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一、明确概念:

汽化:液态到气态液化:气态到液态

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

升华:固态到气态凝华:气态到固态

二、正确判断物质开始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然后考虑是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属于什么变化。

如:例1、冰变成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冰是固态,后来水是液态,固态到液态,熔化。

三、更多的题目,物质的某一状态或几个状态不是很清楚的。

如例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衣服上的冰是固态,“干了”冰变成了水蒸气跑了,水蒸气是气态,固态到气态,是升华。

例3:雾和露是怎么形成的?详解:开始是水蒸气,是气态,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象例2、例3,这种题目,物质某一状态,这里是水蒸气(气态)不易明白,我们特别要注意:但通常我们也易掌握:水蒸气是气态,我们看不到,看得到的肯定不是水蒸气,如所谓的“热气”“白气”等。如下一题就是:

例4:冬天人嘴里会呼出“白气”,是什么一回事?详解:开始人嘴里呼出的是水蒸气,是气态,冬天的早晨,外界温度低,它会变成了“白气”,是液态,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四、其它物质也有类似“三”的情况。

如例5:樟脑丸变小最后消失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解:固态(萘)变成气态(萘蒸气),升华。五、还有的题目,有几种物态变化在一起。如,

例6:日光灯管两头发黑,这是什么一回事。答:先升华,后凝华。

例7:干冰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先后有哪些?干冰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小冰晶熔化成水,落到地面就是雨。

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生活现象。

1、熔化现象:

⑴、冰激凌变软。

⑵、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

⑶、修电器时用锡焊(锡块变成锡水)。

⑷、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

⑸、用冰袋降温或为高热病人降温。

⑹、冰或雪慢慢化成水。

⑺、夏天屋子里放一些冰块用来降温。

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发热过多温度达到其熔点而熔断。

2、凝固现象:

⑴、冬天菜窖里放一桶水,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

⑵、医院里用石膏在凝固放热过程中,扩张皮肤血管,增强抗炎作用,对患面部痤疮的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⑶、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制东西会感到“粘”手。

⑷、在冰箱里冷冻食物,保证食物的新鲜。

⑸、冬天水结成冰。

⑹、燃烧的蜡烛蜡油滴到手上,会马上凝固,释放热量会烫到手。

3、既有熔化又有凝固的现象:

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的时候要注意保暖)

⑵、用铝锻造铝锅,用铜块制造铜像。

4、汽化现象:

⑴、把衣服晾在太阳下、通风并摊开,干得更快。

⑵、吐鲁番的坎儿井。

⑶、中暑或高烧病人利用酒精降温。

⑷、夏天下雨后,地上的水逐渐变干。

⑸、水或其他液体烧开了。

⑹、利用湿度计测空气湿度。

⑺、盘子里的水时间长了变干了。

⑻、夏天天热的时候,狗经常把舌头伸出来。

5、液化现象:

⑴、口中呼出的“白气”、揭开锅盖冒出的“白气”等。

⑵、夏天冰棍冒的“白气”向下。

⑶、下雨、夏天的露水、雾气、高空的云层。

⑷、洗澡时卫生间里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

⑸、洗完澡从浴室出来或从水里出来感觉到凉爽。

⑹、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容易感冒。

⑺、天热时扇扇子时感觉到凉快。

⑻、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⑼、舞台上的白雾和人工降雨。

6、既有汽化又有液化的现象:

⑴、戴的眼镜从低温处到高温处镜片变模糊,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

7、升华现象:

⑴、卫生球或樟脑丸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⑵、人工降雨。

⑶、舞台上用干冰制作烟雾效果。

⑷、冬天晾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后仍能变干。

⑸、冬天的雪或雪人时间久了会发现变少或变小了。

⑹、湿书放在冰箱里会被冻干。

8、凝华现象:

⑴、雪、霜、冰雹、雾凇、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⑵、夏天冰棍的外表上有一层“白粉”。

⑶、冷的啤酒瓶或冷饮杯外壁“出汗”。

9、既有升华又有凝华的现象:

⑴、时间长了灯丝变细,灯壁变黑。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案解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一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一些知识。请大家和我一起复习以下知识: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读法:甲地温度25℃,读做25摄氏度。乙地气温为-5℃,读做: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3、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 态变化。 4、熔化 (1)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1。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如图7-2。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凝固 (1)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3。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如图7-4。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本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有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汽化和液化 1.我们都知道湿衣服放在室外会变干,可能还不理解这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像这种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叫汽化。 2.在打针前,医生会用棉签涂些酒精,我们会感觉凉凉的,这是 因为酒精从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所以 我们感觉凉凉的。 考点/易错点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我们把水洒在地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了,这是一种缓 慢的汽化现象,是蒸发。 2.以晾衣服为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根据生活经验了解到:夏天衣服干的快, 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的 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衣服展开比折叠起来干的快,说明液体 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在通风处衣服干的快,说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 该物质是晶体。② 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 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初中物理-熔化与凝固课后作业

熔化与凝固课后作业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 D.冰的形成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3.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4.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 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6.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7.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编稿:张天宝审稿:郭金娟责编:李井军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重点 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现象。 学习难点 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利用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 知识要点梳理: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蒸发: (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 要点诠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注意: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升华和凝华 要点诠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互为逆过程。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 规律方法指导: 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部位温度的要求程度影响条件 蒸发 ①、都是汽化 ②、都要吸热表面无特殊要求缓慢 表面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 度、表面积大小 沸腾内部与表 面 必须达到沸 点 剧烈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 2、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经典例题透析: 汽化和液化知识的考查 1、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人教版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1.液化和气化、升华和凝华的性质、现象及特点 2.蒸发和沸腾的性质及特点 3.水的沸腾现象实验 一、汽化 汽化是指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1)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 (2)从现象来看,液态是看得见的,而气态是看不见的 (3)汽化进行过程伴随吸热,总体上任何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汽化现象 (一)蒸发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3、液体蒸发致冷 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液体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这是因为:液体蒸发从液体中吸热,造成液体温度下降,与周围物体有温度差,液体就从周围物体吸热,所以周围物体放热温度下降,这就是液体蒸发产生致冷作用。 (二)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腾的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2)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1)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2)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物态变化之熔化与凝固

物态变化之熔化与凝固 一、选择题 1、如右图所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2、从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所述物质是晶体的是() A、甲物质可以制成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 B、乙物质常温下是固体 C、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丁物质熔化时要吸热 3、冬天时,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让烧杯浮于盛有400C热水的容器中,如图, 当烧杯中绝大部分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A、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各种晶体都在同一温度下熔化 5、某同学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熔点表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晶体 B、熔点表中也可以查物质的凝固点 C、金属的熔点都超过00C D、熔点低于00C的物质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6、下列属于物质熔化的是() A、卫生球逐渐变小 B、在草木、石块上出现露水 C、盐放入水中制成盐水 D、钢锭加热到14000C以上变成“钢水” 7、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时() A、一定熔化成液态 B、不能熔化成液态 C、需要吸热才能熔化成液态 D、吸收热量也不一定能熔化成液态 8、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0C的冰比00C的水更好,是因为() A、冰比水更凉些 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 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 D、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9、海波的熔点是480C,则480C的海波()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情况都可能 10、物质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 A、一定下降 B、一定上升 C、一定不变 D、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 11、两杯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放在室内水中都有未熔化的冰,则这两杯水的温度() A、在阳光下的温度高 B、在室内的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12、把一块00C的冰投入到00C的水里过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1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 A、软硬程度 B、有无熔点 C、是否会熔化 D、外观形状 1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A、铅、石膏 B、玻璃、明矾 C、松香、水晶 D、橡胶、塑料 15、冰熔化成水后()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结构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液态→气态 (2)方式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 叫蒸发。 影响因素: 。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二、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固态→气态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 2、凝华 (1)定义:气态→固态 (2)凝华放热 典型例题 [例1](2020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例2] (2020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蒸 发 沸 腾

[例3](2020·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例4](2020烟台)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2分) 因“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受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白气”向下飘。(3分) [例5](2020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10,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例6](2020大理)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 ..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XX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升华和凝华、汽化和液化

XX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升华 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特点: 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 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补充: 、定义: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2、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3、常见凝华现象: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补充: 、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一、明确概念: 汽化:液态到气态液化:气态到液态 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 升华:固态到气态凝华:气态到固态 二、正确判断物质开始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然后考虑是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属于什么变化。 如:例1、冰变成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冰是固态,后来水是液态,固态到液态,熔化。 三、更多的题目,物质的某一状态或几个状态不是很清楚的。 如例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衣服上的冰是固态,“干了”冰变成了水蒸气跑了,水蒸气是气态,固态到气态,是升华。 例3:雾和露是怎么形成的?详解:开始是水蒸气,是气态,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象例2、例3,这种题目,物质某一状态,这里是水蒸气(气态)不易明白,我们特别要注意:但通常我们也易掌握:水蒸气是气态,我们看不到,看得到的肯定不是水蒸气,如所谓的“热气”“白气”等。如下一题就是:

例4:冬天人嘴里会呼出“白气”,是什么一回事?详解:开始人嘴里呼出的是水蒸气,是气态,冬天的早晨,外界温度低,它会变成了“白气”,是液态,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四、其它物质也有类似“三”的情况。 如例5:樟脑丸变小最后消失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解:固态(萘)变成气态(萘蒸气),升华。五、还有的题目,有几种物态变化在一起。如, 例6:日光灯管两头发黑,这是什么一回事。答:先升华,后凝华。 例7:干冰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先后有哪些?干冰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小冰晶熔化成水,落到地面就是雨。 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生活现象。 1、熔化现象: ⑴、冰激凌变软。 ⑵、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 ⑶、修电器时用锡焊(锡块变成锡水)。 ⑷、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 ⑸、用冰袋降温或为高热病人降温。 ⑹、冰或雪慢慢化成水。 ⑺、夏天屋子里放一些冰块用来降温。 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发热过多温度达到其熔点而熔断。 2、凝固现象: ⑴、冬天菜窖里放一桶水,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 ⑵、医院里用石膏在凝固放热过程中,扩张皮肤血管,增强抗炎作用,对患面部痤疮的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⑶、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制东西会感到“粘”手。 ⑷、在冰箱里冷冻食物,保证食物的新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来临,江河中的冰面慢慢解冻 B.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炎热的夏天,马路上的沥青变软了 2.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先熔化,后凝固 C.熔化 D.先凝固,后熔化 3.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 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知识点2)晶体和非晶体 4.(赤峰市中考)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组是()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松香 5.根据表中所列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在一268℃时,氢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6.(北部湾中考)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8.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反映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 知识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9.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 10.(西宁市中考)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熔化(填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_______;北方冬天菜窖里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_______,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均选填“吸热”或“放热”) 巩固提升 12.(安徽省中考)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初二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温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温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温度》知识点归纳 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

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50℃1℃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②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②继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实验七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七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报告 姓名:卞媛媛学号:2012012710 一,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温度计(100℃),烧杯(400—500毫升).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 架、秒表,硫代硫酸钠晶体(海波)等 二,实验过程 1.按图所示.选纯净的海波约占试管的1/3左右.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位 于海波中心处。 2.在烧杯中倒入温度在40℃左右的热水,水量以能够浸没试管中的海波粉 为准。 3.点燃洒精灯,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接近43℃时开始读数)读到55℃ 为止。 4. 当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搅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 5.将酒精灯盖灭撤去,使熔化的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冷却,在 降温的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读到40℃为止。 三,实验数据处理

海波熔化与凝固曲线 四,实验及其教育改进 1、若实验搅拌棒改为金属螺旋搅拌器能使实验中受热更均匀 2、凝固过程可将试管从水浴烧杯中拿出,在空气中凝固,可缩短实验时间 3、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 提醒学生取药品的时候用纸槽不会弄撒药品 温度计读数时注意估读方式 实验时重点强调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实验完成后提醒学生加热试管使晶体熔化再倒掉,且注意用外焰加热试 管中下部而不是底部防止试管炸裂 五.思考题解答

1.使用水浴法可以使试管内的晶体均匀受热,温度变化连续。水浴法要注意烧杯中的水量要能浸没试管中晶体为准。试管插在水中不能接触烧杯壁 2.搅拌棒的形状 3.初次实验时没有搅拌均匀导致过冷现象。可以加凝结核,并不断搅拌 4.海波,水的量及火焰的大小对实验有影响。海波越多,实验所需要的熔化和凝固的时间越长。水越多,水浴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比热容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火焰越小,加热越慢,加热时间越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熔化)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熔化)含答案知识点熔化和熔点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食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 B.冰变成水 C.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 D.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 2.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收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这是人的错觉 3.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 A.冰比水凉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容易传热 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沥青、石蜡、钻石 B.萘、铁、松香 C.海波、冰、水银 D.水晶、玻璃、金属 知识点熔化吸热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A.没有吸收热量 B.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 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 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成液体 7.化雪时天气格外寒冷,原因是() A.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致使气温更低 B.晶体凝固时放热,使气温更低 C.晶体凝固时吸热,使气温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出热,温度一定下降 C.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它的温度都将保持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当温度上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这说明() A.玻璃是晶体 B.玻璃是非晶体 C.玻璃不会完全熔化 D.玻璃的熔点高于300℃ 10.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熔化和凝固_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 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 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 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C时,萘 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 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点】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 度上升。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或领域: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适于的学段/年级:八年级(上册) 设计者: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刘听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是热学内容的中的一节完整的探究课。 教材由学生熟悉的物态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物态变化入手,引出本节所要研究的问题---“熔化和凝固”,既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教材把海波熔化特点和蜡熔化特点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然地将两者的数据和图象进行比较,不但更方便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也降低了引出晶体和非晶体的难度。教材没有对凝固做更多的展开,就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去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对凝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这一较为成熟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半个学期的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有了声和光的认识,对物理探究的方式和方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是热学知识中探究性极强的一节课,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并不陌生,但探究上的要求上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中连续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将学 会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即既能使学生学会获取物理图象的方法,又能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本课把海波熔化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即既要探究每一类固体物质本身 的熔化规律,又要对不同类型的固体物质熔化规律进行比较。从而来得出结论。更加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设计意图: 本节课关键是通过探究可以得出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充分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而且学会了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教学活动更加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现象的好奇,保持学生对大自然的关切,产生更高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设计本课的基本环节如下: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通过多媒体影片的播放,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美妙的物态变化,引出“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液化和汽化升华和凝华

液化和汽化 升华和凝华 一、填空题、 1、物质从液态变为 _____________ 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图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 示意图,其中图 ___________ 是沸腾时的情况。 2、举出在自然现象中水蒸气液化的两个实例: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 3、 _______ 和 _________ 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 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 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里的。 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通过小 镜子的反射 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5、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 气”,这是因为 了小水珠,就看到了“白气”。 现象。 9、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_________________ 而来的。 夜间气温降低时, 水蒸气会 ____________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 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____________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0、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 .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 .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1、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就不见水 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 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2、如图所示,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 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3、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 周流下,这样做 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 为了解暑降温 14、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 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 C.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 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 水沸腾后, 壶内水蒸气有一定压强, 部分水蒸气从壶嘴冲出来时有较大的速度, 在壶嘴附近还来不及放出足够的热, 没有 成小水珠,所以看不到“白气” ,水蒸气跑到一定距离后,放出了足够的热,温度降低 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先是 7、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 后是 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8、冬天, 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