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1、思考题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区域研究的传统: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研究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可以归纳为六个“W”:

What:即什么人事现象?Where:分布在哪里?Why:为什么分布在那里?When:何时分布在那里,随时间怎样迁移?Who:是谁把它分布在那里?How:前景如何?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其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

(二)区域性: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

各国各地区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口、科技与教育发展水平等条件差异很大,也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的人文现象才会出现多样性与差异性。因此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必须研究区域。

(三)综合性: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1、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整体,

2、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

3、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构成地理环境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不同,人文要素是通过人类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人文地理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用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阐述各个时期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萌芽阶段):从公元前9世纪荷马史诗开始到1859年(19世纪中叶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形成时期(近代阶段):1859—1945年(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前)

(3)现代人文地理学时期(现代阶段):1945年—今(二战以后)

中国第二、三阶段分别从1840年、1949年为界限。各个阶段均以人地关系论为主线。

上述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从一个发展阶段到另一个发展阶段的转变时期,通常是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又与划时代的地理学家相联系。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阶段的依据是:学科发展特点的变化与对地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1、德国流派: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1)拉采尔(1844—1904年)——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学派的代表,首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

(2)赫特纳(1859—1941年):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3)施吕特尔(1872—1952年):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4)杜能:1875年提出农业区位论

(5)韦伯: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

(6)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

(7)廖什:1954年:《经济区位论》提出了从多方位因素来考虑生产的区域分布。

2、法国流派:战前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学派,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

(1)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年)“人地学派”的创始人

(2)白吕纳(1869—1930年):《人地学原理》(1910年)

3、英国流派

(1)麦金德(1861—1947年):“大陆腹地学说”

(2)罗士培(1880—1947年):“适应”论思想

A 人群对其环境的适应

B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美国流派

(1)森普尔和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森普尔(1863—1932年):环境决定论者

亨丁顿:文化地理学的鼻祖

(2)苏尔(1889—1975年):文化景观派的代表

(3)哈特向(1899—):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5、俄国学派

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尔什金

经济地理学

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6)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

(7)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

1、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介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它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文化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文化事物(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就可称为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些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主教区、一个选举区、一个农场都可划分为一个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些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主教区、一个选举区、一个农场都可划分为一个功能文化区。

文化扩散、:

文化整合:----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地相关论:、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概念辨析: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与可能论;

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文化区与文化整合:

(3)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关于文化结构,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文化的整体。如一座建筑物(民居)它是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但典型的民居多由四合院甚至几个四合院组成,反映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度,几代同堂,这种格局属家庭制度文化;民居内的各种摆设、建筑装饰等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这样我们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的典型,可以说是文化的“三位一体”。

(5)文化扩散有哪些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1、扩展扩散: (1)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 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如电视机的传播就是这种类型。

(2)等级扩散; 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新式服装的传播: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刺激扩散: 如滑旱冰在我国南方温暖地区的扩散。在寒冷地区,人们发明了滑冰娱乐方式,而南方温暖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人们吸收了滑冰的思想,抛弃原来的冰鞋形式,将冰刀改为滑轴,新的“冰鞋”称为旱冰鞋,这一刺激扩散的结果丰富了文化。

2、迁移扩散: 如:阿拉伯人迁移到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带到马来西亚,后来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

(6)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展扩散的特点:

①空间上的连续性。

②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③不同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不同。

迁移特征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即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

◆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即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8)简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历程。为什么说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

(9)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试简要说明该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要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背景①经验背景:人地和谐的民居、水利工程,华人融入海外社会,生态农业;现代人地关系恶化的后果。②社会背景:各国关注人地关系。③科学背景:古代天人合一思潮的回潮;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长足发展;地理学的统一趋势和人本主义趋势。

◆观点:①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②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对立统一;③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应协调发展;④人类必须约束自身行为来协调人地关系。

◆评价:①积极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地理学的主线和结构。“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②局限性:对人地关系的复杂机理尚缺乏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实证的案例尚不多。③启示:人地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协调人地关系带有强烈的个案性和创新性。

(10)围绕人地关系出现过哪些理论?应怎样看待人地关系?

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关系的实质)

(1)人虽然是一种动物,但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有思想意识,有发明创造,组建成一种社会,并在不断完善这个社会。

(2)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3)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除注意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外,还应联系到社会、文化环境。

(4)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5)人地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11)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人文事象的空间现象——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

(12)简述汤因比的人地关系论的内容。

汤因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了三条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1、“挑战与应战”原则(挑战带来应战):环境向人们提出挑战,这些人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某种文明。

2、“逆境美德”原则:在应战中,逆境是美德。他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3、“中庸之道”原则:既然挑战带来应战,而应战中,逆境又是美德,那么能否说,挑战越大,应战也就越大,其成果也就越多,文明也就越发展。情况并不是如此,其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效果反而走向反面。于是他提出“中庸之道”原则。

(13)简述文化景观的概念、特征。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幅幅风景画往往就能从其中所表示的田野风光、建筑物、服饰、交通道路等所构成的复合体中认出它是世界上什么地方的风光,这就是文化景观

特征:功能性;时代性;空间性。

(1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人是文化的主体,追溯从类人猿到人类进化的过程,站立、智慧、语言和操作能力是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标志,这些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如波利尼西亚群岛多由珊瑚礁组成,没有金属矿藏。这里土著人借助于石器生活了几千年。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同样的谷物种植区,东亚和中亚以青稞和薯类为主,欧洲以麦类为主;在麦类中又有的地区以黑麦为主,有的地区以燕麦为主。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5)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我国普通话的重要性?

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文化整合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系统的兴衰。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能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促进该文化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其内部的凝聚力,有利于该文化的扩散;如果一个文化系统不能实现整合,就不能发挥正向作用,而转为负向作用,轻者使该文化系统衰落,重者导致该文化系统的解体与消失。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虽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课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阶段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程序一样,其典型模式是: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1、立论依据与研究内容;3、经费预算的说明;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三、收集、整理资料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五、分析研究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及内容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一是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强调以人为本,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系统的方法):系统方法,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任何一个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元素、结构、功能、环境。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3)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经验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不足之处:一是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二是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实证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1)积极作用:

■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论。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2)负面影响:

■经济决定论的倾向;

■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人本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忽视人这个主体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从结构的整体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能看出;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4)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方法;随机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资料法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

(1)概念辨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主要指数量,但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还应把人口的分布、结构、质量包括在内,故有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和劳动适度人口等。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口密度: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农业人口密度与营养密度和比较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营养密度: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比较密度:个地区单位农用土地面积(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上的平均人口数。

人口转变与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人种与地理人种:人种即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自然体质形态上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与种族: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人种即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自然体质形态上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民族与民俗: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特点是变化快,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

(2)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答:农业革命以前的人口特点: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特点;1、高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呈现不断波动状态;3、出现了定居的村落;4、人口呈波动性地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特点;1、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2、工业革命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工业革命后期:人口出生率下降;3、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答、(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4)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答、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

探索适度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适度人口对人口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

(4)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重要意义。

(5)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答:(一)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体、矿产资源。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一,因此某些大河领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等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然而某些大河领域也并非如此,如亚马孙河、刚果河领域却是人口不多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

(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活动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如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日本的“三湾一海”地区。但是,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印度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但其经济发展水平比美国低得多。因此,人口分布的疏密可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一般情况下,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相比之下,开拓历史较短的国家或地区,如澳大利亚等人口则较稀疏。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

◆外籍工人(劳动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为:穷国→富国。

◆国籍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7)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战争等。

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国际与国内战争;◆社会秩序变革与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

(8)举一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后果。

(9)简述民族的特征及分布。

答、民族的特点: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的心理素质。

民族的分布区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两种。

形式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即地域上的聚居,主体所占的面积大、人口多,占该人口较大比重,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10)民族整合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一)印第安人的文化整合(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印第安人的文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生活:种植玉米的活动→传统的制陶和工艺手饰生产

食物方面:玉米→面包

家庭结构方面:大家庭→核心家庭

语言方面:英语开始普及。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在社会关系上,通婚。

在文化方面,西班牙人把西班牙语言和文字带到拉美,因为当时印第安人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在西班牙统治时,西班牙语和文字不仅存在于官方或上层社会,而且普遍流行于大部分地区。

在宗教方面,西班牙的天主教取代了当地的原始宗教。

在其它方面,如城市建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服装的式样都受西班牙的影响,西班牙的斗牛也传到了墨西哥。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美国是多民族来源形成的一个具有多样化新文化的国家,来源于各不相同的民族,其语言、宗教以及

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杂在一起,通过交流、汇合、融合,形成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如语言方面,英语逐渐成为共同的语言,于是以欧洲各国移民为主体的一个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

(11)民俗有哪些特点?试从民俗的各方面说明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答、1、内涵的特征:民族性、变异性、集团性、约束性。

2、外延的特征:承传性、地方性。

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一) 民居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

(二) 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首先表现在主食上。例如,在我国:北方——面;南方——米。这与北方干旱少雨,适宜种麦,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宜种植稻米有关。

其次,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和蔬菜。东方——猪肉;西方——牛肉。

(三) 服饰民俗

服饰也深受各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衣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登皮靴;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男子喜欢穿对襟长衫,束腰带或皮带,妇女则爱穿长裙;西南和南方民族:男子穿对襟段上衣,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妇女则爱穿长裙、百褶裙。

(12)民居不仅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试分析之。

答、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

1、建筑材料: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地区——木结构框架。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有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如石屋、土楼),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如四合院)。

单元式的民间建筑: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与谷物,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放在一块。如四川西南部彝族的住房和藏族的住房、福建西南部永定客家人的大型方形与圆形土楼。

组合式的民间建筑: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予以分开,但彼此相距不远。如北方四合院。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如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在建筑上为适应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保温防寒为主,所以建筑物墙高、房子不高,内部严实,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便于接受阳光,房顶有石板、草、瓦、抹泥,坡度平缓;而南方墙薄,房顶为草、瓦、不抹泥,房顶坡度大,房体高,窗户南北都有,墙体用石灰涂呈白色,主要作用是通风、防热、减轻雨水对房顶的冲击。

(13)分析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答、工业革命后,死亡率下降:(1)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2)公共措施和保健措施的完善,使死亡率下降;(3)改善个人卫生。

工业革命对人口出身率的影响:(1)工业革命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2)工业革命后期:人口出生率下降。

工业化过程的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

(14)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及各阶段的基本含义。

答、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将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图4-5 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A、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并达到均衡,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人口增长缓慢。

B、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先于出生率迅速下降),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加速。西欧各国产业革命以后,制约死亡率的因素逐渐被消除,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变化不大,人口加速增长。

C、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特点:低(出生率开始下降)、低(死亡率继续下降)、低(人口增长到最快尔后减速)。

D 低位静止阶段(LS 阶段):特点: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到最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趋于静止。

E 减退阶段(阶段):特点: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阶段。少数发达国家出现。(15)试述当代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原因,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外国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

答、(1)加速增长阶段:高峰期原因:解放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形成多育的温床。

(2)负增长阶段:低谷期原因:这三年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活非常困难,进入所谓三年困难时期。食物缺乏和营养不良,当然就危及到人口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3)高速增长阶段:高峰期原因:三年困难时期后,由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1962年开始,经济开始回升,人民生活逐渐改善,从1962—1973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2年内人口由6.7亿猛增到8.9亿,年平均净增1964万人。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1966——1971年的生育高峰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结果。(4)减速增长阶段:下降稳定期原因:7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5)波动增长阶段:波动增长期原因:中国人口转变采取制度性因素的作用,而不是根源于经济起飞的基础。

(6)持续增长阶段

由此可见,中国人口转变模式:旧中国——高位静止的原始型;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70年代—90年代——后期扩张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绝对衰减阶段。

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16)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17)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18)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域上的差异和地带上的差异两个方面。(1)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2)人口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水平地带上的差异

垂直地带上的差异

A 水平方向上:A)世界人口分布的中低纬指向;B)世界人口分布的近海岸指向。

B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平原指向。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

(19)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论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20)简述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7条人口迁移法则(空间取向)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乡村→集镇→小城市→大城市。

3、两地间的净迁移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具有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姓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到工商业地区,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21)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现象的原因。说明你对解决西部人口匮乏的办法。

(22)种族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在种族分化的早期阶段,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23)世界种族如何划分?

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将人类分为四大人群、十二个人种

白色人种群:北欧人种,南欧人种和印度人种;

黄色人种群:蒙古人种、印第安人种、爱斯基摩人种;

黑色人种群:尼格罗人种,布须曼人种;

棕色人种群: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种和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24)简述地理人种的概念及分类。

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分类:1、亚洲地理人种(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高加索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尼格罗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域人种:

(25)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白色人种群分布:欧洲、北非、西亚、南亚地区。

黄色人种群分布范围:亚洲大陆和新大陆的原居住民。

黑色人种群分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分布中心。

棕色人种群

(26)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五个发展阶段。

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趋于消亡,一个民族同化于另一个民族,几个民族结合为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

(2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

(28)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区?

在美洲的黑人集中在三个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巴西、美国。

(29)简述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1、民族省和民族岛

民族省——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且面积较大的称民族省。

民族岛——面积较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墨西哥人民族省:美国的南部,加利福尼亚州、亚洲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与

墨西哥接壤各州的南部。

民族省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

法国人民族省: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洲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部分;另一处在美国路

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及沿海的沼泽地带。

民族岛:德国人、挪威人、芬兰人、波兰人。

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及附近各州。

2、民族邻里和隔坨(城市的民族聚居区)

在美国的城市中,民族的聚居区可分为两类:一是民族邻里;另一类是隔坨。

(1)民族邻里——民族聚居区所形成的街区。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同,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

(2)隔坨——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

聚居区。是指受歧视人种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城市的民族聚居区在空间发展上可分为4个阶段: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边缘地区→远离核心地区的聚焦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