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6讲 差倍问题(一)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6讲 差倍问题(一)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6讲 差倍问题(一)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6讲 差倍问题(一)含答案

第26讲差倍问题(一)

一、知识要点: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要求两个数各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

解答差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相类似,要先找出差所对应的倍数,先求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用关系式可以这样表示:

两数差÷(倍数-1)=较小的数(1倍数)

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几倍数)

二、精讲精练

例1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

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练习一

1、学校合唱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

组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

2、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服价钱的5倍,又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服贵960

元。皮衣与羽绒服各多少元?

例2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练习二

1、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2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2、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例3 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原来两筐橘子各有多少个?

1、同学们捐助残,六年级捐款钱数是三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

取出160元放入三年级,那么六年级捐款的钱数还比三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2、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是长春园的4倍,如果从人民公园搬出188盆杜鹃花

放入长春园,则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就比长春园的少25盆。原来两个公园各有杜鹃花多少盆?

例4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8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20就等于甲数的3倍。两个数各是多少?

1、甲、乙两人的存款相等,甲取出60元,乙存入20元后,乙的存款是甲的3倍。甲、乙两人原有存款各多少元?

2、小明和小华的连环画本数相等,若小明借给小华6本,小华的本数是小明的4倍。原来两人各有连环画多少本?

例5 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问两个书架原来各存书多少本?

1、两个仓库所存粮食重量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仓库里取出2000千克,而第二

个仓库再存入400千克,那么第二个仓库的粮食重量就是第一个仓库的7倍。

两个仓库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千克?

2、小红和小明的铅笔枝数相等,如果奶奶再给小红16枝铅笔,给小明2枝铅

笔,那么小红的铅笔枝数就是小明的3倍。原来小红和小明各有铅笔多少枝?

三、课后作业

1、甲筐苹果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60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

苹果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2、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各是多少?

3、两堆煤重量相等,现从甲堆中运走24吨到乙堆,而乙堆煤中又运入8吨,

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甲堆煤重量的3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4、两筐千克数相同的苹果,甲筐卖出7千克,乙筐卖出19千克后,甲筐余下

的苹果是乙筐的3倍。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商店有数量相等的英语本和算术本,英语本卖出160本,算术本卖出420本

后,余下的英语本数是算术本的3倍。两种本子原来各有多少本?

第26讲差倍问题(一)

专题简析: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要求两个数各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到用解答和倍问题的类似方法解答差倍问题呢?

解答差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相类似,要先找出差所对应的倍数,先求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用关系式可以这样表示:

两数差÷(倍数-1)=较小的数(1倍数)

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几倍数)

例题1 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思路导航:将梨的个数看作1倍数,则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3倍。如下图:

苹果

?个

多18个

?个

1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苹果的个数比梨多了3-1=2倍,梨的2倍是18个,所以梨有18÷2=9个,苹果有:9×3=27个。

练 习 一

1,学校合唱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组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

2,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服价钱的5倍,又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服贵960元。皮衣与羽绒服各多少元?

3,甲筐苹果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60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例题2 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商是7”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7倍,把除数看作1倍数,被除数就是这样的7份,比除数多6份。

所以除数是:252÷(7-1)=42

被除数是:42+252=294

练习二

1,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2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2,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各是多少?

例题3 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原来两筐橘子各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说明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橘子多300×2+60=660个。把第二筐的橘子重量看作1倍数,第一筐橘子是这样的5倍,比第二筐多4倍,第二筐橘子的4倍正好是660个,所以第二筐原有橘子:660÷4=165个,第一筐橘子原来有:165×5=825个。

练习三

1,同学们捐助残,六年级捐款钱数是三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三年级,那么六年级捐款的钱数还比三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

2,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是长春园的4倍,如果从人民公园搬出188盆杜鹃花放入长春园,则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就比长春园的少25盆。原来两个公园各有杜鹃花多少盆?

3,两堆煤重量相等,现从甲堆中运走24吨到乙堆,而乙堆煤中又运入8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甲堆煤重量的3倍。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例题4 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8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20就等于甲数的3倍。两个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20

280

“甲数加上280就等于乙数”,说明乙数比甲数大280;如果乙数再加上320,甲、乙就相差320+280=600,把甲数看作1倍数,从图上可以看出,600就相当于甲数的3-1=2倍。所以,甲数为600÷2=300,乙数为300+280=580。

练 习 四

1,甲、乙两人的存款相等,甲取出60元,乙存入20元后,乙的存款是甲的3倍。甲、乙两人原有存款各多少元?

2,小明和小华的连环画本数相等,若小明借给小华6本,小华的本数是小明的4倍。原来两人各有连环画多少本?

3,两筐千克数相同的苹果,甲筐卖出7千克,乙筐卖出19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的3倍。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例题5 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问两个书架原来各存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第二个书架

第一个书架

?本

?本

取出200本

1倍数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个书架取出200本,第二个书架放进40本书后,两个书架就相差200+40=240本,把变化后的第一个书架看作1倍数,两个书架相差的240本就相当于变化后第一个书架的(3-1)倍。所以,变化后第一个书架有书:

(200+40)÷(3-1)=120本 两个书架原来各有:120+200=320本。

练习五

1,两个仓库所存粮食重量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仓库里取出2000千克,而第二个仓库再存入400千克,那么第二个仓库的粮食重量就是第一个仓库的7倍。两个仓库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千克?

2,小红和小明的铅笔枝数相等,如果奶奶再给小红16枝铅笔,给小明2枝铅笔,那么小红的铅笔枝数就是小明的3倍。原来小红和小明各有铅笔多少枝?

3,商店有数量相等的英语本和算术本,英语本卖出160本,算术本卖出420本后,余下的英语本数是算术本的3倍。两种本子原来各有多少本?

三年级奥数精讲与测试方阵问题

三年级奥数精讲与测试方阵问题 【基本知识点】 概念: 横着的排叫行;竖着的排叫列。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叫方队,也叫方阵。 特点: 1、方阵无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 边上的人数就少 2. 2、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 ×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3、整个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题】 1、有一个正方形操场,每边都载17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多少棵? 答案: 642、某校四年级的同学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为80人,问最外一层每边上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四年级学生多少人? 答案:441 3、妈妈用围棋子围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6个,妈妈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个围棋子?答案;156

4、一堆围棋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后来又添进21只棋子,使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为一个新的实心方阵,求原来实心方阵用了多少只棋子? 答案:100 5、有一堆棋子排成实心方阵多余3只,如果纵、横各增加一排,则缺8只,问一共有棋子多少? 答案: ;8 【练习】 1、用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共排成9排,每排9个,排成这个正方形共用__81枚棋子。 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一棵树,如果每边栽6棵,四边一共栽20__课树。 3、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四边一共栽24棵树,每边栽_7_棵树。 4、在大楼的正方形场地的四边竖电线杆,四个角上都是一根,一共竖28根,则场地的每边竖8__根。 5、方阵每边的实物数量_相等_,相邻两层每边实物数量相差_2_,相邻两层实物数量相差_8_。 6、小明用棋子排成一个五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有15个棋子,这个空心方阵用有棋子__个。200 7、向阳小学有576名学生,进行列队训练,若排成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 阵的最外层有__人。51 8、新华小学四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还多9人,如果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为大一点的实心方阵,又差24人,求四年级学生共有多少人?256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 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 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 (3)1,2,5,13,34,()(4)1,4,9,16,25,36,() 练习3:按规律填数。

奥数精讲与测试 三年级 逆推问题

奥数精讲与测试三年级逆推问题 例题: 1、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2,然后除以3,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 多少? 2、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学校 还有1千米,问小明家到学校共多少千米? 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一个学生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 果得出和为123,问正确的和是多少? 4、学生做纸花,第一天做了总数的一半多10朵,第二天又做了余下的一半多10 朵,还有25朵没有做,问这批纸花一共有多少朵? 5、某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运进苹果是原有苹果的一半,原有的西瓜卖掉一半以后, 恰好与现有的苹果一样多。已知原有苹果有800千克,问原有西瓜多少千克? 6、小丽用4元钱买了一本《好儿童》,又用剩下钱的一半买了一本《儿童画报》,买 钢笔又用去剩下钱的一半多一元,最后还剩4元钱,问小丽原来有多少钱?

【练习】 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加上7,除以8 ,减去9,再用4乘,恰好等于100,这个数是__。 2、199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张老师说:“把我的年龄乘以4后减去17,再乘以10后加上7,正好等于1997.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今年几岁?”张老师今年__岁。 3、百货商店出售彩色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又3台,下午售出余下的一半又7台, 还剩4台,商店里原来有电视机__台。 4、芳芳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错写成了6,又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 8错写成1,最后得到的和是472,这题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5、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2千克。这桶油原来 重__千克。 6、三只金鱼缸里共有15条金鱼,如果从第一只缸中取出2条金鱼放入第二缸,再从从第 二缸中取出3条金鱼放入第三缸中,那么三只金鱼缸里的金鱼条数一样多。原来第一只缸有金鱼__条,第二只缸有金鱼__条,第三只缸有金鱼__条。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完整版

第一周平均数(一) 专题简析: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 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一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二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 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例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4讲 数学趣味题含答案

第14讲数学趣味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带有智力测试性质的问题,如:3个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 练习1: 1、3个人同时唱3首歌用9分钟,9个人同时唱同样的3首歌用几分钟? 2、5只猫5天能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100天里捉100只老鼠要多少只猫? 3、6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用4小时,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3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几小时? 【例题2】一条毛毛早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练习2: 1.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 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到36厘米。问长到9厘米时要用几天? 3.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5天能长到4厘米。问要长到32厘米共要多少天? 【例题3】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 练习3: 1.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5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颗珠子? 2.老师为共有18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5队,问最多的一队最多可排几人? 3.兔妈妈拿来1盘萝卜共25个,分给4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都不同。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至多分得几个? 【例题4】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装的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字。想一想,该怎样分? 练习4: 1.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里,要求每个盒里装的鸡蛋的数目都带有6字,想想看,应该怎样分? 2.有人认为8是个吉祥数字,他们得到的东西的数量都要含有数字8。现在有200块糖要分给一些人,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吉祥的分糖方案。 3.7只箱子分别放有1只、2只、4只、8只、16只、32只、64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只苹果,但每只箱子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要么不取。 你看该怎么取?

奥数精讲与测试 定义新运算

EET国际教育三年级数学第六讲定义新运算 知识点,重点,难点 将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在代数式中某种特定的符号也可以充当运算符号,按照一定的要求形成新的运算,这就是定义新运算。 在解决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中,关键的一条是:抓住定义这一点不放,在计算时,严格遵照规定的法则代入数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定义一个新运算,这个新运算往往不满足加法。乘法所满足的运算定律,因此在计算新运算是否具有这些性质之前,不能运用这些性质来解题。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 a△b=3×a-2×b. (1)求3△2,2△3; (2)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3)求(17△6)△2,17△(6△2); (4)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5)如果已知4△b=2,求b。 分析: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求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例2:定义运算※为a※b= a×b-(a+b)。 1.求5※7,7※5; 2.求12※(3※4),(12※3)※4; 3.这个运算"※" 有交换率,结合律吗? 4.如果3※(5※3)=3,求x。 例3:有一个数学运算○,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7=25,,求7○3=? 例4:x, y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mx+ny, x△y=kxy,其中m, n, k均为自然数。已知1*2=5,(2*3) △4=64,求(1△2)*3的值? 分析:从要求的问题入手,题目要求(1△2)*3 的值,首先要计算1△2,根据"△"的定义:1△2=k×1×2。由于k的值不知道,所以首先要计算出k的值,k 的值求出后1△2的值也就计算出来了。设1△2=a,(1△2)*3=a*3,按"*" 的定义:a*3=ma+3n ,在只有求出m, n时,才能计算a*3的值。因此要计算(1△2)*3的值,就要先求出k,m, n的值,通过1*2=5可以求出m, n的值,通过(2*3)△4=64,求出k的值。

小学奥数教材举一反三六年级课程40讲全整理

修改整理加入目录,方便查用,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目录 第1讲定义新运算 (3) 第2讲简便运算(一) (6) 第3讲简便运算(二) (9) 第4讲简便运算(三) (11) 第5讲简便运算(四) (14) 第6讲转化单位“1”(一) (17) 第7讲转化单位“1”(二) (19) 第8讲转化单位“1”(三) (22) 第9讲设数法解题 (25) 第10讲假设法解题(一) (28) 第11讲假设法解题(二) (31) 第12讲倒推法解题 (34) 第13讲代数法解题 (37) 第14讲比的应用(一) (40) 第15讲比的应用(二) (43) 第16讲用“组合法”解工程问题 (47) 第17讲浓度问题 (50) 第18讲面积计算(一) (54) 第19讲面积计算(二) (59) 第20讲面积计算 (64)

第二十一周抓“不变量”解题 (69) 第二十二周特殊工程问题 (71) 第二十三周周期工程问题 (75) 第二十四周比较大小 (83) 第二十五周最大最小问题 (87) 第26周加法、乘法原理 (90) 第27周表面积与体积(一) (92) 第28周表面积与体积(二) (101) 第二十九周抽屉原理(一) (104) 第三十周抽屉原理(二) (109) 第三十一周逻辑推理(一) (114) 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二) (121) 第三十三周行程问题(一) (127)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 (135) 第三十五周行程问题(三) (144) 第三十六周流水行船问题 (151) 第三十七周对策问题 (154) 第三十八周应用同余问题 (156) 第三十九周“牛吃草”问题 (158) 第四十周不定方程 (161)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全)

第一周 定义新运算 专题简析: 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解答某些特殊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答定义新运算,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例题1。 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13*5=(13+5)+(13-5)=18+8=26 5*4=(5+4)+(5-4)=10 13*(5*4)=13*10=(13+10)+(13-10)=26 练习1 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求27*9。 2.设a*b=a 2 +2b ,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 -1 2 ×b ,求(25*12)*(10*5)。 例题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4×q-(p+q)÷2。求3△(4△6). 3△(4△6). =3△【4×6-(4+6)÷2】 =3△19 =4×19-(3+19)÷2 =76-11 =65 练习2 1.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4×q -(p+q )÷2,求5△(6△4)。 2. 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p △q =p 2 +(p -q )×2。求30△(5△3)。 3. 设M 、N 是两个数,规定M*N =M N +N M ,求10*20-14 。 例题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210*2=? 7*4=7+77+777+7777=8638 210*2=210+210210=210420

四年级奥数讲义容斥原理

四年级数学讲义 奥数:容斥原理(1) 教学目标:1、理解容斥原理,会画图分析其中关系,正确的找出答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教学衔接 二、教学内容 (一)知识介绍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 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 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 或性质b 的事物的个数=N a +N b -N ab 。 (二)例题精讲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 “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 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 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 业都完成的人数。 【思路导航】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分析与解答】已知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可以求出只答对第一题的有25-15=10人。又已知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用只答对第一题的人数,加上答对第二题的人数就得到至少有一题答对的人数:10+23=33人。所以,两题都答得不对的有36-33=3人。 例3、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要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应先求出至少参加一科竞赛的人数:56-25=31人,再求两科竞赛同时参加的人数:28+27-31=24人。 例4、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减去5或6的倍数的个数。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100÷5=20个,6的倍数有16个(100÷6=16……4),其中既是5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即5和6的公倍数)的数有3个(100÷30=3……10)。因此,是6或5的倍数的个数是16+20-3=33个,既不是5的倍 Nab Nb Na

奥数精讲与测试 三年级 奥数 逆推问题

EET国际教育三年级数学第十讲逆推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逆推问题还可称为还原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有后向前逆推计算。逆推问题还被称为逆推法,主要包含一下两层意思。 1.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从最后一组数量关系逆推至第一组的数量关系,这就是逆推法中运算顺序的逆推含义。 2.原题相加,逆推用减;原题用减,逆推用加;原题相乘,逆推用除;原题用除,逆推用乘,这就是逆推法中计算方法的逆运算含义。 例1: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2,然后除以3,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用代替原数,则□经过一系列运算后是10,这一系列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 观察图1可以发现,从最后结果10往回推,第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10+2=12, 第个横线上的数是12×3=36,第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36÷2=18,则就是18-3=15. 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走了全场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学校还有1千米,问小明家到学校共多少千米? 分析:如图2,采用倒退的方法,可以发现1千米是第一次剩下路程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剩下的路程就是1×2=2(千米),而第一次剩下路程2千米又是全程长的一半,所以全程长为2×2=4(千米)。 图2 例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一个同学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结果得出和为123,问正确的和是多少? 分析:学生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使和增加了9-6=3,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使和减少了80-30=50,将多增加的部分去掉,加上少加的部分,就能得出原来的和。 另外,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加数应为86,而这个学生误认为是39,所以只要将错误的和123减去错误的加数,得出原来的另一个加数,再重新加上正确的加数

(完整word版)小学奥数举一反三B版5年级数学

目录 第1周平均数 (1) 第2周等差数列 (3) 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 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8) 第5周分类数图形 (11) 第6周尾数和余数 (14) 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16) 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18) 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20) 第10周数阵 (22) 期中测试(一) (25) 第11周周期问题 (27) 第12周盈亏问题 (30) 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32) 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34) 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36) 第16周倍数问题(一) (38) 第17周倍数问题(二) (40) 第18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42) 第19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二) (45) 第20周数字趣味题 (48) 期末测试(一) (50) 第21周假设法解题 (52) 第22周作图法解题 (54) 第23周分解质因数(一) (56) 第24周分解质因数(二) (58) 第25周最大公约数 (60) 第26周最小公倍数(一) (62) 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 (64) 第28周行程问题 (66) 第29周行程问题(二) (68) 第30周行程问题(三) (70)

期中测试(二) (72) 第31周行程问题(四) (74) 第32周算式谜 (76) 第33周包含与排除 (78) 第34周转换问题 (80) 第35周估值问题 (82) 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84) 第37周简单列举 (86) 第38周最大最小问题 (88) 第39周推理问题 (90) 期末测试(二) (92)

第1周平均数 基础卷 1.期中考试过后,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1分,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8分,数学、英语的成绩为93分,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 2.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已知奶糖有35千克,每千克10.3元,水果糖每千克8.5元,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 3.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48下。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121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145下,问:李强实际上跳了多少下? 4.几位裁判员为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平均成绩为8.82分。如果记人最高分,平均成绩为9.04分。已知这位运动员的最高分是9.70分,问:共有几位裁判员? 5.小明一星期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75页,前3天平均每天看70页,后5天平均每天看78页,他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6.8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2,前5个数的平均数是24.后5个数的和是210,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第四讲配对求和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七讲数图形 第八讲分类枚举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第十讲填数游戏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 第十八讲推理

第十九讲循环 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 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 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 第二十四讲一笔画 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 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三十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 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 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 第三十五讲总复习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你可以试一试。”?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进行速算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关定律和法则,选择合理的方法。下面介绍在整数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几种速算方法。 例题与方法 第一题: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答: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1-24(完整资料)

word资料,下载后可编辑我会比一比 tuīlǐbǐjiào 推理比较 kèqiánhuódòng 课前活动 xiǎopéngyǒumenlái bǐyìbǐnǎtiáohóngxiàngèngchángne 小朋友们来比一比,哪条红线更长呢? yǎnjīngyǒudeshíhouchǎnshēngshìjuéchāyìyàoyòng yìxiēgōngjù 眼睛有的时候产生视觉差异,要用一些工具lái bǐj iàochángduǎn kěyǐshìchǐzi shéng zi gézi chǐzi héshéng 来比较长短。可以是尺子、绳子、格子。尺子和绳zi dōushìzhíjiēliáng yìliángjiùkěyǐle yònggézi zuògōngjùdeshíhou 子都是直接量一量就可以了,用格子做工具的时候yàozhùyìjìqiǎoò 要注意技巧哦!

word 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例1】(★★) xiàmianchánzàigùn zi shàngdeliǎnggēnshéng zi shuíchángshuí 下面缠在棍子上的两根绳子,谁长谁 duǎn 短? 【巩固】(★★) xiàmianliǎngzhīxiǎodòngwùzǒude lùx iàn shuízǒudecháng 下面两只小动物走的路线,谁走的长? 1

word资料,下载后可编辑 【例2】(★★★) jiāngdàibiānhàodeqiān bǐcóngduǎndàocháng yīcìpáiqǐlái 将带编号的铅笔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例3】(★★★★) liǎngzhīxiǎoyāzi zhèngzàizhǎomāmāshuíxiānzhǎodàomāmāne 两只小鸭子正在找妈妈,谁先找到妈妈呢?zàixiānzhǎodàomāmādexiǎoyāzi shēnshàngdǎ 在先找到妈妈的小鸭子身上打“√”。

2017小学数学奥数精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练习3-副本分析

加减法巧算练习3 练习题 1、99999+9999+999+99+9 2、574-397 3、483+254-183 4、83+82+78+79+80+81+78+79+77+84 5、356+(644-178) 6、4521-(627+521) 7、1847-386-414 水平测试1 A 卷 一、填空题 1. 773+368+227=____________ 2. 10000-8927=__________

3. 582-(82-14)=__________ 4. 4941-268+28=__________ 5. 125×19×8=___________ 6. 11500÷2300=__________ 7. (20+8)×125=_________ 8. 22500÷(100÷4)=______________ 9. 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都增加26,则和增加__________ 10. 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都增加6,则差_________ 二、解答题 11. 计算:999+99+9+3 12. 计算:(24-15+37)+(26+63-35) 13. 计算:3572-675-325-472 14. 计算:56241×8÷24

15. 计算:125×16×25 16. 计算:375×823+177×375 17. 计算:1624÷29-1334÷29 B 卷 一、填空题 1. 34+47+53+66=___________ 2. 3000-99-9-999=__________ 3. 111000-(99998+9997)-996=__________ 4. 1028-(233-72)-67=______________ 5. 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53,另一个加数减少27,则和是___________ 6. 161÷23+92÷23+115÷23=____________ 7. 27^2-23^2=__________

奥数小学三年级精讲与测试 第3讲 简单数列求和

第3讲简单数列求和 知识点、重点、难点 当一列数的规律是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固定的差用d表示,和用S表示,项数用n表示,其中第n项用a n表示.等差数列有以下几个通项公式: S=(a1+a n)×n÷2, n=(a n-a1)÷d+1(当a1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版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A版 第10讲假设法解题(一)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与乙数的1/5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乙数的1/5”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了“甲数与乙数的4/5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5。 解:乙:(185-42×4)÷(1-1/5×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与乙的1/10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钱? 2.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乙队人数的1/3,共抽调78人,甲、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3多50吨,五月份完成总数的2/5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9,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9后剩下的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8/9。 (250+5)÷(1+1-1/9)=135(台) 250-125=115(台) 答:彩色电视机原有135台,黑白电视机原有115台。 练习2: 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1/7,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2.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1/3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3.小明甲养的鸡和鸭共有100只,如果将鸡卖掉1/20,还比鸭多17只,小明家原来养的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例题3】师傅与徒弟两人共加工零件105个,已知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3/8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4/7的和为49个,师、徒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思路导航】假设师、徒两人都完成了4/7,一个能完成(105×4/7)=60个,和实际相差(60-49)=11个,这11个就是师傅完成将零件的3/8与完成加工零件

(完整word版)奥数小学三年级精讲与测试_第4讲_植树问题

第4讲植树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以植树为内容,研究植树的棵树、棵与棵之间的距离(棵距)和需要植树的总长度(总长)等数量间关系的问题,称为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其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要点是: 1.植树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每段距离×段数=总距离. 2.在直线上植树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弄清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1)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 (2)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3)在一段距离中,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 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数=段数.

例题精讲: 例1 有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树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分析:先将全长1000米的公路每25米分成一段,一共分成多少段?种树的总棵树和分成的段数的关系是棵数=段数+1. 解1000÷25+1=41(棵). 答:一共需要准备41棵树苗. 例2 公路的一旁每隔40米有木电杆一根(两端都有).共121根.现改为水泥电杆51根(包括两端),求两根相邻水泥电杆之间的距离. 分析:公路全长为40×(121-1) 解40×(121-1)÷(51-1)=40×120÷50=96(米). 答:两根相邻水泥杆之间的距离是96米. 例3 两幢大楼相隔115米,在其间以等距离的要求埋设22根电杆,从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多少米? 分析:在相距115米的两幢大楼之间埋设电杆,是两端都不埋电杆的情况,115米应该分成22+1=23段,那么每段长是115÷23=5米,而第1根到第15根电杆间有15-1=14段,所以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5×14)米. 解115÷(22+1)×(15-1)=115÷23×14=70(米) 答:从第1根到第15根之间相隔70米. 例4 工程队打算在长96米,宽36米的长方形工地的四周打水泥桩,要求四角各打一根,并且每相邻两根的距离是4米,共要打水泥桩多少根? 分析:先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是(96+36)×2=264米,每4米打一根桩,因为是沿着长方形四周打桩,所以段数和根数相等,可用264÷4来计算. 解 (96+36)×2÷4=132×2÷4=66(根). 答:共要打水泥桩66根. 例 5 一个圆形水库,周长是2430米,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3米种杨树1棵,要种杨树多少棵? 分析:沿着封闭的圆形水库四周植树,段数与棵数相等,沿着2430米的四周,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共可种2430÷9=270棵,也就是把水库四周平分成270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隔3米种杨树一棵,每段可种9÷3-1=2棵,总共可种杨树2×270=540棵. 解 (9÷3-1)×(2430÷9)=2×270=540(棵) 答:水库四周要种杨树540棵. 例 6 红星小学有125人参加运动会的入场式,他们每5人为一行,前后两行的距离为2米,主席台长32米.他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是一道与植树问题有关的应用题.利用"有125人,每5人为一行"可求出一共有125÷5=25行,行数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棵数,"前后两行距离是2米"相当于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这样可求出队伍的长度是2×(25-1)米.再加上主席台的长度,就是队伍所要走的距离.用队伍所要走的距离,除以队伍行走的速度,可求出所需行走的时间了. 解 [2×(125÷5-1)+32]÷40=[2×24+32]÷40=80÷40=2(分钟). 答:队伍通过主席台要2分钟.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完整版)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 (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 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 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习1: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题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练习2: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亩? 【例题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

一年级奥数培训班专用讲义

第一章 数一数 第1讲 看图数一数 【专题导引】 数学上有很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小朋友们头脑更灵活,变得更聪明。 这一周我们将共同研究简单推理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多观察、多动脑、多分析,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 【B1】填空。 2个 =( )个 【试一试】填空。 1. 2. = = = = = ( )个 2个 = ( )个

【B2】想想填填。 【试一试】想想填填。 【B3】填空。 (1)○+4=9 ○=( ) □+○=15 □=( ) (2)○-□=2 □=( ) 7+□=10 ○=( ) 【试一试】填空。 (1)☆-△=6 ☆=( ) △+3=7 △=( ) (2)6+▲=11 ▲=( ) ▲+□=17 □=( ) 【A1】 ○+○=4 ○=( ) △+○=10 △=( ) △+□=13 □=( ) = = = ( ) 换 换 换 ( )只

【试一试】 1.△+△=6 △=( ) ☆-△=6 ☆=( ) 2. ◇+◇+◇=9 ◇=( ) ◇+★=15 ★=( ) ●-★=2 ●=( ) 【A2】填空。 ○+○+△=7 ○=( ) ○+○+△+△=10 △=( ) 【试一试】填空。 1.●+★+★=12 ★=( ) ●+●+●+★+★=16 ●=( ) 2.△+□+□=8 △=( ) △+△+□+□+□=13 □=( )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1、填一填。 = ++ = = ()个

2、★ = ☆ + ☆ ☆ = ▲ + ▲ + ▲+ ▲ ★ = ()个▲ 3、□+ 7 =12 □=() △-□ =6 △=() 4、□+□=8 □=() △+□=10 △=() ☆-△=13 ☆=() 5、○ + ○ + ☆ = 10 ☆=() ○ + ○ + ☆ + ☆ =14 ○=() 我的学习收获: 。 我来编题: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