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3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3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3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3章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 第三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1、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______应距离虚轴越远越好。

2、一阶系统1

Ts 1+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3、 用时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

4、如果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________越远越好。

5、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的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_____。

6、时域动态指标主要有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和__________。

8、时域性能指标中所定义的最大超调量σp 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

9、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1型系统、2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__________环节数来分类的。

10、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都在s 平面__________的左半部分。

11、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__________越好。

12、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ξ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G(s)=1

Ts 1+的环节称为___________环节。 14、系统输出响应的稳态值与___________之间的偏差称为稳态误差e ss 。

15、 决定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是阻尼系数ξ和

_________ 。

16、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

17、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在______范围时,响应曲线为非周期过程。

18、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Ⅱ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_。

19、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 I 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e ss =__________ 。

20、一阶系统Ts

s G +=11)(的单位脉冲响应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

1、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 )

A.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大

B.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小

C.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变

D.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定

2、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信号是斜坡函数和( )

A.阶跃函数

B.脉冲函数

C.正弦函数

D.抛物线函数

4、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p σ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5、一阶系统G(s)=1

Ts K +的放大系数K 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

A.不变

B.不定

C.愈小

D.愈大

6、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

A.距离实轴很远

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

D.距离虚轴很近

7、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 )

A. 实轴上

B. 虚轴上

C. 左半部分

D. 右半部分

8、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保持不变时,

( )

A.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大

B.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小

C.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变

D.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定

9、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 r 、调整时间t S 等反映出系统的( )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

10、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超调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超调

C.有超调

D.无超调

11、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阶跃函数

D.正弦函数

12、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 o (s)=)

a s (s K +,其中K>0,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

A.K 值的大小有关

B.a 值的大小有关

C.a 和K 值的大小有关

D.a 和K 值的大小无关

13、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4、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 )。

A.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越大

B.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越小

C.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不变

D.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不定

15、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右半根平面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

A .ξ<0

B .ξ=0

C .0<ξ 1

D .ξ>1 16、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 t s 和 ( )

A .峰值时间 t p

B .最大超调量 p

C .上升时间 t r

D .衰减比 p / p ′

17、一阶系统 G(s)= 1

Ts 1+ 的时间常数 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

A .越长

B .越短

C .不变

D .不定

18、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ζ为( )

A .ζ<0

B .ζ=0

C . 0<ζ<1

D .ζ≥ 1

1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e ss 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控制精度

B .相对稳定性

C .快速性

D .平稳性

20、当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根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 ζ <0

B . ζ= 0

C . 0< ζ <1

D . ζ≥ 1 21、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 e ss 为常数,

则此系统为( )

A .0 型系统

B . I 型系统

C .Ⅱ型系统

D .Ⅲ 型系统

22、一阶系统1)(+=Ts K s G 的时间常数T 越小,则系统的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

A .越短

B .越长

C .不变

D .不定

23、如果高阶系统的一个极点在根平面上的位置与一个零点的位置十分靠近,则该极点对系统的动态响应( )

A .没有影响

B .几乎没有影响

C .有影响

D .是否有影响,不太清楚

24、采用零、极点对消法是为了使控制系统( )

A .减少超调量

B .降低阶数

C .改善快速性

D .改善动态和稳态性能

25、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1

-s K ,则系统稳定时K 的范围为( )

A .K <0

B .K >0

C .K >1

D .K >2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主导极点

2、稳态误差e ss

3、偶极子

4、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K V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

1、在0<ξ<1,ξ=0,ξ≥1三种情况下,标准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特性分别是什么?

2、高阶系统中哪些闭环极点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

3、试写出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

4、试写出一阶惯性环节的单位斜坡响应。

自动控制理论(二) 第三章测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1、闭环极点

2、y(t)=k(1-e -t/T )

3、阶跃函数

4、虚轴

5、∞

6、调整时间

7、极点

8、σp =e επ

ε12-

9、积分环节 10、虚轴 11、远 12、0<ξ<1

13、惯性 14、给定值 15、ωn 16、左半

17、ξ≥1 18、0 19、1/K 20、y(t)=1/T e -t/T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

1.B

2.C

3.D

4.B

5.D

6.D

7.C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C 15.A 16..C 17.A 18.B 19A 20.C 21.A 22.A 23.B 24.D

25.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主导极点 :离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最大,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2、稳态误差e ss ::指系统达到稳态时,输出量的期望值与稳态值之间的差值。

3、偶极子:闭环极点附近有闭环零点,则把这样的零极点对称为偶极子。

4、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表示系统跟踪单位速度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 ss 。稳态误差e ss 与K V 的关系为e ss =1/K V ,K V =limsG(s)H(s).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

1、(1)0<ξ<1时,输出响应为衰减振荡过程,稳态值为1;

(2)ξ=0时,输出响应为等幅振荡过程;

(3)ξ≥1时,输出响应为非周期过程。

2、(1)远离虚轴的极点(2)虽靠近虚轴但附近有闭环零点。这些闭环极点在高阶系统中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

3、二阶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G (s)=

ωξωωn n n s s 2222++ 4、y(t)=t-T+T e -t/T (t ≥0)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 夏德钤翁贻方版

《自动控制理论 (夏德钤)》习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2-1 试求图2-T-1所示RC 网络的传递函数。 (a)111 11111+=+? =Cs R R Cs R Cs R z ,22R z =,则传递函数为: (b) 设流过1C 、2C 的电流分别为1I 、2I ,根据电路图列出电压方程: 并且有 联立三式可消去)(1s I 与)(2s I ,则传递函数为: 2-2 假设图2-T-2的运算放大器均为理想放大器,试写出以i u 为输入,o u 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a)由运算放大器虚短、虚断特性可知:dt du C dt du C R u i i 0+-=,0u u u i c -=,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故传递函数为 (b)由运放虚短、虚断特性有:02 2=-+--R u R u u dt du C c c i c ,0210=+R u R u c , 联立两式消去c u 得到 对该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故此传递函数为 (c)02/2/110=+-+R u R u u dt du C c c c ,且2 1R u R u c i -=,联立两式可消去c u 得到 对该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故此传递函数为 2-3 试求图2-T-3中以电枢电压a u 为输入量,以电动机的转角θ为输出量的微分

方程式和传递函数。 解: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 2-4 一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如图2-T-4所示。电动机通过传动链带动负载及电位器的滑动触点一起移动,用电位器检测负载运动的位移,图中以c 表示电位器滑动触点的位置。另一电位器用来给定负载运动的位移,此电位器的滑动触点的位置(图中以r 表示)即为该随动系统的参考输入。两电位器滑动触点间的电压差e u 即是无惯性放大器(放大系数为a K )的输入,放大器向直流电动机M 供电,电枢电压为u ,电流为I 。电动机的角位移为θ。 解: ()() ()φ φφπφ 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 ? ??++++=26023 2-5 图2-T-5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其电流d i 与d u 间的关系为 ? ?? ? ??-?=-110026.06 d u d e i 。假设电路中的Ω=310R ,静态工作点V u 39.20=,A i 301019.2-?=。试求在工作点),(00i u 附近)(d d u f i =的线性化方程。 解:()2.0084.01019.23-=?--d d u i 2-6 试写出图2-T-6所示系统的微分方程,并根据力—电压的相似量画出相似电路。 解:分别对物块1m 、2m 受力分析可列出如下方程: 代入dt dy v 11= 、dt dy v 22=得 2-7 图2-T-7为插了一个温度计的槽。槽内温度为i θ,温度计显示温度为θ。试求传递函数 ) () (s s i ΘΘ(考虑温度计有贮存热的热容C 和限制热流的热阻R )。 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列出如下方程: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习 题 1-1 根据题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1-2 题1-2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2图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 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1-4 题1-4图是控制导弹发射架方位的电位器式随动系统原理图。图中电位器1P 、2 P

并联后跨接到同一电源0 E 的两端,其滑臂分别与输入轴和输出轴相联结,组成方位角的给定元件和测量反馈元件。输入轴由手轮操纵;输出轴则由直流电动机经减速后带动,电动机采用电枢控制的方式工作。 试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题1-4图导弹发射架方位角控制系统原理图 1-5 采用离心调速器的蒸汽 机转速控制系统如题1-5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蒸汽机带动负载 转动的同时,通过圆锥齿轮带动一 对飞锤作水平旋转。飞锤通过铰链 可带动套筒上下滑动,套筒装有平 衡弹簧,套筒上下滑动时可拨动杠 杆,杠杆另一端通过连杆调节供汽 阀门的开度。在蒸汽机正常运行 时,飞锤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弹簧的反弹力相平衡,套筒保持某个高度,使阀门处于一个平衡位置。如果由于负载增大使蒸汽机转速 ω下降,则飞锤因离心力减小而使套筒向下滑动,并通过杠杆增大供汽阀门的开度,从而使蒸汽机的转速回升。同理,如果由于负载减小使蒸汽机的转速 ω增加,则飞锤因离心力增加而使套筒上滑,并通过杠杆减小供汽阀门的开度,迫使蒸汽机转速回落。这样,离心调速器就能自动地抵制负载变化对转速的影响,使蒸汽机的转速 ω保持在某个期望值附近。 指出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1-6 摄像机角位置自动跟踪系统如题1-6图所示。当光点显示器对准某个方向时,摄像机会自动跟踪并对准这个方向。试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5图蒸汽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1.7.2基础部分 1.答:开环控制如:台灯灯光调节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输入信号为加在台灯灯泡两端的电压,输出信号为灯泡的亮度,被控对象为灯泡。当输入信号增加时,输出信号(灯泡的亮度)增加,反之亦然。 闭环控制如: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输入信号为电机两端电压,输出信号为水塔水位,被控对象为电机调节装置。当水塔水位下降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下降,将此信号反馈至电机,电机为使水塔水位维持在某一固定位置增大电机两端的电压,通过调节装置调节使水塔水位升高。反之亦然。 2.答: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世纪40~60年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第二阶段:本世纪60~70年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第三阶段:本世纪70年代末至今,控制理论向“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 3.答:开环控制:控制器与被空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 出量与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闭环控制:指控制装置与被空对象之间既有正向作用,又有反向联系控制的过程。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优缺点比较: 对开环控制系统来说,由于被控制量和控制量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对干扰造成的误差系统不具备修正的能力。 对闭环控制系统来说,由于采用了负反馈,固而被控制量对于外部和内部的干扰都不甚敏感,因此,有不能采用不太精密和成本低廉的元件构成控制质量较高的系统。 4.答:10 线性定常系统;(2)非线性定常系统; (3)非线性时变系统;(4)非线时变系统; 1.7.3 提高部分 1.答:1)方框图: 2)工作原理:假定水箱在水位为给定值c(该给定值与电位器给定电信ur对应),此时浮子处于平衡位置,电动机无控制作用,水箱处于给定水位高度,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保持不变。当c增大时,由于进水量一时没变浮子上升,导致c升高,给电信计作用后,使电信计给电动机两端电压减小,电动机带动减齿轮,使控制阀开度减小,使进水量减小,待浮

电磁学第三章例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方 法 作 业 注:教案按授课章数填写,每一章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教学内容须另加附页。

总结: 1、E P χε0= (1)极化率χ各点相同,为均匀介质 (2)τ ?=∑i p P 各点相同,为均匀极化 2、极化电荷体密度 ()τ ρ??- ='? ?-='?='????S S S d P S d P q d S d P q (1)对均匀极化的介质:0='='ρq (2)特例:仅对均匀介质,不要求均匀极化,只要该点自由电荷体密度0000q ρρ''===,则:, (第5节小字部分给出证明) 3、极化电荷面密度 ()n P P ?12?-=' σ 2P 、1P 分别为媒质2、1的极化强度,n ?为界面上从2→1的法向单位矢。当电介质置于真空(空气中)或金属中: n P n P =?='? σ n P :电介质内的极化强度 n ?:从电介质指向真空 或金属的法向单位矢。 例(补充):求一均匀极化的电介质球表面上极化电荷的分布,以及极 化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已知极化强度为P 。 - -z 解:(1)求极化电荷的分布,取球心O 为原点,极轴与P 平行的球极 坐标,选球表面任一点A (这里认为置于真空中),则:

A n P ??=' σ 由于均匀极化,P 处处相同,而极化电荷σ'的分布情况由A n ?与P 的夹角而定,即σ'是θ的函数(任一点的n ?都是球面的径向r ?) A A A P n P θσcos ?=?=' 任一点有: θσcos P =' 所以极化电荷分布: ()()()140230030 22P θσθσθθπσππθθσ?'>? ?'

胡汉才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力系的简化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2-1.通过A(3,0,0),B(0,4,5)两点(长度单位为米),且由A指向B的力F,在z轴上投影为,对z轴的矩的大小为。 答:F/2;62F/5。 2-2.已知力F的大小,角度φ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b,c,则力F在轴z和y上的投影:Fz= ;Fy= ;F对轴x的矩 M x(F)= 。 答:Fz=F·sinφ;Fy=-F·cosφ·cosφ;Mx(F)=F(b·sinφ+c·cosφ·cosθ) 图2-40 图2-41 2-3.力F通过A(3,4、0),B(0,4,4)两点(长度单位为米),若F=100N,则该力在x轴上的投影为,对x轴的矩为。 答:-60N; 2-4.正三棱柱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已知OA=OB=a,在平面ABED内有沿对角线AE的一个力F,图中α=30°,则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M x(F)= ;M Y(F)= ;M z(F)= 。 答:M x(F)=0,M y(F)=-Fa/2;M z(F)=6Fa/4 2-5.已知力F的大小为60(N),则力F对x轴的矩为;对z轴的矩为。 答:M x(F)=160 N·cm;M z(F)=100 N·cm

图2-42 图2-43 2-6.试求图示中力F 对O 点的矩。 解:a: M O (F)=F l sin α b: M O (F)=F l sin α c: M O (F)=F(l 1+l 3)sin α+ F l 2cos α d: ()22 21l l F F M o +=αsin 2-7.图示力F=1000N ,求对于z 轴的力矩M z 。 题2-7图 题2-8图 2-8.在图示平面力系中,已知:F 1=10N ,F 2=40N ,F 3=40N ,M=30N ·m 。试求其合力,并画在图上(图中长度单位为米)。 解:将力系向O 点简化 R X =F 2-F 1=30N R V =-F 3=-40N ∴R=50N 主矩:Mo=(F 1+F 2+F 3)·3+M=300N ·m 合力的作用线至O 点的矩离 d=Mo/R=6m 合力的方向:cos (R ,)=,cos (R ,)=-

电磁学第三章例题教学文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注:教案按授课章数填写,每一章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教学内容须另加附页。

总结: 1、E P 0 (1)极化率 各点相同,为均匀介质 (2) i p P 各点相同,为均匀极化 2、极化电荷体密度 S S S d P S d P q d S d P q (1)对均匀极化的介质:0 q (2)特例:仅对均匀介质,不要求均匀极化,只要该点自由电荷体密度0000q ,则:, (第5节小字部分给出证明) 3、极化电荷面密度 n P P ?12 2P 、1P 分别为媒质2、1的极化强度,n ?为界面上从2→1的法向单位矢。当电介质置于真空(空气中)或金属中: n P n P ? n P :电介质内的极化强度 n ?:从电介质指向真空或 金属的法向单位矢。 例(补充):求一均匀极化的电介质球表面上极化电荷的分布,以及极 化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已知极化强度为P 。 - -z 解:(1)求极化电荷的分布,取球心O 为原点,极轴与P 平行的球极 坐标,选球表面任一点A (这里认为置于真空中),则:

学习资料 A n P ? 由于均匀极化,P 处处相同,而极化电荷 的分布情况由A n ?与P 的夹角而定,即 是θ的函数(任一点的n ?都是球面的径向r ?) A A A P n P cos ? 任一点有: cos P 所以极化电荷分布: 140230030 22P 右半球在、象限,左半球在、象限,左右两极处,,最大上下两极处,,最小 (2)求极化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场强 由以上分析知 以z 为轴对称地分布在球表面上,因此 在球心处产 生的E 只有z 轴的分量,且方向为z 轴负方向。 在球表面上任意选取一面元S d ,面元所带电荷量dS q d ,其在球心O 处产生场强为: R R dS E d ?42 其z 分量为: cos 4cos 2 0R dS E d E d z (方向为z 轴负方向) 全部极化电荷在O 处所产生的场强为: 2 0222 0cos 4cos sin cos 4z S dS E dE R P R d d R 乙

电磁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电磁学 第二版 习题解答 电磁学 第二版 习题解答 (1)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16 第三章 .............................................................................................................................................................. 25 第四章 .............................................................................................................................................................. 34 第五章 .............................................................................................................................................................. 38 第六章 .............................................................................................................................................................. 46 第七章 .. (52) 第一章 1.2.2 两个同号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和为Q 。在两者距离一定的前提下,它们带电荷量各为多少时相互作用力最大? 解答: 设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1q q =,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 2()q Q q =-,两者距离为r ,则由库仑定律求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 2 0() 4q Q q F r πε-= 令力F 对电荷量q 的一队导数为零,即 20()04dF Q q q dq r πε--== 得 122 Q q q ==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解答:1开环系统 (1)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预先知道时,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2) 缺点:不能自动调节被控量的偏差。因此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 闭环系统 ⑴优点:不管由于干扰或由于系统本身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被控量 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清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它是一种按偏差调节的控制系统。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⑵缺点:主要缺点是被控量可能出现波动,严重时系统无法工作。 1-2 什么叫反馈?为什么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试举例说 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由1-1中的描述的闭环系统的优点所证明。例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当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相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 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线性,非 线性,定常,时变)? (1)22 ()()() 234()56()d y t dy t du t y t u t dt dt dt ++=+ (2)()2()y t u t =+ (3)()()2()4()dy t du t t y t u t dt dt +=+ (4)() 2()()sin dy t y t u t t dt ω+= (5)22 ()() ()2()3()d y t dy t y t y t u t dt dt ++= (6)2() ()2() dy t y t u t dt +=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解答 2.1.答:因均匀物体质量密度处处相等,规则形体的几何中心即为质心,故先找出各规则形体的质心把它们看作质点组,然后求质点组的质心即为整个物体的质心。对被割去的部分,先假定它存在,后以其负质量代入质心公式即可。 2.2.答:物体具有三个对称面已足以确定该物体的规则性,该三平面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又该物体是均匀的,故此点即为质心的位置。 2.3.答:对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理论上可以求每一质点的运动情况,但由于每一质点受到周围其它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互关联的,往往其作用力难以 n3 预先知道;再者,每一质点可列出三个二阶运动微分方程,各个质点组有个相互关联的三个二阶微分方程组,难以解算。但对于二质点组成的质点组,每一质点的运动还是可以解算的。 若质点组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每一质点都受到组内其它各质点的作用力,每一质点的合内力不一定等于零,故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表明,内力不改变质点组整体的运动,但可改变组内质点间的运动。 2.4.答:把碰撞的二球看作质点组,由于碰撞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认为外力为零,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如果只考虑任一球,碰撞过程中受到另一球的碰撞冲力的作用,动量发生改变。 2.5.答:不矛盾。因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在人行走前后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忽略水对船的阻力),且开船时系统质心的初速度也为零,故人行走前后系统质心相对地面的位置不变。当人向船尾移动时,系统的质量分布改变,质心位置后移,为抵消这种改变,船将向前移动,这是符合质心运动定理的。 2.6.答:碰撞过程中不计外力,碰撞内力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但碰撞内力很大,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 3.1 对于下列各种电位分布,分别求其对应的电场强度和体电荷密度: (1)()2,,x y z Ax Bx C Φ=++; (2)(),,x y z Axyz Φ=; (3)()2,,sin z A B z Φρ?ρ?ρ=+; (4)()2,,sin cos r Ar Φθ?θ?=。 解:已知空间的电位分布,由E Φ=-?和2 0/Φρε?=-可以分别计算出电场强度和体电荷密度。 (1) ()2x E e Ax B Φ=-?=-+ 0202εερA -=Φ?-= (2) () x y z E A e yz e xz e xy Φ=-?=-++ 020=Φ?-=ερ (3) (2sin )cos z E e A Bz e A e B ρ?Φρ?ρ?ρ??=-?=-+++?? 20004sin sin 3sin Bz Bz A A A ρεΦε??ε?ρρ???? =-?=-+ -=-+ ? ???? ? (4) ()2sin cos cos cos sin r E e Ar e Ar e Ar θ?Φθ?θ??=-?=-+- 200cos 2cos cos 6sin cos sin sin A A A θ??ρεΦεθ?θθ?? =-?=-+ - ?? ? 3.5 如题3.5图所示上下不对称的鼓形封闭曲面,其上均匀分布着密度为0S ρ的面电荷。 试求球心处的电位。 解:上顶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22001111100()()22S S d R d R d ρρ Φεε= +-=- 下顶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22 002222200 ()()22S S d R d R d ρρΦεε= +-=- 侧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030 014π4πS S S S R R ρρΦεε= = ? 式中2 12124π2π()2π()2π()S R R R d R R d R d d =----=+。因此球心总电位为 1230 S R ρΦΦΦΦε=++= 3.6有02εε=和05εε=的两种介质分别分布在0z >和0z <的半无限大空间。已知0z >时, 201050x y z E e e e =-+V /m 。试求0z <时的D 。 解:由电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 1t 2t E E =? 000520510x y z D D εε<=?=-? 代入电场法向方向分量满足的边界条件可得 1n 2n D D =? 050z z D <= 于是有 0001005050x y z z D e e e εε<=-+ 3.9 如题 3.9图所示,有一厚度为2d 的无限大平面层,其中充满了密度为 ()0πcos x x d ρρ=的体电荷。若选择坐标原点为零电位参考点,试求平面层 之内以及平面层以外各区域的电位和电场强度。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章解答 2.1 解 均匀扇形薄片,取对称轴为轴,由对称性可知质心一定在轴上。 有质心公式 设均匀扇形薄片密度为,任意取一小面元, 又因为 所以 对于半圆片的质心,即代入,有 2.2 解 建立如图2.2.1图所示的球坐标系 x x 题2.1.1图 ? ?=dm xdm x c ρdS dr rd dS dm θρρ==θcos r x =θθθρθρsin 32a dr rd dr rd x dm xdm x c ===?? ????2 π θ= πππ θθa a a x c 342 2sin 32sin 32=?==

把球帽看成垂直于轴的所切层面的叠加(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均匀球体的密度为。 则 由对称性可知,此球帽的质心一定在轴上。 代入质心计算公式,即 2.3 解 建立如题2. 3.1图所示的直角坐标,原来与共同作一个斜抛运动。 当达到最高点人把物体水皮抛出后,人的速度改变,设为,此人即以 的速度作平抛运动。由此可知,两次运动过程中,在达到最高点时两次运动的水平距离是一致的(因为两次运动水平方向上均以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也相同)。所以我们只要比较人把物抛出后水平距离的变化即可。第一次运动:从最高点运动到落地,水平距离 题2.2.1图 z ρ)(222z a dz y dv dm -===ρπρπρz )2()(432 b a b a dm zdm z c ++-==? ?人 W y 题2.3.1图 x v x v αcos v 0=水平v 1s

① ② ③ 第二次运动:在最高点人抛出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可知道 水平距离 跳的距离增加了 = 2.4解 建立如图2.4.1图所示的水平坐标。 以,为系统研究,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有 ① 对分析;因为 ② 在劈上下滑,以为参照物,则受到一个惯性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如图2.4.2图所示。所以相对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 a v s ?=cos 01gt v =αsin 0ααcos sin 20 1g v s =)(cos )(0u v w Wv v w W x x -+=+αu w W w a v v x ++ =cos 0αααsin )(cos sin 0202uv g W w w g v t v s x ++==12s s s -=?αsin )(0uv g w W w + 题2.4.1图 θ题2.4.2图 1m 2m 02211=+x m x m 1m 相对绝a a a +=1m 2m 2m 1m 21x m F -=惯2m 1m 2m

电磁学练习题积累(含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2分) 第一章、第二章 1.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带正电荷的导体,其电位一定是正值 (B)等位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场强为零处,电位也一定为零 (D)场强相等处,电位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2.在真空中的静电场中,作一封闭的曲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通过封闭曲面的电通量仅是面内电荷提供的 (B) 封闭曲面上各点的场强是面内电荷激发的 (C) 应用高斯定理求得的场强仅是由面内电荷所激发的 (D) 应用高斯定理求得的场强仅是由面外电荷所激发的 3.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和试探电荷同时存在和消失 (B)由E=F/q知道,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成反比 (C)电场强度的存在与试探电荷无关 (D)电场是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共同产生的 4.下列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场强方向可由E=F/q定出,其中q为试验电荷的电量,q可正、可负, F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以上说法全不对。 5.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已知介 质两表面上极化电荷面密度为,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 场强度的大小为 [ ]

(A) 0εσ' (B) 02εσ' (C) 0εεσ' (D) ε σ' 6. 在平板电容器中充满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当电容器充电后,介质中 D 、 E 、P 三矢量的方向将是 [ ] (A) D 与E 方向一致,与P 方向相反 (B) D 与E 方向相反,与P 方向一致 (C) D 、E 、P 三者方向相同 (D) E 与P 方向一致,与D 方向相反 7. 在一不带电荷的导体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并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 布,如果将此点电荷从球心移到球壳内其它位置,重新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布,则将发现: [ ] (A)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无变化 (B) 球壳内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外的不变 (C) 球壳外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内的不变 (D)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改变 8. 一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E 的方向与x 轴正向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 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A) 2R E π;(B) 21 2 R E π; (C) 22R E π;(D ) 0。 9. 在静电场中,电力线为均匀分布的平行 直线的区域内,在电力线方向上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E 和电势U 相比较 [ ] (A) E 相同,U 不同 (B) E 不同,U 相同 (C) E 不同,U 不同 (D) E 相同,U 相同

自控原理—第2章 (1)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 时域模型频域模型方框图和信号流图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1 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2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号流图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号流图2-3 .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1.1. 1. 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 2.2. 2.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3. 3. 线性系统的特性3.线性系统的特性 4. 4.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5. 5.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6.6. 6. 运动的模态运动的模态.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列写系统运动方程的步骤 ?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根据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定律,依次列写出各元件的运动方程. ?消中间变量,得到只含输入、输出量的标准形式 .

如图例2.1RLC 电路,试列写以u u c (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i(t))()()()(t u t Ri t u t di L r c =++解: u r (t) dt =dt t i t u c )(1 )(∫c )() ()(2 2 t u dt t du RC dt t u d LC c c c =++

例2.2图为机械位移系统。试列写质量m 在外力F作用下位移(t)的运动方程在外力F作用下位移y(t)的运动方程。 dt t dy f t F ) ()(1=解:阻尼器的阻尼力: ) ()(2t ky t F =弹簧弹性力: )()()()(212 2 t F t F t F dt t y d m ??=)()() ()(2 2 t F t ky t dy f t y d m =++整理得:dt dt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及答案三章习题解答

三章习题解答 3.1 真空中半径为a 的一个球面,球的两极点处分别设置点电荷q 和q -,试计算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Φ(如题3.1图所示)。 解 由点电荷q 和q -共同产生的电通密度为 33[]4q R R π+- +- = -=R R D 22322232() (){}4[()][()] r z r z r z a r z a q r z a r z a π+-++-+-++e e e e 则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 d d z z S S S Φ====??D S D e 22322232 ()[]2d 4()()a q a a r r r a r a π π--=++? 2212 1)0.293()a qa q q r a =-=-+ 3.2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径为a r 的球体原子模型,其球体内均匀分布有总电荷量为Ze -的电子云,在球心有一正电荷Ze (Z 是原子序数,e 是质子电荷量),通过实验得到球体内的电通量密度表达式为02314r a Ze r r r π?? =- ??? D e ,试证明之。 解 位于球心的正电荷Ze 球体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为 12 4r Ze r π=D e 原子内电子云的电荷体密度为 33 3434a a Ze Ze r r ρππ=- =- 电子云在原子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则为 3223 4344r r a r Ze r r r ρπππ==-D e e 题3.1 图 题3. 3图()a

故原子内总的电通量密度为 122314r a Ze r r r π??=+=- ??? D D D e 3.3 电荷均匀分布于两圆柱面间的区域中,体密度为3 0C m ρ, 两圆柱面半径分别为a 和b ,轴线相距为c )(a b c -<,如题3.3图()a 所示。求空间各部分的电场。 解 由于两圆柱面间的电荷不是轴对称分布,不能直接用高斯定律求解。但可把半径为a 的小圆柱面内看作同时具有体密度分别为0ρ±的两种电荷分布,这样在半径为b 的整个圆柱体内具有体密度为0ρ的均匀电荷分布,而在半径为a 的整个圆柱体内则具有体密度为0ρ-的均匀电荷分布,如题3.3图()b 所示。空间任一点的电场是这两种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的叠加。 在b r >区域中,由高斯定律0 d S q ε= ?E S ,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 产生 的电场分别为 2200120022r b b r r πρρπεε==r E e 220012 0022r a a r r πρρπεε' -''==-''r E e 点P 处总的电场为 2211 220()2b a r r ρε''=+=-' r r E E E 在b r <且a r >'区域中,同理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 产生的电场分别为 220022r r r πρρπεε==r E e 2222 0022r a a r r πρρπεε' -''==-''r E e 点P 处总的电场为 2022 20()2a r ρε''=+=-' r E E E r 在a r <'的空腔区域中,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 产生的电场分别为 20030022r r r πρρπεε==r E e 2003 00 22r r r πρρπεε'' -''==-'r E e 点P 处总的电场为 0033 00 ()22ρρεε''=+=-=E E E r r c 3.4 半径为a 的球中充满密度()r ρ的体电荷,已知电位移分布为 3254 2 ()() r r Ar r a D a Aa r a r ?+≤? =?+≥? ? 其中A 为常数,试求电荷密度()r ρ。 题3. 3图()b = +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习题

E2.4A laser printer uses a laser beam to print copy rapidly for a computer. The laser is positioned by a control input,r(t),so that we have Y(s)= 5(s+100) s2+60s+500 R(s) This input r(t)represents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he laser beam.(a)If r(t) is a unit step input,?nd the output y(t).(b)What is the?nal value of y(t)? E2.14Obtain the di?erential equations in terms of and for the circuit in Figure E2.14. Figure E2.14Electric circuit. E2.15The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spacecraft platform is govern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d2p dt2+2 dp dt +4p=θv1=r?p dθ dt =0.6v2 v2=7v1 The variable involved are as follows: r(t)=desired platform position;p(t)=desired platform position; v1(t)=ampli?er input voltage;v2(t)=ampli?er output voltage;θ(t)=motor shaft position 1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 一、简答题:(合计20分, 共4个小题,每题5分) 1.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 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2.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 线在穿越频率处的斜率为多少?为什么? 3. 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用根轨迹分别说明,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和增加一 个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二、已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如图(a)所示,其中质量为m 公斤,弹簧系数为k 牛顿/米,阻尼器系数为μ牛顿秒/米,当物体受F = 10牛顿的恒力作用时,其位移y (t )的的变化如图(b)所示。求m 、k 和μ的值。(合计20分) F ) t 图(a) 图(b) 三、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 确定该系统在输入信号()1()r t t =下的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 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 2) 当()21(),()4sin3r t t n t 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c ω位于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 1) 计算系统对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稳态精度。 2) 计算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 1 %0.160.4( 1)sin σγ =+-, s t = 五、某火炮指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0.21)(0.51) K G s s s s = ++系统最 大输出速度为2 r/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求: 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 值,计算该K 值下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 量;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0.41 ()0.081 c s G s s +=+,试计算相位裕量。 (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rad/s)

电磁学试题库电磁学第三章试题(含答案)

一、填 空 题 1、电介质的极化分为 ,和 。 答案内容:位移极化,取向极化。 2、如图,有一均匀极化的介质球,半径为R ,极化强度为P ,则极化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场强是 。 答案内容: 3ε-P ; 3、0C C r ε=成立的条件是 。 答案内容:介质为均匀介质; 4、通常电介质的极化分为两类,其中无极分子的极化称为 有极分子的极化称为 。 答案内容:位移极化;取向极化; 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电容器,极板长为L ,二极板间距为d ,电容器两极板间加有电压,据板右端L 处放置一个荧光屏S 。有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从电容器左端的中央以速度0v 水平射入电场,粒子穿过电容器后 (两板间距离d 的大小能满足粒子穿过电容器),要求以水平速度打在荧光屏S 上,则加在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大小应为 。 答案内容:2mgd/q ;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S ,间距为d ,对此电容器充电之后,拆去电源,再插入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厚度为/2d 的均匀电介质板,设为插入介质前,两极板间的电场为0E ,插入介质后,介质内外的电场分 别为1E 和2E ,则:10/__________E E =,20/__________E E = 。 答案内容: 1/r ε;1. 7、有一平板电容器,用电池将其充电,这时电容器中储存能量为W 0,在不断开电池的情况下,将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容器,这时电容器内存储能量W= W 。 答案内容:r ε ; P z R

8、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放入一电介质板,如图所示,则电容器电容将为 ,设未放介质时电容为C 0 。 答案内容:021r r C εε+ ; 单选择题 1 1、如果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保持不变,这个电容器在电介质存在时所储存的自由电荷与没有电介质(即真空)时所储存的电荷相比:( ) (A)增多; (B )减少; (C )相同; (D )不能比较。 答案内容:A ; 2、内外半径为21R R 和的驻极体球壳被均匀极化,极化强度为P P ;的方向平行于球壳直 径,壳内空腔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是: ( C ) (A ) 3ε= P E ; (B)0=E ; (C) 3ε- =P E ; (D) 32ε= P E 。 3、一个介质球其内半径为R ,外半径为R+a ,在球心有一电量为0q 的点电荷,对于R

自动控制理论课后习题答案(上)

《自动控制理论 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2-(a) ()()112 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 (b) ()()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2 (a) ()()RCs RCs s U s U 112+= (b) ()()141112+?-=Cs R R R s U s U (c) ()()??? ??+-=141112Cs R R R s U s U 2-3 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 ????++++=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 2-4 ()()()φφφπφ 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 ? ??++++=26023 2-5 ()2.0084.01019.23-=?--d d u i 2-8 (a) ()()()()3113211G H G G G G s R s C +++= (b) ()()()()()3 1243212143211H G H G G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 2-9 框图化简中间结果如图A-2-1所示。 0.7 C(s) + + _ R(s) 11 3.02++s s s 22.116 .0+Ks + 图A-2-1 题2-9框图化简中间结果 ()()()()52.042.018.17.09.042.07.023++++++=s k s k s s s R s C 2-10 ()()42 32121123211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R s C ++-+= 2-11 系统信号流程图如图A-2-2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