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部分)

1. 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 对

2. ------------------------------------------------------------------------------------------------------------------- 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错

3. “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对

4.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 ------------------- 对

5.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 ----------------- 错

6. 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楚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7. 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 -------------- 对

8. 在长期威压重逼的生存环境中,湖南人养成了剽疾顽悍、任侠尚气的性格,形成了疾恶如仇、勇于反抗的民风。------------- 对

9. 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 错

10. 湖湘四典——《怀沙》、《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爱莲说》,从世界与自我、社会与人生、向内与向外、大我与小我、执着与超脱等多个维度,抒兼济之志,述独善之怀,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已经具有的深度和高度以及普世价值。 -------------------------- 对

11. 周敦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

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错

12. 魏源为了“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撰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他还博采自清以来“切于事”、“合于今”的文章,辑成《海国图志》。--- 错

13. 从湖湘文化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施为看,求变趋新是其重要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 对

14. 在特定的厉史、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湖湘文化既有独特优势和卓越品格,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对

15. 湖南省居南部中央,位于长江中游南面。因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所以称湖南。又因湖南最大的河流湘江白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简称“湘” 。--- 对

16.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

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对

17. 周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错

18. 秦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错

19. 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和江州。--- 错

20东晋时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对

21. 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

--- 对

22. 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 对

23. 宋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宋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 错

24. 湖南地处祖国内陆,自古交通闭塞,交往不便,被称之为“四塞之省” 。--- 对

25. 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南部为武陵——雪峰山脉,西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部为幕阜——罗霄山脉,山蛉相连,地势高峻,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只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 错

26. 魏源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并在此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错)

27. 东汉时期湖南耒阳人蔡伦改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国时期零陵人黄盖是蜀国后期的杰出政治家,被诸葛亮誉为“死节之臣” 、“社稷之器” 。(错)

28. 18 61 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第一家近代军丁厂——内军械所,稍后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在江南机器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引进国外人才,1873 年选拔第一批留学生出国。他还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堪称中国近代化和“洋务运动”的创始人。--------------------------- 对

29.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儒家道德具有终极意义,契合宇宙之道。------- 对

30. 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 ,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 错

31. 长沙岳麓书院因位于长沙城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下而得名,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 -------------- 对

31. 距今约6500 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溪文化阶段。大溪文化遗址在湖南最集中的地区是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北边缘地带。---------------- 对

32.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 对

33. 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长江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对

34. 楚人不仅与湖南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兴的封建制度文化和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 ----------- 对

35. 春秋战国时,湖南的原住民大都信奉原始宗教,呈现出多神崇拜的特点,楚人的入湘带来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湖南原住民的宗教与楚人带人的宗教、神话相互影响、融合,构成了春秋战国时独具湖南特色的宗教与神话。 ------------------------ 对

36. 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对

37. 宋代广德二年(764) ,中央在衡州设立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这就是“湖南”之名的由来。 ---------- 错

38.湖南的行政区域至唐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

环境。- 对

39. 湖南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不仅使中原文化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直接影响着湖南的本土居民,也为湖南本土的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对

40. 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此外还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明阳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

41. 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阳明等。此外还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错

42. 贾谊开创的楚辞,不仅打破了《诗经》的诗歌体例,对后来的汉赋以及五言诗、七言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湖湘文学的基础。 -------------- 错

43. 柳宗元在湖南任内的活动和着述,政治见解及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

事疏》,辞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等,对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错44. 贾谊辞赋在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鹏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对后来散体大赋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 对

45.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贬官文化典型代表人物。他被贬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不仅描绘了永州优美的山水,还把自己的忧愤心情寄情于景,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对46. ------------------- 在永州10 年间,刘禹锡创造了辉煌的文学业绩,在散文、诗歌、寓言、游记、杂文、小说、辞赋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共留下六百多篇作品,使之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错

47. 柳宗元在湖南期间所写的《天问》中,明确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不

仅在天人关系观中独树一帜,也对湖湘学风与士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错

48.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移民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纵观中国历史,移民主要是因战争或国家行为产生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以中原汉族南迁最具规模,影响最大,对

其他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对

49. 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与《天文气象杂占》则具体地描述了金星、木星和土

星的位置、动态等情况,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着作。--------- 对

50. 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 个疾病名称、247 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对

51. 东汉后期,随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湖湘医学有了标志性成就。

52. 1897 年,在湖南总督陈宝箴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此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又在陈宝箴的支持下创办南学会、《湘报》和浏阳群荫学会。对

53. 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54. 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长沙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 -------- 对

55. 东晋罗含所着《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着作。-------- 对

56. 黄兴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分、《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着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错57. 隋唐时期,湖南还先后出现了石鼓、岳麓两书院,是见诸记载的中国书院之始,开创了湖湘以重教育着称的先河。 ----------- 对

58. -南北朝时期,以湖湘学派的崛起为标志,湖湘文化走向成熟,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错

59. 南宋时期,北方的广大疆域沦入金人之手,一直居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方的地位开始下降,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此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已经超过了北方,湖南更是成为南宋王朝所倚重的重要地区。 ------------------- 对

60. 唐代是湖湘文化在全国形成自己特色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其标志是湖湘学派的崛起。错

61. 与先秦儒学和汉唐儒学相比,湖湘学者们不仅是从社会政治或者生活实践的角度大量地讨论儒家伦理问题,而且是把这一切置于“性与天道” 的宇宙论、世界观的哲学角度来考虑,使先秦以来的儒学发展成一种更为精深、具有系统性的学说,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62. 理学奠基人王夫之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63. 湖湘学者们在吸收和批判佛、道的宇宙论及思辨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诠释儒家经典,重建儒学体系,重振儒家信仰,创立理学,形成湖湘学派,为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

64.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朱熹。---- 错

65. 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 (原籍福建)的朱熹,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错

66. 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宋代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

67. 王学(王阳明学说)在湖南传播的结果是与湖湘学融合,最终使得湖湘学和王学都得到了改造,同时,王学在湖南的传播对于后来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68. 明中期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清代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对

69.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谭嗣同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错

70. 湖南近代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陶澍、魏源、贺长龄等。---------- 错

71. 王夫之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了5 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

72. 1876 年,湖南人曾纪泽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jLI_I 使英、法的

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 错

73. 时务学堂的创立是湖南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湖南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朝气的省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使得湖南的维新运动成为后来戊戌变法的前奏和实践基础。----------------

74. 蔡锷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 错

75. 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

------ 错

76. 现今所见的中国古代神话,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共丁怒触不周山等脍炙入口的神话故事,主要来源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中原着作,这些传入的着作

对湖湘文化影响深远。 ---- 错

77.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

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 ----- 对

78.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 错

79. 楚文化,与以儒、墨为代表的北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表现为楚人对于天

道宇宙问题有着极大的热情,其次是楚人崇巫,多创造的激情和不拘礼法的独立精神,此外,

勇武爱国是楚文化的另一个古老的传统。 ------ 对

80. 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错

81. . 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

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 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

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 错

82.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

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 错

83. 西汉以后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既有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

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 错

84. 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

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 错

85. 屈原、陆贾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

之乡”。--- 错

86. 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对

87. 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

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

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 对

88. 刘禹锡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贞元年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湖南度过了十

年的时光。刘禹锡的《天说》、《天对》等主要着作是在湖南完成的。------- 错

89. 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90. 刘禹锡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

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 对

91. 柳宗元在刘禹锡“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

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 ------- 错

92. 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 对

93. 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 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

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 对

94. 周敦颐的着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

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 错

95. 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错

96. 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一是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二是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三是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学术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对97. 两宋之时,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首先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为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深层融合、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有机结合提供新的契机。其次是儒学地域化的出现,为新的学术思潮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最后,中国文化发展到两宋之时,面临着来自佛道两家的严峻挑战,这些变化促成了理学的产生。 ------------------------------ 对

98. 在宋代,理学已大盛于湖南,而且形成了有独特内涵的理学型学术文化。这一独特内涵与特质在湖南学派那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 对

99. “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 、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 对

100. 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着作有《知言》、《五峰集》、《皇王大纪》等。 ----------------- 错

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题 1. 从1951年到1954年,青海全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部建立了乡以上的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A. 正确 2.改革开放30年,青海发展了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三条线为主的特色产业。 A.正确 3.历经30年的发展,青海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格局已然形成,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A.正确 4.正式投产运营的涩宁兰输气管线工程,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涩北油气田,全长达929.3公里,为目前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输气管线。(见教材248页) B.错误 5.“一五”期间我省建立了青海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了青海师范大学,这是青海最早创办的两所高校。 B.错误 6. 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 A.正确 7.经过30年的发展,青海的传统农牧业已经迈开了向现代化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A.正确 8. 进入21世纪,青海工业经济整体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A.正确 9. 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B.错误 10.柳湾彩陶遗址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B.错误 11.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是青海省保障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 A.正确 12.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心,其中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 B.错误 13.青海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A.正确 14.青海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A.正确 15.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提出“大财政,小民生”的执政理念,就是把财力最大限度地用到改善民生上。 B.错误 16.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就是要不断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科技同青海经济社会的结合。 A.正确 17.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社会发展进步尤为重要。 B.错误 18.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份,在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中,青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A.正确 19.经过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青海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条件。 A.正确20.2010年4月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来到青海大学,给近千名来自全省各高校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我眼中的青海》的省情形势报告,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励志成才;坚定信念,勇担责任;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紧握青海发展的接力棒,奋力冲入下一个接力点,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A.正确 三、判断题: 1. 无弋爰剑是青海早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A. 正确 2.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屯田安边政策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解决了军粮转运的困难,又为西汉王朝在边疆的防御力量巩固持久,河湟地区得以保全,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A.正确 3.青海近代史上的朱绣因为代表北洋政府入藏,促成西藏问题和平解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称为“边事专家”。 A.正确 4.杨应琚曾数次出任西宁道,为西宁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错误

古文化判断题50b练答案

古文化判断题50练B卷 (一)学校与科举 1.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错)(韩愈《师说》的“六艺”是指《诗》《书》《礼》《艺》《乐》《春秋》这六部经书) 2.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错)(“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教授”一开始也是学官名)3.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错)(应该是选那些“有才德之人”,此外,“孝廉”不是荣誉称号,而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除了针对“孝顺父母”,也选那些“办事廉正”之人) 4.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对) 5.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错)(始于隋炀帝时期) (二)山川与地理 6.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对) 7.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错)(广州不是,还有一个应该是荆州) 8.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对) 9.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对) 1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对)(三)天文与历法 11.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错(天干是十个,

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 “官窑 ”与“民窑 ”之分。 ( √ )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 “天完 ”的政权。 ( × )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 8 月 1 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 )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 “井冈山精神 ”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 )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 × )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 8 大支流之一。 ( √ )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 ×) ( × ) 晴雨台 ”。 ( √ )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16. 17. A. 18. A. 错误 B. 正确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错误 B. 正确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 识。 错误 B. 正确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20. 21. A. 错误 B. 正确( × )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错误 B. 正确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 统。(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 2 次阐述。( ×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 ×)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 家。( A. 错误 B. 正确 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 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27. A. 28. 29. A. 错误 B. 正确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错误 B. 正确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 庭坚。 ×) 错误 B. 正确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

文化常识判断题带答案汇编

文化常识判断(一)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B、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如欧阳修的谥号叫“文忠公”。 C、古代表谦称的词语如“寡人、孤、不谷、仆、小人”等,其中“不谷”是古代诸侯的谦称。 D、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左传》。《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4,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八拜之交、君子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管鲍之交、金兰之交、一面之交、点头之交、布衣之交、刎颈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科举制度中各省举人到京会考,称为会试,故通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为会元。”会试后尚有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C、丁忧是中国古代官员居丧的专用名词,即官员遭父母或其他尊长之丧,必须暂离公职,回藉守丧三年,期间停止升转,停给俸禄,然仍准算历俸,待守制

文化生活基础判断题(无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高三政治复习之文化生活常见判断题汇总 1、文化是除了经济、政治以外的全部现象。 2、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也是为人所特有的。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起来的。 4、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和。 6、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7、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8、我国要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不断增加文化的影响力。 9、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关键。 10、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11、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2、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3、人们欣赏艺术表演、参加优育活动都体现了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14、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自觉的过程。 15、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6、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7、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8、参加各种读书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9、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20、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21.文化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 2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23.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5.民族节日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6.经济政治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7.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 B.商周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 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 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3题](单选题)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 人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4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 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5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6题](单选题)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7题](单选题)()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唐才常 B.谭嗣同 C.王夫之 D.魏源 [第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9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

文化常识分类练判断题(附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必练判断题 一、人物称谓 1.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辞有微臣、老臣、下官、卑职、末官、小吏、哀家、足下等。() 2.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和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从父,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即堂叔。() 4.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一种纪年的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5.万乘,万辆战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万乘,因以万乘之尊指天子。() 6.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7.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如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8.龆龀,意为垂考换齿之时,借指童年。古人多以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代称年龄,比如垂髫、黄发分别代称小孩儿、老人。() 9.“字”即表字,指旧时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不礼貌。() 10.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1.“昆弟”指兄弟,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12.白丁、布衣、黔首、匹夫、黎庶、苍生、孤等,都是秦以后常见的对平民的称呼。() 13.“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已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14.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15.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愚见是称自已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16.“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已故的母亲为先妣。() 17.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冠礼一般在宗庙内举行,大都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18.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如战国时廉颇蔺相如和好后,结为刎颈之交。()

地域文化本

1【多选题】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选择一项或多项: A.士大夫 B.士兵 C.移民 D.流民 2【多选题】“闯关东”文化的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 “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C. “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D. “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3【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B.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C.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D. 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4【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B. 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 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5【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风俗习惯的多元 B.方言词汇的多元 C.宗教信仰的多元 D. 文化消遣的多元 6【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B.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C. 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D.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7【多选题】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C. 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8【多选题】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尚勇 B.“崇武” C.“伦理” D.“道德” 9【多选题】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练习题(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爱国是一种无上的情怀,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的是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祖国的黯然神伤;《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亡了国不能使用祖国的语言而哽咽。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认识了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菲利普夫妇。 D. 劝说是一门艺术。晏子以退为进,运用类比,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委婉规劝齐王纳谏除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忠言而不逆耳。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错误,《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以确定最终选项。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 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 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答案】 D 【解析】【分析】A. 有误。《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 B.《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 C. “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

高考语文文化知识判断题专题练习

高考语文文化知识判断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官制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点评]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点评]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

高考古文文学常识判断题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doc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部分) 1.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对 2.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错 3.“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文化 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 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对 4.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 蔑称为“荆蛮”、“蛮虏”。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 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 先。 ----对 5.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 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 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错 6.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 楚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对 7.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 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对 8.在长期威压重逼的生存环境中,湖南人养成了剽疾顽悍、任侠尚气的性 格,形成了疾恶如仇、勇于反抗的民风。----对 9.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 “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错

公考常识判断练习题(一)附参考答案

公考常识判断练习题(一)附参考答案 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时分 B.午后2点左右 C.上午8、9点 D.日落时分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 A.张衡 B.蔡伦 C.王充 D.沈括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马克思主义认为否定是() A.全盘否定 B.直接否定 C.间接否定 D.辩证否定 5.()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生产方式 6.下列不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A.费尔巴哈 B.叔本华 C.黑格尔 D.尼采 7.国家的实质是() A.阶级调和的机关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 C.正义的社会组织 D.阶级压迫的**工具 8.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9.改革开放时期建成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是( A.大亚湾核电站 B.武汉钢铁基地 C.胜利油田 D.包兰铁路 10.下列成员中不是欧盟国家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1.商品的价质量是()

A.由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B.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由市场价格决定 D.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分工 C.私有制产生 D.剩余价值出现 13.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采取()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D.政治方法 14.下列行业中,不属于第三产业范畴的是() A.商业 B.服务业 C.采矿业 D.房地产业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其影响不包括() A.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 D.资本输出成为对华侵略的主要手段 16.资本主义列强取得在中国长江上游的内河航行权是在()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法新约》 D.《辛丑条约》 17.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其目的是() ①攫取在山东地区的侵略利益 ②牵制俄国、德国侵略势力的发展 ③与日本争夺对山东的控制权 ④继续保持对华侵略的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在民国初年造成的后果是() A.加剧了中国近代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列强在中国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C.列强在“势力范围”实行直接殖民统治 D.开始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9.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表述正确的是() ①国民政府加强了对货币金融的统一管理 ②近代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

文化生活典型判断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文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4.有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 6.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7.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8.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为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文化素养。 9.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先进文化的过程是消极被动的 10.免费开放博物馆来展示文化成就,是因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11.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12.“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不同的区域文化。 13.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出重围并最终夺取里约奥运会金牌的决定因素。 14.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15.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性作用 16.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 17.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8.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9.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他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2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22.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表明了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24.近“墨”者是否“黑”、近“朱”者能否赤,关键取决于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力。 25.纯粹自然的东西只有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被赋予文化意义。 26.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7.经济和政治的性质、状况和变化发展,决定着文化的性质、状况和变化发展。 28.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文化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9.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0.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31.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自觉学习的过程 32.乡音难改体现了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潜移转化的。 33.文化分为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34.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35.文学作品像春季的清风一样可以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6.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 3.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5.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6. 大众传媒已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它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地域文化判断题[宝典]

地域文化判断题[宝典]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 ? )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 )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 ) A. 错误 B. 正确 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 ),,,,,,,,,,,,,,,,,,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 )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 ) A. 错误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 ),,,,,,,,,,,,,,,,,,,,,,,, A. 错误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 )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 ) A. 错误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 ) A. 错误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 ? ),,,,,,,,,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 A. 错误 B. 正确 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 ) A. 错误 B. 正确 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 ?,,,) A. 错误 B. 正确 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教师版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拓展]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19.(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地域文化判断题教学提纲

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6.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A. 错误 B. 正确 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 B. 正确 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 B. 正确(×) 20.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 A. 错误 B. 正确 21.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A.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家。(×) A. 错误 B. 正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