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

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三是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疫点常常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

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疫点范围的划定应由流行病学医师根据有关指征确定。

疫区是根据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相毗邻村、一个镇或毗邻镇,在县城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条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疫区由疫区所在县卫生局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发布。

个人防护介绍

个人防护设备 (PPE)

◆医用口罩或微粒呼吸器(N-95/FFP2)

◆手套

◆一次性长袖防护服

◆眼睛防护:护目镜,面罩

◆鞋套

◆帽子

个人防护用具使用原则

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是为了保护卫生保健人员免受可能来自如下方面的微生物感染:

?污染的手、眼睛和衣服

?对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感染

?个人防护用具可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感染的可能

?个人防护用具只有在使用正确时才有效

?个人防护用具不能取代洗手等基本卫生措施

何时使用PPE??

1、在标准预防中使用

?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物;接触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时要戴手套

?隔离服–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进行操作或照顾病人要穿隔离服

?口罩、护目镜及面罩–在照顾病人活动中可能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配戴

2、在扩大预防中应用

接触预防–隔离服、鞋套和手套在接触病人及医疗环境时要使用(例如医疗设备,环境表面),某些情况下在进入病房环境要使用?液滴飞溅预防–距病人3英尺内要戴手术口罩

?通过空气传染的隔离*–微粒呼吸器

谁应穿戴PPE

?任何进入隔离病房者:

?所有医务人员

?放射科医生

?体检医生

?处理标本的实验室人员

?所有协助人员

?家庭成员和探视者

?进入疫区所有人员

如何穿戴PPE

N-95 / FFP2 微粒呼吸器

?预防

–吸入感染性颗粒(< 5 m)

–面部受污染, 包括鼻子和嘴

?仅穿戴 N-95/FFP2 口罩–无需另外的呼吸道保护措施

?一旦戴上口罩,不要触碰口罩的外侧

?型号大小应合适,保证密封性

?与其它医疗废弃物一同处理

N-95 / 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

第一步

取出口罩,找出鼻梁片位置,带子悬挂在手下侧

Step 2

口罩下缘夹住下巴,鼻梁片位置向上

Step 3

把上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头部上侧;将下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耳部下方

Step 4

用双手调整鼻梁片,使之张力适宜服帖于鼻梁上,保证脸部密合

Step 5

用双手掌杯型覆盖在口罩上,进行密封测试

正向密封检查:

用力呼气,口罩内出现正压。如果发现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张力,再重新测试密封性。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保证密封性。

负向密封检查:

深吸气。如果没漏,产生的负压会使口罩紧贴脸部。如果有漏缝,

空气会进入口罩,使得负压消失。

如何戴护目镜和面罩

?将护目镜用架子或用头带固定遮住眼睛

?将面罩遮住面部,并用带子固定在眉毛上方

?调节到合适位置

如何戴手套

?最后戴手套

?选择合适类型及大小

?戴上手套

?将手套拉到袖口上方

如何安全使用

?将戴手套的手远离面部

?切忌接触或调节其他PPE

?手套一旦破裂立即摘掉,戴新手套之前应洗手

?限制污染手套能够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 戴帽子

?步骤2 戴口罩

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3 穿防护服

?步骤4 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 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 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穿戴防护用品

一戴帽子二戴口罩三穿防护服四戴防护眼镜五穿鞋套或胶鞋六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如何移除PPE

PPE的“污染” 和“清洁” 区域

?污染区域–外部前方

◆该PPE区域已经或有可能已经接触到身体部位,相应

物品或环境表面,这些区域会有感染性微生物存在?清洁区域–内部、外后部、系在头上和后部的带子

◆该PPE区域不大可能接触感染性微生物

脱去PPE的地点

?在门道,在离开病房之前或者在前厅(至少离病人一米处)

?出房间后且在房门关掉之后摘掉呼吸器

摘掉护目镜或面罩

?用戴手套的手握住护目镜或面罩的架子

?从面部摘掉

?放入指定容器以被回收或处理

脱掉隔离外罩服

?解开带子

?从颈部到肩部慢慢将隔离服褪下

?将污染面翻转朝里

?叠成一团

?丢弃

摘掉微粒呼吸器

?将底部松紧带从头部上方拉起

?再将上部松紧带拉下

?丢弃

如何摘掉手套

?抓紧靠手腕的外部边缘

?慢慢将手套褪下最后里面朝外

?用另外一只戴手套的手拿着

?将不戴手套的手指从腕部伸进另外一只手套

?将手套从里面褪下,从而将两只手套套在一起

?丢弃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 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 解防护服

步骤3 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5 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 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7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8 洗手、消毒。

脱掉防护用品

一摘下防护镜二解防护服三摘掉手套四脱掉防护服五脱鞋套或胶鞋六摘口罩七摘帽子八洗手、消毒

手部卫生

?脱掉PPE后立即洗手.

如果在脱掉PPE过程中发现手被污染,要先洗手再继续脱PPE

?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剂

洗手的要求

洗手指征

①接触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③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

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⑤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⑥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⑦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步骤

第一步打湿手和手腕擦肥皂

第二步右手手掌在左手之上,左手在右手之上

第三步手掌对手掌,包括手指间,相互清洗

第四步手指背面对另只手手指交替清洗

第五步左手攥紧右手拇指转动搓擦,并两手交替进行

第六步将右手指尖在左手中正向和反向转圈搓擦,并两手交替

烘干手

在洗手后彻底烘干是重要的,因为 :

?湿手会沾微生物

?湿手可能扩散传染性微生物

?湿手可能孳生传染性微生物

这样还有助于防止皮肤损伤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 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 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 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 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 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4、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

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 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器 蒂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个人的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一般分为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下面以SARS为例,介绍医护人员的三级防护。(一)一级防护 1. 适用于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 2.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N95口罩)。 3. 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精等)搓揉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1.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 2. 进入隔离病房不须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潮湿时更换;戴手套、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3.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精等)搓揉1∽3分钟。

4. 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要戴防护眼镜。 (三)三级防护 1.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 除应采取二级防护外,还应当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二、个人防护措施 (一)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二)戴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物的操作必须戴手套,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 (三)口罩、、护目镜及面罩的应用 为了避免吸入气溶胶和防止患者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镜、口腔及鼻腔内,医务人员科戴口罩、面罩及护目镜。口罩应遮住口鼻部,且只能用一次,潮湿后隔离效果差,应及时更换;护目镜每次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四)穿隔离衣 在可能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时必须穿隔离衣;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也必须穿隔离衣。 穿清洁隔离衣的步骤:洗手—穿隔离衣并系好颈后带子及腰带—戴口罩—戴手套。脱清洁隔离衣的步骤:解开腰带—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解开颈后带子,并将污染面向里脱下,放入污衣袋内—洗手。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 一、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订以下内容: 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工作人员发生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感控办。 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4、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二、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病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和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一)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 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三、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一)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 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

2021年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器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概念简介 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2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 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3操作原则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资料讲解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 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 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

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预检分诊点(处)设置规范: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检分诊点,不得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备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枪)、手卫生设施、预检分诊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4.经预检查出的发热患者、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至发热门诊,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5.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有醒目标识) 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 防护服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个人防护: 预检分诊处和发热门诊 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一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疾病科病房和隔离病房 从事一般诊疗活动和查房时:二级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采集呼吸道标本时:戴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 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三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全面性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防护服、或工作帽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一次性鞋套。 重点: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一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疾病科病房和隔离病房 从事一般诊疗活动和查房时:二级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请督促整改落实!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讲解学习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器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概念简介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 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2基本特点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

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⑷严格执行手卫生。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⑶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48184

.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 (一)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2009)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的要求。 (二)医疗机构应进行个人防护全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 (三)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区、隔离病区设置三区两通道及缓冲间,有条件的可设置负压病房;普通病区设置过渡病房(室),收治待排查患者。 (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标准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做好诊区、病区(房)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具体如下: 1.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3.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五)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接诊患者疾病的传播途径,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选择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或

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严格落实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等隔离要求。

(六)在新冠肺炎流行中高风险地区,按照接触新冠肺炎风险,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增加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在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的差异,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选择防护用品,并根据风险评估适当调整,做到以下防护: 1.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2.二级防护: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及确诊患者影像检查及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对新冠病区物品回收、清点及清洗时,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手术,新冠核酸检测时采用二级防护措施。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3.三级防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可采用三级防护;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采用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3700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 定义:本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包括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职业安全知识及处理程序。 为了保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不规范的医疗操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时,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应该坚持采取必要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1、暴露部分的处理 医务人员的完整或有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时,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被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21522

.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 (一)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戴工作帽和棉纱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12层以上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按需配备能有效杀灭相应病原体的消毒剂)有效揉搓1-3分钟。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的消毒隔离防护按照本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二、发热门诊穿戴防护流程 (一)入发热门诊及隔离留观室 穿工作衣裤→戴帽子→穿隔离衣→戴纱布口罩(12层)→穿鞋套(二级防护人员)→戴手套(二级防护人员)→戴防护镜(二级防护人员)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三级防护人员)。 (二)出发热门诊及隔离留观室: 脱掉手套→脱隔离衣→脱去鞋套→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手→脱纱布口罩→放入消毒液中→脱去布质工作服→泡入含氯消毒液中→洗净双手→洗脸、洗鼻、洗眼、洗耳、漱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 定义:本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包括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职业安全 知识及处理程序。 为了保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不规范的医疗操作造成 的医源性感染,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时,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应该坚持采取必要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1、暴露部分的处理 医务人员的完整或有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 到时,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被溅到的部位;如果暴露的部位 是粘膜(如果结膜、口腔),那么应该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所暴露之处。当医务人员被可能带有血液的器械扎伤或割伤后,应该及时挤压受伤 的局部,鼓励出血,同时在流水下,用肥皂清洗伤口,然后在受伤的局 部涂上消毒药水。 2、报告 医护人员个人在作好暴露部位处理后,立即、主动向院感科报告,以便尽早征求专家对该次职业暴露的处理意见。报告的要点包括:暴 露的日期及时间;暴露发生的过程;暴露的严重程度;暴露源病人的情况;暴露的工作人员身体状况。 3、评估 处理职业暴露的专业人员通过上述信息,明确了暴露的种类、体

液类型和暴露的体液量、暴露源的现状、暴露者的易感性,评估该次 暴露造成暴露者发生传播危险性的大小,作出暴露者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用药的决定,以及使用基本或强化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方 (PEP),具体用哪些药。 4、实施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 一旦决定实施 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 1-2 小时之内开始。 5、随访 不论暴露者个人有否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PEP),院感科都应该对暴露者进行定期血清学随访。 6、咨询和健康教育 不管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 PEP),院感科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播散。 二、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方案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标准防护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要给SARS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四)基本防护要求 规洗手容: “六步法”洗手 摆式洗手龙头 抗菌洗手液 取缔公用毛巾 加盖污物桶 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获得的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手套的屏障 ◆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病人; 应用操作控制 ◆应用操作控制是指以将潜在的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的一种操作模式。 ◆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到适当的防刺、防渗漏的利器收集箱。如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

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2020年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2020年最新 预检分诊点(处)设置规范: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检分诊点,不得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具有消毒隔 离条件。 3.备发热患者用的口罩、体温表(枪)、手卫生设施、预检分诊患者基本情况登 记表。 4.经预检查出的发热患者、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至发热门诊,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5.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有醒目标识) 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 防护服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个人防护: 预检分诊处和发热门诊 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一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工作服, 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疾病科病房和隔离病房 从事一般诊疗活动和查房时:二级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采集呼吸道标本时:戴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 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三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全面性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防护服、或工作帽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一次性鞋套。 重点: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一级防护——戴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疾病科病房和隔离病房 从事一般诊疗活动和查房时:二级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请督促整改落实!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 (一)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2009)与《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得要求。 (二)医疗机构应进行个人防护全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熟练掌握新冠肺炎防治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规范消毒、隔离与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得防护物资。 (三)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区、隔离病区设置三区两通道及缓冲间,有条件得可设置负压病房;普通病区设置过渡病房(室),收治待排查患者。 (四)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应当标准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做好诊区、病区(房)得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得暴露风险选择适当得防护用品,具体如下: 1、可能接触患者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3、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五)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得基础上,根据接诊患者疾病得传播途径,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选择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与/或空气传播得感染防控,严格落实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等隔离要求。

(六)在新冠肺炎流行中高风险地区,按照接触新冠肺炎风险,在标准预防得基础上增加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得防护措施。在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得操作时,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得差异,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选择防护用品,并根据风险评估适当调整,做到以下防护: 1、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病区得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得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得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2、二级防护: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及确诊患者影像检查及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对新冠病区物品回收、清点及清洗时,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手术,新冠核酸检测时采用二级防护措施。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3、三级防护:有条件得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可采用三级防护;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采用三级防护。 三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