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在校大学生的同居现象-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在校大学生的同居现象-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在校大学生的同居现象

近年来,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现象明显增多且呈上升趋势。以前在校园中成双成对的现象不再是校园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01年,对西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6大城市的一些高校的调查显示,在回答“您有过和异性同居的行为吗”问题时,表示“有”的大学生占到52%,其中女生占67.3%[1]。2005年3月29日,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出台,对在校大学生不能结婚没有作出硬性规定。之后,各地大学纷纷有学生公开登记结婚、举办婚礼,而大学生在外租房同居现象也日益“疯狂”[2],同居现象呈现低龄化特征。

同时,大学时代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自由的时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主张张扬个性、注重个人自由,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人认为他们都成熟了,至少在生理上,成熟了就会有需要。因此,大学生接触性或者干脆同居这种现象似乎变得很正常了。针对大学生同居这种现象,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位对大学生同居现象持赞同意见的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工作者认为:“在我看来,性压抑下的婚前性行为更可怕。所以我认为与其压抑,不如正视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即使在婚前,适度的性对青少年成长也是有益的。两人同居,只要是自愿的,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就不要干涉,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青年人逆反心理强,与其反对不如引

导。”[3]虽然这位学者所说的观点不无道理,但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上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而心理上却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心理冲突在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相对剥夺、应对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4]。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是其主要生活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影响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发展。他们内心世界相对复杂,有更高的心理境界和心理需求,同居生活中的一些变故可能随时引发他们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和高校稳定的因素之一。本文试从大学生同居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弊端和后果、应对的策略、心理与伦理反思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并基于大学生心理危机主动介入管理模式[5],对大学生同居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增强个体抵御危机的能力,完善心理机能,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一、大学生同居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同居(cohabitation),一对男女未结婚登记而像夫妻一样建立性关系并住在一起[6]。大学生同居属于不合法行为,在许多社会被视为一种罪恶的私通。这种性关系不被社会承认和接纳,如果生下孩子也因为是私生子的身份而受到歧视。同居是指符合婚姻的实质要件,但没有履行合法的登记手续的男女自愿生活在一起,相互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但不以夫妻名义对外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一种两性结合方式。这样的同居处于法律与道

德的夹缝之中,既可以受它们的共同约束,又可以摒弃道德而游离于法律之外[7]。人是社会中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选择何种生活方式,不仅要受客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又要受个人选择能力的限制,是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大学生同居现象,同样离不开这些因素的作用。

1、外部因素

(1)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的“性革命”影响到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对传统的性道德、性行为和婚姻形式的反叛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大都是一些青年,其中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出身于比较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不满足传统的小家庭生活方式,反对对性的压抑与禁锢,对传统的两性关系形式表示了大胆的反抗。他们单纯强调要尽情地享受性的快乐,过早地发生婚前性行为,甚至公开同居,视结合、离异为儿戏[8]。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婚前性行为和不婚同居出现了剧增的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同时,各种传播媒体,像网络、杂志、影视剧等有关性的报道和描写等色情信息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

引导。此外,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众多的大学生在精神上出现了极度空虚感,追求感官剌激。这些因素和社会环境在客观上为大学生的同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社会舆论对同居现象表现出一种宽容的态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人们对“同居”持明确反对态度的比例明显下降,

对其持赞成的比例也在下降,而持“理解”、“无所谓”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性的基本态度是:只要两人相爱或两人愿意,就可以在一起,性观念比较开放和自由。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性行为日益增多,同居现象随声应合。此外,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选择租赁房屋提供了便利,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大学生同居解决了一些因同居而带来的部分后顾之忧。

(3)我国高校现行对大学生的管理制度脱节也促使了同居现象的增多。在学校,大部分学生是过集体生活,家庭对他们管教和监督明显弱化,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隐私也很少干涉,学生不出现异常现象,很少有老师去过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生活的关心缺少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们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不当。国家对高考取消年龄限制和放开入学年龄,对适龄学生的婚恋已经通过相关的条例规定不再加以限制。这也为同居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另外,学校在对待大学生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强调反对大学生同居,另一方面却在校园内销售安全套、避孕药等。这种矛盾的现象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出现违反社会规定的行为,造成同居行为的发生。

2、内部因素

(1)随着营养条件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年龄相对五、六十年代提前了一岁至一岁半。性早熟、性活跃期提前容易对性产生冲动和满足欲。据调查,大学生中平时有性冲动的比

例达到了90%,其中男生为97%,女生为83%,恋爱中的男女更是几乎都发生过边缘性性行为[9]。面对世界的巨大诱惑,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律性或者说自制力不强,为了解决生理问题,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面。

(2)大学生们的心理都渴望得到爱情,为了寻找到浪漫和纯真、拥有真正的爱情,为了见证爱情的坚贞性,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同居生活。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追求享受、为了摆脱心中的空虚与寂寞、为了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减压而走向了同居的生活,从同居中寻找慰藉。也有的大学生充当着时尚的弄潮儿,不再陌生的性行为成为这个时代的“时尚”,大家相互效仿,甚至是互相攀比,推动着同居的普遍化。这些大学生的心是灰色的,他们只注重现实,抱着过把瘾就死的心态。这些大学生倾向于追求于一种自由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同居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同时,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对于恋爱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把同居作为完全得到对方的表现,产生献身意识,对于同居可能带来的影响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将爱情与同居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却将同居与婚姻分开,这一切都是大学生同居的直接原因。

(3)许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为了弥补亲情的缺失,他们的异性伴侣不知不觉的充当了父母的角色。这也是大学生的“移情”心理使然,“移情”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即在治疗中来访者将以往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师身上[10]。调查显

示,很多大学生的同居伴侣都与自己的父母在性格特征、言谈举止、行为认知方面很相像[11]。在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环境中,同居似乎很好的缓解了大学生对父母的思念、对亲情的需求、对孤独的恐惧。

二、大学生同居产生的弊端和后果

大学生同居现象就象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带来快乐,又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的确,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讲,大学生同居可以暂时满足彼此之间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可以利于相互之间互助关系的建立,能够促进一些大学生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但是,从整体和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同居现象的负面作用还是很严重的,如同居后怀孕、影响学业等,它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大学生同居给学校管理也带来了许多困难,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些危害甚至危害[12]。

1、对两性结合的传统同居,产生了冲击

出现了反传统同居和试婚同居现象。国家只对合法的婚姻中的同居起保护和监督作用,而对大学生之间出现的两性同居关系缺少监督和控制。当同居双方发生纠纷、各自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女性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因同居关系破裂时而导致自杀的现象仍占相当比例。

2、大学生同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业

同时,因为同居,各自的活动圈似乎变得更小了,缺少与外界的广泛沟通,不利于身心健康。由于同居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

问题,如未婚早孕、未婚生子、因同居给女性带来各种妇科疾病等。但是大学生却又无经济能力,无法承担家庭责任,这同样不利于健康发展。同居对高校的校纪校规也是相违背的,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非常不利。

3、大学生同居现象,对学校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困难,处于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学校想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管理,但又缺少较好的处理依据。另一方面,不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又担心这种现象会蔓延和扩大化,而且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4、大学生在享受同居带来的幸福时,心理也不得不忍受“偷食禁果”带来的煎熬

性行为会使得双方彼此极为依赖,这种依赖关系也为两人分手埋下了隐患。心理咨询室中不乏同居后失恋的来访者,分手的痛苦不仅让他们意志消沉,甚至想要结束生命,更让他们后悔曾经同居。2004年对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数据显示,对同居行为感到后悔的女生占62%,男生占24%[12]。

三、大学生同居现象的主动介入性应对策略

1、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把对生理的冲动和对感官的追求这种动力转变和升华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随着西方思想与我国传统问题的碰撞,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晓婧认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胸怀大志、情

趣高雅,积极健康,但也存在很多价值误区,如性价值主体膨胀化、性价值取向功利化、性价值目标短期化、性价值态度嬉皮化、性价值文化粗俗化等。[13]学校要加强德育和心理课的建设,帮助学生培养对价值观的正确选择能力。学校要开设有关性道德教育和性心理健康、性知识教育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在道德上能形成一种自律的态度,增强良好的性道德意识和性责任意识。在心理上能很好的承受和应对感情处理能力。

2、高校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校内管理和跟学生本人、家长沟通等途径来达到对学生的实效管理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学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沟通作用,各高校领导和教师应把关心、爱护学生,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全面发展当作首要职责,尽量缩减和避免未婚同居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的管理

改善学校附近的环境,使其尽量走向健康化。

4、国家要加强立法,规范同居行为

国家加快对未婚同居关系的立法的步伐,规范未婚同居的现象和行为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实质性权利,又有利于减少这种同居现象的发生。

5、大众传媒应负起社会责任,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恋爱观、道德观

大众媒体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大众传媒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性知识、性观念,坚决阻止各类不法音像制品流入社会,堵住不适合大学生浏览的各种色情资料制造源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性、婚姻。

四、大学生同居现象的心理与伦理反思

针对大学生的同居现象,笔者理解为是一种大学生的婚前同居或试婚同居的以“性”为主题的行为。这种现象除了体现出了大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之外,还应包含以下几点思考。

1、婚前同居把爱情与性爱混为一谈,是对爱情的亵渎

爱情本身是包含有责任的,它是一种真挚专一地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感情。性爱、理想、责任是构成爱情这种特殊感情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包含责任,责任制约着性爱和理想。

2、婚前同居否定两性关系的社会性,是利已主义的性放纵

3、试婚同居为我国传统的性观念所不容

它只从生理上,从个人角度来对待性问题,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自由与责任相统一的性行为准则不相适应。试婚同居的行为本身表明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淡化。

4、人类性行为的道德规范,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自身进步的表现

真正合乎人性的性道德应该是以爱情和婚姻为基础;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与义务和责任相和谐[14]。

5、同居对婚姻毫无益处

同居时间越长,伦理上的承诺就越少[15]。而婚姻是需要彼此间的承诺的,没有承诺的婚姻是岌岌可危的。

对待大学生同居现象,我们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态度,学校加强对学生性观念的引导、进行性道德教育和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势已迫在眉睫。学校、家庭、社会应携手起来,采取共同关心、综合治理和引导,创造出一个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走出同居的困境作出应有的努力。这不仅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和个人所需共同承担的责任。

【注释】

[1]紫薇,佐桐.中国校园性观念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68.

[2]曹锐.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在校大学生同居分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45-47.

[3]梁青岭.今天同居了,明天做什么?[J].心理世界,2004,5:20.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聚集: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4-147.

[5]肖三蓉,陈玉民,李汉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主动介入

管理模式.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1,1.

[6]樊民胜.性学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52.

[7]杨凯.从婚姻自由的角度谈同居现象的存在[J].当代法学,2003,1:148.

[8]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9:100.

[9]钟铭佑.广西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调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165.

[10]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33.

[11]李雪飞.大学生同居的心理探析[J].中国性科学,2006,12:36-37.

[12]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13]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

[14]安云凤.性伦理学新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6-279.

[15]陈一筠.同居关系会代替婚姻吗?―美国最新研究报

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6.

肖三蓉,女,江西吉安人,应用心理学博士,海南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本通讯作者.

陈玉民,男,海南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

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婧,甘肃兰州人,海南医学院心理学系本科生.

李汉武,男,湖南长沙人,海南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