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地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附复习资料

土地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附复习资料

土地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附复习资料
土地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附复习资料

土地行政管理

第一章绪论

1.土地行政管理的概念、目标(3个)、功能(3方面)、特点(3点)

概念,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尤其是土地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与未来的的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事物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目标,①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②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国家行政整体效率的提高③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功能,①政治功能②经济功能③社会、文化功能

特点,①与其他部门行政管理相比,土地行政管理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②土地行政管理范围宽广,内容丰富

③土地行政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

2.土地行政管理与土地立法、土地政策之间的关系

土地政策概念,国家和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涉及土地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原则和采取的重大措施。

土地法规概念,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土地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指南,土地行政管理则是执行土地政策。

土地法规必须借助土地行政管理加以实施或执行,从而对土地关系的调整产生影响。

三者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一环扣一环,互相影响,互为条件,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土地问题。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土地行政管理有哪些重要变化(7点) 黑体+展开

①改革土地行政体系

②完善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地权制度

③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

④制定并实施了一些相关土地法规,使土地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

⑤初步建立和完善较为合理的土地税费制度

⑥地籍管理已由地权登记为主转向多目标地籍管理体系

⑦建立社会主义地价管理体系

第二章土地行政体制

1.如何理解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①概念

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权限的划分及其运行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②构成(7点)

(1)土地行政管理目标,土地行政管理组织通过自己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2)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制度,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与经济发展路径的不同,起决定性因素在于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不同。

(3)土地行政管理的权责关系,土地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以及相互关系。

(4)土地行政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土地行政管理内部所进行的分工。

(5)土地行政管理的人员构成,土地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领导者和一般工作人员。

(6)土地行政管理的物质条件,包括经费、设备、办公场所和用品等,是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资源,是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完成目标和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尝尝以一种实物形态表现出组织的存在,标志着组织规模、社会地位和实力。

(7)土地行政管理行为,行政管理行为座位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由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特性决定的,土地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土地矛盾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土地问题能否得到成功处理。

第三章土地行政决策

1.概念

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为完成土地行政目标做出的土地行政事物的决策。

2.主要特征(4点)

①土地行政主体的唯一性,具有法定决定权的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和具有合法权利的政府官员是土地行政决策的主体

②土地行政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土地行政决策的制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③土地行政决策一旦制定具有强制力,其强制力来自于法律的确认和政府部门的授权

④土地行政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直接影响到土地行政管理对象的利益关系。

3.决策的种类(7个标准)

决策者(3) 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决策

决策层次(3),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基层决策

决策目标(2),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

决策内容(3),政策性决策,规制型决策,即时性决策

决策方法(2),定型决策,定量决策

决策结果所呈现的状态(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2),经验决策,科学决策

4.土地行政决策的影响因素(9点)

①政策和法律,

(1)决策权力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

(2)决策者在选择土地行政决策方案时,现行的法律和政策的导向是其考虑的首要问题②外加压力,不同利益群体对土地的需求不一样,各种的利益集团都会影响到决策土地方案的选择

③信息来源,信息是土地行政决策的基础,是决策者分析和预测问题的依据,信息充分和全面是决策的理论要求。

④对问题性质的认识,问题有轻重缓急

⑤决策体制,

⑥决策的方法,不同的决策方法对决策结果和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⑦个人素质

(1)土地行政管理个人品质

(2)土地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个人偏好,对决策的质量和结果有影响

⑧决策的时机

⑨决策的程序

5.土地行政决策要遵循的原则(5个)

①系统协调,着眼于土地行政整体效果,纵向上使各层次上下一致,横向上使各组织和部门相协调

②可行性原则,土地行政的目标和手段的选择要与现实条件相适应,使决策符合土地系统自身的规律性

③动态变化原则,要富有远见,留有余地

④试验原则,一项土地行政决策在推行前往往要进行试验

⑤创新原则,

(1)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土地

(2)改进管理方式

(3)变革土地观念

第四章土地行政执行

1.概念

(土地行政行为或土地行政实施),是指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

2.土地行政执行的意义(4点)

①是检验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能力的重要标准

②是土地行政决策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

③是土地行政决策成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④是完善土地行政决策的重要途径。

3.特点(8个)

①目的性,土地行政执行的整个过程或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按期或提前达到决策目标。

②经常性,土地行政部门不仅要贯彻一些特殊决策,还要执行大量例行性或程序性决策。

③连续性,土地行政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土地行政决策本事也是一种动态性的活动

④强制性,国家土地法规、政令、政策、ju决策下达以后,行政对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⑤时效性,土地行政执行是土地行政决策的实践过程,必须做到迅速、果断,高效及时地实现土地行政决策的目标是对土地行政执行的起码要求。

⑥决断性,土地行政执行是一种要求迅速决断的活动。

⑦灵活性,土地行政执行是一个灵活多变的过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⑧层次性,土地行政执行的层次性是由土地行政决策目标的层次性所决定的。

4.具体阶段(3个)

①准备阶段(5点)

(1)组织准备,建立组织机构配备胜任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2)思想准备,全体工作人员对土地行政决策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对土地行政目标有清楚的了解,以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准备。

(3)计划准备,土地行政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执行计划的准备。(4)物质准备,土地行政机关要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

(5)技术准备,指技术条件、技术力量的准备

②实施阶段(4点)

(1)指挥,土地行政领导者按照既定的的目标和计划,对所属下级的土地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指导。

(2)控制,土地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了掌握所辖领域内工作局势和进程,以行动计划为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土地行政决策目标实现的行政管理活动。

(3)沟通,土地行政组织和人员相互之间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增进了解、统一认识的活动。

(4)协调,土地行政组织或领导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调节本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配合,以便共同实现土地行政目标的行为。

③总结阶段(4点)

(1)考核,对土地行政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差核实。

(2)评定,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土地行政执行的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定,肯定成绩,找出问题。

5.如何建立土地行政执行的新机制(5点)

①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完整的制度化机制。

②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相应的自主化机制。

③土地行政权力应增强其合法性的机制。

④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

⑤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有效性的能力机制。

第五章土地行政效率

1.概念

土地行政效率是指土地行政部门及其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2.特点(4点)

①综合性,土地行政管理是土地行政机关对国家和社会土地事物的管理活动,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公益为目标。

②多样性,土地行政管理因素、层次、环节较多,涉及的社会土地事物十分庞杂,这就决定了土地行政效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相对性,土地行政效率的高低是通过同类土地行政活动或行政工作进行比较做出的评判。

④迟效性,指土地行政效率的体现,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

3.地位和作用(4点)

①土地行政效率是衡量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

②土地行政效率高有利于建立政府与公民间的良性关系

③土地行政效率高低决定到我过现代化进程

④土地行政效率是土地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4.如何提高土地行政效率(8点)

①转变土地行政职能

(1)实现城乡土地统管,对土地资源与资产实行并重管理,确保土地保值与增值

(2)加强土地市场宏观管理,强化国家管理土地职能

(3)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4)培养和发展土地中介组织

②改革和完善土地行政组织

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理顺关系,精兵简政

③提高土地行政人员素质,优化土地行政队伍

(1)首先在土地行政系统全面推进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优秀、精干、廉洁、勤政、富有成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2)合理有效的配置土地行政制度资源

④健全土地行政法规与日常制度

从法律上、制度上保障土地管理的高效率

⑤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方法

克服官僚主义,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⑥实现土地行政管理与技术的现代化

(1)实行办公自动化

(2)加快建立土地行政信息的网络系统

⑦改善土地行政文化

(1)以土地行政目标为中心,引导土地行政人员逐步行程相同或相近的土地行政态度,齐心协力搞好土地行政工作

(2)真正树立为人民办事必须讲效率、求速度的新观念

(3)奉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土地行政价值原则

(4)励土地行政人员保持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土地行政心理

⑧加强土地行政监督

(1)廉政监督

(2)效能监督

第六章地权行政管理

1.地权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4点)

概念

地权行政管理是指有关土地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就是国家用以确定、调整和处理有关土地产权及其权属变更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主要内容

①地权审查与确认

②地权的登记与土地产权证的核发

③地权流转的管理

④土地权利争议调处的管理

2.地权行政管理的意义(3点)

①通过法律形式确立土地权利义务关系,是激励人们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前提。

②明晰土地产权,合理调整土地法律关系,对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和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③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国家往往对土地权利的行使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限制,以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安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使土地在国家经济、社会、

文化、国防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

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的作用。

3.国有地权划拨的概念和程序(5点)

概念

土地划拨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让与土地使用者,使用者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经法定机关批准后即可取得土地

使用权,而不必向国家(政府)交付任何费用和租金。

程序

①提出申请,经批准的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国家划拨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在缴纳建设用地去的成本后,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划拨建设用地申请

②审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申请进行核实,划定用地范围,组织商定用地补偿和安置或拆迁方案

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后,政府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

④划拨,由用地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用地文件所确定的用地面积和范围,到实地划拨建设用地

⑤登记,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经认可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4.国有土地出让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点)

①协议出让,受让方在出让过程中对合同主要条例有比较大的发言权,但该方式没有引入竞争机制。

②招标出让,该方式既有利于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土地利用的优化,既保证了政府取得较高土地收益,又给政府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适用于一些大型或关键性的投资项目。

③拍卖出让,不仅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排除了出让方的任何主观因素,政府也能获得最高收益。

④挂牌出让,综合体现了招标、拍卖和协议方式的有点,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特点。

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3种)

直接(4点)

间接(6点)

惩罚措施(3点)

6.集体所有权的行政管理(3点)

①集体土地权属管理,所有权主体客体、主体及行驶

(1)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就是集体土地

(2)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村农民集体以及乡(镇)农民集体,村内多个农民集体

(3)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与行使,农民集体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合法证书,以确认所有权。

②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

(1)农用集体土地使用权

(2)非农用集体土地使用权现行管理方式

③地役权的权属管理

(1)地役权的设立,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

(2)抵押权的转让和抵押,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和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3)地役权的消灭,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滥用地役权;有偿利用供役地,约定的付款期届满后在合同期限内经两次催告未支付费用。

7.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与共同点

①共同点,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

②区别,征收改变的是土地所有权所属,征用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

第七章地籍行政管理

1.地籍行政管理的概念

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用途和权属状况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和利用状况而采取的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措施。

2.地籍的概念

是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含图)。为此而测绘的地图,称为地形图。为此而编造的清册,称为地籍册。

3.地籍与地籍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

①各自定义。

②区别:地籍是关于土地基本状况的图簿册,是地籍管理产生的一系列文档、数据。而地籍管理是针对地籍数据的获取、存储的活动。

③联系:地籍是地籍管理的对象,地籍管理是地籍产生的手段。

④作用: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土地安全使用,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

第八章地用行政管理

1.地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方针(4点)

(1)概念,

指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各种土地利用过程所实施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

(2)基本方针:

①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

②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③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④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2.简述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3步)

①上报计划建议数

②下达计划指标

③上报计划修正数

3.简述我国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基本农田保护区(6点)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无法避开保护区的,应取得基本农田占用许可,批准占用的,经规划修订后按占用规划区的耕地管制。

③设立开发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④禁止在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或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⑤利用基本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的,应当保护和培肥地力,鼓励施用有机肥。

⑥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

一般农田保护区(3点)

(1)①一般农田中耕地禁止被建设占用,确需占用的,经批准转用后,实行占一补一政策,必须开发复垦处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否则,需缴纳耕地复垦费。

②确需占用一般农田中非耕地的,修改规划后视为占用非耕地办理许可。

(2)①鼓励一般农田中的耕地后备资源和其他零星非耕地转为宜农耕地。

②保留现状用途的地类,不得扩大面积,需撤并的村庄不得翻建。

③除生态保护需要外,限制占用本区的耕地发展园、林、牧业。

④严禁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建窑、建房、建坟以及堆放固体废弃物

(3)鼓励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改造中低产田。

4.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5.土地整理的战略意义(5点)

①土地整理是在我国特殊土地国情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

②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首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③土地整理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④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

⑤土地整理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过程

第九章地价行政管理

1.地价行政管理的概念

地价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地价体系,制定地价管理规定和政策,对土地价格的评估、交易过程及其价格水平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的过程。

2.地价行政管理的意义(3点)

①从宏观上看,地价管理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②从中观上看,地价管理是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

③从微观上看,地价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土地产权交易双方的切身利益

3.地价行政管理的作用(6点)

①合理引导地价水平,防止地价波动过大

②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③规范土地估价行为,建立科学的中介服务市场

④通过地价政策引导,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⑤规范土地估价方法,提高土地估价精度

⑥规范土地使用权转移程序,防止土地收益流失

4.简述土地市场交易价格行政措施在土地市场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

①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可是投资者了解投资地区的地价水平,对选择投资方向和地点的帮助很大,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增强政府办事透明度和改善投资环境

②政府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价限价

(1)防止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过程中,为了局部和短期利益,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随意压低地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增加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透明度,便于上级政府和社会对出让行为的监督。

(3)便于土地使用者了解国家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实行的低价优惠幅度,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

③政府对地价上涨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促进地价水平和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④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

既有利于交易双方,又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地市场的正常发展和对市场的管理。

⑤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具有优先购买权

(1)可以限制低价买卖土地,扰乱土地市场的行为

(2)可以防止交易双方虚报、瞒报低价,逃避国家税费

(3)国家特殊建设需要也可采取优先购买以保证国家建设的需要。

⑥完善土地税制,强化税收监管,征收徒弟增值税

将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地价上涨收益收归政府,防止交易双方有意压低申报地价。

⑦政府可依法提前收回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

(1)使土地利用方式更合理

(2)对地价实施有效的管理

⑧建立地价动态监测制度

为制定地价及土地管理政策和为土地交易者提供地价变化的预测资料。

第十章地税行政管理

1.地税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税务机关或土地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税法、地税政策以及有关制度规定,为实现地税分配关系,指导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开展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工作。

2.我国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应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耕地占用税,凡是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个人,占用面积×适用税额

小于1亩10~50 ;1~2亩8~40;2~3亩6~30;3亩以上5~25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计税土地面积×使用税额

大城市1.5~30 中城市1.2~24 小城市0.9~18 工矿区0.6~12

土地增值税,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每一级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增值额小于50%税率30%;增值额50%~100%40%;增值额100%~200%50%;增值额超过200%,税率60%

3.论述我国现行土地税制应如何改革完善(4点)

①统一土地税立法,提高立法层次

②科学界定税、费、租,理清立税,租税分流

③继续完善土地税法,科学征税

④加强土地税收的征收管理

第十二章土地行政伦理

1.土地伦理的概念,主要内容(4点)

人与土地共同体的关系中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行为或决策的行政伦理,它的核心是善待土地,提倡对土地的尊重,节俭和合理利用土地。

内容

①尊重自然,人类在土地利用中应树立的一种新的道德观

②道德判断,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

③价值判断,土地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

④土地健康,土地健康是对土地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状态的衡量

2.土地行政伦理的概念,如何理解(3点)

行政伦理在土地行政活动中体现,具体说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土地行政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及其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土地行政伦理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①土地行政伦理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②土地行政管理活动来理解,通过土地行政管理活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社会等的和谐相处

③土地行政伦理范围

(1)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政治道德

(2)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

(3)土地行政伦理制度

3.土地行政伦理的主要内容(2点)

(1)土地行政伦理的价值体系

①公共利益意识

②公共责任意识

③公平公正意识

(2)土地行政制度伦理

①土地行政伦理法的建设

权利代表谁的利益

怎样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

②土地行政伦理制度的建设

③土地行政人员个体伦理建设

4.土地行政伦理的途径(3点)

(1)重铸土地行政部门价值观念

转变“经济人”思维模式为“公共人”的思维模式

(2)把土地行政伦理因素加入考核标准

①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律不予引进

②严格控制耕地数量,完善土地的审批制度

(3)完善奖励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实行考核制度,对行政人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缓解挂钩,使激励机制强大起来。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 A .特殊性 B.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8.( )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 A .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1.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 A .组织成员 B .组织资源 C .组织能力 D .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 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 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 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政职能的意义。 2.简要说明集权型领导方式的涵义及其评价。 3.简述行政决策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步骤。 4. 简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说明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2. 试述完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对策。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B ;3.A ;4.C ;5.A ; 6.C ;7.C ;8.D ; 9.D ;10.C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E ;5.BDE ;6.BCDE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自考行政管理学试题答案历年试题及答案汇总考试必备

200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 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韦伯 B.法约尔 C.威尔逊 D.雷格斯 2.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 A ) A.孟德斯鸠 B.洛克 C.古立克 D.亚里士多德 3.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D ) A.“自然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由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4.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型是( D )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文化环境 D.社会环境 5.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 D ) A.经济体制 B.科技发展水平 C.经济力量 D.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 6.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 B ) A.公共利益 B.行政效率 C.国家意志 D.党派利益 7.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C ) A.权威性 B.强制性 C.公共性 D.程序性 8.行政职能必须体现和执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行政职能带有很强的( B ) A.强制性 B.公共性 C.谋利性 D.服务性 9.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的法律是( A )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处罚法》 C.《行政监察法》 D.《行政编制法》 10.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具有( D ) A.权威性 B.主体性 C.系统性 D.合法性 1l.在美国,既属于白宫的直属机构,又属于总统的助手和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A ) A.总统办事机构 B.内阁和各部 C.独立机构 D.中央统计局 12.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 13.A.监督和控制 B.培训和管理 C.使用和开发 D.奖励和惩罚 13.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预算编制 B.预算执行 C.决算管理 D.预算管理 14.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D ) A.精神要素 B.行政体制 C.行政活动 D.行政人员 15.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关系依据情况变化而不同 D.不成比例关系 16.提出渐进决策模式的是( B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佐尼 D.杜鲁门 17.典型的事后监督是( C ) A.行政复议 B.听证会 C.国政调查 D.司法审查 18.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要加强( C ) A.思想教育 B.平等原则 C.法制教育 D.奖惩制度 19.经济方法的核心是( A ) A.物质利益 B.边际效益 C.等价交换 D.市场规范 20.行政系统的专业分工与合作体制得以形成的制度前提与保障是( D ) A.行政管理依据 B.行政管理原则 C.行政道德规范 D.行政法律规范。 21.依法行政的核心与精髓在于法律规范的( B ) A.利益性和法治性 B.规范性与约束性 C.法治性和平等性 D.规范性与政治性 22.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和自身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称为( A ) A.行政绩效 B.行政效率 C.行政效益 D.行政成果 23.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 D ) A.设计评估问题 B.确立评估程序 C.发布评估效果 D.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 24.行政发展的手段和措施是( D ) A.行政管理 B.行政调节 C.行政控制 D.行政改革 25.主张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来重塑政府的行政发展模式是( B ) A.法德模式 B.英美模式 C.希腊模式 D.发展中国家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2-32 A.微观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3-70 A.公共性B.强制性 C.自主性?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C)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A)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 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6-168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A )6-165A.英国B.美国 C.法国?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C)7-198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 )8-236A.林德布洛姆?B.阿·埃佐尼 C.杜鲁门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8-254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B.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 D.行政管理方法 22.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C)9-269 A.无偿性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名词:(5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 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 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和原 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行政管理学自考记忆重点

自考行政管理学记忆重点 第一章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和怀特《行政学导论》;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泰罗。) 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性的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下管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规范方法; 2、经验方法; 3、案例方法; 4、比较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三、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不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还常常被分成:国际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 .. ........... 脅爲 201(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 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 “社会人”假设 B. “政治人”假设 C. “经济人”假设 D. “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 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B )2-32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 柱型行政模式是(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C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D )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A )3-70 A.公共性B ?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1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C )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 )5-137 A.适应性B .协调性 C?法制性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C )5-135 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 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B )5- 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 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15. 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B )6-168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 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A )6-165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 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C )7-198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A )7-208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 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 ) 8-236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 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C )8-254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 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 D.行政管理方法 22. 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 响,因而具有(C )9-269 A.无偿性B .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 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D )9-275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 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 理模式是( C )10-315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 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 求是(D ) A.廉政 B.遵纪守法 C.实事求是 D.勤政 26. 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 )10-296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27. 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B )11-330 A.GDP增长速度 B.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 D.人民收入水平 28.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A )11-353 A.立法保障B?公民参与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自考行政管理学历年试题及完整版答案

2008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 D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D.官僚制理论 2.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C ) A.社会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威尔逊 4.雷格斯认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存在于( B ) A.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 C.过渡型社会 D.信息社会 5.经济体制的核心是( D )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价格制度 D.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6.“受限市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 A.价格不可决 B.异质性 C.形式主义 D.重叠性

7.现代理论认为,现代政治的核心是( B ) A.人民当家作主 B.主权在民 C.君民同治 D.天赋人权 8.一切权力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 C ) A.诱导力 B.组织制度 C.强制力 D.信息 9.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行政决策 B.行政绩效 C.行政职能 D.行政方法 10.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相对于立法职能,具有明显的( A ) A.执行性质 B.控制性质 C.领导性质 D.服务性质 11.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 C )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12.下列行政管理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是( D ) A.监察部 B.国务院办公厅 C.公安部 D.档案局 13.实行阁制的主要代表国家是(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 14.人事行政管理中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

乡镇行政管理期末模拟试题教学内容

乡镇行政管理期末模拟试题及部分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综合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 2、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4、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 5、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8、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9、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10、政府为公众服务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11、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是(英)国地方政府形式。 1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_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13、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的概念。 14、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一是主张___公民________参与。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下层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15、考任制源于我国古代____科举制_______,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16、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提出了____领导方格图_______理论。 17、_部外制__________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行政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作 1.第1题 行政领导者职位的特点不包括() A.以“事”为中心确定的 B.职位设置的数量是有限的 C.以“人”为中心确定的 D.职位本身是相对稳定的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不包括() A.政策决定因素 B.政策资源因素 C.政策环境因素 D.政策评估因素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在行政目标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环节是() A.行政目标的确立 B.行政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 C.行政目标成果的评估 D.行政目标的调整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4题

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主体合流法 B.当面表态法 C.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D.群众路线法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5题 创立“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学者是() A.怀特 B.古德诺 C.威尔逊 D.威劳贝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下列不属于行政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教育 B.地形 C.科技 D.文化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对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和活动都有潜移默化影响和作用的是() A.行政决策 B.行政文化 C.行政立法 D.行政监督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单位内部“官多兵少”的局面,反映的问题是() A.管理层次太多 B.管理层次偏少 C.管理幅度偏小 D.管理幅度偏大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以下不属于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工作的是() A.工作任务的协调 B.管理事务的协调 C.领导关系的协调 D.家庭关系的协调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0.第10题 在综合使用行政执行手段中,核心的一种是() A.行政干预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诱导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1.第11题 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理论时期的学者的是() A.卡斯特 B.洛西 C.梅奥

2016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学(00277)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77)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 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 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 A.规范方法B.经验方法 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3. 1916年,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A.管理过程理论B.组织行为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官僚组织理论 4.行政环境的构成、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体现了行政环境的 A.层次性 B.复杂性 C.动态性D.综合性 5.与行政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A.人造环境B.自然环境 C.国际环境 D.经济环境 6.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 A.国家机关自身利益B.行政效率 C.少数特定人员的利益 D.掌权者的利益 7.我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政关系上正式推行分税制改革始于 A.1992年B.1993年 C.1994年D.1995年 8.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各种学派中,以哈耶克、罗宾斯为代表的学派是A.供给学派B.理性预期学派 C.公共选择学派D.自由主义伦敦学派 9.弱势政府时期政府“守夜人”职能的消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 A.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B.国家公共开支日益庞大 C.社会福利耗资过多 D.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行政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81)《行政管理学》网上作业题 及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7:第七批次 8:第八批次 1:[论述题] 简答: 2.谈谈怎样提高会议的质量。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会议的重要程度一般应与会议时间成正比,防止帕金森定律中的大事忽视、小事扯皮现象;(2)注意会议人员的构成;(3)严格控制会议的人数;(4)会议程序合理,准备充分(5)不允许重复性观点(6)充分利用现代会议技术(7)创新会议方法。 2:[论述题] 简答:

1.简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理念价值素质,如使命感、英雄观、生死观、名利观、修养观、荣辱观;(2)道德品格素质,如道德无缺、心存仁义、为人正直;(3)知识能力素质,如完备的知识、卓越的能力;(4)身体心理素质. 1:[论述题] 材料: 2008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名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认为,对这19名乡、镇长的任免是党组织的意见,政府和人大都应坚持党的领导,无权对党组织的建议提出异议,政府文件没有过错,所以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不予理睬。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重要负责人又向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会上全体常委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了将其撤消的决定。提问: 1、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该不该撤消?为什么? 2、发生此类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该不该撤消?为什么? 答案要点:这是一起人事任免争议,我们认为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应该予以撤消。这是因为:首先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乡、镇长的任免必须通过乡、镇人民代

乡镇行政管理试题

二、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2.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3.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4.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气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1. 集权制是指行政决策权由上级行政机关掌握,下级行政机关依上级机关的指令处理政务的行政领导体制。 2. 行政领导者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 3. 群体决策是指一定行政单位的全体成员公共分享决策权力,根据一致意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社会监督。 4.是指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舆论等社会行为主体,依照法定的权力,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中央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3.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 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4.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 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3)社会演变的要求;(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 2.简述法制监督的特征。 (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1.政府政治职能主要包括:阶级专政职能;军事保卫职能;社会治安职能;民主职能。 2.录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公开原则;平等原则;竞争原则;择优原则; 原则 1.一般来说,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1.(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2.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2.(1)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政府干预应该遵循的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4分)(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4分)(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分)(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3分)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2。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1.试分析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2)行政执行是检验和修正行政决策的最好尺度;(3)行政执行是行政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责任;(4)行政执行的效果是评估、判断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2.试述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1)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2)公平和效率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说两者矛盾是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的实现,相反,追求公平时又会或多或少妨碍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说两者统一则是因为效率是最终实现事实上公平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公平程度愈高,社会愈稳定,也就愈能提高效率。 (3)长期以来,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效率和公平问题,但却把公平放在了优先地位,并且对其错误的理解为平等、“平均主义”的同义词,致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率的提高。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如何正确地处理效率愈公平的关系,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就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二,平等原则;第三,公平分配的原则;第四,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 名词:(5 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 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 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 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 司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 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 论和原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