,它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即胚、胚乳和种皮,是指受精后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在园林苗圃生产实际中,种子的含义比植物学生的种子更加广泛,包括植物学所指的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作为繁殖材料的营养器官以及植物人工种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将林木的子粒、果实、茎、苗、芽、叶等繁殖或者种植材料均归纳为种子的范畴。生产上所说的种子是广义的:凡是能供传宗接代和扩大再生产的播种、扦插、栽植材料,统称种子。 林木种子包括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其内部含有一粒或几粒种子,外部则由子房壁或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来。有坚果、翅果、颖果和核果。其种子包在果皮之内,不易分离,所以直接用于播种栽培,如竹子,榆树等)、营养器官(主要是植物的根、茎、叶等)。 7.保持种子生命力的关键是什么? 保持种子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呼吸作用的性质和强弱,而种子含水量的 高低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一般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弱,有利于关期保持种子生命力。依不同园林树种与品种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种子以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处于最微弱的程度,即控制其生命活动而又不使其停止生命活动,并设法消除导致种子变质的一切因素,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8.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都有种子的生理解剖性质、种子的含水量、种子的成熟度、种子的机械损伤等。 9.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因素都有温度、湿度、空气条件、生物因子等。 10.种子贮藏的方法有哪些? 种子贮藏的方法主要有干藏法(普通干藏法、低温干藏法、密封干藏法)和湿藏法。 11.种子品质指标包括哪些? 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优良度等。 12.简述种子层积贮藏的方法。 将纯净种子与湿沙(以手捏成团但又不流水为宜)混合或分层埋入 60 ~ 90 ㎝的种子贮藏坑中,坑中竖草把,以利通气。混沙量不可少于种子的 3 倍,这样将种子保持在 0 ~10 ℃ 的低温条件下 1 ~ 4 个月或更长时间。贮藏坑可在室外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掘的位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以下。 13.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都有哪些? ( 1 )内因:①种皮坚硬,致密以及具有蜡层,不易透气透水,因而种子不能发芽;②种胚发育不全影响发芽;③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如单宁,因此,只有当这些抑制物质,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通过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改变性质,解除抑制作用,种子才能发芽。( 2 )外因:①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只有有了水分,才能使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促使酶活动,将种子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从难溶状态转变为种胚可以吸收利用的易溶状态,以保证种胚的生长发育;②温度:种子内部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适宜的温度可促使种子很快萌发。变温条件可以刺激酶的活动,有利于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有利于气体交换,对种子萌发起加速作用;③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足够的氧气能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促进酶的活动,分解种子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给种胚生长。④光照:光照条件有时对种子萌发产生一定影响,有些喜光的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更好。 14.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清水浸种法、机械损伤法、酸碱处理法、层积催芽法。 15.层积催芽对种子发芽都有哪些作用? 层积催芽对种子发芽的作用有:软化种皮、促使抑制物质的转化、完成后熟过程、促进新陈代谢等。 16.播种前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处理? 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7.春播都有哪些优点? ①从播种出出苗时间短,可减少圃地的管理;②春季土壤湿润,不板结,气温适宜,有利种子萌发,出苗整齐;③幼苗出土后温度逐渐增高,可避名低温和霜冻的危害及减少种子被鸟、虫、病和牲畜的危害。 18.苗木密度的大小对苗木生长有什么影响?确定苗木密度的依据是什么? 要实现苗木优质高产,必须在保证每株苗木生长发良健壮的基础上获得单位面积上最大限度的产苗量,这就必须有合理的苗木密度,因此苗木的密度对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密度过大,则苗木的营养面积不足,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降低了苗木的兴合作用,光合产物减少,影响苗生长,叶量少,顶芽不饮满,根系不发达,易病虫为害,移植成活率低。当苗木密度过小,不但影响单位面积的产苗量,而且由于苗木稀小,苗间空地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易滋生杂草,同时增加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损耗,不便于管理。 确定苗木的密度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的快慢,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的年限以及育苗的技术要求等来考虑。对生长量大,生长快所需营养面积大的树种,播种时要稀,如枫杨。幼苗生长缓慢的树种可播的密一些。对于播后一年京戏移植的树种要密,而直接用于嫁接的砧木可稀,以便于操作。 19.播种方法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 播种方法:①撒播(产苗量高);②点播(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银杏,侧放种子利于幼苗生长);③条播(优点: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抚育管理及机械化作业,比撒播节省种子;幼苗行距较大,受光均匀,通风良好,苗木生长良好,能保证苗木质量,起苗方便,多数树种适于条播,一般南北方向,利于受光均匀) 20.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周期可分为哪四个时期?各时期苗木生长特点和育苗技术要点是什么? (一)苗期:生长特点:种子吸水膨胀,生化反应,新陈代谢加强, E 活性也增强,促进种胚开始生,形成幼根深入土层,随着胚轴生长,幼芽逐渐出土。育苗特点:中心任务提高发芽率,促进种子迅速萌发、出苗整齐、苗多均匀、生长健壮。①必须选择适宜的播种期;②做好种子催芽,提高播种技术;③覆土厚度要适宜而均匀;④保持土壤水份,防止板结。 (二)生长初期生长特点:幼苗开始出现真叶,叶型变化大,由过渡叶型逐渐过渡到固叶形,苗木幼嫩,侧根生长并形成根系,但分布较浅抵抗能力弱,易受害而死亡。 中心任务: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为苗木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技术要点:加强中耕除草,适当的灌水间革,适量施肥,必要遮阴防病虫害。(三)速生期生长特点:幼苗生长速度最快,苗的高度、粗度,根系的增长都最显著,生长量最大。 中心任务:加强抚育管,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技术要点:①加强施肥、灌肥;②中耕除草;③喷尿素;④速生阶段。后期应适当停止施肥和灌水工作,以使幼苗在停止生长前充分木质化,有利越冬。(四)生长后期生长特点: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中心任务: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加抵抗能力,安全越冬。 技术要求:停止促进苗生长措施,设法控制幼苗生长,做好越~冬工作。 29. 播种工作都包括哪些技术环节 ? 简述播种和覆土的技术要点。 播种工作包括:划线、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五个五一节。 播种的技术要求:播种的沟宽度一般 2 ~ 5cm ,在干旱条件下,播种沟底应镇压以促使毛细血管上升,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在下种时一定要使种子分布均匀,对极小粒种子可不开沟,混砂直接播种。 覆土技术要点:为保持适宜的水分与温度,促进幼功出土,覆土要均匀,存度要适宜,一般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 1 ~ 3 倍。确定覆土厚度的主要依据: ①树种的生物学我;②气候条件;③覆土材料;④播种季节;⑤土壤条件。 21.苗木施肥时间有哪两个?其中施追肥的方法有哪两种? 苗木施肥时间分:施基肥和施追肥。 施追肥的方法有:土壤追肥、根外追肥。 22.什么叫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何特点?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芽、叶)培育苗木的方法称为无性繁殖法(又称营养繁殖法)。 其特点是:①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殖;②能提早开花结果;③能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④可繁殖和制作特殊造型的园林植物;⑤方法简便、经济。 23.插条生根有哪两种类型?简述其生根原理和过程。 ①从插条周身的皮部生根:以皮部生根为主,即不定根是从插穗周身皮部的皮孔、节(芽)等处发出很多不定根。如柳树、金银花、桉树等。②愈伤组织生根:在愈伤组织内分化长出不定根,或在愈伤组织相近的茎节上长出不定根。如油茶、水杉等。 24.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采什么的插条容易生根?容易成活? 为 什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园林苗圃学复习试题

园林苗圃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园林苗圃:是专门为城市园林绿化定向繁殖和培育各种各样的优质绿化材料的基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 园林苗圃学: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良种壮苗: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表现出生命力旺盛,抗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生长较快。 种实:指用于繁殖园林树木的子粒或果实。 结实周期性: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或称结实大小年现象。 结实间隔期:树木从一个结实丰年到下一次结实丰年之间的年限。 丰年:结实数量多的年份。 歉年:结实数量很少的年份。 母树林:指优良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通过留优去劣疏伐,或用优良种苗以造林方法营建的,用于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树木种子的林分。 种子园:指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建立起来的,以生产优质种实为目的人工林分。采穗圃:是提供优质种条的繁殖园。 生理成熟:当种胚发育完全,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此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呈现出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 生理后熟:种子成熟以后,种胚尚需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具有发芽能力。 种实调制:是指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 净种:是指清除种实的鳞片、果屑、枝叶、空粒、碎片、土块、异类种子等夹杂物的种实调制工序。 种子活力:是种子特性的综合,这些特性决定着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种苗生长期的活性及行为表现水平。 种子生命力:指种子有无生命活动的能力,即种子有无新代谢能力和生命所具有的属性。 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

命力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子的品质检验: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品质)进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技术。 初次样品:是从种批的一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 混合样品:是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大体等量的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送检样品:是送交检验的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也可以是从中随机分取的一部分。 测定样品:是从送检样品中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 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验样品中纯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夹杂物的重量百分率,据此推断种批的组成,了解该种批的利用价值。 种子含水量: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植株的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最重要的指标。 发芽势:种子发芽数初期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发芽率:也称实验室发芽率,是指在发芽试验终期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播种繁殖:是利用数目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 实生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催芽:催芽即是用人为的方法打破树木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根的处理。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停留在不萌发的状态中称种子的休眠。 自然休眠:又称生理休眠、长期休眠。具有自然休眠性的种子,在休眠期即使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萌发生长,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或人工打破休眠后才能萌发生长。 强迫休眠:因环境条件不适,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 间苗:又叫疏苗,即将部分苗木除掉。

《园林苗圃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园林苗圃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植物细胞及整株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变化的规律是() (A)慢-快-慢生长。(B)缓慢生长。 (C)迅速生长。(D)快-慢-快生长。 2、色植物在人类视野中所占的比例称为() (A)覆盖率。(B)绿地率。(C)绿视率。(D)透绿率。 3、移植季节移植树木,应对树冠进行强度修剪,但其修剪量应控制在保留原树冠的()(A)1/4以上。(B)1/3以上。(C)1/2以上。(D)2/3以上。 4、代月季中,品种最丰富的属于() (A)杂种香水月季类。(B)丰花月季类。微型月季类。 (C)壮花月季类。(D)微型月季类。 5、列各组花卉,最适宜于布置花境的是() (A)葡萄风信子、葱兰、一串红(B)大花萱草、鸢尾、睡莲 (C)随意草、鸢尾、大花萱草(D)百合、晚香玉、石蒜 6、花叶万年青、广东万年青、万年青、紫万年青具有相同的特征是() (A)均为天南星科。(B)同为观叶类花卉。 (C)相似的生长习性。(D)同样的耐寒能力。 7、按国家有关规定,绿地设计的施工图,在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的图纸比例。()(A)1:100 (B)1:200 (C)1:500 (D)1:1000 8、用于切花、蔬菜保鲜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乙烯。 9、以下各种介质的通气性能来看,最强的材料是() (A)蛭石。(B)珍珠岩。(C)陶粒。(D)木屑。 10、一般建筑物的北面,背阴,午后有少量直射光,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大,冬季冷,风大,适宜种植的树种是() (A)海桐。(B)香樟。(C)腊梅。(D)桂花。 11、丁香的修剪只要剪去细弱枝、过密枝、枯枝、病枝即可,它的修剪时间应在()(A)冬季。(B)冬初落叶后。(C)春初萌芽前。(D)春季花后。 12、属于不耐寒的秋植或春植球根花卉是() (A)郁金香、大丽花、百合、风信子。(B)晚香玉、香雪兰、唐菖蒲、大丽花。 (C)葡萄凤信子、水仙、香雪兰、晚香玉。(D)香雪兰、马蹄莲、唐菖蒲、大丽花。13、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园艺栽培史,有多种园林用途,目前在国际花市上主要用途为()(A)切花。(B)盆花。(C)花坛。(D)绿地配置。 14、在花境中,植物的配置应该是() (A)同一种类、规则式种植。(B)不同种类、规则式种植。 (C)同一种类、自然式种植。(D)不同种类、自然式种植。 15、下列植物,属十字花科植物是() (A)桂竹香。(B)三色堇。(C)象牙红。(D)紫花地丁。 16、下列树种,具托叶刺的植物是() (A)小檗。(B)火棘。(C)月季。(D)刺槐。 17、一级草坪草的高度一般应在()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 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生态交错带: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 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